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3989B -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3989B
CN116873989B CN202311156972.5A CN202311156972A CN116873989B CN 116873989 B CN116873989 B CN 116873989B CN 202311156972 A CN202311156972 A CN 202311156972A CN 116873989 B CN116873989 B CN 116873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cobalt
nickel
precursor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6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3989A (zh
Inventor
石海壅
程磊
张宝
徐宝和
丁瑶
邓鹏�
邓梦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6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3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3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3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3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3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nickel,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0Agglomerate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1Powder tap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通过分阶段控制共沉淀反应过程体系的条件,可以获得一次颗粒为细小薄片、二次颗粒为球形或类球形颗粒、表面积较高、振实密度适中、小粒径且颗粒内外疏松程度基本一致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该前驱体制备的正极材料不易塌缩,进而改善循环性能,且疏松、多孔结构能为电子提供了快速迁移的通道、提高了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其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凭借电压稳定、容量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少、循环稳定、消耗低、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替代铅酸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动工具、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随着科技发展,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三元系材料具有高的可逆比容量,可以更好地满足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是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高度定制化的标准品,是生产镍钴锰三元正极的关键性材料。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理化性能,从而影响锂电池的核心电化学性能。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最常见的制备工艺为共沉淀法,此种制备工艺可以较容易制得振实密度高,内部结构较为密实,比容量大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但由于比表面积相对较低,容易导致所制得的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较低,低比表面积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的面积较少,影响离子迁移及吸附速度,从而使得电池的倍率性下降,电池的能量密度下降。
为解决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比表面积较低的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15353153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工艺,采用高pH工艺,高温氧化气体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高比表面积三元前驱体,然而此工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pH工艺增加了碱液(沉淀剂)的使用量,加热氧化气体增加了能耗,因而增加了制备成品,不利于降本增效;
(2)高pH工艺容易造成后期体系出核风险增加,粒度分布也有加宽的风险,且不易进行过程控制,增加了人员的操作难度。
公开号为CN115043438A的专利亦提供了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工艺,采用成核期弱氧化气氛,降pH生长期惰性气氛和氧化生长期强氧化气氛来制得高比表面积三元前驱体,然而此工艺制得的三元前驱体在实际操作时会存在颗粒内核疏松度不足的风险,从而导致制成正极材料和电池后,离子进入内核能力下降,无法有效的利用颗粒整体的性能;而且此发明工艺制得前驱体的比表面积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更高比表面积、中等振实密度、小粒径且颗粒内外疏松程度相差较小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及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1~13,反应气氛中氧体积含量在4%以上,所述共沉淀反应包括晶种形成阶段和晶体生长阶段;与晶种形成阶段相比,晶体生长阶段反应体系的pH更低,反应气氛中氧含量更高,且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搅拌转速不高于晶种形成阶段;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包括前驱体粒径生长至目标粒径的60~80%的第一阶段和前驱体粒径生长至目标粒径的第二阶段,且第二阶段的反应体系pH低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反应气氛中氧含量高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小于等于第一阶段。
作为优选,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配制镍、钴、锰的混合金属盐溶液;配制沉淀剂溶液;配制络合剂溶液;配制反应釜底液;
(2)向反应釜底液中并流通入混合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进行分阶段的共沉淀反应,直至获得目标粒径前驱体的浆料;
(3)将所得前驱体浆料经陈化、干燥、筛分除铁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
作为优选,所述晶种形成阶段中,搅拌转速为400~10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80~12.00;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A控制为4~8%,反应体系温度为58~62℃。
作为优选,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中,搅拌转速为350~9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50~11.90;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B为6~12%;反应体系温度为55~65℃。
作为优选,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中,搅拌转速为300~8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25~11.75;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C为8~20%;反应体系温度为55~65℃。
进一步优选,所述晶种形成阶段氨浓度C(NH4 +)控制为6~6.5g/L。
进一步优选,所述晶体生长阶段氨浓度C(NH4 +)为5~8g/L。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底液的pH值为11.0~13.0,进一步优选为11.80~12.00;反应釜底液中氨浓度C(NH4 +)为4~10g/L,进一步优选为5~8g/L;温度为55~65℃。
作为优选,所述镍、钴、锰的混合金属盐为硫酸盐、硝酸盐、可溶性卤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总和为1~3mol/L;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摩尔比为0.60~0.80׃0~0.10׃0.10~0.40。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剂为NaOH、KOH、Ba(OH)2、Na2CO3或LiOH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NaOH;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15mol/L,进一步优选为8~12mol/L。
作为优选,所述络合剂为氨水、碳酸氢铵、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钠或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优选使用氨水;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1~8mol/L,进一步优选为2~5mol/L。
作为优选,所述前驱体的目标粒径为2~6μm。
作为优选,所述晶种形成阶段的反应时长为1~10h;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的反应时长为5~40h;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的反应时长为15~60h。
作为优选,步骤(2)中,体系中氧含量通过控制进反应釜的室温纯净空气和氮气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采用前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正极材料,采用前述的前驱体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前驱体与锂源焙烧得到;
或采用前述的前驱体或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前驱体与锂源、掺杂金属化合物焙烧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能合成比表面积较高、振实密度适中、小粒径且颗粒内外疏松程度基本一致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前驱体比表面积可达到15~40m²/g,具有较为适中的振实密度,在1.2~1.6g/cm³,且所制得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内外疏松程度相差较小,颗粒整体孔隙分布较均匀。由于前驱体内外均匀的结构,能使后续制备的正极材料不易塌缩,改善所制备的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粒径分布均匀的颗粒,使材料的一致性较好;疏松、多孔结构能够为锂离子电池内电子提供了快速迁移的通道,进而提高其倍率性能,且疏松、多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后续制备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改善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改善电子传输性能,提高能量密度。
本方法采用常规的共沉淀法工艺,反应工艺不需要一直维持高pH条件,降低了人员操作难度,同时降低了反应后期出核的风险。此外控制反应气氛的气体为室温气体即可,无需预热气体工序,减少了耗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2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SEM图。
图4为实施例2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的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3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SEM图。
图6为实施例3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1~13,反应气氛中氧体积含量在4%以上;所述共沉淀反应包括晶种形成阶段和晶体生长阶段;与晶种形成阶段相比,晶体生长阶段反应体系的pH更低,反应气氛中氧含量更高,且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搅拌转速不高于晶种形成阶段。不仅可以获得较为疏松、多孔的晶种内核,且以利于中后期前驱体二次颗粒较为快速的生长,从而达到外部疏松的目的。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包括前驱体粒径生长至目标粒径的60~80%的第一阶段和前驱体粒径生长至目标粒径的第二阶段。控制第二阶段的反应体系pH低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反应气氛中氧含量高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小于等于第一阶段,以使得颗粒继续以合适速度达到目标粒径,使外部结构保持疏松和多孔,且与内部结构的疏松度相差较小。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生长的第一阶段相对于晶种形成阶段,pH下调幅度为0.05~0.30,氧体积含量上调的幅度为2~5%,搅拌转速的下调幅度为0~100rpm。通过进一步优化pH、氧含量和搅拌转速的调整幅度,有利于降低内核和外部结构的疏松度差异,获得疏松度一致性更高的结构,进而进一步改善材料的稳定性。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生长阶段中,第二阶段相对于第一阶段,pH下调的幅度为0.20~0.30,氧体积含量上调的幅度为3~8%,搅拌转速下调的幅度为50~100rpm。通过进一步优化pH、氧含量和搅拌转速的调整幅度,有利于降低外部结构中内外的疏松度差异,获得疏松度一致性更高的结构,进而进一步改善材料的稳定性。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配制镍、钴、锰的混合金属盐溶液;配制沉淀剂溶液;配制络合剂溶液;配制反应釜底液;
(2)向反应釜底液中并流通入混合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进行分阶段的共沉淀反应,直至获得目标粒径前驱体的浆料;
(3)将所得前驱体浆料经陈化、干燥、筛分除铁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
作为优选,所述晶种形成阶段中,搅拌转速为400~10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80~12.00;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A为4~8%,反应体系温度为58~62℃。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中,搅拌转速为350~9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50~11.90,进一步优选为11.70~11.90;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B为6~12%;反应体系温度为55~65℃。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中,搅拌转速为300~8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25~11.75,进一步优选为11.50~11.75;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C为8~20%;反应体系温度为55~65℃。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种形成阶段氨浓度C(NH4 +)控制为6~6.5g/L。通过优化氨浓度,可以提高晶种内核的一致性。
通过优化氨浓度,可以改善前驱体的一致性。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中,氨浓度C(NH4 +)为5.0~8.0g/L,进一步优选氨浓度C(NH4 +)为5.5~7.0g/L。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中,氨浓度C(NH4 +)为5.0~8.0g/L,进一步优选氨浓度C(NH4 +)为5.0~6.5g/L。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釜底液的pH值为11.0~13.0,进一步优选为11.80~12.00;反应釜底液中氨浓度C(NH4 +)为4~10g/L,进一步优选为5~8g/L;温度为55~65℃。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反应釜中通入适量的水,一般为反应釜容积的1/2~2/3,作为反应釜底液的基础,然后可加入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调节反应釜底液的参数。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盐溶液A流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和反应釜容积,可选1~1000L/h之间的任意流量。
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镍、钴、锰的混合金属盐为硫酸盐、硝酸盐、可溶性卤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总和为1~3mol/L;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摩尔比为0.60~0.80׃0~0.10׃0.10~0.40。
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剂为NaOH、KOH、Ba(OH)2、Na2CO3或LiOH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NaOH;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15mol/L,进一步优选为8~12mol/L。
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络合剂为氨水、碳酸氢铵、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钠或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优选使用氨水;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1~8mol/L,进一步优选为2~5mol/L。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驱体的目标粒径为2~6μm。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种形成阶段的反应时长为1~10h;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的反应时长为5~40h;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的反应时长为15~60h。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体系中氧含量通过控制进反应釜的室温纯净空气和氮气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采用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部分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驱体的化学式为NixCoyMn1-x-y(OH)2,其中,0.60≤x≤0.80,0≤y≤0.1;一次颗粒为厚度10~100nm的细小薄片,二次颗粒为粒径2~6μm的球形或类球形颗粒,二次颗粒疏松多孔,且前驱体二次颗粒内外疏松程度相差较小,孔隙分布较均匀,其中,一次颗粒以交叉排布的方式团聚为二次颗粒;二次颗粒振实密度≥1.2g/cm3,进一步优选为1.2~1.6g/cm3,比表面积≥ 15m²/g,进一步优选为≥ 18m²/g,更进一步优选为18~45m²/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正极材料,采用前述的前驱体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前驱体与锂源焙烧得到;
或采用前述的前驱体或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前驱体与锂源、掺杂金属化合物焙烧得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Ni:Co:Mn的摩尔比为0.60:0.10:0.30的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混合盐溶液,金属离子总浓度2mol/L;
步骤二、在自出清(自动提浓、提固含量)50L反应釜加入清水至浸没釜内pH测试探头,约为反应釜的3/5容积。向水中加入碱液和氨水,使溶液的pH为11.9,氨浓度6g/L。开启搅拌,转速调至800rpm,釜内不通任何气体,反应釜夹套内通入循环水并加热,使反应釜内底液升温并维持在60±2℃;
步骤三、使用反应釜自控系统将1.5L/h的混合盐溶液与已设置好开度的10mol/L的碱液、5mol/L的氨水加入反应釜,在搅拌转速800rpm,pH为11.90~11.95、氨浓度6~6.5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3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氧体积含量6~7%控制反应气氛,得到粒度(D50)1.9~2.1μm的前驱体晶种内核浆料;
步骤四、搅拌转速降至750rpm,pH逐渐降低至11.80~11.90,在氨浓度5.5~6.5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继续反应24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10~11%,得到粒度(D50)2.5μm左右的前驱体浆料;
步骤五、搅拌转速降至650rpm,pH逐渐降低至11.55~11.65,在氨浓度5.0~6.5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继续反应36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15~16%,得到粒度(D50)3.3~3.5μm的前驱体浆料。
步骤六、将所得的前驱体浆料搅拌陈化2h后经进行洗涤、干燥、筛分除铁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成品材料。
实施例2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Ni:Co:Mn的摩尔比为0.74:0.06:0.20的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混合盐溶液,金属离子总浓度为2mol/L;
步骤二、在自出清50L反应釜加入清水至浸没釜内pH测试探头,约为反应釜的3/5容积。向水中加入碱液和氨水,使溶液的pH为11.95,氨浓度7g/L。开启搅拌,转速调至800rpm,釜内不通任何气体,反应釜夹套内通入循环水并加热,使反应釜内底液升温并维持在60±2℃;
步骤三、使用反应釜自控系统将1.5L/h的混合盐溶液与已设置好开度的10mol/L的碱液、5mol/L的氨水加入反应釜,在搅拌转速800rpm,pH=11.95~12.00、氨浓度6~6.5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5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7~8%,得到粒度(D50)1.8~2.0μm的前驱体晶种内核浆料;
步骤四、搅拌转速维持800rpm,pH逐渐降低至11.75~11.85,在氨浓度6~7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继续反应32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11~12%,得到粒度(D50)2.4μm左右的前驱体浆料;
步骤五、搅拌转速降至700rpm,pH逐渐降低至11.50~11.60,在氨浓度5.0~6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继续反应45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17~19%,得到粒度(D50)3.0~3.2μm的前驱体浆料。
步骤六、将所得的前驱体浆料搅拌陈化2h后经洗涤、干燥、筛分除铁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成品材料。
实施例3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Ni:Co:Mn的摩尔比为0.78:0.04:0.18的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混合盐溶液,金属离子总浓度2mol/L;
步骤二、在自出清1000L反应釜加入清水至浸没釜内pH测试探头,约为反应釜的3/5容积。向水中加入碱液和氨水,使溶液的pH为11.95,氨浓度7g/L。开启搅拌,转速调至400rpm,釜内不通任何气体,反应釜夹套内通入循环水并加热,使反应釜内底液升温并维持在60±2℃;
步骤三、使用反应釜自控系统将30L/h的混合盐溶液与已设置好开度的10mol/L的碱液、5mol/L的氨水加入反应釜,在搅拌转速400rpm,pH=11.95~12.00、氨浓度6~6.5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8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4~6%,得到粒度(D50)2.0~2.2μm的前驱体晶种内核浆料;
步骤四、搅拌转速降至370rpm,pH逐渐降低至11.80~11.90,在氨浓度6~7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继续反应40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8~9%,得到粒度(D50)2.6μm左右的前驱体浆料;
步骤五、搅拌转速降至320rpm,pH逐渐降低至11.60~11.70,在氨浓度5.5~6.5g/L、温度59.5~60.5℃的条件下反应继续反应60h,反应期间用室温空气和氮气调控气氛氧体积含量10~13%,得到粒度(D50)3.6~3.8μm的前驱体浆料。
步骤六、将所得的前驱体浆料搅拌陈化2h后经洗涤、干燥、筛分除铁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成品材料。
对实施例1-3所得的前驱体成品材料进行形貌测试,如图1-图6所示。
图1、图2分别为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SEM图和剖面图,图1中可看到呈薄片状的一次颗粒交叉团聚成球形度较好的二次颗粒,且颗粒间大小相差较小,一致性较好。图2中可看到二次颗粒内部非常疏松,孔隙较多,且内外一次颗粒排布相对均匀;一次颗粒厚度约为20~60nm。
图3、图4分别为实施例2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SEM图和剖面图,图3中可看到较实施例1更薄的一次颗粒交叉团聚成球形度较好的二次颗粒,颗粒间大小相差较小,一致性较好,图4中可看到二次颗粒内部虽无实施例1疏松,但孔隙较实施例1细且多,且内外一次颗粒排布同样相对均匀;一次颗粒厚度约为10~30nm。
图5、图6分别为实施例3所制备得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SEM图和剖面,图5中可看到较实施例1、2厚的一次颗粒交叉团聚成球形度较好的二次颗粒,颗粒间大小同样相差较小,一致性较好;图6中可看到二次颗粒内部同样非常疏松,孔隙较大且明显,且内外一次颗粒排布均匀;一次颗粒厚度约为50~100nm。
表1为实施例1~3制备的前驱体成品的振实密度与比表面积数据。
表1各实施例振实密度与比表面积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1~13,反应气氛中氧体积含量在4%以上,所述共沉淀反应包括晶种形成阶段和晶体生长阶段;与晶种形成阶段相比,晶体生长阶段反应体系的pH更低,反应气氛中氧含量更高,且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搅拌转速不高于晶种形成阶段;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包括前驱体粒径生长至目标粒径的60~80%的第一阶段和前驱体粒径生长至目标粒径的第二阶段,且第二阶段的反应体系pH低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反应气氛中氧含量高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小于等于第一阶段;
所述晶种形成阶段中,搅拌转速为400~10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80~12.00;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A控制范围为4~8%;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中,搅拌转速为350~9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50~11.90;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B为6~12%;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中,搅拌转速为300~800rpm,反应体系pH值为11.25~11.75;反应气氛的氧体积含量C为8~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配制镍、钴、锰的混合金属盐溶液;配制沉淀剂溶液;配制络合剂溶液;配制反应釜底液;
(2)向反应釜底液中并流通入混合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进行分阶段的共沉淀反应,直至获得目标粒径前驱体的浆料;
(3)将所得前驱体浆料经陈化、干燥、筛分除铁后,得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种形成阶段中,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8~62℃;氨浓度C(NH4 +)控制为6~6.5g/L。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中,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5~65℃;氨浓度C(NH4 +)为5~8g/L;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中,反应体系的温度为55~65℃;氨浓度C(NH4 +)为5~8g/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底液的pH值为11.0~13.0,反应釜底液中氨浓度C(NH4 +)为4~10g/L,温度为55~6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的混合金属盐为硫酸盐、硝酸盐、可溶性卤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总和为1~3mol/L;所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的摩尔比为0.60~0.80∶0~0.10∶0.10~0.40;
所述沉淀剂为NaOH、KOH、Ba(OH)2、Na2CO3或LiOH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5~15mol/L;
所述络合剂为氨水、碳酸氢铵、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钠或草酸;所述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1~8mol/L。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的目标粒径为2~6μm;
所述晶种形成阶段的反应时长为1~10h;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一阶段的反应时长为5~40h;
所述晶体生长阶段的第二阶段的反应时长为15~60h。
8.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9.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驱体与锂源焙烧得到;
或采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驱体与锂源、掺杂金属化合物焙烧得到。
1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极材料。
CN202311156972.5A 2023-09-08 2023-09-08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16873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6972.5A CN116873989B (zh) 2023-09-08 2023-09-08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6972.5A CN116873989B (zh) 2023-09-08 2023-09-08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3989A CN116873989A (zh) 2023-10-13
CN116873989B true CN116873989B (zh) 2023-12-08

Family

ID=8826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6972.5A Active CN116873989B (zh) 2023-09-08 2023-09-08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398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7973A (zh) * 2020-09-30 2021-02-12 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得的正极材料前驱体
CN113860395A (zh) * 2021-11-11 2021-12-31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表面积中空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5222A (zh) * 2021-11-30 2022-03-01 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孔隙结构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8988A (zh) * 2022-03-31 2022-04-29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24196A (zh) * 2022-03-23 2022-07-29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乡)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长循环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463A (zh) * 2022-09-26 2022-12-02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Ncm6系前驱体通过氧化增大比表面积的控制方法
CN115594230A (zh) * 2022-10-18 2023-01-13 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Cn) 一种Yolk-shell结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61714A (zh) * 2023-02-02 2023-05-26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42335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正极和涉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7973A (zh) * 2020-09-30 2021-02-12 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得的正极材料前驱体
CN113860395A (zh) * 2021-11-11 2021-12-31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表面积中空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5222A (zh) * 2021-11-30 2022-03-01 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孔隙结构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42335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正极和涉电设备
CN114824196A (zh) * 2022-03-23 2022-07-29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乡)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长循环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8988A (zh) * 2022-03-31 2022-04-29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463A (zh) * 2022-09-26 2022-12-02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Ncm6系前驱体通过氧化增大比表面积的控制方法
CN115594230A (zh) * 2022-10-18 2023-01-13 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Cn) 一种Yolk-shell结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61714A (zh) * 2023-02-02 2023-05-26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3989A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5609B2 (en) High voltage lithium nickel cobalt manganese oxide precursor,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high voltage lithium nickel cobalt manganese oxide cathode material
US11440811B2 (en) Ternary precursor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247970B (zh) 一种中空型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制备方法
CN113735190B (zh) 一种小颗粒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2234B (zh) 浓度梯度的单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0527B (zh) 一种中空型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1850A (zh) 一种在三元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控制其形貌的方法
KR101883406B1 (ko) 양극 활물질 전구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양극 활물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상기 양극 활물질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5028215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前驱体材料、正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14314541B (zh) 一种高压密用磷酸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2658B (zh)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US20240025760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ternary precursor
CN105261737A (zh)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78883A (zh) 一种表面富钴型低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873989B (zh)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CN116514180A (zh) 三元前驱体材料、制备方法、三元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15403076A (zh) 一种多孔球形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三元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和电池
CN112408351A (zh) 一种高压实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及磷酸铁锂
CN117208977B (zh) 高容量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40782B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76534B (zh) 高循环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正极材料和电池
CN117980271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7735624A (zh) 一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038964A (zh) 超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钠离子电池
CN117049611A (zh) 一种钠离子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