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2227A -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2227A
CN117062227A CN202311115306.7A CN202311115306A CN117062227A CN 117062227 A CN117062227 A CN 117062227A CN 202311115306 A CN202311115306 A CN 202311115306A CN 117062227 A CN117062227 A CN 117062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ccess signal
sign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53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鹏
张峻峰
帕特里克·斯韦德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153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22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2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22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982012.8、申请日为2016年11月4日、发明名称为“确定方法、接入、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接入、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会在比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系统所用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上进行系统组网,目前得到业界广泛共识和国际组织认定的频段主要是3GHz至6GHz,6GHz至100GHz,相对于早期通信系统的组网频率,这些频段比较高,在传播上损耗更大,同样的功率下覆盖半径相对更小,这也决定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组网中,需要采用波束赋型技术用于提高覆盖半径。其中初始接入中对覆盖的要求更高,覆盖范围要求大于业务覆盖要求,波束赋型技术更是必不可少。
由于波束较窄,为使波束准确聚焦于需要通信的设备上,需要进行波束训练以选择最优或次最优的波束。在接入过程中发生的场景是这样的:由于基站和终端之间接收信道的互易性不存在,终端选择的最优下行波束,未必是基站接收的最优上行波束。此时,终端需要发送多次随机接入信号,方便基站需要多次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质量,以确定优选接收波束。这样的话,终端需要多次发送,终端发送的次数多,功耗大,且基站选择波束的过程也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确定、接入、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
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确定信号格式;
基于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
向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确定信号格式;
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利用S个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S为不小于2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分别接收终端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根据不同所述配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包括:
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
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参数,确定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
根据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
根据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随机接入资源;
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信号格式;
第一形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信号格式;
第二形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利用S个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S为不小于2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分别接收终端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不同所述配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包括: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参数,确定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随机接入资源;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天线,用于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第一处理器,用于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处理器,用于确定信号格式,及基于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
第一发送天线,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三处理器,用于确定信号格式,及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第二发送天线,用于利用S个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S为不小于2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四接收天线,用于分别接收终端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第四处理器,用于根据不同所述配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四发送天线,用于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
第五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第五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参数,确定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根据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六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
第六处理器,用于根据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随机接入资源;
第五发送天线,用于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信令通知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信令接收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十二方面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七接收单元,用于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第一方面,基站可以利用多个接收配置接收一个随机接入信号,从而获得多个接收状况信息,再根据接收状况信息,选择下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这样终端就不需要发送多个随机接入信号,减少了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功耗,降低了多次随机接入信号占用的通信资源。第二方面,终端同时利用多个发送参数发送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基站自然会接收到每一个发送参数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这样也可以根据一次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出下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第三方面,终端首先接收指定下行信号,根据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给基站,基站就可以根据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时间,及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与指定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这样终端同样仅需发送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总之,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个数减少,减少了随机接入信号的信令开销、降低了终端的功耗、减少了通信资源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图10及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及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的示意图;
图15至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与随机接入资源的关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步骤S110: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步骤S120: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
步骤S130: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为应用于基站中的方法。终端又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UE在进行随机接入时,会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会利用UE的随机进入进行后续从该UE接收数据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的确定。这里的接收配置可包括上行接收波束的方向角、波束频率以及极化方向等波束的配置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选择出接收UE发送的数据的最优波束或较优波束,基站会利用N个接收配置,这里N个接收配置中的任意两个至少部分不同,从而基站会获得UE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接收状况信息。这里的接收状况信息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等标识接收情况好坏的参数。
在步骤S130中,将根据接收状况信息,选择出用于接收后续该UE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接收配置。例如,该确定出的接收配置,可用于接收该UE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在步骤S130中可包括: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强对应的接收配置,作为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在可包括:选择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预设轻度的对应的接收配置,作为后续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例如,接收配置A接收配置B,接收了UE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分别得到信号接收强度A和接收信号强度B;若接收强度A大于接收信号强度B,则在步骤S130中可选择接收配置A作为基站后续接收UE的上行业务数据等上行数据的接收配置。
显然基站如此操作,UE仅需发送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就可以协助基站完成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的确定,减少了UE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次数,减少了发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占用的通信资源,降低了UE的功耗。
所述步骤S110的可实现方式有多种,以下提供至少两种可实现方式:
可实现方式一: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在接收所述终端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过程中,利用一个或同时利用多个所述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并至少调整1次所述接收配置,直至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过程中,会动态的至少调整一个所述接收配置,直到有N个接收配置用于接收UE本次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例如,当基站一个用一个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时,则所述基站需要动态调整N-1次接收该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配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接收配置在时间维度上,采用时分复用或轮询的方式,可轮流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可实现方式二: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同时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分别同时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同时利用N个接收配置,同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这样的话,显然一个性接收,所述基站会获得多个接收状况信息,再通过接收状况信息的相互比较或预设阈值的比较,选择出符合选择条件的接收配置,作为步骤S130中决策出的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在执行所述步骤S1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确定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一个第一循环前缀、N个第一前导码;
将所述信号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信号格式,用于指示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可为随机接入信号的一种信号格式。在本实施例提供给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中,包括一个循环前缀和N个前导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中的循环前缀为第一循环前缀,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中的前导码可称之为第一前导码。在现有技术中有现有的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可称之为基础信号格式。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基础信号格式中的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差长度在预设范围内。这里预设范围可为20%、10%。例如,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比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长20%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M倍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所述M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可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可与所述基础信号格式的基础前导码的长度相等或略小或略大。例如,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是0.8倍所述基础前导码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前导码可相同或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通过向UE发送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相当于指示UE利用了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具体实现时,所述基站也可以不向所述UE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UE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信号格式,构建随机接入信号;例如,利用所述基础信号格式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等。当然,所述UE也可以通信协议定义的信号格式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还可包括:
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若UE发送的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较长,一个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长度不够时,所述UE将可能分段传输。此时,所述基站在步骤S110中将分段接收,具体如,分两次接收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分段指示;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接收基于所述分段指示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在UE分段传输时,是分为几段,可以由基站预先指示。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会向终端发送分段指示,在步骤S110中基站接收的是UE根据分段指示分段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这样,由于分段指示是基站发送的,基站自然也知道需要分为几次进行接收。所述分段指示可用于指示进行分段传输,还可用于指示分段的段数,还可以用于指示分段间隔,即两次分段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或频率间隔等,方便所述基站根据分段指示,自行预先选择号接收配置进行接收。
当然,在具体实现时,所述UE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动态确定是否进行分段传输,基站在接收的过程中,可根据接收的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确定出是否接收完整,若未接收完整,则可以认为需要分段接收。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步骤S210:确定信号格式;
步骤S220:基于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
步骤S230:向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首先确定信号格式,再根据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并向基站发送。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格式,用于所述基站利用N个接收配置进行接收,并基于N个所述接收配置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这样的话,所述UE仅需向基站发送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就协助基站完成了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的选择,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个数少,减少了UE的功耗,减少了通信资源的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一个第一循环前缀及N个第一前导码;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具体地如,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基础信号格式中的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相等;或,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的相差长度在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M或等于倍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前导码的长度可以与所述基础前导码的长度相等或相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基于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形成的,则有可能出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过大,例如,这里的大于第一预设长度,这里的第一预设长度可为一个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长度。这样的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随机接入资源无法完整的传输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则会进行分段传输。例如,利用多个随机接入资源传输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包括:确定分段段数;根据所述分段段数,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分段段数,例如,是分为2段、3段还是更多段。所述分段的方式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可选方式:
第一种:所述确定分段段数,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分段指示;根据所述分段指示,确定分段段数。在本实施例中直接根据基站的分段指示,进行分段。
第二种:所述确定分段段数,还包括: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长度,和单个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长度,确定所述分段段数。在本实施例中由UE自行根据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长度和单个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长度,来分段。选择用于传输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长度之和,不小于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长度,以确保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完整传输。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步骤S310:确定信号格式;
步骤S320: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步骤S330:利用S个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S为不小于2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在发送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时,会利用S个发送配置进行发送。每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的全部或部分。这样的话,基站的多个接收配置对应的不同天线,均会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信号,这样的话,基站将获得多个接收状况信息,例如,多个接收强度和/或多个接收质量,从而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方便所述基站通过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选择出用于接收UE发送上行数据的接收配置。这里的接收配置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接收频率、接收方向及极化方向的至少其中之一。这里的发送配置也可以为发送频率、发送方向互极化方向等发送天线的天线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0可包括:
预先从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P2个第二前导码;
所述P2等于或大于所述P1;一个所述发送配置下至少发送一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E会从基站接收第二拓展信号格式,这里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可为相对于前述的基础信号格式而言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P1个第二循环前缀和P2个第二前导码。P2大于或等于P1。当所述P2等于P1时,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所述第二前导码,在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中间隔分布。当所述P2大于所述P1,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不相邻分布,即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
在本实施例中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是基于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形成的,再具体实现时,也可以是基于所述基础信号格式,或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等其他信号格式形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采用第二拓展格式,则可能出现一个随机接入资源无法完整传输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现象,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330还可包括: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包括:
确定分段段数;
根据所述分段段数,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如何进行分段传输,也可包括多种方式:
方式一:
所述确定分段段数,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分段指示;
根据所述分段指示,确定分段段数。这里分段指示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对应部分,此处就不重复了。
可选方式二:
所述确定分段段数,还包括: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和单个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数据长度,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步骤S410:分别接收终端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步骤S420:根据不同所述配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波束的接收配置。
这样的话,基站接收UE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会得到多个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选择信号强度最大或接收质量最好的接收天线的接收配置,作为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这样的话,通过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就完成了上行解释偶波束的接收配置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二循环前缀、P2个第二前导码;其中,所述P2等于或大于所述P1;一个所述发送配置至少用于发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在所述第二拓展格式中不相邻设置。这里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的具体定义可以参见前述对应的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还包括一个保护间隔。所述保护间隔位于所有第二循环前缀和第二前导码之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510: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
步骤S520: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步骤S530: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参数,确定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
步骤S540:根据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这里的指定下行信号可包括同步信号或部分广播信道的时间或频率位置的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可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等。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首先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接收终端基于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终端若接收到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质量好,则会选族与该次指定下行信号的发送视频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步骤S530中的接收参数,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时间或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频段,或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的编号等信息。每一个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与至少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建立有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可为时间关联关系或频率关联关系。例如,所述时间关联关系可表现在两个资源对应的时间在预设范围内,所述频域关联关系,可表现在两个资源使用的频段相差预定值或相差在预定范围内。故步骤S530中可基于所述接收参数及所述关联关系,确定出终端是基于哪个指定下行信号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这种关联关系,所述基站可以预先通知终端。
故在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40可以根据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作为上行接收波束的结束配置,从而完成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的确定,以便后续接收该UE的上行业务数据或上行请求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40可包括:根据所述接收配置,确定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的波束频率、接收角度和极化方向中的至少之一。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起始位置。
通过项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起始位置,相当于指示了终端在哪些位置上选择基于所述指定下行信号选择的资源的开始位置。这样基站就不用逐一向终端指示每一个随机接入资源的位置。
如图6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610:接收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
步骤S620:根据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随机接入资源;
步骤S630: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会接收到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这里的发送配置可为发送方向及计划方向等。这里的指定下行信号可为前述的同步信号等。在步骤S620会根据各个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随机接入资源,利用选择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这样基站就可以根据资源的相关性,确定终端对哪一个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或接收质量较好,再根据指定下行信号的发送配置和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确定出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这样可以避免终端发送多次随机接入信号。而所述指定下行信号也为同步信号等有其他功能的信号,从而减少了通信资源的占用和终端的功耗。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时间,用于所述基站选择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具体如何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对应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20可包括:当一个发送配置下发送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选择与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最近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或者,当一个发送配置下发送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的下行信号的次序或编号,选择与所述次序或编号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例如,分别对随机接入资源和发送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进行了排序或编号。例如,终端对第3个发送资源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质量最好或接收强度最大,或大于预设阈值,则终端选择第3个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这里的“对应”可为次序相同或编号相同或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20可包括:选择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时间与终端接收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为预设时间间隔。这样的话,基站在接收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时间,和指定下行信号的发送时间及所述时间间隔,则可以确定出终端当前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是基于哪一个指定下行信号发送的,以简化基站的操作。
如图7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0,用于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第一获取单元120,用于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3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装置可为应用于基站中的信息处理结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可对应于基站的空口,能够从终端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20及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可对应于所述基站中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阵列等。所述处理电路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
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可通过执行预定指令,实现上述第一获取单元120和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过程中,利用一个或同时利用多个所述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并至少调整1次所述接收配置,直至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同时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分别同时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此外,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预先确定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一个第一循环前缀、N个第一前导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信号格式,用于指示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这里的第二确定单元的硬件结构,可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类似。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可对应于所述基站的天线,可用于向终端发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基础信号格式中的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相等;或,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的相差长度在预设范围内;或,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M倍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所述M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例如,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分段指示;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接收基于所述分段指示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分段接收中,每一段随机接入信号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接收配置来接收。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210,用于确定信号格式;
第一形成单元220,用于基于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
第二发送单元230,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装置,为应用于终端中的信息处理结构。第三确定单元210、第一形成单元220可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0可对应于终端的发送天线,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格式,用于所述基站利用N个接收配置进行接收,并基于N个所述接收配置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210,具体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一个第一循环前缀及N个第一前导码。
可选地,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基础信号格式中的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相等;或,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与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的相差长度在预设范围内;或,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M倍所述基础循环前缀的长度,所述M为正整数。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0,具体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0,具体用于确定分段段数;根据所述分段段数,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此外,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分段指示;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指示,确定分段段数。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可对应于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分段指示。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长度,和单个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长度,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310,用于确定信号格式;
第二形成单元330,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第三发送单元330,用于利用S个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S为不小于2的整数。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310及所述第二形成单元330,可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30对应于终端内的发送天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确定单元310,具体用于预先从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二循环前缀、P2个第二前导码;所述P2等于或大于所述P1;一个所述发送配置下至少发送一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其中,所述P1和P2均为正整数。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30,具体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时,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此外,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30,具体用于确定分段段数;根据所述分段段数,分段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例如,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分段指示;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指示,确定分段段数。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30可对应于发送天线。
例如,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和单个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数据长度,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410,用于分别接收终端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第四确定单元420,用于根据不同所述配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波束的接收配置。
第四接收单元410,可对应于接收天线。所述第四确定单元420可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二循环前缀、P2个第二前导码;其中,所述P2等于或大于所述P1;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至少用于发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所述第四发送单元,对应于发送天线。所述P1和P2均为正整数。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第五发送单元510,用于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
第五接收单元520,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第五确定单元530,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参数,确定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
第六确定单元540,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应用于基站中,例如,演进型基站eNB。所述第五发送单元510和第五接收单元520都对应于通信接口,均能够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530和第六确定单元540都可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确定单元5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配置,确定所述上行接收波束的波束频率、接收角度和极化方向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五发送单元53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起始位置。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波束的确定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
选择单元620,用于根据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随机接入资源;
第六发送单元630,用于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第六接收单元610和第六发送单元630对应于终端中的收发天线。所述选择单元620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时间,用于所述基站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620,具体用于当一个发送配置下发送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选择与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最近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或者,当一个发送配置下发送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的下行信号的次序或编号,选择与所述次序或编号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620,具体用于选择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时间与终端接收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为预设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天线,用于利用N个接收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第一处理器,用于分别获取N个所述接收配置对应的接收状况信息;根据所述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所述第一接收天线可为基站中的任意接收天线。所述第一处理器可为各种类型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应用处理器AP或可编程阵列PLC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过程中,利用一个或同时利用多个所述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并至少调整1次所述接收配置,直至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天线,具体用于同时利用N个所述接收配置,分别同时接收终端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处理器,用于确定信号格式,及基于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
第一发送天线,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器可为CPU、MCU、DSP、AP或PLC等。所述第一发送天线可为发送无线信号的各种发送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接收天线,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一个第一循环前缀及N个第一前导码。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一种终端,包括:
第三处理器,用于确定信号格式,及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一个随机接入信号;
第二发送天线,用于利用S个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S为不小于2的整数。
所述第三处理器可为CPU、MCU、DSP、AP或PLC等。所述第二发送天线可为各种类型的发送天线。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接收天线,用于预先从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二循环前缀、P2个第二前导码;所述P2等于或大于所述P1;一个所述发送配置下至少发送一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其中,所述P1和所述P2均为不小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基站,包括:
第四接收天线,用于分别接收终端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信号;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发送至少部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第四处理器,用于根据不同所述配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确定上行接波束的接收配置。
第四接收天线,可为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各种天线,例如,多输入多谁出(MIMO)天线。所述第四处理器可为CPU、MCU、DSP、AP或PLC等。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三发送天线,用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二循环前缀、P2个第二前导码;其中,所述P2等于或大于所述P1;其中,一个所述发送配置至少用于发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和一个所述第二前导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四发送天线,用于利用多个发送配置发送多次指定下行信号;
第五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第五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参数,确定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根据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接入信号对应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配置,确定上行接收波束的接收配置。
所述第五处理器可为CPU、MCU、DSP、AP或PLC等;所述第四发送天线为可向终端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所述第五接收天线可为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天线。可选地,所述第四发送天线,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资源的资源起始位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一种基站,包括:
第六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基站利用不同发送配置发送的指定下行信号;
第六处理器,用于根据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状况信息,选择随机接入资源;
第五发送天线,用于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第六处理器可为CPU、MCU、DSP、AP或PLC等。所述第六接收天线和第五发送天线,对应于收发天线。
可选地,所述第六处理器,具体用于当一个发送配置下发送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选择与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最近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或者,当一个发送配置下发送的所述指定下行信号的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接收强度满足预设条件的下行信号的次序或编号,选择与所述次序或编号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信令通知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所述前导格式可为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相当于前述的第一类拓展信号格式和第二类拓展信号格式或基础信号格式。
可选地,所述前导格式用于指示循环前缀长度,前导序列重复次数,前导序列长度。
可选地,所述重复类型包括:带循环前缀CP重复及不带循环前缀CP重复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包括:
利用物理广播信道中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两次所述前导格式重复之间无随机接入资源间隔。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在一个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重复的所述前导格式对应的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发送位置根据下行同步块索引确定。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不带CP重复时,在所有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重复所前导格式产生的随机接入信号。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带CP重复时,多个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重复所述前导格式产生的随机接入信号。
可选地,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多次所述指示信息;
其中,在部分所述指示信息中利用发送所述重复次数的信息域,指示重复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重复相关信息包括指示发送重复所述前导格式的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令接收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可选地,所述前导格式用于指示循环前缀长度,前导序列重复次数,前导序列长度。
可选地,所述重复类型包括:带循环前缀CP重复及不带循环前缀CP重复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所述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包括:
从物理广播信道中接收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带CP重复和不带CP重复的两次所述前导格式重复之间无随机接入资源间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带CP重复时,根据下行同步块索引确定一个随机接入资源;
利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重复所述前导格式产生的随机接入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不带CP重复时,在所有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重复所前导格式产生的随机接入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带CP重复时,在多个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重复所述前导格式产生的随机接入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多次所述指示信息;
在部分所述指示信息中的利用发送所述重复次数的信息域,指示重复相关信息;其中,所述重复相关信息包括指示发送重复所述前导格式的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发送单元对应于发送天线,所述基站还可包括处理器,可用于形成知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前导格式用于指示循环前缀长度,前导序列重复次数,前导序列长度。
总之,所述基站可用于执行前述的信令发送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前导格式,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次数及所述前导格式的重复类型。
所述第七接收单元,对应于终端内的接收天线,可用于执行所述信令接收方法中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前导格式用于指示循环前缀长度,前导序列重复次数,前导序列长度。
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
本示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
基站决定并通知终端随机接入的信号格式;这里的信号格式可为前述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或第二信号拓展格式;
基站接收终端遵循相应格式传输的随机接入信号;
所述接收的随机接入信号由多个前导码重复并连续组合形成,前导码重复可以是没有携带循环前缀前导码的重复,或者是携带循环前缀的前导码的重复。
可选地,所述的前导码重复可以是相同的前导码序列重复,或者是不同的前导码序列重复。
可选地,前述拓展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与基本信号格式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当,或者是基础信号格式的循环前缀长度2倍相当或更长。
可选地,基站通过信令通知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与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具有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的时间关联性或频域的关联性;例如,两个资源的时间相差在预设时间内,频率相差在预设频率范围内。
可选地,基站接收的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合后的资源起点与多个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存在关联关系;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由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合后的资源起点,多个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之间的相对顺序和随机接入信号的格式共同确定。这里的下行信号可为前述的指定下行信号。
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非连续的。
基站在非连续随机接入资源上分段接收随机接入信号,每段的随机接入信号长度不一定相等。
分段数量由基站通知终端;或者基站通知终端某段随机接入信号延迟到下一个可用随机资源上传输;或者基站通知终端某段随机接入信号资源被打孔。
示例二
本示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指示的随机接入的信号格式,并遵循相应格式传输随机接入信号;这里的信号格式可为前述拓展信号格式,例如,第一拓展信号格式或第二拓展信号格式。
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由多个前导码重复并连续组合形成,前导码重复可以是没有携带循环前缀前导码的重复,或者是携带循环前缀的前导码的重复;
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格式中至少还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前导码重复次数、前导码重复后组合的长度。
所述的前导码重复可以是相同的前导码序列重复,或者是不同的前导码序列重复。
拓展信号格式的循环前缀的长度与前导码基础信号格式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当,或者是前导码基础信号格式的循环前缀长度的2倍相当或更长。
随机接入信号上行资源的与下行信号的发送资源有关联关系,关联关系是通过预定义确定或信令通知的相对时间或相对频率偏差。
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合后的资源起点与多个下行信道或信号存在关联关系;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的资源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合后的资源起点,多个下行信道或信号之间的相对顺序和随机接入信号的格式共同确定。
随机接入信号传输所使用的资源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非连续的。
在非连续资源上,随机接入信号分段传输,每段的随机接入信号长度不一定相等,分段后的随机接入信号中前导码需具备循环前缀。
终端接收基站通知分段数量;或者终端接收基站通知某段随机接入信号延迟到下一个可用随机资源上传输的信令;或者终端接收基站通知某段随机接入信号的随机接入资源被打孔的信令。
示例三:
如图13为例,提供了5种格式的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格式0是基础信号格式,没有任何的前导码重复,循环前缀CP也是用于常规覆盖。图13中的GT表示保护间隔,为Guard Time的缩写。而其余4种格式为拓展信号格式,都对基础格式的前导码进行了多次重复,重复的前导码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格式1和格式2的循环前缀的长度和基础格式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当,相当可以理解为相等或者在量级上没有明显差异,比如差异值小于20%。这意味着格式1和2在覆盖距离上和基础格式0是相当的,重复的前导码只用于适配基站接收波束的数量,如重复2次,代表可以给基站提供两次波束接收的机会;重复3次,代表可以给基站提供三次波束接收的机会。格式1a和2a既有前导码的重复,也有相对于基础格式的明显加长的循环前缀,这代表这种格式既可能用于提供给基站多次波束接收的机会,也可以用于更大距离的覆盖,更大距离的覆盖需要通过更长的前导码序列和循环前缀来提供保证,多个前导码的重复形成的长前导码可以提供能量的累加以满足更远的覆盖距离。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设计不限于图13中提供的5种,相应的设计准则归纳来说:对基础格式的前导码进行不带循环前缀的多次重复,重复的前导码是相同的;对重复后的长前导码添加不同长度的循环前缀,其中某一种格式的循环前缀和基础格式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当;某一种格式的循环前缀的长度超过基础格式循环前缀的长度1倍或更长。
针对随机接入信号的信号格式中的前导码重复次数的设定,可以依赖于基站分时接收波束的次数。比如,基站有8个接收波束用于初始接入,这8个波束都是模拟波束,必须分时轮转,所以分时接收波束的次数就是8。若8个波束为混合波束,同一个时刻可以接收4个数字波束,则分时接收波束的次数就是2。这个能力将通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的选择隐含通知给终端。
本示例中的拓展信号格式可相当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示例四:
本示例提供另外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大体操作与示例三中类似,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前导码重复是携带循环前缀一起的重复。这种重复方式可以适用于终端切换了发射波束或者不同的前导码针对不同的终端的设计需求。
如图14所示的例子:信号格式0是基础信号格式,格式1为拓展信号格式的两个前导码分别用于同一个终端的不同的发射波束,所以实际上决定覆盖距离的仍然是前导码的长度,也就是说覆盖距离和基础格式相当,同样循环前缀的长度也和基础格式相当。格式1a也为拓展信号格式,在格式1a中前导码包括前导码1和前导码2,而格式1中的前导码均为前导码1,故格式1a除了在前后两个前导码上使用了不同的前导码序列外,其余都和格式1相同,使用不同的前导码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终端。格式2和格式2a均为拓展信号格式以循环前缀进行分界的外环重复的基本目的和格式1及格式1a相同,而同一个循环前缀内的内环前导码重复,目的类似于示例三,即可适用于更远覆盖场景,也可以用于提供给基站更多的接收波束的机会,格式2和格式2a可以认为是实施例1和本实施例中不带循环前缀重复和混合体。格式2和2a之间的区别在于格式2a外环重复的长前导码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终端。在格式2中所有前导码均为前导码1;格式2a包括的前导码包括前导码1和前导码2。
应该注意的是:每一种信号格式末尾的保护间隔GT是不做定义的,但GT的作用不能忽略,GT是用来保护随机接入后正常正交频分(OFDM)符号免受干扰的。所以多次重复的前导码之间并不需要GT。
实施例中前导码的格式设计不限于图14中提供的5种,相应的设计准则归纳来说:对基础格式的前导码进行带循环前缀的多次重复,重复的前导码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还可以对已经进行了不带循环前缀重复的长前导码进行带循环前缀的多次重复。
本示例提供的拓展信号格式,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第二拓展信号格式。
示例五: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信号所选择的上行资源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示例三和实施例四中提供了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由于相应的格式占用不同的时间长度,所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会影响到上行资源的选择和确定。
本示例提供一种确定随机接入信号所选择的上行资源的方法,可以依托于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下行信号,如基于同步信号、广播信道的时间、频率位置,通过一个设定的相对偏差或者信令通知的相对偏差来确定上行随机接入信号的上行资源。通过唯一性确定上行随机接入信号资源的好处在于,基站可以从上行随机接入信号的位置识别出终端选择的优化的基站下行信号,比如最优的下行同步信号等。若基站存在信道互易性,则基站不仅可以从上行随机接入信号的位置识别出基站的优化的下行发射信号,还能确定基站的优化的上行接收信号。
如图15所示:TRP是基站无线传输节点,SS1和SS2是两个不同的同步信号,SS1和SS2有先后顺序。UE1和UE3所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和SS1相关,由SS1的位置映射而来,UE1和UE3与SS1的相对时间差为Δt1,与SS1的相对频率差为Δf1和Δf3。UE2和UE4所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和SS2相关,由SS2的位置映射而来,UE2和UE4与SS2的相对时间差为Δt2,与SS1的相对频率差为Δf1和Δf3。
如果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占用的资源是连续的,所说的资源连续可以是实际物理资源或者逻辑资源在时域或者频域上是连续的。仍然如图3所示,UE1和UE3、UE2和UE4所使用的资源是时域上连续的,那么可以通过映射下行信道或信号的先后顺序来决定不同随机接入前导码占用资源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就是UE只需要知道随机接入资源的起点位置,而在随机接入资源中的相对顺序可以通过他们各自与同步信号SS对应关系,同步信号SS1、SS2的相对顺序来一一映射,并结合随机接入信号的具体格式就可以唯一确认各个UE的随机接入信号资源。这种通过相对顺序隐含确定资源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省基站给终端指示的信令。
归纳来说,随机接入信号所选择的上行资源的与下行信号的下行资源有关联关系,关联关系是通过预定义和信令通知的相对时间或频率偏差。当存在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情况下,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合后的资源起点与多个下行信道或信号存在关联关系。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各自的资源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随机接入信号组合后的资源起点,多个下行信道或信号之间的相对顺序和随机接入信号的格式共同确定。
示例六
由于基站和终端在最大发射功率上的差异,所以为达到下行同步和上行随机接入相当的覆盖范围,随机接入的资源开销特别是随机接入占用的时长远远大于下行同步信号的资源开销,比如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5ms中只有一个主同步信号符号,其对于的随机接入信号所占用的资源不小于14个符号。这样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子帧和时隙长度相对于LTE更短,当需要满足一些更大距离的覆盖时,随机接入信号占用的资源有可能会超出随机接入时隙或子帧的长度。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倾向于使用十分复用TDD模式,在一个时隙或子帧内既有下行也有上行,传输时隙可能有7个或者14个符号,由于业务的不对称性,能够用于上行传输符号数量是比较少的,连续的上行传输符号也可能不能完全容纳随机接入信号。
由于随机接入信号可能长度比较长,这样就会较长时间中断其他终端在发送业务数据时的上行资源,有必要减少其他终端的正常业务数据的中断时间。
以上多个原因都需要随机接入信号支持非连续传输。图4给出了一种非连续传输的例子。图15来源于将图14的连续随机接入信号传输分割后在不连续的资源上进行传输。
可选地,图15就是将图14中连续的资源分段形成。分段在信令上需要进行明确的分段指示,基站根据资源情况,以指示终端进行合理的分段,分段指示可以是资源分段的段数或者每段内的前导码的长度,这也意味着不同段之间可能允许的前导码的长度也是不同的。分段之后,为保护前导码之后的正常符号,需要在前导码后形成保护时间GT。分段之前如果重复的前导码没有循环前缀的,也需要添加循环前缀,如图16所示,分段前多段前导码属于同一个终端,且没有循环前缀,分段后需要为前导码添加循环前缀。
另外一种可选的方法是对连续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打孔以生成非连续的随机接入传输。对TDD模式来说,时隙内的下行资源可以视为被打孔掉上行资源。打孔后,原打孔位置的随机接入信号延迟到后面的比如下一个可用随机接入资源进行传输,如图17所示:第二个前导码的位置被打孔,其相应的传输延迟到下一个可用前导码资源,打孔后对第一个前导码自然形成了GT,第二个前导码需要增加循环前缀。可以通过通知终端延迟随机接入信号传输的信令来实现打孔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计算机或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可实现前述所述的上行波束的接收配置的确定方法和所述上行随机接入请求方法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为非瞬间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由无线通信设备确定信号格式;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以及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使用对应的S个发送配置向无线通信节点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其中,数量S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被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并且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包括天线的至少一个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信号格式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的指示,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一循环前缀和P2个第一前导码;
其中,P2等于或大于P1,P1个第一循环前缀中的至少一个和P2个第一前导码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发送配置下被发送,并且P1和P2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使用对应的S个发送配置向无线通信节点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分段传输到所述无线通信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分段传输到所述无线通信节点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分段段数;以及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分段段数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分段传输到所述无线通信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分段段数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分段指示;以及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分段指示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分段段数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和对应于单个随机接入资源的数据长度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确定信号格式;
根据所述信号格式形成随机接入信号;以及
通过使用对应的S个发送配置向无线通信节点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其中,对应的数量S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被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并且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包括天线的至少一个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的指示,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一循环前缀和P2个第一前导码;
其中P2大于或等于P1,P1个第一循环前缀中的至少一个和P2个第一前导码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发送配置下被发送,并且P1和P2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分段传输到所述无线通信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确定分段段数;以及
根据所述分段段数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分段传输到所述无线通信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从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分段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分段指示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和对应于单个随机接入资源的数据长度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由无线通信节点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使用对应的S个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数量S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被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根据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的信号格式形成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并且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包括天线的至少一个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节点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的指示,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一循环前缀和P2个第一前导码;
其中P2大于或等于P1,P1个第一循环前缀中的至少一个和P2个第一前导码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发送配置下被发送,并且P1和P2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的指示来确定所述信号格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由无线通信节点通过使用对应的S个发送配置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节点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响应于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而分段传输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通信节点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包括:
由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根据分段段数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17.一种无线通信节点,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使用对应的S个发送配置来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所述多个部分,其中数量S是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被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多个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根据信号格式形成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信号格式,并且其中,所述S个发送配置包括天线的至少一个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的指示传输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包括:P1个第一循环前缀和P2个第一前导码;
其中P2大于或等于P1,P1个第一循环前缀中的至少一个和P2个第一前导码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S个发送配置中的每一个发送配置下被发送,并且P1和P2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所述第一拓展信号格式的指示来确定所述信号格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是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响应于确定所述随机接入信号的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长度而分段传输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分段段数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分段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分段段数。
21.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以及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115306.7A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622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5306.7A CN117062227A (zh)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2012.8A CN108024361B (zh) 2016-11-04 2016-11-04 确定方法、接入、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CN202311115306.7A CN117062227A (zh)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2012.8A Division CN108024361B (zh) 2016-11-04 2016-11-04 确定方法、接入、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2227A true CN117062227A (zh) 2023-11-14

Family

ID=6207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15306.7A Pending CN117062227A (zh)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节点以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CN201610982012.8A Active CN108024361B (zh) 2016-11-04 2016-11-04 确定方法、接入、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2012.8A Active CN108024361B (zh) 2016-11-04 2016-11-04 确定方法、接入、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993267B2 (zh)
EP (1) EP3537831A4 (zh)
CN (2) CN117062227A (zh)
WO (1) WO2018082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7871B (zh) * 2018-08-13 2024-06-1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
WO2020164026A1 (zh) * 2019-02-13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7022731B2 (ja) * 2019-11-12 2022-02-18 Kddi株式会社 多数のアンテナを選択的に使用する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698139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82906B1 (ko) * 2003-12-27 2006-05-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랜 시스템을 위한 프리앰블 구성 방법 및 프레임동기 검출 방법
CN102724766B (zh) * 2006-01-17 2016-03-16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CN101083647B (zh) * 2006-05-30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实现同步的方法
EP2036272A1 (en) * 2006-06-21 2009-03-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s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TE451811T1 (de) * 2006-08-29 2009-12-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etektion von zugangsbursts in einem direktzugriffskanal
KR100937423B1 (ko) * 2006-09-26 2010-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복형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송신 방법
WO2008051033A2 (en) * 2006-10-25 2008-05-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for adjust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against frequency offset
US8693412B2 (en) * 2007-03-20 2014-04-08 Alcatel Lucent Configurable random access channel structure for range exten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86753B (zh) * 2007-04-11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前导码发送接收方法
US8000306B2 (en) * 2007-04-27 2011-08-16 Alcatel Luc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format for an extended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64546B2 (en) * 2007-06-14 2011-11-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reamble detection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430462B1 (ko) * 2007-08-09 2014-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ach 프리엠블 구성방법 및 전송방법
CN101431803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d系统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8493912B2 (en) * 2007-12-12 2013-07-2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KR101443633B1 (ko) * 2008-01-01 2014-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새로운 레인징 구조를 이용한 레인징 수행 방법
CN101217808B (zh) * 2008-01-17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
US8717907B2 (en) * 2008-02-21 2014-05-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justment of radio detection level for request signals based observed false detection
EP2353264B1 (en) * 2008-12-05 2012-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CN101888360A (zh) * 2009-05-15 201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发射方法和装置及相关系统
CN101944929B (zh) * 2009-07-06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US8644277B2 (en) * 2009-08-06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s
WO2011046377A2 (en) * 2009-10-14 2011-04-21 Lg Electronics Inc.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US8923218B2 (en) * 2009-11-02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32818A1 (ko) * 2010-04-23 201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36508A2 (en) * 2010-04-27 2011-11-03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36271B (zh) * 2010-12-24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及装置
US8983547B2 (en) * 2011-09-15 2015-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selecting in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86010B (zh) * 2012-03-16 2018-09-2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随机接入过程
US9380582B2 (en) * 2012-04-16 2016-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beam communications in random access i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CN10358215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接收机
CN103582152B (zh) * 2012-07-23 2018-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子帧格式的获得方法及接收机
CN103857057B (zh) * 2012-12-06 2018-10-1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tdd模式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45557B (zh) * 2013-01-18 2019-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US9756657B2 (en) * 2013-07-22 2017-09-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network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estimation for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6105361A (zh) * 2014-03-25 2016-11-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前导码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CN106464627B (zh) * 2014-06-11 2020-03-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前导码序列的方法、无线设备、前导码接收机、网络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74725B (zh) * 2014-07-25 2019-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方法和设备
US10104645B2 (en) * 2014-10-09 2018-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method of devices with different path loss
JP2018085545A (ja) * 2015-03-25 2018-05-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2126323B1 (ko) * 2015-03-28 2020-06-2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그리고 단말
EP4087354A1 (en) * 2015-06-01 2022-11-09 Apple Inc.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KR20210064437A (ko) * 2015-07-27 2021-06-02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Nb lte prach 설계
WO2017096518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JP6624604B2 (ja) * 2016-02-05 2019-12-25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サブキャリア間隔指示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US20170265230A1 (en) * 2016-03-14 2017-09-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Backoffs
US10812238B2 (en) * 2016-04-20 2020-10-20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figurable reference signals
US10820355B2 (en) * 2017-03-24 2020-10-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86725A1 (en) 2019-12-19
US20240098802A1 (en) 2024-03-21
WO2018082610A1 (zh) 2018-05-11
EP3537831A4 (en) 2020-05-27
CN108024361A (zh) 2018-05-11
CN108024361B (zh) 2023-09-12
US11844112B2 (en) 2023-12-12
EP3537831A1 (en) 2019-09-11
US10993267B2 (en) 2021-04-27
US20210235507A1 (en)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8156B2 (en) Mechanisms for enhanc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6455040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560904B (zh) 一种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移动通信终端
EP3468289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844112B2 (en) Determination method, access,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7689839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34399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1757529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2487332B1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기기
KR2018003564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77214A1 (zh) 随机接入物理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EP35065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KR20200020536A (ko) Nr v2x 시스템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205281B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资源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EP3425990A1 (en) Enhanced prach scheme for power savings, range improvement and improved detection
KR20220063223A (ko)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신호의 수신 방법 및 단말
EP3927083B1 (en) Initia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478914A (zh) 信号发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659456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3630861B (zh) 同步信号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71363B (zh) 小区测量的方法与装置
CN115065987A (zh) 空闲信道侦听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113620B (zh) 传输资源指示方法和网络设备
KR102604254B1 (ko) Nr v2x 시스템을 위한 동기화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632919B1 (ko) 사이드링크를 위한 nr 시스템에서 동기화 신호 블록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