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3099A -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3099A
CN117043099A CN202280022951.1A CN202280022951A CN117043099A CN 117043099 A CN117043099 A CN 117043099A CN 202280022951 A CN202280022951 A CN 202280022951A CN 117043099 A CN117043099 A CN 11704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ron nitride
boron
particles
nitride powder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29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祐辅
宫田建治
宫崎智成
新井贵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4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3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1/0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1/06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metals, with silicon, or with boron, or with carbon, i.e. nitrides;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more than one metal, silicon or boron
    • C01B21/064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metals, with silicon, or with boron, or with carbon, i.e. nitrides;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more than one metal, silicon or boron with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82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nitrogen
    • C08K2003/385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bor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Abstract

一种氮化硼粉末,其为氮化硼粒子的集合体,对于从所述氮化硼粉末选出的20个氮化硼粒子A,分别在于任意方向以0.7mN/秒的负荷速度逐渐地施加负荷进行压碎时,直到压碎为止的所述氮化硼粒子A的在所述方向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μm)相对于施加负荷前的所述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μm)的比为0.20以上。

Description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硼粉末和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功率器件、晶体管、晶闸管、CPU等电子零件中,有如下课题:将使用时产生的热有效率地散热。对于该课题,至今为止进行了安装电子零件的印刷布线板的绝缘层的高导热化、或将电子零件或印刷布线板介由电绝缘性的热界面材料装设于散热片。这样的绝缘层和热界面材料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陶瓷粉末。
作为陶瓷粉末而言,具有高热传导率、高绝缘性、低相对介电系数等特性的氮化硼粉末受到关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六方晶氮化硼粉末,为试图在将凝集体的形状进一步球状化而提高填充性的同时,提高粉末强度,进一步通过高纯度化,实现经填充了该粉末的传热片等的绝缘性的提高和耐电压的稳定化,该六方晶氮化硼粉末的特征为,一次粒子的长径与厚度的比平均为5~10,一次粒子的凝集体的大小以平均粒径(D50)计为2μm~200μm,体积密度为0.5~1.0g/cm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8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电子零件内的电路的高速化和高集成化、电子零件的对于印刷布线板的安装密度的增加,散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求具有比以往更高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可实现具有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氮化硼粉末。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氮化硼粉末,其为氮化硼粒子的集合体,对于从该氮化硼粉末选出的20个氮化硼粒子A,分别在于任意方向以0.7mN/秒的负荷速度逐渐地施加负荷进行压碎时,直到压碎为止的该氮化硼粒子A的在该方向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μm)相对于施加负荷前的该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μm)的比为0.20以上。
上述位移量的平均值Y可以是14μm以上。
上述氮化硼粉末中,压碎强度的平均值可以是8MPa以上。
上述氮化硼粒子由多个氮化硼片构成,上述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氮化硼粉末和树脂。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氮化硼粉末,其能实现具有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氮化硼粉末中的氮化硼粒子的截面的SEM图像。
图2为实施例1的氮化硼粉末中的氮化硼粒子的表面的SEM图像。
图3为比较例1的氮化硼粉末中的氮化硼粒子的表面的SEM图像。
图4为使用实施例1的氮化硼粉末制作的片材的截面的SEM图像。
图5为使用比较例1的氮化硼粉末制作的片材的截面的SEM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氮化硼粉末,其为氮化硼粒子的集合体(由多个氮化硼粒子构成的粉体),对于从该氮化硼粉末选出的20个氮化硼粒子A,分别在于任意方向以0.7mN/秒的负荷速度逐渐地施加负荷进行压碎时,直到压碎为止的该氮化硼粒子A的在该方向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μm)相对于施加负荷前的该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μm)的比为0.20以上。
氮化硼粒子可以是由以氮化硼形成的多个氮化硼片构成,氮化硼片例如可以具有鳞片状的形状。在该情况下,氮化硼片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例如可以是1μm以上,也可以是10μm以下。
在氮化硼粒子中,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也可以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多个氮化硼片彼此的化学键合能够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在氮化硼片彼此的结合部分没有观察到氮化硼片之间的边界来确认。
氮化硼片的平均厚度可以是0.30μm以下、0.25μm以下、小于0.25μm、0.20μm以下或0.15μm以下,也可以是0.05μm以上或0.10μm以上。氮化硼片的平均厚度如下定义: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将以倍率10000倍观察氮化硼粒子的表面所得的SEM图像导入至图像分析软件(例如,MOUNTECH Co.,Ltd制的“Mac-view”)中,在该SEM图像中测定的40个氮化硼片的厚度的平均值。
考虑到能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片的平均长径可以是0.5μm以上、1.0μm以上或1.5μm以上,也可以是4.0μm以下、3.5μm以下或3.0μm以下。长径是指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最大长度。氮化硼片的平均长径如下定义: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将以倍率10000倍观察氮化硼粒子的表面而得的SEM图像导入至图像分析软件(例如,MOUNTECH Co.,Ltd制的“Mac-view”),在该SEM图像中测定的40个氮化硼片的长径的平均值。
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片的平均长径比可以是7.0以上、8.0以上、9.0以上、9.5以上、10.0以上或10.5以上。氮化硼片的平均长径比可以是20.0以下、17.0以下或15.0以下。氮化硼片的平均长径比如下定义:对于40个氮化硼片,从各氮化硼片的长径和厚度算出的长径比(长径/厚度)的平均值。
氮化硼粒子也可以实质上仅由氮化硼构成。氮化硼粒子实质上仅由氮化硼构成可以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通过只检测出来自氮化硼的峰部的状态来确认。
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例如可以是20μm以上、40μm以上、50μm以上、60μm以上、70μm以上或80μm以上,可以是150μm以下、120μm以下、110μm以下或100μm以下。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可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进行测定。可将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视为从氮化硼粉末选择20个的氮化硼粒子A的平均粒径。
氮化硼粒子的压碎是对于选自氮化硼粉末的20个氮化硼粒子A,分别依据JISR1639-5:2007,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例如岛津制作所公司制的“MCT-211”)进行。具体而言,将氮化硼粒子A设置于试样台,将微小压缩试验机(例如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MCT-211)的压头(例如压头径200μm),朝向试样台上的各个氮化硼粒子A降下,以0.7mN/秒的负荷速度,对于氮化硼粒子A逐渐地施加负荷进行压碎。此时,测定直到压碎为止的氮化硼粒子A的负荷方向的位移量(单位:μm。负荷方向的粒径与即将压碎前的负荷方向的粒径的差的绝对值)。
氮化硼粒子A的位移量例如可使用附属于微小压缩试验机(例如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MCT-211)的显微镜观察氮化硼粒子A,将观察图像导入至图像分析软件(例如附属于微小压缩试验机的软件)进行测定。
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粒子A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可以是14μm以上、17μm以上、20μm以上或23μm以上。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粒子A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可以是40μm以下、30μm以下或27μm以下。
从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与氮化硼粒子A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算出Y/X,算出20个氮化硼粒子A的Y/X。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粒子A的Y/X可以是0.20以上、0.22以上、0.24以上、0.25以上、0.26以上、0.28以上或0.29以上。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粒子A的Y/X可以是0.50以下、0.40以下或0.30以下。
考虑在将氮化硼粉末(氮化硼粒子)与树脂混合时,氮化硼粒子不易崩坏,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粉末的压碎强度的平均值可以是8MPa以上、9MPa以上、10MPa以上或12MPa以上。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粉末的压碎强度的平均值可以是17MPa以下、15MPa以下或13MPa以下。氮化硼粉末的压碎强度的平均值是对于氮化硼粉末中的20个氮化硼粒子,依据JIS R1639-5:2007,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例如岛津制作所公司制的“MCT-211”)测定压碎强度时的平均值。
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氮化硼粉末的氮缺陷量可以是1.0×1014个/g以上,也可以是1.0×1018个/g以下。氮化硼的热传导率因为缺陷而降低,因此,可认为通过减少氮缺陷量,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氮化硼粉末的氮缺陷量是将氮化硼粉末60mg填充至石英玻璃制样本管,使用日本电子公司制的“JEMFA-200型电子自旋共振装置”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定来测定的。更具体而言,在下述测定条件进行的ESR测定中,在求出g值后,将在g=2.00±0.04时能确认的ESR信号的积分强度定义为氮缺陷量。
[测定条件]
磁场扫描范围:0~3290gauss(0~329mT)
磁场调制:5gauss(0.5mT)
时间常数:0.3s
照射电磁波:0.5mW、约9.16GHz(照射电磁波的频率是在每次测定中略微调整而使其成为共振频率)
扫描时间:15min
放大器增益:200
Mn标记:750
测定环境:室温(25℃)
标准试样:日本电子公司制Coal标准试样(自旋量:3.56×1013个/g)
通过使用以上说明的氮化硼粉末,从而可实现具有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对于其理由,本发明人等如下推测。即,通过使氮化硼粉末中的氮化硼粒子A的上述Y/X大,可以说:在对氮化硼粒子A施加负荷时,直到氮化硼粒子A压碎为止,在该负荷方向上容易变形。因此,可认为即使对于氮化硼粒子A施加外力,也会因氮化硼粒子A变形而变得不易压碎。通过将含有这样的氮化硼粒子A的氮化硼粉末(氮化硼粒子)与树脂混合并成型为散热材料,可认为因为氮化硼粉末中的氮化硼粒子不易崩坏,且适当地变形而在表面形成粒子彼此的渗流,在散热材料中容易形成·维持氮化硼粒子所带来的有效率的传热路径,因此,散热材料具有优良的热传导率。但是,能实现具有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理由不限定于上述理由。
上述氮化硼粉末例如可通过具备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氮化工序,将含有碳化硼的粒子(以下有时称为“碳化硼粒子”)进行氮化,得到含有碳氮化硼的粒子(以下有时称为“碳氮化硼粒子”);填充工序,将包含含有碳氮化硼的粒子、和含有选自硼酸和氧化硼中的至少1种的硼源的混合物填充至容器中;脱碳工序,通过在提高容器内的气密性的状态下将混合物进行加压和加热来将含有碳氮化硼的粒子脱碳;填充工序中,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硼源的硼原子的量为1.0~2.2mol。即,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是上述的氮化硼粉末的制造方法。
上述制造方法中,氮化工序中的碳化硼粒子例如可以是粉末状(碳化硼粉末)。碳化硼粉末可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作为碳化硼粒子(碳化硼粉末)的制造方法而言,可举出例如将硼酸与乙炔黑混合后,于非活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环境中,通过1800~2400℃加热1~10小时,得到块状的碳化硼粒子的方法。将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块状的碳化硼粒子适当地进行粉碎、过筛、清洗、去除杂质、干燥等,从而可得到碳化硼粉末。
通过调整块状的碳化硼粒子的粉碎时间,可调整碳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碳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可以是5μm以上、7μm以上或10μm以上,也可以是100μm以下、90μm以下、80μm以下或70μm以下。碳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可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进行测定。
氮化工序是将碳化硼粒子填充至容器(例如石墨坩埚)中,在成为使氮化反应进行的环境的状态下进行加压和加热,使碳化硼粒子氮化,可得到碳氮化硼粒子。
氮化工序中使氮化反应进行的环境可以是将碳化硼粒子进行氮化的氮化气体环境。作为氮化气体而言,可以是氮气、氨气等,考虑容易将碳化硼粒子氮化的观点和成本的观点,可以是氮气。氮化气体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氮化气体中的氮气的比例可以是95.0体积%以上、99.0体积%以上或99.9体积%以上。
考虑使碳化硼粒子充分的氮化的观点,氮化工序中的压力可以是0.6MPa以上或0.7MPa以上。氮化工序中的压力可以是1.0MPa以下或0.9MPa以下。
考虑使碳化硼粒子充分地氮化的观点,氮化工序中的加热温度可以是1800℃以上或1900℃以上。氮化工序中的加热温度可以是2400℃以下或2200℃以下。
考虑使碳化硼粒子充分地氮化的观点,氮化工序中的进行加压和加热的时间可以是3小时以上、5小时以上或8小时以上。氮化工序中进行加压和加热的时间可以是30小时以下、20小时以下或10小时以下。
在填充工序中,将混合物填充至容器,该混合物包含氮化工序中得到的碳氮化硼粒子、和含有选自于硼酸和氧化硼中的至少1种的硼源。
填充工序中的容器例如可以是氮化硼坩埚。填充工序中,例如可将混合物填充至容器内的底部。填充工序中,考虑提高容器的气密性的观点,可在容器的开口部加盖,也可以将容器与盖子之间的间隙的一部分或全部填充树脂。填充的树脂例如可以是环氧树脂,树脂也可以含有固化剂。考虑抑制树脂流动的观点,填充的树脂可以是粘度大的树脂。
填充工序中的混合物中的硼源的硼原子的量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可以是1.0~2.2mol。考虑可通过得到的氮化硼粉末而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硼原子的量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可以是2.0mol以下、1.9mol以下、1.8mol以下、1.7mol以下、1.6mol以下、1.5mol以下、1.4mol以下或1.3mol以下。考虑增大氮化硼片的平均厚度的观点,硼原子的量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可以是1.1mol以上或1.2mol以上。
脱碳工序是通过将含有碳氮化硼粒子和硼源的混合物于常压以上的环境下进行加热,将碳氮化硼粒子进行脱碳,可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
脱碳工序中的环境可以是氮气环境,也可以是常压(大气压)或经加压的氮气环境。考虑使碳氮化硼粒子充分地脱碳的观点,脱碳工序中的压力可以是0.5MPa以下或0.3MPa以下。
脱碳工序中的加热例如可在升温至规定的温度(脱碳开始温度)后,以规定的升温速度进一步升温至规定的温度(保持温度)来进行。从脱碳开始温度升温至保持温度时的升温速度例如可以是5℃/分钟以下、3℃/分钟以下或2℃/分钟以下。
考虑使碳氮化硼粒子充分地脱碳的观点,脱碳开始温度可以是1000℃以上或1100℃以上。脱碳开始温度也可以是1500℃以下或1400℃以下。
考虑使碳氮化硼粒子充分地脱碳的观点,保持温度可以是1800℃以上或2000℃以上。保持温度可以是2200℃以下或2100℃以下。
考虑使碳氮化硼粒子充分地脱碳的观点,在保持温度进行加热的时间可以是0.5小时以上、1小时以上、3小时以上、5小时以上或10小时以上。在保持温度进行加热的时间可以是40小时以下、30小时以下或20小时以下。
对于如上所述而得到的氮化硼粉末,也可以实施通过筛将具有期望的粒径的氮化硼粉末进行分级的工序(分级工序)。
如上所述而得到的氮化硼粉末例如能与树脂混合作为树脂组合物来使用。即,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是含有上述氮化硼粉末和树脂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树脂,例如可使用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橡胶、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不饱和聚酯、氟树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亚苯基醚、聚亚苯基硫醚、全芳香族聚酯、聚砜、液晶聚合物、聚醚砜、聚碳酸酯、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AS(丙烯腈-丙烯酸橡胶·苯乙烯)树脂、AES(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苯乙烯)树脂。
考虑可实现具有更优良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材料的观点,以树脂组合物的总体积为基准,氮化硼粉末的含量可以是30体积%以上、40体积%以上、50体积%以上或60体积%以上。考虑能抑制散热材料的成型时空隙的产生、能抑制散热材料的绝缘性和机械强度的降低的观点,以树脂组合物的总体积为基准,氮化硼粉末的含量可以是85体积%以下或80体积%以下。
树脂的含量可根据树脂组合物的用途、要求特性等适当地调整。以树脂组合物的总体积为基准,树脂的含量可以是15体积%以上、20体积%以上、30体积%以上或40体积%以上,也可以是70体积%以下、60体积%以下或50体积%以下可列举。
树脂组合物可进一步含有使树脂固化的固化剂。固化剂可根据树脂的种类适当地选择。作为可与环氧树脂一起使用的固化剂而言,可举出苯酚酚醛清漆化合物、酸酐、氨基化合物、咪唑化合物等。相对于树脂100质量份,固化剂的含量可以是0.5质量份以上或1.0质量份以上,也可以是15质量份以下或10质量份以下。
树脂组合物可进一步含有其他成分。其他成分例如可以是固化促进剂(固化催化剂)、偶联剂、湿润分散剂、表面调节剂。
作为固化促进剂(固化催化剂)而言,可举出四苯基硼酸四苯基鏻、磷酸三苯酯等磷系固化促进剂,2-苯基-4,5-二羟基甲基咪唑等咪唑系固化促进剂、三氟化硼单乙胺等胺系固化促进剂等。
作为偶联剂而言,可举出硅烷系偶联剂、钛酸酯系偶联剂、铝酸酯系偶联剂等。作为这些偶联剂中含有的化学键合基团而言,可举出乙烯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酸基、巯基等。
作为湿润分散剂而言,可举出磷酸酯盐、羧酸酯、聚酯、丙烯酸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
作为表面调节剂而言,可举出丙烯酸系表面调节剂、有机硅系表面调节剂、乙烯系调节剂、氟系表面调节剂等。
树脂组合物例如可通过具备下述工序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准备一个实施方式的氮化硼粉末的工序(准备工序)、以及将氮化硼粉末与树脂进行混合的工序(混合工序)。即,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是上述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在混合工序中,除氮化硼粉末和树脂之外,也可以进一步混合上述固化剂或其他成分。
一个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进一步具备粉碎氮化硼粉末的工序(粉碎工序)。粉碎工序可在准备工序与混合工序之间进行,也可以与混合工序同时进行(可在将氮化硼粉末与树脂混合的同时,将氮化硼粉末进行粉碎)。
上述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作为散热材料使用。散热材料例如可通过使树脂组合物固化来制造。使树脂组合物固化的方法可根据树脂组合物含有的树脂(和根据需求使用的固化剂)的种类适当地选择。例如在树脂为环氧树脂且一并使用上述固化剂的情况下,可通过加热使树脂固化。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下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将平均粒径55μm的碳化硼粒子填充至石墨坩埚,将石墨坩埚于氮气环境下,以2000℃、0.8MPa的条件加热20小时,由此得到碳氮化硼粒子。将得到的碳氮化硼粒子100质量份和硼酸66.7质量份使用亨舍尔混合机(Henschel mixer)进行混合,得到硼源的硼原子的量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为1.2mol的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填充至氮化硼坩埚,将坩埚盖上盖子,并在坩埚与盖子之间全部的间隙填充环氧树脂。在设置于电阻加热炉内的碳盒内,将经填充混合物的氮化硼坩埚于常压、氮气环境下,于保持温度2000℃的条件加热10小时,由此得到粗大的氮化硼粒子。将得到的粗大的氮化硼粒子通过研钵进行10分钟的解碎,并以筛孔109μm的尼龙筛进行分级,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
得到的氮化硼粒子的截面的SEM图像示于图1。从图1可知,氮化硼粒子中,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
(实施例2)
以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硼源的硼原子的量成为1.4mol的方式来变更硼酸的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来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以SEM确认得到的氮化硼粒子的截面时,确认到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
(实施例3)
以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硼源的硼原子的量成为1.6mol的方式来变更硼酸的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来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以SEM确认得到的氮化硼粒子的截面时,确认到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
(实施例4)
以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硼源的硼原子的量成为1.8mol的方式来变更硼酸的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来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以SEM确认得到的氮化硼粒子的截面时,确认到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
(实施例5)
以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硼源的硼原子的量成为1.1mol的方式来变更硼酸的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来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
(比较例1)
以相对于混合物中的碳氮化硼1mol,硼源的硼原子的量成为2.7mol的方式来变更硼酸的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来得到氮化硼粒子(氮化硼粉末)。
[平均粒径X的测定]
使用Beckman Coulter Inc.制激光衍射散射法粒度分布测定装置(LS-13 320),测定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将平均粒径X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
[位移量的平均值Y和Y/X的测定]
对于得到的各氮化硼粉末中的20个氮化硼粒子,依据JIS R1639-5:2007,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MCT-211),对于20个的氮化硼粒子的各氮化硼粒子以0.7mN/秒的负荷速度逐渐施加负荷使其压碎。对于20个氮化硼粒子的各氮化硼粒子,使用附属于微小压缩试验机的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从施加负荷前至直到压碎为止的负荷方向的位移量,算出位移量的平均值Y,从平均粒径X和位移量的平均值Y算出Y/X。将位移量的平均值Y和Y/X示于表1。
[压碎强度的测定]
对于得到的各氮化硼粉末中的20个氮化硼粒子,依据JIS R1639-5:2007测定压碎强度。作为测定装置,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MCT-211”)。各氮化硼粒子的压碎强度σ(单位:MPa)是由根据粒子内的位置而变化的无量纲数α(=2.48)和压碎试验力P(单位:N)和平均粒径d(单位:μm),使用σ=α×P/(π×d2)的式算出的。对于20个氮化硼粒子测定压碎强度,将其平均值示于表1。
[氮化硼片的厚度、长径和长径比的测定]
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SM-7001F),以观察倍率10000倍观察得到的氮化硼粉末中的氮化硼粒子的表面。将氮化硼粒子的表面的SEM图像导入至图像分析软件(MOUNTECH Co.,Ltd制、Mac-view)中,测定配置于氮化硼粒子的表面的氮化硼片的厚度和长径(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最大长度)。分别测定40个氮化硼片的厚度和长径,从测得的厚度和长径算出构成氮化硼粒子的氮化硼片的平均厚度和平均长径。此外,从测得的厚度和长径算出各氮化硼片的长径比(长径/厚度),并从40个氮化硼片的长径比算出平均长径比。将算出的平均厚度、平均长径和平均长径比的结果示于表1。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氮化硼粒子的表面的SEM图像分别示于图2和3。
[热传导率的测定]
混合萘型环氧树脂(DIC公司制、HP4032)100质量份和作为固化剂的咪唑化合物(四国化成公司制、2E4MZ-CN)10质量份,然后进一步混合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氮化硼粉末81质量份而得到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进行10分钟的500Pa的减压脱泡,以厚度成为1.0mm的方式涂布于PET制片材上。之后,以温度150℃、压力160kg/cm2条件进行60分钟的压制加热加压,制作0.5mm的片状的散热材料。从制得的散热材料切出10mm×10mm大小的测定用试样,通过使用氙气闪光分析仪(NETZSCH公司制、LFA447NanoFlash)的激光闪光法,测定测定用试样的热扩散率A(m2/秒)。此外,通过阿基米德法来测定测定用试样的比重B(kg/m3)。此外,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Rigaku Corporation制,ThermoPlusEvoDSC8230)来测定测定用试样的比热容C(J/(kg·K))。使用这些各物性值,从H=A×B×C的式求出热传导率H(W/(m·K))。将热传导率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将使用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氮化硼粉末所制得的散热材料的截面的SEM图像分别示于图4和5。
【表1

Claims (5)

1.一种氮化硼粉末,其为氮化硼粒子的集合体,
对于从所述氮化硼粉末选出的20个氮化硼粒子A,分别在于任意方向以0.7mN/秒的负荷速度逐渐地施加负荷进行压碎时,直到压碎为止的所述氮化硼粒子A的在所述方向的位移量的平均值Y(μm)相对于施加负荷前的所述氮化硼粉末的平均粒径X(μm)的比为0.2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粉末,其中,所述位移量的平均值Y为14μ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硼粉末,其中,压碎强度的平均值为8MPa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硼粉末,其中,所述氮化硼粒子由多个氮化硼片构成,所述多个氮化硼片彼此化学键合。
5.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硼粉末、和树脂。
CN202280022951.1A 2021-03-25 2022-03-22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170430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1878 2021-03-25
JP2021-051878 2021-03-25
PCT/JP2022/013233 WO2022202825A1 (ja) 2021-03-25 2022-03-22 窒化ホウ素粉末及び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3099A true CN117043099A (zh) 2023-11-10

Family

ID=8339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2951.1A Pending CN117043099A (zh) 2021-03-25 2022-03-22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303950B2 (zh)
KR (1) KR20230156792A (zh)
CN (1) CN117043099A (zh)
TW (1) TW202300446A (zh)
WO (1) WO20222028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684B (zh) 2009-10-09 2015-04-29 水岛合金铁株式会社 六方氮化硼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JP6296568B2 (ja) * 2013-03-07 2018-03-20 デンカ株式会社 窒化ホウ素粉末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
JP6348610B2 (ja) * 2014-12-08 2018-06-2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六方晶窒化ホウ素粉末、そ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び樹脂シート
JP6704271B2 (ja) * 2016-03-15 2020-06-03 デンカ株式会社 六方晶窒化ホウ素の一次粒子凝集体、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JP7372729B2 (ja) * 2016-07-13 2023-11-0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粒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815152B2 (ja) * 2016-09-30 2021-01-20 デンカ株式会社 六方晶窒化ホウ素一次粒子凝集体
JP6875854B2 (ja) * 2016-12-28 2021-05-26 デンカ株式会社 六方晶窒化ホウ素一次粒子凝集体及びその用途
JP6795409B2 (ja) * 2017-01-19 2020-12-0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性材料、硬化性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体
WO2020004600A1 (ja) * 2018-06-29 2020-01-02 デンカ株式会社 塊状窒化ホウ素粒子、窒化ホウ素粉末、窒化ホウ素粉末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び放熱部材
JPWO2020175377A1 (ja) * 2019-02-27 2021-12-2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窒化ホウ素凝集粉末、放熱シート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KR20230051670A (ko) * 2020-08-20 2023-04-18 덴카 주식회사 질화 붕소 입자, 질화 붕소 분말, 수지 조성물, 및 수지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56792A (ko) 2023-11-14
JPWO2022202825A1 (zh) 2022-09-29
JP7303950B2 (ja) 2023-07-05
TW202300446A (zh) 2023-01-01
WO2022202825A1 (ja)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0025B (zh) 氮化硼块状粒子、其制造方法及使用了其的导热树脂组合物
JP7069314B2 (ja) 塊状窒化ホウ素粒子、窒化ホウ素粉末、窒化ホウ素粉末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び放熱部材
CN111212811B (zh) 氮化硼粉末、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散热构件
CN113631506A (zh) 块状氮化硼粒子、导热树脂组合物和散热构件
CN113710616A (zh) 氮化硼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复合材料及散热构件
KR20210114506A (ko) 질화 붕소 분말 및 수지 조성물
EP4084060A1 (en) Boron nitride sintered body, composite body,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boron nitride sintered body,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composite body, and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CN117043099A (zh)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CN113614033B (zh) 块状氮化硼粒子、导热树脂组合物和散热构件
CN117098721A (zh) 氮化硼粉末及树脂组合物
CN117043100A (zh) 氮化硼粒子、其制造方法、以及树脂组合物
TWI838500B (zh) 塊狀氮化硼粒子、熱傳導樹脂組成物、以及散熱構件
JP7124249B1 (ja) 放熱シート及び放熱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4048377A1 (ja)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
KR20230051671A (ko) 질화 붕소 입자, 수지 조성물, 및 수지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160527A (ko) 괴상 질화 붕소 입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5697899A (zh) 含有具有中空部的氮化硼粒子的片材
JP2022125061A (ja) 凝集窒化ホウ素粒子、窒化ホウ素粉末、熱伝導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放熱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