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4655A - 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4655A
CN117254655A CN202310373414.8A CN202310373414A CN117254655A CN 117254655 A CN117254655 A CN 117254655A CN 202310373414 A CN202310373414 A CN 202310373414A CN 117254655 A CN117254655 A CN 117254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diameter
diameter press
rotor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34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末永充生
水越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54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4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6Centering rotors within the stator; Balancing rotors
    • H02K15/165Balancing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23D49/16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actuat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ower or prime m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23D51/16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of drives or feed mechanisms for straight tools, e.g. saw blades, or b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无刷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其中,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定子配置于转子周围且具有线圈。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和转子轴,其中,转子轴配置于转子铁芯的轴孔。转子轴具有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其中,细径压入部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粗径压入部在与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压入轴孔。据此,能够抑制无刷马达的性能下降。

Description

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刷马达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已知一种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马达。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将线状突起作为压入量的电枢轴(armature shaft)被压入转子铁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8038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在线状突起的制作中转子轴(电枢轴)可能会发生弯曲。另外,在采用将线状突起压入转子铁芯的方法的情况下,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的中心轴线可能会发生错位。当转子轴发生弯曲或者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的中心轴线发生错位时,会导致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当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时,会导致无刷马达的性能下降。例如在有刷马达中,由于转速低且制动力矩小,因此,线状突起就足够了。在转速高且制动力矩大的无刷马达中,需要增大转子铁芯与转子轴之间的旋转固定力。一级压入可能会导致旋转固定力不足。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无刷马达的性能下降。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无刷马达。无刷马达可以具有转子和定子,其中,所述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配置于转子周围且具有线圈。转子可以具有转子铁芯和转子轴,其中,所述转子轴配置于转子铁芯的轴孔。转子轴可以具有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其中,所述细径压入部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所述粗径压入部在与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压入轴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无刷马达的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轴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轴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被研磨加工的转子轴的图。
图12是表示从后方观察被压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铁芯的轴孔的转子轴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从后方观察被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转子轴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被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转子轴的侧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转子轴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转子轴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转子轴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转子轴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被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的转子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作业机;2:后壳;2L左壳;2R:右壳;2S:螺钉;3:前壳;4:电池安装部;5:控制器;6:马达;7:风扇;8:曲柄机构;9:滑块;10:刀片支架;11:导靴;12:马达收容部;13:手柄部;14:电池保持部;15:扳机操作杆;16:解锁按钮;17:窗口;18:第一进气口;19:第二进气口;20:挂钩安装部;21:悬挂用挂钩;22电池组;23:控制器壳体;24:定子;25:转子;26:定子铁芯;27:后绝缘体;28:前绝缘体;29:线圈;30:母线;31:转子铁芯;31A:磁铁孔;31B:空隙部;31C:铆接部;32:永久磁铁;33:转子轴;34:传感器基板;35:马达壳体;36:曲柄壳体;37:转子轴承;38:转子轴承;39:止动板;40:螺钉;41:小齿轮;42:锥齿轮;43:偏心销;44:连结销;45:连杆;46:支架;47:滑块引导件;48:滑动杆;49:滑靴;51:套筒;52:套筒;60:轴孔;71:轴承保持部;72:避让部;73:风扇压入引导部;74:风扇压入部;75:避让部;76:第一中间部;77:槽部;78:第二中间部;79:粗径压入部;80:粗径压入引导部;81:避让部;82:细径压入部;83:细径压入引导部;84:避让部;85:套筒压入部;86:套筒压入引导部;87:避让部;88:轴承保持部;100:研磨石;101:非加工部;Dc:内径;Ds1:直径;Ds2:直径;L1:尺寸;L2:尺寸;AX:旋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无刷马达可以具有转子和定子,其中,所述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定子配置于转子周围且具有线圈。转子可以具有转子铁芯和转子轴,其中,所述转子轴配置于转子铁芯的轴孔。转子轴可以具有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其中,所述细径压入部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所述粗径压入部在与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压入轴孔。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分别压入转子铁芯的轴孔,来将转子铁芯和转子轴固定在一起。在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的制作中,能够抑制转子轴发生弯曲。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的内周面以紧贴的方式面压入,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的中心轴线发生错位。因此,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的内周面的面压入,能够将转子铁芯和转子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与转子轴相对旋转或者转子铁芯与转子轴沿轴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无刷马达的性能下降。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截面中,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各自的外形可以为圆形。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可以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靠后侧的位置。转子轴可以具有细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随着从细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容易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另外,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能够抑制在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损伤。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转子轴可以具有粗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细径压入部与粗径压入部之间,且随着从粗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容易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另外,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能够抑制在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损伤。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转子轴可以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细径压入部与粗径压入引导部之间,且直径小于细径压入部的直径。
在上述结构中,在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而抑制了研磨石与粗径压入部干涉的状态下,能够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的尺寸可以小于粗径压入部的尺寸。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后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时,容易将转子轴压入轴孔。另外,由于粗径压入部比细径压入部长,因此,能够将转子铁芯与转子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可以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靠后侧的位置。细径压入部的后端部可以配置于比转子铁芯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粗径压入部的前端部可以配置于比转子铁芯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细径压入部没有配置于比转子铁芯的后端部靠后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在将套筒压入转子轴的比转子铁芯靠后侧的部位时,容易压入套筒。另外,由于粗径压入部配置于比转子铁芯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因此,增大了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与轴孔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据此,能够将转子铁芯与转子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可以具有上述无刷马达和顶端工具保持部,其中,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用于安装顶端工具,且由无刷马达的旋转力驱动。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因此,在使用电动作业机的作业中,能够抑制电动作业机产生振动或噪音。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可以具有齿轮、风扇、第一轴承、转子铁芯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齿轮设置于转子轴的一端部;所述风扇从转子轴的一端部侧被插入转子轴;所述第一轴承从转子轴的一端部侧被插入转子轴;所述转子铁芯从转子轴的另一端部侧被压入转子轴;所述第二轴承从转子轴的另一端部侧被插入转子轴。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高效地制造电动作业机。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为:一种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该无刷马达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和配置于转子的周围且具有线圈的定子,所述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转子轴压入沿与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子铁芯的轴孔,其中,所述转子轴具有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所述细径压入部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所述粗径压入部在与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被压入轴孔。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分别压入转子铁芯的轴孔,能够将转子铁芯与转子轴固定在一起。在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的制作中,能够抑制转子轴发生弯曲。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的内周面以紧贴的方式面压入,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的中心轴线发生错位。因此,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的内周面的面压入,能够将转子铁芯和转子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与转子轴相对旋转或者转子铁芯与转子轴沿轴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无刷马达的性能下降。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之后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适当地将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分别压入轴孔。若在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之前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则会使转子铁芯以轴孔的内径适配粗径压入部的直径而扩大的方式塑性变形之后,将细径压入部插入轴孔。即,适配粗径压入部的直径而扩大的轴孔的内径可能比细径压入部的外径大,因此,细径压入部可能无法被适当地压入轴孔。通过在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之前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即使轴孔的内径适配细径压入部的直径而扩大,由于扩大后的轴孔的内径小于粗径压入部的外径,因此,也能够将粗径压入部适当地压入轴孔。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可以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靠后侧的位置。可以在转子轴上设置有细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随着从细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可以在将细径压入引导部插入轴孔之后,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容易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另外,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能够抑制在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损伤。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在转子轴的位于细径压入部与粗径压入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粗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随着从粗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可以在将粗径压入引导部插入轴孔之后,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容易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另外,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能够抑制在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损伤。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的尺寸可以小于粗径压入部的尺寸。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细径压入部压入轴孔之后将粗径压入部压入轴孔时,容易将转子轴压入轴孔。另外,由于粗径压入部比细径压入部长,因此,能够将转子铁芯与转子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分别对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以在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截面中使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各自的外形成为圆形状。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采用研磨加工来作为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的加工方法,能够抑制转子轴发生弯曲。因此,能够抑制转子的旋转平衡恶化。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在细径压入部与粗径压入部之间设置避让部之后对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其中,所述避让部的直径小于细径压入部的直径。
在上述结构中,在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而抑制了研磨石与粗径压入部干涉的状态下,能够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左、右、前、后、上和下这些用语对各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这些用语表示以电动作业机1的中心为基准的相对位置或方向。电动作业机1具有马达6作为动力源。
在实施方式中,将与马达6的旋转轴线AX平行的方向适宜地称为轴向,将环绕旋转轴线AX周围的方向适宜地称为周向或旋转方向,将旋转轴线AX的放射方向适宜地称为径向。
在实施方式中,旋转轴线AX沿前后方向延伸。与旋转轴线AX平行的轴向为前后方向。另外,在径向上,将接近旋转轴线AX的位置或者接近旋转轴线AX的方向适宜地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旋转轴线AX的位置或者远离旋转轴线AX的方向适宜地称为径向外侧。
[电动作业机]
图1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的剖视图。在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是作为电动工具的一种的往复锯。
电动作业机1具有后壳2、前壳3、电池安装部4、控制器5、马达6、风扇7、曲柄机构8、滑块9、刀片支架10和导靴11。
后壳2由合成树脂制成。后壳2包括左壳2L和配置于左壳2L的右侧的右壳2R。左壳2L和右壳2R构成一对对开壳。后壳2由一对对开壳构成。左壳2L和右壳2R通过多个螺钉2S被固定在一起。
后壳2包括马达收容部12、手柄部13和电池保持部14。马达收容部12收容马达6。手柄部13由作业者握持。电池保持部14保持电池组22。手柄部13为环状。马达收容部12配置于手柄部13的前侧。电池保持部14配置于手柄部13的下侧。
在手柄部13上配置有扳机操作杆15。扳机操作杆15被作业者操作以启动马达6。通过操作扳机操作杆15,来切换马达6的驱动和停止。在手柄部13的上部设置有解锁按钮16。解锁按钮16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通过操作解锁按钮16,能够解除对扳机操作杆15的锁定,在手柄部13的上表面设置有表示解锁按钮16的位置的窗口17。在马达收容部12的后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8。在电池保持部14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9。
在马达收容部12的右部设置有筒状的挂钩安装部20。在挂钩安装部20安装有悬挂用挂钩21。
前壳3配置于后壳2的前侧。前壳3为筒状。前壳3的后端部被固定于后壳2的前端部。前壳3收容曲柄机构8和滑块9。
电池安装部4配置于电池保持部14的下部。电池组22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电池组22是电动作业机1的电源。电池组22能够相对于电池安装部4拆装。通过将电池组22从电池保持部14的前方插入电池安装部4,从而将电池组22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通过将电池组22从电池安装部4朝向前方拔出,从而将电池组22从电池安装部4拆下。电池组22包括二次电池。在实施方式中,电池组22包含充电式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将电池组22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电池组22能够向电动作业机1供给电力。马达6基于从电池组22供给的电力而驱动。
控制器5至少控制马达6。控制器5具有电路基板和被搭载于电路基板的多个电子零部件。作为电子零部件,例示有微型计算机和开关元件。控制器5在被收容于控制器壳体23中的状态下被收容于电池保持部14中。
马达6是电动作业机1的动力源。马达6是电动马达。马达6是内转子型无刷马达。马达6具有定子24和转子25。定子24配置于转子25的周围。转子25相对于定子24旋转。转子25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旋转轴线AX沿前后方向延伸。
定子24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26、后绝缘体27、前绝缘体28、多个线圈29、和母线30,其中,所述后绝缘体27被固定于定子铁芯26的后部;所述前绝缘体28被固定于定子铁芯26的前部;所述多个线圈29经由后绝缘体27和前绝缘体28被卷绕于定子铁芯26的齿上;所述母线30用于使多个线圈29短路。
转子25具有转子铁芯31、永久磁铁32和转子轴33。在转子轴33的后部固定有套筒51。在转子轴33的前部固定有套筒52。在后绝缘体27上安装有传感器基板34,所述传感器基板34通过检测永久磁铁32的位置来检测转子25的旋转。
马达6的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马达壳体35中。在马达壳体35的前方配置有曲柄壳体36。曲柄机构8和滑块9被收容于曲柄壳体36中。
定子24配置于马达壳体35的内侧。定子24被固定于马达壳体35。马达壳体35被固定于马达收容部12。
转子轴33的后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转子轴承37。转子轴33的前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转子轴承38。转子轴承37被保持于马达壳体35。转子轴承38被保持于曲柄壳体36。
风扇7被固定于转子轴33的前部。风扇7被固定于转子轴33的位于定子铁芯26与转子轴承38之间的部位。当转子轴33旋转时,风扇7旋转。通过风扇7旋转,在马达6的周围生成气流。马达6被由风扇7的旋转而生成的气流冷却。
在曲柄壳体36的后端部配置有止动板39。止动板39通过螺钉40被固定于曲柄壳体36的后端部。止动板39接触转子轴承38的外圈的后端部。通过止动板39,能够抑制转子轴承38从曲柄壳体36向后方脱出。
在转子轴33的前端部设置有小齿轮41。在前后方向上,转子轴承38配置于小齿轮41与风扇7之间。小齿轮41配置于曲柄壳体36的内侧。转子轴33经由小齿轮41而与曲柄机构8结合。
曲柄机构8将转子2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曲柄机构8具有锥齿轮42、偏心销43和连杆45,其中,所述锥齿轮42与小齿轮41结合;所述偏心销43设置于锥齿轮42的偏心位置;所述连杆45连结偏心销43和设置于滑块9的后端部的连结销44。
滑块9通过曲柄机构8沿前后方向移动。滑块9被支架46和滑块引导件47沿前后方向引导。
刀片支架10与滑块9的前端部连接。刀片支架10通过曲柄机构8而与滑块9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刀片支架10由经由曲柄机构8传递来的马达6的旋转力驱动。刀片支架10保持作为顶端工具的一种的刀片。刀片支架10作为安装顶端工具的顶端工具保持部发挥功能。
导靴11设置于滑块9的下侧。导靴11具有滑动杆48和滑靴49,其中,所述滑动杆48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滑靴49被固定于滑动杆48的前端部,且安装在刀片支架10上的刀片被插入到滑靴49中。
当扳机操作杆15被操作时,马达6由从电池组22供给的电力驱动。当转子25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时,设置于转子轴33的前端部的小齿轮41旋转。当小齿轮41旋转时,与小齿轮41结合的锥齿轮42旋转。当锥齿轮42旋转时,偏心销43相对于锥齿轮42的旋转轴线偏心运动,滑块9经由连杆45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当滑块9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时,被安装于刀片支架10的刀片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通过刀片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来对切割对象进行切割。
[转子]
图3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25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25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25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25的剖视图。图7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25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从后方观察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25的立体分解图。
转子25具有转子铁芯31、永久磁铁32和转子轴33。
转子铁芯31实质上为筒状。转子铁芯31包括相互层叠的多张钢板。多张钢板通过铆接加工而相互固定。在转子铁芯31上设置有通过铆接加工而形成的铆接部31C。转子铁芯3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孔60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磁铁孔31A。转子轴3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轴孔60的内侧。永久磁铁32配置于磁铁孔31A的内侧。
轴孔60以贯通转子铁芯3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方式形成。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轴孔60为圆形。在前后方向上,轴孔60的内径是恒定的。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轴孔60设置于转子铁芯31的中心。
磁铁孔31A以贯通转子铁芯3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方式形成。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磁铁孔31A实质上为长方形。磁体孔31A设置于轴孔60的径向外侧。磁铁孔31A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在实施方式中,磁铁孔31A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永久磁铁32配置于多个磁铁孔31A中的每一个磁铁孔31A中。
在配置于磁铁孔31A的永久磁铁32的表面与磁铁孔31A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隙部31B。在配置于磁铁孔31A的永久磁铁32的周向一侧以及周向另一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空隙部31B。在空隙部31B填充有合成树脂。合成树脂的一部分在转子铁芯31的前端面形成套筒52。套筒52与转子铁芯31的前端面连接。
套筒51被固定于转子轴33的比转子铁芯31的后端面靠后侧的部位。在转子轴33的比套筒52靠前侧的部位上固定有风扇7。
套筒51和套筒52分别是为了校正转子25的旋转平衡而设置的。套筒51由黄铜制成。套筒52由合成树脂制成。此外,套筒51和套筒52双方既可以由合成树脂制成,也可以由黄铜那样的金属制成。通过切削套筒51和套筒52中的至少一方,来校正转子25的旋转平衡。通过套筒51和套筒52中的至少一方来改善转子25的静平衡和动平衡。此外,也可以将套筒51和套筒52中的一方或双方固定于转子轴33。
[转子轴]
图9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轴33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轴33的侧视图。转子轴33在前后方向上较长。转子轴33由铁或钢那样的金属制成。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转子轴33的外形为圆形。
转子轴33具有小齿轮41、轴承保持部71、避让部72、风扇压入引导部73、风扇压入部74和避让部75,其中,所述小齿轮41设置于转子轴33的前端部;所述轴承保持部71设置于小齿轮41的后侧;所述避让部72设置于轴承保持部71的后侧;所述风扇压入引导部73设置于避让部72的后侧;所述风扇压入部74设置于风扇压入引导部73的后侧;所述避让部75设置于风扇压入部74的后侧。
另外,转子轴33具有第一中间部76、槽部77和第二中间部78,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76设置于避让部75的后侧;所述槽部77设置于第一中间部76的后侧;所述第二中间部78设置于槽部77的后侧。
另外,转子轴33具有粗径压入部79、粗径压入引导部80、避让部81、细径压入部82、细径压入引导部83和避让部84,其中,所述粗径压入部79设置于第二中间部78的后侧;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80设置于粗径压入部79的后侧;所述避让部81设置于粗径压入引导部80的后侧;所述细径压入部82设置于避让部81的后侧;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83设置于细径压入部82的后侧;所述避让部84设置于细径压入引导部83的后侧。
另外,转子轴33具有套筒压入部85、套筒压入引导部86、避让部87和轴承保持部88,其中,所述套筒压入部85设置于避让部84的后侧;所述套筒压入引导部86设置于套筒压入部85的后侧;所述避让部87设置于套筒压入引导部86的后侧;所述轴承保持部88设置于避让部87的后侧。轴承保持部88设置于转子轴33的后端部。
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分别被压入转子铁芯31的轴孔60。在前后方向上,粗径压入部79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82不同的位置。在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82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79靠后侧的位置。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各自的外形为圆形。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Ds2和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Ds1分别大于轴孔60的内径Dc。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Ds2小于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Ds1。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Ds2是恒定的。在前后方向上,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Ds1是恒定的。细径压入部82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60。粗径压入部79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被压入轴孔60。
第一压入量是指轴孔60的内径Dc与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Ds2之差。第二压入量是指轴孔60的内径Dc与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Ds1之差。
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82的尺寸L2小于粗径压入部79的尺寸L1。即,粗径压入部79比细径压入部82长。
细径压入引导部83与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邻接。细径压入引导部83是随着从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的锥状。
粗径压入引导部80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部79之间。粗径压入引导部80与粗径压入部79的后端部邻接。粗径压入引导部80为随着从粗径压入部79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的锥状。
避让部8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引导部80之间。避让部81与粗径压入引导部80的后端部邻接,且与细径压入部82的前端部邻接。避让部81的直径小于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Ds2。
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分别被研磨加工,以使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各自的外形成为圆形。
轴承保持部71的直径Db1小于风扇压入部74的直径Df。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Ds1小于轴承保持部71的直径Db1。套筒压入部85的直径D i小于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Ds2。轴承保持部88的直径Db2小于套筒压入部85的直径Di。即,在实施方式中,[Df>Db1>Ds1>Ds2>Di>Db2]的关系成立。通过使这样的关系成立,在将转子轴33从转子铁芯31的前方压入转子铁芯31,并将风扇7从转子轴33的前方插入转子轴33后,将转子轴承38从转子轴33的前方插入转子轴33。另外,在将套筒51从转子轴33的后方插入转子轴33后,将转子轴承37从转子轴33的后方插入转子轴33。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被研磨加工的转子轴33的图。转子轴33例如通过车床对金属制的基座部件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转子轴33在通过切削加工确定了大致的形状后,通过研磨加工进行精加工。如图11所示,例如,在研磨加工细径压入部82的情况下,进行研磨加工的研磨石100接触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利用研磨石100能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
在研磨加工之前,通过切削加工设置避让部81。避让部8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部79之间。避让部81的直径小于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在通过切削加工设置避让部81后,利用研磨石100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在未设置避让部81的情况下,在利用研磨石100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研磨石100有可能与粗径压入部79干涉。如果要抑制研磨石100与粗径压入部79的干涉,则如图11所示那样有可能在细径压入部82的前端部残留有非加工部101。在通过设置避让部81而抑制了研磨石100与粗径压入部79干涉的状态下,能利用研磨石100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
轴承保持部71被保持于转子轴承38。轴承保持部71的外周面被研磨加工。避让部72与轴承保持部71的后端部邻接。避让部72与风扇压入引导部73的前端部邻接。风扇压入引导部73的直径大于轴承保持部71的直径。避让部72的直径小于轴承保持部71的直径。在利用研磨石100对轴承保持部71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72抑制了研磨石100与风扇压入引导部73干涉。
风扇压入部74被压入风扇7。风扇压入部74的外周面被研磨加工。风扇压入引导部73与风扇压入部74的前端部邻接。风扇压入引导部73是随着从风扇压入部74的前端部靠向前方而直径变细的锥状。
避让部75与风扇压入部74的后端部邻接。风扇压入部74的直径大于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Ds1。避让部75的直径小于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在利用研磨石100对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75抑制了研磨石100与风扇压入部74干涉。
第一中间部76和第二中间部78分别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风扇压入部74与粗径压入部79之间。在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部76的外周面和第二中间部78的外周面分别未被研磨加工。槽部77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第一中间部76与第二中间部78之间。
套筒压入部85被压入套筒51。套筒压入部85的外周面被研磨加工。套筒压入引导部86与套筒压入部85的后端部邻接。
避让部84与细径压入引导部83的后端部邻接。避让部84与套筒压入部85的前端部邻接。细径压入引导部83的直径大于套筒压入部85的直径。避让部84的直径小于套筒压入部85的直径。在利用研磨石100对套筒压入部85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84抑制了研磨石100与细径压入引导部83干涉。
轴承保持部88被保持于转子轴承37。轴承保持部88的外周面被研磨加工。避让部87与套筒压入引导部86的后端部邻接。避让部87与轴承保持部88的前端部邻接。套筒压入引导部86的直径大于轴承保持部88的直径。避让部87的直径小于轴承保持部88的直径。在利用研磨石100对轴承保持部88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87抑制了研磨石100与套筒压入引导部86干涉。
[制造方法]
图12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压入转子铁芯31的轴孔60的转子轴33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从后方观察被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60的转子轴33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被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60的转子轴33的侧视图。在图13和图14中,转子铁芯31由虚线表示。图15、图16、图17及图18分别是示意性地表示将转子轴33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60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被插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孔60的转子轴33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在实施方式中,转子轴33从转子铁芯31的前方被压入轴孔60。转子轴33从转子轴33的后端部被插入轴孔60。以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之后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的方式来规定转子轴33的压入方向。
如图15所示,转子轴33的后端部被插入轴孔60的前端部。在将转子轴33的后端部插入轴孔60的前端部之后,转子轴33向后方移动,据此将细径压入引导部83插入轴孔60。由于细径压入引导部83的外周面是随着从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的锥状,因此,能够抑制细径压入部82卡在轴孔60的后端部。另外,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83,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时,能够使转子轴33的中心轴线与轴孔60的中心轴线一致。
在细径压入引导部83插入轴孔60之后,如图16所示,转子轴33进一步向后移动,据此开始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如图17所示,通过转子轴33进一步向后方移动,细径压入部82被压入轴孔60。
在将细径压入部82被压入轴孔60之后,转子轴33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据此将粗径压入引导部80插入轴孔60。粗径压入引导部80的外周面为随着从粗径压入部79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的锥状,因此,能够抑制粗径压入部79卡在轴孔60的后端部。
在将粗径压入引导部80插入轴孔60后,如图18所示,转子轴33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据此开始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
通过转子轴33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如图13、图14及图19所示,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分别被压入轴孔60。如图14所示,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1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此外,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的位置与转子铁芯31的后端部的位置也可以一致。粗径压入部79的前端部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1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转子轴33相对于转子铁芯31向后方移动,在轴孔60中压入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之后,将套筒51从转子轴33的后方压入套筒压入部85。由于在套筒压入部85的后侧设置有套筒压入引导部86,因此,套筒51被顺利地压入套筒压入部85。通过套筒压入引导部86,在将套筒51压入转子轴33时,能够使转子轴33的中心轴线与套筒51的中心轴线一致。在将套筒51从转子轴33的后方压入套筒压入部85之后,将转子轴承37从转子轴33的后方插入轴承保持部88。
风扇7从转子轴33的前方压入风扇压入部74。由于在风扇压入部74的前侧设置有风扇压入引导部73,因此,风扇7被顺利地压入风扇压入部74。在将风扇7从转子轴33的前方压入风扇压入部74之后,将转子轴承38从转子轴33的前方插入轴承保持部71。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无刷马达的马达6具有转子25和定子24,其中,所述转子25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24配置于转子25的周围且具有线圈29。转子25具有转子铁芯31和配置于转子铁芯31的轴孔60的转子轴33。转子轴33具有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其中,所述细径压入部82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60;所述粗径压入部79在与旋转轴线AX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82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压入轴孔60。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分别压入转子铁芯31的轴孔60,从而将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固定在一起。在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的制作中,能够抑制转子轴33发生弯曲。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60的内周面以紧贴的方式面压入,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33的中心轴线发生错位。因此,能够抑制转子25的旋转平衡的恶化。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60的内周面的面压入,能够将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相对旋转或者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沿轴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马达6的性能的下降。
在实施方式中,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各自的外形为圆形。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抑制转子25的旋转平衡的恶化。
在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82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79靠后侧的位置。转子轴33具有细径压入引导部83,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83随着从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83,容易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另外,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83,能够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时发生抑制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31,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的损伤。
在实施方式中,转子轴33具有粗径压入引导部80,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80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部79之间,且随着从粗径压入部79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80,容易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另外,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80,能够抑制在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31,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的损伤。
在实施方式中,转子轴33具有避让部81,所述避让部8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引导部80之间,且直径小于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利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在通过避让部81而抑制了研磨石与粗径压入部79干涉的状态下,利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
在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82的尺寸小于粗径压入部79的尺寸。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之后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时,容易将转子轴33压入轴孔60。另外,由于粗径压入部79比细径压入部82长,因此,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被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82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79靠后侧的位置。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1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粗径压入部79的前端部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1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细径压入部82未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1的后端部靠后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在将套筒51压入转子轴33的比转子铁芯31靠后侧的部位时,容易压入套筒51。另外,由于粗径压入部79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1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因此,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与轴孔60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据此,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被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具有上述的马达6和刀片支架10,所述刀片支架10是用于安装作为顶端工具的刀片且由马达6的旋转力驱动的顶端工具保持部。
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能够抑制转子25的旋转平衡的恶化,因此,在使用电动作业机1的作业中,能够抑制电动作业机1的振动或噪音的产生。
在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具有小齿轮41、风扇7、作为第一轴承的转子轴承38、转子铁芯31和作为第二轴承的转子轴承37,其中,所述小齿轮41设置于转子轴33的前端部;所述风扇7从转子轴33的前端部侧插入转子轴33;所述转子轴承38在风扇7被插入转子轴33之后从转子轴33的前端部侧插入转子轴33;所述转子铁芯31从转子轴33的后端部侧被压入转子轴33;所述转子轴承37在风扇7从转子轴33后端部侧压入转子轴33之后从转子轴33的后端部侧插入转子轴33。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高效地制造电动作业机1。
在实施方式中,一种马达6的制造方法,该马达6具有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的转子25和配置于转子25的周围且具有线圈29的定子24,所述马达6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转子轴33压入沿与旋转轴线AX平行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子铁芯31的轴孔60,其中,所述转子轴33具有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所述细径压入部82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轴孔60;所述粗径压入部79在与旋转轴线AX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细径压入部82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被压入轴孔60。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分别压入转子铁芯31的轴孔60,能够将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固定在一起。在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的制作中,能够抑制转子轴33发生弯曲。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60的内周面以紧贴的方式面压入,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33的中心轴线发生错位。因此,能够抑制转子25的旋转平衡恶化。另外,通过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分别与轴孔60的内周面的面压入,能够将转子铁芯31和转子轴33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相对旋转或者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沿轴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马达6的性能下降。
在实施方式中,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之后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适当地将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分别压入轴孔60。如果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之前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的话,则会使转子铁芯31以轴孔60的内径适配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而扩大的方式塑性变形之后,将细径压入部82插入轴孔60。即,适配粗径压入部79的直径而扩大的轴孔60的内径可能比细径压入部82的外径大,因此,细径压入部82可能无法被适当地压入轴孔60。通过在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之前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即使轴孔60的内径适配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而扩大,由于扩大后的轴孔60的内径小于粗径压入部79的外径,因此,也能够将粗径压入部79适当地压入轴孔60。
在实施方式中,细径压入部82配置于比粗径压入部79靠后侧的位置。在转子轴33上设置有细径压入引导部83,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83随着从细径压入部82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在将细径压入引导部插入轴孔60之后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83,容易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另外,通过细径压入引导部83,能够抑制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31,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的损伤。
在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在转子轴33的位于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部79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粗径压入引导部80,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80随着从粗径压入部79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在将粗径压入引导部80插入轴孔60之后,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80,容易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另外,通过粗径压入引导部80,能够抑制在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时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转子铁芯31,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1的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细径压入部82的尺寸小于粗径压入部79的尺寸。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细径压入部82压入轴孔60之后将粗径压入部79压入轴孔60时,容易将转子轴33压入轴孔60。另外,由于粗径压入部79比细径压入部82长,因此,能够将转子铁芯31与转子轴33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实施方式中,分别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和粗径压入部79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以在与旋转轴线AX正交的截面中使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各自的外形成为圆形。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采用研磨加工来作为细径压入部82和粗径压入部79的加工方法,能够抑制转子轴33发生弯曲。因此,能够抑制转子25的旋转平衡恶化。
在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在细径压入部82与粗径压入部79之间设置避让部81之后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其中,所述避让部82的直径小于细径压入部82的直径。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时通过避让部81而抑制了研磨石与粗径压入部79干涉的状态下,能够用研磨石对细径压入部82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是作为电动工具的一种的往复锯。电动工具不限于往复锯。作为电动工具,例示有冲击起子、起子电钻、震动起子电钻、角钻、螺丝起子、电锤、锤钻以及圆盘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也可以是园艺工具(Outdoor Power Equipment)。作为园艺工具,例示有链锯、割草机、草坪机、绿篱机以及鼓风机。

Claims (16)

1.一种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具有转子和定子,其中,所述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周围且具有线圈,
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和转子轴,其中,所述转子轴配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孔,
所述转子轴具有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其中,所述细径压入部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所述轴孔;所述粗径压入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细径压入部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压入所述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截面中,所述细径压入部和所述粗径压入部各自的外形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径压入部配置于比所述粗径压入部靠后侧的位置,
所述转子轴具有细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随着从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后端部朝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轴具有粗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细径压入部与所述粗径压入部之间,且随着从所述粗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轴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细径压入部与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之间,且直径小于所述细径压入部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粗径压入部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径压入部配置于比所述粗径压入部靠后侧的位置,
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配置于比所述转子铁芯的后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所述粗径压入部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转子铁芯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
8.一种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马达、和顶端工具保持部,其中,
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用于安装顶端工具,且由所述无刷马达的旋转力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作业机具有齿轮、风扇、第一轴承、所述转子铁芯和第二轴承,其中,
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一端部;
所述风扇从所述转子轴的一端部侧被套入所述转子轴;
所述第一轴承从所述转子轴的一端部侧被套入所述转子轴;
所述转子铁芯从所述转子轴的另一端部侧被压入所述转子轴;
所述第二轴承从所述转子轴的另一端部侧被套入所述转子轴。
10.一种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所述无刷马达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和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周围且具有线圈的定子,所述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转子轴压入沿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子铁芯的轴孔,其中,所述转子轴具有细径压入部和粗径压入部,所述细径压入部以第一压入量被压入所述轴孔;所述粗径压入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细径压入部不同的位置,且以比第一压入量大的第二压入量被压入所述轴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细径压入部压入所述轴孔之后将所述粗径压入部压入所述轴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径压入部配置于比所述粗径压入部靠后侧的位置,
在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细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随着从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在将所述细径压入引导部插入所述轴孔之后,将所述细径压入部压入所述轴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在所述转子轴的位于所述细径压入部与所述粗径压入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粗径压入引导部,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随着从所述粗径压入部的后端部靠向后方而直径变细,
在将所述粗径压入引导部插入所述轴孔之后,将所述粗径压入部压入所述轴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粗径压入部的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别对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粗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以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截面中使所述细径压入部和所述粗径压入部各自的外形成为圆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在所述细径压入部与所述粗径压入部之间设置避让部之后对所述细径压入部的外周面进行研磨加工,其中,所述避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细径压入部的直径。
CN202310373414.8A 2022-06-16 2023-04-10 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2546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7087A JP2023183526A (ja) 2022-06-16 2022-06-16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電動作業機、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22-097087 2022-06-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4655A true CN117254655A (zh) 2023-12-19

Family

ID=8897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3414.8A Pending CN117254655A (zh) 2022-06-16 2023-04-10 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12040A1 (zh)
JP (1) JP2023183526A (zh)
CN (1) CN117254655A (zh)
DE (1) DE102023115352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83526A (ja) 2023-12-28
DE102023115352A1 (de) 2023-12-21
US20230412040A1 (en)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9146B2 (en) Power tool with yoke rotation prevention means
CN111065491A (zh) 电气设备
US8368267B2 (en) Power tool
EP1613835B1 (en) Flexible power tool motor pack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11072040U (zh) 往复锯
JP2022012823A (ja) 電動作業機
US20220203512A1 (en) Power tool
JP4852237B2 (ja) 電動工具
CN117254655A (zh) 无刷马达、电动作业机以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13459046A (zh) 冲击工具
EP4195472A2 (en) Outer-rotor motor assembly
CN116846128A (zh) 电动作业机
US20210091614A1 (en) Brushless motor and handheld power tool using the same
EP3738716B1 (en) Power tool
US11973387B2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EP3944928A1 (en) Power tool
WO2024090294A1 (ja) レシプロソー
JP4731147B2 (ja) 電動工具
US20230291274A1 (en) Power tool
US20230099488A1 (en) Electric motor for a power tool
US20240051084A1 (en) Die grinder with an offset gear transmission
CN116231910A (zh) 电动作业机器
JP2024043274A (ja) 電気機器
JP2020049635A (ja) 作業機
CN113210729A (zh) 往复式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