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8333A -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8333A
CN117248333A CN202210654503.5A CN202210654503A CN117248333A CN 117248333 A CN117248333 A CN 117248333A CN 202210654503 A CN202210654503 A CN 202210654503A CN 117248333 A CN117248333 A CN 117248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er foot
tooth
foot lifting
lower suppl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45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志诚
金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45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8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8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8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02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 D05B27/08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with differential feed mo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24Feed-dog lifting and lower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缝纫机包括压脚机构、剪线机构及牙齿下供机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包括凸轮机构及驱动机构,凸轮机构包括抬压脚凸轮及牙齿下供凸轮,抬压脚凸轮具有抬压脚轮廓面,抬压脚轮廓面与压脚机构配合;牙齿下供凸轮具有牙齿下供轮廓面,牙齿下供轮廓面与牙齿下供机构配合。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能够同时带动压脚机构及牙齿下供机构动作,可通过设计抬压脚轮廓面及牙齿下供轮廓面的轮廓曲线,可以使缝纫机在开始缝纫前,使压脚机构及牙齿下供机构分别动作,从而使放料空间增大,便于放置布料;且能够使压脚机构动作,并使牙齿下供机构不动作,能够保证线迹不受影响,提高缝制效率。

Description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结构中,往往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多个运动机构,如送布机构、压脚机构、剪线机构、牙齿下供机构等,这些机构协调配合,完成缝纫机的完整缝纫功能。送布机构主要的功能是通过送布牙架的往复椭圆运动,不断地顶起和拉动针板上的布料,从而运输布料;压脚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在运输布料过程中配合送布机构完成布料的拖拽,并在缝纫过程中抵压布料,及在缝纫完成前或后抬起压脚,以进行添料;而剪线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在缝纫完成后剪断缝纫线;牙齿下供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带动送布机构的送布牙以及差动牙下降至针板的上表面以下或与针板的上表面平齐。
在现有技术中,缝纫机在开始缝纫前,需将布料放置于压脚机构下方,但送布牙以及差动牙均凸出针板设置,导致压脚机构与送布牙以及差动牙之间的间距减小,进而导致放料空间较小,不易放置布料;因此本领域已经开发了一种抬压脚同时联动将牙齿下降到针板下方的技术,但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有时会需要抬起压脚机构,此时压脚机构的抬起和放下也带动送布牙以及差动牙移动,会造成布料移动,进而对缝纫布料的线迹有一定影响,导致缝制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缝纫机在开始缝纫前,增大放料空间以便于放置布料,及在缝纫过程中,能够保证线迹不受影响,且能够提高缝制效率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一种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缝纫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上的压脚机构、牙齿下供机构,所述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包括:
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抬压脚凸轮、牙齿下供凸轮,所述抬压脚凸轮具有抬压脚轮廓面,用于与所述压脚机构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压脚机构动作;
所述牙齿下供凸轮具有牙齿下供轮廓面,用于与所述牙齿下供机构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牙齿下供机构动作;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包括牙齿不下供段、牙齿下供段;所述抬压脚轮廓面至少包括抬压脚段,所述抬压脚段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及所述牙齿下供段的第一抬压脚段和第二抬压脚段;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转动;
其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当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随动配合时,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随动配合时,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抬压脚轮廓面通过抬压脚驱动组件与所述压脚机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抬压脚驱动组件包括抬压脚杠杆及抬压脚滚轮,所述抬压脚杠杆与所述压脚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抬压脚杠杆一端铰接设置,所述抬压脚杠杆另一端与所述抬压脚滚轮连接,所述抬压脚滚轮与所述抬压脚轮廓面相配合,所述抬压脚凸轮转动时,所述抬压脚轮廓面通过所述抬压脚滚轮驱动所述抬压脚杠杆转动,以使所述抬压脚杠杆驱动所述压脚机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抬压脚轮廓面还包括抬压脚基圆段,所述抬压脚段还包括抬压脚最高段,所述抬压脚基圆段、所述第一抬压脚段、所述抬压脚最高段及所述第二抬压脚段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所述抬压脚基圆段及所述抬压脚最高段均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抬压脚段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抬压脚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抬压脚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抬压脚凸轮具有第一抬压脚零位及第二抬压脚零位,所述第一抬压脚零位处于所述抬压脚基圆段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的相交点,所述第二抬压脚零位处于所述抬压脚基圆段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的相交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通过牙齿下供驱动组件与所述牙齿下供机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牙齿下供驱动组件包括牙齿下供曲柄及牙齿下供滚轮,所述牙齿下供曲柄一端与所述牙齿下供机构铰接,所述牙齿下供曲柄另一端与所述牙齿下供滚轮连接,所述牙齿下供滚轮与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相配合,所述牙齿下供凸轮转动时,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通过所述牙齿下供滚轮驱动所述牙齿下供曲柄转动,以使所述牙齿下供曲柄驱动所述牙齿下供机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包括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所述牙齿不下供段、所述第一过渡段、所述牙齿下供段及所述第二过渡段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及所述牙齿下供段均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所述牙齿不下供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牙齿下供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牙齿下供凸轮具有第一下供零位及第二下供零位,所述第一下供零位处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相交点,所述第二下供零位处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上,且与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具有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轮机构还包括剪线凸轮,所述剪线凸轮与所述抬压脚凸轮及牙齿下供凸轮同轴设置,所述剪线凸轮具有剪线轮廓面,所述剪线轮廓面用于与所述剪线机构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剪线机构动作;所述剪线轮廓面包括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的剪线基圆段、第一剪线过渡段、剪线段及第二剪线过渡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线轮廓面通过剪线驱动组件与所述剪线机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剪线驱动组件包括剪线杠杆及剪线滚轮,所述剪线杠杆铰接设置于机壳上,所述剪线杠杆一端与所述剪线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剪线杠杆另一端与所述剪线滚轮连接,所述剪线滚轮与所述剪线轮廓面相配合,所述剪线凸轮转动时,所述剪线轮廓面通过所述剪线滚轮驱动所述剪线杠杆转动,以使所述剪线杠杆驱动所述剪线机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线基圆段及所述剪线段均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对称设置,所述剪线段、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均背向所述剪线基圆段凸出设置,且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与所述剪线基圆段之间的高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与所述剪线基圆段之间的高度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剪线凸轮具有第一剪线零位及第二剪线零位,所述第一剪线零位处于所述剪线基圆段与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的相交点,所述第二剪线零位处于所述剪线基圆段与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的相交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逆时针转动,使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继续逆时针转动,使所述压脚机构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使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从所述牙齿下供段移动至所述牙齿不下供段;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顺时针转动,使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括压脚机构、剪线机构、牙齿下供机构及采用如上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
上述方案中,驱动机构能够同时带动凸轮机构的抬压脚凸轮及牙齿下供凸轮,且压脚机构与抬压脚凸轮的抬压脚轮廓面形成随动配合,牙齿下供机构与牙齿下供凸轮的牙齿下供轮廓面形成随动配合,从而驱动机构能够同时带动压脚机构及牙齿下供机构动作,且可通过设计抬压脚轮廓面及牙齿下供轮廓面轮廓曲线,可以使使缝纫机在开始缝纫前,能够使压脚机构及牙齿下供机构分别动作,从而能够使放料空间增大,便于放置布料;且能够使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使压脚机构动作,并使牙齿下供机构不动作,能够保证线迹不受影响,提高缝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压脚机构、抬压脚驱动组件、牙齿下供机构、牙齿下供驱动组件、凸轮机构及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剪线机构、剪线驱动组件、凸轮机构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抬压脚凸轮及抬压脚轮廓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牙齿下供凸轮及牙齿下供轮廓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剪线凸轮及剪线轮廓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凸轮机构的左视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100、缝纫机;110、机壳;120、压脚机构;121、压脚轴;122、压脚支架;123、压脚连接件;124、压脚限位件;125、压脚弯钩;130、剪线机构;131、剪线组件;132、剪线曲柄;133、滑轮;134、曲柄销;140、牙齿下供机构;141、偏心轴;142、轴套;143、偏心部;
200、凸轮机构;210、抬压脚凸轮;211、抬压脚轮廓面;2111、抬压脚基圆段;2112、第一抬压脚段;2113、抬压脚最高段;2114、第二抬压脚段;212、第一抬压脚零位;213、第二抬压脚零位;220、牙齿下供凸轮;221、牙齿下供轮廓面;2211、牙齿不下供段;2212、第一过渡段;2213、牙齿下供段;2214、第二过渡段;222、第一下供零位;223、第二下供零位;230、剪线凸轮;231、剪线轮廓面;2311、剪线基圆段;2312、第一剪线过渡段;2313、剪线段;2314、第二剪线过渡段;232、第一剪线零位;233、第二剪线零位;
300、驱动机构;310、驱动电机;320、驱动安装座;400、抬压脚驱动组件;410、抬压脚杠杆;420、抬压脚滚轮;500、牙齿下供驱动组件;510、牙齿下供曲柄;520、牙齿下供滚轮;600、剪线驱动组件;610、剪线杠杆;611、滑动槽;620、剪线滚轮;63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涉及了一种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10,设置于缝纫机100上。缝纫机100包括机壳110、压脚机构120、剪线机构130、牙齿下供机构140,压脚机构120、剪线机构130及牙齿下供机构140均设置于机壳110上。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10包括凸轮机构200及驱动机构300。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凸轮机构200转动,凸轮机构200与压脚机构120、剪线机构130及牙齿下供机构140相互配合,以分别带动压脚机构120、剪线机构130及牙齿下供机构140动作。
缝纫机100还包括设置于机壳110上的针板及与牙齿下供机构140传动连接的送布机构。送布机构包括送布牙架、设置于送布牙架上的送布牙、差动牙架以及设置于差动牙架上的差动牙,牙齿下供机构140与送布牙架及差动牙架均传动连接。当牙齿下供机构140动作时,能够带动送布牙以及差动牙下降至针板的上表面以下或与针板的上表面平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及到的牙齿下供是指:牙齿从最高点下降至针板的上表面以下或与针板针板的上表面平齐,牙齿包括上述的送布牙以及差动牙。牙齿不下供是指:牙齿处于初始位置。
参见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凸轮机构200包括同轴设置的抬压脚凸轮210、牙齿下供凸轮220及剪线凸轮230,抬压脚凸轮210具有抬压脚轮廓面211,抬压脚轮廓面211用于与压脚机构120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压脚机构120动作。牙齿下供凸轮220具有牙齿下供轮廓面221,牙齿下供轮廓面221用于与牙齿下供机构140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牙齿下供机构140动作。剪线凸轮230具有剪线轮廓面231,剪线轮廓面231用于与剪线机构130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剪线机构130动作。
具体地,牙齿下供轮廓面221包括牙齿不下供段2211、牙齿下供段2213。抬压脚轮廓面221至少包括抬压脚段,抬压脚段包括分别对应牙齿不下供段2211及牙齿下供段2213的第一抬压脚段2112和第二抬压脚段2114。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凸轮机构200转动。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当压脚机构120与第二抬压脚段2114随动配合时,牙齿下供机构140与牙齿下供段2213形成随动配合。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当压脚机构120与第一抬压脚段2112随动配合时,牙齿下供机构140与牙齿不下供段2211形成随动配合。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工作模式是指缝纫机100在开始缝纫前,第二工作模式是指缝纫机100在缝纫过程中。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及驱动安装座320,驱动机构300通过驱动安装座320固定连接于机壳110上。
参见图1、图2及图7所示,抬压脚轮廓面211通过抬压脚驱动组件400与压脚机构120相配合。具体地,抬压脚驱动组件400包括抬压脚杠杆410及抬压脚滚轮420,抬压脚杠杆410与压脚机构120传动连接。抬压脚杠杆410一端铰接设置。抬压脚杠杆410另一端与抬压脚滚轮420连接。抬压脚滚轮420与抬压脚轮廓面211相配合,抬压脚凸轮210转动时,抬压脚轮廓面211通过抬压脚滚轮420驱动抬压脚杠杆410转动,以使抬压脚杠杆410驱动压脚机构120动作。具体地,抬压脚杠杆410一端可以铰接于机壳110上,也可以铰接于驱动安装座320上。在本实施例中,抬压脚杠杆410一端铰接于驱动安装座320上。
压脚机构120用于压紧送布机构输送来的布料。压脚机构120包括压脚轴121、压脚支架122、压脚、压脚连接件123、压脚限位件124、压脚弯钩125,压脚轴121的第一端与压脚支架122的第一端铰接,压脚支架122的第二端连接压脚。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一端套设于压脚轴121的第二端,并与压脚轴1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压脚限位件124固定设置于压脚轴121的第二端,压脚限位件124上形成有第一凸起,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能够抵接。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抬压脚杠杆4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压脚弯钩125的第一端钩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压脚弯钩125的第二端钩设于第二安装内。
在压脚轴121或抬压脚驱动组件400支点处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固定于压脚支架122或机壳110上,弹簧另一端挂钩抬压脚杠杆410或者压脚连接件123,确保420滚轮始终与抬压脚轮廓面211接触。
当抬压脚杠杆410动作时,能够通过压脚弯钩125带动压脚连接件123绕压脚轴121转动,此时,压脚限位件124的第一凸起与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二凸起相抵接,在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二凸起与压脚限位件124的第一凸起相配合的作用下,可带动压脚限位件124以及压脚轴121转动,从而使压脚支架122及压脚抬起。
当抬起压脚支架122及压脚时,能够带动压脚轴121转动,压脚限位件124的第一凸起与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二凸起相分离,在压脚限位件124的第一凸起与压脚连接件123的第二凸起相分离时,压脚轴121转动无法带动压脚连接件123绕压脚轴121转动,也无法带动压脚弯钩125及抬压脚杠杆410转动,能使得缝纫机100在缝纫过程中压脚支架122及压脚上下浮动,不会引起压脚弯钩125及抬压脚杠杆410发生抖动。
参见图1、图2、图4及图7所示,抬压脚轮廓面211还包括抬压脚基圆段2111,抬压脚段还包括抬压脚最高段2113,抬压脚基圆段2111、第一抬压脚段2112、抬压脚最高段2113及第二抬压脚段2114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抬压脚基圆段2111及抬压脚最高段2113均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第一抬压脚段2112与第二抬压脚段2114对称设置,且第一抬压脚段2112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第二抬压脚段2114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
需要理解的是:压脚机构120具有初始位置、压脚最高位置,当抬压脚滚轮420处于抬压脚基圆段2111时,压脚机构120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压脚支架122及压脚处于初始位置。当抬压脚滚轮420处于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压脚机构120处于压脚最高位置。此时,压脚支架122及压脚处于最高位置。当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基圆段2111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或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压脚机构12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压脚最高位置。
更需理解的是: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基圆段2111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或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此过程为上抬压脚。在此过程中,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具体地,当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基圆段2111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当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基圆段2111经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逆时针转动。
当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最高段2113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或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基圆段2111时,压脚机构120从压脚最高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此过程为压脚复位。压脚复位的工作原理与上抬压脚的工作原理相反。
参见图1、图2及图7所示,牙齿下供轮廓面221通过牙齿下供驱动组件500与牙齿下供机构140相配合。具体地,牙齿下供驱动组件500包括牙齿下供曲柄510及牙齿下供滚轮520,牙齿下供曲柄510一端与牙齿下供机构140铰接。牙齿下供曲柄510另一端与牙齿下供滚轮520连接。牙齿下供滚轮520与牙齿下供轮廓面221相配合,牙齿下供凸轮220转动时,牙齿下供轮廓面221通过牙齿下供滚轮520驱动牙齿下供曲柄510转动,以使牙齿下供曲柄510驱动牙齿下供机构140动作。更具体地,在偏心轴141上设置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一端固定于机壳110,另一端挂靠在下供曲柄510上,弹簧的作用使下供滚轮520始终与下供轮廓面221接触。
牙齿下供机构140包括偏心轴141及轴套142,偏心轴141通过轴套142转动连接于机壳110上。具体地,牙齿下供曲柄510一端与偏心轴141的第一端铰接。偏心轴141的第二端形成有偏心部143,偏心部143通过联动组件与送布牙架及差动牙架传动连接。当牙齿下供曲柄510动作时,能够带动偏心轴141转动,以带动送布牙架及差动牙架动作,从而带动牙齿下供或回到初始位置。
参见图1、图2、图5及图7所示,牙齿下供轮廓面221还包括第一过渡段2212及第二过渡段2214;牙齿不下供段2211、第一过渡段2212、牙齿下供段2213、第二过渡段2214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牙齿不下供段2211及牙齿下供段2213均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牙齿不下供段2211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牙齿下供段2213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牙齿下供的长度小于牙齿不下供段2211的长度。
需要理解的是:牙齿下供机构140具有牙齿不下供位置、牙齿下供位置,当牙齿下供滚轮520处于牙齿不下供段2211时,牙齿下供机构140处于牙齿不下供位置。此时,牙齿处于初始位置。当牙齿下供滚轮520处于牙齿下供段2213时,牙齿下供机构140处于牙齿下供位置。此时,牙齿处于牙齿下供位置。当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不下供段2211经第一过渡段2212或第二过渡段2214移动至牙齿下供段2213时,牙齿下供机构140从牙齿不下供位置移动至牙齿下供位置。
更需理解的是: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不下供段2211经第一过渡段2212或第二过渡段2214移动至牙齿下供段2213,此过程为牙齿下供。在此过程中,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具体地,当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不下供段2211经第一过渡段2212移动至牙齿下供段2213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当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不下供段2211经第二过渡段2214移动至牙齿下供段2213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逆时针转动。
当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下供段2213经第一过渡段2212或第二过渡段2214移动至牙齿不下供段2211时,牙齿下供机构140从牙齿下供位置移动至牙齿不下供位置。此过程为牙齿复位。牙齿复位的工作原理与牙齿下供的工作原理相反。
参见图1、图3及图6所示,剪线轮廓面231通过剪线驱动组件600与剪线机构130相配合。具体地,剪线驱动组件600包括剪线杠杆610及剪线滚轮620,剪线杠杆610铰接设置于机壳110上。剪线杠杆610一端与剪线机构130传动连接,剪线杠杆610另一端与剪线滚轮620连接。剪线滚轮620与剪线轮廓面231相配合,剪线凸轮230转动时,剪线轮廓面231通过剪线滚轮620驱动剪线杠杆610转动,以使剪线杠杆610驱动剪线机构130动作。更具体地,剪线杠杆610通过连接件630转动连接于机壳110上,剪线杠杆610一端形成有一滑动槽611。弹簧套设在剪线杠杆610的圆形凸台上,一端固定在机壳110上,弹簧另一端向610持续施加压力,使剪线滚轮620始终与剪线轮廓面231接触。更具体地,剪线杠杆610上形成有一安装孔,连接件630穿设于安装孔,并固定连接于机壳110上。剪线杠杆610与连接件630转动连接。连接件630采用圆柱状结构。
剪线机构130包括剪线组件131、剪线曲柄132及滑轮133,滑轮133嵌设于滑动槽611内,且与滑动槽611相对不开脱开设置,滑轮133可滑动连接于滑动槽611内。剪线曲柄132的第一端与剪线组件131连接,剪线曲柄132的第二端通过曲柄销134与滑轮133固定连接。当剪线杠杆610动作时,能够带动剪线曲柄132转动,从而带动剪线组件131完成剪线。
剪线轮廓面231包括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的剪线基圆段2311、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剪线段2313及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此处所描述的剪线基圆段2311,是指在剪线滚轮620处于该段轮廓中时,剪线机构130处于初始位置不动或处于剪线位置不动。
剪线基圆段2311及剪线段2313可以均与凸轮机构200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剪线基圆段2311也可以与驱动机构300轴向同一高度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剪线基圆段2311与驱动机构300轴向同一高度面设置。即剪线基圆段2311及剪线段2313相对驱动机构300轴向同一高度面的高度不同。
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与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对称设置,剪线段2313、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与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均背向剪线基圆段2311凸出设置,且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与剪线基圆段2311之间的高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与剪线基圆段2311之间的高度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
需要理解的是:剪线机构130具有初始位置、剪线位置,当剪线滚轮620处于剪线基圆段2311时,剪线机构130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剪线组件131处于初始位置。当剪线滚轮620处于剪线段2313时,剪线机构130处于剪线位置。此时,剪线组件131处于剪线位置。当剪线滚轮620从剪线基圆段2311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或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剪线段2313时,剪线机构13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剪线位置。
更需理解的是:剪线滚轮620从剪线基圆段2311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或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剪线段2313,此过程为剪线。在此过程中,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具体地,当剪线滚轮620从剪线基圆段2311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移动至剪线段2313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当剪线滚轮620从剪线基圆段2311经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剪线段2313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逆时针转动。
当剪线滚轮620从剪线段2313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或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剪线基圆段2311时,剪线机构130从剪线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此过程为剪线复位。剪线复位的工作原理与剪线的工作原理相反。
参见图4所示,抬压脚凸轮210具有第一抬压脚零位212及第二抬压脚零位213,第一抬压脚零位212处于抬压脚基圆段2111与第二抬压脚段2114的相交点,第二抬压脚零位213处于抬压脚基圆段2111与第一抬压脚段2112的相交点。
参见图5所示,牙齿下供凸轮220具有第一下供零位222及第二下供零位223,第一下供零位222处于牙齿不下供段2211与第一过渡段2212的相交点,第二下供零位223处于牙齿不下供段2211上,且与第二过渡段2214之间具有间距。
参见图6所示,剪线凸轮230具有第一剪线零位232及第二剪线零位233,第一剪线零位232处于剪线基圆段2311与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的相交点,第二剪线零位233处于剪线基圆段2311与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的相交点。
参见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当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一抬压脚零位212经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第一下供零位222经第一过渡段2212移动至牙齿下供段2213,且剪线滚轮620从第一剪线零位232移动至剪线基圆段2311。
当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最高段2113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第二抬压脚零位213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下供段2213经第二过渡段2214移动至第二下供零位223,且剪线滚轮620移动至第二剪线零位233。
当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二抬压脚零位213经抬压脚基圆段2111移动至第一抬压脚零位212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第二下供零位223经牙齿不下供段2211移动至第一下供零位222,剪线滚轮620经第二剪线零位233,通过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至剪线段2313完成剪线动作后,在经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第一剪线零位232。
参见图1所示,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10还包括布料感应机构及控制模块,布料感应机构设置于剪线机构130上,用于检测布料是否到达设定位置,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布料感应机构,并控制连接驱动机构300。控制模块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例如可以采用PLC,也可以采用MCS-51单片机。布料感应机构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压力传感等,只要能够实现检测布料是否到达设定位置的作用即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1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工作模式下,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凸轮机构200逆时针转动,使压脚机构120与第二抬压脚段2114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牙齿下供机构140与牙齿下供段2213形成随动配合。
其中,第一工作模式是指缝纫机100在开始缝纫前,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逆时针转动,以带动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一抬压脚零位212经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使压脚支架122及压脚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压脚最高位置。当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一抬压脚零位212经第二抬压脚段2114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第一下供零位222经第一过渡段2212移动至牙齿下供段2213,使牙齿下供机构140从牙齿不下供位置移动至牙齿下供位置,从而使牙齿下供。同时,剪线滚轮620从第一剪线零位232移动至剪线基圆段2311,剪线机构130未动作。牙齿与压脚支架122及压脚之间的距离增大,能够使放料空间增大,便于放置布料。
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继续逆时针转动,使压脚机构120从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使牙齿下供机构140从牙齿下供段2213移动至牙齿不下供段2211。
其中,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继续逆时针转动,以带动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最高段2113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第二抬压脚零位213,使压脚支架122及压脚从压脚最高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以使压脚支架122及压脚复位。当抬压脚滚轮420从抬压脚最高段2113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第二抬压脚零位213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牙齿下供段2213经第二过渡段2214移动至第二下供零位223,使牙齿下供机构140从牙齿下供位置移动至牙齿不下供位置,从而使牙齿复位。同时,使剪线滚轮620移动至第二剪线零位233。因此,剪线机构130未动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顺时针转动,使压脚机构120与抬压脚段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牙齿下供机构140与牙齿不下供段2211形成随动配合。其中,第二工作模式是指缝纫机100缝纫过程中。在缝纫机100开始缝纫前,布料感应机构检测布料是否到达设定位置,当布料感应机构检测到布料到达设定位置时,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300运转。
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以带动剪线滚轮620从第二剪线零位233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移动至剪线段2313,使剪线机构13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剪线位置,从而使剪线组件131移动至剪线位置,进行前剪线。当剪线滚轮620处于剪线段2313时,抬压脚滚轮420处于抬压脚基圆段2111,牙齿下供滚轮520处于牙齿不下供段2211,使得压脚支架122及压脚处于初始位置,牙齿处于牙齿不下供位置。在剪线机构130剪线过程中,牙齿下供机构140及压脚机构120均未动作。当前剪线完成后,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逆时针转动,以带动剪线滚轮620从剪线段2313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移动至第二剪线零位233,使剪线机构130回到初始位置。
当布料离开后,布料感应机构检测不到布料,当布料感应机构检测到布料离开后,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300运转。
其中,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以带动剪线滚轮620从第二剪线零位233经第一剪线过渡段2312移动至剪线段2313,使剪线机构13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剪线位置,从而使剪线组件131移动至剪线位置,进行后剪线。当后剪线完成后,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继续顺时针转动,以带动剪线滚轮620从剪线段2313经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第一剪线零位232,使剪线机构130回到初始位置。当剪线滚轮620从剪线段2313经第二剪线过渡段2314移动至第一剪线零位232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第二下供零位223经牙齿不下供段2211移动至第一下供零位222,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二抬压脚零位213经抬压脚基圆段2111移动至第一抬压脚零位212。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使压脚机构120与第一抬压脚段2112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牙齿下供机构140与牙齿不下供段2211形成随动配合。其中,第二工作模式是指缝纫机100缝纫过程中。缝纫机100在缝纫过程中,需要抬起压脚支架122及压脚时,驱动机构300运转,以驱动凸轮机构200转动。
其中,驱动机构300驱动凸轮机构200顺时针转动,以带动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二抬压脚零位213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使压脚支架122及压脚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压脚最高位置。当抬压脚滚轮420从第二抬压脚零位213经第一抬压脚段2112移动至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牙齿下供滚轮520从第二下供零位223移动至牙齿不下供段2211靠近第二过渡段2214的位置。此时,压脚支架122及压脚抬起,牙齿下供机构140处于牙齿不下供位置。压脚机构120动作,牙齿下供机构140未动作,能够保证线迹不受影响。当抬压脚滚轮420处于抬压脚最高段2113时,剪线滚轮620处于剪线基圆段2311,剪线机构130未动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缝纫机100,包括压脚机构120、剪线机构130、牙齿下供机构140及采用如上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1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缝纫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上的压脚机构、牙齿下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包括:
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抬压脚凸轮、牙齿下供凸轮,所述抬压脚凸轮具有抬压脚轮廓面,用于与所述压脚机构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压脚机构动作;
所述牙齿下供凸轮具有牙齿下供轮廓面,用于与所述牙齿下供机构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牙齿下供机构动作;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包括牙齿不下供段、牙齿下供段;所述抬压脚轮廓面至少包括抬压脚段,所述抬压脚段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及所述牙齿下供段的第一抬压脚段和第二抬压脚段;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转动;
其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当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随动配合时,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随动配合时,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轮廓面通过抬压脚驱动组件与所述压脚机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抬压脚驱动组件包括抬压脚杠杆及抬压脚滚轮,所述抬压脚杠杆与所述压脚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抬压脚杠杆一端铰接设置,所述抬压脚杠杆另一端与所述抬压脚滚轮连接,所述抬压脚滚轮与所述抬压脚轮廓面相配合,所述抬压脚凸轮转动时,所述抬压脚轮廓面通过所述抬压脚滚轮驱动所述抬压脚杠杆转动,以使所述抬压脚杠杆驱动所述压脚机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轮廓面还包括抬压脚基圆段,所述抬压脚段还包括抬压脚最高段,所述抬压脚基圆段、所述第一抬压脚段、所述抬压脚最高段及所述第二抬压脚段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所述抬压脚基圆段及所述抬压脚最高段均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抬压脚段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抬压脚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抬压脚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压脚凸轮具有第一抬压脚零位及第二抬压脚零位,所述第一抬压脚零位处于所述抬压脚基圆段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的相交点,所述第二抬压脚零位处于所述抬压脚基圆段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的相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通过牙齿下供驱动组件与所述牙齿下供机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牙齿下供驱动组件包括牙齿下供曲柄及牙齿下供滚轮,所述牙齿下供曲柄一端与所述牙齿下供机构铰接,所述牙齿下供曲柄另一端与所述牙齿下供滚轮连接,所述牙齿下供滚轮与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相配合,所述牙齿下供凸轮转动时,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通过所述牙齿下供滚轮驱动所述牙齿下供曲柄转动,以使所述牙齿下供曲柄驱动所述牙齿下供机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下供轮廓面包括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所述牙齿不下供段、所述第一过渡段、所述牙齿下供段及所述第二过渡段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及所述牙齿下供段均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所述牙齿不下供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牙齿下供段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下供凸轮具有第一下供零位及第二下供零位,所述第一下供零位处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相交点,所述第二下供零位处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上,且与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具有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还包括剪线凸轮,所述剪线凸轮与所述抬压脚凸轮及牙齿下供凸轮同轴设置,所述剪线凸轮具有剪线轮廓面,所述剪线轮廓面用于与所述剪线机构形成随动配合,以带动所述剪线机构动作;所述剪线轮廓面包括沿周向依次相连形成一周的剪线基圆段、第一剪线过渡段、剪线段及第二剪线过渡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轮廓面通过剪线驱动组件与所述剪线机构相配合;
其中,所述剪线驱动组件包括剪线杠杆及剪线滚轮,所述剪线杠杆铰接设置于机壳上,所述剪线杠杆一端与所述剪线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剪线杠杆另一端与所述剪线滚轮连接,所述剪线滚轮与所述剪线轮廓面相配合,所述剪线凸轮转动时,所述剪线轮廓面通过所述剪线滚轮驱动所述剪线杠杆转动,以使所述剪线杠杆驱动所述剪线机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基圆段及所述剪线段均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转动中心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对称设置,所述剪线段、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均背向所述剪线基圆段凸出设置,且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与所述剪线基圆段之间的高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与所述剪线基圆段之间的高度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剪线凸轮具有第一剪线零位及第二剪线零位,所述第一剪线零位处于所述剪线基圆段与所述第二剪线过渡段的相交点,所述第二剪线零位处于所述剪线基圆段与所述第一剪线过渡段的相交点。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逆时针转动,使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二抬压脚段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继续逆时针转动,使所述压脚机构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使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从所述牙齿下供段移动至所述牙齿不下供段;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机构顺时针转动,使所述压脚机构与所述第一抬压脚段形成随动配合,同时使所述牙齿下供机构与所述牙齿不下供段形成随动配合。
12.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脚机构、剪线机构、牙齿下供机构及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
CN202210654503.5A 2022-06-10 2022-06-10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Pending CN117248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4503.5A CN117248333A (zh) 2022-06-10 2022-06-10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4503.5A CN117248333A (zh) 2022-06-10 2022-06-10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8333A true CN117248333A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3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4503.5A Pending CN117248333A (zh) 2022-06-10 2022-06-10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83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88175U (zh) 一种缝纫机
US8387547B2 (en) Top feeder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9825965B (zh) 一种具有压脚压力调节功能的剪线抬压脚机构及缝纫机
CN112048838B (zh) 一种缝纫机
CN103352332B (zh) 一种电子后拖机构
CN101225589A (zh) 刺绣机的压脚驱动结构
CN112626734B (zh) 一种缝纫机
CN117248333A (zh) 缝纫机抬压脚调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缝纫机
JP5329079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の玉布押さえ機構
CN209652560U (zh) 一种缝纫机送料牙避让装置
CN111501217B (zh) 缝纫机抬压脚调针距装置及缝纫机
CN1542195A (zh) 缝纫机
CN112626729A (zh) 一种抬牙高度智能调节机构及缝纫机
CN113564817B (zh) 一种缝纫机
CN217757881U (zh) 一种可调节送布时序的缝纫机
CN110424106A (zh) 一种缝纫机的抬压脚及倒缝驱动结构
CN116926795A (zh) 一种缝纫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89192B (zh) 一种缝纫机
CN211284807U (zh) 一种缝纫机上的自动抬后拖轮结构
CN214496707U (zh) 用于缝纫设备的传动件及缝纫机
CN111379082A (zh) 针距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CN115074923B (zh) 一种缝纫机
CN114790619B (zh) 一种缝纫机控制方法
CN216998826U (zh) 一种缝纫机剪线抬压脚的驱动机构
CN213804256U (zh) 一种绗缝组合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