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0547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0547A
CN116890547A CN202310327492.4A CN202310327492A CN116890547A CN 116890547 A CN116890547 A CN 116890547A CN 202310327492 A CN202310327492 A CN 202310327492A CN 116890547 A CN116890547 A CN 116890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opening
medium
closing cover
record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7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柄泽秀海
古泽拓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90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0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76Construction of rollers; Bear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7Connection or assembly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72Detecting the status of a connected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记录装置,不使装置在重力方向上大型化且使介质的可收容张数变多。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4),在介质上进行记录;主体部(2),设置有记录部(4);以及介质收容部(3),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拆装且收容介质,介质收容部(3)具有:第1区域(31),收容通过记录部(4)进行记录之前的记录前介质;以及第2区域(32),收容通过记录部(4)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各种记录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记录装置,具备:介质收容部,其收容通过记录头进行记录之前的纸张;以及排出托盘,其设置于该介质收容部的重力方向上的上侧,并且载置通过记录头进行了记录之后的纸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9899号公报
期望使以往使用的记录装置中的例如专用为照片的记录的装置等记录装置尽量小型化。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有时尤其期望在重力方向上小型化。然而,在现有的记录装置的结构中,收容进行记录之前的记录前介质的结构构件和收容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的结构构件分别构成,因此,装置结构无法高效化。并且,从重力方向观察时,将收容记录前介质的结构构件与收容记录完毕介质的结构构件配置于重叠的位置。因此,若在现有的记录装置的结构中欲在重力方向上小型化,则介质的可收容张数变少。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主体部,设置有上述记录部;以及介质收容部,能够相对于上述主体部拆装且收容上述介质,上述介质收容部具有:第1区域,收容上述介质中的通过上述记录部进行记录之前的记录前介质;以及第2区域,收容上述介质中的通过上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机构周边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开闭盖为打开状态的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机构周边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开闭盖为关闭状态的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机构周边的侧视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机构周边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盖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的状况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传感器周边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开闭盖为关闭状态的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传感器周边的侧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开闭盖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图1的记录装置的开闭传感器周边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介质收容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介质收容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记录装置;2...主体部;3...介质收容部;4...喷出头(记录部);5...滑架(移动机构);6...与喷出头4对置的位置;8...排出机构;8a...第1管;8b...管泵;8c...第2管;8d...废液管;9...马达;11...进给辊;12...支承构件;12a...摆动轴;13...旋转辊(输送部);14...从动辊;15...输送辊对(输送部);16...驱动辊;17...从动辊;18...排出辊对(输送部);19...驱动辊;20...从动辊;21...开口部;31...第1区域;31a...表面;32...第2区域;32a...表面;33...开闭盖;33a...表面;33b...凹部;33c...面;34...转动轴;35...划分壁;35a...可移动划分壁;36...开闭速度调整部;36a...突起部;36b...弹簧;37a...宽度调整部;37b...宽度调整部;60...压板;100...开闭机构;101...齿轮(解除机构);101a...齿;102...弹簧;103...小齿轮(解除机构);103a...齿;104...齿条(解除机构);104a...齿;104b...端部;105...嵌合部(维持部);105a...端部;105b...凸部;106...转动轴;107...开闭传感器;107a...开关部;108...移动部;108a...前端;108b...按压部;109...杆;110...弹簧;K1...输送路径;K2...输送路径;S1...介质收容空间;S2...介质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概略地进行说明。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主体部,设置有上述记录部;以及介质收容部,能够相对于上述主体部拆装且收容上述介质,上述介质收容部具有:第1区域,收容上述介质中的通过上述记录部进行记录之前的记录前介质;以及第2区域,收容上述介质中的通过上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
根据本方式,介质收容部具有:第1区域,其收容记录前介质;以及第2区域,其收容记录完毕介质。这样,通过构成为介质收容部能够收容记录前介质和记录完毕介质双方,能够使装置结构高效化。因此,能够不使装置在重力方向上大型化且使介质的可收容张数变多。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方式中,上述介质收容部在从重力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具有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第2区域,上述第1区域的介质收容空间与上述第2区域的介质收容空间在重力方向上重叠。
根据本方式,第1区域与第2区域配置于从重力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第1区域的介质收容空间与第2区域的介质收容空间在重力方向上重叠。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尤其使装置结构高效化。因此,能够不使装置在重力方向上大型化且尤其使介质的可收容张数变多。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者第2方式中,上述介质收容部通过从设置于上述主体部的开口部向插入方向插入而安装于上述主体部,并且在上述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具有在安装于上述主体部的状态下能够开闭的开闭盖,上述开闭盖通过成为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上述介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成为关闭状态而能够关闭上述开口部。
根据本方式,介质收容部具有开闭盖,上述开闭盖通过成为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介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成为关闭状态而能够关闭开口部。通过在成为打开状态时开闭盖兼作介质的载置空间,从而能够在成为关闭状态时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装置小型化。此外,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成为关闭状态时关闭开口部,因此,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从开口部侵入主体部。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方式中,上述介质收容部在上述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具有上述第1区域,并且在上述插入方向的后端侧具有上述第2区域,上述开闭盖通过成为上述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上述记录完毕介质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方式,介质收容部在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具有第1区域并且在插入方向的后端侧具有第2区域。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不使介质收容部从主体部脱离地将记录完毕介质从记录装置取出。即,能够提高用户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方式中,具备:输送部,沿输送方向输送上述介质;移动机构,使上述记录部在与上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维持部,将上述开闭盖维持为上述关闭状态;以及解除机构,将上述开闭盖的上述关闭状态解除,上述解除机构构成为伴随着上述记录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移动而能够开始将上述开闭盖的上述关闭状态解除的解除动作。
根据本方式,解除机构伴随着记录部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能够开始将开闭盖的关闭状态解除的解除动作。因此,伴随着与开始记录相伴的记录部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能够自动开始解除动作,能够省去用户打开开闭盖的麻烦,并且能够抑制与忘记打开开闭盖相伴的介质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方式中,具备开闭速度调整部,上述开闭速度调整部对从上述关闭状态向上述打开状态变更姿势时的上述开闭盖的开闭速度进行调整。
根据本方式,具备开闭速度调整部,上述开闭速度调整部对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变更姿势时的开闭盖的开闭速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抑制例如用户猛烈地过度打开开闭盖而开闭盖与记录装置的设置面激烈碰撞而使该开闭盖损伤等情况。
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方式中,具备开闭传感器,上述开闭传感器检测上述开闭盖处于上述打开状态还是处于上述关闭状态。
根据本方式,具备开闭传感器,上述开闭传感器检测开闭盖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例如利用开闭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省略开闭盖为打开状态时的记录开始前的用于打开开闭盖的动作,能够使记录开启动作变短等。
以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沿着X轴的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成为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宽度方向。-X方向成为使装置前表面与用户面对面时从用户观察的右方向,而且,+X方向成为该左方向。此外,沿着Y轴的方向是装置进深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背面朝向前表面的方向。此外,-Y方向是从装置前表面朝向背面的方向。此外,沿着Z轴的方向是铅垂方向,+Z方向成为铅垂上方,-Z方向成为铅垂下方。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外观进行说明。图1中表示的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是以记录于例如6英寸×4英寸等的照片记录用介质作为目标的喷墨打印机。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记录于照片记录用介质作为目标的喷墨打印机。
如图1中表示的那样,记录装置1具备主体部2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而拆装的介质收容部3。此处,介质收容部3通过从设置于主体部2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1相对于主体部2而插入,从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安装,通过从开口部21相对于主体部2抽出而相对于主体部2脱离。即,介质收容部3向主体部2安装的安装方向为-Y方向,介质收容部3从主体部2脱离的脱离方向为+Y方向。
接下来,参照图2从介质的输送路径的观点出发对记录装置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表示的那样,在主体部2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口部21,介质收容部3通过从开口部21相对于主体部2向-Y方向插入,从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安装,通过从开口部21相对于主体部2向+Y方向抽出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脱离。
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亦即介质收容部3的详情进行后述,但介质收容部3具有:第1区域31,其收容记录前的介质亦即记录前介质;以及第2区域32,其收容通过作为后述的记录部的喷出头4而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第1区域31与第2区域32由划分壁35划分。通过存在划分壁35,能够抑制记录前介质与记录完毕介质混装的情况。此外,介质收容部3具有开闭盖33,上述开闭盖33能够以转动轴34为基准在相对于主体部2安装的状态下开闭。开闭盖33构成为,通过如图2表示的那样成为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记录完毕介质的+Y方向侧端部,通过如图1表示的那样成为关闭状态而能够关闭开口部21。
以下,对介质的输送路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将收容于第1区域31的记录前介质在输送路径K1中输送至与喷出头4对置的位置,在通过喷出头4进行了记录之后将记录完毕介质在输送路径K2中输送至第2区域32。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介质收容部3相对于主体部2安装的状态下在与第1区域31对置的位置具备进给辊11。进给辊11被以摆动轴12a为中心而摆动的支承构件12支承,通过支承构件12的摆动,使进给辊11相对于收容于第1区域31的记录前介质进退。
收容于第1区域31的记录前介质在输送路径K1中,通过进给辊11而被运送至与旋转辊13对置的位置。在旋转辊13的周围设置有多个从动辊14。记录前介质被旋转辊13与从动辊14夹持并输送,由此在输送路径K1中,被运送至由驱动辊16和从动辊17构成的输送辊对15的夹持位置。
在输送路径K1中被运送至输送辊对15的夹持位置的记录前介质在与喷出头4对置的位置进行记录。另外,本实施例的喷出头4是设置于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滑架5,且一边与滑架5一起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一边喷出墨的所谓串行式的喷墨头。被运送至与喷出头4对置的位置的记录前介质通过反复由输送辊对15进行的预定量的输送和喷出头4的一边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一边进行的喷墨动作来进行记录,成为记录完毕介质。
对于通过喷出头4完成了记录的记录完毕介质而言,输送方向上的前端侧被运送至由驱动辊19和从动辊20构成的排出辊对18的夹持位置。而且,记录完毕介质在输送路径K2中通过排出辊对18被排出至第2区域32。
此处,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是能够进行形成图像至介质的边缘为止的无边记录的记录装置。而且,在与喷出头4对置的位置6设置有支承记录中的介质的压板60。与喷出头4对置的位置6构成为压板60的与介质的边缘对应的部分比压板60的支承介质的部分低,以防止在无边记录中墨附着于压板60的表面而附着于压板60的表面的墨附着于介质而弄脏介质。
以下,除了图2之外还参照图3~图12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亦即介质收容部3以及该介质收容部3的开闭盖33的开闭机构100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作为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的喷出头4、设置有喷出头4的主体部2、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拆装且收容介质的介质收容部3。
其中,本实施例的介质收容部3具有:第1区域31,其收容介质中的通过喷出头4进行记录之前的记录前介质;以及第2区域32,其收容介质中的通过喷出头4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通过像这样构成为介质收容部3能够收容记录前介质和记录完毕介质双方,从而能够使装置结构高效化。因此,能够不使装置在重力方向上大型化且使介质的可收容张数变多。另一方面,若不增加介质的收容张数,则获得能够将装置高度方向构成得较低的作用效果。
此处,如图12等表示的那样,对于介质收容部3而言,第1区域31与第2区域32通过划分壁35而划分,第1区域31与第2区域32配置于从与Z轴方向对应的重力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此外,图2所表示的第1区域31的介质收容空间S1与第2区域32的介质收容空间S2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即从Y轴方向观察而重叠的位置。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尤其使装置结构高效化。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不使装置在重力方向上大型化且尤其使介质的可收容张数变多。
此外,如图2~图5等表示的那样,介质收容部3通过从设置于主体部2的开口部21向作为插入方向的-Y方向插入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安装。而且,如图4以及图5等表示的那样,在该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具有在相对于主体部2安装的状态下能够开闭的开闭盖33。此处,开闭盖33通过成为打开状态,能够载置介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成为关闭状态,能够关闭开口部21。这样,构成为通过成为打开状态而开闭盖33兼作介质的载置空间,从而能够在关闭状态时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装置小型化。此外,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成为关闭状态时关闭开口部21,因此,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从开口部21侵入主体部2的情况。
详细而言,介质收容部3在插入方向的前端侧亦即-Y方向侧具有第1区域31,并且在插入方向的后端侧亦即+Y方向侧具有第2区域32。而且,开闭盖33通过成为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记录完毕介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不使介质收容部3从主体部2脱离地将记录完毕介质从记录装置1取出。即,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用户的作业性。
此处,介质收容部3构成为如图2、图11以及图12等表示的那样均在重力方向上具有上侧的面亦即第1区域31的表面31a以及第2区域32的表面32a,能够在表面31a载置记录前介质且能够在表面32a载置记录完毕介质。如图11以及图12等表示的那样,在表面31a设置有能够与使用的介质的宽度匹配地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宽度调整部37a以及宽度调整部37b。此外,划分壁35中的可移动划分壁35a能够与使用的介质的长度匹配地沿着Y轴方向移动。通过具备这样的结构的介质收容部3,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记录于多种大小的介质。
而且,能够在使开闭盖33成为打开状态时的重力方向上上侧的面亦即表面33a载置记录完毕介质的至少一部分。此处,如图2表示的那样,表面32a以及使开闭盖33成为打开状态时的表面33a以随着向与记录完毕介质的排出方向对应的+Y方向进入而记录完毕介质的载置位置变高的方式倾斜。在表面32a以及使开闭盖33成为打开状态时的表面33a具有这样的倾斜,从而能够抑制在排出了记录完毕介质时记录完毕介质从记录装置1向外部飞出的情况,此外,能够抑制记录完毕介质的层叠不一致。
此处,如图3~图5等表示的那样,在开闭盖33的表面33a设置有凹部33b,在主体部2设置有嵌合部105,上述嵌合部105设置有与凹部33b嵌合的凸部105b。嵌合部105构成为在开闭盖33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以转动轴106为基准转动而能够移动至能够相对于凹部33b嵌合的位置和相对于凹部33b没有嵌合的位置。在开闭盖33处于关闭状态时凸部105b相对于凹部33b嵌合,从而维持关闭状态。即,嵌合部105发挥作为将开闭盖33维持为关闭状态的维持部的作用。
此处,对嵌合部105的转动机构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将介质在输送路径K1以及输送路径K2中输送。此外,能够使喷出头4与滑架5一起在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而执行记录动作。此处,旋转辊13、输送辊对15以及排出辊对18等构成介质的输送部,滑架5以及赋予使该滑架5移动的驱动力的未图示的马达等构成使喷出头4在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
如图3~图6等表示的那样,在构成排出辊对18的驱动辊19设置有能够伴随着驱动辊19的旋转而以恒定的转动范围转动的杆109和伴随着驱动辊19的旋转而旋转的齿轮101。杆109伴随着驱动辊19的旋转而移动至在X轴方向上与滑架5的侧面5a对置的位置和在X轴方向上不与滑架5的侧面5a对置的位置。
齿轮101由图3等表示的弹簧102向-X方向侧施力,但若杆109配置于图3~图6表示的位置,滑架5向+X方向侧移动,伴随于此,通过滑架5的侧面5a而向+X方向侧移动,则伴随着杆109向+X方向的移动而向+X方向侧移动。另外,杆109向图3~图6表示的位置的配置即杆109向在X轴方向上与滑架5的侧面5a对置的位置的配置通过使驱动辊19向与介质的输送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来进行。相反,杆109向在X轴方向上不与滑架5的侧面5a对置的位置的配置通过使驱动辊19向与介质的输送时相同的方向旋转来进行。在齿轮101移动至+X方向侧的前方的位置存在与齿轮101嵌合的小齿轮103,齿轮101的齿101a与小齿轮103的齿103a嵌合。
齿轮101伴随着驱动辊19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嵌合于齿轮101的小齿轮103也伴随着驱动辊19的旋转而旋转。此处,如图3~图5表示的那样,小齿轮103与在Y轴方向上延设的齿条104嵌合,上述齿条104设置有与该小齿轮103的齿103a嵌合的齿104a。因此,若伴随着驱动辊19的旋转,经由齿轮101而使小齿轮103旋转,则齿条104沿着Y轴方向移动。如图3~图5表示的那样,齿条104的+Y方向侧的端部104b配置于能够与嵌合部105的端部105a接触的位置。而且,若在嵌合部105将开闭盖33维持为关闭状态的状态下使齿条104向+Y方向侧移动,则嵌合部105转动而使凸部105b相对于凹部33b的嵌合解除。
若针对上述进行总结,则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输送辊对15等输送部,其沿输送方向输送介质;滑架5等移动机构,其使喷出头4在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作为维持部的嵌合部105,其将开闭盖33维持为关闭状态;以及作为解除机构的齿轮101、小齿轮103以及齿条104等,其将开闭盖33的关闭状态解除。而且,该解除机构构成为伴随着喷出头4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而能够开始将开闭盖33的关闭状态解除的解除动作。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这样的结构,因此,伴随着与开始记录相伴的喷出头4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能够自动开始解除动作,能够省去用户打开开闭盖33的麻烦,并且能够抑制与开闭盖33的忘记打开相伴的介质的损伤。此外,通过使用喷出头4的移动机构作为解除机构,不需要设置专用的动力源作为解除机构,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此处,本实施例的开闭盖33构成为伴随着关闭状态的解除,通过自重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但是,在不存在调整开闭盖33的转动速度的结构的情况下,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恐怕开闭盖33猛烈地与记录装置1的设置面碰撞而产生较大的声音、恐怕开闭盖33会损伤。因此,本实施例的开闭盖33如图11以及图7等表示的那样,具备开闭速度调整部36,上述开闭速度调整部36调整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的转动速度。
如图7表示的那样,开闭速度调整部36具有:突起部36a,其设置于第2区域32,并能够在能够与开闭盖33接触的位置沿着Y轴方向移动;以及弹簧36b,其使突起部36a朝向开闭盖33而向+Y方向施力。开闭盖33在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状态如图7的左上侧的图、图7的中央的图、图7的右下侧的图那样变化,但如图7的各个图表示的那样,无论开闭盖33成为怎样的状态,突起部36a均持续与开闭盖33接触。因此,在状态如图7的左上侧的图、图7的中央的图、图7的右下侧的图那样变化时,通过突起部36a与开闭盖33的摩擦力,将开闭盖33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的转动速度调整为比没有设置有开闭速度调整部36的结构慢。
这样,优选具备开闭速度调整部36,上述开闭速度调整部36对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变更姿势时的开闭盖33的开闭速度进行调整。这是由于能够抑制例如用户猛烈地过度打开开闭盖33而开闭盖33与记录装置1的设置面激烈碰撞而产生较大的声音、使该开闭盖33损伤等这样的情况。
此外,如图8~图10表示的那样,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开闭传感器107,上述开闭传感器107检测开闭盖33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例如利用开闭传感器107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省略开闭盖33为打开状态时记录开始前用于打开开闭盖33的动作,能够使记录开启动作变短等。
详细而言,如图8~图10表示的那样,主体部2具有移动部108,上述移动部108在开闭盖33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前端108a与开闭盖33的面33c接触。移动部108构成为由弹簧110向+Y方向侧施力,并且能够沿着Y轴方向在预定范围移动。在移动部108的-Y方向侧设置有按压部108b,如比较图9以及图10可知的那样,构成为伴随着移动部108向-Y方向侧移动,开闭传感器107的开关部107a向-Z方向被按压。开闭传感器107在开关部107a向-Z方向被按压的情况下判断为开闭盖33为关闭状态,在开关部107a没有向-Z方向被按压的情况下判断为开闭盖33为打开状态。但是,不特别限定于开闭盖33的开关闭状态的检测机构。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它们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也可以是不具备开闭盖33的结构。在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使介质收容部3构成为从壳体的开口飞出,从而能够抑制记录完毕介质的落下,并且容易取出记录完毕介质。而且,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开闭盖33以及使该开闭盖33动作的机构、开闭动作时间。

Claims (7)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
主体部,设置有所述记录部;以及
介质收容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拆装且收容所述介质,
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
第1区域,收容所述介质中的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之前的记录前介质;以及
第2区域,收容所述介质中的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之后的记录完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收容部在从重力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位置具有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
所述第1区域的介质收容空间与所述第2区域的介质收容空间在重力方向上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收容部通过从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开口部向插入方向插入而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且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具有在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下能够开闭的开闭盖,
所述开闭盖通过成为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所述介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成为关闭状态而能够关闭所述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收容部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具有所述第1区域,并且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后端侧具有所述第2区域,
所述开闭盖通过成为所述打开状态而能够载置所述记录完毕介质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沿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介质;
移动机构,使所述记录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维持部,将所述开闭盖维持为所述关闭状态;以及
解除机构,将所述开闭盖的所述关闭状态解除,
所述解除机构构成为伴随着所述记录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移动而能够开始将所述开闭盖的所述关闭状态解除的解除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开闭速度调整部,所述开闭速度调整部对从所述关闭状态向所述打开状态变更姿势时的所述开闭盖的开闭速度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开闭传感器,所述开闭传感器检测所述开闭盖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还是处于所述关闭状态。
CN202310327492.4A 2022-04-01 2023-03-29 记录装置 Pending CN1168905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1672A JP2023151833A (ja) 2022-04-01 2022-04-01 記録装置
JP2022-061672 2022-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0547A true CN116890547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192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7492.4A Pending CN116890547A (zh) 2022-04-01 2023-03-29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9191A1 (zh)
JP (1) JP2023151833A (zh)
CN (1) CN11689054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19191A1 (en) 2023-10-05
JP2023151833A (ja)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3363B2 (ja) 給紙カセット
JP4600504B2 (ja) シート案内装置
JP20121664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防塵用カバー
JP557353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12140745A (zh) 记录装置
JP700201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16890547A (zh) 记录装置
JP200621865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15139660B (zh) 复合机、复合机的维护方法及复合机的制造方法
CN111845070B (zh) 记录装置
CN112850257B (zh) 记录装置
JP7451991B2 (ja) 記録装置
US1153546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888261B2 (ja) 記録装置
JP6725869B2 (ja) 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703653B2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9116050A (ja) 記録装置
JP5724365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20150151545A1 (en) Recording device
JP2006240081A (ja) 手提げ用ハンドル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5728989B2 (ja) 記録装置
JP2021167096A (ja) 記録装置
JP2023151842A (ja) 記録装置
JP2023151829A (ja) 記録装置
JP2001097560A (ja)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