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8472A - 维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维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8472A
CN116918472A CN202180094657.7A CN202180094657A CN116918472A CN 116918472 A CN116918472 A CN 116918472A CN 202180094657 A CN202180094657 A CN 202180094657A CN 116918472 A CN116918472 A CN 116918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group
supply
cavity
component
cav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4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祐辅
川崎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918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8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55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e execution, i.e. part programme or machine function execution, e.g. selection of a programm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8Simultaneously loading a plurality of loose objects, e.g. by means of vibrations, pressure differences, magnetic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95Maintenance systems or processes, e.g. indicating need f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9Robotics, robotics to robotics hand
    • G05B2219/39241Force and vibra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3Feeding one by one by other means than belts

Abstract

维护装置应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部、轨道部件、施振装置及空腔组的散装供料器,并具备初始化部和施振力控制部。初始化部每当散装供料器的使用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将存在于空腔组的供给元件向容纳区域送回而设为在空腔组中尽可能不存在供给元件的初始化状态。施振力控制部与为了调整在生产基板产品时向空腔组输送的供给元件的数量而从供给区域向容纳区域送回供给元件的情况相比,增大在初始化部中施振装置对轨道部件施加的施振力。

Description

维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与维护装置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散装供料器将从以散装状态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盒排出的供给元件向元件安装机供给。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那样,已知有如下的散装供料器,其在安装头的保持部件能够拾取供给元件的供给区域中,供给分散存在的供给元件。另外,已知有如下的散装供料器,其具备空腔组,该空腔组具备多个空腔,该空腔应收容输送到上述的供给区域的供给元件中的一个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4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备空腔组的散装供料器中,异物容易残留于空腔。另外,也有可能产生在空腔中嵌入有供给元件的堆积状态。越是发生这些事态,则越有可能减少能够供给供给元件的空腔的数量而基板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因此,存在希望对空腔组定期地进行维护这样的要求。另外,存在希望判断空腔组中是否包含上述元件(应去除的去除对象物)这样的要求。
鉴于这样的情况,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能够定期地维护散装供料器的空腔组的维护装置、及能够判断空腔组中有无去除对象物的维护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第一维护装置,该第一维护装置应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部、轨道部件、施振装置及空腔组的散装供料器,并具备初始化部和施振力控制部。上述轨道部件设置于上述供料器主体部,并具备:容纳区域,容纳供给元件,上述供给元件是从以散装状态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盒排出并向元件安装机供给的上述多个元件的一部分;供给区域,上述元件安装机能够在上述供给区域拾取上述供给元件;及输送路径,在上述容纳区域与上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上述供给元件。上述施振装置设置于上述供料器主体部,对上述轨道部件进行施振而在上述容纳区域与上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元件。上述空腔组设置于上述供给区域,并具备多个空腔,上述空腔应收容从上述容纳区域输送到上述供给区域的上述供给元件中的一个上述元件。上述初始化部每当上述散装供料器的使用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将存在于上述空腔组的上述供给元件向上述容纳区域送回而设为在上述空腔组中尽可能不存在上述供给元件的初始化状态。上述施振力控制部与为了调整生产基板产品时向上述空腔组输送的上述供给元件的数量而从上述供给区域向上述容纳区域送回上述供给元件的情况相比,增大在上述初始化部中上述施振装置对上述轨道部件施加的施振力。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第二维护装置,该第二维护装置应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部、轨道部件、施振装置及空腔组的散装供料器,并具备拍摄部和判断部。上述轨道部件设置于上述供料器主体部,并具备:容纳区域,容纳供给元件,上述供给元件是从以散装状态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盒排出并向元件安装机供给的上述多个元件的一部分;供给区域,上述元件安装机能够在上述供给区域拾取上述供给元件;及输送路径,在上述容纳区域与上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上述供给元件。上述施振装置设置于上述供料器主体部,对上述轨道部件进行施振而在上述容纳区域与上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元件。上述空腔组设置于上述供给区域,具备多个空腔,该空腔应收容从上述容纳区域输送到上述供给区域的上述供给元件中的一个上述元件。上述拍摄部使拍摄装置拍摄在上述空腔组尽可能不存在上述供给元件的初始化状态下的上述空腔组。上述判断部对由上述拍摄部取得的上述空腔组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来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上述去除对象物是残留于上述空腔组的异物及嵌入于上述空腔组的上述空腔的上述供给元件中的至少一方。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第一维护装置,能够定期地维护空腔组。另外,根据上述的第二维护装置,能够判断空腔组中有无去除对象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散装供料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箭头III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维护装置的控制框图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基于第一维护装置的控制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被供给了供给元件的空腔组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收容于图6的三个空腔中的元件的收容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空腔组的图像数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空腔组的维护的通知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二维护装置的控制框图的一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基于第二维护装置的控制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元件安装机10的结构例
元件安装机10向基板90安装多个元件91。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机10具备:基板输送装置11、元件供给装置12、元件移载装置13、元件相机14、基板相机15及控制装置20。
基板输送装置11例如由带式输送机等构成,沿着输送方向(X轴方向)输送基板90。基板90是电路基板,形成有电子电路、电气电路、磁回路等。基板输送装置11向元件安装机10的机内搬入基板90,并将基板90定位在机内的预定位置。基板输送装置11在元件安装机10的多个元件91的安装处理结束后,将基板90向元件安装机10的机外搬出。
元件供给装置12供给向基板90安装的多个元件91。元件供给装置12具备沿着基板90的输送方向(X轴方向)设置的多个供料器12b。多个供料器12b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插槽12a。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12b使用带式供料器及散装供料器50中的至少散装供料器50。带式供料器对收纳有多个元件91的载带进行间距进给,以在能够供给位置拾取元件91的方式进行供给。散装供料器50对从以散装状态(多个元件91的姿势不规则的状态)收容多个元件91的元件盒52排出的供给元件91s(收容于元件盒52的多个元件91的一部分)以可拾取的方式进行供给。
元件移载装置13具备:头驱动装置13a、移动台13b、安装头13c及保持部件13d。头驱动装置13a构成为能够通过直动机构使移动台13b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移动。在移动台13b上通过夹紧部件以可拆装(可更换)的方式设置有安装头13c。安装头13c使用至少一个保持部件13d,拾取并保持由元件供给装置12供给的元件91,将元件91向由基板输送装置11定位后的基板90安装。保持部件13d例如能够使用吸嘴、卡盘等。
元件相机14及基板相机15能够使用公知的拍摄装置。元件相机14以光轴成为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上方的方式固定于元件安装机10的基台。元件相机14能够从下方拍摄保持于保持部件13d的元件91。基板相机15以光轴成为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下方的方式设置于元件移载装置13的移动台13b。基板相机15能够从上方拍摄基板90。元件相机14及基板相机15根据从控制装置20送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拍摄。由元件相机14及基板相机15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控制装置20。
控制装置20具备公知的运算装置及存储装置,构成了控制电路。向控制装置20输入从设置于元件安装机10的各种传感器输出的信息、图像数据等。控制装置20基于控制程序及预先设定的预定的安装条件等对各装置送出控制信号。
例如,控制装置20使基板相机15拍摄由基板输送装置11定位后的基板90。控制装置20对由基板相机15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识别基板90的定位状态。另外,控制装置20使保持部件13d拾取并保持由元件供给装置12供给的元件91,并使元件相机14拍摄保持于保持部件13d的元件91。控制装置20对由元件相机14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识别元件91的保持姿势。
控制装置20使保持部件13d向由控制程序等预先设定的安装预定位置的上方移动。另外,控制装置20基于基板90的定位状态、元件91的保持姿势等,对安装预定位置进行修正,设定实际安装元件91的安装位置。安装预定位置及安装位置除了位置(X轴坐标及Y轴坐标)以外,还包括旋转角度。
控制装置20对应于安装位置,对保持部件13d的目标位置(X轴坐标及Y轴坐标)及旋转角度进行修正。控制装置20在修正后的目标位置以修正后的旋转角度使保持部件13d下降,将元件91安装于基板90。控制装置20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拾取和放置循环,来执行向基板90安装多个元件91的安装处理。
1-2.散装供料器50的结构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散装供料器50具备:供料器主体部51、元件盒52、排出装置53、罩54、轨道部件60、施振装置71及供料器控制装置72。供料器主体部51形成为扁平的箱状。供料器主体部51以可拆装的方式装备于元件供给装置12的插槽12a。
在供料器主体部51的前部,形成有连接器51a及多个(在该图中,为两个)销51b、51b。连接器51a被设置为在散装供料器50装备于插槽12a时能够与控制装置20进行通信。另外,散装供料器50经由连接器51a而被供电。多个(两个)销51b、51b用于供料器主体部51装备于插槽12a时的定位。
在供料器主体部51,可拆装地安装有以散装状态收容多个元件91的元件盒52。元件盒52构成为能够向外部排出元件91。本实施方式的元件盒52是散装供料器50的外部装置,例如,作业者从多个元件盒52中选择适合于安装处理的一个元件盒52,并将所选择的元件盒52安装于供料器主体部51。
排出装置53调整从元件盒52排出的元件91的数量。排出装置53向图3所示的轨道部件60的容纳区域Ar0排出供给元件91s。供给元件91s是指被从元件盒52排出而向元件安装机10供给的多个元件91的一部分。罩54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主体部51的前侧上部。罩54抑制在图3所示的轨道部件60的输送路径Rd0上输送的供给元件91s向外部的飞散。
轨道部件60设置于供料器主体部51的前侧上部。如图3所示,轨道部件60以在供料器主体部51的前后方向(图3中的纸面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轨道部件60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纸面上下方向)的两缘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61、61。一对侧壁61、61与轨道部件60的前端部62一起包围输送路径Rd0的周缘,抑制在输送路径Rd0上输送的供给元件91s的漏出。
如图3所示,轨道部件60具备:容纳区域Ar0、供给区域As0及输送路径Rd0。容纳区域Ar0是容纳散装状态的供给元件91s的区域。本实施方式的容纳区域Ar0设置于元件盒52的排出口的下方。供给区域As0是元件安装机10能够拾取供给元件91s的区域。具体而言,供给区域As0是能够由支撑于安装头13c的保持部件13d拾取供给元件91s的区域,包含在安装头13c的可动范围中。
输送路径Rd0设置于容纳区域Ar0与供给区域As0之间,在容纳区域Ar0与供给区域As0之间输送供给元件91s。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路径Rd0的底面形成为水平的槽形状。输送路径Rd0的侧面由一对侧壁61、61形成。输送路径Rd0的上方的开口部被罩54大致堵住。轨道部件60被支撑为在由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形成的假想的垂直面上,能够相对于供料器主体部51稍微位移(即,能够振动)。
在供给区域As0设置有空腔组64。空腔组64具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个)空腔63,该空腔63应收容从容纳区域Ar0输送到供给区域As0的供给元件91s中的一个元件91。也就是说,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预定收容一个元件91。具体而言,多个(120个)空腔63在供给区域As0中呈矩阵状地排列。例如,空腔组64具备在输送方向排列有10个、在输送路径Rd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有12个的共计120个空腔63。
另外,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向输送路径Rd0的上方开口,以元件91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姿势收容元件91。空腔63的开口部设定为比上方观察下的元件91的外形形状稍大的尺寸。空腔63的深度根据元件91的种类(形状、质量等)而适当设定。空腔63的形状与假设该元件91被收纳于载带而由带式供料器供给时形成于载带的收容部的形状类似。另外,考虑空腔63的形状、所需数量、可能影响输送性的密集度地适当设定空腔63的数量。
另外,空腔63的数量最好设定为比通过一次拾取和放置循环中的拾取动作所拾取的元件91的最大数量多。另外,上述的最大数量相当于安装头13c支撑的保持部件13d的数量。例如,在安装头13c支撑24根吸嘴的情况下,空腔63的数量最好设定为至少比24个多。
施振装置71设置于供料器主体部51。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进行施振而在容纳区域Ar0与供给区域As0之间输送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具体而言,施振装置71在与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使轨道部件60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椭圆运动。此时,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进行施振,以对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施加朝向前方或后方且上方的外力。
施振装置71例如具备连结供料器主体部51和轨道部件60的支撑部件、附设于支撑部件的压电元件及向压电元件供电的驱动部。驱动部根据供料器控制装置72的指令,使向压电元件供给的交流电力的施加电压及频率变动。由此,调整施加到轨道部件60的振动的振幅及频率,规定轨道部件60的椭圆运动的旋转方向。当轨道部件60的振动的振幅、频率、振动引起的椭圆运动的旋转方向变动时,被输送的供给元件91s的输送速度、分散程度、输送方向等变动。
另外,在输送路径Rd0中,即使供给元件91s所包含的多个元件91以彼此相邻且堆积的程度被供给,施振装置71也能够对散装状态的供给元件91s施加输送方向的外力。也就是说,施振装置71能够同时输送供给元件91s所包含的多个元件91。
在此,将使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向供给区域As0输送时的施振装置71的动作设为进给动作。另外,将使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向容纳区域Ar0输送时的施振装置71的动作设为返回动作。另外,通过切换施振装置71的进给动作和返回动作,切换轨道部件60的椭圆运动的方向。另外,施振装置71作为将供给元件91s收容到空腔组64的至少一部分的空腔63中的收容装置发挥功能。
供料器控制装置72具备公知的运算装置及存储装置,构成控制电路。供料器控制装置72在散装供料器50装备于插槽12a的状态下,经由连接器51a而被供电,成为能够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20进行通信的状态。供料器控制装置72在向供给区域As0供给供给元件91s的元件供给处理中,执行施振装置71的进给动作及返回动作。
具体而言,供料器控制装置72在执行进给动作的情况下,对施振装置71的驱动部送出指令。由此,驱动部向压电元件供给预定的电力,轨道部件60经由支撑部件而被施振。其结果是,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受到外力而被输送,以向输送方向的前侧移动。
另外,供料器控制装置72通过组合施振装置71的进给动作及返回动作来实现各种输送方式。例如,供料器控制装置72在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的至少一部分到达了供给区域As0后,继续进给动作,直到图3所示的供给元件91s到达轨道部件60的前端部62的附近为止。此时,也可以进一步反复执行返回动作及进给动作,在轨道部件60振动的状态下,使供给元件91s滞留于供给区域As0。
然后,供料器控制装置72在输送路径Rd0上的供给元件91s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多个空腔63中的状态下执行返回动作,使剩余的供给元件91s从供给区域As0退避到容纳区域Ar0侧。由此,元件91被适当地收容在空腔组64的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预定数量以上的空腔63中。供料器控制装置72能够适当设定进给动作及返回动作的执行时间、收容工序中的滞留的动作时间、反复动作的执行次数。另外,供料器控制装置72也可以根据收容于元件盒52的元件91的种类,调整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施加振动时的振动的振幅、频率等。
1-3.第一维护装置30的结构例
维护装置30应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部51、轨道部件60、施振装置71及空腔组64的散装供料器50。作为控制框图理解的话,维护装置30具备初始化部31和施振力控制部32。维护装置30还能够具备拍摄部33及判断部34。维护装置30还能够具备通知部35。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维护装置30具备:初始化部31、施振力控制部32、拍摄部33、判断部34、通知部35。
维护装置30例如能够设置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20。另外,维护装置30也能够设置于除了元件安装机10以外的控制装置。而且,维护装置30也能够形成于云平台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维护装置30设置于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20。
另外,维护装置30按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执行控制。初始化部31进行步骤S11所示的判断及步骤S12所示的处理。施振力控制部32进行步骤S12所示的处理。拍摄部33进行步骤S13所示的处理。判断部34进行步骤S14所示的处理。通知部35进行步骤S15所示的判断及步骤S16所示的处理。
1-3-1.初始化部31及施振力控制部32
图6表示被供给了供给元件91s的空腔组64的一例。该图示出了在输送方向上排列有10个、在输送路径Rd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有12个共计120个空腔63中的元件91的收容状态的一例。另外,图7示出了收容于图6中的三个空腔63中的元件91的收容状态的一例。
存在如图7中的纸面左侧的空腔63中收容的元件91那样,适当地收容于空腔63中的元件91(图6中的区域AR1等)。另外,存在未收容元件91的空腔63(区域AR2等)。此外,存在如图7的纸面中央的空腔63中收容的元件91那样,堆积(重叠)有其他元件91的元件91(区域AR3等)。另外,存在收容有除了元件91以外的异物92的空腔63(区域AR4等)。此外,存在如图7中的纸面右侧的空腔63中收容的元件91那样,在一个空腔63中收容有多个(在该图中为两个)元件91的(两个元件91以立起的状态被收容)的区域(区域AR5等)。
难以拾取元件91的区域AR2~区域AR5中的区域AR2及区域AR3有可能在重复供给元件91s的供给的过程中消除。但是,区域AR4及区域AR5有可能即使重复供给元件91s的供给也不会消除。例如,在异物92中,包含元件91的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剥落的电极部件92a。另外,在异物92中,包含有粘合性的废料等。这些部件有可能嵌入并残留在空腔63中。
此外,当多个元件91收容于一个空腔63中时,也有可能产生在一个空腔63中嵌入有供给元件91s的堆积状态。这些事态发生越多,则能够供给供给元件91s的空腔63的数量减少,从而基板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有可能降低。因此,初始化部31及施振力控制部32对空腔组64定期地进行维护。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残留于空腔组64中的异物92及嵌入空腔组64的空腔63中的供给元件91s当中的至少一方称为去除对象物MT0。
初始化部31每当散装供料器50的使用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将存在于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向容纳区域Ar0送回而设为在空腔组64中尽可能不存在供给元件91s的初始化状态(在图5所示的步骤S11中为“是”的情况及步骤S12)。上述的预定的时间是通过利用模拟、实机的验证等预先取得散装供料器50的使用时间与空腔组64的状态的关系并根据该关系而设定的。例如,预定的时间能够设定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空腔63的数量超过预定的容许数为止的时间。另外,预定的时间也能够设定为元件安装机10的生产率达到预定的阈值以下为止的时间。
如上所述,供料器控制装置72执行施振装置71的进给动作及返回动作。因此,初始化部31每当散装供料器50的使用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使供料器控制装置72执行施振装置71的返回动作。由此,存在于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被向容纳区域Ar0送回。
另外,因为有可能产生堆积状态的供给元件91s,所以有时难以将存在于空腔组64的所有供给元件91s送回。因此,初始化部31设为在空腔组64中尽可能不存在供给元件91s的初始化状态。另外,判明为,以在为了调整生产基板产品时输送到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的数量而执行的通常的返回动作时由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施振力,去除对象物MT0的去除是不充分的。因此,设有施振力控制部32。
施振力控制部32与为了调整生产基板产品时输送到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的数量而从供给区域As0向容纳区域Ar0送回供给元件91s的情况相比,增大在初始化部31中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施振力(步骤S12)。
如上所述,施振装置71的驱动部基于供料器控制装置72的指令,使供给到压电元件的交流电力的施加电压及频率变动。由此,调整施加到轨道部件60的振动的振幅及频率。因此,施振力控制部32从供料器控制装置72向施振装置71的驱动部送出相比于生产基板产品时的返回动作的情况提高供给到压电元件的交流电力的施加电压的指令,来增大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振动的振幅。另外,施振力控制部32从供料器控制装置72向施振装置71的驱动部送出相比于生产基板产品时的返回动作的情况提高供给到压电元件的交流电力的频率的指令,来提高施加到轨道部件60的振动的频率。
此外,施振力控制部32从供料器控制装置72向施振装置71的驱动部送出相比于生产基板产品时的返回动作的情况提高供给到压电元件的交流电力的施加电压及频率这两方的指令,从而能够增大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振动的振幅且提高频率。另外,施振装置71的施加振动力的增加比例(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振动的振幅的增加比例或频率的增加比例)通过利用模拟、实机的验证等而预先取得。
1-3-2.拍摄部33及判断部34
通过初始化部31及施振力控制部32,从空腔组64去除至少一部分的去除对象物MT0。为了判断空腔组64是否包含去除对象物MT0,设有拍摄部33及判断部34。
拍摄部33使拍摄装置CU0拍摄由初始化部31设为初始化状态后的空腔组64(图5所示的步骤S13)。拍摄装置CU0只要能够拍摄空腔组64即可,能够使用公知的拍摄装置。拍摄装置CU0例如可以使用基板相机15。基板相机15从上方拍摄空腔组64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的空腔63。基板相机15在难以一次拍摄空腔组64所包含的所有空腔63的情况下,可以将空腔组64分割为多个区域,对每个分割后的区域拍摄至少一个空腔63。
拍摄部33可以在每当由初始化部31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时,使拍摄装置CU0拍摄空腔组64。另外,拍摄部33也可以在每当由初始化部31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了预定次数时,使拍摄装置CU0拍摄空腔组64。图8示出由拍摄部33取得的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的一例。因为通过初始化部31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所以在空腔组64中不存在能够拾取元件91,而仅存在去除对象物MT0。
判断部34对通过拍摄部33取得的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进行图像处理,来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MT0(图5所示的步骤S14)。图像处理只要使能够从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提取去除对象物MT0的处理即可,不作限定。例如,判断部34能够对通过拍摄部33取得的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进行二值化处理,来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MT0。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腔组64的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被着色为黑色系的色彩。另外,去除对象物MT0是作为异物92的元件91的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剥落的白色系的电极部件92a。在该情况下,通过二值化处理容易识别电极部件92a,判断部34最好对由拍摄部33取得的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进行二值化处理,来判断有无电极部件92a。
此外,二值化处理不限于电极部件92a的提取,也能够用于各种去除对象物MT0的提取。例如,二值化处理能够用于嵌入空腔组64的空腔63的供给元件91s(堆积状态的供给元件91s)的提取。另外,二值化处理还能够用于有粘合性的废物等的提取。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提取电极部件92a及堆积状态的供给元件91s,判断部34判断为存在电极部件92a及堆积状态的供给元件91s。另外,判断部34也能够根据去除对象物MT0的种类增减二值化处理的阈值,来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MT0。
1-3-3.通知部35
通知部35在由判断部34判断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且判断为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时,通知空腔组64的维护(在图5所示的步骤S15中为“是”的情况及步骤S16)。
由判断部34判断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对象空腔63t的数量越多,则能够供给供给元件91s的空腔63的数量越减少,基板产品的生产效率容易降低。因此,在由判断部34判断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对象空腔63t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通知部35能够判断为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
另外,由于去除对象物MT0的存在,元件安装机10的生产率(每单位时间的基板产品的生产量)越低,则空腔组64的维护的必要度增加。因此,通知部35还能够在元件安装机10的生产率成为了预定的阈值以下时,判断为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
零下,通知部35还能够在由判断部34判断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对象空腔63t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且元件安装机10的生产率成为了预定的阈值以下时,判断为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另外,对象空腔63t的容许数及生产率的阈值通过利用模拟、实机的验证等预先取得。例如,对象空腔63t的容许数能够设定为能够确保通过一次拾取和放置循环中的拾取动作而拾取的元件91的最大数量。
通知部35例如能够使用图1及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80来通知空腔组64的维护。显示装置80只要能够通知空腔组64的维护即可,能够使用公知的显示装置。图9示出通知部35进行空腔组64的维护的通知例。
通知部35能够通知在空腔组64中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空腔63的位置。通知部35只要能够通知空腔63的位置即可,通知方法不作限定。图9的粗线的长方形示出判断部34基于图8所示的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判断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空腔63。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散装供料器50装备于元件安装机10的元件供给装置12的多个插槽12a中的预定的插槽12a。当多个散装供料器50装备于元件供给装置12的多个插槽12a时,作业者难以识别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的散装供料器50。因此,通知部35最好一并通知装备有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的散装供料器50的插槽位置。在图9的通知例中,通知表示插槽位置的插槽编号(×××)。另外,在图9的通知例中,一并通知表示供料器类型为散装供料器50的简称(散装)和表示维护原因(空腔的不良(有去除对象物))。
空腔组64对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赋予固有的地址。固有的地址具有与多个(120个)空腔63的排列相关联的连续性。具体而言,固有的地址可以是仅从(001)到(120)的数值。另外,固有的地址也可以是从表示行数的(01)到(10)的数值与表示列数的(01)到(12)的数值的组合(例如,7行12列的空腔63的情况下为(0712))。而且,固有的地址只要是与多个(120个)空腔63一对一建立关联的固有信息即可,除了数值以外,还可以包含字符串等。
在对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赋予了固有的地址的情况下,通知部35还能够通知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空腔63的地址。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通过表示行数的(01)到(10)的数值与表示列数的(01)到(12)的数值的组合,对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赋予固有的地址。通知部35针对存在去除对象物MT0的空腔63,通知基于表示行数的数值与表示列数的数值的组合的地址。地址附加在从已经叙述过的粗线的长方形引出的引出线上。
另外,当由通知部35通知了空腔组64的维护时(当步骤S16的处理完成时),控制暂时结束。另外,在散装供料器50的使用时间未经过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中为“否”的情况),控制也暂时结束。
1-4.第二维护装置40的结构例
维护装置40应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部51、轨道部件60、施振装置71及空腔组64的散装供料器50。作为控制框图理解的话,维护装置40具备拍摄部43和判断部44。维护装置40还能够具备初始化部41及施振力控制部42。维护装置40还能够具备通知部45。另外,元件安装机10也可以具备判定部46。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维护装置40具备:拍摄部43、判断部44、初始化部41、施振力控制部42及通知部45。另外,元件安装机10的控制装置20具备判定部46。另外,拍摄部43对应于拍摄部33,判断部44对应于判断部34。初始化部41对应于初始化部31,施振力控制部42对应于施振力控制部32。通知部45对应于通知部35。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维护装置40按照图11所示的流程图,执行控制。拍摄部43进行步骤S21所示的判断及步骤S22所示的处理。判断部44进行步骤S23所示的处理。初始化部41进行步骤S26所示的判断及步骤S27所示的处理。施振力控制部42进行步骤S27所示的处理。通知部45进行步骤S24所示的判断及步骤S25所示的处理。
1-4-1.拍摄部43及判断部44
拍摄部43使拍摄装置CU0拍摄在空腔组64中尽可能不存在供给元件91s的初始化状态的空腔组64(在图11所示的步骤S21中为“是”的情况及步骤S22)。拍摄部43与拍摄部33相同地,能够使拍摄装置CU0拍摄初始化状态的空腔组64。但是,空腔组64不限于由初始化部41设为初始化状态的情况。例如,能够通过吸引存在于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的吸引部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
判断部44对通过拍摄部43取得的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PD0进行图像处理,来判断有无残留于空腔组64的异物92及嵌入空腔组64的空腔63中的供给元件91s中的至少一方即去除对象物MT0(步骤S23)。判断部44能够与判断部34相同地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MT0。
1-4-2.初始化部41、施振力控制部42及判定部46
初始化部41在空腔组64不是初始化状态(在步骤S21中为“否”的情况)且满足预定的条件时,将存在于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向容纳区域Ar0送回而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步骤S26及步骤S27)。另外,初始化部31在每当散装供料器50的使用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这一点与初始化部41不同。
施振力控制部42与为了调整在生产基板产品时输送到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的数量而从供给区域As0向容纳区域Ar0送回供给元件91s的情况相比,增大在初始化部41中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施振力(步骤S27)。并且,控制返回到步骤S21所示的判断。施振力控制部42能够与施振力控制部32相同地,增大施振装置71对轨道部件60施加的施振力。
判定部46在生产基板产品时且元件安装机10开始空腔组64的供给元件91s的拾取之前,针对空腔组64的多个(120个)空腔63中的各空腔63判定是否能够利用安装机10进行供给元件91s的拾取。例如,判定部46可以使拍摄装置CU0拍摄空腔组64,对空腔组64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来判定是否能够进行供给元件91s的拾取。
在已经叙述的图6所示的示例中,判定部46针对区域AR1的空腔63,判定为能够进行供给元件91s的拾取。判定部46针对区域AR2~区域AR4的空腔63,判定为不能进行供给元件91s的拾取。关于区域AR5的空腔63,在一个空腔63中收容有多个(两个)元件91,不能说供给元件91s被适当地收容于空腔63中。但是,多个(两个)的元件91的配置与一个元件91的特征部(例如,电极的区域)的配置大致一致。因此,判定部46有可能关于区域AR5的空腔63,误判定为能够进行供给元件91s的拾取。判定部46对每个空腔63的判定结果例如存储在控制装置20的存储装置中。初始化部41能够从存储装置读出判定部46的判定结果。
将由判定部46对同一空腔63连续预定次数判定为不能进行由元件安装机10进行的供给元件91s的拾取的空腔63设为不能拾取空腔。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设想区域AR4的空腔63。不能拾取空腔的数量越多,则能够供给供给元件91s的空腔63的数量减少,基板产品的生产效率容易下降。因此,初始化部41最好在不能拾取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在图11所示的步骤S26中为“是”的情况)。
另外,将虽然由判定部46对同一空腔63判定为能够利用元件安装机10进行供给元件91s的拾取且元件安装机10尝试了供给元件91s的拾取但连续预定次数未能拾取供给元件91s的空腔63设为拾取失败空腔。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设想区域AR5的空腔63。拾取失败空腔的数量越多,则元件安装机10的生产率降低,基板产品的生产效率容易西江。因此,初始化部41最好在拾取失败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在步骤S26中为“是”的情况)。
另外,初始化部41还能够在不能拾取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且拾取失败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将空腔组64设为初始化状态。另外,在不能拾取空腔的数量为预定的容许数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26中为“否”情况),控制返回到步骤S21所示的判断。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拾取失败空腔的数量为预定的容许数以下的情况。此外,预定次数、不能拾取空腔及拾取失败空腔的容许数通过利用模拟、实机的验证等而预先取得。
1-4-3.通知部45
通知部45在由判断部44判断为存在去除对象物MT0且需要空腔组64的维护时,通知空腔组64的维护(步骤S24及步骤S25)。并且,控制暂时结束。通知部45能够与通知部35相同地通知空腔组64的维护。
2.维护方法
针对第一维护装置30已经叙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第一维护方法。具体而言,第一维护方法具备初始化工序、施振力控制工序。初始化工序相当于初始化部31进行的控制。施振力控制工序相当于施振力控制部32进行的控制。第一维护方法也可以具备拍摄工序及判断工序。拍摄工序相当于拍摄部33进行的控制。判断工序相当于判断部34进行的控制。第一维护方法也可以具备通知工序。通知工序相当于通知部35进行的控制。
针对第二维护装置40已经叙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第二维护方法。具体而言,第二维护方法具备拍摄工序、判断工序。拍摄工序相当于拍摄部43进行的控制。判断工序相当于判断部44进行的控制。第二维护方法也可以具备初始化工序及施振力控制工序。初始化工序相当于初始化部41进行的控制。施振力控制工序相当于施振力控制部42进行的控制。第二维护方法也可以具备通知工序。通知工序相当于通知部45进行的控制。此外,元件安装机10进行的安装处理也可以具备判定工序。判定工序相当于判定部46进行的控制。
3.实施方式的效果的一例
根据第一维护装置30,能够定期地维护空腔组64。另外,根据第二维护装置40,能够判断空腔组64中有无去除对象物MT0。
附图标记说明
10:元件安装机,12:元件供给装置,12a:插槽,
30、40:维护装置,31、41:初始化部,
32、42:施振力控制部,33、43:拍摄部,34、44:判断部,
35、45:通知部,46:判定部,50:散装供料器,
51:供料器主体部,52:元件盒,60:轨道部件,
63:空腔,63t:对象空腔,64:空腔组,
71:施振装置,91:元件,91s:供给元件,92:异物,
92a:电极部件,Ar0:容纳区域,As0:供给区域,
Rd0:输送路径,MT0:去除对象物,CU0:拍摄装置,
PD0:图像数据。

Claims (13)

1.一种维护装置,所述维护装置应用于散装供料器,
所述散装供料器具备:
供料器主体部;
轨道部件,设置于所述供料器主体部,并具备:容纳区域,容纳供给元件,所述供给元件是从以散装状态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盒排出并向元件安装机供给的所述多个元件中的一部分;供给区域,所述元件安装机能够在所述供给区域拾取所述供给元件;及输送路径,在所述容纳区域与所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所述供给元件;
施振装置,设置于所述供料器主体部,对所述轨道部件进行施振而在所述容纳区域与所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供给元件;及
空腔组,设置于所述供给区域,并具备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应收容从所述容纳区域输送到所述供给区域的所述供给元件中的一个所述元件,
所述维护装置具备:
初始化部,每当所述散装供料器的使用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将存在于所述空腔组的所述供给元件向所述容纳区域送回而设为在所述空腔组中尽可能不存在所述供给元件的初始化状态;及
施振力控制部,与为了调整在生产基板产品时向所述空腔组输送的所述供给元件的数量而从所述供给区域向所述容纳区域送回所述供给元件的情况相比,增大在所述初始化部中所述施振装置对所述轨道部件施加的施振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维护装置具备:
拍摄部,使拍摄装置拍摄由所述初始化部设为所述初始化状态后的所述空腔组;及
判断部,对由所述拍摄部取得的所述空腔组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来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所述去除对象物是残留于所述空腔组的异物及嵌入于所述空腔组的所述空腔的所述供给元件中的至少一方。
3.一种维护装置,应用于散装供料器,
所述散装供料器具备:
供料器主体部;
轨道部件,设置于所述供料器主体部,并具备:容纳区域,容纳供给元件,所述供给元件是从以散装状态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盒排出并向元件安装机供给的所述多个元件中的一部分;供给区域,所述元件安装机能够在所述供给区域拾取所述供给元件;及输送路径,在所述容纳区域与所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所述供给元件;
施振装置,设置于所述供料器主体部,对所述轨道部件进行施振而在所述容纳区域与所述供给区域之间输送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供给元件;及
空腔组,设置于所述供给区域,具备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应收容从所述容纳区域输送到所述供给区域的所述供给元件中的一个所述元件,
所述维护装置具备:
拍摄部,使拍摄装置拍摄在所述空腔组尽可能不存在所述供给元件的初始化状态下的所述空腔组;及
判断部,对由所述拍摄部取得的所述空腔组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来判断有无去除对象物,所述去除对象物是残留于所述空腔组的异物及嵌入于所述空腔组的所述空腔的所述供给元件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维护装置具备:
初始化部,将存在于所述空腔组的所述供给元件向所述容纳区域送回而将所述空腔组设为所述初始化状态;及
施振力控制部,与为了调整在生产基板产品时向所述空腔组输送的所述供给元件的数量而从所述供给区域向所述容纳区域送回所述供给元件的情况相比,增大在所述初始化部中所述施振装置对所述轨道部件赋予的施振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安装机具备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在生产基板产品时且在所述元件安装机开始拾取所述空腔组的所述供给元件之前,针对所述空腔组的多个所述空腔中的各所述空腔来分别判定能否通过所述元件安装机来拾取所述供给元件,
所述初始化部在不能拾取的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将所述空腔组设为所述初始化状态,所述不能拾取的空腔是由所述判定部针对同一所述空腔连续预定次数地判定为不能由所述元件安装机来拾取所述供给元件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安装机具备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在生产基板产品时且在所述元件安装机开始拾取所述空腔组的所述供给元件之前,针对所述空腔组的多个所述空腔中的各所述空腔来分别判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元件安装机来拾取所述供给元件,
所述初始化部在拾取失败的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将所述空腔组设为所述初始化状态,所述拾取失败的空腔是虽然由所述判定部针对同一所述空腔判定为能够通过所述元件安装机来拾取所述供给元件且所述元件安装机尝试了拾取所述供给元件,但连续预定次数地未能拾取所述供给元件的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维护装置具备通知部,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所述去除对象物且所述通知部判断为需要对所述空腔组进行维护时,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空腔组的维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所述去除对象物的对象空腔的数量超过了预定的容许数时,所述通知部判断为需要对所述空腔组进行维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在所述元件安装机的生产率成为预定的阈值以下时,所述通知部判断为需要对所述空腔组进行维护。
10.根据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通知所述空腔组中存在所述去除对象物的所述空腔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散装供料器装备于所述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多个插槽中的预定的插槽,
所述通知部一并通知装备有需要对所述空腔组进行维护的所述散装供料器的插槽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在所述空腔组中,多个所述空腔中的各所述空腔分别附有固有的地址,
所述通知部通知存在所述去除对象物的所述空腔的所述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维护装置,其中,
所述去除对象物是作为所述异物的所述元件的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剥落的白色系的电极部件,
所述空腔组的多个所述空腔中的各所述空腔分别被着色为黑色系的色彩,
所述判断部对由所述拍摄部取得的所述空腔组的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来判断有无所述去除对象物。
CN202180094657.7A 2021-03-09 2021-03-09 维护装置 Pending CN1169184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9247 WO2022190201A1 (ja) 2021-03-09 2021-03-09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8472A true CN116918472A (zh) 2023-10-20

Family

ID=8322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4657.7A Pending CN116918472A (zh) 2021-03-09 2021-03-09 维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07854A1 (zh)
JP (1) JP7438450B2 (zh)
CN (1) CN116918472A (zh)
WO (1) WO20221902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1158B2 (ja) * 2001-07-10 2011-05-1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JP5406682B2 (ja) 2009-11-25 2014-02-05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CN106105416B (zh) 2014-03-07 2019-04-09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安装机的维护管理装置及维护管理方法
KR20160059333A (ko) * 2014-11-18 2016-05-26 주식회사 우리시스템 칩형 전자부품용 자동 정렬 장치
JP2017103342A (ja) 2015-12-02 2017-06-0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ばら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JP7231706B2 (ja) 2019-03-01 2023-03-01 株式会社Fuji 作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38450B2 (ja) 2024-02-26
JPWO2022190201A1 (zh) 2022-09-15
EP4307854A1 (en) 2024-01-17
WO2022190201A1 (ja)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8714B2 (ja) 部品供給システム
US9167701B2 (en) Method of moun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JP7473745B2 (ja) バルクフィーダ
WO2022230158A1 (ja) バルクフィーダ
CN114651537B (zh) 散装供料器及元件安装机
CN116918472A (zh) 维护装置
CN114788436A (zh) 元件安装机
CN108136595B (zh) 元件供给系统及分散元件的拾取装置
US20240134352A1 (en) Maintenance device
CN114642090A (zh) 元件装配机
CN110248777B (zh) 作业机
CN114651536B (zh) 散装供料器及元件安装机
JP7454060B2 (ja) 採取可否判定装置および採取可否判定方法
CN111713185B (zh) 元件安装系统及元件保持方法
CN116671272A (zh) 元件供给控制系统
CN112753292B (zh) 元件供给装置
CN113950873A (zh) 元件供给装置
JP2023070876A (ja)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WO2022201355A1 (ja) はんだボール供給装置およびはんだボール供給方法
WO2024069756A1 (ja) 部品装着機および部品装着方法
CN114342581B (zh) 元件保持装置
US11510352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JPWO2018211657A1 (ja) 部品供給装置
EP4027763A1 (en) Component holding apparatus
JP2020080354A (ja) 作業機、および載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