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5481A - 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5481A
CN117015481A CN202280013334.5A CN202280013334A CN117015481A CN 117015481 A CN117015481 A CN 117015481A CN 202280013334 A CN202280013334 A CN 202280013334A CN 117015481 A CN117015481 A CN 117015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assage
valve
pressure
low
pressur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33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井裕介
浅野恒
加藤真介
伊东雅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o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ko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ok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ko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015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54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85Valve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e.g. thermostatic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8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refrigerant circuit configu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8Optimization, e.g. high integration of refrigeration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s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冷剂的泄漏,且能够削减零件个数的阀装置及具有该阀装置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1)的阀装置(10)具有阀主体(100)。阀主体(100)具有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和与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连接的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阀装置(10)具有能够改变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通路面积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和能够开闭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的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

Description

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例。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室内蒸发器、储液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开闭阀、第二开闭阀、及止回阀。而且,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第一制冷剂通路、第二制冷剂通路、第三制冷剂通路、及旁通通路。
压缩机的排出口与室内冷凝器的入口连接。第一制冷剂通路将室内冷凝器的出口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第二制冷剂通路将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与储液器的入口连接。第三制冷剂通路将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与室内蒸发器的入口连接。室内蒸发器的出口与储液器的入口连接。储液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入口连接。
第一膨胀阀能够改变第一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第一开闭阀能够开闭第二制冷剂通路。第二膨胀阀能够改变第三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止回阀配置在第三制冷剂通路中的室外热交换机的出口与第二膨胀阀之间。止回阀允许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机的出口向第二膨胀阀的流动。止回阀禁止制冷剂从第二膨胀阀向室外热交换机的出口的流动。
旁通通路将第一制冷剂通路中的室内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之间的部位和第三制冷剂通路中的止回阀与第二膨胀阀之间的部位连接。第二开闭阀能够开闭旁通通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781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第一开闭阀经由连接器与配管连接。第一膨胀阀、第二开闭阀及止回阀也经由连接器与配管等连接。为此,车辆用空调装置存在连接部位多,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升高的技术问题。而且,车辆用空调装置由于具有连接器而存在零件个数和组装工时多、制造成本增加这样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装置和具有该阀装置的空调装置,能够抑制制冷剂的泄漏,并能够削减零件个数。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阀装置具有:
一个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路;以及
多个阀单元,该多个阀单元安装于所述阀主体,
所述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主制冷剂通路、以及与所述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
所述多个阀单元包括第一阀单元和第二阀单元,该第一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该第二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
本发明中,优选为,
所述第一阀单元是能够改变所述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的流量调节阀单元,
所述第二阀单元是能够开闭所述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开闭阀单元。
本发明中,优选为,
所述第一阀单元是能够开闭所述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第一开闭阀单元,
所述第二阀单元是能够开闭所述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第二开闭阀单元。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阀装置具有:
一个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路;以及
多个阀单元,该多个阀单元安装于所述阀主体,
所述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
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
与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
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以及
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
所述多个阀单元包括: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该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
高压侧开闭阀单元,该高压侧开闭阀单元能够开闭所述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
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该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
低压侧开闭阀单元,该低压侧开闭阀单元能够开闭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以及
止回阀单元,该止回阀单元配置在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靠近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
所述止回阀单元允许制冷剂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向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的流动且禁止制冷剂从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向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流动,
所述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将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与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如下部位连接起来:该部位是所述止回阀单元与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之间的部位。
本发明中,优选为,
所述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
所述多个阀单元包括配置于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压力调节阀单元,
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压力调节阀单元构成为,将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另一端处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为设定值以上。
本发明中,优选为,
所述阀装置还具有储液器,该储液器安装于所述阀主体,且将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和液相,
所述储液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为,
所述阀主体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及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上表面和底面,
所述左侧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呈直角,
所述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和所述左侧面呈直角,
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及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上表面,
所述高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左侧面,
所述正面具有第一室外侧开口和第二室外侧开口,该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该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背面具有第一室内侧开口和第二室内侧开口,该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该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左侧面或所述底面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该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为,
所述阀主体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及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上表面和底面,
所述左侧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呈直角,
所述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和所述左侧面呈直角,
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及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上表面,
所述高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左侧面,
所述正面具有第一室外侧开口和第二室外侧开口,该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该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背面具有:第一室内侧开口,该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第二室内侧开口,该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以及第三室内侧开口,该第三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左侧面或所述底面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该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的空调装置具有:
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室内蒸发器、储液器及所述阀装置,
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连接。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
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室内蒸发器、储液器及所述阀装置,
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三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连接。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阀装置和空调装置具有一个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路;以及多个阀单元,该多个阀单元安装于阀主体,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主制冷剂通路、以及与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并且,多个阀单元包括能够改变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的第一阀单元和能够改变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的第二阀单元。由此一来,主制冷剂通路与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在阀主体的内部被连接,能够通过安装于阀主体的第一阀单元和第二阀单元改变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从而开闭制冷剂通路,或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因此,不仅能够防止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彼此的连接部位和制冷剂通路与阀单元的连接部位泄漏,而且能够削减用于连接的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为制冷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为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为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为第二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6是图1的空调装置具有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阀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阀装置的左视图。
图9是图6的阀装置的右视图。
图10是图6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图6的阀装置的仰视图。
图12是图6的阀装置的后视图。
图13是沿图8的A1-A1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8的B1-B1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8的C1-C1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7的D1-D1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沿图7的E1-E1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7的F1-F1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沿图7的G1-G1线的剖视图。
图20是图6的阀装置具有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2是图6的阀装置具有的高压侧开闭阀单元的剖视图。
图23是图6的阀装置具有的低压侧开闭阀单元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5是图24的空调装置具有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的阀装置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5的阀装置的左视图。
图28是图25的阀装置的右视图。
图29是图25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30是图25的阀装置的仰视图。
图31是图25的阀装置的后视图。
图32是沿图27的A2-A2线的剖视图。
图33是沿图27的B2-B2线的剖视图。
图34是沿图27的C2-C2线的剖视图。
图35是沿图26的D2-D2线的剖视图。
图36是沿图26的E2-E2线的剖视图。
图37是沿图26的F2-F2线的剖视图。
图38是沿图26的G2-G2线的剖视图。
图39是沿图26的H2-H2线的剖视图。
图40是沿图26的J2-J2线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图25的阀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2是图41的阀装置的左视图。
图4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图44是图43的阀装置的另外的立体图。
图45是图43的阀装置的主视图。
图46是图43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47是沿图46的A3-A3线的剖视图。
图48是沿图45的B3-B3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2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图5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图2~图5表示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第一除湿制热模式及第二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图6~图12是图1的空调装置具有的阀装置的立体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图13~图15是图8的沿A1-A1线的剖视图、沿B1-B1线剖视图及沿C1-C1线的剖视图。图16~图19是图7的沿D1-D1线的剖视图、沿E1-E1线的剖视图、沿F1-F1线的剖视图及沿G1-G1线的剖视图。图20是图6的阀装置具有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图20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2是图6的阀装置具有的高压侧开闭阀单元的剖视图。图23是图6的阀装置具有的低压侧开闭阀单元的剖视图。在各图中,箭头X所示的X方向为左右方向(横向),箭头Y所示的Y方向为前后方向,箭头Z所示的Z方向为上下方向。箭头X中有“X”文字的一方为右方,箭头Y中有“Y”文字的一方为后方,箭头Z中有“Z”文字的一方为上方。
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例如是搭载于车辆,对向车室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具有阀装置10、压缩机20、室内冷凝器30、室外热交换器40、室内蒸发器50、压力调节阀70、储液器80。而且,空调装置1具有第一制冷剂通路11、第二制冷剂通路12、第三制冷剂通路13、第四制冷剂通路14、旁通通路15。
压缩机20吸入制冷剂,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压缩机20的排出口与室内冷凝器30的入口连接。室内冷凝器30放出压缩机20排出的制冷剂的热。室内冷凝器30对向车室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第一制冷剂通路11将室内冷凝器30的出口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入口连接。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40的内部流动,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第二制冷剂通路12将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与储液器80的入口连接。储液器80将从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和液相。从储液器80的出口流出气相的制冷剂。储液器80的出口与压缩机20的吸入口连接。气相的制冷剂从储液器80向压缩机20流动。第三制冷剂通路13将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与室内蒸发器50的入口连接。制冷剂在室内蒸发器50的内部流动,制冷剂与向车室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蒸发器50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第四制冷剂通路14将室内蒸发器50的出口与储液器80的入口连接。在第四制冷剂通路14配置有压力调节阀70。压力调节阀70被构成为将室内蒸发器50的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为设定值以上。压力调节阀70在制冷模式、除湿制热模式中防止室内蒸发器50的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小于设定值。设定值是以防止室内蒸发器50结霜的方式设定的压力值。旁通通路15设于阀装置10的内部。旁通通路15将第一制冷剂通路11与第三制冷剂通路13连接。
阀装置10对第一制冷剂通路11、第二制冷剂通路12、第三制冷剂通路13及旁通通路15进行开闭而形成与模式相应的制冷剂回路。而且,阀装置10对在第一制冷剂通路11和第三制冷剂通路13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
如图6~图19所示,阀装置10具有阀主体100、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止回阀单元600。
阀主体100例如通过将铝合金挤压加工而形成。阀主体100具有正面101、背面102、左侧面103、右侧面104、第一上表面105、第二上表面106、底面107。各个面为平面。正面101与背面102相互平行地配置。左侧面103与右侧面104相互平行地配置。左侧面103相对于正面101呈直角。第一上表面105、第二上表面106及底面107相互平行地配置。第一上表面105相对于正面101和左侧面103呈直角。第一上表面105靠近背面102地配置。第二上表面106靠近正面101地配置。阀主体100也可以取代第一上表面105和第二上表面106而具有一个平面状的上表面。
正面101具有第一室外侧开口151和第二室外侧开口152。背面102具有第一室内侧开口161和第二室内侧开口162。左侧面103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165。
第一室外侧开口151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外侧开口152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入口连接。第一室内侧开口161与室内冷凝器3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内侧开口162与室内蒸发器50的入口连接。制冷剂返回开口165与储液器80的入口连接。
阀主体100具有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的多个制冷剂通路。具体而言,阀主体100具有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及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另外,阀主体100具有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及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
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与第一室内侧开口161连接。另外,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与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连接。制冷剂从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向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流动。
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与第一室外侧开口151连接。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连接。制冷剂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向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流动。
在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配置有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中的比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远离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的部位(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下游端)与第二室外侧开口152连接。
在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配置有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中的比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远离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的部位(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的下游端)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连接。
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配置有止回阀单元600和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止回阀单元600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靠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的下游端)与第二室内侧开口162连接。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止回阀单元600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之间的部位与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的下游端连接。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只要实质上将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和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止回阀单元600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之间的部位连接即可。
在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配置有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的比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的下游端)与制冷剂返回开口165连接。
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和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构成第一制冷剂通路11的一部分。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构成第二制冷剂通路12的一部分。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和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构成第三制冷剂通路13的一部分。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构成旁通通路15。旁通通路15将第一制冷剂通路11中的室内冷凝器30的出口与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之间的部位和第三制冷剂通路13中的止回阀单元600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之间的部位连接。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在第一上表面105中靠近左侧面103地配置。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能够无阶段地改变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通路面积。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无阶段”包括实质上无阶段的情况。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与阀主体100一起构成电动膨胀阀。如图15、图20所示,阀主体100具有阀室211和在阀室211开口的阀口212。阀室211和阀口212与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串联地配置。阀室211和阀口212实质上构成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一部分。在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中,阀室211比阀口212远离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具有阀芯220和阀芯驱动部230。
阀芯220具有阀杆221、阀部222、弹簧承接部223、及球承接部224。阀杆221具有圆柱形状。阀部222配置在阀杆221的下部。阀部222具有圆环形状。阀部222从阀杆22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突出。弹簧承接部223配置在阀杆221的上部。弹簧承接部223具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凸缘部。球承接部224具有圆形的平板部和设于平板部的下表面的凸部。凸部与设于弹簧承接部223的孔嵌合。阀芯220的阀部222相对于阀口212进退。阀芯220将阀口212的开口面积(即,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通路面积)无阶段地改变。
阀芯驱动部230使阀芯220向上下方向移动,使阀部222相对于阀口212进退。阀芯驱动部230具有保持架240、外壳250、转子260、行星齿轮机构270、驱动轴282、球284、及定子单元290。
保持架240例如为铝合金等金属制。保持架240具有圆筒形状。保持架240通过螺纹构造安装于阀主体100。在保持架240的上部的内侧配置有圆筒形状的驱动轴支承部件242。在驱动轴支承部件242的内周面的下部形成有内螺纹242a。在保持架240的下部与阀主体100之间配置有阀芯支承部件244。阀芯支承部件244具有圆筒形状。阀芯支承部件244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阀芯支承孔244a。在阀芯支承孔244a配置有阀芯220的阀杆221。在阀芯220的弹簧承接部223与阀芯支承部件244之间配置有开阀弹簧246。开阀弹簧246为压缩螺旋弹簧。开阀弹簧246向上方推压阀芯220。
外壳250具有下端开口且上端被堵塞的圆筒形状。外壳250的下端经由环状部件251与保持架240接合。
转子260具有圆筒形状。在转子260的外周面设有永磁体。转子260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外壳250的内侧。转子260与圆板形状的连结部件262结合。转子轴263贯通连结部件262的中心。
行星齿轮机构270具有固定齿圈271、太阳齿轮272、多个行星齿轮273、行星齿轮架274、输出齿轮275、及输出轴276。太阳齿轮272与连结部件262同轴地结合。太阳齿轮272与转子260和连结部件262一起旋转。太阳齿轮272的旋转通过固定齿圈271、多个行星齿轮273、行星齿轮架274及输出齿轮275被减速而向输出轴276传递。输出轴276配置在驱动轴支承部件242的内侧。
驱动轴282具有圆柱形状。在驱动轴282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282a。外螺纹282a与驱动轴支承部件242的内螺纹242a螺合。在驱动轴282的上端面设有平板部282b。平板部282b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配置于行星齿轮机构270的输出轴276所具有的狭缝276a。驱动轴282随着输出轴276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外螺纹282a与内螺纹242a的螺纹进给作用沿上下方向移动。在驱动轴282与阀芯220的球承接部224之间配置有球284。
定子单元290具有圆筒形状。在定子单元290的内侧插入外壳250。定子单元290配置在外壳250的外侧。定子单元290具有未图示的定子。由定子单元290的定子和转子260构成步进电动机。
在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中,对定子单元290的定子通电,使转子260向一方向旋转。转子260的旋转由行星齿轮机构270减速,并通过输出轴276使驱动轴282旋转。当驱动轴282旋转时,驱动轴282通过螺纹进给作用而向下方移动。驱动轴282经由球284将阀芯220向下方推压。阀芯220向下方移动,阀口212的开口面积变小。在本实施例中,阀口212的最小的开口面积为0,即,阀口212为全闭状态。
在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中,对定子单元290的定子通电,使转子260向另一方向旋转。转子260的旋转由行星齿轮机构270减速,通过输出轴276使驱动轴282旋转。当驱动轴282旋转时,驱动轴282通过螺纹进给作用向上方移动。被开阀弹簧246推压的阀芯220向上方移动,阀口212的开口面积变大。
此外,也可以取代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而采用图21所示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具有在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追加了具有阀室211和阀口212的壳体210的结构。在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中,保持架240通过螺纹构造安装于壳体210,壳体210通过螺纹构造安装于阀主体100。此外,壳体210也可以通过螺纹构造以外的安装结构安装于阀主体100。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通过步进电动机使阀芯220移动,因此严格说来是阶段性地改变通路面积。但是,由于每一步骤的阀芯220的移动量小,因此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能够实质上无阶段地改变通路面积。此外,在阀装置10中,作为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也可以采用阀芯通过隔膜移动的机械式的流量调节阀。这样的机械式的流量调节阀能够无阶段地改变通路面积。
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配置在左侧面103的中央。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能够开闭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即,能够将通路面积改变为0或大于0的面积)。
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与阀主体100一起构成先导式的开闭阀。如图14、图19、图22所示,阀主体100具有主阀室311、在主阀室311开口的主阀口312、及包围主阀口312的主阀座313。主阀室311和主阀口312与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串联地配置。主阀室311和主阀口312实质上构成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的一部分。在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中,主阀室311比主阀口312更靠近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
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具有主阀芯320和阀芯驱动部330。
主阀芯320具有圆板形状。主阀芯320具有先导通路325和均压通路326。主阀芯320与主阀座313接近、分离而对主阀口312进行开闭。
阀芯驱动部330具有固定铁芯331、壳体332、柱塞333、电磁线圈334、先导阀芯335、及弹簧承接部件336。
固定铁芯331一体地具有大径圆筒部331a和小径圆筒部331b。大径圆筒部331a通过螺纹构造安装于阀主体100。小径圆筒部331b与大径圆筒部331a同轴地配置。小径圆筒部331b从阀主体100的左侧面103突出。主阀芯320以能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大径圆筒部331a的内侧。主阀芯320划分主阀室311与大径圆筒部331a的内侧的背压室314。先导通路325将背压室314与主阀口312连接。均压通路326将主阀室311与背压室314连接。在主阀芯320与大径圆筒部331a之间配置有开阀弹簧337。开阀弹簧337为压缩螺旋弹簧。开阀弹簧337将主阀芯320向左方推。
壳体332具有一端开口且另一端被堵塞的圆筒形状。在壳体332的一端的内侧配置有固定铁芯331的小径圆筒部331b。壳体332的一端与固定铁芯331接合。
柱塞333具有一端开口且另一端被堵塞的圆筒形状。柱塞333以能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壳体332的内侧。在柱塞333的另一端与固定铁芯331之间配置有第一柱塞弹簧338。第一柱塞弹簧338为压缩螺旋弹簧。第一柱塞弹簧338将柱塞333向左方推。在柱塞333的另一端形成有贯通孔333a。
电磁线圈334具有圆筒形状。壳体332被插入电磁线圈334的内侧。电磁线圈334配置在壳体332的外侧。电磁线圈334将固定铁芯331和柱塞333磁化。
先导阀芯335具有细长圆柱形状。先导阀芯335配置在柱塞333的贯通孔333a和小径圆筒部331b的内侧。圆柱形状的弹簧承接部件336连接设置在先导阀芯335的一端(左端)。弹簧承接部件336配置在柱塞333的内侧。弹簧承接部件336的直径比贯通孔333a的直径大。在弹簧承接部件336与壳体332的另一端之间配置有第二柱塞弹簧339。第二柱塞弹簧339为压缩螺旋弹簧。第二柱塞弹簧339将弹簧承接部件336向右方推并推压到柱塞333。在先导阀芯335的另一端(右端)设有圆锥形状的先导阀部335a。先导阀部335a配置在背压室314。先导阀部335a对先导通路325进行开闭。
在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中,当对电磁线圈334通电时,柱塞333通过磁力而靠近固定铁芯331,先导阀芯335(先导阀部335a)将先导通路325关闭。进而,先导阀芯335将主阀芯320向右方推,从而主阀芯320与主阀座313接触,主阀口312关闭。在主阀口312关闭的状态下,从主阀室311和背压室314向主阀口312的制冷剂的流动被截断,制冷剂留在主阀室311和背压室314。主阀芯320被制冷剂推压到主阀座313。
在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中,当停止电磁线圈334的通电时,柱塞333被第一柱塞弹簧338推压而向左方移动。先导阀芯335与柱塞333一起也向左方移动,从而先导通路325打开。背压室314的制冷剂通过先导通路325流到主阀口312,从而由制冷剂将主阀芯320向主阀座313按压的力减弱。开阀弹簧337将主阀芯320向左方推,从而主阀芯320从主阀座313离开,主阀口312打开。由此,主阀室311的制冷剂向主阀口312流动。
此外,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例如也可以如在日本特开2016-200198公开的电动阀那样具有阀室和阀座。或者,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也可以如图21所示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那样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阀室和阀座(阀口)。
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在第一上表面105靠近右侧面104地配置。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能够将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的通路面积无阶段地改变。
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与阀主体100一起构成电动膨胀阀。如图15、图18所示,阀主体100具有阀室411和在阀室411开口的阀口412。阀室411和阀口412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串联地配置。阀室411和阀口412实质上构成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的一部分。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阀室411比阀口412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
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具有阀芯420和阀芯驱动部430。阀芯420和阀芯驱动部430具有与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的阀芯220和阀芯驱动部430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此外,也可以取代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而采用与图21所示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流量调节阀单元。
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在第二上表面106靠近右侧面104地配置。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能够开闭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即,能够将通路面积改变为0或大于0的面积)。
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与阀主体100一起构成先导式的开闭阀。如图13、图17、图23所示,阀主体100具有主阀室511、在主阀室511开口的主阀口512、及包围主阀口512的主阀座513。主阀室511和主阀口512与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串联地配置。主阀室511和主阀口512实质上构成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的一部分。在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主阀室511比主阀口512更靠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而且,主阀室511也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串联地配置,实质上也构成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的一部分。
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具有主阀芯520和阀芯驱动部530。
主阀芯520一体地具有主体部521、上凸缘部522、及下凸缘部523。主体部521具有圆柱形状。上凸缘部522与主体部521的上部连接设置。下凸缘部523与主体部521的下部连接设置。主体部521具有先导通路525。上凸缘部522具有均压通路526。主阀芯520与主阀座513接近、分离而对主阀口512进行开闭。在主阀芯520的上凸缘部522与阀主体100之间配置有开阀弹簧537。开阀弹簧537为压缩螺旋弹簧。开阀弹簧537将主阀芯520(上凸缘部522)向上方推。
阀芯驱动部530具有固定铁芯531、壳体532、柱塞533、电磁线圈534、先导阀芯535、及阀轴536。
固定铁芯531一体地具有大径圆筒部531a和小径圆筒部531b。大径圆筒部531a通过螺纹构造安装于阀主体100。小径圆筒部531b与大径圆筒部531a同轴地配置。小径圆筒部531b从阀主体100的第二上表面106突出。主阀芯520的上凸缘部522以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大径圆筒部531a的内侧。主阀芯520的上凸缘部522划分主阀室511和大径圆筒部531a的内侧的背压室514。先导通路525将背压室514与主阀口512连接。均压通路526将主阀室511与背压室514连接。
壳体532具有下端开口且上端被堵塞的圆筒形状。在壳体532的下端的内侧配置有固定铁芯531的小径圆筒部531b。壳体532的下端与固定铁芯531接合。
柱塞533具有圆筒形状。柱塞533以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壳体532的内侧。在柱塞533的下端与固定铁芯531之间配置有柱塞弹簧538。柱塞弹簧538为压缩螺旋弹簧。柱塞弹簧538将柱塞533向上方推。
电磁线圈534具有圆筒形状。在电磁线圈534的内侧插入壳体532。电磁线圈534配置在壳体532的外侧。电磁线圈534将固定铁芯531和柱塞533磁化。
先导阀芯535与阀轴536的下端一体地连接设置。先导阀芯535配置于背压室514。先导阀芯535经由阀轴536与柱塞533连接。在先导阀芯535设有先导阀部535a,先导阀部535a为圆板形状的垫片。先导阀部535a对先导通路525进行开闭。
阀轴536具有细长圆筒形状。阀轴536的上端固定于柱塞533的下端。阀轴536配置在固定铁芯531的小径圆筒部531b的内侧。阀轴536通过小径圆筒部531b被支承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中,当对电磁线圈534通电时,柱塞533通过磁力与固定铁芯531靠近,先导阀芯535(先导阀部535a)将先导通路525关闭。进而,先导阀芯535将主阀芯520向下方推,从而主阀芯520与主阀座513接触,主阀口512关闭。在主阀口512关闭的状态下,从主阀室511和背压室514向主阀口512的制冷剂的流动被截断,制冷剂留在主阀室511和背压室514。主阀芯520被制冷剂推压到主阀座513。
在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中,当电磁线圈534的通电停止时,柱塞533被柱塞弹簧538推压而向上方移动。先导阀芯535也与柱塞533一起向上方移动而将先导通路525打开。背压室514的制冷剂经由先导通路525向主阀口512流动,从而由制冷剂将主阀芯520推压到主阀座513的力减弱。开阀弹簧537将主阀芯520向上方推,从而主阀芯520从主阀座513离开,主阀口512打开。由此,主阀室511的制冷剂向主阀口512流动。
此外,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例如也可以如日本特开2016-200198公开的电动阀那样具有阀室和阀座。或者,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也可以如图21所示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那样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阀室和阀座(阀口)。
止回阀单元600配置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更靠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止回阀单元600允许制冷剂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向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的流动且禁止制冷剂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流动。
止回阀单元600与阀主体100一起构成止回阀。如图17、图19所示,阀主体100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具有圆环形状的阀座613。止回阀单元600具有阀芯620和闭阀弹簧630。阀芯620以能够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内。阀芯620具有圆环形状的阀部621。闭阀弹簧630为压缩螺旋弹簧。闭阀弹簧630将阀芯620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前方)推。
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当阀芯620的前方侧(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侧)的制冷剂的压力比阀芯620的后方侧(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侧)的制冷剂的压力高时,阀芯620向后方移动,阀部621从阀座613离开,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打开。
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当阀芯620的后方侧(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侧)的制冷剂的压力比阀芯620的前方侧(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侧)的制冷剂的压力高时,阀芯620向前方移动,从而阀部621与阀座613接触,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关闭。
空调装置1具有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20和阀装置10(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空调装置1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第一除湿制热模式及第二除湿制热模式。
在制冷模式中,空调装置1的控制装置通过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使第一制冷剂通路11的通路面积为最大(全开),通过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关闭旁通通路15,通过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使第三制冷剂通路13的通路面积成为制冷剂能够膨胀的大小,通过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关闭第二制冷剂通路12。然后,控制装置使压缩机20动作而使制冷剂循环。如图2所示,在制冷模式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20、室内冷凝器30、第一制冷剂通路11(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室外热交换器40、第三制冷剂通路13(止回阀单元6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室内蒸发器50、第四制冷剂通路14(压力调节阀70)、储液器80,并返回压缩机20。在制冷模式中,送风空气由室内蒸发器50冷却后被送往车室。
在制热模式中,空调装置1的控制装置通过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使第一制冷剂通路11的通路面积为制冷剂能够膨胀的大小,通过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关闭旁通通路15,通过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使第三制冷剂通路13的通路面积为0(全闭),通过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打开第二制冷剂通路12。然后,控制装置使压缩机20动作而使制冷剂循环。如图3所示,在制热模式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20、室内冷凝器30、第一制冷剂通路11(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室外热交换器40、第二制冷剂通路12(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储液器80,并返回压缩机20。在制热模式中,送风空气在室内蒸发器50通过(不进行冷却),由室内冷凝器30加热后被送往车室。
在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中,空调装置1的控制装置通过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使第一制冷剂通路11的通路面积为制冷剂能够膨胀的大小,通过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关闭旁通通路15,通过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使第三制冷剂通路13的通路面积为制冷剂能够膨胀的大小,通过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关闭第二制冷剂通路12。然后,控制装置使压缩机20动作而使制冷剂循环。如图4所示,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20、室内冷凝器30、第一制冷剂通路11(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室外热交换器40、第三制冷剂通路13(止回阀单元6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室内蒸发器50、第四制冷剂通路14(压力调节阀70)、储液器80,并返回压缩机20。在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中,送风空气由室内蒸发器50冷却(除湿),由室内冷凝器30加热后被送往车室。
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中,空调装置1的控制装置通过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使第一制冷剂通路11的通路面积为制冷剂能够膨胀的大小,通过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打开旁通通路15,通过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使第三制冷剂通路13的通路面积为制冷剂能够膨胀的大小,通过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打开第二制冷剂通路12。然后,控制装置使压缩机20动作而使制冷剂循环。如图5所示,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20、室内冷凝器30、第一制冷剂通路11(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室外热交换器40、第二制冷剂通路12(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储液器80,并返回压缩机20。而且,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通路11分支,依次通过旁通通路15(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第三制冷剂通路13(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室内蒸发器50、第四制冷剂通路14(压力调节阀70)、储液器80,并返回压缩机20。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中,送风空气由室内蒸发器50冷却(除湿),由室内冷凝器30加热后被送往车室。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中,在室内蒸发器50流动的制冷剂的量少于第一除湿制热模式,制冷剂的吸热量少于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为此,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中,能够使由室内蒸发器50除湿后的送风空气的温度比较高,能够在室内冷凝器30中在高温区域对送风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阀装置10具有阀主体100、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及止回阀单元600。阀主体100具有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与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连接的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及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连接的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能够无阶段地改变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通路面积。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能够开闭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能够无阶段地改变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的通路面积。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能够开闭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止回阀单元600配置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更靠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止回阀单元600允许制冷剂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向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的流动且禁止制冷剂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流动。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将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和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止回阀单元600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之间的部位连接。
这样一来,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与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在阀主体100的内部被连接。通过安装于阀主体100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和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能够改变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的通路面积,从而对制冷剂通路进行开闭,或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而且,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在阀主体100的内部被连接。通过安装于阀主体100的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和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能够改变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的通路面积,从而对制冷剂通路进行开闭,或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为此,不仅能够在制冷剂通路彼此的连接部位以及制冷剂通路与阀单元的连接部位抑制制冷剂泄漏的情况,而且能够削减用于连接的零件。而且,由于能够省略将阀单元连接的配管,因此不仅能够抑制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而且能够减少在空调装置1中使用的制冷剂的量。
而且,阀主体100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正面101和背面102、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103和右侧面104、以及相互平行地配置的第一上表面105、第二上表面106和底面107。左侧面103相对于正面101呈直角。第一上表面105相对于正面101和左侧面103呈直角。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和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配置在第一上表面105,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配置在第二上表面106。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配置在左侧面103。正面101具有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连接的第一室外侧开口151和与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中的比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更远离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的部位连接的第二室外侧开口152。背面102具有与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连接的第一室内侧开口161和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连接的第二室内侧开口162。左侧面103具有与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的比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连接的制冷剂返回开口165。第一室外侧开口151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外侧开口152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入口连接。第一室内侧开口161与室内冷凝器3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内侧开口162与室内蒸发器50的入口连接。制冷剂返回开口165与储液器80的入口连接。这样一来,在空调装置1中,使从阀装置10朝向室外侧的配管与阀主体100的正面101连接,使从阀装置10朝向车室侧的配管与阀主体100的背面102连接,能够抑制配管的配置变复杂的情况。
上述阀装置10具有通过编入该阀装置10的上位装置、系统的控制装置对各阀单元进行控制的结构。除了这样的结构以外,例如也可以具有如下的结构:阀装置10具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上位装置、系统的所有的信号而对多个阀单元进行集中控制。在此结构中,优选为,控制单元收容于壳体,且配置在阀主体100中的靠近低压侧制冷剂通路的表面(例如,阀主体100的右侧面104)。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流动的比较低温的制冷剂抑制控制单元的温度上升。
而且,上述阀装置10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和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具有将转子的旋转减速并向驱动轴传递的结构。在阀装置10中,也可以取代这些流量调节阀单元,采用具有将转子的旋转直接向驱动轴传递的结构的直动式的流量调节阀单元。
而且,上述阀装置10的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和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是通过电磁力进行动作的先导式的开闭阀单元,为了维持主阀口关闭的闭阀状态需要通电。在阀装置10中,也可以取代这些开闭阀单元,采用即使停止通电也能维持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的闩锁式的开闭阀单元。
(第二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24~图4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也是车辆用空调装置。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5~图31是图24的空调装置具有的阀装置的立体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图32~图34是图27的沿A2-A2线的剖视图、沿B2-B2线的剖视图及沿C2-C2线的剖视图。图35~图40是图26的沿D2-D2线的剖视图、沿E2-E2线的剖视图、沿F2-F2线的剖视图、沿G2-G2线的剖视图、沿H2-H2线的剖视图及沿J2-J2线的剖视图。图41、图42是表示图25的阀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立体图和左视图。在各图中,箭头X所示的X方向为左右方向(横向),箭头Y所示的Y方向为前后方向,箭头Z所示的Z方向为上下方向。箭头X中有“X”文字的一方为右方,箭头Y中有“Y”文字的一方为后方,箭头Z中有“Z”文字的一方为上方。
如图24所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A具有阀装置10A、压缩机20、室内冷凝器30、室外热交换器40、室内蒸发器50、及储液器80。而且,空调装置1A具有第一制冷剂通路11、第二制冷剂通路12、第三制冷剂通路13、第四制冷剂通路14、及旁通通路15。
空调装置1A除了取代阀装置10和压力调节阀70而具有具备压力调节阀单元700的阀装置10A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空调装置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阀装置10A对第一制冷剂通路11、第二制冷剂通路12、第三制冷剂通路13和旁通通路15进行开闭而形成与模式相应的制冷剂回路。而且,阀装置10A调节在第一制冷剂通路11和第三制冷剂通路13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而且,阀装置10A调节在第四制冷剂通路14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
如图25~图40所示,阀装置10A具有阀主体100A、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止回阀单元600、及压力调节阀单元700。
阀主体100A例如通过将铝合金挤压加工而形成。阀主体100A具有长方体形状。阀主体100A具有正面101、背面102、左侧面103、右侧面104、底面107、及上表面108。各面为平面。正面101与背面102相互平行地配置。左侧面103与右侧面104相互平行地配置。左侧面103相对于正面101呈直角。底面107与上表面108相互平行地配置。上表面108相对于正面101和左侧面103呈直角。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及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配置于上表面108。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配置于左侧面103。
正面101具有第一室外侧开口151和第二室外侧开口152。背面102具有第一室内侧开口161、第二室内侧开口162、第三室内侧开口163。左侧面103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165。底面107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165A。
第一室外侧开口151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外侧开口152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入口连接。第一室内侧开口161与室内冷凝器3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内侧开口162与室内蒸发器50的入口连接。第三室内侧开口163与室内蒸发器50的出口连接。制冷剂返回开口165A与储液器80的入口连接。制冷剂返回开口165例如被盖部件堵塞,或与通过压缩机20使制冷剂循环的另外的制冷剂通路的下游端连接。
阀主体100A具有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的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及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与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连接。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连接。在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配置有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在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配置有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配置有止回阀单元600和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止回阀单元600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更靠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在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配置有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
而且,阀主体100A具有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一端与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的比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的下游端或靠近该下游端的部位)连接。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另一端与第三室内侧开口163连接。在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配置有压力调节阀单元700。压力调节阀单元70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具有的压力调节阀70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构成第四制冷剂通路14的一部分。
压力调节阀单元700被构成为,将从第三室内侧开口163流入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制冷剂的压力,即室内蒸发器50的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为设定值以上。压力调节阀单元700防止在制冷模式中制冷负荷下降时室内蒸发器50的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变得小于设定值的情况。设定值是以防止室内蒸发器50结霜的方式设定的压力值。
压力调节阀单元700与阀主体100A一起构成压力调节阀。如图36、图39所示,阀主体100A在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具有圆环形状的阀座713。压力调节阀单元700具有阀芯720和波纹管730。阀芯720在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内以能够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阀芯720具有圆环形状的阀部721。波纹管730具有波纹形状,能够伸缩。波纹管730的一端与阀芯720连接。波纹管730的另一端与用来改变设定值的调节螺纹件735连接。压力调节阀单元700的设定值根据调节螺纹件735与阀座713的距离(即波纹管730的压缩程度)决定。
在从第三室内侧开口163流入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制冷剂的压力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压力调节阀单元700的阀部721与阀座713接触,从而在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小(或流量变为0)。
在从第三室内侧开口163流入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制冷剂的压力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压力调节阀单元700的阀部721从阀座713离开,从而在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A的阀装置10A具有阀主体100A、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止回阀单元600、及压力调节阀单元700。阀主体100A具有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与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连接的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连接的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及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能够无阶段地改变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的通路面积。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能够开闭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能够无阶段地改变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的通路面积。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能够开闭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止回阀单元600配置在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更靠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止回阀单元600允许制冷剂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向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的流动且禁止制冷剂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向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流动。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将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和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止回阀单元600与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之间的部位连接。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一端与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的比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连接。压力调节阀单元700被构成为配置于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将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另一端处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为设定值以上。
而且,阀主体100A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正面101和背面102、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103和右侧面104、及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上表面108和底面107。左侧面103相对于正面101呈直角。上表面108相对于正面101和左侧面103呈直角。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及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配置于上表面108。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00配置于左侧面103。正面101具有与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连接的第一室外侧开口151和与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1中的比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更远离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的部位连接的第二室外侧开口152。背面102具有与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0连接的第一室内侧开口161、与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1中的比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连接的第二室内侧开口162、及与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3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室内侧开口163。左侧面103具有与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的比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连接的制冷剂返回开口165。底面107具有与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中的比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更远离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0的部位连接的制冷剂返回开口165A。第一室外侧开口151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外侧开口152与室外热交换器40的入口连接。第一室内侧开口161与室内冷凝器30的出口连接。第二室内侧开口162与室内蒸发器50的入口连接。第三室内侧开口163与室内蒸发器50的出口连接。制冷剂返回开口165A与储液器80的入口连接。
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A和阀装置10A也能取得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空调装置1和阀装置10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41、图42所示的阀装置10B为上述阀装置10A的变形例。
阀装置10B具有阀装置10A和储液器80。在阀装置10B中,储液器80的入口与阀装置10A的制冷剂返回开口165A直接连接,将储液器80固定于阀主体100A。储液器80具有圆筒形状。储液器80的入口配置在上部。储液器80的出口与压缩机20的入口连接。阀装置10B能够省略用来与储液器80连接的配管。在空调装置1A中,也可以取代阀装置10A和储液器80而采用阀装置10B。由此,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A中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而且能够减少空调装置1A中使用的制冷剂的量。
(第三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43~图4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阀装置进行说明。
图43~图4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阀装置的立体图、另外的立体图、主视图及俯视图。图47是沿图46的A3-A3线的剖视图。图48是沿图45的B3-B3线的剖视图。在各图中,箭头X所示的X方向为左右方向(横向),箭头Y所示的Y方向为前后方向,箭头Z所示的Z方向为上下方向。箭头X中有“X”文字的一方为右方,箭头Y中有“Y”文字的一方为后方,箭头Z中有“Z”文字的一方为上方。
如图43~图48所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阀装置10C具有阀主体100C、第一开闭阀单元800、及第二开闭阀单元900。
阀主体100C例如通过将铝合金挤压加工而形成。阀主体100C具有长方体形状。阀主体100C具有正面101、背面102、左侧面103、右侧面104、上表面108、及底面107。各面为平面。正面101与背面102相互平行地配置。左侧面103与右侧面104相互平行地配置。左侧面103相对于正面101呈直角。上表面108和底面107相对于正面101和左侧面103呈直角且相互平行地配置。上表面108相对于正面101和左侧面103呈直角。阀主体100C具有从左侧面103贯通到右侧面104的螺纹孔109。
正面101具有入口开口171。底面107具有第一出口开口181和第二出口开口182。
阀主体100C具有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的多个制冷剂通路。具体而言,阀主体100C具有主制冷剂通路140、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及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
主制冷剂通路140与入口开口171连接。而且,主制冷剂通路140与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连接。制冷剂从主制冷剂通路140向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流动。
在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配置有第一开闭阀单元800。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中的比第一开闭阀单元800更远离主制冷剂通路140的部位(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的下游端)与第一出口开口181连接。第一开闭阀单元800为第一阀单元。
在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配置有第二开闭阀单元900。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中的比第二开闭阀单元900更远离主制冷剂通路140的部位(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的下游端)与第二出口开口182连接。第二开闭阀单元900为第二阀单元。
第一开闭阀单元800在上表面108中靠近正面101地配置。第一开闭阀单元800能够开闭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即,能够将通路面积改变为0或大于0的面积)。
第一开闭阀单元800与阀主体100C一起构成先导式的开闭阀。如图47、图48所示,阀主体100C具有主阀室811、在主阀室811开口的主阀口812、及包围主阀口812的主阀座813。主阀室811和主阀口812与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串联地配置。主阀室811和主阀口812实质上构成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的一部分。在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1中,主阀室811比主阀口812更靠近主制冷剂通路140。在本实施例中,主阀室811与主制冷剂通路140直接连接。
第一开闭阀单元800具有主阀芯820和阀芯驱动部830。主阀芯820和阀芯驱动部83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的主阀芯520和阀芯驱动部530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第二开闭阀单元900在上表面108中靠近背面102地配置。第二开闭阀单元900能够开闭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即,能够将通路面积改变为0或大于0的面积)。
第二开闭阀单元900与阀主体100C一起构成先导式的开闭阀。如图48所示,阀主体100C具有主阀室911、在主阀室911开口的主阀口912、及包围主阀口912的主阀座913。主阀室911和主阀口912与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串联地配置。主阀室911和主阀口912实质上构成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的一部分。在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42中,主阀室911比主阀口912更靠近主制冷剂通路140。在本实施例中,主阀室911与主制冷剂通路140直接连接。
第二开闭阀单元900具有主阀芯920和阀芯驱动部930。主阀芯920和阀芯驱动部93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00的主阀芯520和阀芯驱动部530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阀装置10C也能取得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阀装置10相同(包括实质上相同)的作用效果。
上述阀装置10C具有两个开闭阀单元,但是阀装置10C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阀单元。在阀装置10C中,也可以取代一方的开闭阀单元或双方的开闭阀单元而采用第一实施例的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那样的流量调节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表示“圆筒”、“圆柱”等形状的各术语也被用于实质上具有该术语的形状的部件、部件的一部分。例如,“圆筒形状的部件”包括圆筒形状的部件和实质上为圆筒形状的部件。
上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上述实施例适当地进行的构成要素的追加、删除、设计变更后的技术,或将实施例的特征适当组合后的技术,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就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符号说明
(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
1···空调装置、1A···空调装置、10···阀装置、10A···阀装置、10B···阀装置、11···第一制冷剂通路、12···第二制冷剂通路、13···第三制冷剂通路、14···第四制冷剂通路、15···旁通通路、20···压缩机、30···室内冷凝器、40···室外热交换器、50···室内蒸发器、70···压力调节阀、80···储液器、100···阀主体、100A···阀主体、101···正面、102···背面、103···左侧面、104···右侧面、105···第一上表面、106···第二上表面、107···底面、108···上表面、110···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11···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12···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0···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121···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22···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130···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151···第一室外侧开口、152···第二室外侧开口、161···第一室内侧开口、162···第二室内侧开口、163···第三室内侧开口、165···制冷剂返回开口、165A···制冷剂返回开口、200···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00A···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210···壳体、211···阀室、212···阀口、220···阀芯、221···阀杆、222···阀部、223···弹簧承接部、224···球承接部、230···阀芯驱动部、240···保持架、242···驱动轴支承部件、242a···内螺纹、244···阀芯支承部件、244a···阀芯支承孔、246···开阀弹簧、250···外壳、251···环状部件、260···转子、262···连结部件、263···转子轴、270···行星齿轮机构、271···固定齿圈、272···太阳齿轮、273···行星齿轮、274···行星齿轮架、275···输出齿轮、276···输出轴、276a···狭缝、282···驱动轴、282a···外螺纹、282b···平板部、284···球、290···定子单元、300···高压侧开闭阀单元、311···主阀室、312···主阀口、313···主阀座、314···背压室、320···主阀芯、325···先导通路、326···均压通路、330···阀芯驱动部、331···固定铁芯、331a···大径圆筒部、331b···小径圆筒部、332···壳体、333···柱塞、333a···贯通孔、334···电磁线圈、335···先导阀芯、335a···先导阀部、336···弹簧承接部件、337···开阀弹簧、338···第一柱塞弹簧、339···第二柱塞弹簧、400···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411···阀室、412···阀口、420···阀芯、430···阀芯驱动部、500···低压侧开闭阀单元、511···主阀室、512···主阀口、513···主阀座、514···背压室、520···主阀芯、521···主体部、522···上凸缘部、523···下凸缘部、525···先导通路、526···均压通路、530···阀芯驱动部、531···固定铁芯、531a···大径圆筒部、531b···小径圆筒部、532···壳体、533···柱塞、534···电磁线圈、535···先导阀芯、535a···先导阀部、536···阀轴、537···开阀弹簧、538···柱塞弹簧、600···止回阀单元、613···阀座、620···阀芯、621···阀部、630···闭阀弹簧、700···压力调节阀单元、713···阀座、720···阀芯、721···阀部、730···波纹管、735···调节螺纹件。
(第三实施例):
10C···阀装置、100C···阀主体、101···正面、102···背面、103···左侧面、104···右侧面、107···底面、108···上表面、109···螺纹孔、140···主制冷剂通路、141···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142···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171···入口开口、181···第一出口开口、182···第二出口开口、800···第一开闭阀单元、811···主阀室、812···主阀口、813···主阀座、820···主阀芯、830···阀芯驱动部、900···第二开闭阀单元、911···主阀室、912···主阀口、913···主阀座、920···主阀芯、930···阀芯驱动部。

Claims (10)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个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路;以及
多个阀单元,该多个阀单元安装于所述阀主体,
所述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主制冷剂通路、以及与所述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
所述多个阀单元包括第一阀单元和第二阀单元,该第一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该第二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单元是能够改变所述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的流量调节阀单元,
所述第二阀单元是能够开闭所述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开闭阀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单元是能够开闭所述第一分支制冷剂通路的第一开闭阀单元,
所述第二阀单元是能够开闭所述第二分支制冷剂通路的第二开闭阀单元。
4.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个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多个制冷剂通路;以及
多个阀单元,该多个阀单元安装于所述阀主体,
所述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
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
与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
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以及
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的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和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
所述多个阀单元包括:
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该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
高压侧开闭阀单元,该高压侧开闭阀单元能够开闭所述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
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该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能够改变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的通路面积;
低压侧开闭阀单元,该低压侧开闭阀单元能够开闭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以及
止回阀单元,该止回阀单元配置在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靠近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
所述止回阀单元允许制冷剂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向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的流动且禁止制冷剂从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向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流动,
所述第二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将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与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如下部位连接起来:该部位是所述止回阀单元与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之间的部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冷剂通路包括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
所述多个阀单元包括配置于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压力调节阀单元,
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压力调节阀单元构成为,将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另一端处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为设定值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装置还具有储液器,该储液器安装于所述阀主体,且将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和液相,
所述储液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主体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及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上表面和底面,
所述左侧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呈直角,
所述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和所述左侧面呈直角,
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及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上表面,
所述高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左侧面,
所述正面具有第一室外侧开口和第二室外侧开口,该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该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背面具有第一室内侧开口和第二室内侧开口,该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该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左侧面或所述底面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该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主体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正面和背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及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上表面和底面,
所述左侧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呈直角,
所述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正面和所述左侧面呈直角,
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及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上表面,
所述高压侧开闭阀单元配置于所述左侧面,
所述正面具有第一室外侧开口和第二室外侧开口,该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该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第一高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高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所述背面具有:第一室内侧开口,该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高压侧主制冷剂通路连接;第二室内侧开口,该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第一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流量调节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以及第三室内侧开口,该第三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压力调节用制冷剂通路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左侧面或所述底面具有制冷剂返回开口,该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第二低压侧分支制冷剂通路中的比所述低压侧开闭阀单元更远离所述低压侧主制冷剂通路的部位连接。
9.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室内蒸发器、储液器及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装置,
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连接。
10.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室内蒸发器、储液器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装置,
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外侧开口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三室内侧开口与所述室内蒸发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制冷剂返回开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连接。
CN202280013334.5A 2021-04-09 2022-03-25 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Pending CN1170154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6804 2021-04-09
JP2021-066804 2021-04-09
PCT/JP2022/014736 WO2022215561A1 (ja) 2021-04-09 2022-03-25 弁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5481A true CN117015481A (zh) 2023-11-07

Family

ID=8354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3334.5A Pending CN117015481A (zh) 2021-04-09 2022-03-25 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21358A1 (zh)
JP (1) JP7309250B2 (zh)
KR (1) KR20230130058A (zh)
CN (1) CN117015481A (zh)
WO (1) WO20222155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0682B2 (ja) 1999-01-14 2009-03-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141744B2 (ja) 2012-11-16 2017-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539479B2 (ja) 2015-04-09 2019-07-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JP7153170B2 (ja) * 2018-08-27 2022-10-1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複合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21047000A (ja) * 2019-09-13 2021-03-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接続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5561A1 (ja) 2022-10-13
JP7309250B2 (ja) 2023-07-18
EP4321358A1 (en) 2024-02-14
JPWO2022215561A1 (zh) 2022-10-13
KR20230130058A (ko) 202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00280B1 (ko) 전자 밸브
JP4283069B2 (ja) 複合弁
JP5544459B2 (ja) パイロット作動式の電磁弁
CN101725498A (zh) 具有排量控制机构的可变排量式压缩机
KR20130103741A (ko) 스테핑 모터 구동식 제어 밸브
EP1077353B1 (en) Switch valve for hot gas circuit of refrigerant circuit
JP5544469B2 (ja) 複合弁および車両用冷暖房装置
JP5572807B2 (ja) 制御弁および車両用冷暖房装置
CN117015481A (zh) 阀装置和空调装置
JP5604626B2 (ja) 膨張弁
JP2014134365A (ja) 冷媒回路切換装置
JP5699267B2 (ja) 制御弁
JP2011255689A (ja) 車両用冷暖房装置および制御弁
JP5613879B2 (ja) 制御弁および車両用冷暖房装置
WO2023286532A1 (ja) 弁装置
JP2011235722A (ja) 制御弁および車両用冷暖房装置
JP2012002282A (ja) 三方電磁弁
WO2023058447A1 (ja) 弁装置
JP2011225039A (ja) 制御弁および車両用冷暖房装置
JP2012082908A (ja) 集合弁
JP2018193884A (ja) 制御弁
JP2017137797A (ja) 可変容量圧縮機用制御弁
WO2022244476A1 (ja) 弁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
JP2012166679A (ja) 車両用冷暖房装置および集合弁
JP2023108658A (ja) 膨張弁、車両用冷暖房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