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4879A -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4879A
CN117284879A CN202310670791.8A CN202310670791A CN117284879A CN 117284879 A CN117284879 A CN 117284879A CN 202310670791 A CN202310670791 A CN 202310670791A CN 117284879 A CN117284879 A CN 117284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obbin
unit
feed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07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绍恩伯格
A·斯缇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urer Technologies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aurer Technologies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urer Technologies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Saurer Technologies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728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4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02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do not rotate
    • B65H49/04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65H49/1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for one operative package and one or more reserve packages
    • B65H49/12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for one operative package and one or more reserve packages the reserve packages being mounted to permit manual or automatic transfer to operat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spent cores or receptacles and replacing by supply packages at paying-out st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1/00Creels, i.e.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 multiplicity of individual thr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用于容纳退绕筒子和备用筒子的蓄筒位的筒子架装置区域中将退绕筒子的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具有用于接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和退绕筒子的纱线尾的接纳单元、用于在接纱装置中分别定位与纱线头和纱线尾连接的纱线部的定位单元、用于准备好并相互接合纱线头与纱线尾的接纱装置以及用于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且执行接纱过程的控制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筒子架装置以及一种用于使用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将退绕筒子的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的方法。

Description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用于容纳退绕筒子和备用筒子的蓄筒位的筒子架装置区域中将退绕筒子的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筒子架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借助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将退绕筒子的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筒子架通常用于容纳多个满卷喂给筒子,其各自喂给纱线被供给纺织机以便进一步加工喂给纱线。这种筒子架例如可以布置在捻线机中,设计为纺织筒子架或整经筒子架或经轴架。这种筒子架的共同点是它们通常具有至少两个蓄筒位如筒子芯(也称为插装芯)用于分别容纳喂给筒子,其中从中抽出接收加工过程的喂给纱线的第一喂给筒子被称为退绕筒子,从中还未抽出纱线的第二喂给筒子被称为备用筒子。为了在退绕筒子空转或退绕之后获得连续的或无中断的退绕过程,在退绕之前连接退绕筒子纱线尾与备用筒子纱线头,从而在纱线连接后在来自退绕筒子的纱线用完之后纱线直接从备用筒子继续退绕。一旦纱线在加工过程中从备用筒子被抽出,则备用筒子形成退绕筒子。空载的退绕筒子或退绕筒子筒管被相应形成备用筒子的新喂给筒子替换。备用筒子纱线头与退绕筒子纱线尾的连接众所周知地借助也称为接纱器的纱线连接机构来完成。
例如出版物DE2048529A1和EP2196424A1分别公开纱线连接装置,其沿至少一个筒子架通过操作者可移动。但由此可实现全自动接纱过程。还知道了手动接纱装置,其被操作者携带和使用以连接纱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将安置在筒子上的喂给纱线、即退绕筒子的纱线尾与备用筒子的纱线头全自动相互连接。此外,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具有相应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筒子架以及一种用于借助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将退绕筒子的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一种喂给纱线连接系统、一种筒子架装置以及一种方法来完成该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用于将退绕筒子的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的纱线头,其中提供喂给筒子的筒子为此被容纳和存放在筒子架装置的蓄筒位中。
为了将退绕筒子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纱线头,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在此具有接纱装置以及输送装置。接纱装置是常见的、众所周知的装置,其结构和功能是早就已知的。接纱装置例如可以是气流式接纱装置,在此,纱线通过气流相互接合。或者,接纱装置可以是热接纱装置,在此纱线借助热作用相互接合。也可以想到所谓的湿接纱器,在此纱线连接借助供应液态或含气溶胶的气态流体进行。也可以考虑这些接纱装置的组合例如像气流热式接纱器,此时被加热到预定或可设定的温度的气态流体被供应和用于纱线连接过程。该流体可以按需从已知适用于纱线连接的流体的集合中选择。
输送装置用于抓住备用筒子纱线头以及退绕筒子纱线尾并接着将其送入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接纱装置中,纱线在此以常见方式通过接纱装置例如借助保持单元固定就位且随后按规定被准备好。
输送装置具体允许抓住退绕筒子纱线尾和备用筒子纱线头并可靠安置在接纱装置中,从而以自动化方式能借助接纱装置建立在纱线尾和纱线头之间的可靠连接。结果,由此能保证连续的且无中断的喂给筒子退绕,并且避免停机和进而生产中断。因此,本发明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总体上确保可靠自动连接退绕筒子纱线尾至备用筒子纱线头且因此确保无中断的工位运行。
借此抓住备用筒子纱线头和退绕筒子纱线尾且输送到接纱装置中的输送装置的且在此能以优选方式设置用于定位纱线尾和/或纱线头的传感器装置的设计通过用于接纳退绕筒子纱线尾的第一接纳机构和用于接纳备用筒子纱线头的第二接纳机构结合用于定位与纱线头相连的纱线部在接纱装置中的第一定位单元以及用于定位与纱线尾相连的纱线部在接纱装置中的第二定位单元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至少第一接纳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或者第二接纳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形成配属于退绕筒子或备用筒子的分别在接纳位置和对置位置之间运动的、更好是可线性运动或沿曲线轨迹可运动的和/或可转动的吸气单元、尤其是带有吸口的吸气管。
以替代或附加优选的方式,至少第一或第二接纳单元通过固定不动的或位置固定的吸气单元、尤其是带有吸口的吸气管构成,其中配属于接纳单元的第一或第二定位单元可以设计成在接纳位置与堆置位置之间运动、尤其线性运动或者沿弯曲轨迹运动和/或可转动。第一或第二接纳单元以及所属的第一或第二定位单元被设计成相互有效接合,从而由第一或第二接纳单元抓住的纱线被转交给所属的第一或第二定位单元或由其接过并且借此可被定位在接纱装置中。这种在功能上有效接合的输送装置原则上例如从气流纺纱机领域公开了。
在此,使用活动的吸气单元、尤其是带有吸口的吸气管来接纳纱线尾或纱线头的特点是,以很可靠的方式保证借助多功能设计的吸气单元在纱线尾接纳位置中接纳相应的纱线端头并且在纱线尾堆置位置中可定位在接纱装置中。特别优选地,吸气管在此具有传感器单元用于纱线检测,借此能识别纱线的一个端头布置在吸气单元上或之中,尤其是在吸气管内或在吸口区域中,从而可以通过可靠方式避免在接纳纱线尾或纱线头时的干扰、还有在将其布置在接纱装置之处和之中时的干扰。还优选地,吸气单元可以具有用于在吸气单元内夹持住所抓住的纱线的夹持机构。这种夹持机构例如从制造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如卷绕机和气流纺纱机领域早就公开了。
为了产生纱线尾和纱线头的高的接纱质量,将纱线尾和纱线头定位在接纱装置中、尤其是接纱装置的接纱通道内特别有意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而规定,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具有第三和第四定位单元用于在接纱棱柱体内按规定定位所开松的各自纱线端头。第三和第四定位单元在此分别用于如此深地将准备好的、尤其基本上没有纱线捻的各自纱线端头、即纱线尾和纱线头拉入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中,即,它们基本上在相同高度平行并排地安置在接纱通道内,但具有相反的取向。第三和第四定位单元在此分别优选设计成如此完成各自纱线端头的按规定回撤,,即它们以按需方式并排平行地进入接纱通道以便放置。更优选地,第三和第四定位单元是接纱装置的组成部分。
将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和/或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布置在筒子架装置区域中原则上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和次数进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改进方案而规定,它们布置在同一支架上。同一支架可以是如下支架,在其上安置有用于容纳退绕筒子和备用筒子的蓄筒位。或者优选地,同一支架可以是与此不同的支架。布置在同一支架上允许它们共同如此相对于筒子架或安置在筒子架上的退绕筒子和备用筒子定位,即,能以可靠方式通过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将退绕筒子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纱线头。在此,支架可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固定不动地安置在蓄筒位区域中或者根据一个在此同一支架并非是保持蓄筒位的支架的替代优选实施方式沿筒子架可运动,从而其随后可以根据需要在筒子架的所选蓄筒位上被装入以便连接备用筒子纱线头和退绕筒子纱线尾。支架在此可以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被设计成形成两维导向系统,其具有限定移动平面的导向框架,同一支架可在导向框架内按规定运动、尤其是可移动。换言之,导向框架以优选方式形成用于同一支架的x-y移动平面。
还优选地,同一支架可以被固定在筒子架上或无损可分离地固定在其上或者是筒子架的固定的组成部分。
在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被有利设计成吸气单元以接纳在退绕筒子或备用筒子上的纱线尾或纱线头且尤其是将其移位到接纱装置的有利设计情况下,需要给吸气单元供应相应的抽吸空气。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原则上有以下可能,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以配备有相应的包括吸气源的抽吸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优选设计,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以具有用于连接至吸气源的接合单元。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改进方案,喂给纱线连接系统通过接合单元按需例如可连接至筒子架或纺织机上的中央抽吸机构,从而对于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以放弃单独的抽吸机构。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也允许移动式设计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只要在筒子架或纺织机上为了供应喂给纱线连接系统而有至其抽吸机构的连接可能性。通过接合单元,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以按需被供应抽吸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设计而规定,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和/或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可调节地安装在同一支架上。根据本发明的这个设计,一些机组可以在同一支架上位移地、例如共同在一个平面内其位置彼此相对可调,从而它们能以最佳方式相对于蓄筒位和由蓄筒位储存的喂给筒子被定位,由此能以很可靠的方式产生纱线尾与纱线头连接。
根据另一优选设计,多个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和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布置在支架上,其中如此规定所述布置,具有至少一个退绕筒子和备用筒子的每个筒子架层面可配属有或可进给向其中一个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和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以实现纱线连接过程。更优选地,所述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和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的数量等于其中布置有至少一个退绕筒子和所属备用筒子的筒子架层面的数量。因此,与筒子架层面或分别带有至少一个由退绕筒子和所属备用筒子构成的组合的层面的数量对应地给其配属一个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和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例如筒子架可以包括三个具有至少一个退绕筒子和所属的备用筒子的筒子架层面,其中每个层面配属有接纱装置、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用于执行退绕筒子纱线尾和备用筒子纱线头的接纱过程。
为了控制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机组,设有控制单元,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设计通信连接至另一控制单元例如像筒子架控制单元、操作筒子架的操纵单元的控制单元或者筒子架的上级控制单元。通信连接通常能以连线方式和/或无线方式实现。控制单元的通信连接允许动用已有的筒子架电子单元例如向连接至筒子架控制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由此可以利于待连接纱线的更好的操作例如像抓住纱线端头并将其转移入接纱装置中。在一个替代优选设计的情况下,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控制单元被集成到筒子架控制单元、其它控制单元或者上级控制单元中,从而可完全放弃单独的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被设计成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并执行接纱过程,做法是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以及接纱装置由控制单元相应按规定来驱控。接纱过程开始的启动基于触发信息。这种触发信息可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由控制单元自动产生。根据一个替代优选实施方式,触发信息可被传送给控制单元。这种触发信息可被按需确定。例如这种触发信息可以是关于所确定的退绕或退绕筒子空转的时刻、所确定完成的退绕筒子退绕或者所计划或完成的蓄筒位装载退绕筒子或备用筒子的信息。借助所述启动,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被适时保留以用于执行至少一个接纱过程。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单元设计成启动接纱过程开始以确定规定数量的接纱过程和/或使用要完成的接纱过程的规定工作顺序。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至输入单元,操作者借此人工触发信号给控制单元以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所传输的触发信号与此对应地包含传送至控制单元的触发信息以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
触发信息一般优选可以包含关于筒子架要在此执行接纱过程的所在地点或工作位置的信息。或者,该信息可以单独地在触发信息产生或传输之前、同时或之后被传送给控制单元。关于筒子架所在地点或工作位置的信息优选可以人工地由操作者在输入单元处输入或结合自动获得的关于未来的或完成的退绕筒子退绕的所在地点或位置信息来产生。另外能以优选方式附加或替代地将所在地点或位置信息传输给输送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单元例如的控制单元例如像前述的活动支架或由其自动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设计,设有无司机输送小车,其上至少安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更优选是接纱装置。无司机输送小车根据本发明被设计成自主移动至退绕筒子以执行接纱过程且尤其更优选地自动确定目的地、即驶入达哪个退绕筒子。无司机输送小车还是已知的。它们被集组、中央或分别单独地控制,以便移动至规定位置或所在地点。在集组控制下,至少两个无司机输送小车通信相连,从而各自目的地在该集组中被协调并且针对一些输送小车被确定。为此,每个无司机输送小车具有一个控制单元,其中输送小车的控制单元通信相连但没有必须绑定上级控制器以交换信息,以实现协调和高效的目的地和移动至此的确定。而无司机输送小车的目的地和还有移动距离在中央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它被协调。或者,每个无司机输送小车可设计成自动确定其目的地和移动距离。这尤其可以如此做到,无司机输送小车具有传感器装置,借此检查筒子架是否有快要退绕的喂给筒子,其中传感器装置还优选地通信连接至无司机输送小车的控制单元,并且控制单元设计成基于用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来评估和确定何时在哪个退绕筒子上面临哪个操作例如下一操作如接纱。替代地或附加地,该信息可以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从控制单元传输,其布置在无司机输送小车外且通信连接至无司机输送小车的控制单元。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无司机输送小车具有换筒单元,其具有用于装卸载筒子架的夹爪单元。夹爪单元在此可多维运动地安置在无司机输送小车上以便能按需给蓄筒位充天新喂给筒子或取下空载的喂给筒子。由此可以获得加工过程的进一步自动化。这种夹爪单元是早就已知的。在此,在进一步优选的设计中该夹爪单元可设置用于,在装卸载筒子架时在从筒子架取下退绕后的退绕筒子或其筒管之前首先抽出可分离地固定在筒管上的退绕辅助件,在规定地点中间暂存并且在用备用筒子充填蓄筒位后从中间储存器取出退绕辅助件并且将其插装到备用筒子或备用筒子筒管上。退绕辅助件是导纱器,其可分离地固定在退绕筒子或备用筒子的筒管端上并且能借此以改进方式自此将退绕筒子纱线引导抽出。中间储存器是如下机构,其适于暂时容纳退绕辅助件。中间储存器可以布置在筒子架和/或无司机输送小车上。
还优选地,无司机输送小车可以配设有蓄筒器,其具有至少两个蓄筒位,每个蓄筒位设计用于储蓄喂给筒子,无论是充满的或空载的。优选地,一个蓄筒位配设有充满的喂给筒子,而另一个蓄筒位是空的。由此可保证在执行接纱过程的过程中提供满卷的喂给筒子或退绕筒子并且安置在筒子架中以及能取下退绕后的退绕筒子或退绕筒子筒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承载有填充的喂给筒子的蓄筒位优选通过常见的筒子芯形成,其更优选地可以配备有移入移出式夹持件,以便可靠保持喂给筒子或筒管。应容纳空的喂给筒子或退绕后的退绕筒子或筒管的蓄筒位优选通过筒子容器形成,其可容纳至少一个或规定数量的退绕后筒管。或者优选地,容纳退绕后的筒管的蓄筒位也可以通过常见的筒子芯形成且因此储蓄充满的喂给筒子。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具有蓄筒位的蓄筒器和/或每个单独的蓄筒位优选可人工或自动转动地安置在无司机输送小车上。尤其当设有多个蓄筒位时,这允许更好地接近一些蓄筒位。自动化转动运动在此最好能由控制单元启动,其尤其可以是附加安置在无司机输送小车上的控制单元、无司机输送小车的控制单元和/或外部控制单元。为了执行转动运动,可以设置一个安置在无司机输送小车上的驱动装置、尤其是旋转驱动装置,其通信连接至控制单元。替代地或附加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转动运动可以通过夹爪单元来启动,其使蓄筒器从例如一个规定的锁定位置运动到另一个锁定位置。为此,蓄筒器最好具有带有规定的多个锁定位置的转动支承。
本发明还通过一种筒子架装置完成该任务,其具有包括至少两个蓄筒位的筒子架,其中一个蓄筒位设计用于容纳退绕筒子,另一个蓄筒位设计用于容纳备用筒子,其中该筒子架装置具有按照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或最好改进的方式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相应的筒子架装置的特点在此是,工作过程在退绕或退绕筒子空转之后不会停止,因为退绕筒子纱线尾与备用筒子纱线头适时可靠连接。
蓄筒位可按需来设计。原则上如此设计每个蓄筒位,即,容纳至少一个喂给筒子并且在空转之后可换上一个新的喂给筒子。优选地,每个蓄筒位通过已知方式具有筒子芯,其设计成与喂给筒子接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每个蓄筒位具有用于发信表示尤其关于存在蓄筒位上的退绕筒子的退绕行为当前工作状态的信号单元。优选地,该信号单元是显示单元,借此能以目视方式例如借助不同的光色、光脉冲、字母、符号、图形和/或代码尤其是机读码来显示当前工作状态。彩色显示器是尤其优选的,借此尤其可用第一光色例如绿色显示退绕筒子退绕有序工作,用不同于第一光色的第二光色尤其是橙光或滤光显示退绕故障,用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光色的第三光色尤其是红光显示退绕中断。进一步优选地,彩色显示是多色LED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设计,每个蓄筒位、尤其是每个筒子芯设计成可在工作位置与更换位置之间运动、尤其是转动。这允许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相对于蓄筒位或筒子芯和储存在其中的或安置在其上的喂给筒子的最佳取向。在工作位置与更换位置之间的借此实现更好的可从筒子架装置外接近的可接近性的活动性且尤其是可转动性在此以简单舒适的方式根据需要允许取下空筒管并人工或自动装上满卷的或绕有纱线的喂给筒子。转动运动最好可以通过如关于蓄筒器所述的或众所周知的方式来实现。
还优选地,筒子架具有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退绕筒子空转和/或移动纱线从退绕的退绕筒子换至随后限定退绕筒子的备用筒子和/或用于检测筒子芯位置。传感器装置例如可以通过每个配属于设置用于储存退绕筒子和所属的备用筒子的蓄筒位或蓄筒位对的传感器或监测所有蓄筒位的一个传感器或多个监测规定数量的蓄筒位的传感器来实现。例如它在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由此能以可靠方式适时识别退绕筒子的空转和进而需要用备用筒子换掉空转的退绕筒子。传感器装置尤其是通信连接至控制单元,其启动承载空转的退绕筒子的筒子芯的向外转动。筒子芯的位置在此也可以优选由传感器装置来监测。控制单元尤其可以是筒子架控制单元、操作筒子架的操纵单元的控制单元或者筒子架上级的控制单元。另外,传感器装置可以通信连接至如上所述的显示单元。由此可以例如促使该显示单元尤其用颜色显示或发信表示退绕筒子的空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借助前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或改进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在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用于容纳退绕筒子和备用筒子的蓄筒位的筒子架装置区域中将退绕筒子纱线尾连接至备用筒子纱线头的方法来完成。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启动接纱过程,
-驱控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以搜寻并接纳纱线尾退绕筒子的纱线尾和备用筒子的纱线头,
-驱控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以定位所接纳的纱线尾和所接纳的纱线头至接纱装置中,
-驱控该接纱装置以借助配属于接纱装置的纱线尾准备机构准备好纱线尾和纱线头,和
-驱控该接纱装置以连接准备好的纱线尾和纱线头。
为了搜寻退绕筒子纱线尾和备用筒子纱线头,例如可以采用相应的传感器,其向喂给纱线连接系统指明纱线端头的相应定位,从而它可被最好预设的吸气单元抓住、在那里接纳并借助定位单元被转入接纱装置中。借助定位单元,各自纱线端头被转移入接纱装置中,它们在其中通过合适的纱线尾准备机构以已知方式被准备好、尤其是固定、随后被定尺切断且尤其是开松,即准备好以便它们基本上没有其纱线捻度。
为了形成最佳的纱线连接,准备好的纱线尾和准备好的纱线头随后被拉入接纱装置的接纱棱柱体的接纱通道中如此深,即,它们大致在相同高度并排平行地进入接纱通道以便安置,但具有彼此相反的取向。接着,在气流式接纱装置的情况下通过相应的入口将压缩空气送入接纱通道,压缩空气用于旋转纱线两端头的纤维,由此建立纱线连接和进而连续的纱线。
根据该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适时地在启动接纱过程的步骤之前或随着该步骤进行用备用筒子填充尤其直接在前排空的蓄筒位。
一般,排空的蓄筒位的填充可以随时进行,但适时地在达到完全退绕或退绕筒子空转的时刻之前进行。适时是指这种在达到完全退绕或退绕筒子空转的时刻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超前,从而在达到完全退绕或退绕筒子空转的时刻之前肯定进行填充排空的蓄筒位的步骤以及建立在退绕筒子纱线尾与备用筒子纱线头之间的接纱连接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可靠确保退绕筒子纱线尾远在完全退绕或退绕筒子空转之前被连接至备用筒子纱线头,由此能可靠避免生产中断。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图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示出在机器纵向上在两侧配设有工作位置的捻线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2示出具有多个蓄筒位的筒子架的后视示意图,
图3示出图2所示的筒子架连同可沿筒子架移动的服务机组的透视示意图,
图3A示出图3所示的服务机组的一个工作位置的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3B示出图3所示的服务机组的另一工作位置的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3C示出图3所示的服务机组的附加工作位置的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4示出图3所示的筒子架连同操作筒子架的无司机输送小车的透视示意图,
图4A示出图4所示的无司机输送小车的一个工作位置的透视示意图,
图4B示出图4所示的无司机输送小车的另一工作位置的透视示意图,
图4C示出图3所示的筒子架的蓄筒位的中间位置的放大透视示意图,和
图4D示出图3所示的筒子架的蓄筒位的更换位置的放大透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捻线机
2 捻线锭子
3 筒子架
4 四杆机构
5 机架
6 支承板
7 喂给纱线连接单元
8 备用筒子
8A 备用筒子的纱线头
9 支承臂
10 纱线转向环圈
11 退绕筒子
11A 退绕筒子的纱线尾
12 进纱机构
13 纱线卷绕机组
14 退绕筒子纱线
15 备用筒子纱线
16 定位板
17 筒管
31 蓄筒位
32 横框架件
33 竖框架件
40支架
50服务机组
51竖导向机构
71接纱装置
71A接纱棱柱体
72支承单元
73第一吸气单元
74第二吸气单元
80无司机输送小车
81输送平台
82蓄筒器
83操纵单元
84容器
85夹爪单元
86导轨
90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于在各不同图中示出的且作用相似的零部件采用相同的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此基本上放弃对这些零部件的重复描述。
图1示出本方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侧视示意图中示出了在机器纵向上在两侧配设有工位的、设计成捻线机1的纺织机,在纺织机顶侧可转动地安装有操作分别对置的机架的筒子架3。单独的配属于捻线锭子2的筒子架3例如借助四杆机构4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5顶侧上。
筒子架3包括支承板6,其上在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基本竖直取向的定位板16,定位板承载有两个竖向叠置的且朝前的限定蓄筒位31的插装芯用于插装设计成退绕筒子11的喂给筒子和设计成备用筒子8的喂给筒子。插装芯相对于水平面以在5°-10°范围内的角度斜向前升起,以保证插装的喂给筒子8、11的可靠安放。
在支承板6上固定有指向前的支承臂9,其承载有纱线转向环圈10以便将从退绕筒子11抽出的纱线14转向至工位的机器下侧区域、即转向至捻线锭子2。纱线14与常见的捻线过程对应地在导纱环圈区域内与从位于捻线锭子2中的喂给筒子被挑头抽出的纱线15并合。在捻线锭子2的上方通常安装有进纱机构12以及纱线卷绕机组13。
在支承臂9上安置有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喂给纱线连接单元7,其具有此处未示出的接纱装置以及用于接纳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和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用于接纳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和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另外,输送装置配备有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借此可以将所接纳的纱线端头安置在喂给纱线连接单元7的在此也未示出的接纱装置中。接纱装置通常配备用于准备好和连接纱线端头。例如设有用于按规定准备好且开松纱线端头的准备单元以及可承受压缩空气的带有用于气流旋转设于接纱通道内的纱线尾的接纱冷主体的接纱通道。此外,接纱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纱线头或纱线尾的保持单元以及借此可以在其准备之前按规定回撤纱线头或纱线尾以便它们并排进入接纱通道内以便放置的另一定位单元。
为了保证在退绕筒子11空转下捻线机1的工作位置无停机地进行连续加工过程,借助喂给纱线连接系统通过此处未示出的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来抓住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和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8A并且借助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被置入接纱装置中,它们在其中通过已知方式相互接合。在纱线14从退绕筒子11完全退绕之后,取下于是留下的筒管并且插装上满装的喂给筒子,其纱线头借助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被连接至原先作为备用筒子8使用的退绕筒子的纱线尾。
图2至图4D示出其它实施例。图2与此相关地示出例如操作织机的具有多个蓄筒位31的筒子架3的后视示意图,其中各自蓄筒位31被设计成插装芯用于接纳喂给筒子,其中喂给筒子根据应用情况限定退绕筒子11或备用筒子8。
筒子架3通过框架配备有多个彼此间隔的横框架件32和竖框架件33,其中由横和竖框架件32、33框出的中间空间形成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中分别布置退绕筒子11和备用筒子8。各自蓄筒位31或插装芯以在中间空间内对置的方式布置在竖框架件33上。由此可以高效地充分利用中间空间的已有空间并且将中间空间设计得尽量小。
在各自中间空间内或在各自工作位置上,设有根据一个实施例配属于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接纱装置71,其在中间空间内居中位于蓄筒位31之间地固定在横框架件32上以更高效地充分利用该结构空间。蓄筒位31以及接纱装置71在各自中间孔家内内的其它布置是可想到的,但决定了较大的结构空间。接纱装置71还可以替代地在中间空间外布置在其它单元处,如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还要示例性详述的那样。
图3示出图2所示的筒子架3连同与筒子架3对置的支架40,支架形成用于操作筒子架3的全部工作位置的服务机组50的导向框架。服务机组50在支架40上可沿筒子架3在由导向框架限定的移动平面内移动地布置。
如图3至图3C所详细示出地,服务机组50具有竖导向机构51,配属于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的支承单元72可竖向移动地安置在其上。支承单元72承载有铰接的第一吸气单元73和与之间隔的铰接的第二吸气单元74,它们设计成分别可绕平行于支承单元72的移动轴线延伸的转动轴线回转或转动。第一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被设计成抓住、接纳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8A和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并且按规定定位在接纱装置71的接纱棱柱体71A中。第一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因此形成本发明意义上的第一或第二接纳单元以及第一或第二定位单元。
图4示出如图3所示的筒子架3连同操作筒子架3的无司机输送小车80的透视示意图。输送小车80包括由轮承载的输送平台81,其上安置有带有多个蓄筒位31的蓄筒器82,每个蓄筒位装载有喂给筒子。蓄筒器82的蓄筒位31通过合适的插装芯构成,插装芯安置在蓄筒器支架上。
此外,输送平台81承载有作为容器84状形成的蓄筒器82用于容纳尤其是筒管17或空载的退绕筒子11。在容器84和蓄筒器82之间设有用于操纵蓄筒器82、容置于其中的喂给筒子8、容器84以及要放置在其中的筒管17的操纵单元83。操纵单元83具有多关节式夹爪单元85例如像机械臂,其可以在竖向上沿操纵单元83的导轨86线性移动(图4A和图4B)。
如图4A和图4B所示,筒子架3的一个蓄筒位31可以借助操纵单元83被操作,做法是筒管17被夹爪单元85抓住且被放置在容器84内。接着,夹爪单元85从输送小车80的蓄筒器82中抓住喂给筒子,以便将其插装到空的蓄筒位31上,在此在先安装有筒管17。刚插装上的喂给筒子在此情况下形成在筒子架3的工作位置上的备用筒子8,其纱线头8A随后借助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在筒子架3的工作位置中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被连接至相邻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
筒子架3的各自蓄筒位31如图4C和图4D所示地可以从该工作位置转动到更换位置。图4C在此尤其示出筒管17的中间位置以及在筒子架3的工作位置上的相邻退绕筒子11的工作位置。中间位置因此是在工作位置与图4D所示的更换位置之间的位置。
图4C和图4D还示出蓄筒位31配备有显示单元90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状态。承载有空筒管17的蓄筒位31的显示单元90在此被设定至红光,而装载有喂给筒子的蓄筒位31表明滤光。红光显示允许直接发信表示和识别要装载新的喂给筒子的蓄筒位31。滤光通知在各自蓄筒位31上的有序工作状态。
通过替代方式,显示单元90根据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被用来显示各自蓄筒位31或筒子架3工位的当前工作状态。故用绿光表示装载有喂给筒子的蓄筒位31,在此显示退绕筒子11的呈其退绕形式的有序工作和备用筒子8的呈在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与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8A之间已有纱线连接形式的有序工作。用黄光或橙光表示装载有喂给筒子的蓄筒位31,在此尚未有或还待建立在纱线头8A与纱线尾11A之间的纱线连接。设定至红光的蓄筒位31表明空载的退绕筒子11和/或没有喂给筒子。
根据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可以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代如此实现,至少一个接纱装置71设置在服务机组50处,由此筒子架3所需的接纱装置71的数量可被显著减小。在此替代实施例中,接纱装置71尤其位于第一73与第二吸气单元74之间,以便能简单完成退绕筒子11和备用筒子8的纱线14、15的纱线部在接纱装置71的接纱棱柱体71A中的平行落置。带有第一吸气单元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的接纱装置71设计成可在服务机组50的竖轴上移动,以便能操作筒子架3的各不同层面,在所述层面中分别设有多个蓄筒位对用于分别容纳一个退绕筒子11和与之相邻的备用筒子8。作为其替代方式,服务机组50可以具有多个布置在服务机组50上的接纱装置71连同所属的第一吸气单元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其中该数量优选对应于筒子架平面的数量,在筒子架平面内在水平方向上布置多个退绕筒子11和相邻的备用筒子8,在此情况下是四个平面。故每个筒子架平面配属有一个接纱装置71连带第一吸气单元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以执行接纱过程。由此,用于处理各不同接纱过程的时间可被缩短,因此身产率可被提高。接纱装置71以及所属的第一吸气单元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可以彼此相对运动地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接纱过程效率。故例如接纱装置71可以沿竖轴按规定运动,以便将由第一吸气单元73和第二吸气单元74限定的纱线部置入接纱装置71的接纱通道。
根据另一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至少通过接纱装置71构成的喂给纱线连接单元7和包括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的输送装置以及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布置在无司机输送小车80上。由此可放弃要给每个筒子架3预设的服务机组50。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包括未示出的控制单元,其至少无线或有线连接至喂给纱线连接单元7的待驱控部件。控制单元设计成借助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以及接纱装置71的驱控执行接纱过程。控制单元可被按需定位。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被集成到筒子架3的控制单元中或者与之形成一个共用控制单元。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单元布置在服务机组50上且根据另一替代实施例在无司机输送小车80上。还替代地,控制单元被集成到服务机组50的或无司机输送小车80的控制单元中或者与之形成共用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另一实施例是由操作者随身携带和/或操作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整体式组成部分。
与布置地点无关地,控制单元设计成基于自身评估或在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或促成接纱过程的开始。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设计成完成收到信息的评估,基于此可以预测或确定退绕筒子11的退绕或空转的时刻。依据评估信息,控制单元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尤其是,在如下时刻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其距达到退绕筒子11退绕或空转的时刻足够远,以保证工作位置的连续运行。例如,紧接在获得信息之后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从而筒子架3的一个蓄筒位31被装载新的喂给筒子。或者该控制单元被接合至确定单元,其确定在退绕筒子11上已有的纱线量,基于此来确定退绕筒子11的退绕时刻,据此将由控制安源启动接纱过程的开始。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以自动化方式允许接纱过程的启动和执行,其中在启动接纱过程之后,第一和第二接纳单元被驱控以搜寻和接纳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和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8A。接着,第一和第二定位单元被驱控以定位所接纳的纱线尾11A和所接纳的纱线头8A到接纱装置71中。接着,接纱装置71被驱控以借助配属于接纱装置的纱线尾准备机构准备好纱线尾11A和纱线头8A。最终,接纱装置71被驱控以将各自准备好的纱线尾11A连接至纱线头8A。

Claims (15)

1.一种喂给纱线连接系统,所述喂给纱线连接系统用于在具有用于容纳退绕筒子(11)和备用筒子(8)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蓄筒位(31)的筒子架装置区域中将所述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连接至所述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8A),其中,所述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具有:
-第一接纳单元,所述第一接纳单元用于接纳所述备用筒子(8)的所述纱线头(8A),
-第二接纳单元,所述第二接纳单元用于接纳所述退绕筒子(11)的所述纱线尾(11A),
-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用于在接纱装置(71)中定位与所述纱线头(8A)连接的纱线部,
-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接纱装置(71)中定位与所述纱线尾(11A)连接的纱线部,
-接纱装置(71),所述接纱装置(71)被设计成准备好所述纱线头(8A)与所述纱线尾(11A)并且相互接合所述纱线头(8A)与所述纱线尾(11A),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借助所述第一接纳单元和所述第二接纳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以及所述接纱装置(71)的相应驱控来执行接纱过程,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启动所述接纱过程的开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至输入单元,操作者通过所述输入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人工触发信号以启动所述接纱过程的开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至用于确定存在于所述退绕筒子(11)上的纱线量的确定单元,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基于所确定的纱线量确定退绕的退绕筒子(11)的退绕时刻和/或更换时刻以便启动所述接纱过程的开始。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纳单元和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或所述第二接纳单元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通过配属于所述退绕筒子(11)或所述备用筒子(8)的吸气单元(73,74)尤其是具有吸口的吸气管构成,所述吸气单元(73,74)能在用于接纳所述纱线尾(11A)或所述纱线头(8A)的接纳位置与用于堆置所述纱线尾(11A)或所述纱线头(8A)的堆置位置之间运动且尤其能够转动或能够线性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气单元(73,74)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吸气单元(73;74)内是否有所述纱线尾(11A)或所述纱线头(8A)的传感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设有用于可选择地相对于抽吸空气源连接和分离所述吸气单元(73,74)的接合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设有用于在所述吸气单元(73,74)内夹持纱线的夹持机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接纱装置(71)、所述第一接纳单元和所述第二接纳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被安置在同一个支架(40)上,其中,该同一个支架(40)被设计成尤其在由引导框限定的平面内能够调节。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设有无司机输送小车(80),在该无司机输送小车(80)上至少安置有所述第一接纳单元和所述第二接纳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和所述接纱装置(71),其中,所述无司机输送小车(80)被设计成自主行驶至要执行的接纱过程的所在地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无司机输送小车(80)承载有操纵单元(83),所述操纵单元(83)带有用于装卸载所述筒子架(3)的夹爪单元(85),其中,所述夹爪单元(85)被设计成能够多维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无司机输送小车(80)承载有带有至少两个蓄筒位(31)的蓄筒器(82),其中,一个蓄筒位(31)装载有一个备用筒子(8),并且另一个蓄筒位(31)是空的,其中,所述操纵单元(83)被设计成借助所述夹爪单元(85)拿取和定位所述退绕筒子(11)在空闲的蓄筒位(31)处并且拿取和定位所述备用筒子(8)在所拿取的所述退绕筒子(11)的筒子架位置上。
12.一种筒子架装置,所述筒子架装置具有包括至少两个蓄筒位(31)的筒子架(3),其中,一个蓄筒位(31)被设计成容纳退绕筒子(11),并且另一个蓄筒位(31)被设计成容纳备用筒子(8),其特征是,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蓄筒位(31)活动地尤其是能够转动地布置在工作位置与更换位置之间。
14.一种用于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喂给纱线连接系统在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用于容纳退绕筒子(11)和备用筒子(8)的蓄筒位(31)的筒子架装置区域中将退绕筒子(11)的纱线尾(11A)连接至备用筒子(8)的纱线头(8A)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启动接纱过程,
-驱控第一接纳单元和第二接纳单元以搜寻并接纳所述退绕筒子(11)的所述纱线尾(11A)和所述备用筒子(8)的所述纱线头(8A),
-驱控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以定位所接纳的所述纱线尾(11A)和所接纳的所述纱线头(8A)至接纱装置(71)中,
-驱控所述接纱装置(71)以借助配属于所述接纱装置(71)的纱线尾准备机构准备好所述纱线尾(11A)和所述纱线头(8A),和
-驱控所述接纱装置(71)以连接准备好的所述纱线尾(11A)和所述纱线头(8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适时地在启动接纱过程的步骤之前或随着该步骤进行用备用筒子(8)填充尤其是直接在前排空的蓄筒位(31)的步骤。
CN202310670791.8A 2022-06-23 2023-06-07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Pending CN1172848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LULU502347 2022-06-23
LU502347A LU502347B1 (de) 2022-06-23 2022-06-23 Vorlagefädenverbindungs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4879A true CN117284879A (zh) 2023-12-26

Family

ID=82942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0791.8A Pending CN117284879A (zh) 2022-06-23 2023-06-07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16044A1 (zh)
EP (1) EP4296207A1 (zh)
JP (1) JP2024002932A (zh)
CN (1) CN117284879A (zh)
BR (1) BR102023010780A2 (zh)
LU (1) LU502347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7204A (zh) * 2023-08-18 2023-11-17 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48529A1 (de) 1970-10-02 1972-04-06 W. Schlafhorst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Spulengatter für Textilmaschinen
WO1989000971A1 (en) * 1987-08-06 1989-02-09 Ludwig Resch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offing yarn bobbins
EP2196424B1 (de) 2008-12-09 2011-05-11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Knoteinrichtung
EP3771674B1 (en) * 2019-07-30 2022-09-07 TMT Machinery, Inc. Yarn joining system for synthetic yar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6207A1 (de) 2023-12-27
LU502347B1 (de) 2024-01-09
JP2024002932A (ja) 2024-01-11
BR102023010780A2 (pt) 2024-01-02
US20230416044A1 (en)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8881A (zh) 智能化上纱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911707B (zh) 服务机组的运行方法
JPS59192734A (ja) 糸の搬送システム
CN117284879A (zh) 喂给纱线连接系统
CN108502637B (zh) 一种插纱装置
US6328247B1 (en)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JPH07315693A (ja) 綾卷きボビンを製作する繊維機械
CZ283891B6 (cs) Způsob výměny nádob pro prameny vláken u textilních strojů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US6014592A (en)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JPH11222358A (ja) 綾巻きボビンを製作する繊維機械用の巻管マガジン
US5119621A (en) Maintenance device for exchanging yarn supply packages at spindle assembly stations of a yarn processing machine
JP5804891B2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交換装置用の空管グリッパ
CN111824860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筒管存储和输送设备
US6511013B2 (en) Device for starting a work station of a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US6679450B2 (en) Tube feeding device for a work station of a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JP2017190210A (ja) 繊維機械
CN112469652B (zh) 用于在沿纺织机的纵向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工位上制造十字绕线线圈的方法以及用于制造十字绕线线圈的纺织机
US56281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sliver to a spinning machine without sliver cans at spinning stations
ITMI941896A1 (it) Dispositivo cambiavasi
US5343687A (en) Winder-to-double twister connecting system
CN212223191U (zh) 捻线机上纱系统
JPS61215725A (ja) 粗紡・精紡機間の篠巻交換方法
JPS58169527A (ja) ボビンクリ−ルを備えた精紡機
JPH01317965A (ja) 織機のヨコ糸交換システム
JPH03505761A (ja) 紡績機械のクリール内及びクリールへの紡績可能なストランドパッケージの搬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