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3078A - 储藏库 - Google Patents

储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3078A
CN117043078A CN202280023070.1A CN202280023070A CN117043078A CN 117043078 A CN117043078 A CN 117043078A CN 202280023070 A CN202280023070 A CN 202280023070A CN 117043078 A CN117043078 A CN 117043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opening
partition plate
storage chambe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0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井秀德
佐藤喜一郎
向谷俊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43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3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03Transport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20Refrigerated goods vehicles
    • B60P3/205Refrigerated goods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ividing the interior volume, e.g. movable walls or intermediate fl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74Large containers having means for heating, cooling, aerating or other conditioning of contents
    • B65D88/745Large containers having means for heating, cooling, aerating or other conditioning of contents blowing or injecting heating, cooling or other conditioning fluid inside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4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90/0066Partition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4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convey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藏库,包括:储藏室,储藏物品;间隔板,设置成能够在沿着所述储藏室的内壁的方向上移动,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多个房间;以及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内壁在所述方向上移动,将所述多个房间调节到不同的温度。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例如与所述间隔板的移动连动而沿所述方向移动。例如,所述间隔板设置成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1位置,所述间隔板沿着所述内壁被收纳,在所述第2位置,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间隔板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移动连动而沿所述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储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藏库。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库内划分装置,其设置在保冷车或保温车的库内,通过分隔壁将库内划分为两个室以上(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61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技术中,难以在被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藏库,该储藏库能够在被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藏库,包括:
储藏室,储藏物品;
间隔板,设置成能够在沿着所述储藏室的内壁的方向上移动,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多个房间;以及
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内壁在所述方向上移动,将所述多个房间调节到不同的温度。
由此,能够在被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在上述储藏库中,也可以是: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间隔板的移动连动而沿所述方向移动。
由此,随着所述间隔板的移动,能够容易地移动所述温度调节装置。
在上述储藏库中,也可以是:
所述间隔板设置成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1位置,所述间隔板沿着所述内壁被收纳,在所述第2位置,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间隔板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移动连动而沿所述方向移动。
由此,随着所述间隔板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能够容易地移动所述温度调节装置。
在上述储藏库中,也可以是:
所述间隔板具有由多个板条连接成波纹状而成的分隔面,
在所述间隔板沿着所述内壁被收纳的状态下,所述分隔面沿着所述内壁设置,在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的状态下,所述分隔面面向所述方向设置。
由此,所述间隔板在被收纳的状态下不容易成为妨碍,并且能够将所述储藏室在所述方向上分隔成多个房间。
在上述储藏库中,也可以是: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在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的状态下横跨所述多个房间。
由此,能够容易地在由所述间隔板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在上述储藏库中,也可以是: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成能够移动到分隔储藏库的内外的外门。
由此,从储藏库的外部穿过所述外门到达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变得容易,例如,能够容易地对所述温度调节装置执行更换或修理等操作。
在上述储藏库中,也可以是: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具有:
热交换元件;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热交换元件,在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和多个开闭窗。
由此,能够在所述多个房间之间进行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省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纵剖视图。
图2是部分省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部分省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纵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中的间隔板的移动的一例的纵剖视图。
图5A是表示水平导轨和垂直导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B是表示水平导轨和垂直导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隔板中的绝热壁的一例的图。
图6B是示出隔板中的绝热壁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相邻的绝热壁的连接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8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3是例示设置有隔板和温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和隔板移动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5A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B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C是隔板的位置变更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例示将温度调节装置引导至服务门的引导机构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外观图。
图18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8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通过口的第1例的立体图。
图20是用于说明通过口的第2例的俯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通过口的第3例的俯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通过口的第4例的俯视图。
图23是用于说明通过口的第5例的立体图。
图24是用于说明行驶通道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6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28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29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0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1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2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2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33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2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4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2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5是以侧视方式例示使空气从储藏库上部流向储藏库底部的通风路的剖视图。
图36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7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8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9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0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1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2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4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3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4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4是以侧视方式例示使空气从储藏库底部流向储藏库上部的通风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部分省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2是部分省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图1所示的储藏库100是保冷库,该保冷库具备:移动式集装箱5,容纳生鲜食品、化学品、药品等物品;和冷冻装置10,调整集装箱5的库内空间S的温度。储藏库100可以应用于例如用于陆上运输、海上运输等的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
集装箱5是用于陆上运输、海上运输等的移动式集装箱。集装箱5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箱状,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开口。集装箱5的一端部被冷冻装置10封闭。在集装箱5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用于搬入或搬出在库内空间S中储藏的货物的搬出入口,搬出入口由开闭门7封闭。
冷冻装置10是对用于陆上运输、海上运输等的集装箱5的库内进行冷却的冷冻机。冷冻装置10具有进行冷冻循环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20、散热器21、膨胀阀(省略图示)和蒸发器23。冷冻装置10安装在集装箱5的一端部,封闭该一端部。
冷冻装置10具备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的背面(库内侧)的隔板14。在壳体11的下部,形成有向库内侧鼓出的鼓出部12。鼓出部12的内部空间(库外侧的空间)形成为库外收纳空间S1。在壳体11的背面的上部,形成有位于鼓出部12的上方的库内收纳空间S2。
在库外收纳空间S1中收纳有压缩机20、散热器21、库外风扇25、逆变器箱15和电气设备箱16。
压缩机20将制冷剂发送到散热器21。散热器21将制冷剂与库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库外风扇25配置在散热器21的上方,形成通过散热器21的空气的流动。在逆变器箱15中,收纳有与压缩机20连接的逆变器的电路基板(省略图示)。在电气设备箱16中,收纳有控制冷冻装置10的运行的控制器17等。
控制器17根据运行指令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储藏库100的各设备。控制器17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控制装置。控制器17的功能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部)等处理器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进行动作来实现。控制器17的功能可以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库外收纳空间S1的各设备的配置是一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在库内收纳空间S2中,安装有蒸发器23和库内风扇29。库内风扇29向蒸发器23供给库内空气,蒸发器23使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从库内空气中夺取热量而冷却库内空气。在鼓出部12与隔板14之间,形成有库内空气流动的库内空气流路S3。库内空气流路S3的上端与库内收纳空间S2连通,库内空气流路S3的下端与库内空间S连通。
在壳体11中,形成有用于维修(服务)的开口19。开口19由开闭自如的服务门18封闭。与壳体11同样地,服务门18具有包括库外壁、库内壁和绝热材料的结构。
图3是部分省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纵剖视图,明确地表示储藏库100的内壁的侧面70。在侧面70上,形成有水平导轨34a和垂直导轨34b。在该例子中,例示了多个垂直导轨34ba、34bb、34bc、34bd。垂直导轨34b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水平导轨34a在沿着储藏库100的内壁的方向上延伸,在该例子中,以在水平方向且储藏库1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储藏库100的侧面70。水平导轨34a也可以不直接设置在侧面70上,而是相对于侧面70向库内侧偏移地设置。水平导轨34a也可以设置在储藏库100的内壁的顶面上。
垂直导轨34b以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储藏库100的侧面70上。垂直导轨34b也可以不直接设置在侧面70上,而是相对于侧面70向库内侧偏移地设置。在多个垂直导轨34b沿储藏库10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情况下,多个垂直导轨34b可以等间隔地配置,也可以不同间隔地配置。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中的隔板的移动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储藏库100具备储藏室30、隔板28和温度调节装置27。
储藏室30具有储藏物品的库内空间S。隔板28设置成能够在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上移动,是将储藏室30分隔成多个房间的间隔板的一例。图4例示了储藏室30被隔板28分隔成两个房间140、190的状态。温度调节装置27设置成能够在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上移动,将由隔板28分隔开的多个房间140、190调节到不同的温度。储藏库100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对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隔板也称为分隔壁。
温度调节装置27根据来自控制器17的动作指令,进行由隔板28分隔开的多个房间之间的送风量的调整或热交换。对于基于温度调节装置27的房间的设定温度,在房间140和房间190中任一方较高,但由于房间190的热量由于开闭门7的打开操作而容易向储藏库100外部逸出,所以优选房间140的设定温度比房间190的设定温度高。
温度调节装置27和隔板28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隔板28沿着垂直导轨34ba、34bb、34bc、34bd(参见图3)中的任一个垂直导轨移动。由此,能够有选择地变更房间190和房间140各自的大小。例如,通过缩小实施冷却处理(可以包括冷冻处理)的房间190的容积,房间190的宽度变窄,所以能够提高冷却房间190内的物品的效果。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使实施冷却处理的房间190位于冷冻装置10和冷藏用或保鲜用的房间140之间,容易将冷冻装置10的冷藏冷冻功能利用于房间190的冷却处理。
冷冻装置10根据来自控制器17的动作指令,调整房间190的冷藏温度或冷冻温度。
温度调节装置27也可以与隔板28的移动连动而沿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移动。由此,随着隔板28的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向该方向移动,因此与温度调节装置27和隔板28独立地向该方向移动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例如,与隔板28在储藏库100的长度方向且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连动地,温度调节装置27也向相同方向移动。
隔板28也可以设置成能够在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被收纳的第1位置P1与将储藏室30分隔成多个房间的第2位置P2之间移动。此时,温度调节装置27也可以与隔板28在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的移动连动而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移动。由此,随着隔板28在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的移动,能够容易地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
注意,收纳隔板28的第1位置P1在该例子中是相对于第2位置P2位于开闭门7侧,但也可以相对于第2位置P2位于冷冻装置10侧。收纳温度调节装置27的位置在该例子中也是相对于第2位置P2位于开闭门7侧,但也可以相对于第2位置P2位于冷冻装置10侧。
隔板28也可以在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被收纳的状态下沿着该内壁设置,在将储藏室30分隔成多个房间的状态下,面向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水平方向且储藏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由此,隔板28在被收纳的状态下不容易成为妨碍,并且能够将储藏室30在该方向上分隔成多个房间(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房间140和房间190)。
如图4所示,温度调节装置27也可以在隔板28将储藏室30分隔成多个房间的状态下横跨该多个房间。由此,能够容易地在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例如,温度调节装置27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多个房间之间的送风量的调整或热交换。
温度调节装置27可以设置成能够在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上手动地移动,也可以设置成能够在该方向上自动地移动。例如,储藏库100也可以具备在接收到来自控制器17的移动指令时使隔板28移动的隔板移动装置26。
例如,温度调节装置27、隔板移动装置26和隔板28也可以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由此,隔板移动装置26在与温度调节装置27和隔板28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容易确保隔板移动装置26移动的空间。
隔板28的位置变更例如通过如下结构来执行。
图5A是表示水平导轨和垂直导轨的一例的立体图。隔板28的位置变更利用如图5A所示的包括水平导轨34a和垂直导轨34b的导轨34。在导轨34的T字部,安装有图5B的栅装置100a和栅装置100b。
栅装置100a能够电动地使板部移动以沿导轨方向插入,限制隔板28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此外,栅装置100b能够电动地使板部移动以沿导轨方向插入,限制隔板28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控制栅装置100a和栅装置100b,能够选择放下隔板28的垂直导轨34b,控制隔板28的设置位置。例如,放下隔板28的垂直导轨34b的T字部成为栅装置100a的板部沿导轨方向插入、栅装置100b的板部未沿导轨方向插入的状态。
隔板28由如图6A所示的具备滑轮组件152的绝热壁150实现。具备滑轮组件152的绝热壁150与导轨34具有如图6B所示的位置关系,且能够沿着导轨34移动。
隔板28具有分隔面,该分隔面是由多个绝热壁150(图7中抽出相邻的两个绝热壁150a、150b来进行例示)通过波纹状板条160连接成波纹状而成的。绝热壁150是板条的一例,分隔面通过将多个绝热壁150连接而形成。绝热壁150a、150b通过由波纹状板条160连接,从而在图5A所示的导轨34的T字部从水平导轨34a拐弯到垂直导轨34b(参见图8至图10)。
此外,设置状态下的隔板28按如下方式撤去。如图11那样设置的状态的隔板28通过具有动力的隔板移动装置26的拉力和具有动力的最下部的绝热壁150的上推力,从垂直导轨34b上拉至水平导轨34a。注意,隔板移动装置26与绝热壁150通过导线180连接。
图12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27的结构例的立体图。温度调节装置27在两侧面具备滑轮组件172、在前后面具备温度调节用的送风口173。滑轮组件172与储藏库100的内壁的侧面70相对,送风口173与由隔板28分隔开的房间相对。气密用部件170以填充温度调节装置27与储藏库1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设置,抑制空气通过该间隙。气密用部件170例如是橡胶。
图13是例示设置有隔板28和温度调节装置27的状态的主视图。滑轮组件172从温度调节装置27的两侧面突出,被水平导轨34a沿水平方向引导。滑轮组件152从隔板28的多个绝热壁150的两侧面突出,在向上下方向移动时沿垂直导轨34b被引导,在向水平方向移动时沿水平导轨34a被引导。
图14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27和隔板移动装置26的结构例的立体图。隔板移动装置26设置在温度调节装置27的两侧,与温度调节装置27一体移动。隔板移动装置26内置有使滑轮组件172旋转的电动机。因此,隔板移动装置26能够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进行两个温度带之间(例如,房间140与房间190之间的)的送风量的调整或热交换。
具有动力的最下部的绝热壁150例如如图15所示构成。具有动力的最下部的绝热壁150如图15A所示具有滑轮组件152、滑轮组件154和齿轮156,通过内置的电动机使齿轮156旋转。例如,如图15B所示,在垂直导轨34b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轮158。此外,如图15C所示,滑轮组件154例如被弹簧压靠在齿条齿轮158的相反侧的垂直导轨34b上。因此,具有动力的最下部的绝热壁150能够移动以登上垂直导轨34b,从而能够将隔板28沿着垂直导轨34b向上推。
图16是例示将温度调节装置27引导至服务门18的引导机构35的剖视图。服务门18是分隔储藏库100的内外的外门的一例,例如,开闭自如地封闭设置在冷冻装置10的壳体11上的开口19。温度调节装置27也可以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服务门18。由此,从储藏库100的外部穿过服务门18到达温度调节装置27变得容易,例如,能够容易地对温度调节装置27执行更换或修理等操作。
引导机构35具备与温度调节装置27的两侧面对置的滑轨33,利用滑轨33引导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冷冻装置10的上部空间直至服务门18。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援用上述说明,省略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外观图。图17所示的储藏库41例如利用作为运输集装箱的移动式冷冻冷藏集装箱来实现。冷冻冷藏集装箱具备冷冻冷藏功能,且具备作为利用了冷冻冷藏功能的温度调整区域的一例的储藏区。储藏区通过冷冻冷藏功能进行温度控制。储藏在储藏库41内的物品通过温度控制来保持质量。
储藏库41具备将物品入库到储藏区的入库功能和将储藏在储藏区的物品取出的取出功能。入库功能和取出功能例如可以利用操作面板40和接收装置50来实现。操作面板40例如具备:操作接收部,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和信息输出部,对给用户的信息进行画面显示或声音输出。操作接收部具备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的物理按钮、触摸屏、用于声音输入的麦克风等。信息输出部例如具备显示装置、扬声器等。接收装置50接收操作面板40从用户接收到的用于将物品入库的操作、或来自用户的用于取出物品的操作,并进行各种控制。
接收装置50具备用于物品的入库或出库的窗口42。用户入库到窗口42的物品能够通过后述的自动输送装置43向储藏区输送。此外,储藏在储藏区中的物品能够通过自动输送装置43输送到窗口42。
在窗口42,也可以设置能够开闭的门44。图17表示门44打开的状态。
窗口42例如作为从储藏库41外部到储藏库41内部的接收窗口使用,并且作为从储藏库41内部到储藏库41外部的交接窗口使用。但是,也可以是,窗口42作为物品的接收窗口使用,与窗口42不同的其他窗口作为物品的交接窗口使用。或者,还可以是,窗口42作为物品的交接窗口使用,与窗口42不同的其他窗口作为物品的接收窗口使用。这样,接收窗口和交接窗口可以是一个共同的窗口,也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窗口。
与窗口42不同的其他窗口设置在与窗口42不同的部位。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窗口42设置在储藏库41的正面,与窗口42不同的其他窗口46设置在储藏库41的侧面。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窗口46比窗口42大,但不限于此。窗口46也可以与窗口42同样地设置有能够开闭的门。
图17所示的储藏库41的结构是一例。例如,如果储藏库41通过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云服务器等服务器,则信息处理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上。储藏库41可以代替操作面板40而利用用户所持有的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当然,图17的储藏库41根据用途和目的而具有各种结构例。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储藏库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8A是储藏库41沿垂直面的剖视图。图18B是储藏库41沿水平面的剖视图。储藏库41例如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具备提供冷冻冷藏功能的冷冻装置10、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具备接收装置50。这些装置的配置位置不限于此。储藏库41通过冷冻装置10的冷冻冷藏功能,实现具备多个货架32的储藏区。
在储藏区的多个货架32,分别设定有货架地址。入库到储藏库41中的物品通过能够在储藏区沿着底部导轨36移动的自动输送装置43从接收装置50被输送到储藏区的货架32。此外,自动输送装置43能够将物品从一个货架32输送到其他不同的货架32。此外,从储藏库41取出的物品通过自动输送装置43从储藏区的货架32被输送到接收装置50。
储藏库41的货架32设置在两侧,以便能够从储藏库41的侧面的窗口46将物品入库。储藏库41示出了设置有纵6×横12的两列货架32的例子。储藏库41在横向上每隔三个货架32设置有用于设置隔板28的间隙。隔板移动装置26和温度调节装置27沿着导轨34移动,隔板移动装置26移动隔板28的设置位置。
储藏库41通过设置隔板28能够实现多个设定温度的储藏区(温度带)。此外,储藏库41通过移动隔板28的设置位置,能够调整在各个储藏区能够储藏的物品的数量(储藏区的容量)。
控制器17根据从操作面板40接收到的用户的操作,控制自动输送装置43、冷冻装置10和隔板移动装置26等的动作,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储藏库41。
接收装置50是获取与物品相关的信息的获取部的一例,接收来自用户的用于将物品入库的操作或来自用户的用于取出物品的操作,并将从用户接收到的操作内容通知给控制器17。
自动输送装置43根据来自控制器17的指令,将入库的物品从窗口42输送到储藏区、将储藏的物品从储藏区输送到窗口42、将物品从一个货架32输送到其他不同货架32等。自动输送装置43是自动输送单元的一例,能够利用输送机器人等现有输送装置或自动机器的输送技术。
第2实施方式的储藏库41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储藏库100相同的结构,温度调节装置27设置成能够在沿着储藏室30的内壁的方向上移动,将由隔板28分隔开的多个房间140、190调节到不同的温度。储藏库41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对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储藏库41也可以具有供自动输送装置43通过的通过口45,以使自动输送装置43能够在房间190与房间140之间来回移动。通过口45可以是形成在相邻的多个隔板28之间的空间,也可以是形成在隔板28上的通孔。
图19是用于说明通过口45的第1例的立体图。通过口45是形成在相邻的两个隔板28B、28C之间的空间。两个隔板28B、28C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的水平导轨34a、在储藏室30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导轨34b移动(参见图5至图11)。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能够在由隔板28B、28C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图20是用于说明通过口45的第2例的俯视图。隔板28A以能够对形成在相邻的两个隔板28B、28C之间的通过口45进行开闭的方式滑动。隔板28A以在从正面观察时与隔板28B侧或隔板28C侧重叠的方式,沿着两个隔板28B、28C的分隔面滑动。三个隔板28A、28B、28C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的水平导轨34a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能够在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图21是用于说明通过口45的第3例的俯视图。隔板28A以能够对形成在相邻的两个隔板28B、28C之间的通过口45进行开闭的方式滑动。隔板28A以隔板28B侧或隔板28C侧的铰链48为中心旋转。三个隔板28A、28B、28C和铰链48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的水平导轨34a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能够在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图22是用于说明通过口45的第4例的俯视图。隔板28A与自动输送装置43一起移动到冷冻装置10的位置。隔板28A通过与自动输送装置43一起移动到通过口45的位置,堵住通过口45。三个隔板28A、28B、28C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的水平导轨34a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能够在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图23是用于说明通过口45的第5例的立体图。隔板28A以能够对形成在相邻的两个隔板28B、28C之间的通过口45进行开闭的方式滑动。隔板28A沿上下方向滑动。三个隔板28A、28B、28C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的水平导轨34a移动。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沿着水平导轨34a移动,能够在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中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图24是用于说明行驶通道47的俯视图。储藏库41具备供自动输送装置43通行的行驶通道47。设置在行驶通道47两侧的隔板28B、28C沿着行驶通道47向储藏库4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不妨碍自动输送装置43在行驶通道47上行驶。隔板28B、28C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和地板侧的水平导轨34aa移动。水平导轨34aa在储藏库41的长度方向且水平方向上延伸。隔板28B、28C也可以以进入在储藏库4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货架32之间的空间的方式滑动。隔板28B、28C分别沿着设置在储藏室30的顶部侧和地板侧的水平导轨34ab移动。水平导轨34ab在储藏库41的宽度方向且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导轨34aa和水平导轨34ab例如与图5同样地以形成T字部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能够容易地使隔板28B、28C的滑动方向弯曲。隔板28B、28C也可以是风琴式窗帘。温度调节装置27通过沿着水平导轨34aa移动,能够对由隔板28分隔开的每个房间形成不同的温度环境。
图25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立体图。温度调节装置27A是上述温度调节装置27的一例。温度调节装置27A具备容纳热交换元件80的壳体81。在壳体81的表面,设置有开口A1、开口B1、开口B2、开口A2、开闭窗A-3和开闭窗B-3。
壳体81包括大致长方体状的多个壳体部81a、81b、81c。壳体部81a、81b、81c也可以分别与相邻的壳体部共用分隔壁。在壳体部81a的一对相对面,设置有开口A1和开闭窗A-3。在壳体部81b的一对相对面,设置有开口B2和开闭窗B-3。在壳体部81c的一对相对面,设置有开口B1和开口A2。壳体部81a、81b配置在壳体部81c的上部。壳体部81b相对于壳体部81a,在开口B2和开闭窗B-3相对的方向上偏置。
开口A1、开口A2和开闭窗B-3与上述的房间190(以下,也称为“储藏室1”)连接,开口B2、开口B1和开闭窗A-3与上述的房间140(以下,也称为“储藏室2”)连接。在壳体81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内室82、内室83、内室84和内室85。内室82、内室83、内室84和内室85分别由隔壁与相邻的室隔开。
内室82的一端与开口A1连接,另一端与开闭窗A-3连接。内室83的一端与热交换元件80的元件面80b连接,另一端与开口B1连接。内室84的一端与开口B2连接,另一端与开闭窗B-3连接。内室85的一端与热交换元件80的元件面80d连接,另一端与开口A2连接。
热交换元件80是具有相对的元件面80a、80b和相对的元件面80c、80d的长方体状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元件80具有连接元件面80a与元件面80b的第1流路、以及连接元件面80c与元件面80d的第2流路。第1流路和第2流路交叉。热交换元件80在流过第1流路的空气与流过第2流路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图26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27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配置在内室82中的送风机86将储藏室1的空气从开口A1吸入到内室82中。配置在内室84中的送风机87将储藏室2的空气从开口B2吸入到内室84中。在第1结构例中,将开口A1、B2作为吸气口使用,将开口A2、B1作为吹出口使用,将内室82、84作为吸气室使用,将内室83、85作为吹出室使用。
内室82与元件面80a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A-1的开闭来控制。内室82与元件面80c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A-2的开闭来控制。内室84与元件面80c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B-1的开闭来控制。内室84与元件面80a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B-2的开闭来控制。
控制器17以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第1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A。在第1运行模式下,控制器17使送风机86、87工作,关闭开闭窗A-1、B-1、A-3、B-3,并打开开闭窗A-2、B-2。由此,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按照开口A1、内室82、开闭窗A-2、元件面80c、元件面80d、内室85、开口A2的顺路返回到储藏室1。另一方面,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按照开口B2、内室84、开闭窗B-2、元件面80a、元件面80b、内室83、开口B1的顺路返回到储藏室2。因此,由于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是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所以能够抑制在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中低温一方的储藏室1中结露。
图28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29是从侧面观察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控制器17以通过使空气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流通来进行热交换的第2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A。在第2运行模式下,控制器17使送风机86、87工作,关闭开闭窗A-1、A-2、B-1、B-2,并打开开闭窗A-3、B-3。由此,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按照开口A1、内室82、开闭窗A-3的顺路被供给到储藏室2。另一方面,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按照开口B2、内室84、开闭窗B-3的顺路被供给到储藏室1。通过这样进行控制,能够不经由热交换元件80而使空气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流通来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向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中高温一方的储藏室2直接供给低温一方的储藏室1的空气,因此能够迅速冷却储藏室2。
例如,当储藏室1或储藏室2中的二氧化碳或乙烯的浓度升高时,控制器17以第2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A。由此,能够使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中二氧化碳或乙烯的浓度上升了的一方的储藏室中的该浓度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因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的损害、因乙烯浓度上升引起的生鲜食品的过度熟化。
图30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1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1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控制器17以抑制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的热移动的同时使空气流通的第3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A。在第3运行模式下,控制器17使送风机86、87工作,关闭开闭窗A-2、A-3、B-2、B-3,并打开开闭窗A-1、B-1。由此,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按照开口A1、内室82、开闭窗A-1、元件面80a、元件面80b、内室83、开口B1的顺路被供给到储藏室2。另一方面,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按照开口B2、内室84、开闭窗B-1、元件面80c、元件面80d、内室85、开口A2的顺序被供给到储藏室1。通过这样进行控制,能够经由热交换元件80使空气在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间流通来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在抑制储藏室1和储藏室2各自的温度变化的同时,使空气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循环。
图32是表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2结构例的立体图。温度调节装置27B是上述温度调节装置27的一例,与温度调节装置27A相比小型化。温度调节装置27B具备容纳热交换元件80(图32中未示出)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96。在壳体96的表面,设置有开口A1、开口B1、开口B2、开口A2、开闭窗A-3和开闭窗B-3。
在壳体96的一对相对面中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开口A1、开口A2和开闭窗B-3,在另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开口B2、开口B1和开闭窗A-3。开口A1、开口A2和开闭窗B-3与储藏室1连接,开口B2、开口B1和开闭窗A-3与储藏室2连接。
图33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2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4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2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在壳体96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内室92、内室93、内室94和内室95。内室92、内室93、内室94和内室95分别通过分隔壁而与相邻的室分隔开。在第2结构例中,将开口A1、B2作为吸气口使用,将开口A2、B1作为吹出口使用,将内室92、94作为吸气室使用,将内室93、95作为吹出室使用。
内室92的一端与开口A1连接,另一端与开闭窗A-3连接。内室93的一端与热交换元件80的元件面80b连接,另一端与开口B1连接。内室94的一端与开口B2连接,另一端与开闭窗B-3连接。内室95的一端与热交换元件80的元件面80d连接,另一端与开口A2连接。
内室92与元件面80a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A-1的开闭来控制。内室82与元件面80c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A-2的开闭来控制。内室94与元件面80c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B-1的开闭来控制。内室94与元件面80a的流通和切断通过开闭窗B-2的开闭来控制。
控制器17以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第1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B。在第1运行模式下,控制器17使送风机86、87动作,关闭开闭窗A-1、B-1、A-3、B-3,并打开开闭窗A-2、B-2。由此,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按照开口A1、内室92、开闭窗A-2、元件面80c、元件面80d、内室95、开口A2的顺路返回到储藏室1。另一方面,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在开口B2、内室94、开闭窗B-2、元件面80a、元件面80b、内室93、开口B1的顺路返回到储藏室2。因此,由于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是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所以能够抑制在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中低温一方的储藏室1中结露。
这样,与温度调节装置27A同样地,温度调节装置27B能够在第1运行模式下工作。与温度调节装置27A同样地,温度调节装置27B能够在第2运行模式和第3运行模式下工作。关于详细说明,援用以上对温度调节装置27A的说明。
图35是以侧视方式例示使空气从储藏库上部流向储藏库底部的通风路的剖视图。温度调节装置27A配置在隔板28的上部。隔板28具有绝热材料90和通风路88、89。绝热材料90是抑制经由隔板28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的热移动的芯材。隔板28具有作为与储藏室1相对的壁面的分隔面28a、和作为与储藏室2相对的壁面的分隔面28b。通风路88是设置在分隔面28a与绝热材料90之间,使空气沿着分隔面28a流动的流路。通风路89是设置在分隔面28b和绝热材料90之间,使空气沿着分隔面28b流动的流路。
从温度调节装置27A的开口A2吹出的空气从通风路88的上端流入通风路88中,从通风路88的下端朝向底部流路91a流出。底部流路91a是设置在储藏室1的地板上的流路。从温度调节装置27A的开口B1吹送的空气从通风路89的上端流入通风路89中,从通风路89的下端朝向底部流路91b流出。底部流路91b是设置在储藏室2的地板上的流路。底部流路91a、91b是设置在储藏库100或储藏库41的底部的空气的流路,例如是T字状的T导轨、滴水板或货板部分。注意,图35所示的温度调节装置27A相对于图27所示的结构仅开口A2、B1的位置不同。
开口A1朝向储藏室1的上部空间开口,以能够吸入储藏室1的上部空间的空气。储藏室1的上部空间例如是比储藏室1的装载线靠上方的空间。开口B2朝向储藏室2的上部空间开口,以能够吸入储藏室2的上部空间的空气。储藏室2的上部空间例如是在储藏室2的装载线上方的空间。装载线是指能够储藏物品的最大高度。
通过通风路88,能够使设置在储藏库100或储藏库41底部的底部流路91a的空气、与比储藏室1的装载线靠上的储藏库上部的空气循环。由此,能够抑制储藏室1内的温度在上下产生差异。通过通风路89,能够使设置在储藏库100或储藏库41底部的底部流路91b的空气、与比储藏室2的装载线靠上的储藏库上部的空气循环。由此,能够抑制储藏室2内的温度在上下产生差异。
图36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7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6、37所示的温度调节装置27C是上述温度调节装置27A的变形例。温度调节装置27C具有从下方吸入空气、从侧方吹出空气的结构。在第三结构例中,通过援用上述说明,省略对与上述结构例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控制器17以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第1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C。在第3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中,将开口A1、B2作为吹出口使用,将开口A2、B1作为吸气口使用,将内室82、84作为吹出室使用,将内室83、85作为吸气室使用。即,在第3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吸气和吹出的关系与第1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相反。因此,如图37所示,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以与图27所示的路径相反的路径返回到储藏室1,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以与图27所示的路径相反的路径返回到储藏室2。因此,由于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是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所以能够抑制在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中低温一方的储藏室1中结露。
图38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9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控制器17以通过使空气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流通而进行热交换的第2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C。在第3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将开口A1、B2作为吸气口使用,将内室82、84作为吸气室使用。即,在第3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下,吸气和吹出的关系与第1结构例的第2运行模式相同。因此,能够通过不经由热交换元件80而使空气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流通来进行热交换。
图40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41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3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控制器17以抑制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的热移动的同时使空气流通的第3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C。在第3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将开口A1、B2作为吹出口使用,将开口A2、B1作为吸气口使用,将内室82、84作为吹出室使用,将内室83、85作为吸气室使用。即,在第3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下,吸气和吹出的关系与第1结构例的第3运行模式相反。因此,如图41所示,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以与图31所示的路径相反的路径被供给到储藏室2,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以与图31所示的路径相反的路径被供给到储藏室1。因此,能够通过经由热交换元件80使空气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流通来进行热交换。
图42是以俯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4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43是以侧视方式例示温度调节装置的第4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42、43所示的温度调节装置27D是上述温度调节装置27B的变形例。温度调节装置27D具有从下方吸入空气、从侧方吹出空气的结构。在第4结构例中,通过援用上述说明,省略对与上述结构例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控制器17以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第1运行模式,控制温度调节装置27D。在第4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中,将开口A1、B2作为吹出口使用,将开口A2、B1作为吸气口使用,将内室82、84作为吹出室使用,将内室83、85作为吸气室使用。即,在第4结构例的第1运行模式下,吸气和吹出的关系与第2构成例的第1运行模式相反。因此,如图42、43所示,来自储藏室1的空气以与图33、34所示的顺序相反的顺序返回到储藏室1,来自储藏室2的空气以与图33、34所示的顺序相反的顺序返回到储藏室2。因此,由于在储藏室1与储藏室2之间是在不进行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的,所以能够抑制在储藏室1和储藏室2之中低温一方的储藏室1中结露。
这样,与温度调节装置27A、27B、27C同样地,温度调节装置27D能够在第1运行模式下工作。与温度调节装置27A、27B、27C同样地,温度调节装置27D能够在第2运行模式和第3运行模式下工作。关于详细说明,援用以上对温度调节装置27A、27B、27C的说明。
图44是以侧视方式例示使空气从储藏库底部流向储藏库上部的通风路的剖视图。温度调节装置27C配置在隔板28的上部。在图44中,空气在通风路88、89中流动的方向与图35不同。
从底部流路91a吹出的空气从通风路88的下端流入通风路88中,从通风路88的上端朝向温度调节装置27C的开口A2流出。从底部流路91b吹出的空气从通风路89的下端流入通风路89中,从通风路89的上端朝向温度调节装置27C的开口B1流出。开口A1朝向储藏室1的上部空间开口,以能够将空气吹出到储藏室1的上部空间。开口B2朝向储藏室2的上部空间开口,以能够将空气吹出到储藏室2的上部空间。
因此,与图35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通过通风路88、89使储藏库的底部的空气与储藏库的上部的空气循环。由此,能够抑制储藏库内的温度在上下产生差异。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变更。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例如与一些或全部其它实施例的组合或替换。
例如,温度调节装置27也可以直接交换房间140与房间190的空气。温度调节装置27既可以作为用于从房间190向房间140输送空气的输送通风口发挥作用,也可以作为用于使空气从房间140返回到房间190的返回通风口发挥作用。
本国际申请基于2021年3月31日提交的第2021-059437号日本专利申请主张优先权,并将第2021-059437号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国际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2 储藏库
5 集装箱
7 开闭门
10 冷冻装置
11 壳体
12 鼓出部
14 隔板
15 逆变器箱
16 电气设备箱
17 控制器
18 服务门
19 开口
20 压缩机
21 散热器
23 蒸发器
25 库外风扇
26 隔板移动装置
27、27A、27B、27C、27D温度调节装置
28、28A、28B、28C隔板
28a、28b分隔面
29 库内风扇
30 储藏库
32 货架
33 滑轨
34a 水平导轨
34b 垂直导轨
35 引导机构
36 底部导轨
40 操作面板
41 储藏库
42、46 窗口
43 自动输送装置
44 门
45 通过口
47 行驶通道
50 接收装置
70 侧面
80 热交换元件
81、96 壳体
81a、81b、81c壳体部
82、83、84、85、92、93、94、95内室
86、87 送风机
88、89 通风路
90 绝热材料
91a、91b底部流路
100储藏库
100a、100b栅装置
140房间
150、150a、150b绝热壁
152、154、172滑轮组件
156 齿轮
158 齿条齿轮
160 波纹状板条
170 气密用部件
180 导线
190 房间
A1、B2开口
A2、B1开口
A-3、B-3开闭窗
S 库内空间
S1 库外收纳空间
S2 库内收纳空间
S3库内空气流路。

Claims (7)

1.一种储藏库,包括:
储藏室,储藏物品;
间隔板,设置成能够在沿着所述储藏室的内壁的方向上移动,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多个房间;以及
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内壁在所述方向上移动,将所述多个房间调节到不同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藏库,其中,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间隔板的移动连动而沿所述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藏库,其中,
所述间隔板设置成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1位置,所述间隔板沿着所述内壁被收纳,在所述第2位置,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间隔板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移动连动而沿所述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藏库,其中,
所述间隔板具有由多个板条连接成波纹状而成的分隔面,
在所述间隔板沿着所述内壁被收纳的状态下,所述分隔面沿着所述内壁设置,在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的状态下,所述分隔面面向所述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藏库,其中,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在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储藏室分隔成所述多个房间的状态下横跨所述多个房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藏库,其中,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成能够移动到分隔储藏库的内外的外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藏库,其中,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具有:
热交换元件;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热交换元件,在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和多个开闭窗。
CN202280023070.1A 2021-03-31 2022-03-30 储藏库 Pending CN1170430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9437 2021-03-31
JP2021059437 2021-03-31
PCT/JP2022/015917 WO2022210862A1 (ja) 2021-03-31 2022-03-30 貯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3078A true CN117043078A (zh) 2023-11-10

Family

ID=83459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070.1A Pending CN117043078A (zh) 2021-03-31 2022-03-30 储藏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67751A1 (zh)
EP (1) EP4317025A1 (zh)
JP (1) JP7307375B2 (zh)
CN (1) CN117043078A (zh)
WO (1) WO202221086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5986U (zh) * 1981-03-10 1982-09-13
JPS5896494U (ja) * 1981-12-24 1983-06-30 古賀 陽子 可搬式冷蔵庫
JPS6044841U (ja) * 1983-08-30 1985-03-29 株式会社 新理研工業所 庫内容積を変更出来る冷凍車
JPH0517469U (ja) * 1991-08-02 1993-03-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冷凍装置
JP3981062B2 (ja) * 2003-10-03 2007-09-26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保冷システム
JP2007106144A (ja) 2005-10-11 2007-04-26 Ashimori Ind Co Ltd 保冷車又は保温車の庫内区画装置
JP7285752B2 (ja) 2019-10-08 2023-06-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荷物保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59058A (ja) 2022-10-17
WO2022210862A1 (ja) 2022-10-06
EP4317025A1 (en) 2024-02-07
JP7307375B2 (ja) 2023-07-12
US20240167751A1 (en) 2024-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0856B2 (en) Refrigerator
US20200208901A1 (en) Refrigerator
KR101810736B1 (ko) 냉장고
US20180209209A1 (en) Refrigerator
US6564566B2 (en) Cooling air circulating device in refrigerator
CA2921296A1 (en) Produce ripening chamber
KR20160012411A (ko) 과냉각 냉각고
KR102381030B1 (ko) 냉장고
KR20190092021A (ko) 냉장고
JP2015090257A (ja) 冷蔵庫
CN117043078A (zh) 储藏库
KR100490820B1 (ko) 냉각 저장고
JP2009156527A (ja) 冷蔵庫
CN111578583B (zh) 冰箱
JP7177365B2 (ja) 温度調節装置及び貯蔵庫
CN109549402B (zh) 展示柜
JP3553633B2 (ja) 冷蔵庫
JP5175578B2 (ja) 冷蔵庫
JP2020130010A (ja) 解凍庫
KR101668568B1 (ko) 자동 판매기
US20210041156A1 (en) Refrigerator
CN219995625U (zh) 制冷设备
JP2019074273A (ja) 冷蔵庫
CN114623646A (zh) 冰箱
JPH0213772A (ja) 冷却コ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