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9266A -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9266A
CN117179266A CN202310577435.1A CN202310577435A CN117179266A CN 117179266 A CN117179266 A CN 117179266A CN 202310577435 A CN202310577435 A CN 202310577435A CN 117179266 A CN117179266 A CN 117179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nut
compound colloid
kernel
col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74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美钰
邓杨勇
高军龙
何侃
曹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aoshang Ke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aoshang Ke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aoshang Ke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aoshang Ke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74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9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9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其属于食品制作配方领域。复配胶体,按重量份包括:海藻酸钠为0.1‑3份;黄原胶为0.01‑0.1份;结冷胶为0.01‑0.15份;明胶为0.1‑1份;透明质酸钠为0.01‑0.5份;壳聚糖为0.1‑1份。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方便老年人和儿童食用,提高食用方便性和营养性,降低吞咽危险。

Description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制作配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老年人咀嚼能力下降,食物摄入不均衡引发的营养不良问题日益增多,同样儿童咀嚼及吞咽能力不足引发的误吸呛食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
坚果类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佳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如核桃仁、腰果仁、扁桃仁等果仁颗粒大、质地坚硬、不易咀嚼和消化,严重降低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可食用性。儿童则由于咀嚼不充分和吞咽能力不足造成呛食,尤其像榛子仁和开心果仁颗粒较小,易发生整颗吞咽误入气管引发窒息。因此,提高坚果类产品易咀嚼性和易吞咽性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开发一款营养易食的坚果类产品具有重要的营养健康意义。
目前需要一种混合坚果仁产品,方便老年人和儿童食用,提高食用方便性和营养性,降低吞咽危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坚果的复配胶体,按重量份包括:海藻酸钠为0.1-3份;黄原胶为0.01-0.1份;结冷胶为0.01-0.15份;明胶为0.1-1份;透明质酸钠为0.01-0.5份;壳聚糖为0.1-1份。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复配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S1、称取明胶倒于40-50℃温水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明胶溶液;
S2、溶解好的明胶溶液冷却至37℃,后称取壳聚糖加入到明胶溶液中;
S3、结冷胶和黄原胶混合后倒入常温水后,在65℃水浴加热不断搅拌至溶解,接着缓慢倒入透明质酸钠并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溶解后冷却至室温;
S4、将S1和S2得到的溶液倒入一起后搅拌均匀得到复配胶体A备用;再将海藻酸钠溶于冷水后,搅拌均匀得到复配胶体B备用。
其中,在复配胶体A和复配胶体B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会将复配胶体A和复配胶体B混合。
进一步地,混合坚果包括:坚果碎仁10-20份、营养物质1-5份、复配胶体A1-4份、甜味剂0.5-2份、复配胶体B 0.5-1、膳食纤维0.1-0.5。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复配胶体的混合坚果,混合坚果包括:坚果碎仁10-20份、营养物质1-5份、复配胶体A1-4份、甜味剂0.5-2份、复配胶体B 0.5-1、膳食纤维0.1-0.5。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混合坚果制备方法,包括:
S1、每种坚果单独放入低温胶体磨中得到坚果碎仁,胶体磨控制颗粒粒径在0.5-1.3mm;
S2、每种坚果碎仁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清洗,浮选出水面漂浮的仁衣后过网筛;
S3、坚果碎仁清洗后,置于烘箱中,烘干时间1-5小时,快速除去表面大水;
S4、取复配胶体A,加入甜味剂、功能性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及坚果,搅拌均匀后得到预制品A;
S5、取复配胶体B,缓慢倒入坚果碎仁,不断搅拌1-3h得到预制品B;
S6、取预制品A和预制品B,混合后采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30-60min直至完全均匀,再超声脱气,后保鲜膜封口,冰箱中冷藏并静止12h,完全水合稳定后,得到最终产品。
进一步地,坚果碎仁的颗粒粒径在0.6-0.9mm。
进一步地,每种坚果碎仁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清洗,浮选出水面漂浮的仁衣后过20目网筛。
进一步地,烘箱控制温度70-80℃。
进一步地,恒温磁力搅拌器以800-1000r/min的速度搅拌。
进一步地,超声脱气的时间为15-20min。
进一步地,预制品A和预制品B在保鲜膜封口后,在4℃的冰箱中冷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坚果的复配胶体及易食用混合坚果仁产品,方便老年人和儿童食用,提高食用方便性和营养性,降低吞咽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实施例一
复配胶体,包括:海藻酸钠1份、黄原胶0.05份、结冷胶0.05份、卡拉胶0.1份、明胶0.4份、透明质酸钠0.2份、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复配胶体为蛋白-多糖复合胶体,蛋白类胶体形成凝胶网络结构,多糖类胶体形成三维立体网络结构,两种网络结构相互穿插同时,蛋白和多糖间相互作用力形成凝胶网络结构,大大提高凝胶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可改善单一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和功能性,且选用的胶体对溶解温度和PH要求较低,方便制备。选用胶体溶液和适宜pH值在5-7之间,形成良好促进的溶液体系。
复配胶体中采用海藻酸钠,一方面它可作为粘附在黏膜上的良好黏着剂,延长在肠道内运输时间,提高吸收;一方面海藻酸钠具有成膜性,作为复配胶体可以在坚果外形成被膜,减缓氧化时间。当食用后被膜吸水涨裂,坚果释放出来,促进坚果消化吸收。海藻类胶体含有一种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食用纤维,其溶液均匀、柔软。
复配胶体中采用黄原胶,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且对不溶性固体具有很好的悬浮能力,具有很强的假塑性,非常符合易吞食食品的制作。
复配胶体中采用结冷胶,水溶液为中性,结冷胶和黄原胶复配提高持水力。
复配胶体中采用明胶为强亲水性胶体,溶解时可与多糖类胶体形成网状结构,提高持水性同时促进其他胶体消化吸收。明胶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性,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不含脂质和胆固醇,易被人体吸收。明胶吸水后可溶胀至自身5-10倍,食用后可提供较好的饱腹感。
复配胶体中采用透明质酸钠,具有高度延展性,水分子在网状结构中通过氢键和极性键和透明质酸钠分子结合,提高持水性。透明质酸还作用于眼球、关节、脑组织等,维持老年人身体健康,适合老年人食用。
复配胶体中采用壳聚糖,选择分子量在1000-1500道尔顿,改分子量壳聚糖水溶性较好,壳聚糖有助于结构中水分保持,且具有抗氧化性。
复配胶体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称取明胶倒于40-50℃温水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明胶采用冷水溶解时先吸水溶胀,溶胀过程中与水分子作用力增强,减弱与其他结构的交联作用,因此采用温水溶解,加快溶解,减少吸水溶胀,促进复配时形成更稳定的交联结构。
第二步、溶解好的明胶溶液冷却至37℃,后称取壳聚糖加入到明胶溶液中,水溶性壳聚糖更易溶于弱酸性溶液中,明胶溶于水后偏酸性,壳聚糖在37℃溶解度最大,因此可促进壳聚糖完全溶解。
第三步、结冷胶和黄原胶混合后倒入常温水后,65℃水浴加热不断搅拌至溶解,结冷胶在65℃条件下溶解,接着缓慢倒入透明质酸钠并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溶解后冷却至室温,黄原胶和结冷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溶液倒入一起后搅拌均匀得到复配胶体A备用;再将海藻酸钠溶于冷水后,搅拌均匀得到复配胶体B备用。
其中,在复配胶体A与复配胶体B的后续使用过程中,会将复配胶体A与复配胶体B两者融合。
实施例二
混合坚果,包括:坚果碎仁10份、营养物质1份、复配胶体A1份、甜味剂0.5份、复配胶体B 0.5份、膳食纤维0.1份。
甜味剂选择蜂蜜冻干粉、椰子汁粉、罗汉果糖中一种或几种。椰子汁粉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含有类黄酮。蜂蜜代糖,提供更好的产品风味,减少蔗糖摄入。
营养物质可选择凝结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具有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肠道种群等特点。老年人由于吸收和代谢减慢,易发生骨质疏松和肠道问题,适当增加相应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选择柑橘纤维,从橘子皮中提取,是一种新型天然物质,兼顾可溶和不可溶性,即可吸水起到增稠作用,也要较好的稳定性,改善产品持水力,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含量,提供较好的风味、口感。
坚果选择常见高营养价值坚果,包括山核桃仁、核桃仁、扁桃仁、榛子仁、腰果仁、开心果仁、碧根果仁、夏威夷果仁其中一种或多种。
混合坚果的制备方法:
每种坚果单独放入低温胶体磨中得到坚果碎仁,胶体磨控制颗粒粒径在0.6-0.9mm。坚果营养物质较高,磨浆过程易发生高温,温度过高引其油脂氧化破坏营养物质,采用低温胶体磨可减少高温对坚果营养物质的破坏,且扁桃仁纤维素含量较高不易磨浆,正常人在咀嚼坚果产品时吞咽阈为粒径0.8-1mm之间,该范围内,可实现顺利吞咽,对于老年人吞咽能力弱于年轻的成年人,因此降低粒径在0.6-0.9mm。
每种坚果碎仁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清洗,浮选出水面漂浮的仁衣后过20目网筛.坚果油脂含量较高,过胶体磨后不能完全打碎且颗粒间略黏不易过筛,加入适量冷水可打散结块,方便过筛网,过筛后颗粒度达到要求,清洗过程中也可以除去仁衣等杂质。
坚果碎仁清洗后,置于烘箱中,控制温度80℃,烘干时间3小时,快速除去表面大水,保证颗粒表面干燥、无明显水分,防止湿气加速氧化和微生物滋生,影响后面制作产品时的品质。烘干也可以提高果仁表面酥脆性,提高产品品质。
混合坚果制作流程:
第一步、取上述复配胶体A,加入甜味剂、功能性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及坚果,搅拌均匀后得到预制品A。
第二步、取复配胶体B,缓慢倒入坚果碎仁,不断搅拌1-3h得到预制品B,海藻酸钠可以在坚果碎仁表面形成一层被膜,减少坚果氧化造成的品质变化,且保证果仁被完全包裹,增加与其他胶体作用力,有利于产品悬浮。
第三步、取预制品A和预制品B,混合后采用恒温磁力搅拌器以950r/min的速度搅拌50min直至完全均匀,再超声脱气20min,后保鲜膜封口,4℃冰箱中冷藏并静止12h,完全水合稳定后,得到最终产品。
根据人群不同可适当调整复配胶体添加量,改变溶液粘稠度。食物进过食道的时间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使流体从口腔进入到食道中的速率减慢,患者有充足的时间关闭气管,减少流体在吞咽过程中误吸的风险,过度增稠还会影响适口性,缓慢、均匀、润滑的食物不易引起呛食。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海藻酸钠0.9份、黄原胶0.06份、结冷胶0.04份、卡拉胶0.08份、明胶0.7份、透明质酸钠0.2份、壳聚糖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3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8mm。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海藻酸钠0.9份、黄原胶0.06份、结冷胶0.06份、卡拉胶0.12份、明胶0.3份、透明质酸钠0.2份、壳聚糖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0.1份、黄原胶0.1份、结冷胶0.08份、卡拉胶0.1份、明胶0.08份、透明质酸钠0.1份、壳聚糖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1.5份、黄原胶0.1份、结冷胶0.15份、卡拉胶0.1份、明胶0.2份、透明质酸钠0.1份、壳聚糖1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3份、黄原胶0.1份、结冷胶0.01份、卡拉胶0.1份、明胶0.5份、透明质酸钠0.3份、壳聚糖1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八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0.5份、黄原胶0.05份、结冷胶0.15份、卡拉胶0.1份、明胶0.2份、透明质酸钠0.3份、壳聚糖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九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1份、黄原胶0.1份、结冷胶0.08份、卡拉胶0.1份、明胶0.08份、透明质酸钠0.1份、壳聚糖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十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1份、黄原胶0.05份、结冷胶0.15份、卡拉胶0.1份、明胶0.2份、透明质酸钠0.3份、壳聚糖0.1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十一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2份、黄原胶0.1份、结冷胶0.01份、卡拉胶0.1份、明胶1份、透明质酸钠0.01份、壳聚糖0.1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十二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2份、黄原胶0.01份、结冷胶0.08份、卡拉胶0.3份、明胶1份、透明质酸钠0.01份、壳聚糖0.1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实施例十三
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海藻酸钠1.2份、黄原胶0.1份、结冷胶0.05份、卡拉胶0.1份、明胶0.08份、透明质酸钠0.1份、壳聚糖0.3份、蜂蜜冻干粉1.5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柑橘纤维0.2份、水100份,山核桃仁3份、核桃仁5份、扁桃仁5份、榛子仁2份、腰果仁5份、开心果仁2份,坚果碎仁粒径0.7mm。
对比例一
对比例一与实施例一区别仅在于不添加明胶,增加黄原胶含量,保证总胶体含量不变。
对比例二
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一区别仅在于海藻酸钠添加顺序,对比例二中海藻酸钠与其他复配胶体混合后加入坚果仁。
对比例三
对比例三与实施例一区别仅在于不添加柑橘纤维。
对比例四
对比例四与实施例一区别仅在于坚果碎仁粒径选则1.5mm。
对比例五
对比例五与实施例一区别仅在于不添加黄原胶,增加透明质酸钠,保证总胶体含量不变。
对比例六
对比例五与实施例一区别仅在于不添加结冷胶,增加黄原胶含量,保证总胶体含量不变。
结果
邀请50位55-70岁之间人群,从产品形态、滋味、吞咽困难和饱腹感4个方面进行感官分析,产品贮存1个月后观察产品稳定性及坚果仁过氧化值。其中,感官评价测试采用GB/T10220-2012规定的程序方法,坚果仁过氧化值测试采用GB 5009.227-2016规定的方法。
表1:感官分析
表2:贮藏后品质变化
表3:感官分析评分
/>
表1的实施例一和对比例一可知,添加蛋白类胶体形成复配胶体有助于形成网络结构,增加稳定性,提高产品黏度,降低吞咽较快导致的呛食;其次交联结构减弱吸水性降低,食用后饱腹感较差。
图1的实施例一和对比例二可知,海藻酸钠具有成膜性,在坚果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加强粘结性,以混合胶体加入海藻酸钠的产品中坚果碎仁过氧化值明显高于单独添加海藻酸钠的,且放置后出现轻微分层。
由于对比例二中海藻酸钠与其他复配胶体混合后加入坚果仁,海藻酸钠与其他胶体复配后会优先与其他胶体形成网络结构,实际与坚果仁作用形成被膜的量极少甚至没有,因此相当于不添加海藻酸钠的效果。
表1和表2中的实施例一和对比例三可知,添加柑橘纤维后有助于提高产品粘性和饱腹感,不添加柑橘纤维产品粘性略低,产品出现轻微分层,且品评者反馈,添加柑橘纤维后具有较好的风味。
表1的实施例一和对比例四可知,增加坚果碎仁粒径后,吞咽困难,颗粒较大,需要略咀嚼,不方便直接吞咽,并且海藻酸钠形成的被膜不完全,贮藏时坚果过氧化值。同时,粒径较大的坚果相对重量较大,大于与胶体间分子粘结力,在适宜的粘性条件下易发生沉淀分层,品评者反馈对比例4在吞咽时有明显颗粒与胶体分离现象。
表3可知,品评者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三整体评分较高,具有较好的吞咽性和风味,对比例一至对比例六则感官较差一些。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复配胶体,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
海藻酸钠为0.1-3份;
黄原胶为0.01-0.1份;
结冷胶为0.01-0.15份;
明胶为0.1-1份;
透明质酸钠为0.01-0.5份;
壳聚糖为0.1-1份。
2.一种复配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称取明胶倒于40-50℃温水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明胶溶液;
S2、溶解好的明胶溶液冷却至37℃,后称取壳聚糖加入到明胶溶液中;
S3、结冷胶和黄原胶混合后倒入常温水后,在65℃水浴加热不断搅拌至溶解,接着缓慢倒入透明质酸钠并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溶解后冷却至室温;
S4、将S1和S2得到的溶液倒入一起后搅拌均匀得到复配胶体A备用;将海藻酸钠溶于冷水后,搅拌均匀得到复配胶体B备用。
其中,在复配胶体A和复配胶体B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会将复配胶体A和复配胶体B混合。
3.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配胶体的混合坚果,其特征在于:
混合坚果包括:坚果碎仁10-20份、营养物质1-5份、复配胶体A1-4份、甜味剂0.5-2份、复配胶体B 0.5-1、膳食纤维0.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坚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每种坚果单独放入低温胶体磨中得到坚果碎仁,胶体磨控制颗粒粒径在0.5-1.3mm;
S2、每种坚果碎仁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清洗,浮选出水面漂浮的仁衣后过网筛;
S3、坚果碎仁清洗后,置于烘箱中,烘干时间1-5小时,快速除去表面大水;
S4、取复配胶体A,加入甜味剂、功能性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及坚果,搅拌均匀后得到预制品A;
S5、取复配胶体B,缓慢倒入坚果碎仁,不断搅拌1-3h得到预制品B;
S6、取预制品A和预制品B,混合后搅拌30-60min直至完全均匀,再超声脱气,后保鲜膜封口,冰箱中冷藏并静止12h,完全水合稳定后,得到最终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食用混合坚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坚果碎仁的颗粒粒径在0.6-0.9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食用混合坚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种坚果碎仁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清洗,浮选出水面漂浮的仁衣后过20目网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食用混合坚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箱控制温度70-8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食用混合坚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磁力搅拌器以800-1000r/min的速度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食用混合坚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脱气的时间为15-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易食用混合坚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品A和预制品B在保鲜膜封口后,在4℃的冰箱中冷藏。
CN202310577435.1A 2023-05-22 2023-05-22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179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7435.1A CN117179266A (zh) 2023-05-22 2023-05-22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7435.1A CN117179266A (zh) 2023-05-22 2023-05-22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266A true CN117179266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7435.1A Pending CN117179266A (zh) 2023-05-22 2023-05-22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92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4849B2 (ja) 体重管理用および血糖管理用の方法および組成物
CA2676058C (en) Diet product comprising alginate
JP7340018B2 (ja) 高吸収性材料及びそれを調製する方法
CN106376935A (zh) 一种特殊医学用途增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44369B (zh) 一种高膳食纤维速食鸡豆花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46111B1 (ko) 갈색거저리를 이용한 연하식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2204669A (ja) ケール加工物を含む便秘改善食品
CN104957345A (zh) 一种辣木软糖的生产工艺
AU2019404003A1 (en) Edible products
CN117179266A (zh) 复配胶体、混合坚果与制备方法
JP2004008165A (ja) 中鎖脂肪含有ゲル状食品
CN113875870B (zh) 一种活性益生菌软糖及其制备方法
KR20000073028A (ko) 곤약묵과 해조류 식이성섬유를 주원료로 한 젤리의 제조방법
CN106306295A (zh) 功能性混合胶型软糖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032028A1 (en) Succulent snacks
CN112753979A (zh) 茯苓牛乳果冻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128531A1 (en) Edible products
EP3897190A1 (en) Edible products
US20030138545A1 (en) Glucomannan high fiber beverage
CN113573598A (zh) 诱导饱腹感的食品及其制备
KR102230019B1 (ko) 화이버 비드를 함유하는 젤리 조성물 및 이로 형성된 젤리
KR102230020B1 (ko) 알긴산 비드를 함유하는 젤리 조성물 및 이로 형성된 젤리
RU2694656C1 (ru) Пищевой продукт на основе мёда с золотом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13068776B (zh) 一种护胃型多糖基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337844A1 (en) Prebiotic Fiber Bars and Method of M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