CN204574649U -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74649U CN204574649U CN201520146902.6U CN201520146902U CN204574649U CN 204574649 U CN204574649 U CN 204574649U CN 201520146902 U CN201520146902 U CN 201520146902U CN 204574649 U CN204574649 U CN 2045746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air
- backheat
- liquid separator
- heat ex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1 modify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包括气液分离器,其特点是: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内设有回热用换热器,回热用换热器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两管路均延伸至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在进液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A;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设有旁通支路,在旁通支路上安装有控制阀B,旁通支路的一端与进液管路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A与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连接,旁通支路的另一端与出液管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B与空调机组的节流阀连接。本组合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回热效率和制冷效率,另外也简化了回热器构造和减小了空调机组的占用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回热结构(也称回热器)的作用是:使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放热降温后再去节流阀,同时使蒸发器吸热汽化的制冷剂蒸气先吸热升温后再去制冷压缩机,从而达到过冷过热的目的。目前,应用在空调机组上的回热结构多种多样,比如,专利申请号为:2008203013319,名称为:回热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将低温冷媒配管和高温冷媒配管同时接入接水槽的容腔中,而进行换热的回热结构。该回热结构由于增加了外设的接水槽等结构,因此增大了空调机组的占用空间。专利号为:201320141446.7,名称为:空调用回热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同轴双管式的回热结构,该回热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通用性强、加工工艺简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但回热效率不高,进而也影响了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鉴于上述情况,开发一种充分利用现有空调机组构造,从而节省空调机组占用空间,同时又能提高空提机组回热效率和制冷效率的回热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回热效率和制冷效率,充分利用空调机组现有结构,进而减小占用空间的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有气分回气管路,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有压缩机回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内设有回热用换热器,回热用换热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回热用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均延伸至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其中在进液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A,所述控制阀A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的上方位置;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设有旁通支路,在旁通支路上安装有控制阀B,旁通支路的一端与进液管路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A与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连接,旁通支路的另一端与出液管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B与空调机组的节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在气分回气管路上位于气液分离器内的端部安装有喷管。
所述回热用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通过在气液分离器筒体内设置回热用换热器,使组合结构整体实现了回热器的功能,其巧妙的利用了空调机组现有结构,简化了回热器构造和减小了空调机组的占用空间。本组合结构通过流经回热用换热器内的液体制冷剂和流经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制冷剂进行高效换热,因此也大幅度提高回热效率和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空调机组的制冷循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空调机组的制热循环示意图。
图中:1、气液分离器;2、气分回气管路;3、压缩机回气管路;4、回热用换热器;5、进液管路;6、出液管路;7、控制阀A;8、旁通支路;9、控制阀B;10、总管路A;11、总管路B;12、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包括气液分离器1,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有气分回气管路2,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有压缩机回气管路3,具体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气分回气管路与空调机组的蒸发器连接,当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循环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当空调机组进行制热循环时,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压缩机回气管路与压缩机连接。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内设有回热用换热器4,回热用换热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回热用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有进液管路5和出液管路6,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均延伸至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其中在进液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A7,所述控制阀A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的上方位置。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设有旁通支路8,在旁通支路上安装有控制阀B9,旁通支路的一端与进液管路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A10与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连接,旁通支路的另一端与出液管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B11与空调机组的节流阀连接。上述控制阀A和控制阀B可采用单向阀、电子膨胀阀、流量控制阀或其他调节阀中的一种,具体的需要根据实际系统控制要求来选定。上述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中的气液分离器自身可存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多余的制冷剂,能够防止压缩机液击,同时具有调节系统压力的作用。上述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通过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内设置回热用换热器,使组合结构整体实现了回热器的功能。具体的,当空调机组制冷循环时,通过开启控制阀A和控制阀B对经过冷凝器后的制冷剂液体进行分流控制,使其中一部分制冷剂液体流入回热用换热器内,另一部分制冷剂液体流入旁通支路;同时,经过室内换热器吸热气化的制冷剂蒸汽通过气分回气管路进入到气液分离器内,这样,在气液分离器内制冷剂液体和制冷剂蒸汽进行高效充分热交换,同时提高了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和制冷剂蒸汽的过热度,而提高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可避免在节流前出现气化;而提高制冷剂蒸汽的过热度,可以有效利用蒸发器换热面积并降低压缩机的功耗,从而使得在制冷工况下系统制冷效率大幅度提高。
上述结构中,在气分回气管路上位于气液分离器内的端部进一步安装有喷管12。喷管可采用渐缩喷管、渐扩喷管或缩放喷管等其中的一种,具体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设置喷管的目的是:使喷管出口的制冷剂高速喷射,利用喷管出口的高速气体和压缩机回气口的负压区所形成的涡流扰动来增强对流换热,从而进一步增强回热器的回热效率。
上述结构中,所述回热用换热器可采用微通道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其他结构形式的换热器。
在空调机组上采用本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在进行制冷循环时,控制阀A和控制阀B均开启,两阀门开度的大小根据实际工况进行灵活调节,具体的制冷循环过程参见附图2;在进行制热循环时,控制阀A完全关闭,而控制阀B开启,即从室内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仅流经旁通支路,从而使系统正常制热,具体的制热循环过程参见附图3。
Claims (3)
1.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有气分回气管路,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有压缩机回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内设有回热用换热器,回热用换热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回热用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均延伸至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其中在进液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A,所述控制阀A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的上方位置;在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外设有旁通支路,在旁通支路上安装有控制阀B,旁通支路的一端与进液管路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A与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连接,旁通支路的另一端与出液管外伸端并接、并通过总管路B与空调机组的节流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气分回气管路上位于气液分离器内的端部安装有喷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用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46902.6U CN204574649U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46902.6U CN204574649U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74649U true CN204574649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6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46902.6U Active CN204574649U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7464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4633A (zh) * | 2016-03-24 | 2016-06-15 | 西安交通大学 | 带气液分离功能的回热器及使用该回热器的制冷空调系统 |
CN106247706A (zh) * | 2016-08-31 | 2016-12-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109869941A (zh) * | 2018-12-17 | 2019-06-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吸气过热度及气液分离器积液蒸发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3-16 CN CN201520146902.6U patent/CN2045746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4633A (zh) * | 2016-03-24 | 2016-06-15 | 西安交通大学 | 带气液分离功能的回热器及使用该回热器的制冷空调系统 |
CN106247706A (zh) * | 2016-08-31 | 2016-12-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106247706B (zh) * | 2016-08-31 | 2019-04-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109869941A (zh) * | 2018-12-17 | 2019-06-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吸气过热度及气液分离器积液蒸发控制方法 |
CN109869941B (zh) * | 2018-12-17 | 2020-03-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吸气过热度及气液分离器积液蒸发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26040B (zh) | 一种带有控压装置的低温推进剂储罐 | |
CN204574649U (zh) |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 |
CN101089520A (zh) | 制冷热泵两用的降膜式热交换器 | |
CN102095268A (zh) | 带回热器的丙烷制冷剂空调装置 | |
CN203771604U (zh) | 一种并联式有源热管热泵空调一体机 | |
CN105066519A (zh) |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 |
CN104236164A (zh) | 一种超高温复叠式水源热泵系统 | |
CN100552324C (zh) | 利用柴油机余热驱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 | |
CN110145914A (zh) | 一种引入自然冷源的家用冰箱 | |
CN100470166C (zh) | 一种使用冷媒的节能热交换装置 | |
CN101672544A (zh) | 一种小型制冷装置 | |
CN201497245U (zh) | 一种小型制冷装置 | |
CN208887148U (zh) | 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空气源制冷系统 | |
CN204345974U (zh) | 壳管式换热器及多功能热水系统 | |
CN204202251U (zh) | 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 | |
CN209541216U (zh) | 三级复叠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系统 | |
CN203349414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207763169U (zh) | 一种冷凝水蒸发式冷凝器 | |
CN205655527U (zh) | 一种使用满液式储液蒸发器的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 |
CN105823258B (zh) | 低温冰源热泵机组 | |
CN201488395U (zh) | 带直热式热水器功能的水冷式模块机组 | |
CN2670856Y (zh) | 带过冷段流程的热泵用蒸发器 | |
CN203928488U (zh) |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 |
CN203561116U (zh) | 一种高效换热的冷凝器 | |
CN202947388U (zh) | 多个四通阀的空调器制冷剂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