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9976A -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9976A
CN117209976A CN202311252118.9A CN202311252118A CN117209976A CN 117209976 A CN117209976 A CN 117209976A CN 202311252118 A CN202311252118 A CN 202311252118A CN 117209976 A CN117209976 A CN 117209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flame retardant
antistatic
pbt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21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波
张淋
王伟
崔继文
毕彦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521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9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9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9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PBT材料的技术领域。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包括:PBT树脂43‑50份、PP树脂18‑25份、增韧剂6‑10份、阻燃剂15‑19份、抗氧剂0.2‑0.4份、抗静电剂5‑12份、润滑剂0.2‑0.4份。本申请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用作非金属阻隔抑爆材料时,可以长期使用,有助于拓宽抗静电PBT材料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BT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是一种通用工程塑料,由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缩聚而成。PBT树脂是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结晶速率快,具有相对较高的熔点(Tm≈220℃)和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45℃)。PBT树脂具有优异的耐有机溶剂性,耐油性,耐酸性,耐碱性;其耐热老化性和耐疲劳性优异,增强后的温度指数(UL)达120-140℃。此外,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蠕变小,成型性良好,易成型加工和二次加工,普通的注塑或挤塑设备就可制件。故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当PBT树脂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等行业时,材料使用的安全标准变得更高、更严格。然而,PBT树脂极易燃烧,氧指数较低,仅有20%,燃烧时熔滴严重,此外,PBT树脂高度绝缘,容易产生静电,甚至引起电火花造成火灾事故,极大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PBT树脂具有成型加工范围较窄、冷却时结晶很快、冲击强度低的缺点,使得它在一些行业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保障PBT树脂的安全性,并拓宽PBT树脂的应用领域,就必须要对PBT树脂进行改性。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53282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抗静电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来改善PBT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并采用玻璃纤维增强PBT材料。
但是,碳纳米管和玻璃纤维等组分的加入,会降低PBT材料的耐汽柴油性能,而且,并没有显著改善PBT材料易燃烧、熔滴严重的缺陷,上述抗静电PBT材料难以作为非金属阻隔抑爆材料长期使用,因此,上述抗静电PBT材料仍具有应用范围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拓宽抗静电PBT材料的应用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BT树脂43-50份、PP树脂18-25份、增韧剂6-10份、阻燃剂15-19份、抗氧剂0.2-0.4份、抗静电剂5-12份、润滑剂0.2-0.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树脂,熔点为170℃左右,其加工性能优异,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特性。本申请将PBT树脂和PP树脂复合,不仅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成型范围,延长复合材料的定型时间,提高复合材料的熔点,改善复合材料的熔滴问题,还能够保留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特性,便于复合材料成型。通过添加其他组分,并将PBT树脂、PP树脂和其它组分的配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而且,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能,在汽柴油中浸油的吸油率低,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高。将上述复合材料用作非金属阻隔抑爆材料时,可以长期使用。因此,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有助于拓宽抗静电PBT材料的应用范围。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PBT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8-1.0dl/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实验发现,PBT树脂的特性粘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申请采用上述特性粘度的PBT树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从而使得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更严苛的应用环境。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硬脂酸锌、硬脂酸铅、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具体种类的润滑剂均可以在树脂内部形成局部微观两相界面,即润滑膜,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脱模效果,便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包括重量比为1:(0.8-1.5)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阻酚类抗氧剂能够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存在协同作用,两者复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抗氧剂的稳定性。而且,本申请通过实验发现,将两者的配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制备的复合材料均具有较高的氧指数,阻燃性能较为优异。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阻燃剂包括二乙基次膦酸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乙基次膦酸铝既能在凝聚相中发挥作用,促进聚合物成碳,同时也能除去燃烧区高能量的自由基。在本申请的方案中,二乙基次膦酸铝可以在复合材料燃烧时,促进复合材料的表层快速形成具有阻燃效果碳层,该碳层还有助于防止复合材料发生熔滴,因此,有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使得复合材料更加安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阻燃剂还包括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能够与二乙基次膦酸铝产生协同效果,在减少阻燃剂用量的情况下,仍能获得优异的阻燃效果。本申请发现,将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与二乙基次膦酸铝复配并采用本申请的组分配比后,不仅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这可能是因为降低了阻燃剂用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增韧剂为杜邦增韧剂PTW和增韧相容剂SOG-03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两种增韧剂,均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复合材料的耐溶剂性能也更加优异。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抗静电剂为石墨烯纳米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纳米片不仅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还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这可能是因为,石墨烯纳米片的分散性好,能够在复合材料中分散的更均匀,而且,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分子间力,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PBT树脂在105-115℃下真空干燥3.5-4.5小时,将PP树脂在90-95℃下通风干燥3.5-4小时;
按配比,将PBT树脂、PP树脂、相容剂、增韧剂、阻燃剂、主抗氧剂、辅抗氧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后,熔融挤出,挤出工艺共计设置10个温度区,其温度分别为:180-190℃、210-220℃、220-230℃、230-245℃、230-245℃、230-245℃、230-240℃、230-240℃、230-240℃、230-240℃,再冷却、造粒,得到PBT/PP共混物粒料;
将PBT/PP共混物粒料通风烘干后,注塑成样条,得到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BT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导致分子量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然而PBT树脂中的水分在常压下难以除去,而高温干燥又容易使PBT树脂氧化分解。在上述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下,可以先将PBT树脂的水分除去,防止水分干扰后续步骤,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将各组分分散的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挤出工艺中,主机转速为300-400r/min,喂料转速为10-20r/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转速下,有助于提高效率,便于复合材料成型。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用作非金属阻隔抑爆材料时,可以长期使用,有助于拓宽抗静电PBT材料的应用范围;
2.本申请通过优先组分配比和组分种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3.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可以防止水分干扰后续步骤,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其中,PBT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8-1.0dl/g。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将PBT树脂放入真空烘箱中,在110℃下真空干燥4小时;将PP放入鼓风烘箱中,在90℃下通风干燥4小时。
按配比,将上述全部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工艺共计设置10个温度区,其温度分别为:180-190℃、210-220℃、220-230℃、230-245℃、230-245℃、230-245℃、230-240℃、230-240℃、230-240℃、230-240℃,主机转速为350r/min,喂料转速为15r/min。将挤出的物料经冷却水槽冷却,然后经切粒机造粒,得到PBT/PP共混物粒料;
将PBT/PP共混物粒料放入鼓风烘箱中,在120℃下通风烘干后加入注塑机中,注塑成样条,得到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3kgPBT树脂、25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50kgPBT树脂、18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6kg杜邦增韧剂PTW、15kg二乙基次膦酸铝、0.1kg抗氧剂1010、0.1kg抗氧剂168、5kg石墨烯纳米片、0.2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10kg杜邦增韧剂PTW、19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12kg石墨烯纳米片、0.4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3kg二乙基次膦酸铝、4kg三聚氰胺聚磷酸盐、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增韧相容剂SOG-03替换杜邦增韧剂PTW。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三菱增韧剂S-2030替换杜邦增韧剂PTW。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氢氧化铝替换二乙基次膦酸铝。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16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1kg抗氧剂1010、0.15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4kg抗氧剂1010、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4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硬脂酸锌替换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硬脂酸铅替换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硬脂酸钡替换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硬脂酸钙替换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PBT树脂的特性粘度为1.0-1.2dl/g。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PBT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6-0.8dl/g。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碳纤维、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7.6kgPBT树脂、20.4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3kg二乙基次膦酸铝、4kg三聚氰胺聚磷酸盐、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11kg碳纤维、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将PBT树脂放入真空烘箱中,在105℃下真空干燥4.5小时;将PP放入鼓风烘箱中,在90℃下通风干燥4小时。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将PBT树脂放入真空烘箱中,在115℃下真空干燥3.5小时;将PP放入鼓风烘箱中,在95℃下通风干燥3.5小时。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主机转速为300r/min,喂料转速为10r/min。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主机转速为400r/min,喂料转速为20r/min。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2kgPBT树脂、26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51kgPBT树脂、17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7kg二乙基次膦酸铝、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0.8kgPBT树脂、27.2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3kg二乙基次膦酸铝、4kg三聚氰胺聚磷酸盐、0.2kg抗氧剂1010、0.3kg抗氧剂168、6kg石墨烯纳米片、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2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组分:44.8kgPBT树脂、19.2kgPP树脂、8kg杜邦增韧剂PTW、13kg二乙基次膦酸铝、4kg三聚氰胺聚磷酸盐、0.2kg抗氧剂1010、0.2kg抗氧剂168、11kg碳纤维、0.3kg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用等量的PBT树脂替换PP树脂。
性能检测试验
针对上述实施例1-25和对比例1-5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检测:
阻燃性能:检测复合材料的UL-94垂直燃烧等级和氧指数。
抗静电性能:检测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耐溶剂性能:根据GB/T1033,检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根据GB/T10403,检测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根据GB/T1843,检测复合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然后将复合材料浸泡在92#汽油中24小时后,检测复合材料的浸油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质量,根据吸油率=(浸油后重量-浸油前重量)÷浸油前重量×100%、拉伸强度保持率=(浸油后拉伸强度-浸油前拉伸强度)÷浸油前拉伸强度×100%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浸油后断裂伸长率-浸油前断裂伸长率)÷浸油前断裂伸长率×100%,计算得到吸油率、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实施例1-25和对比例1-5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
表2实施例1-25和对比例1-5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耐溶剂性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5并结合表1和2可以看出,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1-3浸油前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变化不大,但是,对比例1-3浸油后的吸油率较大,力学性能明显变差;对比例4浸油前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变化较大,但浸油后的吸油率和力学性能变化较小,对比例5浸油前和浸油后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均变化较大,吸油率也较大。这说明,在实施例1的组分配比和工艺条件下,有助于同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结合实施例1-2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25的浸油前性能指标,浸油后吸油率较小,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较大,这说明,在实施例1-25的组分配比和工艺条件下,有助于同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BT树脂43-50份、PP树脂18-25份、增韧剂6-10份、阻燃剂15-19份、抗氧剂0.2-0.4份、抗静电剂5-12份、润滑剂0.2-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BT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8-1.0d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硬脂酸锌、硬脂酸铅、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重量比为1:(0.8-1.5)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二乙基次膦酸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还包括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杜邦增韧剂PTW和增韧相容剂SOG-03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石墨烯纳米片。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PBT树脂在105-115℃下真空干燥3.5-4.5小时,将PP树脂在90-95℃下通风干燥3.5-4小时;
按配比,将PBT树脂、PP树脂、相容剂、增韧剂、阻燃剂、主抗氧剂、辅抗氧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后,熔融挤出,挤出工艺共计设置10个温度区,其温度分别为:180-190℃、210-220℃、220-230℃、230-245℃、230-245℃、230-245℃、230-240℃、230-240℃、230-240℃、230-240℃,再冷却、造粒,得到PBT/PP共混物粒料;
将PBT/PP共混物粒料通风烘干后,注塑成样条,得到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出工艺中,主机转速为300-400r/min,喂料转速为10-20r/min。
CN202311252118.9A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09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2118.9A CN117209976A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2118.9A CN117209976A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9976A true CN117209976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4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2118.9A Pending CN117209976A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99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8820B (zh) 一种环保型无卤阻燃共聚甲醛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42A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无卤阻燃吹塑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350B (zh) 一种抑烟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165A (zh) 高性能抗紫外环保阻燃pc/abs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304913B (zh) 具备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增强阻燃次磷酸盐/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152A (zh) 一种阻燃稳定剂、无卤阻燃玻纤增强聚丙烯及其制法
CN112321942A (zh) 一种低光泽无卤阻燃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222B (zh) 一种耐灼热丝不起燃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13081A (zh) 耐高温耐刮伤无卤阻燃聚碳酸酯薄膜
CN112322020B (zh) 一种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线槽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205B (zh) 一种阻燃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3423A (zh) 一种高流动性阻燃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77392B1 (ko) 우수한 난연성 및 장기 내열성을 갖고 압출 튜빙 가능한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CN110776729B (zh) 阻燃聚苯醚/高抗冲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09976A (zh) 一种阻燃增韧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581A (zh) 一种无卤阻燃尼龙6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48243B1 (ko) 유동성과 표면 광택이 우수한 비할로겐 난연성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성형품
CN102070886A (zh) 一种具有高cti值、高阻燃性的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630A (zh) 一种高铁用良外观无卤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3783B (zh) 一种低翘曲、高cti的无卤阻燃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835A (zh) 用于车辆内饰的pc/pbt复合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831A (zh) 高填充高抗冲高耐候环保阻燃pc/abs复合材料
CN109370024B (zh) 一种增韧无卤阻燃eva/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91629B (zh) 一种阻燃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44973B (zh) 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