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1613A -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以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以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1613A
CN116981613A CN202280021078.4A CN202280021078A CN116981613A CN 116981613 A CN116981613 A CN 116981613A CN 202280021078 A CN202280021078 A CN 202280021078A CN 116981613 A CN116981613 A CN 116981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vehicle
body component
outle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10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波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698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1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62D25/07Fixed roofs having water drainage or guide means integral with roof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84Water draining for non-fixed roofs or roof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1),所述车顶具有由机动车的车身的车身构件(2)至少部分地限界的车顶开口(3),所述车顶包括:覆盖车顶开口(3)的至少一个子区域的、透光的并且至少间接地固定在车身构件(2)上的车顶元件(8),所述车顶元件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覆盖车身构件(2)的能由水穿流的水流出开口(11)。沿车辆竖直方向在车身构件(2)之下设置有排出元件(12),所述排出元件的排出通道(13)流体地与水流出开口(11)连接并且因此能由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11)的水穿流。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以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乘用车。
背景技术
由DE 60319123 T2已知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系统,其具有车顶板和与车顶板连接的结构元件。由WO 03/018341A1得到一种具有可封闭的车顶开口的车辆作为已知方案。此外,DE 102008051701 A1公开了一种车顶,其具有水引导部和挡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以及具有这种车顶的机动车,从而能够实现车顶的特别有利的特性。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顶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机动车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优选构造为乘用车的机动车的车顶。这意味着,机动车在其完全制造的状态中具有车顶。车顶具有车顶开口,该车顶开口至少部分地由机动车的车身的车身构件限界。因此,车身构件是根据本发明的车顶的组成部分,并且车身构件是机动车的也称为上部结构的车身的组成部分,所述机动车的车身优选构造为自承式车身。例如在车顶的安装位置中,车顶开口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或向后和/或沿车辆横向方向向外分别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或完全地由车身构件限界。在此,车顶在机动车完全制造的状态中占据其安装位置。例如车身构件在车顶开口的围绕车辆竖直方向延伸的周向方向上至少大部分地并且因此至少超过一半地或完全地围绕车顶开口延伸,从而车顶开口例如沿着其围绕车辆竖直方向延伸的周向方向至少大部分地、尤其是完全地环绕地被车身构件包围并且因此被限界。
为了总体上可以实现车顶和因此机动车的特别有利的特性,车顶根据本发明具有与车身构件分开构造的且透光的、即透明的车顶元件,该车顶元件覆盖并且因此封闭车顶开口的至少一个子区域。因此,车顶开口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并且因此超过一半或完全地通过车顶元件覆盖并且因此封闭。特征“车顶元件是透光的”应理解为车顶元件至少对于人眼可感知的光是可透过的。车顶元件可以一件式地构造,或车顶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一件式地构造的且透明的、即透光的车顶部件。车顶元件或车顶部件可以由透光的材料、如透光的塑料或玻璃构成。车顶元件至少间接地、尤其是直接地固定在车身构件上。这可以理解为车顶元件不可相对于车身构件运动。由于车顶元件以及还有车顶开口对于人眼可感知的光是可透过的,所以光、例如来自机动车外部的阳光可以穿过车顶元件和车顶开口并且由此穿入、即入射到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或形成的并且也称为乘客空间或乘客舱的内部空间中。例如车顶元件——尤其是直接地——与车身构件粘接。例如车身构件具有也称为接合凸缘的凸缘,该凸缘在车顶开口的周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或完全地环绕地延伸。在此车顶元件可以——尤其是直接地——与凸缘接合,尤其是这样接合,使得车顶元件例如与凸缘粘接并且因此与车身构件粘接。
车身构件具有至少一个可由水穿流的水流出开口,该水流出开口尤其是关于车顶的安装位置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尤其是完全地通过车顶元件覆盖。例如沿车辆竖直方向从上向下落到车顶上的水例如可以在车身构件与车顶元件之间流动穿过并且流向水流出开口并且接着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由此借助于水流出开口将水排出,尤其是从设置在车顶元件与车身构件之间的区域排出。因此,本发明能实现在视觉和质量上特别高品质地排出水,所述水例如是雨或雨水。
为了能够特别符合需求地且有针对性地将水排出,车顶根据本发明还具有与车顶元件分开且与车身构件分开构造的排出元件,该排出元件——尤其是关于车顶的安装位置——沿车辆竖直方向设置在车身构件之下并且因此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或完全地被车顶元件搭接并且因此被覆盖。排出元件具有排出通道,该排出通道流体地与水流出开口连接并且由此可被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的水穿流。借助于排出通道可以有针对性地且符合需求地引导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的水,尤其是引导至出口,通过该出口例如至少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并且随后穿流所述排出通道的水可以从排出通道流出来并且例如流向机动车的周围环境。在此例如排出通道流体地与出口连接,该出口例如通到或通入周围环境。出口例如由第二构件、尤其是第二车身构件形成或限界,第二构件例如与车顶元件分开、与第一车身构件分开并且与排出元件分开构造。如果下面谈及车身构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应将其理解为具有或形成或限界所述水流出开口的第一车身构件。
尤其是可设想,透明的车顶元件沿着其围绕车辆竖直方向延伸的且与车顶开口的周向方向重合的周向方向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或完全地被车身构件包围,从而车顶元件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以及沿车辆横向方向向外在两侧被车身元件搭接。由此,车顶元件在视觉和质量上高品质地嵌入车身构件中。车身构件例如是不透光的,因此由不透光的材料构成。例如形成车身构件的材料是金属材料。车身构件尤其可以是一件式的,或车身构件可以具有多个彼此分开构造且相互连接的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排出元件的在水流出开口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围绕水流出开口延伸的壁区域尤其是直接并且因此密封地贴靠在车身构件的背离车顶元件的下侧上,尤其是贴靠在下侧的在水流出开口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围绕水流出开口延伸的第二壁区域上。由此,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的水能够特别有利地流向并且流入排出通道,而不能在下侧与排出元件之间流动穿过。换言之,由此可以避免过度和不期望的泄漏。
为了能够特别有利地尤其是从上述区域中排出水,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水流出开口设置在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指向的上侧的凹部中。凹部可以理解为,凹部向下延伸或凹部的底部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相对于——尤其是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背离下侧的——上侧的与凹部邻接的表面区域后移。在此尤其是规定,水流出开口设置在凹部的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观察最低的部位处。由此,落到车顶上的水尤其是纯粹由重力决定地流入凹部中并且流向所述水流出开口并且因此特别有利地被排出。
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排出元件至少在排出元件的长度区域中构造为——尤其是直接——限界排出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波纹管。通过波纹管可以确保:排出元件与车身构件、尤其是与下侧特别紧密地共同作用。尤其是可以通过波纹套补偿由制造引起的且如有可能无法避免的公差、尤其是间距公差,从而可以确保在排出元件与车身构件、尤其是下侧之间的有利的密封性。由此可以特别有针对性地将水从所述区域中排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排出元件的上述壁区域由波纹管形成。由此可以确保排出元件的壁区域有利地并且尤其大面积地以及尤其是在水流出开口的周向方向上完全环绕地贴靠在下侧上,从而能够避免不期望的泄漏。
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机动车的通过车身限界的、也称为乘客空间或乘客舱的内部空间的子区域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被排出元件搭接。由此能以简单的方式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并且符合需求地排出水。
为了能够将水从所述区域中特别有针对性地且符合需求地排出,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规定,排出元件的排出通道延伸穿过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的内部空间。在此尤其是可设想,排出通道或排出元件朝向内部空间——尤其是完全地——通过装饰元件、如通过车顶天花板覆盖并且因此罩上,从而排出元件不会被停留在内部空间中的人员在视觉上感知到。在此例如排出元件或排出通道尤其是沿车辆竖直方向设置在车身构件与内部空间之间,在机动车行驶期间人员可停留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为了能够实现水的特别简单且符合需求的引导,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规定,排出通道延伸穿过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的内部空间。替代或附加地可设想,流体地与排出通道连接的并且由此可被穿流所述排出通道的水穿流的另外的通道延伸穿过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的内部空间。此外可设想,排出通道和/或所述另外的通道在车身的另外的与车身构件分开构造的且至少间接地与车身构件连接的另外的车身构件内延伸,由此可以实现水的符合需求且有针对性的引导。
最后,已表明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另外的排出通道由管路元件形成,尤其是直接限界,管路元件与排出元件一件式地构造,或者管路元件与排出元件分开构造并且与排出元件机械地连接并且优选也流体地连接。管路元件与排出元件的流体连接应理解为所述另外的排出通道流体地与管路元件的排出通道连接。由此可以将水特别好地从所述区域中排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优选构造为乘用车的机动车,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顶。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点和有利实施方式可视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优点和有利实施方式,并且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由下面借助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得出。附
图中: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局部地示出车顶的示意性和透视性的俯视图;
图3局部地示出车顶的示意性和透视性的底视图;
图4局部地示出车顶的示意性和剖切的透视图;
图5局部地示出车顶的另一示意性和透视性的底视图;以及
图6局部地示出车顶的另一示意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相同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以示意性俯视图示出用于机动车的车顶1,该机动车优选构造为乘用车。这意味着,机动车在其完全制造的状态中具有车顶1。此外,机动车在其完全制造的状态中还包括也称为上部结构的车身,该车身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构造成自承式车身。车身形成或限界机动车的也称为乘客空间或乘客舱的内部空间,在机动车行驶期间人员可以停留在内部空间中。尤其是在乘用车完全制造的状态中,内部空间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并且因此超过一半地或完全地由车顶1限界。车身例如具有也称为主底部的底部,内部空间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或完全地由该底部限界。
车顶1具有不透光的车身构件2,该车身构件具有、即限界车顶开口3。由图1可见,车顶开口3在车顶开口3的周向方向(车顶开口的周向方向围绕车辆竖直方向延伸)上完全环绕地由车身构件2限界,从而车顶开口3不仅沿车辆横向方向在两侧而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在两侧分别完全由车身构件2限界。在图1中,车辆横向方向通过双向箭头4示出,而车辆纵向方向通过双向箭头5示出。车辆竖直方向通过双向箭头6示出。
车身构件2可以一件式地构造,或者车身构件2具有多个彼此分开构造且相互连接的构件。车身构件2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子区域T1和T2可以形成车顶1的外蒙皮7的相应部分,车顶的外蒙皮7在机动车完全制造的状态中可以被停留在乘用车周围环境中的人员在视觉和触觉上感知到。因此,例如车身的其它、尤其是与车身构件2分开构造且至少间接地、尤其是直接地与车身构件2相连接的车身构件分别至少部分地通过子区域T1和T2向外、即朝向乘用车的周围环境覆盖并且因此被罩上。特征“车身构件2是车身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可以理解为:车身构件2在机动车完全制造的状态中与车身的其余部分固定连接。
车顶1具有透光的、因此透明的车顶元件8,通过该车顶元件完全覆盖并且因此封闭车顶开口3。例如车顶元件8置入车顶开口3中,在当前这样置入车顶开口中,使得车顶元件8嵌入车身构件2中。这尤其是意味着,车顶元件8沿着其与车顶开口3的周向方向重合的、围绕车辆竖直方向延伸的周向方向完全环绕地被车身构件2包围,从而车顶元件8不仅沿车辆横向方向在两侧而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在两侧被车身构件2搭接。
结合图2可特别好地看出,车身构件2具有也称为接合凸缘的凸缘9,该凸缘例如在车顶开口3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围绕车顶开口3延伸。在此,车顶元件8与凸缘9连接并且由此固定到凸缘9上并且因此固定在车身构件2上,从而在乘用车完全制造的状态中车顶元件8不能相对于车身构件2运动。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车顶元件8与凸缘9并且因此与车身构件2粘接。为此设置粘接带10,该粘接带设置在凸缘9上并且沿着凸缘9这样延伸,使得粘接带在车顶开口3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围绕车顶开口3延伸。因此,车顶元件8借助于粘接带10环绕地与凸缘9粘接并且因此与车身构件2粘接,尤其是粘接在凸缘9上。优选车顶元件8一件式地构造。例如车顶元件8由玻璃构成,从而车顶元件8可以是玻璃片材。
从图2中可以特别好地看出,车顶元件8的环绕的边缘R(车顶元件在其边缘R处终止)与车身构件2的环绕的壁区域W间隔开,壁区域W在车顶元件8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包围边缘区域R和因此车顶元件8,使得边缘区域R不仅沿车辆横向方向在两侧而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在两侧被车身构件2的壁区域W搭接。由此,车顶元件8嵌入车身构件2中。由于边缘区域R与壁区域W间隔开,所以在边缘区域R与壁区域W之间设置有间隙S,该间隙一方面例如通过壁区域W并且另一方面通过边缘区域R——分别尤其是直接地——限界。可设想,在间隙S中设置有尤其是环绕的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例如一方面——尤其是直接地——贴靠在车顶元件8上并且另一方面——尤其是直接地——贴靠在壁区域W上。例如密封元件保持在车顶元件8上。密封元件可选地设置并且可以取消。然而,密封元件例如仅构造为防尘密封件,其防止较大颗粒如灰尘颗粒在壁区域W与边缘区域R之间穿过,但密封元件不能防止水、如落到车顶1上的雨在壁区域W与边缘区域R之间流动穿过。借助于粘接带10,车顶元件8相对于车身构件2密封,从而在壁区域W与边缘区域R之间流动穿过的水不能越过粘接带10并且因此不能流入到内部空间中。然而,粘接带10沿车辆横向方向向内并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内相对于边缘区域R并且相对于壁区域W后移,从而落到车顶1上的水可以在壁区域W与边缘区域R之间流动穿过并且因此可以在车顶元件8之下并且在车顶元件8与车身构件2之间流动直到粘接带10。再换言之,落到车顶上的水可以在壁区域W与边缘区域R之间流动穿过并且由此到达这样的区域中,该区域沿车辆竖直方向设置在车顶元件8与车身构件2之间并且在此例如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由车顶元件8限界以及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由车身构件2限界,但所提及的区域沿车辆纵向方向或沿车辆横向方向设置得比密封元件更靠内并且比粘接带10更靠外。
现在为了能够特别有利地将水从所述区域排出,车身构件2具有至少一个水流出开口11。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水流出开口11设置在车身构件2的拐角区域E中。水流出开口通到所述区域中,使得到达所述区域中的水能够流向水流出开口11并且随后穿流水流出开口11。因此,水能够借助于水流出开口11从所述区域中排出。
此外,如从图3至图6中可以特别好地看出的,车顶1具有与车身构件2分开并且与车顶元件8分开构造的排出元件12,该排出元件具有或——尤其是直接——限界或形成排出通道13。排出通道13流体地与也简称为排出开口的水流出开口11连接,从而穿流水流出开口11的水可穿流排出通道13。因此,水可以从所述区域首先流动到水流出开口中并且流动穿过水流出开口11,然后水可以从水流出开口11流出来并且流入排出通道13中并且穿流排出通道13,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并且符合需求地排出水。
为了避免过度泄漏,排出元件12的在水流出开口11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围绕水流出开口11延伸的壁区域14直接并且由此密封地贴靠在车身构件2的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下指向的并且因此背离车顶元件8的下侧15上,尤其是这样贴靠在车身构件的该下侧上,使得壁区域14直接并且因此密封地贴靠在下侧15的在水流出开口11的周向方向上完全环绕地围绕水流出开口11延伸的区域上。
为了能够特别好地排出水,水流出开口11设置在车身构件2的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指向并且因此背离排出元件12的以及也背离下侧15的上侧17的沿车辆竖直方向从上向下延伸的凹部16中,尤其是这样设置,使得水流出开口11设置在凹部16的沿车辆竖直方向从上向下观察最低的部位处。此外,由图1、2和4可特别好地看出,水流出开口11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完全被车顶元件8搭接并且因此被覆盖。此外,凹部16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也完全被车顶元件8搭接并且因此被覆盖。
为了能够避免在排出元件12与车身构件2之间的过度泄漏,排出元件12至少在排出元件12的长度区域L中构造为波纹管18,波纹管18形成或——尤其是直接——限界排出通道13的至少一部分。排出元件12的直接贴靠在下侧15上的壁区域14在此由波纹管18形成。由此,壁区域14和因此波纹管18可以特别好地并且由此密封地压抵下侧15并且(如下面还将详细阐述的)沿车辆竖直方向固定在车身构件2之下,从而例如可以补偿公差并且有利地将排出元件12相对于下侧15密封。结合图5和6可以看出,可由穿流水流出开口11和排出通道13的水穿流的另外的通道19流体地与排出通道13连接并且经由该排出通道与水流出开口11连接。所述另外的通道19由管路元件20——尤其是直接——限界,管路元件20可以与排出元件12一件式地构造。替代地可设想,管路元件20与排出元件12分开构造并且机械地与排出元件12这样连接,使得所述另外的通道19流体地与排出通道13连接。为此,例如——如从图3和4中可特别好地看出的——,排出元件12具有也简称为接管的管接头21,管路元件20可以至少机械地且优选也这样与该管接头连接,使得所述另外的通道19流体地与排出通道13连接。在此,排出通道13的至少一部分由管接头21形成、尤其是直接限界。例如管路元件20可以这样机械地并且优选也流体地与排出元件12连接,使得管路元件20插套在管接头21上。
从图5和6中可以看出,管路元件20和因此所述另外的通道19可以延伸穿过内部空间和/或车身的另外的车身构件,以便由此能够实现特别符合需求地、有针对性地且简单地将水从所述区域引出。例如内部空间的至少一个子区域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被排出元件12和/或管路元件20搭接或覆盖。在此尤其是可设想,在内部空间或内部空间的子区域本身与排出元件12和管路元件20之间设置有例如构造为车顶天花板的装饰元件,借助于该装饰元件朝向本来的内部空间覆盖并且因此罩上排出元件12和管路元件20。因此,停留在内部空间中的人员不能在视觉上感知到排出元件12和管路元件20。
在一种用于制造车顶1的方法中,排出元件12关于车顶1的安装位置沿车辆竖直方向从下向上相对于车身构件2这样运动,使得排出元件12、尤其是波纹管18和完全尤其是壁区域14直接与下侧15贴靠。排出元件12不从上方设置在上侧17上并且排出元件12不插接穿过车身构件2。
从图5可以特别好地看出排出元件12相对于车身构件2的保持或固定。如由图5可见,沿车辆竖直方向在车身构件2之下设置有也称为固定元件的保持元件23,该保持元件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至少大部分地或完全地被车身构件2搭接并且因此被覆盖。例如保持元件23与车身构件2分开构造并且至少间接地、尤其是直接地保持在车身构件2上。排出元件12保持在保持元件23上并且因此通过保持元件23相对于车身构件2保持或固定。例如将排出元件12插入保持元件23中并且由此保持在保持元件23上,即与保持元件23连接。波纹管18在此——尤其是沿车辆竖直方向——设置在保持元件23与下侧15之间。借助于波纹管18在此可以补偿在保持元件23与下侧15之间的、尤其是沿车辆竖直方向延伸的间距的由制造或生产引起的公差,从而即使在出现这种公差时也可以确保排出元件12、尤其是波纹管18和完全尤其是壁区域14大面积地并且因此密封地贴靠在下侧15上。由此可以避免过度泄漏。
在图6中通过箭头22示出水,该水穿流水流出开口11并且从水流出开口11流入排出通道13中,穿流排出通道13并且从该排出通道流入所述另外的通道19中并且随后穿流所述另外的通道19。由此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特别有利的、符合需求的且有针对性的水排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顶
2 车身构件
3 车顶开口
4 双向箭头
5 双向箭头
6 双向箭头
7 外蒙皮
8 车顶元件
9 凸缘
10 粘接带
11 水流出开口
12 排出元件
13 排出通道
14 壁区域
15 下侧
16 凹部
17 上侧
18 波纹管
19 另外的通道
20 管路元件
21 管接头
22 箭头
23 保持元件
E 拐角区域
L 长度区域
R 边缘区域
S 间隙
T1 子区域
T2 子区域
W 壁区域

Claims (10)

1.用于机动车的车顶(1),所述车顶具有由机动车的车身的车身构件(2)至少部分地限界的车顶开口(3),其特征在于,设有:
覆盖车顶开口(3)的至少一个子区域的、透光的并且至少间接地固定在车身构件(2)上的车顶元件(8),所述车顶元件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覆盖车身构件(2)的能由水穿流的水流出开口(11);和
沿车辆竖直方向设置在车身构件(2)之下的排出元件(12),所述排出元件的排出通道(13)流体地与水流出开口(11)连接并且因此能由穿流所述水流出开口(11)的水穿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元件(14)的在水流出开口(11)的周向方向上完全围绕水流出开口(11)延伸的壁区域(14)贴靠在车身构件(2)的背离车顶元件(8)的下侧(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出开口(11)设置在车身构件(2)的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指向的上侧(17)的凹部(16)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元件(12)至少在长度区域(L)中构造为限界所述排出通道(13)的至少一部分的波纹管(18)。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元件(12)的壁区域(14)由波纹管(18)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的内部空间的子区域沿车辆竖直方向向上被排出元件(12)搭接。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通道(13)延伸穿过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的内部空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通道(13)和/或流体地与排出通道(13)连接的并且由此能由穿流所述排出通道(13)的水穿流的另外的通道(19)延伸穿过机动车的由车身限界的内部空间,或在车身的另外的与车身构件(2)分开构造的并且至少间接地与车身构件(2)连接的另外的车身构件内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通道(19)由管路元件(20)形成,所述管路元件与排出元件(12)一件式地构造或者与排出元件(12)分开构造并且与排出元件(12)连接。
10.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1)。
CN202280021078.4A 2021-06-10 2022-05-20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以及机动车 Pending CN1169816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15015.9 2021-06-10
DE102021115015.9A DE102021115015A1 (de) 2021-06-10 2021-06-10 Dach für einen Kraftwagen,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sowie Kraftwagen
PCT/EP2022/063700 WO2022258347A1 (de) 2021-06-10 2022-05-20 Dach für einen kraftwagen,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sowie kraftwag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1613A true CN116981613A (zh) 2023-10-31

Family

ID=8202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1078.4A Pending CN116981613A (zh) 2021-06-10 2022-05-20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以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66266A1 (zh)
CN (1) CN116981613A (zh)
DE (1) DE102021115015A1 (zh)
WO (1) WO20222583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13864D0 (en) * 1987-06-13 1987-07-15 Britax Weathershields Opening roof for motor vehicle
DE19956567B4 (de) 1999-11-24 2004-03-11 Webasto Vehicle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Fahrzeugdach und Dachholm eines Fahrzeugdachs
KR20020044326A (ko) * 2000-12-05 2002-06-15 류정열 차량용 선루프의 배수구조
DE10139977C2 (de) 2001-08-21 2003-07-03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Fahrzeug mit einer verschließbaren Dachöffnung
WO2004043770A1 (en) 2002-11-07 2004-05-2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tructural roof panel systems
DE102008051701B4 (de) 2008-10-01 2020-10-08 Magna Car Top Systems Gmbh Fahrzeugdach mit Wasserführung und Blende
DE102008063142A1 (de) 2008-12-24 2009-08-27 Daimler Ag SHD-Ablaufschlauch
DE102010055637B4 (de) * 2010-12-22 2019-04-18 Volkswagen Ag Wasserablaufventil
FR3032510B1 (fr) * 2015-02-09 2017-02-2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mbout d’evacuation d’eau amelio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15015A1 (de) 2022-12-15
US20240166266A1 (en) 2024-05-23
WO2022258347A1 (de)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33128A1 (en) Vehicle Roof with a Roof Module
US8973980B2 (en) Load-bearing structural component for the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CN101311013B (zh) 用于车门的被动式水管理槽及方法
US6513865B1 (en) Motor vehicle roof with a roof module
JP2007045203A (ja) 車体構造
JP4374680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US8172314B2 (en) Covering part
CN101564982A (zh) 汽车用车门密封条
US10507871B2 (en) Vehicle rear portion structure
CN108116207B (zh) 车辆天窗的排水结构
JPH07290971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US9399385B2 (en) Rear window assembly
CN116981613A (zh)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用于乘用车的车顶以及机动车
US6851744B2 (en) Roof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6378935B2 (en) Sun-roof apparatus
JP4849899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グラスランの水抜き構造
JP5652216B2 (ja)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CN108146511B (zh) 一种空气室结构及汽车
US7823963B2 (en) Vehicle rear window body structure
CN220053445U (zh) 一种汽车天窗用顶盖
CN114555454A (zh) 用于天窗装置的液体排放装置
CN109153413B (zh) 通风盖板组件和用于将该通风盖板组件安装在机动车辆车身上的安装装置
CN215921843U (zh) 一种车顶天窗排水系统
CN112823116B (zh) 包括扬声器模块的车身布置
CN211499123U (zh) 一种地漏密封装置及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