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3020A - 车辆的悬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悬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3020A
CN116923020A CN202310219703.2A CN202310219703A CN116923020A CN 116923020 A CN116923020 A CN 116923020A CN 202310219703 A CN202310219703 A CN 202310219703A CN 116923020 A CN116923020 A CN 116923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pivot axis
view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97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松大弥
西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923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3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 B60G3/04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 B60G3/06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the arm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B60G15/07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stub axle and the spring being arranged around the dam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B60G15/06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the spring being arranged around the dam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1Suspension arms,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5Ball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2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part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 B60G2200/1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 B60G2200/142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with a single lateral arm, e.g. MacPherson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 B60G2200/422Driving wheels or live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 B60G2200/464Caster ang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wheels in the suspensions
    • B60G2200/466Dampin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torque on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30Spring/Damper and/or actuator Units
    • B60G2202/31Spring/Damper and/or actuator Units with the spring arranged around the damper, e.g. MacPherson str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4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 B60G2204/143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1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 B60G2206/12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the arm having L-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1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 B60G2206/12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the arm having triangular or Y-shape, e.g. wishb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50Electric vehicles; Hybri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在具备电动机的车辆中,能够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本发明是具备电动机(30、32)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具备:前悬架臂(66),能够以前轮摆动轴线(A)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前减震器(68),在侧视时相对于前轮摆动轴线(A)大致垂直地延伸;后悬架臂(46),能够以后轮摆动轴线(A)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以及后减震器(48),在侧视时相对于后轮摆动轴线(A)大致垂直地延伸,在侧视时,前轮摆动轴(A)和与前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C)大致平行,且后轮摆动轴(A)和与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C)大致平行。

Description

车辆的悬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尤其涉及具备电动机的车辆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对前轮以及后轮设定抗俯冲(anti-dive)以及抗抬升(anti-lift)的悬架几何形状的悬架控制装置(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31739号公报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进行与电动汽车相关的研究、开发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对最适合于电动汽车的悬架构造进行了深刻研究。
通常,考虑制动时以及驱动时的车辆的姿态变化来设定车辆的悬架几何形状。并且,在电动汽车中,在制动时,除了使用以往的液压系统对车轮作用制动力的摩擦制动之外,还使用使电动机作为发电机驱动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再生制动。
此处,在摩擦制动和再生制动中,由于制动力的作用点不同而产生制动时的抗抬升角/抗俯冲角不同这样的现象。即,在摩擦制动中,其制动力的作用点为轮胎接地中心,因此将轮胎接地中心与车轮的瞬时旋转中心进行连结的直线相对于地面所成的角度成为抗抬升角(后轮)/抗俯冲角(前轮),另一方面,在再生制动中,其制动力的作用点为车轮中心,因此将车轮中心与车轮的瞬时旋转中心进行连结的直线相对于地面所成的角度成为抗抬升角/抗俯冲角。因而,例如在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协调控制时等,当变更摩擦制动的制动力与再生制动的制动力时,有可能使车辆整体产生不稳定的俯仰举动,使乘员产生不适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在具备电动机的车辆中,能够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该车辆具备经由输出传动轴向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车轮传递驱动力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前悬架臂,能够以车辆前部的车身侧安装部的前轮摆动轴线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前减震器,在侧视时,沿着与前轮摆动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后悬架臂,能够以车辆后部的车身侧安装部的后轮摆动轴线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以及后减震器,在侧视时,沿着与后轮摆动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在侧视时,前轮摆动轴线和与前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后轮摆动轴线和与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在具备经由输出传动轴向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车轮传递驱动力的电动机的车辆的悬架装置中,前轮摆动轴线和与前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后轮摆动轴线和与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包括再生制动起作用的车轮(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的前后轮的制动时,能够抑制车辆前部以及车辆后部的举动变化产生差异,由此,例如在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协调控制时等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减轻乘员的不适感。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前轮摆动轴线以及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仰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前轮摆动轴线以及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仰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包括再生制动起作用的车轮(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的前后轮的制动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车辆前部以及车辆后部的举动变化的差异,由此,例如在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协调控制时等,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减轻乘员的不适感。此外,前轮摆动轴线以及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仰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前轮以及后轮(的各车轮中心)分别在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相同方向上直线地摆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举动变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前轮摆动轴线以及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尤其在后悬架形成抗抬升角,因此能够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身后部的抬升。进而,根据本发明,前轮摆动轴线以及后轮摆动轴线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前轮摆动轴线和与前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后轮摆动轴线和与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前后轮的制动时能够减小车辆前部的举动与车辆后部的举动的差异,由此,能够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电动机包括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身且驱动后轮的后部电动机,将设置于车辆后部的后部电动机作为主驱动源。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作用于后轮的再生制动的制动力变大,但由于后轮摆动轴与第2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后轮的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后部的俯仰举动的变化。此外,将后部电动机作为主驱动源来驱动后轮,前轮摆动轴线和与前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后轮摆动轴线和与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将后轮作为主驱动轮而引起的车辆起步时的车辆前部的抬升。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前轮摆动轴线以及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电动机具备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身的前部电动机以及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身的后部电动机,将设置于车辆后部的后部电动机作为主驱动。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在前轮以及后轮的双方,能够不产生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抗抬升角(抗俯冲角)的差异或者使该差异非常小,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举动变化。尤其是,由于将后部电动机作为主驱动,因此通过后悬架的抗抬升角在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能够抑制车身后部的抬升。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前悬架臂以及后悬架臂安装于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从配置于车辆的中央下部的蓄电池壳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能够提高前轮以及后轮各自的支承刚性,减小车辆举动的响应延迟(例如侧抗力的响应延迟)。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悬架装置是如下的撑杆式的悬架装置:具备前后轮的轮毂支架,该前后轮的轮毂支架与前悬架臂以及后悬架臂的车轮侧的端部分别连结,且分别支承前轮以及后轮,前减震器的下部以及后减震器的下部分别安装于轮毂支架,前减震器以及后减震器的上部分别安装于车身。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能够通过撑杆式的悬架来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举动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在具备电动机的车辆中,能够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悬架装置的车辆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车辆上方的车身与车辆下方的蓄电池组件、车身框架、前悬架装置以及后悬架装置上下分离表示的从车辆侧方且是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下方的蓄电池组件、车身框架、后悬架装置的从车辆后方且是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辆左侧观察图3所示的后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后悬架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后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后悬架装置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下方的蓄电池组件、车身框架、前悬架装置的从车辆后方且是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从车辆左侧观察图6所示的前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前悬架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图6所示的前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前悬架装置的仰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比较例(A)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B)的摩擦制动时的抗后抬升角与再生制动时的抗后抬升角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悬架装置以及后悬架装置中的下臂的摆动轴线、减震器延伸的方向以及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假想线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符号的说明
1:车辆;2:车身;4:蓄电池组件;6:后方车身框架;8:前方车身框架;10:后悬架装置;12:前悬架装置;14:蓄电池壳体;18:后侧框架;20a、20b:后横梁、后悬架支承部件;24:前侧框架;28:前悬架支承梁;30:后部电动机;32:输出传动轴;34:后轮;36:前部电动机;38:输出传动轴;40:前轮;42:轮毂支架;46:后下臂;48:后减震器;52:后下臂的车轮侧摆动轴(滑枕式球窝接头);54、56:后下臂的车身侧摆动轴;60:轮毂支架;66:前下臂;68:前减震器;72:前下臂的车轮侧摆动轴(滑枕式球窝接头);74、76:前下臂的车身侧摆动轴;A:后下臂/前下臂的摆动轴线;B:后减震器/前减震器的长度方向轴线(减震器延伸的方向);C:与后减震器/前减震器的长度方向轴线正交的假想线;G:地面;Ic:瞬时旋转中心;Wc:车轮中心;Gc:轮胎接地中心;T、T1:车轮的摆动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悬架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图1以及图2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悬架装置的车辆的概要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悬架装置的车辆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车辆上方的车身与车辆下方的蓄电池组件、车身框架、前悬架装置以及后悬架装置上下分离表示的从车辆侧方且是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1具备:车身2,处于车辆1上方,由承载式车身构成;蓄电池组件4,在该车身2的下方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后方车身框架6,从该蓄电池组件4向车辆后方延伸;前方车身框架8,从蓄电池组件4向车辆前方延伸;后悬架装置10,安装于后方车身框架6;以及前悬架装置12,安装于前方车身框架8。
蓄电池组件4具备蓄电池壳体14以及蓄电池主体(未图示)。虽然在图1以及图2中省略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壳体14具备由挤压件等构成的4边的框架部件,在该4边的框架部件内收纳蓄电池主体,蓄电池壳体14还具备覆盖蓄电池主体的上方以及下方的盖部件14a。
接着,通过图1至图8对车辆的各部的概要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下方的蓄电池组件、车身框架、后悬架装置的从车辆后方且是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从车辆左侧观察图3所示的后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后悬架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后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后悬架装置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辆下方的蓄电池组件、车身框架、前悬架装置的从车辆后方且是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是从车辆左侧观察图6所示的前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前悬架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从下方观察图6所示的前悬架装置的车辆左侧的前悬架装置的仰视图。
首先,如图1至图5所示,后方车身框架6具备:基座部件16,固定于蓄电池壳体14的后端缘;两个后侧框架18,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通过焊接等一体地形成于该基座部件16;以及两个后横梁20,通过螺栓紧固以及焊接等安装于这些后侧框架18。
后方车身框架6的基座部件16通过螺栓紧固以及焊接等而与蓄电池壳体14的后端缘的框架部件14b直接连结,通过蓄电池壳体14的4边的框架部件和后方车身框架6而提高车身下部的刚性。
接着,如图3至图5所示,后横梁20作为用于支承后悬架装置10的后悬架支承梁20a、20b发挥功能。如此,后悬架装置10经由后悬架支承梁20a、20b而安装于与蓄电池壳体14直接连结的后侧框架18。
接着,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前方车身框架8具备:基座部件22,固定于蓄电池壳体14的前端缘;两个前侧框架24,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宽方向倾斜地延伸,通过焊接等一体地形成于该基座部件22;前横梁26,安装于这些前侧框架24;以及前悬架支承梁28,与基座部件22一体地形成,沿着各前侧框架24向前方延伸,用于支承前悬架装置12。
前方车身框架8的基座部件22/前悬架支承梁28通过螺栓紧固以及焊接等与蓄电池壳体14的前端缘的框架部件14c直接连结,通过蓄电池壳体14的4边的框架部件和前方车身框架8提高车身下部的刚性。
接着,图1以及图2所示的车辆1上部的承载式车身的车身2通过螺栓紧固以及焊接等而安装于车身下部的蓄电池壳体14的4边的框架部件、后横梁20、前横梁26等,且一体地构成为车辆1。
接着,如图2、图3至图5所示,在车辆后部设置有其输出较大而成为主驱动源的后部电动机(马达)30。该后部电动机30经由从后部电动机30向左右延伸的两个输出传动轴32与后轮34(在图4、图5中用假想线表示)连接,而驱动后轮34。即,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后轮成为主驱动轮。
另一方面,如图2、图6至图8所示,在车辆前部设置有输出比后部电动机30小而成为副驱动源的前部电动机(马达)36。该前部电动机36经由从前部电动机36向左右延伸的两个输出传动轴38与前轮40(在图7、图8中用假想线表示)连接,而驱动前轮40。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前轮成为副驱动轮。
接着,通过图3至图5对后悬架装置10的构成以及向车身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图4以及图5表示车辆左侧的后悬架装置10。另外,车辆右侧的后悬架装置10具有与车辆左侧的后悬架装置10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以下省略其说明。
首先,如图3至图5所示,后悬架装置10具备用于支承后轮34的轮毂支架42。在该轮毂支架42的中央部形成有保持轮毂44并且供输出传动轴(车轴)32贯通的开口部。
此外,后悬架装置10具备与轮毂支架42分别连结的后下臂46、后减震器48及前束控制连杆50。后减震器48与螺旋弹簧49一起构成缓冲装置。
如图4所示,后悬架装置10位于比蓄电池壳体14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对这些悬架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后下臂46为A型的下臂,其车轮34侧的前端部经由摆动轴52而与轮毂支架42的从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的部分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轴52由滑枕式球窝接头构成。
另一方面,A型的后下臂46在其车身侧的两处分别经由摆动轴54、56而与后悬架支承梁20a、20b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摆动轴54、56由衬套外壳、弹性衬套以及安装于车身侧的螺栓轴等构成。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各摆动轴54、56的位置被设定为,由各摆动轴54、56形成的摆动轴线A在仰视(俯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各摆动轴54、56的位置以及倾斜被设定为,由各摆动轴54、56形成的摆动轴线A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的规定角度的方向倾斜延伸。
接着,如根据图3能够明确的那样,后减震器48的下端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安装于轮毂支架42的比中央部靠上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的前端部。另一方面,后减震器48的上端部安装于车身2。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后减震器48以如下方式安装于轮毂支架42以及车身2:其长度方向轴线B(后减震器48延伸的方向)在侧视时相对于摆动轴线A延伸的方向,向90°方向延伸即垂直地延伸。
接着,前束控制连杆50与轮毂支架42的比中央部向后方突出的部分连结。
接着,参照图6至图8对前悬架装置12的构成以及向车身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图7以及图8表示车辆左侧的前悬架装置12。另外,车辆右侧的前悬架装置12具有与车辆左侧的前悬架装置12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以下省略其说明。
首先,如图6至图8所示,前悬架装置12具备用于支承前轮40的轮毂支架60。在该轮毂支架60的中央部形成有保持轮毂62并且供输出传动轴(车轴)38贯通的开口部。
此外,前悬架装置12具备与轮毂支架60分别连结的前下臂66、前减震器68以及由未图示的转向机构控制前轮40的前束方向的朝向的横拉杆(未图示)。前减震器68与螺旋弹簧69一起构成缓冲装置。
对这些悬架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前下臂66为L型的下臂,其车轮40侧的前端部经由摆动轴72与轮毂支架60的从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的部分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轴72由滑枕式球窝接头构成。
另一方面,L型的前下臂66在其车身侧的两处分别经由摆动轴74、76而与上述前悬架支承梁28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摆动轴74、76由衬套外壳、弹性衬套以及安装于车身侧的螺栓轴等构成。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各摆动轴74、76的位置被设定为,由各摆动轴74、76形成的摆动轴线A在仰视(俯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各摆动轴74、76的位置以及倾斜被设定为,由各摆动轴74、76形成的摆动轴线A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以规定角度向斜上方延伸。
接着,如根据图6能够明确的那样,前减震器68的下端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安装于比轮毂支架60的中央部靠上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的前端部。另一方面,前减震器68的上端部安装于车身2。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图7所示,前减震器68以如下方式安装于轮毂支架60以及车身2:其长度方向轴线B(前减震器68延伸的方向)在侧视时相对于摆动轴线A延伸的方向,向90°的方向延伸即垂直地延伸。
接着,未图示的横拉杆与轮毂支架60中比其中央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连结。
接着,通过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主要的几何形状构成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说明比较例(A)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B)的摩擦制动时的抗后抬升角与再生制动时的抗后抬升角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图9表示后悬架装置10(1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悬架装置12也具有与后悬架装置10相同的几何形状构成,因此在以下省略其说明。
另外,图9表示车辆静止时(1G状态)的各部的状态。上述图3至图8也同样表示车辆静止时的各部的状态。
首先,如图9的(A)所示,在比较例的以往的车辆中,通常为了在制动时得到规定的抗后抬升力,而将后悬架装置100的瞬时旋转中心Ic设定为在侧视时比后悬架装置100靠上方且存在于车辆内那样的位置。另外,瞬时旋转中心Ic是与后减震器的长度方向轴线正交的假想线C1与下臂的摆动轴线A1的交点。
此处,在带有电动机的车辆(所谓的电动汽车)中使用再生制动时,其制动力的动作点为车轮中心Wc,因此抗后抬升角为将瞬时旋转中心Ic与车轮中心Wc进行连结的线(在图9的(A)中用虚线表示)相对于地面G的角度。另一方面,在使用摩擦制动(车轮内的盘制动器等)时,其制动力的动作点为轮胎接地中心Gc,因此抗后抬升角为将瞬时旋转中心Ic与轮胎接地中心Gc进行连结的线(在图9的(A)中用虚线表示)相对于地面G的角度。
因而,在图9的(A)所示那样的比较例中,例如在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协调控制时、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切换时等,当变更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制动力时,由于抗后抬升角的不同而车辆后部的俯仰举动发生变化,由此车辆整体的举动会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图9的(A)中,符号T1表示后轮的运动轨迹,该摆动轨迹T1成为在相对于将瞬时旋转中心Ic与车轮中心Wc进行连结的线正交的方向上呈圆弧状延伸的轨迹。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B)以及图4所示,后减震器48的长度方向轴线B在侧视时相对于摆动轴线A垂直地延伸,由此,与后减震器48的长度方向轴线B正交的假想线C与摆动轴线A平行地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摆动轴线A在仰视(俯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仰视时使摆动轴线A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由此如图9的(B)所示,后下臂46的球窝接头52以及后轮34在与后减震器48的长度方向轴线B延伸的方向一致的上下方向上直线地摆动(用符号T表示摆动轨迹)。另外,由于后下臂46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摆动轴线A为中心进行摆动,因此其车轮侧的球窝接头52的摆动轨迹T在侧视时成为直线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B)以及图4所示,使后下臂46的摆动轴线A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由此在后悬架装置10形成抗抬升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那样的悬架几何形状的设定,由此如图9的(B)所示,在带有电动机的车辆1中使用再生制动时的抗后抬升角与使用摩擦制动时的抗后抬升角成为相同的角度。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协调控制时等,抑制车辆后部的俯仰举动的变化,车辆的举动稳定。
此外,如图9的(B)所示,将后减震器48设定为在侧视时相对于摆动轴线A垂直地延伸,使后轮34的直线状的摆动方向(运动轨迹)T与后减震器的长度方向轴线B一致。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从后轮34传递的载荷经由轮毂支架42有效地输入到后减震器48,使后减震器48高效地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后部电动机30作为输出较大的主驱动源,将后轮34的驱动作为主驱动,因此如图9的(B)所示,通过形成于后悬架装置10的抗抬升角,在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尤其能够抑制车身后部的抬升。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第1点为,在侧视时,减震器48沿着与摆动轴线A垂直的方向延伸,与减震器48的长度方向轴线B正交的假想线C沿着与摆动轴线A平行的方向延伸,由此形成不存在瞬时旋转中心的状态,或者(尤其相对于图9的(A)所示那样的瞬时旋转中心Ic的位置)瞬时旋转中心成为离开无限远的距离的位置,由此即使变更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制动力,也能够抑制车辆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第2点为,在仰视(俯视)时,摆动轴线A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由此形成不存在瞬时旋转中心的状态,或者(尤其相对于图9的(A)所示那样的瞬时旋转中心Ic的位置)瞬时旋转中心成为离开无限远的距离的位置,由此即使变更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制动力,也能够抑制车辆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第3点为,在侧视时,摆动轴线A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而形成抗抬升角,由此在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协调控制时等,能够抑制车辆的俯仰举动的变化(尤其是车辆后部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第4点为,在仰视(俯视)时,摆动轴线A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且在侧视时,减震器48沿着与摆动轴线A垂直的方向延伸,使后轮34(球窝接头52)的直线状的摆动方向(运动轨迹)T与后减震器的长度方向轴线B一致,由此使从后轮34传递的载荷高效地输入到后减震器48。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也被同样应用于前悬架装置12。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侧视时的减震器的长度方向轴线B相对于摆动轴线A的角度、侧视时的摆动轴线A与假想线C的平行度、以及仰视时的摆动轴线A所延伸的方向较重要。另一方面,它们的值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值,例如,在车辆的设计时、试验车辆的实验时等,也可以考虑对车辆的俯仰举动产生影响的车辆的轴距的长度、重心位置、悬架摆动时的各部的动作等,调整为在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协调控制时等能够实质地抑制车辆的俯仰举动的变化的范围(角度、平行度、方向)。例如,摆动轴线A与后减震器48的长度方向轴线B所成的角度的设定优选为90°±2.5°的范围。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变形例,可以成为作为电动机而仅设置前部电动机36来驱动前轮40的前轮驱动车,也可以成为作为电动机而仅设置后部电动机30来驱动后轮34的后轮驱动车,也可以成为通过一个电动机来驱动前轮40和后轮34。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撑杆式悬架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形式的悬架装置。例如,如果是双叉臂式的悬架装置,则在侧视时使下臂的摆动轴线与上臂的摆动轴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此外在仰视(俯视)上使这两个摆动轴线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则能够起到即使变更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制动力也能够抑制车辆的俯仰举动的变化这样的相同效果。在侧视时使各摆动轴线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的方式也能够得到相同效果。
接着,通过图10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主要的几何形状以及其效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悬架装置以及后悬架装置的下臂的摆动轴线、减震器延伸的方向以及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假想线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悬架装置10以及前悬架装置12中,减震器48、68的长度方向轴线B延伸的方向成为与下臂46、66的摆动轴线A垂直的方向,与减震器48、68的长度方向轴线B正交的假想线C沿着与摆动轴线A平行的方向延伸,且下臂46、66的摆动轴线A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前轮40和后轮40中不会产生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抗抬升角(抗俯冲角)的差异,抑制车辆前部以及车辆后部的举动变化的差异,由此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使前部电动机36的输出小于后部电动机30的输出而不对前轮40施加较大的驱动力。因此,对应于输出较小的情况,能够忽略驱动时的车辆前部的抗抬头角的影响,另一方面,关于在制动时对前轮40施加的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如上所述,与前减震器68的长度方向轴线B正交的假想线C沿着与摆动轴线A平行的方向延伸,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另外,在后悬架装置10以及前悬架装置12中均为,只要摆动轴线A与假想线C平行,则能够与它们的抗抬升角以及抗俯冲角的不同无关地抑制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协调控制时的车辆的姿态变化。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车辆1的悬架装置10、12,该车辆1具备经由输出传动轴32、38向前轮40以及后轮34(在变形例中为前轮40和后轮34中的至少一方车轮)传递驱动力的电动机30、36,具备:前下臂66,能够以车辆前部的车身侧安装部的前轮摆动轴线A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前减震器68,在侧视时,沿着与前轮摆动轴线A垂直的方向延伸;后下臂46,能够以车辆后部的车身侧安装部的后轮摆动轴线A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以及后减震器48,在侧视时,沿着与后轮摆动轴线A垂直的方向延伸,在侧视时,前轮摆动轴线A和与前减震器68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后轮摆动轴A和与后减震器48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在侧视时,前轮摆动轴线A和与前减震器68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且后轮摆动轴A和与后减震器48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再生制动起作用的前后轮40、34的制动时(在变形例中为再生制动对前轮40和后轮34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作用的前后轮40、34的制动时),抑制车辆前部以及车辆后部的举动变化产生差异,由此,例如在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协调控制时等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减轻乘员的不适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轮摆动轴线A以及后轮摆动轴线A分别在仰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车辆前部以及车辆后部的举动变化产生差异,由此,例如在对摩擦制动与再生制动进行协调控制时等,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减轻乘员的不适感。此外,前轮40以及后轮34(的各车轮中心Wc)分别在与减震器68、48延伸的方向相同方向上直线地摆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举动变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轮摆动轴线A以及后轮摆动轴线A分别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因此尤其在后悬架装置10形成抗抬升角,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身后部的抬升。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前轮摆动轴线A和与前减震器68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后轮摆动轴线A和与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前后轮的制动时能够减小车辆前部的举动与车辆后部的举动的差异,由此,能够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俯仰举动的变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包括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身且驱动后轮34的后部电动机30,将设置于车辆后部的后部电动机30作为主驱动源而驱动后轮34,因此通过将后轮34作为主驱动轮,由此作用于后轮34的再生制动的制动力变大,但由于后轮摆动轴A与第2假想线C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后轮34的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后部的俯仰举动的变化。此外,能够抑制由于将后轮34作为主驱动轮而引起的车辆起步时的车辆前部的抬升。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轮摆动轴线A以及后轮摆动轴线A分别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具备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身的前部电动机36以及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身的后部电动机30,将设置于车辆后部的后部电动机30作为主驱动,因此在前轮40以及后轮34的双方能够不产生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的抗抬升角(抗俯冲角)的差异或者使该差异非常小,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举动的变化。尤其是,由于将后部电动机30作为主驱动,因此通过后悬架装置10的抗抬升角在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能够抑制车身后部的抬升。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下臂66以及后下臂46安装于从配置在车辆的中央下部的蓄电池壳体14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6、8,因此能够提高前轮40以及后轮34各自的支承刚性,减小车辆举动的响应延迟(例如侧抗力的响应延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悬架装置12以及后悬架装置10是如下的撑杆式的悬架装置:具备轮毂支架60、42,该轮毂支架60、42在中央部形成有使输出传动轴32、38贯通并保持的开口部,且支承车轮40、34,前减震器68以及后减震器48的下部安装于轮毂支架60、42,前减震器68以及后减震器48的上部安装于车身2,因此能够通过构成比较简单的撑杆式的悬架来抑制再生制动以及摩擦制动的使用时的车辆整体的举动变化。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该车辆具备经由输出传动轴向前轮和后轮中的至少一方车轮传递驱动力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前悬架臂,能够以车辆前部的车身侧安装部的前轮摆动轴线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
前减震器,在侧视时,沿着与上述前轮摆动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
后悬架臂,能够以车辆后部的车身侧安装部的后轮摆动轴线为基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摆动;以及
后减震器,在侧视时,沿着与上述后轮摆动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侧视时,上述前轮摆动轴线和与上述前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1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且上述后轮摆动轴线和与上述后减震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第2假想线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中,
上述前轮摆动轴线以及上述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仰视时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中,
上述前轮摆动轴线以及上述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中,
上述电动机包括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身且驱动后轮的后部电动机,将设置于上述车辆后部的后部电动机作为主驱动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中,
上述前轮摆动轴线以及上述后轮摆动轴线分别在侧视时朝向车辆前方向斜上方延伸,
上述电动机具备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身的前部电动机以及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身的后部电动机,将设置于上述车辆后部的后部电动机作为主驱动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中,
上述前悬架臂以及上述后悬架臂安装于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从配置于车辆的中央下部的蓄电池壳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中,
上述悬架装置是如下的撑杆式的悬架装置:具备前后轮的轮毂支架,该前后轮的轮毂支架与上述前悬架臂以及上述后悬架臂的车轮侧的端部分别连结,且分别支承前轮以及后轮,上述前减震器的下部以及上述后减震器的下部分别安装于上述轮毂支架,上述前减震器以及上述后减震器的上部分别安装于车身。
CN202310219703.2A 2022-04-21 2023-03-09 车辆的悬架装置 Pending CN1169230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70016A JP2023160016A (ja) 2022-04-21 2022-04-21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22-070016 2022-04-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3020A true CN116923020A (zh) 2023-10-24

Family

ID=8577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9703.2A Pending CN116923020A (zh) 2022-04-21 2023-03-09 车辆的悬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9279A1 (zh)
EP (1) EP4265445A1 (zh)
JP (1) JP2023160016A (zh)
CN (1) CN11692302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41526A1 (fr) * 1978-11-14 1980-06-13 Renault Train ava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1031739A (ja) 2009-07-31 2011-02-17 Nissan Motor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装置、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方法
DE102011012496B4 (de) * 2011-02-25 2023-09-14 Volkswagen Ag Fahrzeug
JP6384525B2 (ja) * 2016-07-04 2018-09-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DE102019216990A1 (de) * 2019-11-05 2021-05-0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ahrschemel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integriertem Batteriekaste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Fahrschemel sowie Verfahren zur elektrischen Kontaktierung eines Antriebsenergiespeich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5445A1 (en) 2023-10-25
US20230339279A1 (en) 2023-10-26
JP2023160016A (ja)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80370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륜 현가장치
CN107571698B (zh) 汽车的前悬架构造
WO2011149605A1 (en)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EP1888355B1 (en) Suspension systems
JPH04321474A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支持構造
US3709516A (en)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JP2518349B2 (ja) 車輌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EP0301782B1 (en)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 unit
CN111448085A (zh) 悬架装置的上臂结构
EP4067124A1 (en) Automobile suspension device
JP2604147B2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CN110997356B (zh) 具有布置在中央的驱动单元的车轴
CN111032374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
JP2000025438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5456486A (en) Rear wheel suspension for vehicle
CN116923020A (zh) 车辆的悬架装置
EP4265444A1 (en) Suspens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4011868B2 (ja) 独立懸架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5056235B2 (ja) 車両用副操舵輪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15971001U (zh) 一种整体桥式瓦特连杆复合悬架
CN113895199B (zh) 一种整体桥式瓦特连杆复合悬架
JP2920087B2 (ja) 車両の操向駆動輪懸架装置
JPH0277310A (ja) 前輪駆動型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
KR19980024176U (ko) 자동차의 멀티 링크 서스펜션
KR0131296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륜 현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