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5641A - 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及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及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95641A CN117295641A CN202280033538.5A CN202280033538A CN117295641A CN 117295641 A CN117295641 A CN 117295641A CN 202280033538 A CN202280033538 A CN 202280033538A CN 117295641 A CN117295641 A CN 1172956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f
- intermediate support
- interior
- support member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20 nichrom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12—Roof or head l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性提高。车顶内装构件是将车辆的车顶面板从车室侧覆盖的车顶内装构件,其中,具备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形成为以向车顶面板的不同的区域扩展的状态成为连续地相连的连续体而将车顶面板从所述车室侧覆盖的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涉及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及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形成为板状的线束组装体配置于顶棚与车顶内衬之间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902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更换配置于顶棚与车顶内衬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作业时,需要将车顶内衬剥下。由于车顶内衬向顶棚整体扩展,所以将车顶内衬剥下的作业困难,存在维护性差这一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使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性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车顶内装构件是将车辆的车顶面板从车室侧覆盖的车顶内装构件,其中,具备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形成为以向所述车顶面板的不同的区域扩展的状态成为连续地相连的连续体而将所述车顶面板从所述车室侧覆盖的形状。
本公开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具备:上述车顶内装构件;及中间支承构件,能够向所述车顶面板安装,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中的至少1个经由所述中间支承构件而支承于所述车顶面板。
本公开的车顶模块具备:中间支承构件,配置于车辆的车顶面板的车室侧;及车顶部件,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所述车顶内装构件之间,所述车顶部件是车顶侧设备和传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车顶部件,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包含向所述车顶面板固定的面板侧固定部和供所述车顶内装构件固定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
在本公开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中,(a)准备根据车顶部件的支承的有无及被支承的车顶部件的种类而区分的多种中间支承构件,(b)根据在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配置的车顶部件的有无、种类而从所述多种中间支承构件选择成为安装对象的中间支承构件,(c)将选择的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向所述车顶面板安装,(d)将车顶内装构件向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安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使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组装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顶内装构件的车辆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车顶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车顶内装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边缘彼此互相重叠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边缘彼此互相重叠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中间支承构件及车顶内装构件相对于车顶面板的支承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固定部涉及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固定部涉及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固定部涉及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固定部涉及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固定部涉及的其他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定位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车顶模块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车顶模块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而说明。
本公开的车顶内装构件如下。
(1)一种车顶内装构件,是将车辆的车顶面板从车室侧覆盖的车顶内装构件,其中,具备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形成为以向所述车顶面板的不同的区域扩展的状态成为连续地相连的连续体而将所述车顶面板从所述车室侧覆盖的形状。
根据该车顶内装构件,能够将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一部分剥下而进行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因而,能够使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性提高。
(2)根据(1)的车顶内装构件,可以是,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交界处的边缘彼此互相重叠。由此,能够抑制分割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间隙。
本公开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如下。
(3)一种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具备:(1)或(2)的车顶内装构件;及中间支承构件,能够向所述车顶面板安装,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中的至少1个经由所述中间支承构件而支承于所述车顶面板。由此,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至少1个经由中间支承构件而容易地支承于车顶面板。
(4)根据(3)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可以是,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所述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车顶侧设备和传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直接或间接地支承于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由此,由中间支承构件进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支承和车顶侧设备和传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
(5)根据(3)或(4)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可以是,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所述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片状构件以呈平面地扩展的方式由所述中间支承构件支承。在该情况下,由于片状构件通过中间支承构件而以呈平面地扩展的方式被支承,所以片状构件向车顶面板的室内侧容易地组装。
(6)根据(3)~(5)的任一个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可以是,具备将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向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和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的至少一方包含将所述固定部以能够在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扩展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的可动支承部。由此,由于固定部由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和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的至少一方的可动支承部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向中间支承构件固定的作业。
(7)根据(3)~(6)的任一个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可以是,在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及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的一方形成有定位凹部,在另一方形成有向所述定位凹部嵌合的定位凸部。由此,通过定位凹部向定位凸部嵌合,车顶内装构件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的位置被修正。
(8)根据(3)~(7)的任一个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可以是,具备多个所述中间支承构件,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交界位于所述多个中间支承构件之间。由此,能够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中间部分利用中间支承构件牢固地支承。
本公开的车顶模块如下。
(9)一种车顶模块,具备:中间支承构件,配置于车辆的车顶面板的车室侧;及车顶部件,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所述车顶部件是车顶侧设备和传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车顶部件,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包含向所述车顶面板固定的面板侧固定部和供所述车顶内装构件固定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
由此,能够利用直接或间接地支承车顶部件的中间支承构件来支承车顶内装构件。由此,也能够形成为适合于支承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结构,也会实现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性的提高。
本公开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如下。
(10)一种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a)准备根据车顶部件的支承的有无及被支承的车顶部件的种类而区分的多种中间支承构件,(b)根据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车顶部件的有无、种类而从所述多种中间支承构件选择成为安装对象的中间支承构件,(c)将选择的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向所述车顶面板安装,(d)将车顶内装构件向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安装。
由此,能够不管车顶部件的有无、种类地形成为将车顶内装构件利用中间支承构件支承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形成为适合于利用中间支承构件来支承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结构,也会实现配置于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传输构件或车顶侧设备的维护性的提高。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及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例示,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关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及车顶模块进行说明。
<关于组装车顶内装构件的车辆>
图1是示出组装车顶内装构件的车辆10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该车辆也是组装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及车顶模块的车辆的一例。
车辆10具备车身12。车身12是构成车辆10的外形的部分。车身12可以是单壳体车身,也可以是搭载于梯形框架上的车身。在此,车身12包含包围车室的侧方面板、车顶面板13、以及用于供乘员乘降的乘降用车门面板、用于将货物取出放入的后车门面板等。车身12可以由金属形成,也可以由树脂形成。车身12还可以由金属与树脂的组合构成。车身12中的覆盖车室的上方的板状的部分是车顶面板13。也就是说,车顶面板13形成车辆10的车顶部分。车顶面板13可以为了形成车身12的外观形状而一部分或整体地弯曲。车顶面板13可以由金属形成,也可以由树脂形成。车顶面板13还可以由金属与树脂的组合构成。在此,在车顶面板13形成有天线用的开口13h(参照图2)。
图2是示出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的立体图。在图2中,图示了车顶面板13。图2所示的传输构件示出了概略性的路径,即使作为1条线描绘,也存在包含多个传输构件等的情况。
车顶面板13包含车顶加强构件14。即,车顶面板13具有呈板状的面板主体13a,车顶加强构件14将面板主体13a从下侧支承而加强。车顶加强构件14是被称作车顶加强件或车顶用撑杆等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顶加强构件14是细长的构件,在车顶面板13的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多个。车顶加强构件14沿着面板主体13a的宽度方向配设。在面板主体13a为金属的情况下,由金属形成的车顶加强构件14可以焊接于面板主体13a的内表面。在车顶加强构件14支承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在这一点上,车顶加强构件14也是支承其他部件的托架的一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顶加强构件14是安装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的组装对象部分的一例。在本例中,在组装对象部分安装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的中间支承构件60。
<关于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整体构造>
如图2所示,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具备车顶内装构件80和中间支承构件60。
车顶内装构件80设置于车顶面板13的下侧。车顶内装构件80将车顶面板13从车室侧覆盖。车顶内装构件80是由树脂等形成的板状构件。车顶内装构件80可以一部分或整体地弯曲。车顶内装构件80相对于车顶面板13安装于下侧。车顶内装构件80向车室侧露出,构成从车室内观察的顶棚的设计。车顶内装构件80也可以被称作车顶内衬(roof liner)。
在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设置有空间。在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配置中间支承构件60。中间支承构件60是能够向车顶面板13安装的构件。车顶内装构件80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向车顶面板13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中间支承构件60与车顶部件(车顶侧设备50及传输构件40等)一体地组合而构成了车顶模块21。该车顶模块21配置于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由该车顶模块21与车顶内装构件80的组合构成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
<关于车顶模块>
关于车顶模块21更具体地说明。图3是示出车顶模块21的分解立体图。
车顶模块21包含中间支承构件60和车顶部件。中间支承构件60是配置于车顶面板13的车室侧的构件。车顶部件是配置于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的部件。能够设想车顶部件是车顶侧设备50和传输构件40中的至少一方。中间支承构件60直接或间接地支承车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中间支承构件60将作为车顶部件的例子的车顶侧设备及传输构件40经由片状构件30而间接地支承的例子。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顶模块21具备片状构件30。车顶部件也可以直接支承于中间支承构件60,该情况下的例子在之后的实施方式2中说明。
片状构件30是在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呈面状地扩展的片状的构件。例如,片状构件30可以相对于车顶内装构件80向8成以上的面积扩展配设。另外,例如,片状构件30也可以以向车室内的多个乘员席的头枕的上方整体扩展的方式配设。通过片状构件30相对于车顶内装构件80扩展配设,能够相对于车顶内装构件80在尽量宽广的区域中进行传输构件40的支承。另外,能够将片状构件30所具有的后述的功能相对于车顶内装构件80在尽量宽广的区域中发挥。
片状构件30可以包含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及电波屏蔽功能中的至少1个的层。也就是说,片状构件30可以是除了保持传输构件40等的功能以外还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电波屏蔽功能的至少1个的片。
例如,片状构件30可以包含无纺层。无纺层是多个纤维不被编织地互相缠绕而得到的层,是起到使得在片状构件30的一方主面侧与另一方主面侧之间热难以传递的绝热性的层的一例。绝热层可以是反射热辐射能的层。绝热层也可以是热传导率比其他的层低的层。例如,绝热层除了无纺片之外,也可以使用如发泡片等那样包含细小的间隙的片。作为绝热层,也可以使用绝热涂料、隔热涂料。
无纺层也能够理解为起到使得在片状构件30的一方主面侧与另一方主面侧之间声音难以传递的隔音性的层的一例。起到隔音性的层可以反射声音,也可以将声音的能量作为热能而吸收。例如,作为隔音层,除了无纺片之外,也可以使用如发泡片等那样包含细小的间隙的片。作为隔音层,也可以使用吸音涂料。
绝热层和隔音层也可以作为在物理上相独立的层而设置。
另外,例如,片状构件30也可以包含电波屏蔽层。电波屏蔽层是起到使得在片状构件30的一方主面侧与另一方主面侧之间电波难以传递的层。电波屏蔽层可以相对于全部的频率具有电波屏蔽性。电波屏蔽层也可以相对于一部分的频段具有选择性的电波屏蔽性。在该情况下,一部分的频段的电波在电波屏蔽层处被进行反射和吸收的至少一方即可。电波屏蔽层可以是由铝、铁等金属箔形成的层。作为具有选择性的电波屏蔽性的电波屏蔽层,也可以使用周知的频率选择膜(FSS: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频率选择膜例如可以在由树脂等形成的基膜上利用金属箔等形成了单元单体(元件)。该频率选择膜具有根据单元单体(元件)的频率特性而将1个或多个频段的电波选择性地屏蔽且使其他频段的电波通过的性质。具有选择性的电波屏蔽性的电波屏蔽层也可以通过向绝热层或隔音层直接打印导电性浆料等而形成。
在片状构件30包含电波屏蔽层的情况下,外部通信用天线单元优选相对于电波屏蔽层设置于车外侧。另外,若以片状构件30包含电波屏蔽层为前提,则室内侧天线优选相对于电波屏蔽层设置于车室内侧。室内侧天线可以是用于与室内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也可以是用于对室内设备进行非接触供电的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片状构件30包含多层的情况下,各层可以只是单单重叠。各层也可以通过双面带、粘接剂、熔接等而固定。另外,各层的重叠顺序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在无纺层的下侧设置电波屏蔽层。在片状构件具有多个功能层的情况下,多个功能层在片状构件的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不是必须的。多个功能层也可以在片状构件扩展的区域内设置于不同的区域。例如,多个功能层也可以在片状构件扩展的区域内横排设置。也可以相对于1个功能层局部地设置其他的功能层。
传输构件40是传输电或光等的构件,是沿着至少1端与车顶侧设备50连接的布线路径设置的构件。例如,传输构件40可以是具有芯线和芯线的周围的覆层的一般电线,也可以是裸导线、屏蔽线、电缆、漆包线、镍铬线、同轴线、光纤等。也就是说,传输构件40可以是传输电的线状的构件。作为传输电的线状的构件,可以是各种信号线、各种电力线。另外,传输电的线状的传输构件可以是单个线状物,也可以是多个线状物的复合物(绞合线、使多个线状物集合并将其利用外皮覆盖而得到的线缆等)。传输构件可以通过相对于片状构件的导电性涂料的涂布、相对于铜箔的蚀刻等而形成。在此,进行设想了传输构件40是电线的说明。
传输构件40设置于片状构件30。在此,传输构件40设置于片状构件30是指传输电或光的介质在片状构件处以构成电或光的路径的方式形成。因而,设置于片状构件的传输构件40除了通过相对于该片状构件30的导电性涂料的涂布、相对于铜箔的蚀刻等而直接形成的传输构件之外,还包含与片状构件30相独立地制造的线状的传输构件40以沿着线状传输构件的任一方或双方的主面等而以构成一定的路径的方式形成的状态安装的传输构件。用于传输构件40的支承的具体的结构不特别限定。
例如,传输构件40可以相对于片状构件30的一主面固定。例如,传输构件40可以相对于片状构件30的一主面熔接。由此形成的熔接部为传输构件40及片状构件30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融化而相互紧贴的状态。传输构件40与片状构件30的熔接可以通过超声波熔接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加热熔接来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传输构件40和片状构件30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由溶剂溶解而将传输构件40和片状构件30熔接。另外,例如,传输构件40也可以相对于片状构件30通过粘接剂、双面带等而固定。另外,例如,传输构件40还可以通过缝线等而相对于片状构件30缝合。另外,例如,还可以在传输构件40配设于片状构件30的一主面上的状态下,从片状构件30的一主面的外侧以跨越传输构件40的方式粘贴粘着带,从而将传输构件40向片状构件30的一主面固定。传输构件40无需仅固定于片状构件30的一主面。传输构件40也可以兼具固定于片状构件30的一方主面的部分和固定于片状构件30的另一方主面的部分。在该情况下,传输构件40也可以以在片状构件30的中间部或端缘部处从一方主面朝向另一方主面通过的方式附设。
另外,例如,传输构件40还可以通过向2个片之间夹入而固定于片状构件30。例如,在片状构件30包含多层的情况下,传输构件40可以向构成各层的片之间夹入。在该情况下,将传输构件40夹入的2个片彼此可以通过熔接而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或双面带而固定。
在此,传输构件40相对于片状构件30主要设置于车顶内装构件80侧的面。
传输构件40连接于车顶侧设备50。车顶侧设备50经由传输构件40而发送或接收电信号或光信号。或者,车顶侧设备50经由传输构件40而接受电力供给或者分配电力。传输构件40与车顶侧设备50的连接可以经由连接器而进行。也可以是,传输构件40向车顶侧设备50内直接导入,直接连接于车顶侧设备50内的电要素。传输构件40的一方的端部可以从片状构件30引出。传输构件40中的引出的端部可以向车柱等引出,并与在车身中比车顶内装构件80靠下方的电子控制单元或电源等连接。
车顶侧设备50是配设于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且成为传输构件40的连接目的地的设备。作为车顶侧设备50,例如可设想电子控制单元、灯(尤其是阅读灯、室内灯)、扬声器、室内相机、监视器、投影设备、外部通信用天线、室内侧天线等。车顶侧设备50的一部分可以向室外或室内露出。
车顶侧设备50可以由片状构件30保持,也可以由车顶面板13保持,还可以由车顶内装构件80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车顶侧设备50由片状构件30保持的例子。在车顶侧设备50设置于车顶面板13或车顶内装构件80的情况下,可以在片状构件30配置于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的状态下将传输构件40和车顶侧设备50连接器连接。片状构件30、车顶面板13或车顶内装构件80中的车顶侧设备50的配置位置是任意的。优选的是,车顶侧设备50相对于片状构件30、车顶面板13或车顶内装构件80固定于适合于车顶侧设备50所起到的作用的位置。例如,若设想车顶侧设备50是阅读灯的情况,则该车顶侧设备50可以固定于向前座斜上前方位置配置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车顶侧设备50和传输构件40相对于片状构件30设置于互相相反侧的面的情况下,传输构件40可以贯通片状构件而与车顶侧设备50连接。
即使在车顶侧设备50由片状构件30保持的情况下,也可以最终向车顶面板13或车顶内装构件80固定。因而,车顶侧设备50以在片状构件30中被保持为恒定位置的程度的保持力保持于片状构件30即可。例如,车顶侧设备50可以相对于片状构件30通过粘接剂、粘着剂、双面带等而固定。车顶侧设备50可以通过螺钉紧固、销紧固等而向片状构件30固定。车顶侧设备50还可以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向片状构件30固定。在该情况下,车顶侧设备50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可以通过粘接剂、粘着剂、双面带等而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紧固、销紧固等而固定。
中间支承构件60是配置于车顶面板13的车室侧的构件。中间支承构件60通过支承于车顶面板13而相对于该车顶面板13配置于恒定位置。车顶内装构件80支承于本中间支承构件60。由此,车顶内装构件80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支承于车顶面板13。为了实现车顶面板13对中间支承构件60的支承和中间支承构件60对车顶内装构件80的支承,中间支承构件60包含面板侧固定部70和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支承构件60具有以使片状构件30呈平面地扩展的方式支承该片状构件30的作用。
若更具体地说明,则中间支承构件60可以形成为刚性比片状构件30高的长条构件。例如,可以是,片状构件30是铝箔与无纺布的层叠体,中间支承构件60是中间填满的实心的树脂(例如,PP(聚丙烯)、PA(聚酰胺)等)制的板材或棒材。中间支承构件60也可以是如蜂巢构造构件那样一边具有强度一边谋求了轻量化的构件。中间支承构件60也可以由铁、铝等金属形成。
中间支承构件60相对于片状构件30通过粘接剂、粘着剂、双面带、熔接(超声波熔接、热熔接等)等而固定。中间支承构件60也可以通过螺钉紧固、销紧固等而向片状构件30固定。在此,中间支承构件60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板状。中间支承构件60的长度尺寸设定为与片状构件30的宽度尺寸相同。中间支承构件60的长度尺寸也可以以片状构件30的边缘不向正下方下垂的程度比片状构件30的宽度尺寸小(例如,在20cm以下的范围内小)。中间支承构件60配设于片状构件30中的车顶面板13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片状构件30固定多个(在此为4个)中间支承构件60。各中间支承构件60的长度方向沿着片状构件30的宽度方向。因而,片状构件30中的设置有中间支承构件60的部分被保持为在宽度方向上难以下垂。
多个中间支承构件60相对于片状构件30在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因而,片状构件30能够在多个中间支承构件60之间折弯。在将本车顶模块21保管、搬运等的情况下,通过在多个中间支承构件60之间将片状构件30折叠,能够减小车顶模块21的保管空间、搬运空间。
中间支承构件60相对于片状构件30的配设区域例如是设置对中间支承构件60进行安装的对象部分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支承构件60设置于车顶加强构件14的下侧。
中间支承构件60包含向车顶面板13固定的面板侧固定部70。在此,在中间支承构件60设置有朝向上方突出的面板侧固定部70。面板侧固定部70是向车顶面板13(在此为车顶加强构件14)固定的部分。面板侧固定部70例如可以是通过插入而被防脱固定的夹子形状部分。例如,面板侧固定部70可以是在棒状的支柱部形成有从该支柱部的顶端部朝向基端部而朝外倾斜的一对翅膀状的弹性片的结构。例如,面板侧固定部70也可以是在棒状的支柱部形成有伞状的弹性片的树状的夹子。面板侧固定部70还可以是螺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在车顶面板13侧突出设置的固定部向形成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包含孔的固定部固定的结构。也就是说,面板侧固定部也可以是孔形状。
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中设置面板侧固定部70的数量及位置是任意的。面板侧固定部70优选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中设置3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4个面板侧固定部70设置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4个角的内侧的例子。
在片状构件30中的设置中间支承构件60的部分,容易保持为平面的形态。因而,一边将片状构件30及保持于该片状构件30的传输构件40保持为平面的形态一边将中间支承构件60向车顶面板13组装的作业变得容易。
中间支承构件60包含供车顶内装构件80固定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在此,在中间支承构件60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需要说明的是,在片状构件30中的与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该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能够贯通的开口30h。由此,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能够贯通片状构件30而向下方突出。关于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与面板侧固定部70同样,例如可设想是通过插入而被防脱固定的夹子形状部分、是螺钉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从车顶内装构件80侧朝向中间支承构件60侧突出的固定部向形成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孔固定的结构。也就是说,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也可以是包含孔的形状。
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中设置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的数量及位置是任意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优选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中设置3个以上。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优选设置于避开了传输构件40及车顶侧设备50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4个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设置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4个角的内侧(在图3中比面板侧固定部70靠内侧)的例子。
<关于车顶内装构件>
图4是示出车顶内装构件8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及图4所示,车顶内装构件80是将车顶面板13从车室侧覆盖的构件。车顶内装构件80向室内侧露出。车顶内装构件80向前座及后座的上方扩展。在车辆10包含第三排的座位的情况下,车顶内装构件80也向该第三排的座位的上方扩展。在车辆10中的座位上的空间和后备箱空间连续的情况下,车顶内装构件80也向后备箱的上方扩展。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顶内装构件80的长度例如可以为2m以上,也可以为2.5m,还可以为3m以上。另外,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顶内装构件80的长度例如可以为2m以下,也可以为3m以下,还可以为4m以下,还可以为5m以下。
车顶内装构件80具备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形成为以向车顶面板13的不同的区域的下方扩展的状态成为连续地相连的连续体而将车顶面板13从车室侧覆盖的形状。车顶内装构件80的分割数、分割线是任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顶内装构件80被分割为3个。另外,车顶内装构件8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因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分界线沿着车宽方向。可以是,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配置于覆盖前座的上方的区域,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配置于覆盖前数第二排的座位上方的区域,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配置于覆盖比第二排的座位靠后方处(例如,第三排的座位、后备箱)的区域。由此,容易按前座区域、第二排座位区域、比其靠后方的区域实施车顶侧设备50的维护。
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长度例如可以为2m以下,也可以为1.5m以下,还可以为1m以下。另外,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长度例如可以为50cm以上,也可以为1m以上。
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可以形成用于使车顶侧设备50向车室内露出的开口80h。作为向车室内露出的车顶侧设备50,可设想室内灯、相机等。
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由中间支承构件60支承。在此,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最靠前侧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由最靠前侧的中间支承构件60支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前数前二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由前数第二个中间支承构件60支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最靠后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由后数第一个及第二个中间支承构件60支承。
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交界位于多个中间支承构件60之间。在此,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的交界位于前数第一个中间支承构件60与前数第二个中间支承构件60之间。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86的交界位于前数第二个中间支承构件60与前数第三个中间支承构件60之间。因而,中间支承构件60能够在比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外缘靠内的位置支承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
为了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利用中间支承构件60支承,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设置有支承托架88。支承托架88例如由树脂或金属等形成。支承托架88包含支承板部88a和腿部88b。支承板部88a形成为板状。在支承板部88a形成有供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插通固定的固定孔88ah。在此,在支承板部88a形成有2个固定孔88ah。腿部88b从支承板部88a朝向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侧延伸出。腿部88b的下端部固定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朝上面。腿部88b相对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固定能够通过螺钉紧固、嵌入构造、熔接等而进行。在此,在1个支承板部88a的两端设置有一对腿部88b,但也可以是相对于1个支承板部88a设置1个腿部88b的结构。
2个支承托架88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向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固定。在该固定状态下,支承托架88中的2个固定孔88ah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排列。由此,通过固定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的2个支承托架88,形成能够供中间支承构件60侧的4个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插通固定的固定孔88ah。
相对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也同样地固定2个支承托架88。相对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也同样地固定4个支承托架88,形成能够供2个中间支承构件60侧的合计8个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插通固定的固定孔88ah。通过支承托架88,容易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确保能够配置车顶侧设备50的空间。
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支承托架88的数量、位置根据中间支承构件60中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的数量、位置而适当设定。
供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插通的固定孔88ah通过支承托架88的追加而设置不是必须的。也可以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直接形成固定孔。另外,如已经叙述的那样,也存在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形成固定用的突出部、在中间支承构件60形成用于供该突出部插通的孔的情况。
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固定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状态下,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边缘可以由向车室露出的内装构件的上端压靠。例如,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可以由车柱的内侧的内装构件等朝向车顶面板13压靠。
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固定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状态下,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交界处的边缘彼此可以在它们的厚度方向上互相重叠。在此,示出车辆的前后方向中间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的前缘重叠于前侧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的后缘之上、车辆的前后方向中间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的后缘重叠于后侧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的前缘之上的例子。重叠的上下关系也可以相反。另外,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边缘彼此重叠不是必须的。
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边缘彼此互相重叠的例子。在该图中,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的后缘的朝下部分形成有经由台阶部82s而凹陷的凹部82p。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的前缘的朝下部分形成有经由台阶部86s而凹陷的凹部86p。台阶部82s、86s的高度设定为相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形成为与台阶部82s、86s的高度相同程度的厚度。由此,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朝室内面尽量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5的(a)所示,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支承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结果、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成为比较近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的前缘及后缘在凹部82p、86p内配置于距台阶部82s、86s近的位置。相对于此,如图5的(b)所示,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支承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结果、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与(a)所示的情况相比成为比较远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的前缘及后缘在凹部82p、86p内配置于从台阶部82s、86s远离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相互间的位置偏移可能因由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引起的、中间支承构件60相对于车顶面板13的位置偏移、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位置偏移而产生。不管在哪个情况下,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边缘彼此都上下互相重叠,在俯视下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之间难以观察到间隙。
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任一边缘形成有斜面。例如,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的后缘形成斜面82g,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的前缘形成斜面84g。互相对向的斜面82g、84g为互相平行的面。
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b)所示,若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以设计上的理想的位置关系相邻,则斜面82g和斜面84g能够整体地互相接触。如图6的(a)所示,若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与图6的(b)所示的位置关系相比接近,则成为互相的斜面82g和斜面84g相互爬上的状态,但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之间难以观察到间隙。如图6的(c)所示,即使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比图6的(b)所示的位置关系远,斜面82g和斜面84g也能够存在于在俯视下互相重叠的位置关系,因此,在俯视下难以观察到间隙。在该情况下,若调整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的任一者的上下位置,则能够使斜面82g和斜面84g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互相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重叠于车室侧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容易地向车室侧拆卸。关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重叠于车顶面板13侧的分割车顶内装构件,也能够通过使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弹性变形或者前后错动而向车室侧容易地拆卸。
<关于中间支承构件及车顶内装构件相对于车顶面板的支承构造>
图7是示出中间支承构件60及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相对于车顶面板13的支承构造的概略剖视图。在图7中,示出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4、86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支承于车顶面板13的部分。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将各部分的尺寸夸大或矮小化。另外,省略了车顶侧设备50的一部分。
在图7中,示出将车顶面板13的面板主体13a加强的车顶加强构件14。如该图所示,中间支承构件60相对于车顶加强构件14经由面板侧固定部70而固定。片状构件30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位于车顶内装构件80侧。在面板主体13a形成开口13h的情况下,车顶加强构件14可以形成至到达开口13h的中途部分,也可以以绕过该开口13h的方式在中途弯曲。
相对于片状构件30在车顶内装构件80侧的面保持有车顶侧设备50等。车顶侧设备50的一部分配置于片状构件30的下表面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车顶侧设备50的其他的一部分向形成于车顶内装构件80的开口80h嵌入,向车室内露出。相对于片状构件30在车顶面板13侧的面设置有其他的车顶侧设备50(例如,外部通信用天线单元)。车顶侧设备50与片状构件30之间的中间支承构件60最好在车顶侧设备50的外侧方经由面板侧固定部70而向车顶加强构件14固定。片状构件30的上侧的车顶侧设备50经由形成于车顶面板13的开口13h而向外部露出。
片状构件30配设于车顶内装构件80与车顶面板13之间。如上所述,片状构件30包含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及电波屏蔽功能中的至少1个的层。在图7中,片状构件30包含无纺层32及电波屏蔽层34。在此,片状构件30具有从下侧朝向上侧重叠有无纺层32及电波屏蔽层34的多层构造。
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支承于车顶面板13。例如,如上所述,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固定支承托架88。在支承托架88配置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下侧的状态下,中间支承构件60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向形成于支承托架88的固定孔88ah插入固定。由此,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向中间支承构件60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车室侧的面形成有把手81。把手81形成为人的手容易抓住的形状、例如扁平的U字状、环状、L字状等。通过作业者抓住该把手81并向车室侧拉拽,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能够从固定孔88ah容易地拔出。由此,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拆卸作业能够容易地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无需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全部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支承于车顶面板13。
<效果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能够以向车顶面板13的不同的区域扩展的状态成为连续地相连的连续体而将车顶面板13从车室侧覆盖。因而,能够将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一部分剥下而进行配置于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的传输构件40、车顶侧设备50的维护。作为维护,可设想存在不良状况的传输构件40、车顶侧设备50的更换、修理等。由此,能够谋求配置于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的传输构件40、车顶侧设备50的维护性的提高。另外,在车顶面板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传输构件40、车顶侧设备50的追加也能够容易地进行。
另外,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交界处的边缘彼此互相重叠。因而,在产生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组装位置误差的情况下,也难以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交界产生间隙。
另外,在具备具有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车顶内装构件80和能够向车顶面板13安装的中间支承构件60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20中,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至少1个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支承于车顶面板13。因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至少1个经由中间支承构件60而容易且牢固地支承于车顶面板13。
另外,车顶侧设备50及传输构件40中的至少1个支承于中间支承构件60。因而,由中间支承构件60进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支承和车顶侧设备50和传输构件40中的至少1个的支承,能够实现结构的简易化。若着眼于通过中间支承构件60具有支承车顶内装构件80的功能和支承车顶侧设备50和传输构件40中的至少1个的功能的双方而谋求结构的简易化,则车顶内装构件80被分割为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不是必须的。
由于中间支承构件60将片状构件30以呈平面地扩展的方式支承,所以片状构件30向车顶面板13的车室侧容易地组装。
另外,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交界位于多个中间支承构件60之间。因而,能够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比外缘靠内侧的中间部分利用中间支承构件60牢固地支承。
<变形例等>
以实施方式1为前提来关于各种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8及图9是示出利用设置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可动支承部164将固定部170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的变形例的图。图10是示出固定部170的剖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70可以是面板侧固定部,也可以是车顶侧固定部。若固定部170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朝上,则能够作为面板侧固定部来利用。若固定部170朝下,则能够作为车顶侧固定部来利用。
在本变形例中,中间支承构件60包含将固定部170以能够在车顶面板13或车顶内装构件80扩展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的可动支承部164。因而,固定部170由中间支承构件60以能够在车顶面板13或车顶内装构件80扩展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
更具体而言,形成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可动支承部164包含保持孔164h。保持孔164h形成于中间支承构件60中的板状部分161。即,在中间支承构件60设置有沿着其主面方向扩展的板状部分161。板状部分161可以是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中的保持片状构件30的主体部分一体形成的部分,也可以是相对于该主体部分另外通过熔接、粘接、螺钉紧固、嵌入构造等而安装的部分。
在从板状部分161的边缘去往内侧的位置形成有保持孔164h。保持孔164h形成为圆孔状。以从保持孔164h去往板状部分161的边缘的方式形成有缝隙状的导入部165。导入部165包含从板状部分161的边缘朝向保持孔164h逐渐缩窄的一对引导边缘165a。在从一对引导边缘165a离开的部分形成有退避用开口165h。因而,一对引导边缘165a能够以将退避用开口165h缩窄而将一对引导边缘165a间扩开的方式弹性变形。
相对于板状部分161空出间隔地形成有辅助板状部分166。在辅助板状部分166中的与保持孔164h对向的部分形成有孔167。在板状部分161与辅助板状部分166之间,在上述保持孔164h的周边部设置有能够配置后述的头部174的间隙。辅助板状部分166也可以省略。
固定部170具备嵌入主体部173和嵌入状态保持销177。
嵌入主体部173是由树脂等形成的构件,具备头部174和插入部175。头部174形成为圆板状。插入部175形成为从头部174的一方主面突出的形状。更具体而言,插入部175形成为圆筒状。在插入部175形成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的缝隙175S。插入部175的顶端部175e形成为去往内侧的形状。插入部175能够以将其顶端侧扩开的方式变形。
在上述头部174形成有开口174h。嵌入状态保持销177从开口174h嵌入于插入部175内。嵌入状态保持销177包含销头部178和柱状部179。销头部178形成为能够配置于开口174h内的圆板状。柱状部179形成为从销头部178突出的长条形状。销头部178的顶端部形成为从顶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变粗的第一引导面179a。销头部178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形成为沿着其周向而向内侧凹陷的槽部179b。上述插入部175的顶端部175e向该槽部179b嵌入。另外,销头部178的基端部形成为从顶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变细的第二引导面179c。
上述辅助板状部分166中的孔167形成为比销头部178的外径大的外径。
在初始状态下,嵌入状态保持销177中的销头部178为比嵌入主体部173中的头部174向外方突出的状态。该固定部170中的插入部175的基端部保持于上述保持孔164h内,并且头部174配设于板状部分161与辅助板状部分166之间,由此,固定部170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支承。在该状态下,插入部175由保持孔164h与导入部165之间的狭窄部以不从保持孔164h脱出的方式保持。在该状态下,固定部170能够以能够在保持孔164h内移动的范围在车顶面板13、车顶内装构件80扩展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在假设固定部170是面板侧固定部而中间支承构件60向车顶加强构件14固定时,插入部175向形成于车顶加强构件14的固定孔14h嵌入。之后,嵌入状态保持销177被朝向嵌入主体部173压入。于是,插入部175的顶端部175e由销头部178的第一引导面179a朝外推出。由此,插入部175的顶端部的朝外部分形成为向形成于车顶加强构件14的固定孔14h以防脱的方式钩挂或接触的状态。通过嵌入状态保持销177进一步被压入、插入部175的顶端部175e向销头部178的槽部179b内嵌入,固定部170被保持为嵌入于形成于车顶加强构件14的固定孔14h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销头部178的朝外面可以位于头部174的朝外面的延长上。由此,销头部178难以被不小心地压入。
若从上述状态起将销头部178进一步压入,则插入部175的顶端部175e与销头部178的槽部179b的嵌入状态被解除,成为插入部175的顶端部175e能够相对于销头部178的第二引导面179c朝内退避的状态。由此,插入部175的顶端部的朝外部分与固定孔14h的钩挂或接触状态被消除,固定部17能够从固定孔14h脱离。通过该结构,能够将中间支承构件60向加强构件容易地安装,另外,能够容易地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最好在片状构件30形成孔而按压销头部178。
即使假设固定部170是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将固定部170向形成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侧的支承托架88的固定孔88ah插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在实施方式1中也叙述的那样,在车顶加强构件14与中间支承构件60的关系中,在哪一个设置突出的固定部、在哪一个设置供该突出的固定部嵌入固定的包含孔的固定部是任意的。在中间支承构件60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关系中也是,在哪一个设置突出的固定部、在哪一个设置供该突出的固定部嵌入固定的包含孔的固定部是任意的。
在面板侧固定部或内装构件侧固定部是包含孔的固定部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作为孔的固定部260由可动支承部164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固定部260包含头部261和筒部262。在固定部260作为固定孔260h而形成从筒部262向头部261贯通的孔。头部261从筒部262的一端部向外周侧突出。筒部262保持于可动支承部164的保持孔164h内,并且头部261配设于板状部分161与辅助板状部分166之间。由此,具有固定孔260h的固定部260以筒部262能够在保持孔164h内移动的范围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被支承。
在图11所示的固定部260设置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可以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的支承托架88设置朝上突出的固定部270。固定部270例如可以是在支柱部271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片272的结构。弹性片272是在随着去往支柱部271的外侧而从顶端侧去往基端部的方向上延伸且能够弹性变形的部分。若固定部270向固定孔260h插入,则弹性片272能够向支柱部271侧弹性变形。若弹性片272穿过固定孔260h,则弹性片272能够向原来的形状弹性恢复而向固定孔260h防脱卡定。在本例中,通过对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施加大的脱出方向的力,固定部270能够从固定孔260h脱出。
也可以是,上述可动支承部164设置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在该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突出的固定部或包含孔的固定部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被支承。
这样,若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和中间支承构件60的至少一方将固定部170、260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则即使在与突出的固定部或具有将该固定部防脱卡定的固定孔的固定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了制造误差等,也能够将突出的固定部向固定孔容易地插入固定。因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向中间支承构件60容易地固定。
另外,也可以如图13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及中间支承构件60的一方形成有定位凹部310,在另一方形成有定位凸部320。定位凹部310可以具有在车辆前后对向的一对内侧面,也可以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向的一对内侧面,还可以具有包围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整体的面。定位凸部320通过与定位凹部310的内表面接触,至少在车顶内装构件80扩展的方向上将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定位。
在图13中,在中间支承构件60形成有定位凹部310。定位凹部310例如形成为方孔。另外,作为一例而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形成有定位凸部320。在本例中,在支承托架88突出设置定位凸部320。定位凸部320形成为能够向定位凹部310嵌合的棱柱状。需要说明的是,在片状构件30中的形成有定位凹部310的部分形成有孔。
并且,通过定位凸部320向定位凹部310嵌入,在车顶内装构件80扩展的方向上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6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定位。由此,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相对于中间支承构件60的位置被修正,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容易被支承于设计上的计划位置。定位凸部320及定位凹部310的组合也可以设置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也存在上述凹凸关系相反的情况、即在中间支承构件60形成有定位凸部且在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侧形成有定位凹部的情况。
[实施方式2]
关于实施方式2涉及的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关于与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构成要素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关于整体结构>
图14是示出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420的立体图。在图14中,示出与车顶面板13对应的车顶面板413。车顶内装构件80由双点划线示出。图15是示出向车顶面板413安装前的车顶模块421的立体图。图14及图15是将车顶面板413从斜下方观察时的图。图16是示出车顶模块421的立体图。图16是将车顶模块421从斜上方观察时的图。
在车顶面板413的朝下表面设置有接受部414及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接受部414是用于将中间支承构件460固定的构件。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是用于保持传输构件40中的向中间支承构件460的外方延伸的部分的构件。在车顶面板413的面板主体部413a为金属的情况下,可以是,由金属形成的接受部414及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焊接于面板主体部413a的朝下表面。接受部414及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也可以设置于在车辆中以横穿车顶的方式设置的加强件(也被称作车顶加强件或车顶用撑杆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受部414是沿着车顶面板41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构件。接受部414可以是与被称作车顶加强件或车顶用撑杆等等的加强件相独立地设置的托架。接受部414的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414a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车顶面板413的内表面。接受部414的沿着延伸方向的中间部414b以与车顶面板413空出间隔的方式位于比两端部414a靠下方处。接受部414通过对细长的板材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在该中间部414b固定中间支承构件460。例如,在中间部414b形成有贯通孔414c。通过面板侧固定部470向该贯通孔414c插入等,中间支承构件460向接受部414固定。中间支承构件460经由接受部414而悬吊支承于车顶面板413。在此,由在车顶面板413的前后方向上空出了间隔的一对接受部414支承1个中间支承构件460。也可以由1个接受部414支承1个中间支承构件460。贯通孔414c在接受部414的延伸方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多个。
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设置于传输构件40的路径上。传输构件40中的从中间支承构件460延伸出的部分例如一边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通过比中间支承构件460靠外侧的边缘一边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设置于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比接受部414距外侧的边缘近的位置。在传输构件40的路径上,例如,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设置于与中间支承构件460对应的位置。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在车顶面板413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与中间支承构件460相同或者比其稍靠前方处。由此,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能够保持传输构件40的从中间支承构件460延伸出的部分中的距中间支承构件460近的部分。尤其是,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能够保持传输构件40的距从中间支承构件460向侧方延伸出后向前后方向弯曲的部分近的部分。
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具有向车顶面板413固定的固定部415a和保持传输构件40的保持部415b。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15a形成为沿着车顶面板413扩展的板状。保持部415b形成为从固定部415a向下方延伸的板状。在保持部415b形成有收容传输构件40的凹部415c。凹部415c向侧方开口。传输构件40从该开口部向凹部415c内收容(参照图14)。传输构件40通过支承于凹部415c的底壁而保持于保持部415b。传输构件40中的在中间支承构件460的外方延伸的部分经由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而悬吊支承于车顶面板413。开口部沿着凹部415c的高度方向比凹部415c小。开口部沿着高度方向设置于凹部415c的上方。在开口部的下方设置凹部415c的侧壁。由此,可抑制传输构件40通过开口部而从凹部415c脱出。在凹部415c中,宽度方向的尺寸比高度方向的尺寸大。由此,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能够将多个传输构件40以扁平的形态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中间支承构件460、接受部414及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的组合构成的车顶模块421在车顶面板413设置有多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组)。以能够支承3个中间支承构件460的方式设置有三对接受部414。3个中间支承构件460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开配置。三对接受部414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开配置。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在车顶面板413的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多个(在此为3个)。在3个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中的至少1个(在此为车辆的前侧的面板侧布线保持部415)集中固定来自3个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传输构件40。
车顶内装构件80可以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车顶内装构件80相同。
<关于包含中间支承构件的车顶模块>
关于包含中间支承构件的车顶模块421更具体地说明。如图14~图16所示,车顶模块421具备车顶侧设备50、传输构件40及中间支承构件460。传输构件40从各车顶侧设备50延伸。车顶侧设备50及传输构件40固定于中间支承构件460。中间支承构件460固定于车顶面板413。车顶侧设备50及传输构件40经由中间支承构件460而固定于车顶面板413。中间支承构件460最好具有能够以一边支承车顶侧设备50及传输构件40一边固定于车顶面板413的状态保持规定的形状的刚性。车顶内装构件80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固定于中间支承构件460。
中间支承构件460能够灵活地应对车顶侧设备50的规格、种类及数量等的设计变更。设想在1个中间支承构件460设置至少1个车顶侧设备50。在此,在1个中间支承构件460设置多个(在此为3个)车顶侧设备50。中间支承构件460中的车顶侧设备50的配置位置是任意的。另外,在车顶模块421组装于车顶面板413的状态下,车顶面板413中的车顶侧设备50的配置位置是任意的。
传输构件40的一端部连接于车顶侧设备50。传输构件40的另一端部朝向与一端部的车顶侧设备50不同的设备(例如,其他的车顶侧设备50、电子控制单元或电源等)延伸。传输构件40中的从车顶侧设备50延伸出的部分保持于中间支承构件460。传输构件40中的从中间支承构件460延伸出的部分保持于车顶面板413。传输构件40中的比保持于车顶面板413的部分靠另一端部侧的部分可以向车柱等引出,并与在车辆中比车顶内装构件80靠下方的设备连接。
中间支承构件460具备多个设备固定部452、面板侧固定部470及内装构件侧固定部468。各车顶侧设备50固定于从多个设备固定部452选择的任一设备固定部452。通过中间支承构件460、面板侧固定部470而固定于车顶面板413。在此,中间支承构件460还包含布线保持部454。传输构件40中的从各车顶侧设备50延伸出的部分保持于布线保持部454。在此,中间支承构件460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板状。中间支承构件460以使中间支承构件460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车辆。中间支承构件460也可以以使中间支承构件460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车辆。
作为多个设备固定部452,在中间支承构件460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固定孔453。各车顶侧设备50使用从多个固定孔453选择的任一固定孔453的组而固定。在车顶侧设备50固定于中间支承构件460的状态下,存在未被用于车顶侧设备50的固定的固定孔453(在车顶侧设备50的固定时未被选择的固定孔453)。在此,车顶侧设备50和中间支承构件460使用固定孔453而被螺钉紧固。车顶侧设备50和中间支承构件460也可以通过向固定孔453插入夹子等而固定。
设置有3个规则地形成有多个固定孔453的区域。在各区域中,多个固定孔453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是任意的。在此,第一方向是中间支承构件46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一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及第二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是任意的。在此,第一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是相等间隔。第二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是相等间隔。第一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和第二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相等。3个区域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上的区域的间隔比第一方向上的固定孔453的间隔大。
在上述3个区域分别固定车顶侧设备50。因而,相对于1个中间支承构件460,3个车顶侧设备50沿着中间支承构件460的长度方向分开配置。也可以存在多个跨区域地配置的设备。也可以是多个区域的固定孔453用于1个设备的固定。在中间支承构件460以使中间支承构件460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车辆的情况下,设置于1个中间支承构件460的多个车顶侧设备5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分开配置。
在图16中示出了车顶侧设备50使用螺钉S及螺母而固定于设备固定部452的例子。在车顶侧设备50的壳体设置有固定片432。在固定片432形成有固定孔。在螺钉S贯通了固定孔的状态下,通过在螺钉S的顶端部紧固螺母,车顶侧设备50及设备固定部452被固定。在固定孔的任一者形成有阴螺纹的情况下,螺母也可以省略。车顶侧设备50与设备固定部452的固定方案也可以是基于螺钉S及螺母的螺钉紧固以外的固定方案。例如,也可以是在固定片432朝下突出设置有夹子、该夹子向形成于设备固定部452的固定孔453以防脱状态卡定的结构。另外,例如,还可以是设置于设备固定部452的凸部向形成于固定片432的固定孔433卡定。除此之外,车顶侧设备50还可以通过铆钉紧固等而向设备固定部452固定。
在如上述那样固定车顶侧设备50的区域中,多个固定孔453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排列形成,因此,能够利用与成为固定对象的车顶侧设备50的大小相符的固定孔来固定该车顶侧设备50。由此,能够将各种大小的车顶侧设备50向中间支承构件460固定。
作为面板侧固定部470,形成有将中间支承构件460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形成于与接受部414的贯通孔414c对应的位置。并且,在螺钉S贯通了贯通孔414c、面板侧固定部470的状态下,通过在螺钉S的顶端部紧固螺母,接受部414及面板侧固定部470被固定。在此,面板侧固定部470设置于比设备固定部452距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侧缘部近的位置。在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两侧缘部处,多个(在此为4个)面板侧固定部470沿着中间支承构件460的长度方向排列。4个面板侧固定部470中的2个设置于3个区域之间。4个面板侧固定部470中的剩余的2个设置于3个区域的外侧。
在此,布线保持部454是形成于中间支承构件460的表面的槽。在布线保持部454收容有传输构件40。也可以在布线保持部454的槽开口形成突起,该突起抑制传输构件40从布线保持部454的上部开口的脱出。
在此,多个车顶侧设备50的全部配置于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上表面。多个车顶侧设备50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配置于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下表面。
多个车顶侧设备50的传输构件40通过布线保持部454而集中地从中间支承构件460延伸出。由此,能够不管车顶侧设备50的数量而将多个车顶侧设备50的传输构件40作为1个布线组来处理。
中间支承构件460可以与上述中间支承构件60同样地是高刚性的构件。
中间支承构件460具备与内装构件侧固定部68同样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468。内装构件侧固定部468形成于与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中的固定部(参照固定孔88ah)对应的位置。在图14及图15中,4个内装构件侧固定部468设置于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下表面中的4个角的内侧。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通过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468向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侧的固定孔88ah插入固定,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由中间支承构件460支承。
<效果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2,中间支承构件460直接保持车顶侧设备50及传输构件40中的至少一方。另外,中间支承构件460包含面板侧固定部470和内装构件侧固定部468。因而,分割车顶内装构件82、84、86经由中间支承构件460而容易地支承于车顶面板413。另外,除了由具备片状构件30实现的作用效果之外,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由于各车顶侧设备50固定于从多个设备固定部452选择的任一设备固定部452,所以能够容易地应对车顶侧设备50的安装位置的变更、车顶侧设备50的规格的变更或车顶侧设备50的增设等。
另外,例如,在中间支承构件460能够改变种类而保持车顶侧设备50。因而,在制造组装于车辆的车顶模块421时能够采用以下的方法。
首先,如图17所示,准备根据被支承的车顶部件(尤其是车顶侧设备50)的有无、被支承的车顶部件(尤其是车顶侧设备50)的种类而区分的多种中间支承构件460。在图17中,作为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例子而示出被支承的车顶侧设备50的种类或个数不同的中间支承构件460(1)、460(2)、460(3)。另外,作为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例子而示出没有车顶侧设备50的中间支承构件460(4)。另外,作为中间支承构件460的例子而示出没有车顶侧设备50而且没有用于固定车顶侧设备50的固定孔453的中间支承构件560。
根据成为车顶模块21的组装对象的车型、等级、选配的有无等,决定应该在车顶面板413与车顶内装构件80之间配置的车顶侧设备50的有无、种类。根据所决定的车顶侧设备50的有无、种类,从上述多种中间支承构件460(1)、460(2)、460(3)、460(4)、560选择成为安装对象的中间支承构件。需要说明的是,最好是,在存在之后追加车顶侧设备50的可能性的情况,选择中间支承构件460(4),在不存在之后追加车顶侧设备50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选择中间支承构件560。
然后,将中间支承构件460(1)、460(2)、460(3)、460(4)、560中的选择的中间支承构件向车顶面板413安装。
之后,在中间支承构件460(1)、460(2)、460(3)、460(4)、560中的选择的中间支承构件安装车顶内装构件80。
这样,通过选择中间支承构件460(1)、460(2)、460(3)、460(4)、560,能够容易地应对多样的车顶侧设备50的组合。另外,通过使用没有车顶侧设备50的中间支承构件460(4)或没有用于固定车顶侧设备50的固定孔453的中间支承构件560,能够不管车顶部件的支承的有无地实现利用中间支承构件支承内装构件的结构。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能够适当组合。例如,在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采用将固定部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S 螺钉
10 车辆
12 车身
13、413 车顶面板
13a 面板主体
13h、30h、80h、165h、174h 开口
14 车顶加强构件
14h、88ah、260h 固定孔
20、420 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
21、221、421 车顶模块
30 片状构件
32 无纺层
34 电波屏蔽层
40、440 传输构件
50、500 车顶侧设备
60、460、560 中间支承构件
68、468 内装构件侧固定部
70、470 面板侧固定部
80 车顶内装构件
81 把手
82、84、86 分割车顶内装构件
82g、84g 斜面
82p、86p、415c 凹部
82s、86s 台阶部
88 支承托架
88a 支承板部
88b 腿部
161 板状部分
164 可动支承部
164h 保持孔
165 导入部
165a 引导边缘
166 辅助板状部分
167 孔
170、260、270、415a 固定部
173 嵌入主体部
174、261 头部
175 插入部
175S 缝隙
175e 顶端部
177 嵌入状态保持销
178 销头部
179 柱状部
179a 第一引导面
179b 槽部
179c 第二引导面
262 筒部
271 支柱部
272 弹性片
310 定位凹部
320 定位凸部
413a 面板主体部
414 接受部
414a 端部
414b 中间部
414c 贯通孔
415 面板侧布线保持部
415b 保持部
432、532 固定片
433、453 固定孔
450 中间
452 设备固定部
454 布线保持部。
Claims (10)
1.一种车顶内装构件,是将车辆的车顶面板从车室侧覆盖的车顶内装构件,其中,
具备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
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形成为以向所述车顶面板的不同的区域扩展的状态成为连续地相连的连续体而将所述车顶面板从所述车室侧覆盖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内装构件,
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交界处的边缘彼此互相重叠。
3.一种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内装构件;及
中间支承构件,能够向所述车顶面板安装,
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中的至少1个经由所述中间支承构件而支承于所述车顶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
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所述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车顶侧设备和传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直接或间接地支承于所述中间支承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
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所述车顶内装构件之间的片状构件以呈平面地扩展的方式由所述中间支承构件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
具备将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向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固定的固定部,
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和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的至少一方包含将所述固定部以能够在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扩展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支承的可动支承部。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
在所述分割车顶内装构件及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的一方形成有定位凹部,在另一方形成有向所述定位凹部嵌合的定位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
具备多个所述中间支承构件,
所述多个分割车顶内装构件的交界位于所述多个中间支承构件之间。
9.一种车顶模块,具备:
中间支承构件,配置于车辆的车顶面板的车室侧;及
车顶部件,配置于所述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
所述车顶部件是车顶侧设备和传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中间支承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车顶部件,
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包含向所述车顶面板固定的面板侧固定部和供所述车顶内装构件固定的内装构件侧固定部。
10.一种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
(a)准备根据车顶部件的支承的有无及被支承的车顶部件的种类而区分的多种中间支承构件,
(b)根据在车顶面板与车顶内装构件之间配置的车顶部件的有无、种类而从所述多种中间支承构件选择成为安装对象的中间支承构件,
(c)将选择的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向所述车顶面板安装,
(d)将车顶内装构件向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安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6230 | 2021-05-21 | ||
JP2021086230A JP7537363B2 (ja) | 2021-05-21 | 2021-05-21 | 内装部材付ルーフモジュール及びルーフモジュール |
PCT/JP2022/019501 WO2022244622A1 (ja) | 2021-05-21 | 2022-05-02 | ルーフ内装部材、内装部材付ルーフモジュール、ルーフモジュール及び内装部材付ルーフ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95641A true CN117295641A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414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33538.5A Pending CN117295641A (zh) | 2021-05-21 | 2022-05-02 | 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及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17454A1 (zh) |
JP (1) | JP7537363B2 (zh) |
CN (1) | CN117295641A (zh) |
WO (1) | WO20222446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2004888A1 (de) | 2022-12-22 | 2024-04-25 | Mercedes-Benz Group AG | Hilfsvorrichtung zur Überkopfmontage eines Leitungssatz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Montagesatz,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r Überkopfmontage eines Leitungssatz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7607Y1 (zh) * | 1970-05-07 | 1975-03-06 | ||
JPS59145456U (ja) * | 1983-03-18 | 1984-09-28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ル−フヘツドライニング構造 |
JPS60168654U (ja) * | 1984-04-18 | 1985-11-08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天井構造 |
JP2001130339A (ja) | 1999-11-09 | 2001-05-15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自動車天井の組付構造および同組付方法 |
JP3584463B2 (ja) | 1999-12-03 | 2004-11-04 |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 照明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
JP4020238B2 (ja) | 2001-02-14 | 2007-12-12 |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 成形天井におけるモジュール化構造 |
AT505901B1 (de) | 2008-04-02 | 2009-05-15 | Facc Ag | Deckenpaneel für die verkleidung des innenraums von fahrzeugen |
JP2015104211A (ja) | 2013-11-25 | 2015-06-0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配線モジュール、電線固定部材及び電線固定部材製造装置 |
JP6562034B2 (ja) | 2017-05-12 | 2019-08-2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
JP7099624B2 (ja) | 2019-03-29 | 2022-07-12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配線モジュール |
JP7132189B2 (ja) * | 2019-07-26 | 2022-09-06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内装部材 |
-
2021
- 2021-05-21 JP JP2021086230A patent/JP7537363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02 WO PCT/JP2022/019501 patent/WO20222446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5-02 US US18/289,005 patent/US2024021745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02 CN CN202280033538.5A patent/CN11729564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37363B2 (ja) | 2024-08-21 |
WO2022244622A1 (ja) | 2022-11-24 |
JP2022179019A (ja) | 2022-12-02 |
US20240217454A1 (en) | 2024-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31426B (zh) | 布线模块 | |
US8998687B2 (en) | Multi functional supply profile | |
JP7099624B2 (ja) | 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17295641A (zh) | 车顶内装构件、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及带内装构件的车顶模块的制造方法 | |
JP2024003014A (ja) | 配線モジュール | |
JPWO2020178999A1 (ja) | 固定部材付き配線部材 | |
WO2020059694A1 (ja) | 配線部材 | |
US20240166145A1 (en) | Wiring module | |
WO2021220573A1 (ja) |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セット | |
WO2020003553A1 (ja) | 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 | |
US20230122992A1 (en) | Wiring member 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wiring member | |
JP2020198772A (ja) | 偏平配線部材の位置決め構造 | |
US20240181977A1 (en) | Wiring module and panel with wiring module | |
US20240227491A1 (en) | Apparatus module | |
WO2020241221A1 (ja) | 偏平配線部材の位置決め構造 | |
JP2020145176A (ja) | 固定部材付き配線部材及び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 | |
JP2004210105A (ja) | 電装品装備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