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1553B -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1553B
CN117261553B CN202311571727.0A CN202311571727A CN117261553B CN 117261553 B CN117261553 B CN 117261553B CN 202311571727 A CN202311571727 A CN 202311571727A CN 117261553 B CN117261553 B CN 117261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ades
air outlet
blade
movab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17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61553A (zh
Inventor
马浩然
高裕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kr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kr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kr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kr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717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1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6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分风机构包括壳体、驱动机构、风门、活动件和弹性结构,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壳体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出风口,风门位于壳体内,风门包括两个叶片,两个叶片的一端同轴铰接于壳体,叶片被配置为在发生转动时遮挡至少部分对应的出风口,活动件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叶片连接,令叶片的铰接轴线与活动件的转动轴线形成设定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件转动,以使至少一个叶片与设定面的夹角发生变化。该分风机构可以实现两个出风口同时打开,或者同时关闭,或者一个打开时,另一个关闭,改善了顶棚风道的送风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车身较长时,整车通常有三排甚至更多排的座椅,此时常规汽车的单空调系统无法满足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员的制冷或制热需求,需要布置双空调系统,即在汽车的后部需要额外增加一个空调系统。前空调系统用于满足第一排乘员的制冷或制热需求,后空调系统用于满足第二排乘员和第三排乘员的制冷或制热需求。
为了满足第二排乘员和第三排乘员的制冷或制热需求,通过需要设置顶棚风道装置进行送风,顶棚风道装置通常包括二排风道、三排风道,利用二排风道对第二排乘员进行送风,利用三排风道对第三排乘员进行送风,但是,当第三排座椅没有乘员时,现有的三排风道仍和二排风道一样处于送风状态,这会导致送往第三排座椅处的冷风或暖风造成一定的浪费,且会导致第二排座椅处的空间无法快速实现制冷或制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善顶棚风道的送风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风机构,包括壳体、驱动机构、风门、活动件和弹性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风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门包括两个叶片,两个所述叶片的一端同轴铰接于所述壳体,两个所述叶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叶片被配置为在发生转动时遮挡至少部分对应的所述出风口,所述活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叶片的铰接轴线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叶片连接,所述活动件用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抵接,令所述叶片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活动件的转动轴线形成设定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转动,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叶片与所述设定面的夹角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供的分风机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该分风机构可以用于顶棚风道中,即,可以将壳体后端的进风口与车辆后部空调的出风口连通,将壳体前端的两个出风口分别与二排风道以及三排风道连通,该分风机构能够实现一个出风口关闭的同时,另一个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以实现当三排座椅处没有乘员时,后部空调送出的冷风或暖风全部从一个出风口进入二排风道,实现对二排乘员的快速制冷或制热,也避免了向三排座椅处送风导致的浪费;该分风机构还可以实现两个出风口同时打开,以满足同时向二排风道和三排风道送风。具体地,风门的两个叶片是活动式结构,两个叶片均可以相对壳体并绕铰接轴线转动,且两个叶片远离铰接轴线的一端是分别与两个出风口对应设置的,进而可通过叶片的转动实现遮挡至少部分对应的出风口(即叶片的转动可实现遮挡对应出风口的至少部分),例如叶片向着靠近活动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转动时,实现逐渐减小对相应出风口的遮挡,直至最大程度打开相应的出风口,而叶片向着远离转动轴线的方向转动时,则实现逐渐增大对相应出风口的遮挡,直至完全关闭相应的出风口。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叶片连接,如此,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两个叶片可以均具有向着转动轴线的方向转动的趋势,由于还具有位于铰接轴线与壳体前端之间的活动件,那么,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叶片则可以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的位置,并抵接于活动件。由于具有驱动机构,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活动件主动转动,以使与活动件抵接的叶片发生转动,调节与活动件抵接的叶片与设定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最终能够实现一个出风口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时,另一个叶片被活动件驱动至关闭对应出风口的位置,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活动件的角度位置,使得两个叶片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的截面为扇形截面,所述活动件的截面为扇形截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扇形截面的圆心处,所述活动件的周向侧面包括弧形面和两个径向平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扇形截面的弧形边对应,所述径向平面与所述扇形截面的径向边对应;
当所述活动件转动至所述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设定面共面,且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背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叶片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分别抵接于所述径向平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转动至所述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设定面共面,且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朝向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两个所述叶片分别处于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分别抵接于所述径向平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一个所述叶片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或者,一个所述叶片处于至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处,所述活动件的周侧面包括腰底面和两个等腰面,所述腰底面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应,所述等腰面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腰边对应;
当所述活动件转动至两个所述等腰面关于所述设定面对称,且所述腰底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背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叶片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分别抵接于所述等腰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转动至两个所述等腰面关于所述设定面对称,且所述腰底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朝向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两个所述叶片分别处于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分别抵接于所述等腰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一个所述叶片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或者,一个所述叶片处于至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叶片相对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有凹陷部,当所述叶片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的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径向平面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管道结构,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对应的所述管道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管道结构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或/和,所述叶片远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进一步地,所述分风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第一定位件、第一紧固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管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的管壁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顶棚风道,包括D柱、二排风道、三排风道和如前所述的分风机构,所述分风机构的进风口与所述D柱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分风机构的两个出风口分别与所述二排风道以及所述三排风道的进风口连通。
由于所述顶棚风道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分风机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顶棚风道进行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如前所述的顶棚风道。
由于所述车身结构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顶棚风道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身结构进行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分风机构,或者包括如前所述的顶棚风道,或者包括前所述的车身结构。
由于所述车辆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分风机构或顶棚风道或车身结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辆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棚风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六;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七;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八;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九;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机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十。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21、第一缓冲件;122、第一密封结构;13、限位筋;14、第二密封结构;2、叶片;21、凹陷部;22、第二缓冲件;3、活动件;4、转轴;51、电机;52、安装架;53、第一定位件;54、第一紧固件;55、第二定位件;56、第二紧固件;61、D柱;62、二排风道;63、三排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而且,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方向,并且X轴的正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表示后;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方向,并且Y轴的正向表示左,Y轴的负向表示右;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方向,并且Z轴的正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表示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X轴和Z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6-9或图10-11,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风机构,包括壳体1、驱动机构、风门、活动件3和弹性结构,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1,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出风口12,所述风门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门包括两个叶片2,两个所述叶片2的一端同轴铰接于所述壳体1,两个所述叶片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风口12对应设置,所述叶片2被配置为在发生转动时遮挡至少部分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所述活动件3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活动件3位于所述叶片2的铰接轴线与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叶片2连接,所述活动件3用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2抵接,令所述叶片2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活动件3的转动轴线形成设定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3转动,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叶片2与所述设定面的夹角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该分风机构可以用于顶棚风道中,即,可以将壳体1后端的进风口11与车辆后部空调的出风口连通,将壳体1前端的两个出风口12分别与二排风道62以及三排风道63连通,该分风机构能够实现一个出风口12关闭的同时,另一个出风口12处于打开状态,以实现当三排座椅处没有乘员时,后部空调送出的冷风或暖风全部从一个出风口12进入二排风道62,实现对二排乘员的快速制冷或制热,也避免了向三排座椅处送风导致的浪费;该分风机构还可以实现两个出风口12同时打开,以满足同时向二排风道62和三排风道63送风。
具体地,风门的两个叶片2是活动式结构,两个叶片2均可以相对壳体1并绕铰接轴线转动,且两个叶片2远离铰接轴线的一端是分别与两个出风口12对应设置的,进而可通过叶片2的转动实现遮挡至少部分对应的出风口12(即叶片2的转动可实现遮挡对应出风口12的至少部分),例如叶片2向着靠近活动件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转动时,实现逐渐减小对相应出风口12的遮挡,直至最大程度打开相应的出风口12,而叶片2向着远离转动轴线的方向转动时,则实现逐渐增大对相应出风口12的遮挡,直至完全关闭相应的出风口12。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叶片2连接,如此,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两个叶片2可以均具有向着转动轴线的方向转动的趋势,由于还具有位于铰接轴线与壳体1前端之间的活动件3,那么,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叶片2则可以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并抵接于活动件3。由于具有驱动机构,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活动件3主动转动,以使与活动件3抵接的叶片2发生转动,调节与活动件3抵接的叶片2与设定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最终能够实现一个出风口12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12时,另一个叶片2被活动件3驱动至关闭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活动件3的角度位置,使得两个叶片2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
此外,该驱动机构可以包括一个电机51,通过一个电机51就可以实现两个出风口12同时打开,或者一个出风口12打开时另一个出风口12关闭,不需要两个电机分别控制两个叶片2,整体结构比较简单,空间占用比较小,该分风机构能更好的与周边的车身相融合。
参见图10-12中的任一个附图,可选地,所述活动件3的截面可以为扇形截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扇形截面的圆心处,所述活动件3的周向侧面包括弧形面和两个径向平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扇形截面的弧形边对应,所述径向平面与所述扇形截面的径向边对应;
当所述活动件3转动至所述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设定面共面,且所述弧形面位于转动轴线背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抵接于所述径向平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3转动至所述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设定面共面,且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朝向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3位于第二位置,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处于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抵接于所述径向平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一个所述叶片2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或者,一个所述叶片2处于至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的截面(XZ截面)可以是扇形截面,活动件3的周向侧面除了包括两个径向平面,还包括连接两个径向平面的弧形面。这里,如图10-12所示,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活动件3转动至两个径向平面关于设定面对称(也即是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设定面共面),并使弧形面位于转动轴线背离铰接轴线的一侧(记为活动件3的第一位置,如10所示),进而两个叶片2能够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分别向着转动轴线转动,直至转动至抵接对应的径向平面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而且由于两个径向平面之间夹角的开口朝向壳体1另一端,此时两个叶片2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小,那么此时两个叶片2可以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使活动件3从第一位置旋转180°(记为活动件3的第二位置,如图11所示),即,使活动件3转动至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设定面共面,且弧形面位于转动轴线朝向铰接轴线的一侧。此时两个径向平面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叶片2垂直(如图11所示),在此时径向平面的限位下,两个叶片2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此时两个叶片2分别被活动件3驱动至处于关闭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实现了两个出风口12同时关闭功能。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关闭一个出风口12同时打开另一个出风口12时,可以使活动件3由第一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小于180°的角度,也就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使一个径向平面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沿着对应叶片2的标定方向移动,以抵接在对应叶片2的不同位置处,直至该径向平面与对应的叶片2垂直,而另一个径向平面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与另一个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开口的叶片2,则从抵接状态变为逐渐远离的状态(如12所示),最终实现一个出风口12被打开时,另一个出风口12被关闭。其中,所述标定方向指的是叶片2远离铰接轴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所述活动件3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处,所述活动件3的周侧面包括腰底面和两个等腰面,所述腰底面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应,所述等腰面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腰边对应;
当所述活动件3转动至两个所述等腰面关于所述设定面对称,且所述腰底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背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3位于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抵接于所述等腰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3转动至两个所述等腰面关于所述设定面对称,且所述腰底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朝向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3位于第二位置,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处于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抵接于所述等腰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一个所述叶片2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或者,一个所述叶片2处于至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活动件3转动至两个等腰面关于设定面对称,并使腰底面位于转动轴线背离铰接轴线的一侧(此时活动件3处于第一位置,如7所示),进而两个叶片2能够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分别向着转动轴线转动,直至转动至抵接对应的等腰面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而且由于两个等腰面之间夹角的开口朝向壳体1另一端,此时两个叶片2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小,那么此时两个叶片2可以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使活动件3从第一位置旋转180°(记为活动件3的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即,使活动件3转动至两个等腰面关于设定面对称,且腰底面位于转动轴线朝向铰接轴线的一侧时。此时两个等腰面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叶片2垂直(如图8所示),在此时等腰面的限位下,两个叶片2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此时两个叶片2可以分别处于关闭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而当需要关闭一个出风口12同时打开另一个出风口12时,可以使活动件3由第一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小于180°的角度,也就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使一个等腰面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沿着对应叶片2的标定方向移动,以抵接在对应叶片2的不同位置处,直至该等腰面与对应的叶片2垂直,而另一个等腰面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与另一个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开口的叶片2,则从抵接状态变为逐渐远离的状态(如9所示),最终实现一个出风口12被打开时,另一个出风口12被关闭。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件3的截面还可以呈V形等。
当活动件3的截面为扇形截面时,如图2-5所示,例如如图3所示,活动件3从第一位置逆时针转动以驱动上侧的叶片2关闭上侧的出风口12,而下侧的叶片2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仍处于最大程度打开下侧出风口12时,此时的径向平面也可以不与图12一样与对应的叶片2垂直,该情况下,叶片2可以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即使此时上侧叶片2处于关闭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上侧叶片2此时不能继续逆时针转动,但是由于叶片2具有弹性变形能力,随着图3中的活动件3继续逆时针转动,活动件3可以使上侧叶片2弹性变形,进而活动件3可以达到如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
具体地,两个叶片2的一端可通过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安装于壳体1上,活动件3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于壳体内。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的截面为扇形截面是一种较优的的实施例。在该图12的状态下,当需要关闭下侧的出风口12,但是保持上侧的出风口12打开时,可以控制活动件3从图10的状态顺时针转动(也就是向下转动),直至下侧的叶片2转动至与对应的径向平面垂直。
在该图12的状态下,当需要同时关闭两个出风口12时,可以使活动件3从图12的角度状态先逆时针转动至图11的第二位置,这一过程中,由于活动件3的截面为扇形截面,所以,当活动件3从图12的角度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图11的状态时,这一阶段上侧的叶片2始终是贴合弧形面并与弧形面相切的,保证活动件3由图12的角度状态逆时针转动至图11的角度状态的过程中,上侧的叶片2始终处于关闭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如此,活动件3可以在沿着一个方向转动360°,例如沿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360°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两个出风口12同时打开,两个出风口12中的一个打开、另一个关闭,两个出风口12同时关闭,还可以实现出风口12出风量的调节,可以实现电机51不需要正反转交替动作,减轻对电机51的程序设计,也变相的减小了控制成本。
参见图2-5,可选地,两个所述叶片2相对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1,当所述叶片2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时,所述径向平面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凹陷部21的内壁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叶片2上设置有凹陷部21,当活动件3转动至两个径向平面关于所述设定面对称,且弧形面位于转动轴线背离所述铰接轴的一侧时,此时两个叶片2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打开对应的出风口12,凹陷部21的存在,可以使两个叶片2之间的夹角达到更小,实现叶片2对打程度打开对应的出风口12。
参见图2,可选地,所述出风口12为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管道结构,两个所述出风口12分别对应的所述管道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管道结构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121;或/和,所述叶片2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件22。
本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7所示,出风口12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管道结构,两个管道结构具有相近的内壁和相远离的内壁,即,上侧的管道结构的下侧壁与下侧的管道结构的上侧壁为相近的内壁,上侧的管道结构的上侧壁和下侧的管道结构的下侧壁为相远离的内壁。叶片2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出风口12的位置,指的是,叶片2远离铰接轴的一端搭接在相近的内壁处,例如上侧的叶片2的远离铰接轴的一端搭接在上侧管道结构的下侧壁处,下侧的叶片2远离铰接轴的一端搭接在下侧管道结构的上侧内壁处。其中,“两个所述出风口12分别对应的所述管道结构间隔设置”指的是:上侧出风口所对应的上侧管道结构与下侧出风口所对应的下侧管道结构是间隔设置的。
本实施例中,当叶片2转动至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的出风口12,叶片2的端部可以通过第二缓冲件22抵接管道结构的内壁,或者,叶片2的端部搭接在管道结构内壁处的第一缓冲件121处,或者,叶片2端部的第二缓冲件22搭接在管道结构内壁的第一缓冲件121上。其中,第一缓冲垫为橡胶垫或泡棉垫,第二缓冲垫为橡胶垫或泡棉垫,能够防止叶片2与管道结构内壁搭接时的异响产生。其中,如图2所示,上侧管道结构的下侧管壁与下侧管道结构的上侧管壁可以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该弧形连接部可以是第一缓冲件的设置位置,该弧形连接部也可以对叶片2进行限位。
参见图1,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1、安装架52、第一定位件53、第一紧固件54、第二定位件55和第二紧固件56,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架5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架5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53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安装架52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56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电机51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55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连接,所述电机51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56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4同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架52、第一定位件53、第一紧固件54、第二定位件55、第二紧固件56和一个电机51,安装架52可先通过第一定位件53,例如第一定位销与壳体1上的第一定位孔定位配合,然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54,例如螺栓将安装架52与壳体1的第一连接孔连接固定,通过先定位再紧固的方式,可以减小安装架52在壳体1上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精度。其中,第一定位孔、第一连接孔、第一定位件53和第一紧固件54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同理,电机51可先通过第二定位件55,例如第二定位销与安装架52的第二定位孔定位配合,然后再通过第二紧固件56,例如螺栓将电机51与安装架52的第二连接孔连接固定,通过先定位再紧固的方式,可以减小电机51在安装架52上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精度。其中,第二定位孔、第二连接孔、第二定位件55和第二紧固件56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
参见图1-2,可选地,所述出风口12为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管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122,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出风口12的一端的管壁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14。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可以与D柱61的出风口连通,即,壳体1后端的进风口11通过D柱61与车辆后部空调的出风口连通,通过在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密封结构,可以保证进风口11与D柱61连接后的密封性、上侧的出风口12与二排风道62连接后的密封性、下侧的出风口12与三排风道63连接后的密封性。
可选地,参见图1-3,壳体1的内壁还可以凸出设置有限位筋13,当叶片2被活动件3驱动至处于关闭对应的出风口12的位置时,叶片2还抵接于该限位筋13。限位筋13可以对叶片2该角度位置进行限位,使叶片2从靠近铰接轴的一端到远离铰接轴的一端都有被支撑,受力更好。
可选地,弹性结构可以是扭簧,扭簧套设于铰接轴,以将弹力同时作用于两个叶片2。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顶棚风道,包括D柱61、二排风道62、三排风道63和如前所述的分风机构,所述分风机构的进风口11与所述D柱6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分风机构的两个出风口12分别与所述二排风道62以及所述三排风道63的进风口11连通。其中,车辆后部的空调通过D柱61将冷风或暖风送往壳体1的进风口11。
由于所述顶棚风道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分风机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顶棚风道进行赘述。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如前所述的顶棚风道。
由于所述车身结构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顶棚风道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身结构进行赘述。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分风机构,或者包括如前所述的顶棚风道,或者包括前所述的车身结构。
由于所述车辆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分风机构或顶棚风道或车身结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辆进行赘述。
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机构、风门、活动件(3)和弹性结构,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1),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出风口(12),所述风门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门包括两个叶片(2),两个所述叶片(2)的一端同轴铰接于所述壳体(1),两个所述叶片(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风口(12)对应设置,所述叶片(2)被配置为在发生转动时遮挡至少部分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所述活动件(3)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活动件(3)位于所述叶片(2)的铰接轴线与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弹性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叶片(2)连接,所述活动件(3)用于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2)抵接,令所述叶片(2)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活动件(3)的转动轴线形成设定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3)转动,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叶片(2)与所述设定面的夹角发生变化;
所述活动件(3)的截面为扇形截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扇形截面的圆心处,所述活动件(3)的周向侧面包括弧形面和两个径向平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扇形截面的弧形边对应,所述径向平面与所述扇形截面的径向边对应;
当所述活动件(3)转动至所述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设定面共面,且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背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3)位于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抵接于所述径向平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3)转动至所述扇形截面的中心线与所述设定面共面,且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转动轴线朝向所述铰接轴线的一侧时,令此时所述活动件(3)位于第二位置,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处于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且两个所述叶片(2)分别抵接于所述径向平面远离所述转动轴线的一端;
当所述活动件(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一个所述叶片(2)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或者,一个所述叶片(2)处于至关闭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
所述叶片(2)具有弹性变形能力,所述活动件(3)从所述第一位置逆时针转动以驱动上侧的所述叶片(2)关闭上侧的所述出风口(12),而下侧的所述叶片(2)在所述弹性结构的作用下仍处于最大程度打开下侧所述出风口(12)时,此时的所述径向平面不与对应的所述叶片(2)垂直,由于所述叶片(2)具有弹性变形能力,随着所述活动件(3)继续逆时针转动,所述活动件(3)使上侧所述叶片(2)弹性变形,进而所述活动件(3)达到所述第二位置;
两个所述叶片(2)相对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1),当所述叶片(2)处于最大程度打开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时,所述径向平面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凹陷部(21)的内壁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为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管道结构,两个所述出风口(12)分别对应的所述管道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管道结构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121);或/和,所述叶片(2)远离所述铰接轴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4),所述活动件(3)通过所述转轴(4)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1)、安装架(52)、第一定位件(53)、第一紧固件(54)、第二定位件(55)和第二紧固件(56),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架(5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架(5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53)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安装架(52)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56)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电机(51)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55)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连接,所述电机(51)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56)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4)同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为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管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122),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出风口(12)的一端的管壁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14)。
5.一种顶棚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D柱(61)、二排风道(62)、三排风道(63)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风机构,所述分风机构的进风口(11)与所述D柱(6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分风机构的两个出风口(12)分别与所述二排风道(62)以及所述三排风道(63)的进风口(11)连通。
6.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棚风道。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风机构,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棚风道,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311571727.0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117261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727.0A CN117261553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727.0A CN117261553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1553A CN117261553A (zh) 2023-12-22
CN117261553B true CN117261553B (zh) 2024-03-12

Family

ID=8920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1727.0A Active CN117261553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155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9167A1 (fr) * 2010-04-23 2011-10-2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stallation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d'un flux d'air
KR20130000847A (ko) * 2011-06-24 2013-01-03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인테이크 도어 시스템
CN104764091A (zh) * 2015-03-23 2015-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箱、汽车空调装置及汽车
CN205836455U (zh) * 2016-07-15 2016-12-28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出风口的驱动机构
DE102015111908A1 (de) * 2015-07-22 2017-01-26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Klappe
CN111452596A (zh) * 2020-04-16 2020-07-28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调风装置
CN215360843U (zh) * 2021-08-20 2021-12-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风门结构及汽车
EP4242026A1 (en) * 2022-03-10 2023-09-13 FERRARI S.p.A. Road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CN117087386A (zh) * 2023-08-25 2023-11-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门控制机构、空调出风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9167A1 (fr) * 2010-04-23 2011-10-2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stallation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d'un flux d'air
KR20130000847A (ko) * 2011-06-24 2013-01-03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인테이크 도어 시스템
CN104764091A (zh) * 2015-03-23 2015-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箱、汽车空调装置及汽车
DE102015111908A1 (de) * 2015-07-22 2017-01-26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Klappe
CN205836455U (zh) * 2016-07-15 2016-12-28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出风口的驱动机构
CN111452596A (zh) * 2020-04-16 2020-07-28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调风装置
CN215360843U (zh) * 2021-08-20 2021-12-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风门结构及汽车
EP4242026A1 (en) * 2022-03-10 2023-09-13 FERRARI S.p.A. Road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CN117087386A (zh) * 2023-08-25 2023-11-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门控制机构、空调出风装置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1553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7772B (zh) 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通气装置
JP200113872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9188125A (ja)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669548B2 (en) Inside/outside air switching device with rotary door,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US20180141404A1 (en) Rear Seat Air Regulating Device for HVAC Module
JP4147949B2 (ja)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1230163B2 (en) Vehicle air handling system
KR102087820B1 (ko) 치형 특징부를 가지는 난방, 환기, 공조 도어
JP375826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7261553B (zh) 一种分风机构、顶棚风道、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7087386A (zh) 一种风门控制机构、空调出风装置及汽车
JP3344171B2 (ja) 空気吹出しルーバ
CN1971157A (zh) 汽车空调出风机构
JP3812086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213562A (ja) リンク機構
JPH1010064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187529A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H108112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インテークドア装置
JP2576057Y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ドア
JP433330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1660936B2 (en) Wind direction adjustment device
JPH0231297Y2 (zh)
JP200230792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7047663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1186414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内外気取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