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5627A -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5627A
CN116945627A CN202311216811.0A CN202311216811A CN116945627A CN 116945627 A CN116945627 A CN 116945627A CN 202311216811 A CN202311216811 A CN 202311216811A CN 116945627 A CN116945627 A CN 116945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wide
band
belt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68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姣
沈春和
薛丹
杨海龙
宋倩
董毛华
李凤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68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56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5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56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01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a shap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utting, e.g. in parts or slices combined with rearranging and joining the cu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07/00Use of natural rubber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5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将冠带混炼胶进行压延得到初始宽冠带;对初始宽冠带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采用降粘系统对初始宽冠带进行第一次降粘处理;开启帘布分条机对初始宽冠带进行分条得到多个二次宽冠带;对二次宽冠带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再次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之间的二次宽冠带进行第二次降粘处理;对二次宽冠带的粘性再次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增加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进而对二次宽冠带进行分条并得到轮胎冠带条;本发明可以解决轮胎冠带条粘性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冠带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冠带条是轮胎内的填充物,冠带条在轮胎成型过程中起到束缚轮胎带束层的作用,使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少轮胎带束层的变形和生热,避免轮胎因为高温而损坏。在轮胎成型过程中,冠带条下面与轮胎带束层连接,上面与胎面部件连接,它的粘性非常关键。若粘性太小,与上层胎面部件连接不好,会造成层间气泡等病象。若粘性太大,冠带条自身导出存在问题。轮胎行业生产冠带条均不使用垫带,这就对冠带条本身粘性要求较高,且冠带条自身缠绕成层叠式,若自身粘性太大的话,容易抽丝,造成废料增加、冠带条的浪费、成本上升且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对已经成型的宽冠带进行后处理,即降低粘性的处理。
在季节交替或者夏季温度较高时,冠带条存在粘性太大的现象,影响生产,而冠带条的配方性能稳定,市场反馈无异常,因此,在解决粘性太大的问题时,不能直接对现有配方做大幅度的调整。这就要求配方在进行微调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办法来改善冠带条的粘性。现有技术在对已经成型的宽冠带进行后处理,即改良粘性时主要是采用隔离剂溶液,而隔离剂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皂盐、滑石粉等成分,若冠带条浸入该液体中,会造成部分固体成分残留在冠带条表面,在硫化过程中,若该固体成分无法挥发或者挥发不完全,会造成冠带条出现脱层或者气泡等现象,严重影响轮胎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以解决轮胎冠带条粘性大、且现有技术容易使得冠带条出现脱层或者气泡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冠带混炼胶进行压延得到初始宽冠带,并将初始宽冠带卷成初始宽冠带卷;将初始宽冠带卷置于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上,并将初始宽冠带卷展开使得初始宽冠带的外端绕在帘布分条机的收卷机转轴上;
对初始宽冠带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与收卷机转轴之间的初始宽冠带进行第一次降粘处理;
开启帘布分条机对初始宽冠带进行分条得到多个二次宽冠带,并将各二次宽冠带卷成二次宽冠带卷;将二次宽冠带卷置于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导开电机的转轴上,并将二次宽冠带卷展开使得二次宽冠带的外端绕在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收卷电机的转轴上;
对二次宽冠带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再次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之间的二次宽冠带进行第二次降粘处理;
对二次宽冠带的粘性再次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增加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进而对二次宽冠带进行分条并得到轮胎冠带条。
进一步地,冠带混炼胶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天然胶79份、丁苯胶31份、炭黑50份、防护蜡3份、氧化锌5份、环烷油8份、硬脂酸1.5份、硫磺2份和促进剂0.8份;防护蜡是单峰蜡,其碳数分布在C26-C38,其中碳数峰值在C32。
进一步地,测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粘性时采用测粘装置进行测量,测粘装置包括:
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框体结构,分别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左右两侧;
测量板,倾斜设置,其走向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走向垂直,其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且用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搭在其上侧,其一端伸入左承载框的框架内,其另一端伸入右承载框的框架内;
两个固定机构,分别位于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旁侧,分别用于固定测量板的两端,继而使得测量板保持倾斜状态;
测量球,置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用于在测量板的支撑下使得测量球在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上侧进行滚动,并利用滚动距离来判断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粘性。
进一步地,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均由首尾相互连接的四个连接杆组成,竖向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上分别自前向后贯穿开设有前固定槽和后固定槽,前固定槽和后固定槽的开设走向均为竖直走向;
两个固定机构均包括:
前定位杆,水平设置,其后端用于穿过前固定槽并伸入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内腔,并抵在测量板的前侧;
后定位杆,水平设置,其前端用于穿过后固定槽并伸入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内腔,并抵在测量板的后侧;
前固定螺栓,位于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的外侧,与前定位杆螺纹连接,并用于固定前定位杆进而抵紧测量板;
后固定螺栓,位于左承载框和右承载框的外侧,与后定位杆螺纹连接,并用于固定后定位杆以及配合前固定螺栓夹紧测量板,并使得测量板的两端之间出现高度差,进而产生倾斜使得测量球滚动。
进一步地,降粘系统包括第一降粘装置和第二降粘装置,第一降粘装置位于第二降粘装置的上游,第一降粘装置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进行降粘处理,第二降粘装置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进行降粘处理;
第一降粘装置包括:
冠带上挑棒,水平设置,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其用于顶起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
冠带上固定板,水平设置,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且冠带上挑棒的下游,通过前后走向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与冠带上挑棒固定连接;
上钢针,竖向设置,其上端固定在冠带上固定板的下侧,其下端用于对经冠带上挑棒顶起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上侧表面粘性,上钢针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第二降粘装置包括:
冠带下固定板,水平设置,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
下钢针,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冠带下固定板的上侧,其上端用于对经第一降粘装置处理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下侧表面粘性,下钢针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冠带下挑棒,水平设置,位于冠带下固定板的下游且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与冠带下固定板固定连接,用于向下压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使得下钢针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打毛。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系统,系统包括第一降粘装置和第二降粘装置,第一降粘装置位于第二降粘装置的上游,第一降粘装置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进行降粘处理,第二降粘装置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进行降粘处理;
第一降粘装置包括:
冠带上挑棒,水平设置,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其用于顶起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
冠带上固定板,水平设置,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且冠带上挑棒的下游,通过前后走向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与冠带上挑棒固定连接;
上钢针,竖向设置,其上端固定在冠带上固定板的下侧,其下端用于对经冠带上挑棒顶起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上侧表面粘性,上钢针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第二降粘装置包括:
冠带下固定板,水平设置,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
下钢针,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冠带下固定板的上侧,其上端用于对经第一降粘装置处理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下侧表面粘性,下钢针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冠带下挑棒,水平设置,位于冠带下固定板的下游且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与冠带下固定板固定连接,用于向下压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使得下钢针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下侧打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配方中防护蜡的含量高,因为防护蜡的熔点为70℃,在压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防护蜡由固态变为液态,进而溶解在橡胶中;但初始宽冠带在卷曲前会进行冷却,那么就使得橡胶中无法溶解的多余的防护蜡析出,迁移到初始宽冠带表面,直到达到溶解平衡,而析出的防护蜡会降低冠带条的粘性;
2、本发明中高含量的防护蜡虽然可以降低粘性,但是由于增加防护蜡的份数比较少,只能小幅度的降低粘性,如果在后期生产中发现粘性还是需要调整,那么就无法通过增加防护蜡来实现,因此本发明通过降粘系统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分别进行降粘处理,进而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进行处理,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表面,使更多小分子物质析出,进而降低粘性;
3、本发明通过调节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速度,进而使得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发生变化,如果粘性较大,就增大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当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较大时,会降低帘布收卷电机转轴外围的冠带条对靠近转轴且卷在转轴上的冠带条的压力,并减小相邻的冠带条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冠带条导开时更加顺畅,进而降低粘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测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测粘装置;11、左承载框;12、右承载框;13、测量板;14、测量球;15、前定位杆;16、后定位杆;17、前固定螺栓;18、后固定螺栓;2、第一降粘装置;21、冠带上挑棒;22、冠带上固定板;23、上钢针;24、上连接杆;3、第二降粘装置;31、冠带下固定板;32、下钢针;33、冠带下挑棒;34、下连接杆;4、二次宽冠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冠带混炼胶进行压延得到初始宽冠带,并将初始宽冠带卷成初始宽冠带卷;将初始宽冠带卷置于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上,并将初始宽冠带卷展开使得初始宽冠带的外端绕在帘布分条机的收卷机转轴上。
对初始宽冠带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与收卷机转轴之间的初始宽冠带进行第一次降粘处理。
开启帘布分条机对初始宽冠带进行分条得到多个二次宽冠带4,并将各二次宽冠带4卷成二次宽冠带卷;将二次宽冠带卷置于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导开电机的转轴上,并将二次宽冠带卷展开使得二次宽冠带4的外端绕在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收卷电机的转轴上。
对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再次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之间的二次宽冠带4进行第二次降粘处理。
对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再次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增加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进而对二次宽冠带4进行分条并得到轮胎冠带条。
冠带混炼胶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天然胶79份、丁苯胶31份、炭黑50份、防护蜡3份、氧化锌5份、环烷油8份、硬脂酸1.5份、硫磺2份和促进剂0.8份;防护蜡是单峰蜡,其碳数分布在C26-C38,其中碳数峰值在C32。
测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时采用测粘装置1进行测量,如图3所示,测粘装置1包括: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测量板13、两个固定机构、测量球14。
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框体结构,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分别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左右两侧。
测量板13倾斜设置,测量板13的走向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走向垂直,测量板13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且用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搭在测量板13的上侧,测量板13的一端伸入左承载框11的框架内,测量板13的另一端伸入右承载框12的框架内。
两个固定机构分别位于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旁侧,两个固定机构分别用于固定测量板13的两端,继而使得测量板13保持倾斜状态,测量球14置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测量球14用于在测量板13的支撑下使得测量球14在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上侧进行滚动,并利用滚动距离来判断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
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均由首尾相互连接的四个连接杆组成,竖向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上分别自前向后贯穿开设有前固定槽和后固定槽,前固定槽和后固定槽的开设走向均为竖直走向。
两个固定机构均包括:前定位杆15、后定位杆16、前固定螺栓17、后固定螺栓18。
前定位杆15水平设置,前定位杆15的后端用于穿过前固定槽并伸入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内腔,并抵在测量板13的前侧,后定位杆16水平设置,后定位杆16的前端用于穿过后固定槽并伸入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内腔,并抵在测量板13的后侧。
前固定螺栓17位于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的外侧,前固定螺栓17与前定位杆15螺纹连接,并用于固定前定位杆15进而抵紧测量板13。
后固定螺栓18位于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的外侧,后固定螺栓18与后定位杆16螺纹连接,并用于固定后定位杆16以及配合前固定螺栓17夹紧测量板13,并使得测量板13的两端之间出现高度差,进而产生倾斜使得测量球14滚动。
降粘系统包括第一降粘装置2和第二降粘装置3,第一降粘装置2位于第二降粘装置3的上游,第一降粘装置2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降粘处理,第二降粘装置3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降粘处理。
第一降粘装置2包括:冠带上挑棒21、冠带上固定板22和上钢针23。冠带上挑棒21水平设置,冠带上挑棒21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冠带上挑棒21用于顶起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冠带上固定板22水平设置,冠带上固定板22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且冠带上挑棒21的下游,冠带上固定板22通过前后走向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24与冠带上挑棒21固定连接。
上钢针23竖向设置,上钢针23上端固定在冠带上固定板22的下侧,上钢针23下端用于对经冠带上挑棒21顶起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上侧表面粘性,上钢针23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第一降粘装置2进行固定,便于上钢针23进行打毛处理。
第二降粘装置3包括:冠带下固定板31、下钢针32、冠带下挑棒33。
冠带下固定板31水平设置,冠带下固定板31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下钢针32竖向设置,下钢针32下端固定在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上侧,下钢针32上端用于对经第一降粘装置2处理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下侧表面粘性,下钢针32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冠带下挑棒33水平设置,冠带下挑棒33位于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下游且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冠带下挑棒33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34与冠带下固定板31固定连接,冠带下挑棒33用于向下压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使得下钢针32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打毛。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第二降粘装置3进行固定,便于下钢针32进行打毛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系统,本发明名称中的“其”指代的是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如图1-2所示,系统包括第一降粘装置2和第二降粘装置3,第一降粘装置2位于第二降粘装置3的上游,第一降粘装置2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降粘处理,第二降粘装置3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降粘处理。
第一降粘装置2包括:冠带上挑棒21、冠带上固定板22和上钢针23。
冠带上挑棒21水平设置,冠带上挑棒21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冠带上挑棒21用于顶起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冠带上固定板22水平设置,冠带上固定板22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且冠带上挑棒21的下游,冠带上固定板22通过前后走向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24与冠带上挑棒21固定连接。
上钢针23竖向设置,上钢针23上端固定在冠带上固定板22的下侧,上钢针23下端用于对经冠带上挑棒21顶起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上侧表面粘性,上钢针23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第二降粘装置3包括:冠带下固定板31、下钢针32、冠带下挑棒33。
冠带下固定板31水平设置,冠带下固定板31位于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下钢针32竖向设置,下钢针32下端固定在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上侧,下钢针32上端用于对经第一降粘装置2处理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下侧表面粘性,下钢针32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冠带下挑棒33水平设置,冠带下挑棒33位于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下游且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冠带下挑棒33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34与冠带下固定板31固定连接,冠带下挑棒33用于向下压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使得下钢针32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打毛。
实施例1
某厂的冠带条在夏季高温时出现粘性太大,影响生产的问题,但原有配方性能稳定,市场反馈无异常,具体配方如下表1,因此,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增加防护蜡的含量,具体如下:
对改进前后的配方制作的胶料进行老化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中,Ts1为从开始加热起到胶料的转矩由最低值上升0.1N.m所需要的焦烧时间。Ts2为从开始加热起到胶料的转矩由最低值上升0.2N.m所需要的焦烧时间,MH还可以表征交联密度的大小;门尼焦烧时间为由最低点上升至5个门尼值时所对应的时间。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调整配方中防护蜡的份数,胶料的硬度、密度、老化前后的拉伸性能以及胶料与帘布的粘合力均在同一水平,因此,防护蜡的份数调整对胶料物性没有影响。从硫化特性可以看出,少量调整防护蜡的份数对胶料的交联密度以及正硫化时间也基本无影响。
增加防护蜡的份数可以降低粘性,因为防护蜡的熔点为70℃,在压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防护蜡由固态变为液态,进而溶解在橡胶中;但初始宽冠带在卷曲前会进行冷却,那么就使得橡胶中无法溶解的多余的防护蜡析出,迁移到初始宽冠带表面,直到达到溶解平衡,而析出的防护蜡会降低冠带条的粘性;但是在改变配方的情况下,并没有改变胶料的物性。需要注意的是表2中的粘合力指的胶料与帘布的粘合力,而本发明中的粘性指的是附着有胶料的帘布表面的粘性。
在通过调整配方对粘性进行降低后,粘性并不一定达标,因此当发现粘性还是较大时,可以通过降粘系统对初始宽冠带进行降粘处理,即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与收卷机转轴的初始宽冠带进行第一次降粘处理,并开启帘布分条机对宽度为1500mm的初始宽冠带进行分条得到6个宽度为240mm的二次宽冠带4,如果发现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还未达标,那么再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之间的二次宽冠带4进行第二次降粘处理,最后利用宽帘布纵裁机将6个二次宽冠带4纵裁得到多个宽度为15mm的轮胎冠带条。
在通过测粘装置1测量粘性时,使用原理为滚球法,具体操作为:
通过两个固定机构将测量板13的两端之间的坡度调整为10°,测量球14采用直径2.4cm、重量80g的小铁球,将测量球14放在测量板13上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上侧,并利用一块平整的挡板挡住测量球14,当测量球14不出现晃动时,记录测量球14的位置,然后迅速将挡板向上抽离,使得测量球14自然滚动,当测量球14停止滚动时,再次记录测量球14的位置,并测量测量球14滚动的距离,若滚动距离小于20mm,则粘性过大,需要降低粘性。
在调整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时,如果测量球14的滚动距离小于20mm,将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调整为3m/min;如果测量球14的滚动距离在20-30mm时,将帘布导开电机和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调整为2m/min;如果测量球14的滚动距离大于30mm时,认为冠带条粘性正常。
另外,可以在测量球14的两侧设置竖向设置的立板,两个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机构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避免测量球14到处滚动,产生跌落,并进入设备内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冠带混炼胶进行压延得到初始宽冠带,并将所述初始宽冠带卷成初始宽冠带卷;将所述初始宽冠带卷置于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上,并将所述初始宽冠带卷展开使得所述初始宽冠带的外端绕在帘布分条机的收卷机转轴上;
对所述初始宽冠带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采用降粘系统对位于所述帘布分条机的开卷机转轴与收卷机转轴之间的所述初始宽冠带进行第一次降粘处理;
开启所述帘布分条机对所述初始宽冠带进行分条得到多个二次宽冠带(4),并将各所述二次宽冠带(4)卷成二次宽冠带卷;将所述二次宽冠带卷置于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导开电机的转轴上,并将所述二次宽冠带卷展开使得二次宽冠带(4)的外端绕在所述宽帘布纵裁机的帘布收卷电机的转轴上;
对所述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再次采用所述降粘系统对位于所述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之间的所述二次宽冠带(4)进行第二次降粘处理;
对所述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再次进行测量,若测量值<预定值,增加所述帘布导开电机与帘布收卷电机的转速差,进而对所述二次宽冠带(4)进行分条并得到轮胎冠带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带混炼胶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天然胶79份、丁苯胶31份、炭黑50份、防护蜡3份、氧化锌5份、环烷油8份、硬脂酸1.5份、硫磺2份和促进剂0.8份;所述防护蜡是单峰蜡,其碳数分布在C26-C38,其中碳数峰值在C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时采用测粘装置(1)进行测量,所述测粘装置(1)包括:
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框体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左右两侧;
测量板(13),倾斜设置,其走向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走向垂直,其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且用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搭在其上侧,其一端伸入所述左承载框(11)的框架内,其另一端伸入所述右承载框(12)的框架内;
两个固定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旁侧,分别用于固定所述测量板(13)的两端,继而使得测量板(13)保持倾斜状态;
测量球(14),置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用于在测量板(13)的支撑下使得所述测量球(14)在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上侧进行滚动,并利用滚动距离来判断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粘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均由首尾相互连接的四个连接杆组成,竖向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自前向后贯穿开设有前固定槽和后固定槽,所述前固定槽和后固定槽的开设走向均为竖直走向;
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
前定位杆(15),水平设置,其后端用于穿过所述前固定槽并伸入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内腔,并抵在测量板(13)的前侧;
后定位杆(16),水平设置,其前端用于穿过所述后固定槽并伸入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内腔,并抵在测量板(13)的后侧;
前固定螺栓(17),位于所述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的外侧,与所述前定位杆(15)螺纹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前定位杆(15)进而抵紧测量板(13);
后固定螺栓(18),位于所述左承载框(11)和右承载框(12)的外侧,与后定位杆(16)螺纹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后定位杆(16)以及配合前固定螺栓(17)夹紧测量板(13),并使得测量板(13)的两端之间出现高度差,进而产生倾斜使得测量球(14)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系统包括第一降粘装置(2)和第二降粘装置(3),所述第一降粘装置(2)位于第二降粘装置(3)的上游,所述第一降粘装置(2)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降粘处理,所述第二降粘装置(3)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降粘处理;
所述第一降粘装置(2)包括:
冠带上挑棒(21),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其用于顶起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
冠带上固定板(22),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且冠带上挑棒(21)的下游,通过前后走向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24)与冠带上挑棒(21)固定连接;
上钢针(23),竖向设置,其上端固定在所述冠带上固定板(22)的下侧,其下端用于对经冠带上挑棒(21)顶起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上侧表面粘性,所述上钢针(23)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所述第二降粘装置(3)包括:
冠带下固定板(31),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
下钢针(32),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上侧,其上端用于对经第一降粘装置(2)处理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下侧表面粘性,所述下钢针(32)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冠带下挑棒(33),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下游且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34)与冠带下固定板(31)固定连接,用于向下压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使得下钢针(32)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打毛。
6.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降粘装置(2)和第二降粘装置(3),所述第一降粘装置(2)位于第二降粘装置(3)的上游,所述第一降粘装置(2)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降粘处理,所述第二降粘装置(3)用于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降粘处理;
所述第一降粘装置(2)包括:
冠带上挑棒(21),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其用于顶起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
冠带上固定板(22),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且冠带上挑棒(21)的下游,通过前后走向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24)与冠带上挑棒(21)固定连接;
上钢针(23),竖向设置,其上端固定在所述冠带上固定板(22)的下侧,其下端用于对经冠带上挑棒(21)顶起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上侧表面粘性,所述上钢针(23)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粘装置(3)包括:
冠带下固定板(31),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
下钢针(32),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上侧,其上端用于对经第一降粘装置(2)处理的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进行打毛处理,进而使得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被打毛,并破坏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表面,使小分子物质析出并降低下侧表面粘性,所述下钢针(32)设置有多个、且阵列排布;
冠带下挑棒(33),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冠带下固定板(31)的下游且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上侧,通过前后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34)与冠带下固定板(31)固定连接,用于向下压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使得下钢针(32)对初始宽冠带和二次宽冠带(4)的下侧打毛。
CN202311216811.0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69456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6811.0A CN116945627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6811.0A CN116945627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5627A true CN116945627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6811.0A Pending CN116945627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562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492A (zh) * 2010-01-22 2010-06-16 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 工程轮胎胎面胶
US20130230697A1 (en) * 2010-12-06 2013-09-0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Stri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neumatic tire
KR20140029896A (ko) * 2012-08-31 2014-03-11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편광판 부착장치
JP2015025082A (ja) * 2013-07-26 2015-02-0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フィルム、フィルム巻装体、及びフィルム巻装体の製造方法
CN204203066U (zh) * 2014-09-26 2015-03-11 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钢丝帘布、胶片表面粘度的测量工具
CN106840965A (zh) * 2016-12-29 2017-06-13 青岛励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表面粘性仪的表面粘性管理方法和流程
CN107745534A (zh) * 2017-11-22 2018-03-02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冠带层帘布分条机及其卷径检测装置
CN110143460A (zh) * 2019-06-17 2019-08-20 湖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冠带条加工装置
CN111944213A (zh) * 2020-08-22 2020-11-17 青岛励扬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挤出法的半钢子午线轮胎冠带条胶料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492A (zh) * 2010-01-22 2010-06-16 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 工程轮胎胎面胶
US20130230697A1 (en) * 2010-12-06 2013-09-0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Stri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neumatic tire
KR20140029896A (ko) * 2012-08-31 2014-03-11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편광판 부착장치
JP2015025082A (ja) * 2013-07-26 2015-02-0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フィルム、フィルム巻装体、及びフィルム巻装体の製造方法
CN204203066U (zh) * 2014-09-26 2015-03-11 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钢丝帘布、胶片表面粘度的测量工具
CN106840965A (zh) * 2016-12-29 2017-06-13 青岛励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表面粘性仪的表面粘性管理方法和流程
CN107745534A (zh) * 2017-11-22 2018-03-02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冠带层帘布分条机及其卷径检测装置
CN110143460A (zh) * 2019-06-17 2019-08-20 湖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冠带条加工装置
CN111944213A (zh) * 2020-08-22 2020-11-17 青岛励扬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挤出法的半钢子午线轮胎冠带条胶料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3017B (zh) 全自动极片模切机
CN211569622U (zh) 一种无张力钢板收卷装置
CN207388371U (zh) 辊压装置
CN116945627A (zh) 一种降低轮胎冠带条粘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9664539B (zh) 辊压装置
CN213170659U (zh) 一种离型纸加工用绕卷装置
CN108840155A (zh) 一种自动剥离脚垫装置及锁贴机
CN211034587U (zh) 一种防皱型预印收卷装置
CN209126341U (zh) 一种卷对卷加工装置
CN207058976U (zh) 一种预浸料生产用换纸设备
CN213230746U (zh) 一种不干胶纸生产加工用成品卷收设备
CN205953160U (zh) 一种带防护装置的金属化薄膜分切机
CN206417701U (zh) 一种剥离卷取机收卷装置
CN106903168A (zh) 一种铜带垫纸装置及其退火防粘工艺
CN210733286U (zh) 一种防水拉链贴膜机
CN210131956U (zh) 冷轧重卷机组去毛刺装置去毛刺压辊组件
CN212449932U (zh) 一种土工膜生产用储布装置
CN213084869U (zh) 一种聚乙烯薄膜切割收卷装置
CN213568696U (zh) 一种表面贴塑pvc泡沫板料卷快速更换装置
CN218144760U (zh) 一种成品片材卷收装置
CN212798870U (zh) 一种塑料中空板用高效收卷机
CN217047479U (zh) 厚度可调式配色地膜生产设备
CN212150978U (zh) 一种自调节滤布卷绕装置
CN106829584A (zh) 一种铜带保护层回收装置及其回收再利用方法
CN218948116U (zh) 一种切片机自动收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