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0193A -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0193A
CN117210193A CN202311414661.4A CN202311414661A CN117210193A CN 117210193 A CN117210193 A CN 117210193A CN 202311414661 A CN202311414661 A CN 202311414661A CN 117210193 A CN117210193 A CN 117210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nin
weight
parts
reacting
ultravio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46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浩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pba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pba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pba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pba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46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01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0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01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V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抗紫外线的UV胶包括12‑20重量份的改性木质素、6‑8重量份的吸光剂、8‑16重量份的树脂;本发明通过将木质素和氯化亚砜进行取代反应得到氯化木质素,再和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进行接枝,反应结束,继续加入三氯化磷和二氯乙烷,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再和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进行反应,得到改性木质素,再和吸光剂、二官能度的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放入烘箱,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抗紫外性能,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效率高、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V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胶(UV胶)是近些年飞速发展的紫外光固化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符合“5E”原则,即经济、节能、环保、高效,UV胶可以做胶黏剂,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的使用,现有的UV胶不具备抗紫外线性能和胶水粘度过高不易施工,如文献《耐高温UV胶的配方研究》报道了配方组成为丙烯酸酯改性聚硅氧烷70质量份、异十三烷基丙烯酸酯30质量份、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质量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3质量份和抗氧化剂0.4质量份时,耐高温UV胶对玻璃的粘接力较好,且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本发明用木质素接枝2-苯基苯并咪唑和丙烯酸聚硅氧烷,具有较好的抗在外线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UV胶抗紫外线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所述抗紫外线的UV胶包括12-20重量份的改性木质素、6-8重量份的吸光剂、8-16重量份的树脂。
优选的,所述改性木质素的制备方法为: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16-25重量份的木质素和15-20重量份的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0.2重量份的催化剂吡啶,在30-60℃下反应3-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2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3重量份的三氯化磷和0.2-0.5重量份的二氯乙烷,在30-50℃下反应3-8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叔丁醇,在50-80℃下反应10-22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优选的,所述(2)中氯化木质素、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1.5:1:0.02-0.04。
优选的,所述(3)中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叔丁醇的重量比为1.5-1.7:1:0.03-0.05。
优选的,所述(3)中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为: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4-8重量份的丙烯酸和6-10重量份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2-0.8重量份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60-90℃下反应12-24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2)向甲苯溶剂中加入5-8重量份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3-4重量份的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2-4h,继续加入2-6重量份的氯化亚砜和1-3重量份的亚磷酸三乙酯,在50-100℃下反应4-12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优选的,所述吸光剂为4-羟基-二苯甲酮、2,4-二氯苯乙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特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树脂为二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包括以下步骤: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改性木质素、吸光剂、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40-60℃下反应1-2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优选的,所述分散机的转速为2200-2800rmp,分散时间为1-2h,分散温度为30-50℃。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木质素和氯化亚砜进行取代反应得到氯化木质素,再和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进行接枝,反应结束,继续加入三氯化磷和二氯乙烷,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再和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进行反应,得到改性木质素,再和吸光剂、二官能度的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放入烘箱,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木质素中含有大量的芳基,酚羟基,酮基以及羧基等官能团,其分子内还含有氢键有共轭效应,使得木质素对全波段紫外线起到防护作用,木质素接枝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和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协同作用防护紫外线;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由咪唑基团和苯环以及磺酸基团组成,通过苯环和咪唑环的共轭结构吸收紫外辐射;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提高UV胶的耐高温性能和抗紫外性能;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效率高、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反应式。
图2是改性木质素反应式。
图3是UV胶抗紫外线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1.6g的木质素和1.5g的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g的催化剂吡啶,在30℃下反应3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2.4g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1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0.04g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g三氯化磷和0.2g二氯乙烷,在30℃下反应3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4g的丙烯酸和6g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2g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60℃下反应12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5g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3g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2h,继续加入2g的氯化亚砜和1g的亚磷酸三乙酯,在50℃下反应4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5)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3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1g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0.06g叔丁醇,在50℃下反应10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6)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12g改性木质素、6g吸光剂4-羟基-二苯甲酮、8g二官能度的聚氨酯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机的转速为2200rmp,分散时间为1h,分散温度为30℃,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40℃下反应1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实施例2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2.5g的木质素和1.5g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g的催化剂吡啶,在30℃下反应3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2.4g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1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0.04g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g三氯化磷和0.2g二氯乙烷,在30℃下反应3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4g的丙烯酸和6g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2g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9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8g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4g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4h,继续加入6g的氯化亚砜和3g的亚磷酸三乙酯,在100℃下反应12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5)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3.4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2g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0.1g叔丁醇,在80℃下反应22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6)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20g改性木质素、8g吸光剂2,4-二氯苯乙酮、16g二官能度的丙烯酸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机的转速为2800rmp,分散时间为2h,分散温度为50℃,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60℃下反应2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实施例3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2.05g的木质素和1.75g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5g的催化剂吡啶,在45℃下反应4.5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2.7g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1.5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0.06g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5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5g三氯化磷和0.25g二氯乙烷,在40℃下反应5.5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6g的丙烯酸和8g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5g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75℃下反应18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6.5g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3.5g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3h,继续加入4g的氯化亚砜和2g的亚磷酸三乙酯,在75℃下反应8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5)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3.2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1.5g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0.08g叔丁醇,在65℃下反应16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6)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16g改性木质素、7g吸光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1g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机的转速为2500rmp,分散时间为1.5h,分散温度为40℃,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50℃下反应1.5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实施例4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1.6g的木质素和1.5g的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g的催化剂吡啶,在30℃下反应3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2.4g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1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0.04g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g三氯化磷和0.2g二氯乙烷,在30℃下反应3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4g的丙烯酸和6g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2g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9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8g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4g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4h,继续加入6g的氯化亚砜和3g的亚磷酸三乙酯,在100℃下反应12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5)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3.2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1.5g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0.08g叔丁醇,在65℃下反应16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6)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16g改性木质素、7g吸光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1g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机的转速为2500rmp,分散时间为1.5h,分散温度为40℃,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50℃下反应1.5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实施例5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2.5g的木质素和1.5g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g的催化剂吡啶,在30℃下反应3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2.4g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1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0.04g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g三氯化磷和0.2g二氯乙烷,在30℃下反应3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6g的丙烯酸和8g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5g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75℃下反应18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6.5g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3.5g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3h,继续加入4g的氯化亚砜和2g的亚磷酸三乙酯,在75℃下反应8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5)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3g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1g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0.06g叔丁醇,在50℃下反应10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6)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12g改性木质素、6g吸光剂4-羟基-二苯甲酮、8g二官能度的聚氨酯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机的转速为2200rmp,分散时间为1h,分散温度为30℃,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40℃下反应1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对比例1
(1)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6g吸光剂4-羟基-二苯甲酮、8g二官能度的聚氨酯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机的转速为2200rmp,分散时间为1h,分散温度为30℃,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40℃下反应1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二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的UV胶包括12-20重量份的改性木质素、6-8重量份的吸光剂、8-16重量份的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木质素的制备方法为: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16-25重量份的木质素和15-20重量份的氯化亚砜进行溶解,然后继续加入0.1-0.2重量份的催化剂吡啶,在30-60℃下反应3-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氯化木质素;
(2)将氯化木质素加入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继续加入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缓慢滴加催化剂氢氧化钾,室温下反应1-2h,反应结束继续加入1-3重量份的三氯化磷和0.2-0.5重量份的二氯乙烷,在30-50℃下反应3-8h,旋蒸蒸发除去溶剂,加入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过滤并干燥,得到2-苯基苯并咪唑接枝木质素;
(3)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进行溶解,再加入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缓慢滴加叔丁醇,在50-80℃下反应10-22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氯化木质素、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氢氧化钾的重量比为1.2-1.5:1:0.02-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接枝木质素、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叔丁醇的重量比为1.5-1.7:1:0.03-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为:
(1)向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4-8重量份的丙烯酸和6-10重量份的聚硅氧烷,再加入0.2-0.8重量份的阻聚剂二丁基羟基甲苯,进行加成反应,在60-90℃下反应12-24h,反应结束,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
(2)向甲苯溶剂中加入5-8重量份的丙烯酸接枝聚硅氧烷和3-4重量份的对羟基苯甲酸,室温反应2-4h,继续加入2-6重量份的氯化亚砜和1-3重量份的亚磷酸三乙酯,在50-100℃下反应4-12h,减压蒸馏,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亚磷酸三乙酯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BHT的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剂为4-羟基-二苯甲酮、2,4-二氯苯乙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特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二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按所需配比称取各组分,将改性木质素、吸光剂、树脂加入到分散机中进行分散,分散结束,放入烘箱在40-60℃下反应1-2h,再进行脱泡,得到抗紫外线的UV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紫外线的UV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机的转速为2200-2800rmp,分散时间为1-2h,分散温度为30-50℃。
CN202311414661.4A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10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4661.4A CN117210193A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4661.4A CN117210193A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0193A true CN117210193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3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4661.4A Pending CN117210193A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019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4135A1 (en) * 2005-08-05 2009-04-23 Lvmh Recherche Use of Mineral/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n Ultraviolet Radiation Protective Agent
EP2332513A2 (de) * 2009-10-16 2011-06-15 Henkel AG & Co. KGaA Sonnenschutz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m Lichtschutzfaktor
CN108456314A (zh) * 2018-03-15 2018-08-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广谱型木质素高分子紫外线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589A (zh) * 2018-04-18 2018-09-04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50111A (zh) * 2022-07-26 2022-1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木质素基刺激响应型长效广谱抗紫外防护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5505363A (zh) * 2022-09-02 2022-12-23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耐热性的生物质基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4135A1 (en) * 2005-08-05 2009-04-23 Lvmh Recherche Use of Mineral/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n Ultraviolet Radiation Protective Agent
EP2332513A2 (de) * 2009-10-16 2011-06-15 Henkel AG & Co. KGaA Sonnenschutz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m Lichtschutzfaktor
CN108456314A (zh) * 2018-03-15 2018-08-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广谱型木质素高分子紫外线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589A (zh) * 2018-04-18 2018-09-04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50111A (zh) * 2022-07-26 2022-1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木质素基刺激响应型长效广谱抗紫外防护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5505363A (zh) * 2022-09-02 2022-12-23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耐热性的生物质基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6290A (zh) 一种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338B (zh) 一种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3641696B (zh) 一步法合成双羟丙基双酚a醚的方法
US4197390A (en) Thickenable thermosetting vinyl ester resins
CN102516326A (zh) 一种单宁基超支化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JPS6390578A (ja) 紫外線硬化塗料組成物
CN105462537B (zh) 一种uv固化快速粘合生物质水性粘合剂
CN103626879A (zh) 机械活化强化法制备醋酸丁酸纤维素或醋酸丙酸纤维素
CN101942072B (zh) 一种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17210193A (zh) 一种抗紫外线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US4284747A (en) Cis-trans fluoropolyol polyacrylate
CN105542098A (zh) 一种改性醛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684135A (zh) 一种衣康酸改性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
CN102977335B (zh) 一种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含光-热双重固化基团树脂的方法
CN104387247A (zh) 一种双羟乙基双酚a醚的制备方法
CN109438631A (zh) 一种高精度和高热变形温度立体光刻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0611B (zh) 一种双羟丙基双酚芴醚的制备方法
CN111876118A (zh) 一种轻量化高韧性军用方舱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9031B (zh) 一种uv固化聚氨酯植物油酸酯预聚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24264B (zh) 一种可回收腰果酚基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239317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の部分エステル化方法
CN112143436B (zh) 一种耐高温高湿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03863B (zh) 一种高韧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79106B (zh) 一种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6540A (zh) 一种uv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