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0888B -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0888B
CN116850888B CN202311064856.0A CN202311064856A CN116850888B CN 116850888 B CN116850888 B CN 116850888B CN 202311064856 A CN202311064856 A CN 202311064856A CN 116850888 B CN116850888 B CN 116850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avity
main shaft
turntable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648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50888A (zh
Inventor
杜保东
可建
金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shu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648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0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50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0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50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0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5Discharge mechanisms
    • B01F35/754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 B01F35/75455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using a rotary discharge means, e.g. a screw beneath the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27Mixers with stator-rotor systems, e.g. with intermeshing teeth or cylinders or having orif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30Driving arrangements; Transmissions; Couplings; Brakes
    • B01F35/32Driv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5Discharge mechanisms
    • B01F35/754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 B01F35/75455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using a rotary discharge means, e.g. a screw beneath the receptacle
    • B01F35/754551Discharg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er using a rotary discharge means, e.g. a screw beneath the receptacle using helical screw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分散机构包括分散组件、主轴和排料组件,分散组件包括用于剪切物料的剪切通道、与剪切通道连通的排料腔以及与排料腔连通的安装通孔和排料口;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通孔上;排料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一转盘安装在主轴上且位于排料腔内,第一转盘将排料腔在主轴的轴向方向上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一过料口,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用于使所述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本申请的分散机构能够解决分散组件与主轴之间连接处容易进入物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浆料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分散机构由分散组件和驱动分散组件工作的主轴组成,分散组件用于对物料剪切分散,分散组件分散后的物料经排料口排出,然而,由于主轴是相对转动的,分散组件与主轴连接的部分想要做到完全密封是比较困难的,分散组件与主轴连接的位置易于进入物料,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以解决分散机构中的分散组件与主轴之间连接处容易进入物料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散机构,包括分散组件、主轴和排料组件,所述分散组件包括用于剪切物料的剪切通道、与所述剪切通道连通的排料腔以及与所述排料腔连通的安装通孔和排料口;所述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上;所述排料组件包括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安装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所述排料腔内,所述第一转盘将所述排料腔在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上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一过料口,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用于使所述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盘在转动时能够产生负压,以使所述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从而使得自剪切通道进入排料腔内的物料会停留在第一内腔内,而很少进入第二内腔内,从而物料不易于进入与第二内腔连通的安装通孔与主轴之间。而且,基于第一转盘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一过料口,在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的情况下,第二内腔内即使进入了少量的物料,第二内腔内的物料也会及时从第一过料口再次进入第一内腔,从而能够降低物料进入与第二内腔连通的安装通孔与主轴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盘包括第一排料面,所述第一排料面用于跟随所述第一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
本实施例方式中,通过第一排料面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排料面在转动时能够产生负压,以使所述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从而使得自剪切通道进入排料腔内的物料会停留在第一内腔内,而很少进入第二内腔内,从而物料不易于进入与第二内腔连通的安装通孔与主轴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盘包括第一内轴部以及环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轴部上的多个第一排料部,所述第一内轴部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排料部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一过料口,多个所述第一排料部上均包括所述第一排料面。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第一排料部环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设置,由此第一转盘形成的多个第一过料口都均匀设置,从而使得第二内腔内的任何位置的物料都能够及时通过邻近的第一过料口,降低物料进入与第二内腔连通的安装通孔与主轴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料面为平面,所述第一排料面与参考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参考面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垂直。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一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呈夹角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排料面在转动时能够产生负压,使得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的压强。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5°-3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料面在转动时会产生朝向环形腔的气流,当第一夹角大于30度时,产生朝向环形腔的气流会比较大,而导致物料在剪切通道内停留不易出来,而造成物料在剪切通道内堵塞,当第一夹角小于5度时,又无法起到将第二内腔的物料排到第一内腔的作用。在第一夹角处于5-30度时,则即不会产生太大的气流致使物料在剪切通道内堵塞,又足以使第二内腔的物料流向第一内腔。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组件还包括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安装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并将所述第一内腔沿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过料口,所述第二转盘包括第二排料面,所述第二转盘转动时,所述第二排料面用于推动物料朝向第二转盘旋转的切线方向和朝向第一转盘的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转盘转动,第二排料面能够推动物料朝向第二转盘旋转的切线方向和朝向第一转盘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为第一子腔内的物料提供动力自排料口排出,提高排料效率。第一转盘转动时,由于第一排料面与参考面呈夹角设置,且第一排料面在转动时产生负压使第一内腔内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的压强,从而第一排料面能够将物料朝向第二转盘的方向驱动,从而通过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能够将物料限制在第一子腔内,并能够提高第一子腔内的物料的排出效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盘包括第二内轴部、与所述第二内轴部同轴且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环以及环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上的多个第二排料部,所述第二内轴部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排料部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二过料口,多个所述第二排料部上均包括所述第二排料面。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第二排料部连接在第二内轴部和第二连接环之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二排料部在高速运行下的相对稳定性。而且,通过多个第二过料口能够方便物料进入第一子腔,使得结构更为合理。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料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参考面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排料面和所述第二排料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呈夹角设置,第一排料面和所述第二排料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第一转盘对物料产生的朝向第二转盘的推力,能够被第二转盘抵平衡掉,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内腔的物料进入第二内腔。而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能够将物料朝向旋转的切线方向推动物料,从而能够提高物料的排出能力,比如可以将物料排向更高的位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壳体、转子以及环形挡板,所述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环形腔、所述排料腔以及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转子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转子位于所述环形腔内,所述转子与所述环形腔内壁间隔形成所述剪切通道,所述环形挡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环形挡板将所述环形腔和所述排料腔分隔,所述环形挡板围合形成出料通孔,所述出料通孔连通所述剪切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排料腔,所述第二转盘外径大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环形挡板的内径小于第二转盘的外径,在环形挡板的遮挡下,物料自剪切通道流出后更易于经过第二过料口进入第一子腔,而不是自第二转盘的外圈与排料腔内壁之间流向第一子腔,从而提高出料能力,还能够降低物料自第一转盘的外圈进入第二内腔的几率,这是因为当环形挡板的内径大于第二转盘的外径,则部分物料自第二转盘的外圈与排料腔内壁之间流向第一子腔,此部分物料不能够被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有效推动加速,从而此部分物料的排出能力更低,而且在排料腔内壁的导流作用,此部分物料易于沿排料腔内壁流向第二内腔。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一体成型。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一体成型,从而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不存在间隙,就不会积留物料。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料面与参考面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排料面在所述第一夹角为5°-30°的范围内环绕第一轴线可转动设置,所述参考面垂直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第一轴线垂直于主轴的中心轴线。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料面在受到外力后会环绕第一轴线转动,其中,受到的外力越大,则转动后的第一夹角越大,在第一夹角越大时,第一排料面产生的负压越大,则第二内腔和第一内腔之间的压强差则越大。第一内腔内的物料越多时,物料进入第二内腔内的几率越大,同时第一排料面受到物料的反作用力越大,第一夹角则越大,第一夹角变大可以提高进入第二内腔的物料自第一过料口回流至第一内腔的效率,从而在物料比较多时,同样能够降低物料进入安装通孔与主轴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排料面在所述第二夹角为5°-30°的范围内环绕第二轴线可转动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主轴的中心轴线。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料面在受到外力后会环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受到的外力越大,则转动后的第二夹角越大,在第二夹角越大时,第二排料面产生的负压越大,则环形腔和第一子腔之间的压强差则越大。第一子腔内的物料越多时,第二排料面受到物料的反作用力则越大,第二夹角则越大,第二夹角越大时可以提高物料自排料口排出的效率,从而缓解第一子腔内物料太多的问题,从而在物料比较多时,进一步降低物料进入安装通孔与主轴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料部包括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一弹性推料片,所述第一弹性推料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上,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轴部上,所述第一排料面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推料片上,所述第一弹性推料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环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第一夹角的初始角度为5°。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的初始角度为5°,在通过第一排料面推动物料的时候,第一排料面受物料的反作用力,物料越多,反作用力则越大,则第一夹角越大,物料越少,则第一夹角越接近初始角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料部包括第二固定片以及第二弹性推料片,所述第二弹性推料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轴部上,所述第二排料面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推料片上,所述第二弹性推料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第二夹角的初始角度为5°。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的初始角度为5°,在通过第二排料面推动物料的时候,第二排料面受物料的反作用力,物料越多,反作用力则越大,则第二夹角越大,物料越少,则第二夹角越接近初始角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料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转动方向的其中一条切线平行,所述排料口与第一子腔连通。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排料口与第一子腔连通,所述排料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转动方向的其中一条切线平行,从而物料在第一转盘的作用下,能够获得平行于第一转盘转动时切线方向的初速度,与排料口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利于提高物料的排出能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制浆设备,包括挤出机构和如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机构,所述分散机构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挤出机构的外壳,所述分散机构用于分散所述挤出机构排出的物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散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分散机构中的排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排料组件中的第一转盘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排料组件中的第二转盘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一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7中的第一排料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截面图;
图8b为图7中的第一排料部受力时的截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图9中的第二排料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截面图;
图10b为图9中的第二排料部受力时的截面图。
附图说明:
X、第一方向;a、参考面;b、第一夹角;c、第二夹角;F1、主轴的中心轴线;F2、第一轴线;F3、第二轴线;1000、制浆设备;100、机台;200、挤出机构;210、主驱动电机;220、齿轮箱;230、筒体;300、分散机构;310、分散组件;3100、环形腔;3101、剪切通道;3102、排料腔;3103、安装通孔;3104、排料口;3105、入料口;3106、第一内腔;3107、第二内腔;3108、第一子腔;3109、第二子腔;311、壳体;312、定子;3121、外壳;3122、内壳;3123、螺旋水道;313、端盖;314、连接件;315、转子;316、固定件;317、限位件;320、主轴;330、排料组件;331、第一转盘;3311、第一过料口;332、第一内轴部;3321、第一轴孔;333、第一排料部;3331、第一排料面;3332、第一固定片;3333、第一弹性推料片;3334、第一限位部;3335、第一固定部;3336、第一过孔;334、第一连接环;335、第二转盘;3351、第二过料口;336、第二排料部;3361、第二排料面;3362、第二固定片;3363、第二弹性推料片;3364、第二限位部;3365、第二固定部;3366、第二过孔;337、第二内轴部;3371、第二轴孔;338、第二连接环;340、环形挡板;341、出料通孔;35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垂直”、“平行”、“多个”等术语的解释。
垂直:本申请所定义的垂直不限定为绝对的垂直相交(夹角为90度)的关系,允许在组装公差、设计公差、结构平面度的影响等因素所带来的不是绝对的垂直相交的关系,允许存在小角度范围的误差,例如80度至100度的范围的组装误差范围内,都可以被理解为是垂直的关系。
平行:本申请所定义的平行不限定为绝对平行,此平行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基本平行,允许在组装公差、设计公差、结构平面度的影响等因素所带来的不是绝对平行的情况,这些情况会导到滑动配合部和第一门板之间不是绝对的平行,但是本申请也定义为这种情况是平行的。
多个:本申请所定义的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是包括两个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浆设备和一种分散机构,本实施例中的制浆设备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比如电池浆料制造)、造纸行业、纺织行业(比如纺织限位原料的制造)、建筑行业、环保行业(比如处理废弃纸质物)等。本实施例中的分散机构应用于制浆设备中,用于剪切分散物料。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浆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制浆设备1000包括机台100、挤出机构200和分散机构300。
挤出机构200包括主驱动电机210、连接在主驱动电机210的输出端上的齿轮箱220、连接在齿轮箱220的输出端的螺杆挤出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套设在螺杆挤出组件外周的筒体230,其中,主驱动电机210、齿轮箱220以及筒体230均固定于机台100上。主驱动电机210通过齿轮箱220驱动螺杆挤出组件在筒体230内运动,螺杆挤出组件在运动时会对物料挤压、混合、初步剪切以及推动物料在筒体230内前进。
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杆挤出组件可以为单螺杆挤出元件。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杆挤出组件也可以为双螺杆挤出元件。
分散机构300用于分散剪切挤出机构200排出的物料。
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机构300的外壳连接于挤出机构200的外壳,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制浆设备1000的分散机构300和挤出机构200一体式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制浆设备1000的占地面积。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制浆设备1000由于在挤出机构200排出的物料可直接排至分散机构300内,并通过分散机构300加工,中间无需额外的配送以及缓存,从而可以实现连续的制浆工艺,如此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挤出机构200末端设置稀释段的方式相比,不仅提高了物料分散效率,而且不需要设置相当长的稀释段用于物料的分散,可以缩短挤出机构200中的螺杆挤出组件的长度,缩小螺杆挤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量,从而延长螺杆挤出组件及其上功能元件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中在挤出机构200的出料端外接多个搅拌罐的方式相比,由于搅拌罐需要较长的一端时间才可以将物料剪切分散成成品物料,单一搅拌罐无法实现成品物料的连续输出,而多搅拌罐占地面积大、管道结构复杂、复杂的管道结构又带来金属污染、维护难度大等问题。本申请的制浆设备1000具有整个设备简单易控,占地面积小,没有传统的管道阀门切换系统,维护简单,经济实惠,可以实现物料连续化生产的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挤出机构200的外壳即为套设螺杆挤出组件的筒体230。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散机构300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分散机构300可以应用于上文实施例中的制浆设备1000。
参阅图2和图3,分散机构300包括分散组件310、主轴320和排料组件330,分散组件310用于剪切分散物料,排料组件330用于将剪切后的物料排出分散组件310。
分散组件310包括用于剪切物料的剪切通道3101、与剪切通道3101连通的排料腔3102、与排料腔3102连通的安装通孔3103以及与排料腔3102连通的排料口3104,其中,分散组件310用于剪切分散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剪切完成后进入排料腔3102,进入排料腔3102内的物料经过排料组件330作用后经过排料口3104排出。安装通孔3103用于安装主轴320,主轴320转动可带动分散组件310和排料组件330运动。
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组件310包括壳体311和转子315,转子315连接在主轴320上,主轴320可驱动转子315相对壳体311转动,转子315与壳体311内壁之间间隔形成剪切通道3101,转子315的转动能够将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剪切分散。
壳体311设有环形腔3100和排料腔3102,环形腔3100和排料腔3102在第一方向X上排布,其中,第一方向X平行于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壳体311还形成有入料口3105,入料口3105与环形腔3100连通,入料口3105用于与挤出机构200(如图1)连接,挤出机构200挤出的物料自入料口3105进入环形腔3100。转子315位于环形腔3100内,进而由转子315和壳体311内壁间隔形成的剪切通道3101也位于环形腔3100内。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环形腔3100的一端与入料口3105连通,环形腔3100的另一端与排料腔310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环形腔3100的一端和另一端不仅仅包括环形腔3100的轴向端面,还包括环形腔3100靠近轴向端面的侧面的部分。
壳体311包括定子312、端盖313和连接件314,定子31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盖313和连接件314,定子312、端盖313和连接件314围合形成环形腔3100与排料腔3102,其中环形腔3100由定子312及端盖313围合形成,排料腔3102由连接件314围合形成。排料口3104和安装通孔3103形成在连接件314上。
转子315位于环形腔3100内,转子315与定子312之间的间隙为剪切通道3101。
主轴320穿过安装通孔3103延伸至排料腔3102和环形腔3100内,主轴320可转动地设于安装通孔3103内。
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腔3100呈圆柱形。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腔3100也可以呈棱柱形或其它具有一个中心轴线的规则腔室。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制造精度,上述实施方式中,环形腔3100的形状均为大致上所呈现的形状,比如环形腔3100大致呈圆柱形。以下实施例以环形腔3100呈圆柱形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312包括外壳3121和内壳3122,外壳3121和内壳3122可拆卸式连接,内壳3122围合形成环形腔3100,外壳3121包围环绕内壳3122,外壳3121和内壳3122之间形成有螺旋水道3123,通过螺旋水道3123能够使水冷液体流经螺旋水道3123以对内壳3122实现有效充分的散热。
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3121和内壳3122拼装形成,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3121和内壳3122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313与定子312一体成型设置,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313与定子312也可以是拼装形成。
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312与连接件314拼装形成,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子312与连接件314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入料口3105位于端盖313的中心处,且与主轴320在第一方向X上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入料口3105设置在端盖313的其它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旋水道3123也可以通过直线型水道或其它形状的水道替换。
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机构300还包括电机350,电机350用于驱动主轴32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方式中,主轴320为电机350的输出轴。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主轴320则独立于电机350,并与电机35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组件310还包括固定件316和限位件317,固定件316和限位件317用于将转子315固定于主轴320上,以限制转子315相对主轴320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限位件317抵接在连接件314与转子315之间,从而可以通过限位件317限制转子315在第一方向X上向连接件314的方向移动,固定件316固定于主轴320的自由端,并抵接在转子315上,通过固定件316又能够限制转子315在第一方向X上向端盖313的方向移动。
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机构300还包括环形挡板340,环形挡板340固定在壳体311上,环形挡板340位于环形腔3100与排料腔3102之间,以将环形腔3100和排料腔3102分隔开,环形挡板340围合形成有出料通孔341,出料通孔341将环形腔3100与排料腔3102连通。环形腔3100内的物料需要经过出料通孔341进入排料腔3102。
具体而言,环形挡板340设置于剪切通道3101的出口处,从而能够对剪切通道3101的出口起到遮挡的作用,以使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填充率提高,提高剪切效率。具体地,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填充率达到一定值时,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方能自剪切通道3101内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环形挡板340不会完全将剪切通道3101的出口封堵。
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挡板340呈片状,环形挡板340垂直于第一方向X,物料在剪切通道3101内流动方向为第一方向X,在自剪切通道3101内流出时,由于环形挡板340垂直于第一方向X,从而物料需要弯折90度前行,从而能够通过环形挡板340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能够提高物料在剪切通道3101内的填充率。
图4为图2中分散机构300中的排料组件3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排料组件330中的第一转盘331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一并参阅图3-图5,排料组件330包括第一转盘331,第一转盘331安装在主轴320上且位于排料腔3102内,主轴320转动时能够驱动第一转盘331转动。第一转盘331将排料腔3102在主轴320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方向X)分隔为第一内腔3106和第二内腔3107,安装通孔3103与第二内腔3107连通,第一内腔3106与剪切通道3101的出口连通。第一转盘33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内腔3106和第二内腔3107的第一过料口3311,第一转盘331转动用于使所述第一内腔3106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盘331在转动时能够产生负压,以使第一内腔3106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从而使得自剪切通道3101进入排料腔3102内的物料会停留在第一内腔3106内,而很少进入第二内腔3107内,从而物料不易于进入与第二内腔3107连通的安装通孔3103与主轴320之间。而且,基于第一转盘33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内腔3106和第二内腔3107的第一过料口3311,在第一内腔3106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的情况下,第二内腔3107内即使进入了少量的物料,第二内腔3107内的物料也会及时从第一过料口3311再次进入第一内腔3106,从而能够降低物料进入与第二内腔3107连通的安装通孔3103与主轴320之间的几率。
第一转盘331包括第一排料面3331,第一排料面3331用于跟随第一转盘331转动以使第一内腔3106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也就是说,在第一转盘331在转动时,由于第一排料面3331的转动,导致第一内腔3106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从而使得自剪切通道3101进入排料腔3102内的物料会停留在第一内腔3106内,而很少进入第二内腔3107内,从而物料不易于进入与第二内腔3107连通的安装通孔3103与主轴32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转盘331上的第一排料面333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在第一转盘331转动时,第一内腔3106内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内的压强即可。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331包括第一内轴部332以及环绕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内轴部332上的多个第一排料部333。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排料部333指的是至少两个第一排料部333。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排料部333也可以是不均匀间隔地环绕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设置在第一内轴部332上。
第一内轴部332安装在主轴320上,具体而言,第一内轴部332上开设有第一轴孔3321,第一内轴部332通过第一轴孔3321安装在主轴320上,以使主轴320转动时带动第一内轴部332转动。
多个第一排料部333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料部333围合形成一个第一过料口331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过料口3311的数量与第一排料部333的数量相同。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仅其中几对相邻的两个第一排料部333围合形成了第一过料口3311,而部分相邻的第一排料部333之间抵接,从而未形成第一过料口3311。
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排料部333上均包括第一排料面3331。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排料部333中仅部分第一排料部333上包括有第一排料面3331。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排料部333环绕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内轴部332上,多个第一排料部333上均包括第一排料面3331。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第一排料部333环绕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均匀间隔设置,由此第一转盘331形成的多个第一过料口3311都均匀设置,从而使得第二内腔3107内的任何位置的物料都能够及时通过邻近的第一过料口3311进入第一内腔3106,降低物料进入与第二内腔3107连通的安装通孔3103与主轴320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料面3331为平面,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呈夹角设置,参考面a与主轴320的轴向(第一方向X)垂直。基于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呈夹角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排料面3331在转动时能够产生负压,使得第一内腔3106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b,其中,第一夹角b为5°-30°,以使第一内腔3106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差为20-80pa。第一排料面3331在转动时会产生朝向环形腔3100的气流,当第一夹角b大于30度时,产生朝向环形腔3100的气流会比较大,而导致物料在剪切通道3101内停留不易出来,而造成物料在剪切通道3101内堵塞,当第一夹角b小于5度时,又无法起到将第二内腔3107的物料排到第一内腔3106的作用。在第一夹角b处于5-30度时,则即不会产生太大的气流致使物料在剪切通道3101内堵塞,又足以使第二内腔3107的物料流向第一内腔3106。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331还包括第一连接环334,第一连接环334将多个第一排料部333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具体而言,第一内轴部332与第一连接环334在径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排料部333连接在第一内轴部332和第一连接环334之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一排料部333在高速运行下的相对稳定性。
图6为图4中排料组件330中的第二转盘335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一并参阅图3-图5,一些实施例中,排料组件330还包括第二转盘335,第二转盘335安装在主轴320上且位于第一内腔3106内,第二转盘335在第一方向X将第一内腔3106分隔为第一子腔3108和第二子腔3109,第一子腔3108靠近第二内腔3107,第二子腔3109靠近环形腔3100。
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腔3108为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之间的区域,第二子腔3109为第二转盘335与环形挡板340之间的区域。
第二转盘335上开设有第二过料口3351,第二过料口3351连通第二子腔3109与第一子腔3108。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剪切通道3101内的物料经过出料通孔341进入第二子腔3109,第二子腔3109内的物料经过第二过料口3351进入第一子腔3108,第一子腔3108与排料口3104连通,第一子腔3108内的物料经过排料口3104排出。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转盘335包括第二排料面3361,第二转盘335转动时,第二排料面3361用于推动物料朝向第二转盘335旋转的切线方向和朝向第一转盘331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二转盘335转动,第二排料面3361能够推动物料朝向第二转盘335旋转的切线方向和朝向第一转盘331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为第一子腔3108内的物料提供动力自排料口3104排出,提高排料效率。第一转盘331转动时,由于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呈夹角设置,且第一排料面3331在转动时产生负压使第一内腔3106内的压强低于第二内腔3107的压强,从而第一排料面3331能够将物料朝向第二转盘335的方向驱动,从而通过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能够将物料限制在第一子腔3108内,并能够提高第一子腔3108内的物料的排出效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转盘335包括第二内轴部337、与第二内轴部337同轴且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环338以及环绕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均匀间隔连接在第二内轴部337和第二连接环338上的多个第二排料部336,第二内轴部337安装在主轴320上,相邻两个第二排料部336围合形成一个第二过料口3351,多个第二排料部336上均包括第二排料面3361。由于多个第二排料部336连接在第二内轴部337和第二连接环338之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二排料部336在高速运行下的相对稳定性。而且,通过多个第二过料口3351能够方便物料进入第一子腔3108,使得结构更为合理。
第二内轴部337连接在主轴320上,具体而言,第二内轴部337上开设有第二轴孔3371,第二内轴部337通过第二轴孔3371连接在主轴320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排料部336也可以是不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二内轴部337上的。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料面3361为平面,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呈夹角设置,设定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的夹角为第二夹角c,参考面a与主轴320的轴向垂直,第一排料面3331和第二排料面3361的倾斜方向相反。基于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呈夹角设置,第一排料面3331和第二排料面3361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第一转盘331对物料产生的朝向第二转盘335的推力,能够被第二转盘335抵平衡掉,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内腔3106的物料进入第二内腔3107。而且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均能够将物料朝向旋转的切线方向推动物料,从而能够提高物料的排出能力,比如可以将物料排向更高的位置。
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料面3361也可以是曲面。
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形状大小相同,且互为镜像设置。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也可以形状大小不相同。第一排料面3331和第二排料面3361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料口3104的延伸方向与主轴320转动方向的其中一条切线平行,排料口3104与第一子腔3108连通。由于排料口3104与第一子腔3108连通,排料口3104的延伸方向与主轴320转动方向的其中一条切线平行,从而物料在第一转盘331的作用下,能够获得平行于第一转盘331转动时切线方向的初速度,与排料口3104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利于提高物料的排出能力。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转盘335外径大于环形挡板340的内径。由于环形挡板340的内径小于第二转盘335的外径,在环形挡板340的遮挡下,物料自剪切通道3101流出后更易于经过第二过料口3351进入第一子腔3108,而不是自第二转盘335的外圈与排料腔3102内壁之间流向第一子腔3108,从而提高出料能力,还能够降低物料自第一转盘331的外圈进入第二内腔3107的几率,这是因为当环形挡板340的内径大于第二转盘335的外径,则部分物料自第二转盘335的外圈与排料腔3102内壁之间流向第一子腔3108,此部分物料不能够被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有效推动加速,从而此部分物料的排出能力更低,而且在排料腔3102内壁的导流作用,此部分物料易于沿排料腔3102内壁流向第二内腔3107。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一体成型设置,由于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一体成型,从而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之间不存在间隙,就不会积留物料。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5也可以是分别独立设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一转盘331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图7中的第一排料部333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截面图;图8b为图7中的第一排料部333受力时的截面图。
参阅图7、图8a和图8b,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盘331包括第一内轴部332和环绕第一内轴部332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第一内轴部332上的多个第一排料部333。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b,第一排料面3331在第一夹角b为5°-30°的范围内环绕第一轴线F2可转动设置,第一轴线F2垂直于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
具体而言,第一排料面3331在受到外力后会环绕第一轴线F2转动,其中,受到的外力越大,则转动后的第一夹角b越大,在第一夹角b越大时,第一排料面3331产生的负压越大,则第二内腔3107(如图3)和第一内腔3106(如图3)之间的压强差则越大。第一内腔3106内的物料越多时,物料进入第二内腔3107内的几率越大,同时第一排料面3331受到物料的反作用力越大,第一夹角b则越大,第一夹角b变大可以提高进入第二内腔3107的物料自第一过料口3311回流至第一内腔3106的效率,从而在物料比较多时,同样能够降低物料进入安装通孔3103(如图3)与主轴320(如图3)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料部333包括第一固定片3332以及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固定于第一固定片3332上,第一固定片3332固定于第一内轴部332上,第一排料面3331位于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上,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环绕第一轴线F2转动,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形成的第一夹角b的初始角度为5°。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的初始角度为5°,在通过第一排料面3331推动物料的时候,第一排料面3331受物料的反作用力,物料越多,反作用力则越大,则第一夹角b越大,物料越少,则第一夹角b越接近初始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力),第一排料面3331与参考面a形成的第一夹角b为5°,也就是初始角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片3332包括第一限位部3334和第一固定部3335,第一固定部3335连接于第一内轴部332上,第一限位部3334与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限位部3334位于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环绕第一轴线F2转动的路径上,以限制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在达到预设角度时继续转动,从而防止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因为转动角度太大降低弹性。本实施方式中的预设角度为3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角度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而改变。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3335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一过孔3336,第一过孔3336与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与第一限位部3334之间的区域连通。通过开设第一过孔3336,能够防止物料积留在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与第一限位部3334之间的区域。
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一固定片3332与第一弹性推料片3333之间设置扭簧。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二转盘335的结构示意图;图10a为图9中的第二排料部336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截面图;图10b为图9中的第二排料部336受力时的截面图。
参阅图9、图10a和图10b,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盘335包括第二内轴部337和环绕第二内轴部337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第二内轴部337上的多个第二排料部336。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c,第二排料面3361在第二夹角c为5°-30°的范围内环绕第二轴线F3可转动设置,第二轴线F3垂直于主轴320的中心轴线F1。
具体而言,第二排料面3361在受到外力后会环绕第二轴线F3转动,其中,受到的外力越大,则转动后的第二夹角c越大,在第二夹角c越大时,第二排料面3361产生的负压越大,则环形腔3100(如图3)和第一子腔3108(如图3)之间的压强差则越大。第一子腔3108内的物料越多时,第二排料面3361受到物料的反作用力则越大,第二夹角c则越大,第二夹角c越大时可以提高物料自排料口3104(如图3)排出的效率,从而缓解第一子腔3108内物料太多的问题,从而在物料比较多时,进一步降低物料进入安装通孔3103(如图3)与主轴320(如图3)之间的几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料部336包括第二固定片3362以及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固定于第二固定片3362上,第二固定片3362固定于第二内轴部337上,第二排料面3361位于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上,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环绕第二轴线F3转动,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形成的第二夹角c的初始角度为5°。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的初始角度为5°,在通过第二排料面3361推动物料的时候,第二排料面3361受物料的反作用力,物料越多,反作用力则越大,则第二夹角c越大,物料越少,则第二夹角c越接近初始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力),第二排料面3361与参考面a形成的第二夹角c为5°,也就是初始角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片3362包括第二限位部3364和第二固定部3365,第二固定部3365连接于第二内轴部337上,第二限位部3364与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间隔设置,其中,第二限位部3364位于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环绕第二轴线F3转动的路径上,以限制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在达到预设角度时继续转动,从而防止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因为转动角度太大降低弹性。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3365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过孔3366,第二过孔3366与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与第二限位部3364之间的区域连通。通过开设第二过孔3366,能够防止物料积留在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与第二限位部3364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二固定片3362与第二弹性推料片3363之间设置扭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散组件,所述分散组件包括用于剪切物料的剪切通道、与所述剪切通道连通的排料腔以及与所述排料腔连通的安装通孔和排料口;
主轴,所述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上;
排料组件,所述排料组件包括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安装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所述排料腔内,所述第一转盘将所述排料腔在所述主轴的轴向方向上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安装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一过料口,所述第一转盘包括第一排料面,所述第一排料面用于跟随所述第一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内腔的压强低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压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包括第一内轴部以及环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轴部上的多个第一排料部,所述第一内轴部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排料部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一过料口,多个所述第一排料部上均包括所述第一排料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料面为平面,所述第一排料面与参考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参考面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5°-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组件还包括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安装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并将所述第一内腔沿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过料口,所述第二转盘包括第二排料面,所述第二转盘转动时,所述第二排料面用于推动物料朝向第二转盘旋转的切线方向和朝向第一转盘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包括第二内轴部、与所述第二内轴部同轴且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环以及环绕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轴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上的多个第二排料部,所述第二内轴部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排料部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二过料口,多个所述第二排料部上均包括所述第二排料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料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参考面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排料面和所述第二排料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壳体、转子以及环形挡板,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环形腔、所述排料腔以及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转子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转子位于所述环形腔内,所述转子与所述环形腔内壁间隔形成所述剪切通道,所述环形挡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环形挡板将所述环形腔和所述排料腔分隔,所述环形挡板围合形成出料通孔,所述出料通孔连通所述剪切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排料腔,所述第二转盘外径大于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料面与参考面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排料面在所述第一夹角为5°-30°的范围内环绕第一轴线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排料面在所述第二夹角为5°-30°的范围内环绕第二轴线可转动设置,其中,所述参考面垂直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第一轴线垂直于主轴的中心轴线,第二轴线垂直于主轴的中心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料部包括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一弹性推料片,所述第一弹性推料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上,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轴部上,所述第一排料面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推料片上,所述第一弹性推料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环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第一夹角的初始角度为5°;
所述第二排料部包括第二固定片以及第二弹性推料片,所述第二弹性推料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轴部上,所述第二排料面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推料片上,所述第二弹性推料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排料面与所述参考面形成的第二夹角的初始角度为5°。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转动方向的其中一条切线平行,所述排料口与第一子腔连通。
13.一种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机构和如上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机构,所述分散机构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挤出机构的外壳,所述分散机构用于分散所述挤出机构排出的物料。
CN202311064856.0A 2023-08-22 2023-08-22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Active CN116850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4856.0A CN116850888B (zh) 2023-08-22 2023-08-22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4856.0A CN116850888B (zh) 2023-08-22 2023-08-22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0888A CN116850888A (zh) 2023-10-10
CN116850888B true CN116850888B (zh) 2024-04-09

Family

ID=8822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64856.0A Active CN116850888B (zh) 2023-08-22 2023-08-22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5088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9945A1 (de) * 1996-07-25 1998-01-29 Janke & Kunkel Kg Mischvorrichtung zum Vermischen von rieselfähigen Feststoffen mit wenigstens einer Flüssigkeit
EP1914056A2 (de) * 2006-10-18 2008-04-23 Werner Dutschmann Ein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und intensiven Mischen von Trockenmörtel
JP2011052638A (ja) * 2009-09-03 2011-03-17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流体分散ポンプ
JP2012250145A (ja) * 2011-05-31 2012-12-20 Izumi Food Machinery Co Ltd 分散方法及び分散システム
WO2015188759A1 (zh) * 2014-06-11 2015-12-17 深圳市博亿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分散研磨装置
CN105170293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深圳市科力纳米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强制分散装置
CN11091818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温岭市创力药材器械厂(普通合伙) 一种粉碎装置
CN217568279U (zh) * 2022-03-31 2022-10-14 无锡市邦鑫伟业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均质机用斜槽式定子均质头
CN218901577U (zh) * 2022-11-29 2023-04-25 无锡理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浆料分散装置
CN116459697A (zh) * 2023-03-28 2023-07-21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及制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1372B2 (ja) * 2007-04-06 2012-08-01 アシザワ・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攪拌ミル
DE102016102728A1 (de) * 2015-08-13 2017-02-16 Netzsch-Feinmahl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ispergieren mindestens einer Substanz in einem Flui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9945A1 (de) * 1996-07-25 1998-01-29 Janke & Kunkel Kg Mischvorrichtung zum Vermischen von rieselfähigen Feststoffen mit wenigstens einer Flüssigkeit
EP1914056A2 (de) * 2006-10-18 2008-04-23 Werner Dutschmann Ein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und intensiven Mischen von Trockenmörtel
JP2011052638A (ja) * 2009-09-03 2011-03-17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流体分散ポンプ
JP2012250145A (ja) * 2011-05-31 2012-12-20 Izumi Food Machinery Co Ltd 分散方法及び分散システム
WO2015188759A1 (zh) * 2014-06-11 2015-12-17 深圳市博亿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分散研磨装置
CN105170293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深圳市科力纳米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强制分散装置
CN11091818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温岭市创力药材器械厂(普通合伙) 一种粉碎装置
CN217568279U (zh) * 2022-03-31 2022-10-14 无锡市邦鑫伟业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均质机用斜槽式定子均质头
CN218901577U (zh) * 2022-11-29 2023-04-25 无锡理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浆料分散装置
CN116459697A (zh) * 2023-03-28 2023-07-21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及制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剪切技术对锂离子电池浆料快速分散的研究;曾程;张裕中;袁炀;李璐;;电源技术(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0888A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3845B (zh) 3d打印挤出装置以及具有其的3d打印机
CN116850888B (zh)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US4610548A (en) Homogenizer
CN116020302A (zh) 一种剪切分散装置及连续制浆设备
CN220011426U (zh) 一种物料送料机
CN201042766Y (zh) 机床主轴液体滑动轴承的鼠笼式冷却结构
CN220633820U (zh)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RU2213005C1 (ru) Экструзионный матричный диск и режущий узел с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м двигателем
CN214358996U (zh) 一种连续均匀给料的扭叶旋转供料器
CN116920710B (zh)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CN216470388U (zh) 一种螺杆泵
CN116870775B (zh) 制浆机
CA1062544A (en) Turbine engine and pump
CN116943474B (zh)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CN114392922A (zh) 一种新型皮带传动煤粉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WO2024119689A1 (zh) 一种剪切分散装置及连续制浆设备
CN218902052U (zh) 一种外筒可旋转的搅拌磨机
CN114939357A (zh) 双向匀浆设备、制浆系统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12092650U (zh) 一种新型单轴破碎机
CN220940059U (zh) 卧式剪切泵
CN116966774A (zh) 分散机构及制浆设备
CN219580754U (zh) 一种研磨脱粉机及电池极片回收系统
CN220940072U (zh) 叶轮组件和搅拌分散机
CN220386252U (zh) 浮动螺带式粉料混合机
CN216736607U (zh) 一种用于大颗粒物料防卡的旋转给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