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1910A - 电动作业机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作业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1910A
CN116231910A CN202211295437.3A CN202211295437A CN116231910A CN 116231910 A CN116231910 A CN 116231910A CN 202211295437 A CN202211295437 A CN 202211295437A CN 116231910 A CN116231910 A CN 116231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ortion
magnet
motor
rotor
work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54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田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3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1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02K1/30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using intermediate parts, e.g. spid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4Balan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8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作业机器。作为电动作业机器的冲击起子具有:无刷电机,其具有定子和转子(61);和后电机轴承(64)及前电机轴承(66),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61)。转子(61)具有筒状的磁铁保持部(100)和筒状的磁铁(102)。磁铁保持部(100)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前凹部(111)和后凹部(112),并且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磁铁(102)。磁铁(102)的轴向长度比磁铁保持部(100)的轴向长度短。磁铁保持部(100)的一部分(C1、C2)在径向上露出。后电机轴承(64)的一部分进入后凹部(112)。前电机轴承(66)的一部分进入前凹部(111)。据此,能在缩短无刷电机的电机轴方向的长度的同时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Description

电动作业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起子(impact driver)等电动工具、割草机(lawnmower)等园艺工具、以及气动工具用空气压缩机和搬运车(carrier)等电动作业机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1/019431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使用无刷电机作为驱动源的冲击起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1/019431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期望有一种在冲击起子等电动作业机器中能在缩短无刷电机的电机轴方向的长度的同时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电动作业机器。可以为,该电动作业机器具有无刷电机和电机轴承,所述无刷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可以为,转子具有筒状或者柱状的磁铁保持部和筒状的磁铁。可以为,磁铁保持部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凹部,并且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磁铁。可以为,磁铁的轴向长度比磁铁保持部的轴向长度短。可以为,磁铁保持部的一部分露出。可以为,电机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作业机器,能在缩短无刷电机的电机轴方向的长度的同时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冲击起子的右视图。
图2是图1的上部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转子和风扇以及后电机轴承和前电机轴承的立体图。
图4的A是图3的中央纵剖视图。图4的B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对应于图4的A的上半部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以及后电机轴承和前电机轴承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以及后电机轴承和前电机轴承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以及后电机轴承和前电机轴承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以及后电机轴承和前电机轴承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中央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冲击起子(电动作业机器);14:盖体(外壳);14C、17C:凸起部(外壳中的保持电机轴承的部分);17:齿轮壳体(外壳);31:风扇;61、261、361、461、561:转子;62:电机轴;64:后电机轴承;66:前电机轴承;100:磁铁保持部;100B:后内圈保持部;100C:突出部(抵接部);100F:前内圈保持部;100G:槽(粘结剂积存部);102:磁铁(环状);111:前凹部(凹部);112:后凹部(凹部);200、301:磁铁保持部;300:铁芯保持部;302:磁铁(板状);501:前平衡修正用部件(平衡修正用部件);504:后平衡修正用部件(平衡修正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冲击起子的转子的磁铁呈极性各向异性。可以为,磁铁保持部是非磁性体。在该情况下,更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磁铁呈径向各向异性。可以为,磁铁保持部是磁性体。在该情况下,更易于准备磁铁和磁铁保持部中的至少一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磁铁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在该情况下,更易于对磁铁保持部使用切削刀具,由此更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在磁铁的径向内表面和磁铁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粘结剂积存部。在该情况下,更易于且更牢固地进行磁铁和磁铁保持部的粘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磁铁保持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轴向外侧抵接于磁铁。在该情况下,更易于进行磁铁相对于磁铁保持部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磁铁保持部具有内圈保持部,该内圈保持部保持电机轴承的内圈。在该情况下,磁铁保持部兼作内圈保持部,能够实现电机轴方向的长度的进一步缩短,另外零部件数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电机轴承隔着磁铁保持部在轴向两侧设置有2个。可以为,内圈保持部设置于每个电机轴承,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该情况下,转子更易于组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转子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电机轴承。可以为,电机轴与磁铁保持部是一体的。在该情况下,零部件数减少。另外,电机轴和磁铁保持部的偏移得到抑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电机轴与磁铁保持部是分体的。在该情况下,与作为电机轴承支承部分的电机轴和磁铁保持部有关的设计及制作更容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冲击起子还具有外壳,该外壳保持电机轴承。可以为,外壳的保持电机轴承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部。在该情况下,轴向长度缩短,因此进入凹部的电机轴承的支承强度更易于变大。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电动作业机器。可以为,该电动作业机器具有无刷电机和电机轴承,其中,所述无刷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可以为,转子具有筒状或者柱状的铁芯保持部、筒状的磁铁保持部和多个板状的磁铁。可以为,铁芯保持部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凹部,并且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磁铁保持部。可以为,磁铁保持部以不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各磁铁。可以为,磁铁保持部和磁铁的各轴向长度比铁芯保持部的轴向长度短。可以为,铁芯保持部的一部分露出。可以为,电机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铁芯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在该情况下,更易于对铁芯保持部使用切削刀具,由此更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在磁铁保持部的径向内表面和铁芯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粘结剂积存部。在该情况下,磁铁保持部和铁芯保持部的粘结更容易且更牢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铁芯保持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轴向外侧抵接于磁铁保持部。在该情况下,更易于进行磁铁保持部相对于铁芯保持部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铁芯保持部具有内圈保持部,该内圈保持部保持电机轴承的内圈。在该情况下,铁芯保持部兼具内圈保持部,电机轴方向的长度能够进一步缩短,另外零部件数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电机轴承隔着铁芯保持部在轴向两侧设置有2个。可以为,内圈保持部设置于每个电机轴承,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该情况下,转子更易于组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转子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电机轴承。可以为,电机轴与铁芯保持部是一体的。在该情况下,零部件数减少。或者,电机轴和铁芯保持部的偏移得到抑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电机轴与铁芯保持部是分体的。在该情况下,与作为电机轴承支承部分的电机轴和铁芯保持部有关的设计及制作更容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冲击起子还具有外壳,该外壳保持电机轴承。可以为,外壳的保持电机轴承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部。在该情况下,轴向长度缩短,因此进入凹部的电机轴承的支承强度更易于变大。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电动作业机器。可以为,该电动作业机器具有无刷电机和电机轴承,其中,无刷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电机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可以为,电动作业机器具有产生风的风扇。可以为,转子具有筒状的平衡修正用部件。可以为,平衡修正用部件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凹部。可以为,平衡修正用部件的一部分露出。可以为,电机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部。可以为,风扇被固定于平衡修正用部件。在该情况下,转子的旋转平衡调整用的平衡修正用部件兼具风扇固定功能,零部件数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平衡修正用部件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在该情况下,更易于对平衡修正用部件使用切削刀具,由此更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转子具有筒状或者柱状的铁芯保持部、筒状的磁铁保持部和多个板状的磁铁。可以为,铁芯保持部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磁铁保持部。可以为,磁铁保持部以不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各磁铁。可以为,平衡修正用部件设置在磁铁保持部的轴向外侧。在该情况下,在IPM型中平衡修正用部件兼具风扇固定功能,零部件数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平衡修正用部件隔着磁铁保持部在轴向两侧设置有2个。在该情况下,更易于调整转子的旋转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冲击起子还具有保持电机轴承的外壳。可以为,外壳的保持电机轴承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部。在该情况下,轴向长度缩短,因此进入凹部的电机轴承的支承强度更易于变大。
[实施例]
下面,适宜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式(包括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和该变形例。
该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规定的,有时根据作业的状况和部件的移动中的至少任一方等而变化。
[第1方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冲击起子1的右视图,该冲击起子1为属于电动作业机器的电动工具中的冲击工具,是手持式螺钉紧固机的一例。图2是图1的上部的中央纵剖视图。
冲击起子1具有头部4和握把部6。
头部4为以中心轴线为前后方向的圆柱状。
握把部6为圆柱状。握把部6从头部4的下部向下方突出。握把部6是用户把持的部分。握把部6在头部4的下后部与头部4相连接。从握把部6的上端部到头部4的下端部的部分为头部4与握把部6的连接部8。此外,在图1和图2中,纸面的右侧为前侧。
头部4的外部轮廓和握把部6的外部轮廓为外壳10。
外壳10直接或者间接保持各种部件。
外壳10具有电机外壳12、锤击部壳体(hammercase)13、后盖14、锤击部壳体罩(hammer case cover)15、缓冲部(bumper)16和齿轮壳体(gear case)17。
电机外壳12由塑料制成。电机外壳12为对开状,具有左电机外壳12L和右电机外壳12R。
左电机外壳12L具有多个螺纹凸台部18。右电机外壳12R具有螺纹孔部19,螺纹孔部19具有与螺纹凸台部18对应的螺纹孔。左电机外壳12L和右电机外壳12R通过进入螺纹孔部19和螺纹凸台部18的螺钉20组合在一起。
电机外壳12从头部4的后部形成到握把部6。电机外壳12中的握把部6的下端部以及头部4后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为开口部。
在电机外壳12中的头部4的外部轮廓部分的后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1进气口24。各第1进气口24前后延伸。右侧的各第1进气口24为上部的上下两个和下部的上下两个合计4个。左侧的各第1进气口24为上部的上下两个和下部的上下两个合计4个。
另外,在电机外壳12中的头部4的外部轮廓部分的前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2进气口25。各第2进气口25前后延伸。
锤击部壳体13由金属制成。锤击部壳体13为筒状。锤击部壳体13前后开口。
锤击部壳体13是前部相对于后部直径缩小的悬铃状的部件,成为头部4的前部的外部轮廓。锤击部壳体13的后部进入电机外壳12上的开口部内。
在电机外壳12的各第2进气口25的内侧配置有锤击部壳体13的外壁。
后盖14由塑料制成。后盖14为皿状。后盖14上下左右延伸。后盖14的前端部向前方敞开。
后盖14覆盖电机外壳12中的头部4的后端部的开口部。后盖14被配置在头部4的后端部。
在后盖14的右上部和左上部分别设置有多个(2个)排气口26(合计4个)。在后盖14的右下部和左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4个)排气口26(合计8个)。各排气口26(合计12个)上下延伸。各排气口26沿周向延伸。
锤击部壳体罩15由塑料制成,为筒状。
锤击部壳体罩15被配置在锤击部壳体13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外侧。
缓冲部16为弹性体。缓冲部16为环状。
缓冲部16被配置在锤击部壳体13的前端部外侧。
齿轮壳体17由金属制成。齿轮壳体17为皿状。齿轮壳体17上下左右延伸。齿轮壳体17向前方敞开。在齿轮壳体17的上下左右的中央部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孔。
齿轮壳体17的前部进入锤击部壳体13的后端部内。齿轮壳体17的后部被保持于电机外壳12。
此外,外壳10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以为,在电机外壳12中,头部4的外部轮廓部分和握把部6的外部轮廓部分为能够相互组合的分体式。另外,也可以为,在对开的电机外壳12中,左电机外壳12L和右电机外壳12R间大小及形状中的至少一方较大地不同。并且,也可以为,左电机外壳12L和右电机外壳12R通过螺钉20以外的部件(爪等卡止部和爪孔等被卡止部等)组合在一起。也可以为锤击部壳体13为对开式,也可以省略锤击部壳体罩15和缓冲部16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改变外壳10中的各种部分的材质。另外,也可以适宜改变第1进气口24的数量和配置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适宜改变第2进气口25的数量和配置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适宜改变排气口26的数量和配置中的至少一方。
头部4具有外壳10的上部、电机30、风扇31、动力传递部32、作为输出部的砧座34、上侧操作部36和多个(2个)灯部38。
在头部4,从后方起依次配置有风扇31、电机30、动力传递部32和砧座34。
握把部6具有外壳10的下部、电池安装部40、控制器42、主开关44和正反切换杆46。
此外,也可以为,正反切换杆46属于头部4。
电池安装部40被配置在握把部6的下端部。电池安装部40相对于上侧的部分向前后左右展开。
在电池安装部40安装电池50。
电池50安装在电池安装部40的下侧。电池50通过从电池安装部40的前侧向后方滑动来安装。此外,电池50的滑动安装方向也可以是从前侧向后方的方向以外的方向。另外,电池50也可以以滑动安装以外的方式来安装。
电池50是18V(伏特)的锂离子电池。电池50在由塑料制成的电池壳体内包括8个未图示的电芯。电芯为轴向长的圆柱状,安装电池50时朝向左右方向。电池50保持用于驱动电机30的电力。此外,电池50也可以使用10.8V、14.4V、25.2V、28V、36V等任意的锂离子电池。另外,电池50也可以使用电压小于10.8V或者超过36V的锂离子电池。电池50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电池。也可以使用多个电池50。
控制器42被保持在电池安装部40的内部。
控制器42控制电机30。
另外,控制器42分别电连接于多个按钮部(省略图示)和显示部(省略图示)。按钮部和显示部配置在电池安装部40的上部。控制器42分别控制按钮部和显示部。通过操作1个按钮部来进行与打击的种类有关的打击模式和打击程度中的至少一方等的设定。在显示部能够显示各种设定和电池50的剩余电量等。
主开关44被配置在握把部6的上端部。
主开关44具有开关主体部54和扳机56。
主开关44以扳机56的前部露出的状态配置。
扳机56被配置在开关主体部54的前侧。
当用户向后方操作扳机56时,通过规定的移动量,开关主体部54接通,由此主开关44接通。另外,当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后方操作扳机56时,按照向后方操作的操作量,开关主体部54发出的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
此外,也可以省略移动量,通过向后方开始操作扳机56而使主开关44立即接通。
正反切换杆46被配置在扳机56与锤击部壳体13之间。
正反切换杆46左右贯穿头部4和握把部6的连接部8。
通过向左或者向右按压正反切换杆46来切换电机30的旋转方向(正转方向或者与正转方向相反的反转方向)。
头部4的电机30是无刷电机,是DC电机。
电机30具有定子60和转子61。后盖14通过前后方向的螺钉(省略图示)固定于定子60。
定子60为圆筒状。定子60具有定子铁芯(省略图示)、绝缘体(省略图示)和多个线圈(省略图示)。定子铁芯为圆筒状。定子铁芯在内表面侧具有多个齿部。各齿部沿径向延伸。与该齿部相同数量的线圈分别隔着绝缘体缠绕在对应的齿部。
转子61的中央部被配置在定子60的径向内侧。电机30为内转子型。
转子61具有电机轴62。电机轴62为圆柱状,且前后延伸。转子61绕电机轴6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旋转。在电机轴62的顶端部形成有具有多个齿的齿部。电机30是冲击起子1的驱动部。此外,也可以为,电机轴62的齿部与其他部分是分体的。
电机轴62被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
后电机轴承6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电机轴62的后端部。后电机轴承64被保持于后盖14。后电机轴承64被配置在风扇31的后侧。
前电机轴承6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电机轴62的前端部。前电机轴承66被保持于齿轮壳体17。
风扇31与电机轴62一体固定。
风扇31是离心风扇。此外,风扇31也可以使用轴流风扇等其他风扇。
在风扇31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后盖14的排气口26。
动力传递部32具有作为减速机构的行星齿轮机构70、主轴72、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74、锤击部76、锤击部球体77、多个弹性球体78和锤击部垫片79。
转子61的旋转传递给主轴72。然后,主轴72的旋转力通过动力传递部32适宜地变换为旋转打击力,并传递给砧座34。砧座34是接受旋转打击力而能够绕假想的前后方向的轴线旋转的部件。砧座34保持未图示的工具头(顶端工具)(顶端工具保持部)。该工具头能够使用起子,冲击起子1能够用于螺钉紧固。
行星齿轮机构70介于电机轴62的顶端部与主轴72之间。
行星齿轮机构70使电机轴62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主轴72。
行星齿轮机构70的外部轮廓是齿轮壳体17。
主轴72为圆筒状。主轴72前后延伸。
主轴72通过主轴轴承80,以可绕该假想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主轴轴承80被配置在行星齿轮机构70的后侧。主轴轴承80被保持于齿轮壳体17。在径向上,在比主轴轴承80的内圈靠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前电机轴承66的外圈。
电机轴62的顶端部进入主轴72的内孔内。
弹簧74由金属制成,为线圈状。
锤击部76由金属制成,为以轴向为前后方向的圆筒状。主轴72的前部进入锤击部76的中央部的孔。锤击部球体77介于锤击部76与主轴72之间。各锤击部球体77在打击时主要沿前后方向引导锤击部76。
另外,锤击部76具有从后表面向前方呈筒状凹进的凹进部76P。弹簧74的前部进入凹进部76P。在凹进部76P的底部(前端部),通过多个弹性球体78和锤击部垫片79配置有弹簧74的形成为环状的前端部。
锤击部76前侧的砧座34为前后延伸的圆筒状。砧座34被多个(2个)砧座轴承90以可绕自身的假想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各砧座轴承90被保持在锤击部壳体13的前端部的开口部内。砧座轴承90前后排列。
在砧座34的后部,形成有分别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一对)延伸设置部34E。延伸设置部34E配置在砧座轴承90的后侧。
另外,主轴72的前端部进入砧座34的后端部的中央部内。主轴72的旋转通过锤击部76传递给砧座34。锤击部76一边适宜承受位于主轴72与锤击部76之间的弹簧74的缓冲一边将主轴72的旋转传递给砧座。另外,锤击部76按照设定的打击模式和打击程度,反复碰撞延伸设置部34E来打击砧座34。动力传递部32的主要的动力传递方向是以前后方向为轴线的旋转方向。
砧座34的前部承接未图示的工具头。在砧座3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工具头。
上侧操作部36位于头部4的下部,被配置在扳机8的上侧且被配置在正反切换杆28的前方。
上侧操作部36具有操作部92和发送部94。
操作部92是能够由用户向后方操作的按钮。此外,操作部92也可以是按钮以外的形式的开关。
发送部94发送用于通过操作部92的操作来切换各种状态等的信号。
上侧操作部36在操作部92的前部露出的状态下进入设置部,该设置部在电机外壳12上形成于头部4的前端部的下部。
另外,操作部92被配置在锤击部壳体13的外侧(下侧)。
上侧操作部36通过未图示的导线与控制器42电连接。控制器42接收来自发送部94的信号。
另外,在头部4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有灯部38(图1)。
各灯部38具有作为灯的LED(省略图示)和作为其壳体的灯壳体38C。
各灯部38被保持于电机外壳12。
各灯部38通过未图示的导线与控制器42电连接。控制器42控制各灯部38。
当各灯部38亮灯时,向其前方照射光,对砧座34的前侧进行照明。
此外,灯也可以是LED以外的类型。灯部38也可以仅配置于左右两侧中的一侧,或者也可以代替配置于左右两侧而配置于头部4的上部等或者除了配置于左右两侧以外还配置于头部4的上部等。灯部38可以设置1个,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
图3是转子61和风扇31以及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的从右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4的A是图3的中央纵剖视图。
转子61具有电机轴62、磁铁保持部100和磁铁102。
磁铁保持部100为圆筒状。磁铁保持部100是非磁性体,例如是不锈钢、黄铜、黄铜合金、铝和铝合金中的至少任一方。此外,磁铁保持部100也可以是正多边形柱状等。
磁铁保持部100被固定于电机轴62。磁铁保持部100被配置于电机轴62的径向外侧。磁铁保持部100在前后方向上从电机轴62的中央部形成到后端部。磁铁保持部100一方面是转子61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被固定之前是与电机轴62分体的部件,因此,还能够视作磁铁保持部件。
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后端部,通过风扇衬套(fan bush)104固定有风扇31。风扇衬套104也可以是风扇31的结构要素,也可以是转子61的结构要素。
磁铁保持部100具有磁铁保持部主体110、前凹部111和后凹部112。
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隔着磁铁保持部100而被配置在轴向(前后方向)上的两侧。
磁铁保持部主体110为圆筒状。
此外,磁铁保持部主体110也可以是正多边形柱状等。
前凹部111被设置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前端部。前凹部111被配置于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前表面的内孔周边部,相对于径向外侧的部分向后方呈环状凹进。前凹部111的径向内侧的边缘到达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内孔(电机轴62的相邻部)。前凹部111的假想的中心轴线前后延伸,与电机轴6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重叠。
前凹部111的外径大于前电机轴承66的外径。前电机轴承66的外圈不与磁铁保持部100接触,而是与齿轮壳体17接触。
前电机轴承66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前凹部111内。前电机轴承66和前凹部111从周向外侧观察时重叠。前电机轴承66的后端配置在比前凹部111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据此,转子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如图4的A所示,前电机轴承66的外圈被在齿轮壳体17上形成的向后方凸起的凸起部17C保持。凸起部17C为环状或者弧状。凸起部17C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前凹部111内。凸起部17C和前凹部111从周向外侧观察时重叠。凸起部17C的后端(顶端)被配置在比前凹部111的前端(开口部)靠后方的位置。因此,转子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前电机轴承66的内圈(的后端部)被在电机轴62的外曲面形成的前方的台阶部保持。电机轴62上的该前方的台阶部的前侧部分的外径小于该前方的台阶部的后侧部分的外径。
后凹部112设置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后端部。后凹部112被配置于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后表面上的内孔周边部,相对于径向外侧的部分向前方呈环状凹进。后凹部112的径向内侧的边缘到达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内孔(电机轴62的相邻部)。后凹部11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前后延伸,与电机轴6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重叠。
后凹部112的外径大于后电机轴承64的外径。后电机轴承64的外圈不与磁铁保持部100接触,而与后盖14接触。
后电机轴承6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后凹部112内。后电机轴承64和后凹部112从周向外侧观察时重叠。后电机轴承64的前端被配置在比前凹部111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因此,转子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如图4的A所示,后电机轴承64的外圈被在后盖14上形成的向前方凸起的凸起部14C保持。凸起部14C为环状或者弧状。凸起部14C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后凹部112内。凸起部14C和后凹部112从周向外侧观察时重叠。凸起部14C的前端(顶端)配置在比后凹部112的后端(开口部)靠前方的位置。因此,转子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后电机轴承64的内圈(的前端部)被在电机轴62的外曲面形成的后方的台阶部保持。电机轴62上的该后方的台阶部的前侧部分的外径比该后方的台阶部的后侧部分的外径大。
此外,也可以省略前凹部111和后凹部112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也可以为,代替电机轴62的前后的台阶部,磁铁保持部100具有前内圈保持部100F和后内圈保持部100B中的至少一方,或者除了电机轴62的前后的台阶部以外,磁铁保持部100还具有前内圈保持部100F和后内圈保持部100B中的至少一方。尤其是,如图4的B中示出的作为转子61的变形例的转子61A那样,磁铁保持部100也可以具有前内圈保持部100F和后内圈保持部100B双方。
前内圈保持部100F被配置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前表面上的前凹部111内。前内圈保持部100F从前凹部111的后表面(底面)向前方呈环状突出。前内圈保持部100F通过从后侧与前电机轴承66的内圈接触来保持前电机轴承66的内圈。通过前内圈保持部100F来适宜保持前电机轴承66。此外,前内圈保持部100F也可以保持前电机轴承66的内圈整体。
后内圈保持部100B被配置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后表面的后凹部112内。后内圈保持部100B从后凹部112的前表面(底面)向后方呈环状突出。后内圈保持部100B从前侧与后电机轴承64的内圈相接触来保持后电机轴承64的内圈。通过后内圈保持部100B来适宜保持后电机轴承64。此外,后内圈保持部100B也可以保持后电机轴承64的内圈整体。
前内圈保持部100F和后内圈保持部100B也可以是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彼此不同的形状。在前内圈保持部100F和后内圈保持部100B是彼此相同的形状的情况下,转子61的组装性提高。
磁铁102为环状。
磁铁102是永久磁铁。磁铁102呈极性各向异性(Pole Anisotropy)。磁铁102在周向上交替具有合计4个磁极(N极、S极、N极、S极)。相邻的磁极彼此不同。相邻的磁极之间的磁通呈弧状通过磁铁102内。因此,磁铁保持部100无需是磁通易于通过的物体,也可以是非磁性体。
此外,磁铁102的极数可以是2,也可以是6以上。或者,磁铁保持部100也可以是磁性体。并且,磁铁102也可以呈径向各向异性。在磁铁102呈径向各向异性的情况下,能够将磁铁102与作为磁性体的磁铁保持部100(转子铁芯)相组合以适宜引导其磁通。
磁铁102被保持于磁铁保持部100。磁铁102被配置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径向外侧。磁铁102的假想的中心线与电机轴6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重叠。磁铁保持部100以磁铁102在径向上相对于磁铁保持部100露出的状态来保持磁铁102。转子61为SPM(SurfacePermanent Magnet:表面式永磁)型。
可以通过将磁铁102压入磁铁保持部100来保持磁铁102,也可以通过将磁铁102粘结于磁铁保持部100来保持磁铁102。在粘结的情况下,可以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外面设置用于积存粘结剂的1个以上的粘结剂积存部。例如如图4的B所示,该粘结剂积存部是沿周向延伸的环状或者弧状的槽100G。可以为,代替将粘结剂积存部设置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外表面而将其设置于磁铁102的内表面,或者除了将粘结剂积存部设置在磁铁保持部100的外表面以外还将其设置在磁铁102的内表面。
此外,也可以除了磁铁102以外,还设置用于使传感器检测转子61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用磁铁。在该情况下,该传感器用磁铁也可以保持于磁铁保持部100的前端部。
磁铁102在前后方向上比磁铁保持部100短。
磁铁102的前端被配置在比前凹部111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磁铁保持部100的比磁铁102的前端靠前方的部分从磁铁102露出,成为第1可切削部C1。第1可切削部C1为环状。
磁铁102的后端配置在比后凹部112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磁铁保持部100的比磁铁102的后端靠后方且比风扇衬套104靠前方的部分从磁铁102露出,成为第2可切削部C2。第2可切削部C2为环状。
通过从径向外侧使用刀具(参照图4的A的箭头C)削掉第1可切削部C1和第2可切削部C2中的至少一方的规定部分,来调整磁铁保持部100的旋转平衡,由此调整转子61的旋转平衡。此外,第1可切削部C1等的切削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上述以外的方式,例如从前方对第1可切削部C1使用刀具等。
在更重视更有效地进行这种平衡的调整的情况下,磁铁保持部100的材质能够选择比重更大的材质。另外,在更重视进一步降低热量影响的观点的情况下,磁铁保持部100的材质能够选择其热膨胀系数更接近磁铁102的热膨胀系数的材质。
此外,也可以省略第1可切削部C1和第2可切削部C2中的至少一方。另外,磁铁保持部100也可以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轴向(前后方向)外侧抵接于磁铁10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例如,如图4的B所示,该抵接部是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后端部的周面上比其前侧的部分向周向外侧呈环状突出的突出部100C。在该情况下,突出部100C从后方抵接于磁铁102,即磁铁102的后表面抵接于突出部100C的前表面,由此磁铁102被定位。另外,能够从径向外侧切削突出部100C,通过切削突出部100C的周面的规定部分来调整转子61的平衡。突出部100C的突出高度可以比磁铁102的厚度低,可以与磁铁102的厚度相同,也可以比磁铁102的厚度高。也可以为突出部100C和第2可切削部C2一起形成。突出部100C也可以相对于其他部分是分体的。也可以为,代替将突出部100C设置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后端部而将其设置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前端部,或者除了将突出部100C设置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后端部以外还设置在磁铁保持部主体110的前端部。
说明这种冲击起子1的动作例。
当用户把持握把部6,适宜按压电池安装部40的按钮部或者上侧操作部36和正反切换杆46设定为所期望的打击模式和旋转方向并操作扳机56时,主开关44接通。于是,控制器42控制电池50的电功率并将其向电机30(定子60的线圈中的至少任一方)供给,以使电机轴62按与来自开关主体部54的信号的状态对应的速度进行旋转。由此,电机30被以与扳机56的操作量对应的速度驱动。电机轴62的旋转方向与正反切换杆46的状态一致。
通过电机轴62的旋转,风扇31进行旋转,通过向各排气口26排气而形成气流(风)。风主要从各第1进气口24向各排气口26流动,另外,从各第2进气口25向各排气口26流动。
通过这样的风,对以电机30为代表的冲击起子1的内部机构进行冷却。
并且,电机轴62的旋转力经行星齿轮机构70减速后传递给主轴72。另外,主轴72的旋转力经由锤击部76传递给砧座34。
另外,在砧座34承受规定阈值以上的转矩的情况下,主轴72按与打击模式的设定对应的量引导锤击部76前后摆动(打击)。进行打击时,弹簧74通过其弹性力使锤击部76在各打击时复位。
此外,第1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及变形例,例如还能够适宜施加以下变更。
冲击起子1中的从电机轴62到砧座34的减速机构也可以被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以外的减速机构代替。
也可以为,代替电池安装部40,通过具有电源线而使用商用电源(交流)来驱动冲击起子1。各种壳体和外壳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材质也可以变更为树脂、金属和它们的复合体等。外壳3的划分也可以从上述的划分方式改为其他划分方式。除此以外,各种部件、部件的个数、有无设置、材质、配置、构造和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等也可以适宜地改变。
并且,第1方式或者其变形例也可以适用于不具有打击机构的螺钉紧固机、不是手持式的螺钉紧固机、或者其他电动工具、或其他电动作业机器等。例如,第1方式或者其变形例适用于电动工具中的角钻、电锤、锤钻、往复锯或研磨机、或者园艺工具中的链锯、绿篱机、鼓风机、草坪修剪机、除草机或绿篱修剪机、或者清洁器、或者以空气为动力的气动工具用的空气压缩机。如气动工具用的空气压缩机那样用于使进行作业的作业机进行工作的电动机器包含在电动作业机器中。
[第2方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31以及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的从右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中央纵剖视图。
第2方式除转子以外与第1方式相同。对与第1方式相同的部件及部分标注与第1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宜地省略说明。
第2方式的转子261具有电机轴262和磁铁102。
电机轴262是使第1方式的磁铁保持部100与电机轴62一体化而得到的。
即,电机轴262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到后部具有磁铁保持部200。磁铁保持部200为圆筒状。包括磁铁保持部200的电机轴262可以是非磁性体,也可以是磁性体。磁铁保持部200通过与电机轴262一体化而还能够视作圆柱状。此外,磁铁保持部200也可以为正多边形柱状等。
磁铁保持部200与电机轴262的其他部分为一体,因此抑制相对于该其他部分滑动或者偏离该其他部分的事态。
风扇31通过风扇衬套104被固定在磁铁保持部200的后端部。
磁铁保持部200具有前凹部111和后凹部112。前电机轴承66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前凹部111内。后电机轴承6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后凹部112内。因此,转子2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磁铁102以与第1方式同样的方式保持于磁铁保持部200。
磁铁保持部200具有第1可切削部C1和第2可切削部C2。
通过第1可切削部C1和第2可切削部C2中的至少一方来调整转子261的旋转平衡。
第2方式适宜地具有与第1方式同样的变形例。
[第3方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31以及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的从右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中央纵剖视图。
第3方式除了转子以外与第2方式相同。对与第2方式相同的部件及部分标注与第2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宜省略说明。
第3方式的转子361具有电机轴362、磁铁保持部301和多个(8个)磁铁302。
电机轴362具有铁芯保持部300。铁芯保持部300与电机轴362为一体。铁芯保持部300具有与第2方式的磁铁保持部200相同的形状。
磁铁保持部301被保持于铁芯保持部300。磁铁保持部301一方面是转子61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被固定之前是与电机轴362分体的部件,因此还能够视作磁铁保持部件。磁铁保持部301的形状、大小及配置与第1方式的磁铁102的形状、大小及配置相同。
因此,第3方式的铁芯保持部300也具有前凹部111和后凹部112。前电机轴承66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前凹部111内。后电机轴承6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后凹部112内。因此,转子3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并且,铁芯保持部300也具有第1可切削部C1和第2可切削部C2。因此,转子361的旋转平衡能够进行调整。
此外,铁芯保持部300也可以如第1方式那样,是与电机轴362分体的。即,在第3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具有铁芯保持部300的电机轴362,而采用与第1方式的电机轴62及磁铁保持部100相同形状的铁芯保持部300。
磁铁保持部301具有多个(8个)磁铁用孔301H。各磁铁用孔301H前后延伸。
各磁铁用孔301H的形状为,对平板形状部分添加多个(2条)缝隙部分而得到形成。该2条缝隙部分通过平板形状部分的周向外侧的表面向两侧延长而形成。
磁铁用孔301H在构成大致正八边形的对应的边的一部分的状态下,沿周向等间隔排列。
磁铁保持部301通过层叠多张钢板而形成(层叠钢板)。各钢板上下左右延伸。各钢板的层叠方向为前后方向。各钢板具有各磁铁用孔301H的一部分。各钢板通过铆接而与相邻的钢板相接合。
各磁铁302是平板状的永久磁铁。各磁铁302的形状相当于对应的磁铁用孔301H的平板形状部分。
各磁铁302进入对应的磁铁用孔301H。磁铁保持部301以在径向上不露出的状态保持各磁铁302。铁芯保持部300通过磁铁保持部301来间接保持磁铁302。
各磁铁302在径向上嵌入磁铁保持部301。因此,转子361为IPM(InteriorParmanent Magnet:内置式永磁)型。为了适宜地引导各磁铁302的磁通,能够使用磁性体的磁铁保持部301。
各磁铁用孔301H的各缝隙部分在设置各磁铁302之后也中空,成为抑制磁通通过的磁通屏障301B。
此外,磁铁保持部301和各磁铁302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为上述以外的形态。例如,磁铁保持部301可以是一体的筒状部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磁铁302及磁铁用孔301H的平板状部分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不是曲板状、曲折板状、桶状等、平板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磁通屏障301B也可以省略。也可以为,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磁通屏障301B的形状不是缝隙状而是半圆柱状等其他形状,或者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磁通屏障301B的形状除了缝隙状以外还有半圆柱状等其他形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磁通屏障301B也可以配置于各磁铁用孔301H的与径向外侧的角部相邻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磁铁保持部301和各磁铁302的数量可以为7个以下,也可以为9个以上。
第3方式适宜地具有与第1方式及第2方式同样的变形例。
[第4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31以及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的从右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中央纵剖视图。
第4方式除了转子和风扇衬套以外与第3方式相同。对与第3方式相同的部件及部分标注与第3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宜地省略说明。
第4方式的转子461具有第1方式的电机轴62、磁铁保持部301、多个(8个)磁铁302、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和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
磁铁保持部301被保持于电机轴6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因此,在第4方式中磁铁保持部301的形状为,与第3方式相比,比各磁铁用孔301H靠径方向内侧的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除了该点以外,第4方式的磁铁保持部301与第3方式的磁铁保持部301相同。
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由金属(黄铜)制成。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为圆筒状。此外,与第1方式的磁铁保持部100同样,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的材质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和形状。
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被保持于电机轴6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被配置在磁铁保持部301的前侧。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被配置在电机轴62的径向外侧。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的假想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轴6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重叠。
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的形状相当于第1方式的磁铁保持部100中的比磁铁102靠前方的部分。因此,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具有前凹部111。因此,通过将前电机轴承6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凹部111内,转子4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另外,在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的径向外侧没有配置磁铁保持部301等,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露出到径向外侧。因此,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具有第1可切削部C1。因此,转子461的旋转平衡能够通过第1可切削部C1的切削来调整。
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由金属(黄铜)制成。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为圆筒状。此外,与第1方式的磁铁保持部100同样,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材质和形状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和形状。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的材质及形状的至少一方和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材质及形状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彼此不同。
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被保持在电机轴62的前后方向的后部。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被配置在磁铁保持部301的后侧。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被配置在电机轴62的径向外侧。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假想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轴62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重叠。
风扇31被固定在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后部。即,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兼具第1方式的风扇衬套104的功能。
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形状相当于组合第1方式的磁铁保持部100中的比磁铁102靠后方的部分和风扇衬套104而成的形状。因此,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具有后凹部112。因此,通过将后电机轴承6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后凹部112内,转子4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另外,在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前部的径向外侧没有配置磁铁保持部301和风扇31等,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前部露出到径向外侧。因此,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在前部具有第2可切削部C2。因此,还能够通过第2可切削部C2的切削来调整转子461的旋转平衡。
此外,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和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通过与磁铁保持部301或者电机轴62一体化等而省略。
第4方式适宜地具有与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一方式相同的变形例。
[第5方式]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和风扇31以及后电机轴承64和前电机轴承66的从右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中央纵剖视图。
第5方式除了转子、以及风扇及其固定部的配置以外与第4方式相同。对与第4方式相同的部件及部分标注与第4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宜地省略说明。
第5方式的转子561具有第1方式的电机轴62、第4方式的磁铁保持部301、多个(8个)磁铁302、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和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
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的形状为,对第4方式的前平衡修正用部件401的形状,在前部外侧以前后反转的方式添加相当于风扇衬套104的形状。风扇31以与第1方式前后反转的状态被固定在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的前部。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兼具第1方式的风扇衬套104的功能。
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具有前凹部111。因此,通过将前电机轴承6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凹部111内,转子5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另外,在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的后部的径向外侧不配置磁铁保持部301和风扇31等,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的后部露出到径向外侧。因此,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在后部具有第1可切削部C1。因此,转子561的旋转平衡能够通过第1可切削部C1的切削来进行调整。
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的形状为从第4方式的后平衡修正用部件404的形状中除去相当于风扇衬套104的形状后的形状。在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没有固定风扇31。
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具有后凹部112。因此,通过将后电机轴承6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后凹部112内,转子561及其周边部件的前后长度缩短。
另外,在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的径向外侧没有配置磁铁保持部301等,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露出到径向外侧。因此,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具有第2可切削部C2。因此,转子561的旋转平衡还能够通过第2可切削部C2的切削进行调整。
前平衡修正用部件501和后平衡修正用部件504隔着第4方式的磁铁保持部301而配置在轴向(前后方向)的两侧。
第5方式适宜地具有与第1方式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相同的变形例。

Claims (25)

1.一种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无刷电机和电机轴承,其中,
所述无刷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电机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子,
所述转子具有筒状或者柱状的磁铁保持部和筒状的磁铁,
所述磁铁保持部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凹部,并且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所述磁铁,
所述磁铁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磁铁保持部的轴向长度短,
所述磁铁保持部的一部分露出,
所述电机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呈极性各向异性,
所述磁铁保持部是非磁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呈径向各向异性,
所述磁铁保持部是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铁的径向内表面和所述磁铁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粘结剂积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保持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轴向外侧抵接于所述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保持部具有内圈保持部,该内圈保持部保持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承隔着所述磁铁保持部在轴向两侧设置有2个,
所述内圈保持部设置于每个所述电机轴承,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电机轴承,
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磁铁保持部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电机轴承,
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磁铁保持部是分体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外壳,该外壳保持所述电机轴承,
所述外壳的保持所述电机轴承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12.一种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无刷电机和电机轴承,其中,
所述无刷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电机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子,
所述转子具有筒状或者柱状的铁芯保持部、筒状的磁铁保持部和多个板状的磁铁,
所述铁芯保持部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凹部,并且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所述磁铁保持部,
所述磁铁保持部以在径向上不露出的状态保持各所述磁铁,
所述磁铁保持部和所述磁铁的各轴向长度比所述铁芯保持部的轴向长度短,
所述铁芯保持部的一部分露出,
所述电机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铁保持部的径向内表面和所述铁芯保持部的径向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粘结剂积存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保持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轴向外侧抵接于所述磁铁保持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保持部具有内圈保持部,该内圈保持部保持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承隔着所述铁芯保持部在轴向两侧设置有2个,
所述内圈保持部设置于每个所述电机轴承,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电机轴承,
所述电机轴与所述铁芯保持部是一体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电机轴承,
所述电机轴与所述铁芯保持部是分体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外壳,该外壳保持所述电机轴承,
所述外壳的保持所述电机轴承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21.一种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无刷电机、电机轴承和风扇,其中,
所述无刷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电机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子;
所述风扇用于产生风,
所述转子具有筒状的平衡修正用部件,
所述平衡修正用部件具有沿轴向凹进的凹部,
所述平衡修正用部件的一部分露出,
所述电机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所述风扇被固定于所述平衡修正用部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修正用部件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露出。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筒状或者柱状的铁芯保持部、筒状的磁铁保持部和多个板状的磁铁,
所述铁芯保持部以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所述磁铁保持部,
所述磁铁保持部以不在径向上露出的状态保持各所述磁铁,
所述平衡修正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磁铁保持部的轴向外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修正用部件隔着所述磁铁保持部在轴向两侧设置有2个。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保持所述电机轴承的外壳,
所述外壳的保持所述电机轴承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CN202211295437.3A 2021-12-02 2022-10-21 电动作业机器 Pending CN1162319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6448 2021-12-02
JP2021196448A JP2023082583A (ja) 2021-12-02 2021-12-02 電動作業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1910A true CN116231910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38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5437.3A Pending CN116231910A (zh) 2021-12-02 2022-10-21 电动作业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9048A1 (zh)
JP (1) JP2023082583A (zh)
CN (1) CN116231910A (zh)
DE (1) DE102022130041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30041A1 (de) 2023-06-07
US20230179048A1 (en) 2023-06-08
JP2023082583A (ja) 202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5306B2 (en) Brushless motor for a power tool
US9287751B2 (en) Electric cutting or drilling tools that use battery packs as power sources
US20130333228A1 (en) Cutting tool
US8508084B2 (en) Power tool including hybrid electric motor design
US7388312B2 (en) Power tool
US20140083729A1 (en) Power tools
CN108145642B (zh) 具有主轴锁定设备的手持式工具机
US11623333B2 (en) Power tool having a hammer mechanism and a cooling fan
JP5170677B2 (ja) 電動工具
US20210296955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JP4852237B2 (ja) 電動工具
CN116231910A (zh) 电动作业机器
US20140084704A1 (en) Power tool
JP2023140551A (ja) 電動作業機
JP2009240140A (ja) 電動工具
JP2023183526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電動作業機、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US20240113593A1 (en) Pass-through brushless motor
JP7382154B2 (ja) 電動作業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4090294A1 (ja) レシプロソー
WO2022123925A1 (ja) 電動作業機
WO2021033410A1 (ja) 電動作業機
US20230099488A1 (en) Electric motor for a power tool
WO2024006327A1 (en) Rotor and fan assembly with an embedded magnet
JP2011251348A (ja) エンジンカッ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