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9238B -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9238B
CN117179238B CN202311134842.1A CN202311134842A CN117179238B CN 117179238 B CN117179238 B CN 117179238B CN 202311134842 A CN202311134842 A CN 202311134842A CN 117179238 B CN117179238 B CN 117179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y protein
soybean
soybean whey
fermented milk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348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9238A (zh
Inventor
李兴飞
张心雨
龙杰
华欲飞
张彩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1348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9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9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9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Dairy Product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通过向大豆乳清中添加多糖,降低所得大豆乳清蛋白的脂肪氧合酶含量,并经过酶解降解残留脂肪氧合酶,获得无脂肪氧合酶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然后以大豆低聚糖作为唯一碳源,不外加蔗糖,复配优化发酵剂进行发酵,达到发酵终点pH 4.5‑4.6,经冷藏后得到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本发明对大豆乳清综合利用率高,得到一款纯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产品,具有低豆腥、无蔗糖、风味佳的特点,消化吸收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乳清是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PI)时产生的废液,一般都被视为污水进行排放。每生产1t SPI,会产生30t左右乳清废水。我国SPI的产量逐年攀升,因此大豆乳清废水产量巨大。大豆乳清废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γ-氨基丁酸和皂苷等。由于其较高的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而不能直接进行污水排放,但要将乳清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会大大增加SPI的生产成本。如果仅仅是将大豆乳清当作工业废水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大豆资源的浪费。近年来,伴随着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植物性乳制品的市场迅速发展。对于大豆乳清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物理法回收其中的营养物质,生物转化法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
大豆乳清具有微生物生长的基础营养素,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发酵基质进行相关利用。大豆乳清在蛋白质饮料和植物基发酵乳中应用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0.4~0.5%),达不到普通酸奶发酵所需的蛋白质浓度。大豆乳清含有大豆特有的豆腥味,可以描述为“青草味”或“蘑菇味”,主要包含一些醛类和醇类物质,他们的产生与脂肪氧合酶存在密切关联,这些不良风味严重影响大豆发酵产品的接受度。为了降低脂肪氧合酶活性,一般常采用高温加热灭酶处理,但是此种方法对于大豆乳清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大豆乳清是蛋白质含量低的废水,体积总量巨大,直接加热能耗很高,成本大,且存在灭酶不彻底的问题。
目前,关于利用大豆乳清进行发酵制备植物发酵乳产品的报道很少。生物转化法主要是利用豆腐乳清,较少涉及大豆分离蛋白副产物产生的大规模乳清废水,主要是因为大豆乳清废水总量大,蛋白浓度太低(~0.3-0.5%)。例如,刘汝萃等人在一项专利中(CN201810701359.X)利用大豆乳清废水制备酸性蛋白饮料,通过多菌种复合发酵得到风味丰富的酸性蛋白饮料,但是蛋白浓度远低于大豆发酵乳或酸奶的要求(蛋白质含量≥2.0%)。因此,如何利用大豆乳清开发植物发酵乳产品,即在不添加外源蛋白的条件下如何有效提高蛋白质含量,达到市场要求大豆发酵乳或酸奶的蛋白含量要求(蛋白质含量≥2.0%),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另外一些研究集中于通过向大豆乳清中复配其他蛋白质(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等)制备发酵乳;直接添加牛奶蛋白发酵,难以满足纯植物发酵乳和素食消费的要求;大豆蛋白的复配同时增加了大豆蛋白过敏和豆腥味增强的风险。另外,与大豆蛋白或者豆浆相比,大豆乳清富集了大量的豆腥味物质,其豆腥味水平是大豆蛋白的几倍之多,这也是其难以直接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以低蛋白高豆腥的大豆乳清液为原料,发酵获得高蛋白低豆腥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产品是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之一。
为了有效利用大豆乳清废水,充分利用大豆乳清蛋白的生物能源价值,以大豆乳清为原料生产纯植物发酵型乳制品,能够减少废水排放,减少资源浪费,提高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大豆乳清废水,减少污水排放,实现大豆副产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并克服现有大豆乳清饮料存在的豆腥味重,消化吸收特性差,难以发酵等问题,提供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的副产物大豆乳清为原料,通过多糖复合沉淀制备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然后进一步通过酶解降解残留脂肪氧合酶,获得不含脂肪氧合酶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然后调整发酵基料蛋白质浓度,不添加蔗糖,添加大豆低聚糖作为唯一碳源,配料杀菌后接种复配发酵剂进行发酵,发酵终pH达4.5-4.6时停止发酵,2-6℃冷藏后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提升发酵乳的风味和消化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的制备: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产生的大豆乳清水为原料,调节上述大豆乳清至pH 7.0-8.0,离心(6000-8000rpm,10-15min)去除不溶性沉淀物,然后加入一定含量的多糖,搅拌均匀,调节pH至3.0-4.0,4000-8000rpm离心5-10min,收集沉淀;将沉淀用适量去离子水分散,搅拌均匀,调节pH至6.5-7.5,得到脂肪氧合酶含量较低的大豆乳清蛋白;
(2)大豆乳清蛋白的酶解:向步骤(1)制备的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蛋白酶进行酶解,进一步降解残留脂肪氧合酶,酶解完成后,95-100℃加热5-10min灭酶,然后调节pH至6.5-7.5,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
(3)配料:调整步骤(2)所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的蛋白质浓度至2.8-3.5%,添加大豆低聚糖、植物油,充分剪切搅拌1-7min,然后调节pH至6.5-7.2,在10000-12000rpm下剪切1-3min,并于95-100℃加热10-20min,冷却至40-42℃,作为待发酵液;
(4)发酵:向步骤(3)所述待发酵液中添加混合发酵菌种,40-42℃下发酵4-7h,达到发酵终点pH 4.5-4.6,得到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5)后熟:将步骤(4)中所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预冷却至20-25℃,随后置于2-6℃冰箱保藏8-12h,进行后熟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的多糖,包括海藻酸钠、卡拉胶、果胶或羧甲基纤维素,所述多糖的添加量为大豆乳清质量的0.1-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的蛋白酶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或者胃蛋白酶,所述蛋白酶的添加量为大豆乳清蛋白浓度的0.5-1.0%,酶解时间为20-45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大豆低聚糖的质量分数为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的5.0-8.0%,所述大豆低聚糖包括棉子糖或水苏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植物油的质量分数为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的0.5-1.0%,所述植物油包括棕榈油、椰子油、橄榄油或油茶籽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4)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包括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双歧杆菌,所述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配比为5:(2-3):(2-3):(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4)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接种量为(2.5–5.0)×106CFU/g待发酵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去除大豆乳清蛋白中脂肪氧合酶的方法,向大豆乳清中添加多糖,并进行酶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糖包括海藻酸钠、卡拉胶、果胶或羧甲基纤维素,多糖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的0.1-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酶解为用蛋白酶酶解,所述蛋白酶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或胃蛋白酶,蛋白酶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蛋白的0.5-1.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去除大豆乳清蛋白中脂肪氧合酶的方法在制备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低豆腥味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方法,通过向大豆乳清中添加多糖和蛋白酶,去除造成发酵乳豆腥味的脂肪氧合酶,并以大豆低聚糖为碳源,发酵制备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本发明制备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不添加任何动物源成分,不添加蔗糖,仅添加益生元大豆低聚糖,有益肠道健康,适合对牛奶蛋白过敏和减肥需求人群食用。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豆腥味水平低,发酵乳中的主要豆腥味物质己醛含量为81.26~84.43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为53.45~56.60μg/kg,1-辛烯-3醇含量为8.23~8.65μg/kg,与未发酵大豆乳清相比,豆腥味物质总含量降低88.4~88.9%。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蛋白消化吸收利用率较原料提高0.66~0.68倍,且酸甜适中,质构良好,感官评价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实施例1与对比例1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SDS-PAGE蛋白分析。其中,泳道1代表对比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组成;泳道2代表实施例1按照步骤(1)获得的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的蛋白质组成;泳道3代表实施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例1
(1)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的制备:称取1.0L大豆乳清液(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提供),调节上述大豆乳清至pH 7.0,离心(8000rpm,10min)去除不溶性沉淀物,然后加入0.2%(w/v)的海藻酸钠,搅拌均匀,调节pH至3.5,海藻酸钠通过静电复合选择性沉降大豆乳清蛋白,而使大部分脂肪氧合酶留在上清中,8000rpm离心10min,收集沉淀;将沉淀按照固液比1:5加入去离子水分散,搅拌均匀,调节pH至7.0,得到脂肪氧合酶含量较低的大豆乳清蛋白(图2泳道2所示);
(2)大豆乳清蛋白的酶解:向步骤(1)制备的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溶液中添加0.5%的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以蛋白质量浓度计,酶活1000U/L),40℃下反应20min,进一步降解残留脂肪氧合酶,酶解完成后,95℃加热5min灭酶,然后调节pH至7.0,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
(3)配料:用去离子水调整上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至蛋白质浓度为2.8%,以上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质量计,添加6%的棉子糖,0.5%棕榈油,充分剪切搅拌5min,用1M NaOH调节pH至7.0,在10000rpm下剪切1min,并于95℃加热15min,冷却至42℃,作为待发酵液;
(4)发酵:向上述待发酵液添加混合发酵菌种(嗜热链球菌CG93-1、保加利亚乳杆菌CG-4、鼠李糖乳杆菌CGS-1及双歧杆菌CGC,配比为5:2:2:1),接种量为3.0×106CFU/g待发酵液,搅拌均匀,42℃下发酵5.5h,达到发酵终点pH 4.5,得到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5)后熟:将步骤(4)中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预冷却至20℃,随后置于4℃冰箱保藏8h,进行后熟处理,即得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对制备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利用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体外模拟胃液和胰液消化吸收方法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具体参考《Stability and invitro digestion simulation ofsoy protein isolate-vitamin D3 nanocomposites》的方法进行测定。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包括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4个指标,满分分别为15、30、30与25,如表1所示。
表1感官评价标准
经测定,以上实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感官评价81分(表2),蛋白质含量达到2.6%,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83.28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55.56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8.59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达到75.6%(表4);与未发酵大豆乳清相比,发酵乳中的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降低88.5%(表3),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0.67倍(表4)。
实施例2
(1)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的制备:称取2.0L大豆乳清液,调节上述大豆乳清至pH7.0,离心(7000rpm,10min)去除不溶性沉淀物,然后加入0.15%的卡拉胶,搅拌均匀,调节pH至3.8,卡拉胶通过静电复合选择性沉降大豆乳清蛋白,而使大部分脂肪氧合酶留在上清中,6000rpm离心10min,收集沉淀;将沉淀按照固液比1:5加入去离子水分散,搅拌均匀,调节pH至6.5,得到脂肪氧合酶含量较低的大豆乳清蛋白;
(2)大豆乳清蛋白的酶解:向步骤(1)制备的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溶液中添加0.5%的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以蛋白浓度计,酶活32000U/L),40℃下反应30min,进一步降解残留脂肪氧合酶,酶解完成后,95℃加热10min灭酶,然后调节pH至6.8,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
(3)配料:用去离子水调整上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至蛋白质浓度为3.2%,以上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质量计,添加7%的水苏糖,1.0%椰子油,充分剪切搅拌7min,用1M NaOH调节pH至6.8,在10000rpm下剪切2min,并于95℃加热10min,冷却至42℃,作为待发酵液;
(4)发酵:向上述待发酵液添加混合发酵菌种(嗜热链球菌CG93-1、保加利亚乳杆菌CG-4、鼠李糖乳杆菌CGS-1及双歧杆菌CGC,配比为5:3:3:2),接种量为4.8×106CFU/g待发酵液,搅拌均匀,42℃下发酵6h,达到发酵终点pH 4.6,得到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5)后熟:将步骤(4)中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预冷却至25℃,随后置于4℃冰箱保藏12h,进行后熟处理,即得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对制备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利用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吸收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包括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4个指标,满分分别为15、30、30与25。
经测定,以上实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感官评价80分,蛋白质含量达到2.9%,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84.43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56.60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8.23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达到76.2%;与未发酵大豆乳清相比,发酵乳中的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降低88.4%,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0.68倍。
实施例3
(1)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的制备:称取1.5L大豆乳清液,调节上述大豆乳清至pH7.5,离心(8000rpm,12min)去除不溶性沉淀物,然后加入0.15%的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调节pH至3.8,羧甲基纤维素通过静电复合选择性沉降大豆乳清蛋白,而使大部分脂肪氧合酶留在上清中,6000rpm离心8min,收集沉淀;将沉淀按照固液比1:5加入去离子水分散,搅拌均匀,调节pH至6.8,得到脂肪氧合酶含量较低的大豆乳清蛋白;
(2)大豆乳清蛋白的酶解:向步骤(1)制备的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溶液中添加1.0%的胃蛋白酶(添加量以蛋白浓度计,酶活15000U/L),调节pH至2.0,37℃下反应45min,进一步降解残留脂肪氧合酶,酶解完成后,95℃加热10min灭酶,然后调节pH至6.8,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
(3)配料:用去离子水调整上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至蛋白质浓度为3.0%,以上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质量计,添加8%的大豆低聚糖(棉子糖:水苏糖配比3:1),1.0%橄榄油,充分剪切搅拌5min,用1M NaOH调节pH至7.0,在10000rpm下剪切3min,并于95℃加热15min,冷却至41℃,作为待发酵液;
(4)发酵:向上述待发酵液添加混合发酵菌种(嗜热链球菌CG93-1、保加利亚乳杆菌CG-4、鼠李糖乳杆菌CGS-1及双歧杆菌CGC,配比为5:3:2:2),接种量为3.2×106CFU/g待发酵液,搅拌均匀,42℃下发酵5h,达到发酵终点pH 4.5,得到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5)后熟:将步骤(4)中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预冷却至20℃,随后置于4℃冰箱保藏10h,进行后熟处理,即得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对制备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利用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吸收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包括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4个指标,满分分别为15、30、30与25。
经测定,以上实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感官评价82分,蛋白质含量达到2.7%,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81.26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53.45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8.65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达到75.1%;与未发酵大豆乳清相比,发酵乳中的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降低88.9%,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0.66倍。
表2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感官评分
表3本发明实施例1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与大豆乳清的风味成分对比表
表4实施例1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与大豆乳清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特性对比
对比例1:
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步骤(1)替换为采用硫酸铵盐析方法制备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称取1.0L大豆乳清液,调节上述大豆乳清至pH 7.0,离心(8000rpm,10min)去除不溶性沉淀物,加入80%饱和度的固体硫酸铵,磁力搅拌30min,然后8000rpm离心10min,收集沉淀;将沉淀按照固液比1:5加入去离子水分散,搅拌均匀,调节pH至7.0,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3000Da超滤脱盐,即得大豆乳清蛋白,作为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并省略步骤(2)。
对制备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利用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SDS-PAGE测定脂肪氧合酶含量,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吸收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包括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4个指标,满分分别为15、30、30与25。
经测定,以上对比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气味和滋味评分显著下降,感官评价65分,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677.12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536.26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935.07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为53.4%。对比例1发酵乳含有大量脂肪氧合酶,而实施例1发酵乳不含有脂肪氧合酶(图2);对比例1发酵乳中的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是实施例1的14.6倍,豆腥味重(表5);对比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比实施例1降低22.2%(表6)。
对比例2:
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步骤(1)所述的多糖海藻酸钠替换为黄原胶或阿拉伯胶,其余步骤不变。
对制备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利用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SDS-PAGE测定脂肪氧合酶含量,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吸收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包括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4个指标,满分分别为15、30、30与25。
经测定,以上多糖海藻酸钠替换为黄原胶对比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气味和滋味评分显著下降,感官评价67分,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396.51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319.23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521.52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为64.3%。对比例2发酵乳含有残余脂肪氧合酶,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是实施例1的8.4倍,豆腥味重(表5);对比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比实施例1降低11.3%(表6)。
经测定,以上多糖海藻酸钠替换为阿拉伯胶对比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气味和滋味评分显著下降,感官评价67分,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385.45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321.14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531.22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为64.1%。对比例2发酵乳含有残余脂肪氧合酶,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是实施例1的8.4倍,豆腥味重(表5);对比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比实施例1降低11.5%(表6)。
对比例3:
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步骤(2)所述的中性蛋白酶替换为胰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其余步骤不变。
对制备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利用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SDS-PAGE测定脂肪氧合酶含量,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吸收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包括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4个指标,满分分别为15、30、30与25。
经测定,以上中性蛋白酶替换为胰蛋白酶对比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气味和滋味评分显著下降,感官评价69分,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298.40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219.76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387.23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为59.2%。对比例2发酵乳含有残余脂肪氧合酶,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是实施例1的6.1倍,豆腥味重(表5);对比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比实施例1降低16.4%(表6)。
经测定,以上中性蛋白酶替换为胰凝乳蛋白酶对比例所得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气味和滋味评分显著下降,感官评价69分,代表性挥发性异味成分己醛含量检测为276.85μg/kg,(E,E)-2,4-癸二烯醛含量检测为216.41μg/kg,1-辛烯-3醇含量检测为389.58μg/kg,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为59.5%。对比例2发酵乳含有残余脂肪氧合酶,主要豆腥味物质含量是实施例1的6.0倍,豆腥味重(表5);对比例1发酵乳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比实施例1降低16.1%(表6)。
表5实施例1与对比例1-3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风味成分对比
表6实施例1与对比例1-3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特性对比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8)

1.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的制备:调节大豆乳清pH 至7.0-8.0,离心去除沉淀,然后加入多糖,调节pH至3.0-4.0,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分散后调节pH至6.5-7.5,得到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溶液;
(2)大豆乳清蛋白的酶解:向步骤(1)制备的低脂肪氧合酶大豆乳清蛋白溶液中添加蛋白酶进行酶解,然后灭酶,再调节pH至6.5-7.5,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
(3)配料:调整步骤(2)所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的蛋白质浓度至2.8-3.5%,添加大豆低聚糖和植物油,剪切搅拌1-7 min,然后调节pH至6.5-7.2,剪切1-3min,并于95-100℃加热10-20 min,冷却至40-42℃,作为待发酵液;
(4)发酵:向步骤(3)所述待发酵液中添加混合发酵菌种,40-42℃下发酵4-7h,得到发酵完成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所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pH 为4.5-4.6;
(5)后熟:将步骤(4)所述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预冷却至20-25℃,随后置于2-6℃冰箱保藏8-12 h,进行后熟处理;
步骤(1)所述的多糖,为海藻酸钠、卡拉胶或羧甲基纤维素,所述多糖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的0.1-0.2%;
步骤(2)中所述的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所述蛋白酶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蛋白的0.5-1.0%;所述酶解的时间为20-45 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大豆低聚糖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的5.0-8.0%;所述大豆低聚糖包括棉子糖或水苏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植物油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蛋白发酵基料的0.5-1.0%;所述植物油包括棕榈油、椰子油、橄榄油或油茶籽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包括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双歧杆菌,所述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活菌数配比为5:(2-3):(2-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的接种量为(2.5 – 5.0)×106 CFU/g待发酵液。
6.一种去除大豆乳清中脂肪氧合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大豆乳清中添加多糖,并进行酶解;
所述多糖为海藻酸钠、卡拉胶或羧甲基纤维素,多糖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的0.1-0.2%;
所述酶解为用蛋白酶酶解;所述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或胃蛋白酶;蛋白酶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大豆乳清蛋白的0.5-1.0%。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
8.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在制备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中的应用。
CN202311134842.1A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179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34842.1A CN117179238B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34842.1A CN117179238B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238A CN117179238A (zh) 2023-12-08
CN117179238B true CN117179238B (zh) 2024-03-01

Family

ID=8898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34842.1A Active CN117179238B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923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4170A (zh) * 2015-05-29 2015-08-12 陈立成 一种酶解大豆蛋白发酵酸乳的生产方法
CN108740036A (zh) * 2018-06-29 2018-11-06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酸性蛋白饮料的工艺
CN111875688A (zh) * 2020-08-04 2020-11-03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负电荷多糖纯化豌豆清蛋白PA1a的方法
CN112931786A (zh) * 2021-03-26 2021-06-11 江南大学 一种低豆腥味豌豆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13115909A (zh) * 2021-05-31 2021-07-16 江南大学 一种高效回收并利用豌豆白蛋白制备乳液的方法
CN116138315A (zh) * 2022-11-07 2023-05-23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黄精复合发酵的功能性豆乳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4170A (zh) * 2015-05-29 2015-08-12 陈立成 一种酶解大豆蛋白发酵酸乳的生产方法
CN108740036A (zh) * 2018-06-29 2018-11-06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酸性蛋白饮料的工艺
CN111875688A (zh) * 2020-08-04 2020-11-03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负电荷多糖纯化豌豆清蛋白PA1a的方法
CN112931786A (zh) * 2021-03-26 2021-06-11 江南大学 一种低豆腥味豌豆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13115909A (zh) * 2021-05-31 2021-07-16 江南大学 一种高效回收并利用豌豆白蛋白制备乳液的方法
CN116138315A (zh) * 2022-11-07 2023-05-23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黄精复合发酵的功能性豆乳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豆多肽饮料加工技术研究;徐怀德, 师学文, 曹剑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7);第104-106页 *
除去大豆的不良因素提高豆奶质量;邱毅;;四川食品与发酵(02);第22-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238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16235A (en) Elimination of flatulent sugars from soy
WO2020140319A1 (zh) 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6107335A (zh) 马铃薯淀粉加工汁液乳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7403B (zh) 一种微生物群落发酵石榴皮联产鞣花酸和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5707851A (zh) 杏鲍菇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10917B (zh) 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9497132B (zh) 一种促进植物乳杆菌在乳基体系中高效增殖的复合增殖剂
CN113005053B (zh) 一种快速产l-乳酸的米酸发酵工艺及其专用菌
CN114317374A (zh) 一种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CN117179238B (zh) 一种低豆腥无蔗糖大豆乳清蛋白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CN113412893A (zh) 一种低糖高纤梨汁饮品的制备方法
CN102296042B (zh) 地衣芽孢杆菌及用其制备凝乳酶冻干粉的方法
CN110747188B (zh) 一种生产角蛋白酶的方法
CN111733086A (zh) 一种米曲霉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CN111248265A (zh) 具有提高免疫系统机能的多种菌群平衡体雪莲菌应用方法
CN112450346B (zh) 一种无糖啤特果发酵汁制作方法
CN104651157B (zh) 一种牦牛乳清低醇饮料的生产方法
CN107022444B (zh) 一种芝麻香型窖泥的生产方法
CN111454809A (zh) 一种大百合酒的制备方法
CN116814460B (zh) 一种高产单宁酶乳酸菌及其在发酵茶饮品制备中的应用
CN114369558B (zh) 一株粘质沙雷氏菌及其在生产柚苷酶中的应用
CN114774329B (zh) 一种醋酸菌培养基及醋酸菌的培养方法
LU102402B1 (e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for plant enzymes fermenting tibetan kefir
CN114982968A (zh) 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制备的蜂蜜荷花酵素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31180A (zh) 一种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糙米酵素在乳酸奶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