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0573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0573A
CN116890573A CN202310239195.4A CN202310239195A CN116890573A CN 116890573 A CN116890573 A CN 116890573A CN 202310239195 A CN202310239195 A CN 202310239195A CN 116890573 A CN116890573 A CN 116890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layer
tire
radial direction
pneumatic tire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91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星野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90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0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02Carc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009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 B60C15/0054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with ply turn-up portion parallel and adjacent to carcass main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03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 B60C15/060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e.g. made of different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1835Rubber strips or cushions at the belt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6Folded p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2015/061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 B60C2015/0621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adjacent to the carcass turnup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B60C2015/065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at the axially outer side of the carcass turn-up portion not wrapped around the bead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B60C2015/0678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bead reinforcing layer, e.g. modulus of the 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气轮胎,进一步提高胎圈耐久性能。充气轮胎(1)具有胎圈部(4)。在胎圈部(4)配置有与胎体帘布层(6A)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加强橡胶部(10)。加强橡胶部(10)包含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外侧橡胶层(12)的外端(12e)位于比内侧橡胶层(11)的外端(11e)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外侧橡胶层(12)的内端(12i)位于比内侧橡胶层(11)的内端(11i)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胎圈部配置有胎圈三角胶的充气轮胎。上述胎圈三角胶包含从胎圈芯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表面延伸的主体三角胶和配置在比上述主体三角胶靠轮胎轴向外侧的外贴三角胶。该充气轮胎提高了耐久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93755号公报
近年来,要求进一步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能(以下,称为“胎圈耐久性能”),尤其是在承受高负荷的小型卡车用的充气轮胎中,存在较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胎圈耐久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公开是一种充气轮胎,其中,该充气轮胎具有分别埋设有胎圈芯的一对胎圈部和在所述胎圈芯之间延伸的胎体,所述胎体包含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包含:主体部,其在所述胎圈芯之间延伸;以及折返部,其在各所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轴向的内侧向外侧折返并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在所述一对胎圈部的至少一方配置有与所述折返部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加强橡胶部,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内侧橡胶层和与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外侧橡胶层,所述外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位于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所述外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位于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
本公开的充气轮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胎圈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胎圈部的放大图。
图3是片状橡胶部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充气轮胎;4:胎圈部;6A:胎体帘布层;10:加强橡胶部;11:内侧橡胶层;11e:内侧橡胶层的外端;11i:内侧橡胶层的内端;12:外侧橡胶层;12e:外侧橡胶层的外端;12i:外侧橡胶层的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线(省略图示)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本公开例如用于小型卡车(包含商用车)的轮胎1。但是,本公开也可以用于乘用车用、重载荷用的轮胎1。
这里,“正规状态”是指轮胎1被组装于正规轮辋R且被调整为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以下,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轮胎1的各部分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
“正规轮辋R”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确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上述“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确定各规格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有分别埋设有胎圈芯5的一对胎圈部4、4和在胎圈芯5、5之间延伸的胎体6。
胎体6包含胎体帘布层6A,该胎体帘布层6A包含:主体部6a,其在胎圈芯5、5之间延伸;以及折返部6b,其在各胎圈芯5的周围从轮胎轴向的内侧向外侧折返并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胎体6包含配置于轮胎半径方向内外的两张胎体帘布层6A、6B。胎体6例如也可以由1张胎体帘布层6A形成。内侧的胎体帘布层6A的折返部6b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6e位于比外侧的胎体帘布层6B的折返部6b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6i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
在一对胎圈部4的至少一方配置有与折返部6b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加强橡胶部10。加强橡胶部10提高胎圈部4的刚性,抑制行驶时的挠曲而提高胎圈耐久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橡胶部10配置于各胎圈部4。加强橡胶部10例如与内侧的胎体帘布层6A的折返部6b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
加强橡胶部10包含内侧橡胶层11和配置于内侧橡胶层11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的外侧橡胶层12。另外,加强橡胶部10也可以包含配置于内侧橡胶层11与外侧橡胶层12之间的1张以上的中间橡胶层(省略图示)。
外侧橡胶层12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12e位于比内侧橡胶层11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11e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外侧橡胶层12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12i位于比内侧橡胶层11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11i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这样的外侧橡胶层12提高胎圈部4的刚性、尤其是提高横向刚性,从而提高胎圈耐久性能。另外,外侧橡胶层12抑制后述的胎侧橡胶3G或边口橡胶4G与内侧橡胶层11的接触,能够减小由加强橡胶部10与胎侧橡胶3G或边口橡胶4G形成的台阶的数量而抑制缺胶的产生。因此,本公开的轮胎能够进一步提高胎圈耐久性能。而且,在加强橡胶部10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2个外端11e、12e与胎体帘布层6A或6B接触。另外,在加强橡胶部10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2个内端11i、12i与胎体帘布层6A接触。由此,与仅内侧橡胶层11的外端11e和内侧橡胶层11的内端11i与胎体帘布层6A接触的情况(例如内侧橡胶层11的长度比外侧橡胶层12的长度大的情况)相比,能够缓和应变向胎体帘布层6A的集中。因此,抑制胎体帘布层6A的松弛。因此,本公开的轮胎1能够进一步提高胎圈耐久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胎圈部4配置有胎圈三角胶8、胎侧橡胶3G以及边口橡胶4G。胎圈三角胶8从胎圈芯5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边口橡胶4G配置在加强橡胶部10的轮胎轴向的外侧。胎侧橡胶3G与边口橡胶4G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相邻。胎侧橡胶3G和边口橡胶4G例如形成轮胎1的外表面。
内侧橡胶层11的外端11e与外侧橡胶层12的外端12e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D1优选为3mm以上。由此,确保各外端11e、12e的距离,在轮胎半径方向上,胎圈部4的刚性的变化小,因此胎圈耐久性能进一步提高。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距离D1更优选为5mm以上,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
根据同样的观点,内侧橡胶层11的内端11i与外侧橡胶层12的内端12i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D2(图2所示)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7mm以下。
从胎圈基线BL到外侧橡胶层12的外端12e的高度H1优选为轮胎截面高度H的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由于高度H1为轮胎截面高度H的20%以上,因此能够对行驶时的载重负荷发挥较高的横向刚性。由于高度H1为轮胎截面高度H的50%以下,因此能够抑制被施加相对较大的载荷的胎肩加强部B的损伤。
在本说明书中,“轮胎截面高度H”是从胎圈基线BL到轮胎半径方向的最外侧位置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另外,“胎圈基线BL”是穿过由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确定的轮辋直径(参照JATMA)位置的轮胎轴向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橡胶层12的外端12e位于比折返部6b的轮胎半径方向的最外端6t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消除不必要的台阶,抑制由材料间的空气残留引起的缺胶的产生。另外,能够确保充分的胎圈耐久性能。
图2是胎圈部4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橡胶层12的内端12i位于比胎圈芯5的外端5e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外侧橡胶层12与胎圈芯5在轮胎半径方向上重叠,能够进一步抑制外侧橡胶层12的变形,因此胎圈耐久性能提高。外侧橡胶层12的内端12i例如位于比胎圈芯5的轮胎半径方向的中心5c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外侧橡胶层12的内端12i例如优选位于比胎圈芯5的内端5i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维持了胎圈耐久性能,并且向轮辋的嵌合性也维持得较高。
内侧橡胶层11的内端11i例如位于比胎圈三角胶8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8e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胎圈三角胶8和内侧橡胶层11在轮胎半径方向上重叠,抑制内侧橡胶层11的变形,因此胎圈耐久性能更进一步提高。内侧橡胶层11的内端11i例如优选位于比胎圈芯5的外端5e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维持了胎圈耐久性能,并且向轮辋的嵌合性也维持得较高。
外侧橡胶层12的损失正切值tanδ2优选比内侧橡胶层11的损失正切值tanδ1大。这样的外侧橡胶层12具有较大的刚性,可发挥应变的抑制效果、横向刚性的提高效果。另外,内侧橡胶层11与外侧橡胶层12相比滞后损失小,因此能够抑制其发热量。由此,内侧橡胶层11抑制外侧橡胶层12的热传递至胎体帘布层6A,并且抑制内侧橡胶层11与胎体帘布层6A的剥离。因此,胎圈耐久性能大幅提高。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外侧橡胶层12的损失正切值tanδ2例如优选为0.07以上,更优选为0.12以上,优选为0.20以下,更优选为0.18以下。内侧橡胶层11的损失正切值tanδ1例如优选为外侧橡胶层12的损失正切值tanδ2的50%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5%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损失正切值tanδ及后述的复弹性模量E*是依据JISK6394“硫化橡胶及热塑性橡胶—动态性质的求法—一般指南”的规定,使用粘弹性光谱仪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初始应变:10%
振幅:±2%
频率:10Hz
变形模式:拉伸
温度:70℃
粘弹性光谱仪:GABO公司制造的“Iplexer(注册商标)”
外侧橡胶层12的复弹性模量E*2优选为内侧橡胶层11的复弹性模量E*1的120%以上。由此,将配置于轮胎轴向外侧的外侧橡胶层12的横向刚性维持得较高,抑制高负荷条件下的应变,因此胎圈耐久性能提高。当外侧橡胶层12的复弹性模量E*2比内侧橡胶层11的复弹性模量E*1过大时,外侧橡胶层12的外端12e、内端12i处的刚性阶差变大,反而有可能导致胎圈耐久性能降低。因此,外侧橡胶层12的复弹性模量E*2更优选比内侧橡胶层11的复弹性模量E*1大,优选为复弹性模量E*1的200%以下,更优选为190%以下。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外侧橡胶层12的复弹性模量E*2优选为40MPa以上,更优选为50MPa以上,优选为150MPa以下,更优选为120MPa以下。
外侧橡胶层12的粘合力f2优选为内侧橡胶层11的粘合力f1的1.3倍以上。这样的外侧橡胶层12与胎侧橡胶3G或边口橡胶4G的粘合性高,有助于提高胎圈耐久性能。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外侧橡胶层12的粘合力f2更优选为内侧橡胶层11的粘合力f1的1.4倍以上,优选为2.0倍以下,更优选为1.8倍以下。另外,外侧橡胶层12的粘合力f2优选为150N以上,更优选为180N以上。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当考虑外侧橡胶层12的粘贴作业时,粘合力f2优选为350N以下,更优选为300N以下。上述“粘合力”是各橡胶层11、12的硫化前的状态(后述的片状橡胶部件),使用东洋精机(株)制的PICMA粘性试验机在下述条件下测定。
压接载荷:4.9N
剥离速度:15mm/min
压接时间:30秒
温度:20℃
湿度:55%
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例如由片状橡胶部件13(图3所示)构成。片状橡胶部件13例如是通过将由公知的橡胶挤出机挤出的片原料(省略图示)切断而得到的。这样的片状橡胶部件13能够容易地制造多种轮胎尺寸的加强橡胶部10,提高其通用性。图3是各片状橡胶部件13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片状橡胶部件13包含用于形成内侧橡胶层11的第1片状橡胶部件13a和用于形成外侧橡胶层12的第2片状橡胶部件13b。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橡胶部10通过将这些片状橡胶部件13a、13b沿轮胎轴向层叠而形成。各片状橡胶部件13被硫化而形成为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
如图2所示,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例如具有厚度恒定的厚度相等部14和厚度朝向内侧橡胶层11或外侧橡胶层12的外端11e、12e或内端11i、12i变小的厚度缩小部15。厚度缩小部15有助于缓和刚性阶差而提高胎圈耐久性能。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厚度恒定”是指厚度在轮胎半径方向上沿着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的长度方向(轮胎半径方向)以0.2mm/mm以下变化的部分。厚度缩小部15的长度Lc例如优选为3mm~5mm以下。
加强橡胶部10包含:第1部分17,其由层叠有片状橡胶部件13(图3所示)的部分构成;以及第2部分18,其由未层叠片状橡胶部件13的部分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17由层叠有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的部分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部分18仅由外侧橡胶层12形成。第2部分18例如包含:内侧第2部分18a,其从内侧橡胶层11的内端11i起位于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以及外侧第2部分18b,其从内侧橡胶层11的外端11e起位于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分17位于内侧第2部分18a与外侧第2部分18b之间。
第1部分17包含最大厚度部分17a。最大厚度部分17a例如通过将内侧橡胶层11的厚度相等部14与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相等部14重叠起来而形成。内侧橡胶层11的包含外端11e的厚度缩小部15与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相等部14重叠的部分19a、以及内侧橡胶层11的包含内端11i的厚度缩小部15与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相等部14重叠的部分19b不包含在最大厚度部分17a中。
在正规状态下,第1部分17优选位于穿过轮胎1与正规轮辋R的接触位置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21的轮胎轴向线K上。外端21是在车辆行驶时作用有较大的弯曲载荷的部位。通过在与这样的外端21相同的轮胎半径方向的位置配置第1部分17,抑制了外端21处的变形,胎圈耐久性能进一步提高。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该作用,优选第1部分17中的最大厚度部分17a位于轮胎轴向线K上。
第1部分17的厚度Ta与第2部分18的厚度Tb之差(Ta-Tb)优选为1mm以上。由于差(Ta-Tb)为1mm以上,因此第1部分17的刚性变大,耐久性提高。在差(Ta-Tb)过大的情况下,第1部分17的刚性变得过大,例如乘坐舒适性能有可能恶化。根据这样的观点,差(Ta-Tb)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第1部分17的厚度Ta是最大厚度部分17a的厚度。第2部分18的厚度Tb是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相等部14的厚度T2。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第1部分17的厚度Ta优选为第2部分18的厚度Tb的1.5倍以上,更优选为1.8倍以上,优选为2.5倍以下,更优选为2.3倍以下。
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相等部14的厚度T2优选比内侧橡胶层11的厚度相等部14的厚度T1大。由此,加强橡胶部10能够在确保充分的耐久性能的同时抑制缺胶的产生,因此能够提高外观性能。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T2优选为内侧橡胶层11的厚度T1的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优选为35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T2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8mm以上,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在外侧橡胶层12的厚度相等部14的厚度T2与内侧橡胶层11的厚度相等部14的厚度T1相同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切断1张片状橡胶部件13来制造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
胎圈三角胶8例如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中形成为三角形状。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胎圈三角胶8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8e的轮胎半径方向的高度位置配置有内侧橡胶层11和外侧橡胶层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圈三角胶8的外端8e的轮胎半径方向的高度位置配置有最大厚度部分17a。
胎圈三角胶8的复弹性模量E*3例如优选与内侧橡胶层11的复弹性模量E*1相等。胎圈三角胶8的复弹性模量E*3例如优选比外侧橡胶层12的复弹性模量E*2小。
如图1所示,胎侧橡胶3G和边口橡胶4G的复弹性模量E*均比内侧橡胶层11的复弹性模量E*1小。由此,可发挥基本的乘坐舒适性能。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构造的充气轮胎。然后,对各测试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和外观性能进行了测试。各测试轮胎的共同规格及测试方法如下。
比较例1的内侧橡胶层的tanδ1:0.10
比较例1的内侧橡胶层的E*1:20MPa
内侧橡胶层的粘合力f1:150N
表的tanδ1、tanδ2用以比较例1的tanδ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
表的E*1、E*2用以比较例1的E*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
<胎圈耐久性能>
在下述条件下使各供试轮胎在转鼓试验机上行驶,测定直至胎圈部破坏为止的行驶距离。结果用以比较例1的行驶距离为100的指数来表示。
数值越大越好。
轮辋尺寸:6.0J
内压:220kPa
纵向载荷:19.84kN
行驶速度:20km/h
<外观性能>
通过测试人员的目视评价了各测试轮胎的形成有胎侧橡胶或边口橡胶的区域的外表面。结果用以比较例1为100的评分来表示。数值越大,由加强橡胶部导致的缺胶的产生越被抑制,越良好。
[表1]
从测试结果可知,与比较例的轮胎相比,实施例的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提高。另外,可知实施例的轮胎维持了外观性能。
[附记]
本公开包含以下方式。
[本公开1]
一种充气轮胎,其中,
该充气轮胎具有分别埋设有胎圈芯的一对胎圈部和在所述胎圈芯之间延伸的胎体,
所述胎体包含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包含:主体部,其在所述胎圈芯之间延伸;以及折返部,其在各所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轴向的内侧向外侧折返并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在所述一对胎圈部的至少一方配置有与所述折返部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加强橡胶部,
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内侧橡胶层和与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外侧橡胶层,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位于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位于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
[本公开2]
根据本公开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内侧橡胶层的所述外端与所述外侧橡胶层的所述外端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为3mm以上。
[本公开3]
根据本公开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内侧橡胶层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外侧橡胶层的所述内端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为3mm以上。
[本公开4]
根据本公开1至3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内侧橡胶层和所述外侧橡胶层由片状橡胶部件构成,
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由层叠有所述片状橡胶部件的部分构成的第1部分,
在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下,所述第1部分位于穿过所述充气轮胎与所述正规轮辋的接触位置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的轮胎轴向线上。
[本公开5]
根据本公开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部分中的最大厚度部分位于所述轮胎轴向线上。
[本公开6]
根据本公开4或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由未层叠所述片状橡胶部件的部分构成的第2部分,
所述第1部分的厚度Ta与所述第2部分的厚度Tb之差(Ta-Tb)为1mm以上。
[本公开7]
根据本公开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部分的厚度Ta为所述第2部分的厚度Tb的1.5倍~2.5倍。
[本公开8]
根据本公开1至7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损失正切值tanδ2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损失正切值tanδ1大。
[本公开9]
根据本公开1至8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2为所述内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1的60%以上。
[本公开10]
根据本公开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2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1大。
[本公开11]
根据本公开1至10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和所述内侧橡胶层分别包含厚度恒定的厚度相等部。
[本公开12]
根据本公开1至11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粘合力为所述内侧橡胶层的粘合力的1.3倍以上。

Claims (12)

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
该充气轮胎具有分别埋设有胎圈芯的一对胎圈部和在所述胎圈芯之间延伸的胎体,
所述胎体包含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包含:主体部,其在所述胎圈芯之间延伸;以及折返部,其在各所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轮胎轴向的内侧向外侧折返并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在所述一对胎圈部的至少一方配置有与所述折返部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加强橡胶部,
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内侧橡胶层和与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相邻的外侧橡胶层,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位于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位于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内侧橡胶层的所述外端与所述外侧橡胶层的所述外端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为3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内侧橡胶层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外侧橡胶层的所述内端之间的轮胎半径方向的距离为3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内侧橡胶层和所述外侧橡胶层由片状橡胶部件构成,
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由层叠有所述片状橡胶部件的部分构成的第1部分,
在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下,所述第1部分位于穿过所述充气轮胎与所述正规轮辋的接触位置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的轮胎轴向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部分中的最大厚度部分位于所述轮胎轴向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加强橡胶部包含由未层叠所述片状橡胶部件的部分构成的第2部分,
所述第1部分的厚度Ta与所述第2部分的厚度Tb之差(Ta-Tb)为1m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部分的厚度Ta为所述第2部分的厚度Tb的1.5倍~2.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损失正切值tanδ2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损失正切值tanδ1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2为所述内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1的6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2比所述内侧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E*1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和所述内侧橡胶层分别包含厚度恒定的厚度相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橡胶层的粘合力为所述内侧橡胶层的粘合力的1.3倍以上。
CN202310239195.4A 2022-03-31 2023-03-08 充气轮胎 Pending CN1168905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0432 2022-03-31
JP2022060432A JP2023151038A (ja) 2022-03-31 2022-03-3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0573A true CN116890573A (zh) 2023-10-17

Family

ID=8538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9195.4A Pending CN116890573A (zh) 2022-03-31 2023-03-08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1584A1 (zh)
EP (1) EP4253094A1 (zh)
JP (1) JP2023151038A (zh)
CN (1) CN11689057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1312A1 (de) * 2014-10-21 2016-04-21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CN109955659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7115226B2 (ja) * 2018-11-02 2022-08-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92470B2 (ja) 2018-12-14 2022-12-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3094A1 (en) 2023-10-04
US20230311584A1 (en) 2023-10-05
JP2023151038A (ja)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2109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2957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272583B2 (en) Pneumatic tire
JP603039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8116646A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WO2013054757A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JP605284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2830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20103494A1 (en) Pneumatic run flat tire
KR101914816B1 (ko) 런플랫 타이어
JP2005271794A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444133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156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6890573A (zh) 充气轮胎
CN114555386A (zh) 缺气保用轮胎
JP541644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2382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6729030A (zh) 充气轮胎
US20220388340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220371368A1 (en) Pneumatic tire
JP7131047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US20240025210A1 (en) Pneumatic tire
EP4282668A1 (en) Pneumatic tire
JP670786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2184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