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3351A -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3351A
CN117003351A CN202311039748.8A CN202311039748A CN117003351A CN 117003351 A CN117003351 A CN 117003351A CN 202311039748 A CN202311039748 A CN 202311039748A CN 117003351 A CN117003351 A CN 117003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zinc oxide
nano zinc
stirring
red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97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贞
范思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397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33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3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3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合硫酸铁25‑30份、木薯淀粉10‑15份、活性炭6‑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7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8‑14份。本发明絮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相互配合作为基体料,通过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改进产品体系的COD、重金属去除效率,同时加入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能够优化产品体系的抗菌持久性以及改进体系原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协调优化产品的抗菌持久性、COD、重金属去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水处理方法包括物化、生物和深度处理等三级处理。物化处理过程,即混凝、沉淀是水和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处理单元之一。混凝过程需要投加絮凝剂实现固液分离,絮凝剂优劣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絮凝剂杀菌能力差,杀菌不持久,同时COD、重金属去除效率差,产品专向对COD、重金属去除效率上不明显,产品的抗菌率、COD、重金属的去除率很难协调改进,限制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5-30份、木薯淀粉10-15份、活性炭6-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7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8-14份。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7.5份、木薯淀粉12.5份、活性炭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11份。
优选地,其中所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65-70℃下预热处理5-10min,然后送入到质量分数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
S02:将5-10份碳化硅晶须、1-5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硝酸钇溶液和15-20份硫酸溶液搅拌混匀,得到球磨调节剂;
S03:将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中加入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总量10-15%的球磨调节剂,于1000-1500r/min下球磨1-2h,球磨结束,得到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
S04:将5-10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5-20份壳聚糖溶液、2-5份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优选地,所述硝酸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6%。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还包括3-5份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6-8份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其中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赤泥于450-500℃下煅烧1-2h,然后以2-5℃/min的速率冷却至60-65℃,再立即浸润冷却处理,最后水洗2-3次、过滤、干燥,得到赤泥改进剂;
将5-8份稻壳灰、2-3份硅溶胶和1-2份硬脂酸加入到10-15份质量分数8%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稻壳灰液;
将赤泥改进剂按照重量比2:(5-7)加入到稻壳灰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优选地,所述浸润冷却处理为60-65℃的赤泥浸入到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5-10min,超声功率为500-600W。
优选地,所述搅拌反应处理的搅拌温度为46-48℃,搅拌时间为45-55min,搅拌转速650-750r/min。
优选地,所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片状滑石粉置于300-350W的质子辐照箱内辐照30-40min,辐照结束,得到片状滑石粉辐照剂;
S102:4-8份片状滑石粉辐照剂、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3份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15-20份质量分数10%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充分,再水洗、干燥,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优选地,所述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5.5-6.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送入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中,先搅拌均匀,得到絮凝初体;
再将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再加入到絮凝初体中,继续搅拌充分,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絮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相互配合作为基体料,通过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改进产品体系的COD、重金属去除效率,同时加入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能够优化产品体系的抗菌持久性以及改进体系原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协调优化产品的抗菌持久性、COD、重金属去除效率,通过加入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采用二者原料与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相互协调,共同协效,产品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以及产品的耐酸腐、耐温稳定性得到明显优化;
2、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采用纳米氧化锌经过65-70℃下预热、再于高锰酸钾溶液中分散处理,优化其活性度和分散度,通过碳化硅晶须、羧甲基纤维素、硝酸钇溶液和硫酸溶液之间组配,共同协调协效,对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球磨改进调节,采用晶须调节的纳米氧化锌能够更好分布体系中,从而实现高效、持久的抗菌效率,采用壳聚糖溶液、硅烷偶联剂KH560调配的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优化体系原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进一步的改进体系的性能效果,使产品的抗菌持久性、COD、重金属去除效率达到协调式的改进;
3、赤泥掺杂稻壳灰剂采用赤泥于450-500℃下煅烧1-2h,然后以2-5℃/min的速率冷却至60-65℃,再立即浸润冷却,优化赤泥的活性度以及分散性,便于赤泥改进剂更好的与稻壳灰液搅拌改进处理,稻壳灰液采用稻壳灰、硅溶胶、硬脂酸和柠檬酸钠溶液之间调配,从而制备的稻壳灰液能够更好的与赤泥改进剂协效,得到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分布到体系中,进一步的补强协效体系,从而产品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4、片状滑石粉调节剂填充到体系中,能够与赤泥掺杂稻壳灰剂协调配合,进而与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进一步的协效,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协效,得到的产品能够实现抗菌持久性、COD、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协调改进,以及产品的耐酸腐、耐温稳定性得到明显的优化,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采用片状滑石粉经过辐照处理,优化其活性能,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缓冲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之间相互组配,共同优化片状滑石粉,从而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更好的与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赤泥掺杂稻壳灰剂之间相互协效,共同补强,增强产品体系的性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5-30份、木薯淀粉10-15份、活性炭6-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7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8-14份。
本实施例的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7.5份、木薯淀粉12.5份、活性炭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11份。
本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65-70℃下预热处理5-10min,然后送入到质量分数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
S02:将5-10份碳化硅晶须、1-5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硝酸钇溶液和15-20份硫酸溶液搅拌混匀,得到球磨调节剂;
S03:将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中加入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总量10-15%的球磨调节剂,于1000-1500r/min下球磨1-2h,球磨结束,得到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
S04:将5-10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5-20份壳聚糖溶液、2-5份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本实施例的硝酸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6%。
本实施例的絮凝剂还包括3-5份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6-8份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其中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赤泥于450-500℃下煅烧1-2h,然后以2-5℃/min的速率冷却至60-65℃,再立即浸润冷却处理,最后水洗2-3次、过滤、干燥,得到赤泥改进剂;
将5-8份稻壳灰、2-3份硅溶胶和1-2份硬脂酸加入到10-15份质量分数8%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稻壳灰液;
将赤泥改进剂按照重量比2:(5-7)加入到稻壳灰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本实施例的浸润冷却处理为60-65℃的赤泥浸入到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5-10min,超声功率为500-600W。
本实施例的搅拌反应处理的搅拌温度为46-48℃,搅拌时间为45-55min,搅拌转速650-750r/min。
本实施例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片状滑石粉置于300-350W的质子辐照箱内辐照30-40min,辐照结束,得到片状滑石粉辐照剂;
S102:4-8份片状滑石粉辐照剂、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3份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15-20份质量分数10%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充分,再水洗、干燥,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本实施例的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5.5-6.5。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送入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中,先搅拌均匀,得到絮凝初体;
再将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再加入到絮凝初体中,继续搅拌充分,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5份、木薯淀粉10份、活性炭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8份。
本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65℃下预热处理5min,然后送入到质量分数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
S02:将5份碳化硅晶须、1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硝酸钇溶液和15份硫酸溶液搅拌混匀,得到球磨调节剂;
S03:将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中加入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总量10%的球磨调节剂,于1000r/min下球磨1h,球磨结束,得到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
S04:将5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5份壳聚糖溶液、2份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本实施例的硝酸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
本实施例的絮凝剂还包括3份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6份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其中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赤泥于450℃下煅烧1h,然后以2℃/min的速率冷却至60℃,再立即浸润冷却处理,最后水洗2次、过滤、干燥,得到赤泥改进剂;
将5份稻壳灰、2份硅溶胶和1份硬脂酸加入到10份质量分数8%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稻壳灰液;
将赤泥改进剂按照重量比2:5加入到稻壳灰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本实施例的浸润冷却处理为60℃的赤泥浸入到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5min,超声功率为500W。
本实施例的搅拌反应处理的搅拌温度为46℃,搅拌时间为45min,搅拌转速650r/min。
本实施例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片状滑石粉置于300W的质子辐照箱内辐照30min,辐照结束,得到片状滑石粉辐照剂;
S102:4份片状滑石粉辐照剂、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份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15份质量分数10%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充分,再水洗、干燥,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本实施例的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5.5。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送入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中,先搅拌均匀,得到絮凝初体;
再将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再加入到絮凝初体中,继续搅拌充分,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30份、木薯淀粉15份、活性炭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14份。
本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70℃下预热处理10min,然后送入到质量分数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
S02:将10份碳化硅晶须、5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硝酸钇溶液和20份硫酸溶液搅拌混匀,得到球磨调节剂;
S03:将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中加入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总量15%的球磨调节剂,于1500r/min下球磨2h,球磨结束,得到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
S04:将10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20份壳聚糖溶液、5份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本实施例的硝酸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
本实施例的絮凝剂还包括5份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8份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其中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赤泥于500℃下煅烧2h,然后以5℃/min的速率冷却至65℃,再立即浸润冷却处理,最后水洗3次、过滤、干燥,得到赤泥改进剂;
将8份稻壳灰、3份硅溶胶和2份硬脂酸加入到15份质量分数8%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稻壳灰液;
将赤泥改进剂按照重量比2:6加入到稻壳灰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本实施例的浸润冷却处理为65℃的赤泥浸入到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10min,超声功率为600W。
本实施例的搅拌反应处理的搅拌温度为48℃,搅拌时间为55min,搅拌转速750r/min。
本实施例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片状滑石粉置于350W的质子辐照箱内辐照40min,辐照结束,得到片状滑石粉辐照剂;
S102:8份片状滑石粉辐照剂、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3份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20份质量分数10%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充分,再水洗、干燥,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本实施例的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6.5。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送入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中,先搅拌均匀,得到絮凝初体;
再将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再加入到絮凝初体中,继续搅拌充分,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7.5份、木薯淀粉12.5份、活性炭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11份。
本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67℃下预热处理7.5min,然后送入到质量分数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
S02:将7.5份碳化硅晶须、3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硝酸钇溶液和17.5份硫酸溶液搅拌混匀,得到球磨调节剂;
S03:将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中加入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总量12.5%的球磨调节剂,于1250r/min下球磨1.5h,球磨结束,得到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
S04:将7.5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7.5份壳聚糖溶液、3.5份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本实施例的硝酸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5%;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本实施例的絮凝剂还包括4份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7份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其中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赤泥于475℃下煅烧1.5h,然后以3.5℃/min的速率冷却至62℃,再立即浸润冷却处理,最后水洗3次、过滤、干燥,得到赤泥改进剂;
将6.5份稻壳灰、2.5份硅溶胶和1.5份硬脂酸加入到12.5份质量分数8%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稻壳灰液;
将赤泥改进剂按照重量比1:3加入到稻壳灰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本实施例的浸润冷却处理为62℃的赤泥浸入到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7.5min,超声功率为550W。
本实施例的搅拌反应处理的搅拌温度为47℃,搅拌时间为50min,搅拌转速700r/min。
本实施例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片状滑石粉置于35W的质子辐照箱内辐照35min,辐照结束,得到片状滑石粉辐照剂;
S102:6份片状滑石粉辐照剂、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2份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17.5份质量分数10%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充分,再水洗、干燥,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本实施例的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6.0。
本实施例的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送入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中,先搅拌均匀,得到絮凝初体;
再将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再加入到絮凝初体中,继续搅拌充分,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不同是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采用纳米氧化锌代替。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不同是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中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采用纳米氧化锌代替。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不同是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中未加入球磨调节剂。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不同是球磨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碳化硅晶须。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不同是球磨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硝酸钇溶液。
对比例6.
与实施例3不同是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中将7.5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7.5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对比例7.
与实施例3不同是未添加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对比例8.
与实施例3不同是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中赤泥改进剂采用赤泥代替。
对比例9.
与实施例3不同是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中未采用浸润冷却处理。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3不同是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中稻壳灰液采用稻壳灰、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1:5配制而成。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3不同是未添加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3不同是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采用片状滑石粉代替。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3不同是片状滑石粉调节剂制备中未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磷酸缓冲溶液。
实施例1-3、对比例1-13的测试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将生活污水、印染污水和城市污水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得到复合污水,向复合污水中加入复合污水总量15%的测试产品,搅拌均匀,然后测试大肠杆菌抗菌率、COD去除率以及Pb离子去除率。
从对比例1-13及实施例1-3可看出;
实施例3的产品具有优异的大肠杆菌抗菌持久性、COD去除率、Pb离子去除率性能优异,抗菌持久性、COD去除率、Pb离子去除率的处理效果可协调改进,性能可实现一体式的优化改进;
从对比例1、对比例7和对比例11及实施例3中看出,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采用纳米氧化锌代替、未添加赤泥掺杂稻壳灰剂和未添加片状滑石粉调节剂,产品的性能降低明显,采用三者可实现协调协效配合,产品的性能可明显改进;
从对比例2-6及实施例3中看出,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中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采用纳米氧化锌代替、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中未加入球磨调节剂、球磨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碳化硅晶须、球磨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硝酸钇溶液、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中将7.5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7.5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同时未加入球磨调节剂,产品的性能变差较为名称,以及只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球磨调节剂配合本发明特定的工艺制备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产品的性能效果最为显著;
从对比例7-10、对比例11-13及实施例3中看出,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中赤泥改进剂采用赤泥代替、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中未采用浸润冷却处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中稻壳灰液采用稻壳灰、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1:5配制而成、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采用片状滑石粉代替、片状滑石粉调节剂制备中未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磷酸缓冲溶液,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只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性能效果最为显著。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13的测试产品置于2%的盐酸酸雾下放置6h,然后再于55℃下放置6h,测试产品的耐酸腐、耐温稳定性。
从对比例1-13及实施例3中看出,产品在酸腐、耐温条件下,产品的性能变差较为明显,同时产品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采用纳米氧化锌代替、未添加赤泥掺杂稻壳灰剂和未添加片状滑石粉调节剂中的一种,产品的稳定性性能变化较为明显,采用三者调配,产品的稳定性改进较为显著,以及不同的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赤泥掺杂稻壳灰剂和片状滑石粉调节剂,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只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赤泥掺杂稻壳灰剂和片状滑石粉调节剂,产品的性能效果最为显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5-30份、木薯淀粉10-15份、活性炭6-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7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8-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聚合硫酸铁27.5份、木薯淀粉12.5份、活性炭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
S01:将纳米氧化锌置于65-70℃下预热处理5-10min,然后送入到质量分数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再水洗、干燥,得到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
S02:将5-10份碳化硅晶须、1-5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硝酸钇溶液和15-20份硫酸溶液搅拌混匀,得到球磨调节剂;
S03:将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中加入预改进的纳米氧化锌总量10-15%的球磨调节剂,于1000-1500r/min下球磨1-2h,球磨结束,得到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
S04:将5-10份球磨改进的纳米氧化锌剂、15-20份壳聚糖溶液、2-5份硅烷偶联剂KH560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还包括3-5份的赤泥掺杂稻壳灰剂、6-8份的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其中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赤泥于450-500℃下煅烧1-2h,然后以2-5℃/min的速率冷却至60-65℃,再立即浸润冷却处理,最后水洗2-3次、过滤、干燥,得到赤泥改进剂;
将5-8份稻壳灰、2-3份硅溶胶和1-2份硬脂酸加入到10-15份质量分数8%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稻壳灰液;
将赤泥改进剂按照重量比2:(5-7)加入到稻壳灰液中,搅拌反应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赤泥掺杂稻壳灰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冷却处理为60-65℃的赤泥浸入到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5-10min,超声功率为500-600W。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处理的搅拌温度为46-48℃,搅拌时间为45-55min,搅拌转速650-75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
S101:将片状滑石粉置于300-350W的质子辐照箱内辐照30-40min,辐照结束,得到片状滑石粉辐照剂;
S102:4-8份片状滑石粉辐照剂、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3份磷酸缓冲溶液加入到15-20份质量分数10%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充分,再水洗、干燥,得到片状滑石粉调节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5.5-6.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泥掺杂稻壳灰剂、片状滑石粉调节剂送入到纳米氧化锌调和改性体中,先搅拌均匀,得到絮凝初体;
再将聚合硫酸铁、木薯淀粉、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再加入到絮凝初体中,继续搅拌充分,得到本发明的絮凝剂。
CN202311039748.8A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0033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9748.8A CN117003351A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9748.8A CN117003351A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3351A true CN117003351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9748.8A Pending CN117003351A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33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0662A (zh) * 2023-12-28 2024-02-13 葫芦岛康达环保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固定化长效型净化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0662A (zh) * 2023-12-28 2024-02-13 葫芦岛康达环保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固定化长效型净化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3792B (zh) 湿法混炼天然橡胶料的制备方法
CN117003351A (zh) 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6212A (zh) 一种改性增强型地聚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1201B (zh) 一种羟基磷酸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6334933B (zh) 一种适用于三防篷布的高强度阻燃聚合物改性涂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862B (zh) 一种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700186B (zh) 一种用于钻井的水下不分散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86043A (zh) 海藻酸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070114B (zh) 一种快速耐雨淋耐侯的水性硅氟丙烯酸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76656A (zh) 一种防水透气装饰面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925055A (zh) 一种耐高温导热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70312B (zh) 一种钛石膏制备石膏晶须的方法
CN117089236A (zh) 一种水性纳米金属油墨的制备方法
CN117265435A (zh) 一种高导电性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66877A (zh) 一种高效去除水中总氮的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5209B (zh) 一种纳米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4482B (zh) 改性斜发沸石作为橡胶补强剂的制备方法
CN114684903B (zh) 无机-有机强化除磷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废水处理方法
CN107629487B (zh) 一种超细轻质碳酸钙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塑料上的应用
CN106927484A (zh) Y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9204B (zh) 一种具有长期稳定性的镁掺杂硅酸钙晶核早强剂及制备方法
CN118324215A (zh) 一种除氨氮用的长效型净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42548B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改性的废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85851B (zh) 一种转印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924875B (zh) 一种汽车用内饰件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