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55280A -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55280A
CN117055280A CN202311315542.3A CN202311315542A CN117055280A CN 117055280 A CN117055280 A CN 117055280A CN 202311315542 A CN202311315542 A CN 202311315542A CN 117055280 A CN117055280 A CN 117055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cooler
cooling
shell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55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55280B (zh
Inventor
肖陶康
强利刚
李天齐
王克楠
任宏喜
张志远
李林
杨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Aerospa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55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55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55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5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55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5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相机隔热组件,相机冷却组件,相机隔热组件设置在相机冷却组件内部;相机隔热组件包括工业相机、相机支架和相机导线,工业相机设置在相机支架内部;相机支架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12瓦/米·度;相机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器内壳、冷却器外壳,冷却器内壳的左侧具有第一凸起部,冷却器外壳的右侧具有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冷却器外壳内周面的左端密封连接,第二凸起部和冷却器内壳外周面的右端密封连接,冷却器外壳底部左侧设置进油口,冷却器外壳底部右侧设置出油口,进油口处的油温低于50摄氏度。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的相机冷却装置存在设备过大,集成性差且冷却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多自由度机械臂的机器视觉在真空环境下代替人工完成货物智能识别定位、故障检测等作业。智能机器人近几年来快速发展,机器视觉作为机械臂关节关键技术之一,工业相机适应高温工作环境的能力决定了智能设备的寿命长短。
多自由度机械臂的机器视觉布置在机械臂的末端,在机械臂的移动过程中需要用到工业相机对动作和零件进行识别,其整体需要进入真空室内,而真空室环境温度高达120℃。机器视觉成像组件采用的工业CCD/CMOS相机组件,一般能够耐受的工作温度上限在+55℃左右,高温将使相机频率降低、像素质量变差,因此需要布设冷却循环装置对相机进行整体冷却降温,才能满足120℃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目前,现有的工业相机在特定环境下不添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并且现有的相机冷却系统大多采用风冷和水冷,在工作过程中均需要外接相应的冷却设备,增加了机械臂的整体外接尺寸,并不能将工业相机与冷却装置很好的集成起来。而水冷大多采用螺旋管道进行冷却液循环,使得冷却液与工业相机接触不够充分,降低冷却效果。
现有的工业相机冷却装置主要有以下缺点:
风冷和水冷装置均增加额外能源装置,从而造成设备过于庞大,集成性差。
使用螺旋管道进行冷却液循环,冷却液与工业相机接触不够充分,降低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相机冷却装置存在设备过大,集成性差且冷却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
相机隔热组件,相机冷却组件,所述相机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相机冷却组件内部;
所述相机隔热组件包括工业相机、相机支架和相机导线,所述工业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支架内部;所述相机支架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12瓦/米·度;
所述相机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器内壳、冷却器外壳、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左端具有自冷却器内壳外周面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冷却器内壳内周面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右端具有自冷却器外壳内周面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冷却器外壳外周面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冷却器外壳内周面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的右端密封连接,所述冷却器内壳与所述冷却器外壳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冷却器外壳底部左侧设置所述进油口,所述冷却器外壳底部右侧设置所述出油口,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分别与冷却器外壳底部上设置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所述进油口处的油温低于50摄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支架的外周面右端具有第三凸起部,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安装台阶,所述第三凸起部和第一安装台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支架的左端面设置矩形安装孔,所述相机支架的右端面设置有镜头通孔,所述工业相机安装在所述矩形安装孔内,所述工业相机的镜头穿过所述镜头通孔,所述相机支架的左端面设置有径向延伸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相机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外周面上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冷却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上,所述冷却环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冷却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依次分隔并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外周面上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冷却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上,所述冷却环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冷却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的外周面和所示冷却器外壳的内周面抵接,自左至右依次形成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
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的靠近冷却器外壳内周面的位置依次设置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远离所述进油口设置,所述第二缺口远离所述第一缺口设置,所示第三缺口远离所述出油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四流体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外壳底部具有水平安装部,所述水平安装部左侧具有突出所述冷却器外壳左端面设置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所述水平安装部右侧具有突出所述冷却器外壳右端面设置的第三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隔热组件还包括镜片压板、玻璃板,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内周面右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在所述第三安装台阶的左侧设置第二安装台阶,所述玻璃板和第三安装台阶抵接,所述镜片压板和第二安装台阶抵接,所述镜片压板的右侧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左侧面具有部分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左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护线槽,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二过线孔,所述护线槽靠近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所述护线槽和所述盖板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相机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进入所述护线槽。
为解决现有的相机冷却装置存在设备过大,集成性差且冷却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工业相机装在导热系数低的相机支架上,防止外部热量传导至工业相机本体导致相机温度升高,实现内部隔热;
通过在相机隔热组件外部设置相机冷却组件,使油温低于50摄氏度的液压油从进油口进入到冷却器内壳和冷却器外壳组成的第一容纳空间中,并实现吸取工作环境传递给冷却器外壳的热量,并通过出油口将吸收有热量的液压油带出至外部环境中,并完成热量的释放,以实现对相机冷却组件进行降温,可防止外部热量传导至相机冷却组件的内部,进而降低了环境温度对工业相机运行的影响;
通过内部隔热和外部散热的方式对工业相机进行整体降温,使工业相机满足在120℃环境温度下工作的要求,实现机械臂的机器视觉在真空室里作业目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相机冷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相机冷却循环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相机隔热组件;101-工业相机;102-相机支架;1021-第三凸起部;1022-矩形安装孔;1023-第一过线孔;103-相机导线;104-镜片压板;105-玻璃板;20-相机冷却组件;201-盖板;2011-第二过线孔;202-冷却器内壳;2021-第一安装台阶;2022-第二安装台阶;2023-第三安装台阶;203-冷却环;2031-第一导流板;2032-第二导流板;2033-第三导流板;204-冷却器外壳;2041-进油口;2042-出油口;205-护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包括:
相机隔热组件10,相机冷却组件20,所述相机隔热组件10设置在所述相机冷却组件20内部。
所述相机隔热组件10包括工业相机101、相机支架102和相机导线103,所述工业相机101设置在所述相机支架102内部;所述相机支架102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12瓦/米·度。
所述相机冷却组件20包括冷却器内壳202、冷却器外壳204、进油口2041、出油口2042,所述冷却器内壳202的左端具有自冷却器内壳202外周面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冷却器内壳202内周面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冷却器外壳204的右端具有自冷却器外壳204内周面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外周面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内周面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冷却器内壳202外周面的右端密封连接,所述冷却器内壳202与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底部左侧设置所述进油口2041,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底部右侧设置所述出油口2042,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分别与冷却器外壳204底部上设置的进油口2041与出油口2042连通,所述进油口2041处的油温低于50摄氏度。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支架102内部具有安装孔,该工业相机101通过安装孔套设在导热系数低的相机支架102上,并用螺钉将其固定,可以防止外部热量通过相机支架102传导至工业相机101本体上,从而导致工业相机101温度升高,以实现内部隔热。其中,安装孔的形状与工业相机101相套设部分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或大致相同,使安装孔就有导向作用,以便于将工业相机101精准的放置于该安装孔中。本申请中,该工业相机101与相机支架102之间的连接还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卡固连接(例如销钉连接)、或其他可实施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制。
进一步的,冷却器内壳202和冷却器外壳204进行焊接组装成冷却器壳体,使冷却器内壳202的第一凸起部与冷却器外壳204内周面的左端密封连接,冷却器外壳204的第二凸起部与冷却器内壳202外周面的右端密封连接,并形成有一个密闭的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一容纳空间内注入有液压油,液压油用于吸取工作环境传递给冷却器外壳204的热量。其中,该第一容纳空间与冷却器外壳204底部上设置的进油口2041与出油口2042连通,使位于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外部的液压油(即油温低于50摄氏度)通过进油口2041流入该第一容纳空间之内,并使位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已吸取热量的液压油通过出油口2042排出至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外部,以实现外部散热。
其中,该相机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有配合相机冷却组件20使用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用于提供油温低于50摄氏度的液压油。其中,冷却装置优选为包括具有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装置的液压泵站,液压泵站具有进油管路与出油管路。其中,进油管路用于连通冷却器外壳204底部的出油口2042,出油管路用于连通冷却器外壳204底部的进油口2041,使其与相机冷却组件20内的第一容纳空间组成循环流道。
将经过具有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装置的液压泵站冷却的液压油在经过机械臂液压关节后,进行降压处理,降压后的液压油从进油口2041进入到冷却环和冷却器外壳204组成的循环流道中,通过出油口2042与液压泵站之间的快速循环流通,将环境传给冷却器壳体表层的热量带至外部环境释放,实现冷却器壳体的散热降温。由于液压泵站具有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装置,可将液压油工作温度控制在50℃以内,相对于工业相机101工作环境而言属于冷源,可达到内外环境热交换的目的。
本申请中,冷却器壳体内部位于冷却器内壳202内周面所在侧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该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安装相机隔热组件1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该相机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内部隔热和外部散热的方式对工业相机101进行整体降温,使相机满足在120℃环境温度下工作的要求,实现机械臂的机器视觉在真空室里作业目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支架102的外周面右端具有第三凸起部1021,所述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安装台阶2021,所述第三凸起部1021和第一安装台阶202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将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2021,且第一安装台阶2021与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的连接部分形成有第一限位面。组装的时候,相机支架102的右端从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左端插入到第二容纳空间中,直到位于相机支架102的外周面右端的第三凸起部1021与第一限位面相抵接。其中,相机支架102通过第三凸起部1021与冷却器内壳202之间过盈配合并用环氧胶进行黏结固定,以实现将相机支架102固定在相机冷却组件20上。当相机支架102与冷却器内壳202过盈配合时,该第一限位面可作为定位基准面使用,将相机支架102套设与该冷却器内壳202上的限定位置处。本申请中,第三凸起部1021的形状与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相套设部分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或大致相同,以便于将相机支架102精准的固定于该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上。其中,该相机支架102与冷却器内壳202之间的连接还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卡固连接(例如销钉连接)、或螺栓连接、或其他可实施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相机支架102的左端面设置矩形安装孔1022,所述相机支架102的右端面设置有镜头通孔,所述工业相机101安装在所述矩形安装孔1022内,所述工业相机101的镜头穿过所述镜头通孔,所述相机支架102的左端面设置有径向延伸的第一过线孔1023,所述相机导线103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1023。
在本实施例中,工业相机101大致呈矩形体状,为了便于将工业相机101精准的放置于该安装孔中,因此将安装孔的形状设置为矩形状(即矩形安装孔1022)。
进一步的,在相机支架102内部位于矩形安装孔1022与镜头通孔连接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限位面。组装的时候,工业相机101的右端(即工业相机101装载镜头的端部)从相机支架102左端插入到矩形安装孔1022中,直到工业相机101的右端与第二限位面相抵接。其中,该第二限位面可作为定位基准面使用,将工业相机101套设与该相机支架102内部的限定位置处。本申请中,工业相机101通过螺钉锁固连接于相机支架102的矩形安装孔1022内,以实现将工业相机101固定在相机支架102上,进而实现将工业相机101固定在相机冷却组件20内部,以实现对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内部进行隔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相机冷却组件20还包括冷却环203,所述冷却环203外周面上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和第三导流板2033,所述冷却环203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冷却器内壳202外周面上,所述冷却环203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冷却环203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和第三导流板2033的外周面和所示冷却器外壳204的内周面抵接,自左至右依次形成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将冷却器内壳202与冷却环203焊接连接,使冷却环203上的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及第三导流板2033将第一容纳空间依次分割为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及第四流体通道,且在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及第三导流板2033上设置缺口,使之相互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实现从进油口2041注入的液压油依次快速导流并扩散至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及第四流体通道的各个位置处,以加快位于各流体通道内的液压油吸取由外部环境传递至冷却器壳体表面的温度;再者,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和第三导流板2033的外周面和冷却器外壳204的内周面抵接,可实现将传导至冷却器壳体表面的温度传导至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和第三导流板2033中,以增大冷却器壳体与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液压油之间的热接触面积,可加快液压油吸收热量的速度,继而提升散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2031、第二导流板2032、第三导流板2033的靠近冷却器外壳204内周面的位置依次设置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远离所述进油口2041设置,所述第二缺口远离所述第一缺口设置,所示第三缺口远离所述出油口2042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连通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一缺口远离进油口2041设置。当油温低于50摄氏度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口2041流入第一流体通道时,由于第一流体通道呈圆环状,且第一缺口远离进油口2041设置,可使得进入第一流体通道的液压油先扩散至第一流体通道的各区域位置,然后再通过第一缺口流入至第二流体通道中,以实现冷却器壳体与位于第一流体通道的液压油之间充分热接触,以提升整体散热效率。本申请优选为第一缺口至进油口2041之间的距离为最大。
进一步的,当连通第二流体通道与第三流体通道的第二缺口远离第一缺口设置时,可实现冷却器壳体与位于第二流体通道的液压油之间充分热接触,以提升整体散热效率。本申请优选为第二缺口至第一缺口之间的距离为最大。
进一步的,由于进油口2041与出油口2042均设置于冷却器外壳204的底部,因此当连通第三流体通道与第四流体通道的第三缺口远离出油口2042设置时,必然存在第三缺口远离第二缺口设置。故可实现冷却器壳体与位于第三流体通道的液压油之间充分热接触,同时也可实现冷却器壳体与位于第四流体通道的液压油之间充分热接触,以提升整体散热效率。本申请优选为第三缺口至出油口2042之间的距离为最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外周面上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冷却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上,所述冷却环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冷却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依次分隔并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附图未揭示)。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实现从进油口注入的液压油依次快速导流并扩散至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及第四流体通道的各个位置处,以加快位于各流体通道内的液压油吸取由外部环境传递至冷却器壳体表面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2041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油口2042和所述第四流体通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可进一步优化位于相机冷却组件20内的循环流道,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底部具有水平安装部,所述水平安装部左侧具有突出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左端面设置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所述水平安装部右侧具有突出所述冷却器外壳204右端面设置的第三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用四个螺钉分别穿过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第三安装通孔及第四安装通孔,将冷却器外壳204底部的水平安装部固定在机械臂的末端,实现将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固定在多自由度机械臂上。本申请中,该相机冷却循环装置与多自由度机械臂之间的连接还可以为卡固连接(例如销钉连接)、或其他可实施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隔热组件10还包括镜片压板104、玻璃板105,所述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右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2023,在所述第三安装台阶2023的左侧设置第二安装台阶2022,所述玻璃板105和第三安装台阶2023抵接,所述镜片压板104和第二安装台阶2022抵接,所述镜片压板104的右侧面和所述玻璃板105的左侧面具有部分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将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右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2023,在第三安装台阶2023的左侧设置第二安装台阶2022,并且第一安装台阶2021位于第二安装台阶2022左侧位置设置。其中,第二安装台阶2022与第一安装台阶2021的连接部分形成有第三限位面,第三安装台阶2023与第二安装台阶2022的连接部分形成有第四限位面。组装的时候,玻璃板105从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左端装入到第二容纳空间中,直到玻璃板105的右端与第四限位面相抵接,再通过将镜片压板104从冷却器内壳202的内周面左端装入到第二容纳空间中,直到镜片压板104的右端与第三限位面相抵接,此时镜片压板104的右侧面的部分抵接在玻璃板105的左侧面上。其中,使用螺钉将镜片压板104固定在冷却器壳体上,起到固定玻璃板105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压板104与第一安装台阶2021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具体为镜片压板104与第一安装台阶2021之间过盈配合并用环氧胶进行黏结固定,以实现将镜片压板104固定在冷却器内壳202上。当镜片压板104与第一安装台阶2021过盈配合时,该第三限位面可作为定位基准面使用,将镜片压板104限位在该冷却器内壳202上的限定位置处,并实现将玻璃板105也限位在该冷却器内壳202上的限定位置处。本申请中,镜片压板104的形状与第一安装台阶2021的内周面相套设部分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或大致相同,以便于将镜片压板104精准的固定于该第一安装台阶2021的内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20还包括盖板201,所述盖板201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器内壳202的左端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螺钉将盖板201固定在冷却器壳体的冷却器内壳202上,可实现将相机隔热组件10密封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中,实现进一步降低环境温度对相机隔热组件10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冷却组件20还包括护线槽205,所述盖板201设置有第二过线孔2011,所述护线槽205靠近所述第二过线孔2011设置,所述护线槽205和所述盖板201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相机导线103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2011进入所述护线槽205。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01上靠近相机导线10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线孔2011,可使得位于第二容纳空间的相机导线103从第二过线孔2011中穿过,并将相机导线103沿着护线槽205的形状进行放置,以起到保护相机导线103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将冷却器内壳202、冷却环203和冷却器外壳204进行焊接组装成冷却器壳体;依次将玻璃板105和镜片压板104装入冷却器壳体中,使用螺钉将镜片压板104固定在冷却器壳体上,起到固定玻璃板105的作用;将工业相机101装入相机支架102中,并用螺钉将其固定;将相机支架102装入冷却器壳体的冷却器内壳202中,相机支架102和冷却器内壳202之间过盈配合并用环氧胶进行黏结固定;使用螺钉将盖板201固定在冷却器壳体的冷却器内壳202上,并将相机导线103从盖板201的第二过线孔2011中穿过,将相机导线103沿着护线槽205的形状进行放置,起到保护相机导线103的作用。
本相机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内部隔热的工作原理是:将工业相机装在导热系数低的相机支架上,防止外部热量传导至工业相机本体导致工业相机温度升高,实现内部隔热;外部散热的工作原理是:将经过具有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装置的液压泵站冷却的液压油在经过机械臂液压关节后,进行降压处理,降压后的液压油从进油口进入到冷却环和冷却器外壳组成的循环流道中,通过出油口与液压泵站之间的快速循环流通,将环境传给相机冷却循环装置表层的热量带至外部环境释放,实现冷却器壳体散热降温。由于液压泵站具有风冷和水冷两套冷却装置,可将液压油工作温度控制在50℃以内,相对于工业相机工作环境而言属于冷源,可达到内外环境热交换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包括:
相机隔热组件,相机冷却组件,所述相机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相机冷却组件内部;
所述相机隔热组件包括工业相机、相机支架和相机导线,所述工业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支架内部;所述相机支架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12瓦/米·度;
所述相机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器内壳、冷却器外壳、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左端具有自冷却器内壳外周面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冷却器内壳内周面延伸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右端具有自冷却器外壳内周面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冷却器外壳外周面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冷却器外壳内周面的左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的右端密封连接,所述冷却器内壳与所述冷却器外壳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冷却器外壳底部左侧设置所述进油口,所述冷却器外壳底部右侧设置所述出油口,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分别与冷却器外壳底部上设置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所述进油口处的油温低于50摄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支架的外周面右端具有第三凸起部,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安装台阶,所述第三凸起部和第一安装台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支架的左端面设置矩形安装孔,所述相机支架的右端面设置有镜头通孔,所述工业相机安装在所述矩形安装孔内,所述工业相机的镜头穿过所述镜头通孔,所述相机支架的左端面设置有径向延伸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相机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外周面上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冷却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上,所述冷却环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冷却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依次分隔并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外周面上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冷却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冷却器内壳外周面上,所述冷却环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冷却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的外周面和所示冷却器外壳的内周面抵接,自左至右依次形成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和第四流体通道;
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的靠近冷却器外壳内周面的位置依次设置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远离所述进油口设置,所述第二缺口远离所述第一缺口设置,所示第三缺口远离所述出油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四流体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外壳底部具有水平安装部,所述水平安装部左侧具有突出所述冷却器外壳左端面设置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所述水平安装部右侧具有突出所述冷却器外壳右端面设置的第三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隔热组件还包括镜片压板、玻璃板,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内周面右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在所述第三安装台阶的左侧设置第二安装台阶,所述玻璃板和第三安装台阶抵接,所述镜片压板和第二安装台阶抵接,所述镜片压板的右侧面和所述玻璃板的左侧面具有部分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器内壳的左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冷却组件还包括护线槽,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二过线孔,所述护线槽靠近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所述护线槽和所述盖板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相机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进入所述护线槽。
CN202311315542.3A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Active CN117055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5542.3A CN117055280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5542.3A CN117055280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5280A true CN117055280A (zh) 2023-11-14
CN117055280B CN117055280B (zh) 2023-12-19

Family

ID=8866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5542.3A Active CN117055280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55280B (zh)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9040A (ja) * 2000-09-26 2002-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266474A (ja) * 2003-02-28 2004-09-24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水冷カメラケース
JP2005084367A (ja) * 2003-09-09 2005-03-3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監視カメラ及び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0841740B1 (ko) * 2007-08-06 2008-06-30 지브이에스 주식회사 진공 방수 카메라
CN101664794A (zh) * 2009-09-16 2010-03-10 重庆大学 连铸二冷密闭室铸坯表面温度场测量装置
JP2010283673A (ja) * 2009-06-05 2010-12-16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冷却機能を付与したビデオカメラ
JP2017034314A (ja) * 2015-07-29 2017-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冷却システム
US20180231875A1 (en) * 2017-02-15 2018-08-16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Natural Resources High Temperature Camera Probe
JP2019003069A (ja) * 2017-06-16 2019-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雲台装置
CN208505069U (zh) * 2018-05-11 2019-02-15 南通希尔顿博世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却器
JP2019062488A (ja) * 2017-09-28 2019-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20200103428A (ko) * 2019-02-25 2020-09-02 원용대 카메라 하우징
KR102230492B1 (ko) * 2019-10-01 2021-03-22 주식회사 뷰웍스 영상촬영장치
CN113170035A (zh) * 2020-06-30 2021-07-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模块及可移动平台
CN113507552A (zh) * 2021-07-13 2021-10-15 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钢水喷溅的微型高温摄像机
CN113574452A (zh) * 2019-03-28 2021-10-29 明答克株式会社 监视相机装置
CN214623271U (zh) * 2021-03-31 2021-11-05 天津澔克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温潮湿环境的工业相机
CN214788963U (zh) * 2020-12-04 2021-11-19 杭州更荣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齿轮箱
CN215300746U (zh) * 2021-07-31 2021-12-24 北京宏博亚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水冷防腐蚀摄像仪
CN215550038U (zh) * 2021-07-06 2022-01-18 广东冠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防霉抗菌马桶盖用pvc膜的冷却装置
CN216852976U (zh) * 2022-04-15 2022-06-28 深圳小马易行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995024A (zh) * 2022-06-02 2022-09-02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场景的工业相机散热装置
CN115002308A (zh) * 2022-05-10 2022-09-02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及其镜头
CN217484676U (zh) * 2022-06-08 2022-09-2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高温真空相机防护壳
CN218037653U (zh) * 2022-09-01 2022-12-13 无锡图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相机机构
CN218387694U (zh) * 2022-11-03 2023-01-24 重庆都宸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爆摄像机外壳及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9040A (ja) * 2000-09-26 2002-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266474A (ja) * 2003-02-28 2004-09-24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水冷カメラケース
JP2005084367A (ja) * 2003-09-09 2005-03-3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監視カメラ及び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0841740B1 (ko) * 2007-08-06 2008-06-30 지브이에스 주식회사 진공 방수 카메라
JP2010283673A (ja) * 2009-06-05 2010-12-16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冷却機能を付与したビデオカメラ
CN101664794A (zh) * 2009-09-16 2010-03-10 重庆大学 连铸二冷密闭室铸坯表面温度场测量装置
JP2017034314A (ja) * 2015-07-29 2017-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冷却システム
US20180231875A1 (en) * 2017-02-15 2018-08-16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Natural Resources High Temperature Camera Probe
JP2019003069A (ja) * 2017-06-16 2019-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雲台装置
JP2019062488A (ja) * 2017-09-28 2019-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208505069U (zh) * 2018-05-11 2019-02-15 南通希尔顿博世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却器
KR20200103428A (ko) * 2019-02-25 2020-09-02 원용대 카메라 하우징
CN113574452A (zh) * 2019-03-28 2021-10-29 明答克株式会社 监视相机装置
KR102230492B1 (ko) * 2019-10-01 2021-03-22 주식회사 뷰웍스 영상촬영장치
CN113170035A (zh) * 2020-06-30 2021-07-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模块及可移动平台
CN214788963U (zh) * 2020-12-04 2021-11-19 杭州更荣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齿轮箱
CN214623271U (zh) * 2021-03-31 2021-11-05 天津澔克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温潮湿环境的工业相机
CN215550038U (zh) * 2021-07-06 2022-01-18 广东冠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防霉抗菌马桶盖用pvc膜的冷却装置
CN113507552A (zh) * 2021-07-13 2021-10-15 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钢水喷溅的微型高温摄像机
CN215300746U (zh) * 2021-07-31 2021-12-24 北京宏博亚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水冷防腐蚀摄像仪
CN216852976U (zh) * 2022-04-15 2022-06-28 深圳小马易行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002308A (zh) * 2022-05-10 2022-09-02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及其镜头
CN114995024A (zh) * 2022-06-02 2022-09-02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场景的工业相机散热装置
CN217484676U (zh) * 2022-06-08 2022-09-2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高温真空相机防护壳
CN218037653U (zh) * 2022-09-01 2022-12-13 无锡图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相机机构
CN218387694U (zh) * 2022-11-03 2023-01-24 重庆都宸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爆摄像机外壳及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5280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25641A1 (en) Leak-detachable liquid-heat-transmission device
US10742091B2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driving device
KR102305265B1 (ko) 전지 모듈 하우징용 냉매 분배 인터페이스
CN101986198B (zh) Lcos投影机液冷散热系统
CN117055280B (zh) 一种相机冷却循环装置
CN212614984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
CN216965227U (zh) 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真空点胶机
CN114472080B (zh) 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37375A (zh) 一种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
CN216247745U (zh) X射线分析仪及散热装置
US20230327227A1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battery casing and battery pack
CN215057673U (zh) 一种防爆发动机尾气冷却装置
CN214788042U (zh) 一种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
CN220368757U (zh) 摄像装置及车辆
CN217406880U (zh) 一种消防无人机传输转接设备
CN218634648U (zh) 一种恒流高频高压电弧电源
CN117872665A (zh) 一种耐高温消防机器人用相机热防护装置
CN219288014U (zh) 散热组件、域控制器以及车辆
CN217693548U (zh) 一种相机测量装置
CN115559807B (zh) 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及其风冷降温控制系统
CN115022521B (zh) 摄像头模组
CN110836138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和车辆
CN218183146U (zh) 一种油水混冷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N213273371U (zh) 固化机照射头专用冷水机
CN220292016U (zh) 一种耐用性好的信号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