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1371A -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1371A
CN116901371A CN202310737002.8A CN202310737002A CN116901371A CN 116901371 A CN116901371 A CN 116901371A CN 202310737002 A CN202310737002 A CN 202310737002A CN 116901371 A CN116901371 A CN 116901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d
sliding
tem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370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Meitu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Meitu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Meitu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Meitu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370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1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1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1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29C45/332Mountings or guides therefor; Driv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29C45/401Ejector pin constructions or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29C2045/338Mould parts with combined axial and transversal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其不仅能与凸起顺畅脱离,而且可避免与相对应的顶杆发生干涉,结构设计合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顶料件、模板、块驱动件,模板上设有用于成型B柱上饰板的注塑成型区域,模板上滑移连接有主成型块,块驱动件用于驱动主成型块进行滑移,顶料件包括顶料杆,顶料杆穿过模板,顶料杆端部用于将注塑成型区域内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顶出;还包括侧滑杆、侧滑块,侧滑块滑移连接于模板上,侧滑块上贯穿设有长槽,侧滑杆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以及滑移端,成型端斜向穿过主成型块并延伸至注塑成型区域,成型端用于注塑成型出B柱上饰板凸起,滑移端滑移连接于长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特别地,涉及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待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板体e,板体e两侧面分别为上板面a、下板面b,在上板面a和下板面b之间的接合边c上一体成型有凸起d,该凸起d的形状为T形的圆台,该凸起d的小端连接于接合边c处。
针对上述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的设计难点至少存在以下两点:
其一、凸起d的大端朝向板体e外侧,对应注塑成型该凸起d的侧抽芯结构很难与板体e发生脱模;
其二、该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的顶杆通常设置在下板面b一侧,即使将注塑成型该凸起d的侧抽芯结构设计完成,侧抽芯结构也容易与顶杆发生动作干涉;
因此,模具设计人员必须克服上述两个设计难点,完成新的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不仅能与凸起顺畅脱离,而且可避免与相对应的顶杆发生干涉,结构设计合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包括顶料件、模板、块驱动件,所述模板上设有用于成型B柱上饰板的注塑成型区域,所述模板上滑移连接有主成型块,所述块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成型块进行滑移,所述顶料件包括顶料杆,所述顶料杆穿过所述模板,所述顶料杆端部用于将注塑成型区域内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顶出;
还包括侧滑杆、侧滑块,所述侧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模板上,所述侧滑块的滑移方向与所述主成型块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侧滑块上贯穿设有长槽,所述侧滑杆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以及滑移端,所述成型端斜向穿过所述主成型块并延伸至注塑成型区域,所述成型端用于注塑成型出B柱上饰板的凸起,所述滑移端滑移连接于所述长槽内;
当所述主成型块往靠近所述侧滑块一侧滑移第一段距离时,所述主成型块驱动所述侧滑杆向靠近所述模板一侧滑移,所述成型端与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的凸起相脱离;
当所述主成型块继续往靠近所述侧滑块一侧滑移第二段距离时,所述主成型块推动侧滑块、侧滑杆两者一同往背离所述注塑成型区域一侧进行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B柱上饰板会先注塑成型于注塑成型区域内;第一步,块驱动件先驱动主成型块往靠近侧滑块一侧进行移动第一段距离,主成型块会驱动侧滑杆向靠近模板一侧滑移,成型端与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的凸起相脱离;第二步,主成型块继续往靠近侧滑块一侧进行滑移,主成型块推动侧滑块、侧滑杆两者一同往背离所述注塑成型区域一侧进行滑移,成型端会从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的凸起直线平移开;此时,顶料杆端部便可将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顺利顶出;
上述成型顶出过程中,有效克服了以下技术难点:其一、成型端采用先向靠近模板一侧滑移,再向直线平移的形式,顺利实现脱模;其二,成型端可发生直线平移运动,从而避免与与顶料杆发生动作干涉。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侧滑块上;
所述固定框内设有框滑槽,所述框滑槽内滑移设置有框滑块,所述滑移端与所述框滑块之间连接有转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内的框滑槽与滑移端之间通过框滑块、框滑槽、转轴三者相连,不仅不会对侧滑杆的滑移动作产生阻碍,而且侧滑杆滑移端的滑移动作更加稳定,最终提升了整个侧滑杆的滑移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上贯穿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体为所述框滑槽,每个所述框滑槽内均滑移连接有所述框滑块;
所述固定框外框壁上设有挡片,所述挡片阻挡于所述T型滑槽的滑槽口位置,所述挡片用于将所述框滑块阻挡于所述T型滑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由于T型滑槽贯穿于固定框,框滑块可顺利地从外侧安装入固定框内,拆装便捷;其次,带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滑槽与框滑块相互配合使用,滑移端的移动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主成型块上安装有勾体,所述勾体的两端分别为勾接端、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所述勾接端延伸至所述侧滑块背离所述主成型块的一侧,所述勾接端可相抵于所述侧滑块背离所述主成型块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主成型块、侧滑块进行复位时,块驱动件会驱动主成型块往注塑成型区域进行移动,勾体与主成型块发生同步移动,勾体的勾接端相抵于侧滑块背离主成型块的侧壁上,侧滑块便可重新移回到原先的位置上,实现自动复位;采用上述勾体复位结构,无需采用额外的动力源,侧滑块便可实现自动滑移复位,结构紧凑度高,动作准确。
优选的,所述顶料杆位于所述成型端的靠近于模板一侧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成型端最后会发生直线平移运动,那么顶料杆位于成型端靠近模板一侧位置,在保证不发生相互干涉的前提下,整个模具的横向设计尺寸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紧凑度得到充分增强。
优选的,所述侧滑杆的成型端与所述模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侧滑杆的滑移端与所述模板之间的间距;
所述侧滑块内滑移连接有第一触发杆、第二触发杆;
所述第一触发杆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驱动端、第一触发端,所述第一驱动端用于与侧滑杆杆壁相抵;
所述第二触发杆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驱动端、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二触发端突出于所述侧滑块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驱动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相配合;
所述勾体的勾接端相抵于所述第二触发杆的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二驱动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相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端相抵于所述侧滑杆杆壁上,所述侧滑杆往模板方向一侧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主成型块往靠近注塑成型区域方向进行移动,主成型块会对侧滑杆产生向模板一侧的挤压力,从而会导致主成型块与侧滑杆之间的磨损损伤度较高;
通过设置第一触发杆以及第二触发杆,当主成型块往靠近注塑成型区域方向进行移动时,勾体的勾接端相抵于第二触发杆的第二触发端,第二驱动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相配合,第一驱动端相抵于侧滑杆杆壁上,侧滑杆往模板方向一侧移动,从而主动将侧滑杆推动模板一侧,进而大幅度减少主成型块与侧滑杆所产生的摩擦损伤。
优选的,所述主成型块内设有供侧滑杆穿过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孔径大小大于所述侧滑杆的杆径大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滑杆可在贯穿孔内进行一定幅度的移动,进而可进一步减少主成型块与侧滑杆所产生的摩擦损伤度。
优选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发杆、所述侧滑块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第一触发杆拉向远离所述模板一侧并进行复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勾体与第二触发杆相脱离后,复位弹簧将第一触发杆拉向模板一侧,第一触发杆以及第二触发杆均会回到初始位置上,达到自动复位效果。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内的脱模机构能与B柱上饰板发生顺畅脱模,整体注塑模具的结构紧凑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上述的侧滑脱模机构,所述块驱动件包括块驱动杆,所述块驱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定模,所述块驱动杆斜向贯穿于所述主成型块并用于驱动所述主成型块进行滑移运动,所述动模包括所述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动模和定模相互合模后,B柱上饰板便可注塑成型于模板上的注塑成型区域内;动模和定模相互分模后,定模固定有块驱动杆,块驱动杆与动模会发生相对移动,块驱动杆可驱动主成型块进行滑移运动,此时,合理利用了动模和定模的分模动力,便无需设置块驱动件内的驱动源,结构紧凑度高;
另外,其内部的侧滑脱模机构能与B柱上饰板发生顺畅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待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去除模板后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a、上板面;b、下板面;c、接合边;d、凸起;e、板体;2、顶料件;21、顶料杆;3、模板;4、块驱动件;41、块驱动杆;5、注塑成型区域;6、主成型块;7、侧滑杆;71、成型端;72、滑移端;8、侧滑块;9、长槽;10、固定件;101、固定框;102、T型滑槽;103、框滑槽;104、框滑块;105、挡片;11、勾体;111、勾接端;112、连接端;12、动模;13、定模;1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一种侧滑脱模机构,该侧滑脱模机构主要用于注塑成型如附图1所示的B柱上饰板的凸起d。
参见图2所示,侧滑脱模机构的主要结构包括模板3。该模板3上设有用于成型B柱上饰板的注塑成型区域5。
参见图2,还设置有块驱动件4,在该模板3上滑移连接有主成型块6,该块驱动件4用于驱动该主成型块6进行滑移。当模板3如附图2所示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时,主成型块6的滑移方向也为水平横向方向。
参见图4以及图5,在模板3上滑移连接有侧滑块8,侧滑块8位于主成型块6背离注塑成型区域5一侧的位置上,该侧滑块8的滑移方向与该主成型块6的滑移方向一致。在该侧滑块8上贯穿设有长槽9,本实施例中的长槽9为腰形槽。
参见图3、图4以及图5,还设置有侧滑杆7,该侧滑杆7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71以及滑移端72,该成型端71斜向穿过该主成型块6并延伸至注塑成型区域5,该成型端71用于注塑成型出B柱上饰板的凸起d。该滑移端72滑移连接于该长槽9内,长槽9的槽长方向允许滑移端72发生滑移运动。
参见图3以及图4,还包括固定件10。固定件10主要用于稳定侧滑杆7的滑移端72的滑移运动。
其中,参见图4,该固定件10包括固定框101,该固定框101通过螺栓连接于该侧滑块8上。
参见图4以及图5,该固定框101上贯穿设有T型滑槽102,该T型滑槽102内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体为该框滑槽103,每个该框滑槽103内均滑移连接有框滑块104。该框滑槽103内滑移设置有框滑块104,该滑移端72与该框滑块104之间连接有转轴14。
参见图5,该固定框101外框壁上设有挡片105,该挡片105阻挡于该T型滑槽102的滑槽口位置,该挡片105用于将该框滑块104阻挡于该T型滑槽102内。
参见图3以及图4,还设置有顶料件2,该顶料件2包括顶料杆21,该顶料杆21穿过该模板3,该顶料杆21端部用于将注塑成型区域5内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顶出。该顶料杆21位于该成型端71的靠近于模板3一侧位置。
另外,参见图4,在该主成型块6上安装有勾体11,该勾体11的两端分别为勾接端111、连接端112,该连接端112连接于该安装块,该勾接端111延伸至该侧滑块8背离该主成型块6的一侧,该勾接端111可相抵于该侧滑块8背离该主成型块6的侧壁。
上述侧滑脱模机构的实际脱模运动步骤如下:
步骤一:B柱上饰板注塑成型于注塑成型区域5内,该主成型块6往靠近该侧滑块8一侧滑移第一段距离,该主成型块6驱动该侧滑杆7向靠近该模板3一侧滑移,该成型端71与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的凸起d相脱离;
步骤二:该主成型块6继续往靠近该侧滑块8一侧滑移第二段距离,该主成型块6推动侧滑块8、侧滑杆7两者一同往背离该注塑成型区域5一侧进行滑移,此时成型端71与顶料杆21相互错位,避免干涉;
步骤三:顶料杆21将位于注塑成型区内的B柱上饰板顶出;
步骤四:该主成型块6王背离该侧滑块8的一侧进行滑移,勾体11的勾接端111可拉住侧滑块8,侧滑块8、侧滑杆7两者与主成型块6同步往注塑成型区域5进行移动,直到复位完成。
上述的第一段距离可选择为5mm-10mm距离,第二段距离则会在第一段距离的基础上增加5mm-10mm的距离。
实施例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
参见图6以及图7,该侧滑杆7的成型端71与该模板3之间的间距为f,该侧滑杆7的滑移端72与该模板3之间的间距为g,其中f小于g。即如附图6所示,整个侧滑杆7呈倾斜设置。
在该侧滑块8内滑移连接有第一触发杆15、第二触发杆16。
其中,该第一触发杆1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驱动端151、第一触发端152,该第一驱动端151用于与侧滑杆7杆壁相抵。
其中,该第二触发杆16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驱动端161、第二触发端162,该第二触发端162突出于该侧滑块8的外侧壁,该第二驱动端161用于与该第一触发端152相配合。
在该勾体11的勾接端111相抵于该第二触发杆16的第二触发端162,该第二驱动端161用于与该第一触发端152相配合,该第一驱动端151相抵于该侧滑杆7杆壁上,该侧滑杆7往模板3方向一侧移动。
在该主成型块6内设有供侧滑杆7穿过的贯穿孔17,该贯穿孔17的孔径大小为h,该侧滑杆7的杆径大小为i,其中h大于i。
还包括复位件18,该复位件18包括复位弹簧181,该复位弹簧181连接于该第一触发杆15、该侧滑块8之间,该复位弹簧181用于将第一触发杆15拉向远离该模板3一侧并进行复位。
该第一驱动端151上设置有滚珠19,该滚珠19用于与侧滑杆7外杆壁相抵。
该第二驱动端161上设有第二驱动斜面1611,该第一触发端152上贯穿设有第一触发孔20,该第一触发孔20的孔壁上设有第一驱动斜面21;该第二驱动端161插入到该第一触发孔20内,该第一驱动斜面21与该第二驱动斜面1611相抵楔形配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1)当主成型块6往靠近注塑成型区域5方向进行移动时,勾体11的勾接端111相抵于第二触发杆16的第二触发端162,第二驱动端161插入到第一触发孔20内,第一驱动斜面21与第二驱动斜面1611相互配合,以附图6作为方位参考,第二触发杆16向右侧平移,第一触发杆15向下移动,第一触发杆15的第一驱动端151向下移动,第一驱动端151的滚珠19向下抵触于侧滑杆7,侧滑杆7向下移动,侧滑杆7的上杆壁与贯穿孔17的上孔壁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
(2)当主成型块6往靠近侧滑块8一侧进行移动时,勾体11的勾接端111与第二触发端162相脱离,复位弹簧181拉动第一触发杆15向上移动,第二触发端162会重新突出于侧滑块8外侧,实现自动复位。
实施例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参见图8,包括动模12、定模13、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侧滑脱模机构。
其中侧滑脱模机构中的块驱动件4包括块驱动杆41,该块驱动杆41固定连接于该定模13,该块驱动杆41斜向贯穿于该主成型块6并用于驱动该主成型块6进行滑移运动。该动模12则包括该模板3。
实际动作过程中,动模12和定模13相互之间的分模力相当于提供给块驱动杆41动力源,块驱动杆41即可驱动主成型块6发生相应的移动。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包括顶料件(2)、模板(3)、块驱动件(4),所述模板(3)上设有用于成型B柱上饰板的注塑成型区域(5),所述模板(3)上滑移连接有主成型块(6),所述块驱动件(4)用于驱动所述主成型块(6)进行滑移,所述顶料件(2)包括顶料杆(21),所述顶料杆(21)穿过所述模板(3),所述顶料杆(21)端部用于将注塑成型区域(5)内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顶出,其特征是:
还包括侧滑杆(7)、侧滑块(8),所述侧滑块(8)滑移连接于所述模板(3)上,所述侧滑块(8)的滑移方向与所述主成型块(6)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侧滑块(8)上贯穿设有长槽(9),所述侧滑杆(7)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71)以及滑移端(72),所述成型端(71)斜向穿过所述主成型块(6)并延伸至注塑成型区域(5),所述成型端(71)用于注塑成型出B柱上饰板的凸起(d),所述滑移端(72)滑移连接于所述长槽(9)内;
当所述主成型块(6)往靠近所述侧滑块(8)一侧滑移第一段距离时,所述主成型块(6)驱动所述侧滑杆(7)向靠近所述模板(3)一侧滑移,所述成型端(71)与已注塑成型的B柱上饰板的凸起(d)相脱离;
当所述主成型块(6)继续往靠近所述侧滑块(8)一侧滑移第二段距离时,所述主成型块(6)推动侧滑块(8)、侧滑杆(7)两者一同往背离所述注塑成型区域(5)一侧进行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
还包括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包括固定框(101),所述固定框(101)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侧滑块(8)上;
所述固定框(101)内设有框滑槽(103),所述框滑槽(103)内滑移设置有框滑块(104),所述滑移端(72)与所述框滑块(104)之间连接有转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101)上贯穿设有T型滑槽(102),所述T型滑槽(102)内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体为所述框滑槽(103),每个所述框滑槽(103)内均滑移连接有所述框滑块(104);
所述固定框(101)外框壁上设有挡片(105),所述挡片(105)阻挡于所述T型滑槽(102)的滑槽口位置,所述挡片(105)用于将所述框滑块(104)阻挡于所述T型滑槽(1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主成型块(6)上安装有勾体(11),所述勾体(11)的两端分别为勾接端(111)、连接端(112),所述连接端(112)连接于所述安装块,所述勾接端(111)延伸至所述侧滑块(8)背离所述主成型块(6)的一侧,所述勾接端(111)可相抵于所述侧滑块(8)背离所述主成型块(6)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顶料杆(21)位于所述成型端(71)的靠近于模板(3)一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侧滑杆(7)的成型端(71)与所述模板(3)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侧滑杆(7)的滑移端(72)与所述模板(3)之间的间距;
所述侧滑块(8)内滑移连接有第一触发杆(15)、第二触发杆(16);
所述第一触发杆(1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驱动端(151)、第一触发端(152),所述第一驱动端(151)用于与侧滑杆(7)杆壁相抵;
所述第二触发杆(16)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驱动端(161)、第二触发端(162),所述第二触发端(162)突出于所述侧滑块(8)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驱动端(161)用于与所述第一触发端(152)相配合;
所述勾体(11)的勾接端(111)相抵于所述第二触发杆(16)的第二触发端(162),所述第二驱动端(161)用于与所述第一触发端(152)相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端(151)相抵于所述侧滑杆(7)杆壁上,所述侧滑杆(7)往模板(3)方向一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主成型块(6)内设有供侧滑杆(7)穿过的贯穿孔(17),所述贯穿孔(17)的孔径大小大于所述侧滑杆(7)的杆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滑脱模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复位件(18),所述复位件(18)包括复位弹簧(181),所述复位弹簧(181)连接于所述第一触发杆(15)、所述侧滑块(8)之间,所述复位弹簧(181)用于将第一触发杆(15)拉向远离所述模板(3)一侧并进行复位。
9.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2)、定模(13),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侧滑脱模机构,所述块驱动件(4)包括块驱动杆(41),所述块驱动杆(41)固定连接于所述定模(13),所述块驱动杆(41)斜向贯穿于所述主成型块(6)并用于驱动所述主成型块(6)进行滑移运动,所述动模(12)包括所述模板(3)。
CN202310737002.8A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Pending CN116901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7002.8A CN116901371A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7002.8A CN116901371A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1371A true CN116901371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5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37002.8A Pending CN116901371A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13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3164U (zh) 一种具有内倒扣脱模机构的汽车车灯注塑模具
CN212422066U (zh) 注塑模具直顶下落脱模机构
CN208428590U (zh) 一种内置模具二次强脱结构
CN116901371A (zh) 一种b柱上饰板注塑模具及其侧滑脱模机构
CN210477678U (zh) 一种模具脱模结构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111571955A (zh) 一种多向复合侧抽芯机构
CN112356402A (zh) 一种注塑模具侧边深倒钩脱模机构
CN111251549A (zh) 一种一杆多功能的侧向抽芯机构及其抽芯方法
CN111730830A (zh) 注塑模具直顶下落脱模机构
CN214605715U (zh) 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19855798U (zh) 一种塑料模具定模顶出装置
CN21579151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脱模装置
CN219855571U (zh) 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斜抽滑块内置斜顶装置
CN212603144U (zh) 注塑模具定模侧斜孔抽芯机构
CN215849426U (zh) 一种复合侧向抽芯注塑模
CN216465952U (zh) 一种顶杆结构倒装的注塑模具
CN216001293U (zh) 汽车塑料件模具型腔内油缸侧斜抽机构
CN108859017A (zh) 一种可快速开模、合模的注塑模具
CN214188207U (zh) 一种便于产品推出的模具
CN218171268U (zh) 一种斜顶出模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9968570U (zh) 一种用于斜滑块的抽芯机构
CN21268460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抽芯机构
CN220052685U (zh) 汽车门槛注塑模具弹簧弯销滑块联合上下侧抽芯机构
CN109849284B (zh) 用于模具的斜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