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3357A -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3357A
CN116833357A CN202311126592.7A CN202311126592A CN116833357A CN 116833357 A CN116833357 A CN 116833357A CN 202311126592 A CN202311126592 A CN 202311126592A CN 116833357 A CN116833357 A CN 116833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forging
supporting
disc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65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33357B (zh
Inventor
彭怀正
穆灵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Zhonggong Precision Die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Zhonggong Precision Die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Zhonggong Precision Die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Zhonggong Precision Die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65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3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3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3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33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3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3/00Details of machines for forging, pressing, or hammering
    • B21J13/08Accessories for handling work or tools
    • B21J13/14Ejec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架和升降盘,升降盘的顶部和支撑架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连接,升降盘的一侧设有取件盘,取件盘的外部套设有矫正环,矫正环和升降盘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连接,矫正环和取件盘通过取件矫正结构连接,取件盘的底部设有推动块,推动块和取件盘通过按压单元连接,取件盘的下方设有若干活动块,活动块和取件盘通过复位器连接,推动块上设有若干倾斜面,且活动块上设有与推动块相配合的倾斜面;可以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以及便于把取件完成的锻件放置于预设位置,方便后续加工,提高了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锻件是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利用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可改变其机械性能,而在锻件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取件装置来对锻件进行取放,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90044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避免锻件表面损伤的锻件精车加工用取件装置,通过两个从动锥齿轮来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旋转,以此来带动移动板和四个延伸块整体下移,来使四个延伸块移动至锻件的内侧贴合,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其中,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环形锻件表面损伤情况的出现,但是,只能驱动锻件竖直方向取件移动,当锻件离开加工位置时,还需要工作人员转移锻件,以使锻件移动至下一个预设位置,而且单次只能取放一个锻件,不便于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不便于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升降盘,所述升降盘的顶部和支撑架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连接,升降盘的一侧设有取件盘,取件盘的外部套设有矫正环,矫正环和升降盘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连接,矫正环和取件盘通过取件矫正结构连接,取件盘的底部设有推动块,推动块和取件盘通过按压单元连接,取件盘的下方设有若干活动块,活动块和取件盘通过复位器连接,推动块上设有若干倾斜面,且活动块上设有与推动块相配合的倾斜面,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内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支撑柱通过导向滑动结构连接,推动块的下方设有升降架,升降架和取件盘通过高度调节单元连接,升降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第一活动板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活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取件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第一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托板,且托板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取件矫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安装于矫正环上的第一棱柱,取件盘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棱柱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内,且第一棱柱和第一环形槽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通过取件盘、矫正环、第一棱柱、第一环形槽和第一弹簧的设计,以使取件盘相对矫正环水平方向弹性连接,当取件盘没有位于锻件的正上方时,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下移,以使支撑块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随着首先与锻件内壁相接触的支撑块的持续移动,取件盘相对矫正环水平方向移动,矫正取件盘的位置,确保各个支撑块均能与锻件的内壁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复位器包括固定安装于活动块上的第二棱柱,第二棱柱远离活动块的一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棱柱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位于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棱柱和第二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固定块和取件盘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柱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向滑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板两侧的第一导向块,第一矩形孔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导向槽,第一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第一导向块上开设有若干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滚动球,滚动球和导向槽的内壁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托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部套设有侧板,第一转轴和侧板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侧板和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转轴、侧板和轴承的设计,以使托板和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第一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矩形孔一侧的挡板。
可选的,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推动块顶部的活动套,活动套贯穿取件盘,活动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底部和取件盘的顶部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连接,高度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取件盘顶部的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架、取件盘、推动块和升降架,且活动套套设于第一丝杆的外部,第一丝杆和升降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取件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矫正环上的第三固定架,升降盘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上贯穿有导向杆,且两个导向杆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架固定连接,矫正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活动板,螺纹套和第二活动板的连接处设有轴承,升降盘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活动板旋转的驱动结构,螺纹套远离矫正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升降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升降盘,第二转轴的底端与位于升降盘下方的第二伞齿轮固定连接,且第二伞齿轮和第一伞齿轮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活动板顶端的第二导向块,升降盘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导向块位于第二环形槽内,升降盘的下方设有齿圈,齿圈和第二活动板通过第二连接柱连接,升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齿圈相啮合的齿轮。
可选的,所述升降盘的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和齿圈通过第三连接柱连接,第三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块,且第三导向块位于第二环形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作人员将支撑架放置于预设位置,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相对升降盘移动,改变矫正环的位置,以使取件盘移动至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驱动升降盘下移,使得矫正环和取件盘下移,以使支撑块移动至锻件的内侧,且第一固定架位于锻件的上方;
步骤二: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下移,推动块推动活动块水平方向移动,活动块通过支撑柱驱动第一活动板和支撑块移动,以使支撑块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
步骤三:当锻件固定完毕后,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上移,使得升降架通过第一活动板和支撑块驱动锻件上移,以使锻件脱离加工位置,随着锻件的持续上移,锻件的顶部和托板的底部相接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持续驱动升降架上移,锻件驱动托板转动,改变托板的倾斜角度,以使托板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内,托板不再阻碍锻件上移,当锻件上移至预设位置时,锻件不再与托板相接触,解除对托板的支撑,托板复位初始位置,托板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步骤四: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下移,以使锻件下移,通过托板对锻件进行支撑,以使锻件收集在若干个第一固定架之间,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上移,推动块不再按压活动块,复位器驱动活动块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驱动第一活动板和支撑块移动,以使支撑块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相对升降盘移动,改变矫正环的位置,以使取件盘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
步骤五: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下移,以使支撑块移动至锻件的内侧,返回执行步骤二,即可完成锻件的取件,直至对最后一个锻件进行取件的过程中,当支撑块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完成对最后一个锻件的固定时,高度调节单元不再驱动升降架上移,此时完成所有锻件的取件工序;
步骤六:当锻件取件完毕后,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相对升降盘移动,改变矫正环的位置,以使取件盘移动至外部下料输送带的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驱动升降盘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上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推动托板转动,改变托板的倾斜角度,位于托板上方的锻件上移,当托板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内,最下方的锻件与原先位于托板上方的锻件相接触,若干个锻件之间码放在一起,且托板不再阻碍锻件竖直方向移动;
步骤七: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下料位置,此时托板的端部与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相接触,托板的一端仍保持位于第二矩形孔内,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上移,推动块不再按压活动块,复位器驱动活动块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驱动第一活动板和支撑块移动,以使支撑块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解除对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固定;
步骤八: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上移,以使支撑块移动至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的内侧,同理,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下移,再次对该锻件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驱动升降盘上移,以使取件盘驱动升降架和被支撑块固定的锻件上移,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不再与最下方的锻件相接触,且支撑柱的底端不再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内侧,即可完成最下方锻件的下料,通过位于取件盘下方的下料输送带把锻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驱动升降盘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下一个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返回执行步骤七,直至所有锻件均放置于下料输送带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通过托板对若干个锻件进行支撑,以使锻件收集在若干个第一固定架之间,便于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当锻件取件完毕后,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相对升降盘移动,改变矫正环的位置,以使取件盘移动至外部下料输送带的上方,通过位于取件盘下方的下料输送带把锻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可以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以及便于把取件完成的锻件放置于预设位置,方便后续加工,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升降盘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取件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取件盘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取件矫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撑柱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固定架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支撑架;2、升降盘;3、第一液压伸缩杆;4、取件盘;5、矫正环;6、推动块;7、活动块;8、支撑柱;9、第一矩形孔;10、第一活动板;11、升降架;12、第一滑槽;13、支撑块;14、第一固定架;15、第二矩形孔;16、托板;17、第一棱柱;18、第一环形槽;19、第一弹簧;20、固定块;21、第二棱柱;22、第一连接柱;23、第二滑槽;24、第二弹簧;25、第一导向块;26、导向槽;27、容纳槽;28、滚动球;29、第一转轴;30、侧板;31、挡板;32、连接板;33、弹性垫;34、活动套;35、第一支撑部;36、第二液压伸缩杆;37、第二固定架;38、第一电机;39、第一丝杆;40、第三固定架;41、第二支撑部;42、导向杆;43、第二丝杆;44、螺纹套;45、第二活动板;46、第一伞齿轮;47、第二电机;48、第二转轴;49、第二伞齿轮;50、第二导向块;51、第二环形槽;52、齿圈;53、第二连接柱;54、第三电机;55、齿轮;56、第三活动板;57、第三连接柱;58、第三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说明书提出的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支撑架1和升降盘2,升降盘2的顶部和支撑架1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连接,升降盘2的一侧设有取件盘4,取件盘4的外部套设有矫正环5,矫正环5和升降盘2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连接,矫正环5和取件盘4通过取件矫正结构连接,取件盘4的底部设有推动块6,推动块6和取件盘4通过按压单元连接,取件盘4的下方设有若干活动块7,活动块7和取件盘4通过复位器连接,推动块6上设有若干倾斜面,且活动块7上设有与推动块6相配合的倾斜面,活动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9,第一矩形孔9内设有第一活动板10,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柱8通过导向滑动结构连接,推动块6的下方设有升降架11,升降架11和取件盘4通过高度调节单元连接,升降架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12,第一活动板10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2内,第一活动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取件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架14,第一固定架14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15,第一固定架14上转动连接有托板16,且托板16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15的底部内壁相接触;可以通过托板16对若干个锻件进行支撑,以使锻件收集在若干个第一固定架14之间,便于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当锻件取件完毕后,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外部下料输送带的上方,通过位于取件盘4下方的下料输送带把锻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可以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以及便于把取件完成的锻件放置于预设位置,方便后续加工,提高了便利性。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取件矫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安装于矫正环5上的第一棱柱17,取件盘4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8,第一棱柱17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18内,且第一棱柱17和第一环形槽18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19连接,复位器包括固定安装于活动块7上的第二棱柱21,第二棱柱21远离活动块7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3,第二棱柱21远离活动块7的一端位于第二滑槽23内,且第二棱柱21和第二滑槽23的内壁通过第二弹簧24连接,固定块20和取件盘4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柱22连接;通过取件盘4、矫正环5、第一棱柱17、第一环形槽18和第一弹簧19的设计,以使取件盘4相对矫正环5水平方向弹性连接,当取件盘4没有位于锻件的正上方时,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以使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随着首先与锻件内壁相接触的支撑块13的持续移动,取件盘4相对矫正环5水平方向移动,矫正取件盘4的位置,确保各个支撑块13均能与锻件的内壁相接触;当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时,推动块6推动活动块7和第二棱柱21移动,增加第二棱柱21位于第二滑槽23内的长度,第二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当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时,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第二弹簧24驱动第二棱柱21和活动块7移动,以使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导向滑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板10两侧的第一导向块25,第一矩形孔9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导向槽26,第一导向块25位于导向槽26内,第一导向块25上开设有若干容纳槽27,容纳槽27内设有滚动球28,滚动球28和导向槽26的内壁相接触,托板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9,第一转轴29的外部套设有侧板30,第一转轴29和侧板30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侧板30和第一固定架1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转轴29、侧板30和轴承的设计,以使托板16和第一固定架14转动连接,托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33,第一固定架1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矩形孔15一侧的挡板31,按压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推动块6顶部的活动套34,活动套34贯穿取件盘4,活动套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部35,第一支撑部35的底部和取件盘4的顶部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36连接,高度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取件盘4顶部的第二固定架37,第二固定架3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8,第一电机3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9,第一丝杆39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架37、取件盘4、推动块6和升降架11,且活动套34套设于第一丝杆39的外部,第一丝杆39和升降架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36驱动第一支撑部35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支撑部35通过活动套34驱动推动块6竖直方向移动,即可改变推动块6的高度,通过第一电机38驱动第一丝杆39旋转,第一丝杆39即可驱动升降架11竖直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导向块25、导向槽26、容纳槽27和滚动球28的设计,以使第一活动板10可以相对支撑柱8竖直方向平稳的移动,当支撑柱8水平方向移动,支撑柱8可以通过第一导向块25驱动第一活动板10同步移动,且滚动球28与导向槽26的内壁相接触,减少第一活动板10相对支撑柱8竖直方向移动时受到的阻力,通过弹性垫33的设计,当托板16对锻件进行支撑,通过弹性垫33保护锻件与托板16的接触面,通过挡板31和连接板32的设计,当锻件驱动托板16的一端转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时,通过挡板31限位托板16的位置,避免托板16持续转动并脱离第二矩形孔15,当锻件没有再限位托板16的位置时,托板16可以复位初始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取件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矫正环5上的第三固定架40,升降盘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部41,第二支撑部41上贯穿有导向杆42,且两个导向杆42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架40固定连接,矫正环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43,第二丝杆43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44,螺纹套44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活动板45,螺纹套44和第二活动板45的连接处设有轴承,升降盘2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活动板45旋转的驱动结构,螺纹套44远离矫正环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6,升降盘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7,第二电机4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8,第二转轴48贯穿升降盘2,第二转轴48的底端与位于升降盘2下方的第二伞齿轮49固定连接,且第二伞齿轮49和第一伞齿轮46相啮合,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活动板45顶端的第二导向块50,升降盘2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51,第二导向块50位于第二环形槽51内,升降盘2的下方设有齿圈52,齿圈52和第二活动板45通过第二连接柱53连接,升降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4,第三电机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齿圈52相啮合的齿轮55,升降盘2的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板56,第三活动板56和齿圈52通过第三连接柱57连接,第三活动板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块58,且第三导向块58位于第二环形槽51内;通过第三电机54驱动齿轮55旋转,齿轮55驱动齿圈52和第二活动板45相对升降盘2旋转,改变螺纹套44和第二丝杆43的倾斜角度,且第一伞齿轮46在第二伞齿轮49上滚动,即可使得取件盘4和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旋转,改变升降盘2的位置,通过第三活动板56、第三连接柱57、第三导向块58和第二环形槽51的设计,增加了齿圈52和第二活动板45相对升降盘2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电机47驱动第二伞齿轮49旋转,第二伞齿轮49通过第一伞齿轮46驱动螺纹套44旋转,改变第二丝杆43位于螺纹套44内的长度,进而使得矫正环5驱动第三固定架40和导向杆42移动,导向杆42相对第二支撑部41滑动,即可改变矫正环5与升降盘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水平方向调整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矫正环5和取件盘4可以移动至预设位置。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上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作人员将支撑架1放置于预设位置,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下移,使得矫正环5和取件盘4下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锻件的内侧,且第一固定架14位于锻件的上方;
步骤二: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推动块6推动活动块7水平方向移动,活动块7通过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
步骤三:当锻件固定完毕后,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使得升降架11通过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驱动锻件上移,以使锻件脱离加工位置,随着锻件的持续上移,锻件的顶部和托板16的底部相接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持续驱动升降架11上移,锻件驱动托板16转动,改变托板16的倾斜角度,以使托板16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托板16不再阻碍锻件上移,当锻件上移至预设位置时,锻件不再与托板16相接触,解除对托板16的支撑,托板16复位初始位置,托板16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15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步骤四: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锻件下移,通过托板16对锻件进行支撑,以使锻件收集在若干个第一固定架14之间,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复位器驱动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
步骤五: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锻件的内侧,返回执行步骤二,即可完成锻件的取件,直至对最后一个锻件进行取件的过程中,当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完成对最后一个锻件的固定时,高度调节单元不再驱动升降架11上移,此时完成所有锻件的取件工序;
步骤六:当锻件取件完毕后,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外部下料输送带的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推动托板16转动,改变托板16的倾斜角度,位于托板16上方的锻件上移,当托板16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最下方的锻件与原先位于托板16上方的锻件相接触,若干个锻件之间码放在一起,且托板16不再阻碍锻件竖直方向移动;
步骤七: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下料位置,此时托板16的端部与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相接触,托板16的一端仍保持位于第二矩形孔15内,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复位器驱动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解除对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固定;
步骤八: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的内侧,同理,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再次对该锻件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上移,以使取件盘4驱动升降架11和被支撑块13固定的锻件上移,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不再与最下方的锻件相接触,且支撑柱8的底端不再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内侧,即可完成最下方锻件的下料,通过位于取件盘4下方的下料输送带把锻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下一个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返回执行步骤七,直至所有锻件均放置于下料输送带上。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支撑架1放置于预设位置,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下移,使得矫正环5和取件盘4下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锻件的内侧,且第一固定架14位于锻件的上方;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推动块6推动活动块7水平方向移动,活动块7通过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当锻件固定完毕后,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使得升降架11通过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驱动锻件上移,以使锻件脱离加工位置,随着锻件的持续上移,锻件的顶部和托板16的底部相接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持续驱动升降架11上移,锻件驱动托板16转动,改变托板16的倾斜角度,以使托板16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托板16不再阻碍锻件上移,当锻件上移至预设位置时,锻件不再与托板16相接触,解除对托板16的支撑,托板16复位初始位置,托板16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15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此时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锻件下移,通过托板16对锻件进行支撑,以使锻件收集在若干个第一固定架14之间,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复位器驱动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锻件的内侧,重复上述取件步骤,即可完成锻件的取件,直至对最后一个锻件进行取件的过程中,当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完成对最后一个锻件的固定时,高度调节单元不再驱动升降架11上移,此时完成所有锻件的取件工序,当锻件取件完毕后,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外部下料输送带的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推动托板16转动,改变托板16的倾斜角度,位于托板16上方的锻件上移,当托板16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最下方的锻件与原先位于托板16上方的锻件相接触,若干个锻件之间码放在一起,且托板16不再阻碍锻件竖直方向移动;此时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下料位置,此时托板16的端部与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相接触,托板16的一端仍保持位于第二矩形孔15内,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复位器驱动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解除对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固定,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的内侧,同理,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再次对该锻件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上移,以使取件盘4驱动升降架11和被支撑块13固定的锻件上移,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不再与最下方的锻件相接触,且支撑柱8的底端不再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内侧,即可完成最下方锻件的下料,通过位于取件盘4下方的下料输送带把锻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下一个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重复上述下料步骤,即可进行下一个锻件的下料,直至所有锻件均放置于下料输送带上,可以对多个加工位置上的锻件进行取放,便于把取件完成的锻件放置于预设位置,方便后续加工,提高了便利性;通过取件盘4、矫正环5、第一棱柱17、第一环形槽18和第一弹簧19的设计,以使取件盘4相对矫正环5水平方向弹性连接,当取件盘4没有位于锻件的正上方时,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以使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随着首先与锻件内壁相接触的支撑块13的持续移动,取件盘4相对矫正环5水平方向移动,矫正取件盘4的位置,确保各个支撑块13均能与锻件的内壁相接触;当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时,推动块6推动活动块7和第二棱柱21移动,增加第二棱柱21位于第二滑槽23内的长度,第二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当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时,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第二弹簧24驱动第二棱柱21和活动块7移动,以使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36驱动第一支撑部35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支撑部35通过活动套34驱动推动块6竖直方向移动,即可改变推动块6的高度,通过第一电机38驱动第一丝杆39旋转,第一丝杆39即可驱动升降架11竖直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导向块25、导向槽26、容纳槽27和滚动球28的设计,以使第一活动板10可以相对支撑柱8竖直方向平稳的移动,当支撑柱8水平方向移动,支撑柱8可以通过第一导向块25驱动第一活动板10同步移动,且滚动球28与导向槽26的内壁相接触,减少第一活动板10相对支撑柱8竖直方向移动时受到的阻力,通过弹性垫33的设计,当托板16对锻件进行支撑,通过弹性垫33保护锻件与托板16的接触面,通过挡板31和连接板32的设计,当锻件驱动托板16的一端转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时,通过挡板31限位托板16的位置,避免托板16持续转动并脱离第二矩形孔15,当锻件没有再限位托板16的位置时,托板16可以复位初始位置;通过第三电机54驱动齿轮55旋转,齿轮55驱动齿圈52和第二活动板45相对升降盘2旋转,改变螺纹套44和第二丝杆43的倾斜角度,且第一伞齿轮46在第二伞齿轮49上滚动,即可使得取件盘4和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旋转,改变升降盘2的位置,通过第三活动板56、第三连接柱57、第三导向块58和第二环形槽51的设计,增加了齿圈52和第二活动板45相对升降盘2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电机47驱动第二伞齿轮49旋转,第二伞齿轮49通过第一伞齿轮46驱动螺纹套44旋转,改变第二丝杆43位于螺纹套44内的长度,进而使得矫正环5驱动第三固定架40和导向杆42移动,导向杆42相对第二支撑部41滑动,即可改变矫正环5与升降盘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水平方向调整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矫正环5和取件盘4可以移动至预设位置。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升降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2)的顶部和支撑架(1)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连接,升降盘(2)的一侧设有取件盘(4),取件盘(4)的外部套设有矫正环(5),矫正环(5)和升降盘(2)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连接,矫正环(5)和取件盘(4)通过取件矫正结构连接,取件盘(4)的底部设有推动块(6),推动块(6)和取件盘(4)通过按压单元连接,取件盘(4)的下方设有若干活动块(7),活动块(7)和取件盘(4)通过复位器连接,推动块(6)上设有若干倾斜面,且活动块(7)上设有与推动块(6)相配合的倾斜面,活动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9),第一矩形孔(9)内设有第一活动板(10),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柱(8)通过导向滑动结构连接,推动块(6)的下方设有升降架(11),升降架(11)和取件盘(4)通过高度调节单元连接,升降架(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12),第一活动板(10)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2)内,第一活动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取件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架(14),第一固定架(14)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15),第一固定架(14)上转动连接有托板(16),且托板(16)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15)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矫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安装于矫正环(5)上的第一棱柱(17),取件盘(4)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8),第一棱柱(17)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18)内,且第一棱柱(17)和第一环形槽(18)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1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器包括固定安装于活动块(7)上的第二棱柱(21),第二棱柱(21)远离活动块(7)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3),第二棱柱(21)远离活动块(7)的一端位于第二滑槽(23)内,且第二棱柱(21)和第二滑槽(23)的内壁通过第二弹簧(24)连接,固定块(20)和取件盘(4)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柱(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板(10)两侧的第一导向块(25),第一矩形孔(9)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导向槽(26),第一导向块(25)位于导向槽(26)内,第一导向块(25)上开设有若干容纳槽(27),容纳槽(27)内设有滚动球(28),滚动球(28)和导向槽(26)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9),第一转轴(29)的外部套设有侧板(30),第一转轴(29)和侧板(30)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侧板(30)和第一固定架(1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转轴(29)、侧板(30)和轴承的设计,以使托板(16)和第一固定架(14)转动连接,托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33),第一固定架(1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矩形孔(15)一侧的挡板(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推动块(6)顶部的活动套(34),活动套(34)贯穿取件盘(4),活动套(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部(35),第一支撑部(35)的底部和取件盘(4)的顶部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36)连接,高度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取件盘(4)顶部的第二固定架(37),第二固定架(3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8),第一电机(3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9),第一丝杆(39)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架(37)、取件盘(4)、推动块(6)和升降架(11),且活动套(34)套设于第一丝杆(39)的外部,第一丝杆(39)和升降架(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件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矫正环(5)上的第三固定架(40),升降盘(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部(41),第二支撑部(41)上贯穿有导向杆(42),且两个导向杆(42)分别与两个第三固定架(40)固定连接,矫正环(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43),第二丝杆(43)的外部套设有螺纹套(44),螺纹套(44)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活动板(45),螺纹套(44)和第二活动板(45)的连接处设有轴承,升降盘(2)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活动板(45)旋转的驱动结构,螺纹套(44)远离矫正环(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6),升降盘(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7),第二电机(4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8),第二转轴(48)贯穿升降盘(2),第二转轴(48)的底端与位于升降盘(2)下方的第二伞齿轮(49)固定连接,且第二伞齿轮(49)和第一伞齿轮(46)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活动板(45)顶端的第二导向块(50),升降盘(2)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51),第二导向块(50)位于第二环形槽(51)内,升降盘(2)的下方设有齿圈(52),齿圈(52)和第二活动板(45)通过第二连接柱(53)连接,升降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4),第三电机(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齿圈(52)相啮合的齿轮(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2)的底部设有第三活动板(56),第三活动板(56)和齿圈(52)通过第三连接柱(57)连接,第三活动板(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块(58),且第三导向块(58)位于第二环形槽(51)内。
10.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作人员将支撑架(1)放置于预设位置,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下移,使得矫正环(5)和取件盘(4)下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锻件的内侧,且第一固定架(14)位于锻件的上方;
步骤二: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推动块(6)推动活动块(7)水平方向移动,活动块(7)通过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固定;
步骤三:当锻件固定完毕后,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使得升降架(11)通过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驱动锻件上移,以使锻件脱离加工位置,随着锻件的持续上移,锻件的顶部和托板(16)的底部相接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持续驱动升降架(11)上移,锻件驱动托板(16)转动,改变托板(16)的倾斜角度,以使托板(16)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托板(16)不再阻碍锻件上移,当锻件上移至预设位置时,锻件不再与托板(16)相接触,解除对托板(16)的支撑,托板(16)复位初始位置,托板(16)的底部和第二矩形孔(15)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步骤四: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锻件下移,通过托板(16)对锻件进行支撑,以使锻件收集在若干个第一固定架(14)之间,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复位器驱动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取件的锻件的正上方;
步骤五: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锻件的内侧,返回执行步骤二,即可完成锻件的取件,直至对最后一个锻件进行取件的过程中,当支撑块(13)采取对锻件内侧壁进行挤压的方式完成对最后一个锻件的固定时,高度调节单元不再驱动升降架(11)上移,此时完成所有锻件的取件工序;
步骤六:当锻件取件完毕后,通过取件位置调整组件驱动矫正环(5)相对升降盘(2)移动,改变矫正环(5)的位置,以使取件盘(4)移动至外部下料输送带的上方,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推动托板(16)转动,改变托板(16)的倾斜角度,位于托板(16)上方的锻件上移,当托板(16)的一端移动至第二矩形孔(15)内,最下方的锻件与原先位于托板(16)上方的锻件相接触,若干个锻件之间码放在一起,且托板(16)不再阻碍锻件竖直方向移动;
步骤七: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下移,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下料位置,此时托板(16)的端部与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相接触,托板(16)的一端仍保持位于第二矩形孔(15)内,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上移,推动块(6)不再按压活动块(7),复位器驱动活动块(7)复位初始位置,支撑柱(8)驱动第一活动板(10)和支撑块(13)移动,以使支撑块(13)不再按压锻件的内侧壁,解除对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固定;
步骤八:通过高度调节单元驱动升降架(11)上移,以使支撑块(13)移动至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的内侧,同理,通过按压单元驱动推动块(6)下移,再次对该锻件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上移,以使取件盘(4)驱动升降架(11)和被支撑块(13)固定的锻件上移,位于最下方锻件的上一个锻件不再与最下方的锻件相接触,且支撑柱(8)的底端不再位于最下方锻件的内侧,即可完成最下方锻件的下料,通过位于取件盘(4)下方的下料输送带把锻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3)驱动升降盘(2)竖直方向下移,以使下一个位于最下方的锻件移动至预设高度,返回执行步骤七,直至所有锻件均放置于下料输送带上。
CN202311126592.7A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833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6592.7A CN116833357B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6592.7A CN116833357B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3357A true CN116833357A (zh) 2023-10-03
CN116833357B CN116833357B (zh) 2023-11-03

Family

ID=8816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6592.7A Active CN116833357B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33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6818A (zh) * 2024-02-06 2024-03-15 定襄煌星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饼类锻件翻身工装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9635A (ja) * 1982-05-14 1983-11-2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鍛造マニプレ−タ
CN106826802A (zh) * 2017-03-17 2017-06-13 盐城市高跃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配件取件机器人
CN110394415A (zh) * 2019-03-06 2019-11-0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轴承环锻压坯料搬运机器人
CN213496286U (zh) * 2020-11-02 2021-06-22 苏州市胥拓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
CN216540710U (zh) * 2021-12-21 2022-05-17 扬州志程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免锻件表面损伤的取件装置
CN216607093U (zh) * 2021-12-15 2022-05-27 景德镇市长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
CN217703411U (zh) * 2022-03-24 2022-11-01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高效自动装夹机构
CN218693556U (zh) * 2022-11-07 2023-03-24 江苏钜丰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锻件加工用取料装置
CN219004448U (zh) * 2022-12-30 2023-05-12 十堰同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锻件表面损伤的锻件精车加工用取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9635A (ja) * 1982-05-14 1983-11-2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鍛造マニプレ−タ
CN106826802A (zh) * 2017-03-17 2017-06-13 盐城市高跃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配件取件机器人
CN110394415A (zh) * 2019-03-06 2019-11-0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轴承环锻压坯料搬运机器人
CN213496286U (zh) * 2020-11-02 2021-06-22 苏州市胥拓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锻件加工定位取件工装
CN216607093U (zh) * 2021-12-15 2022-05-27 景德镇市长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
CN216540710U (zh) * 2021-12-21 2022-05-17 扬州志程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免锻件表面损伤的取件装置
CN217703411U (zh) * 2022-03-24 2022-11-01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高效自动装夹机构
CN218693556U (zh) * 2022-11-07 2023-03-24 江苏钜丰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锻件加工用取料装置
CN219004448U (zh) * 2022-12-30 2023-05-12 十堰同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锻件表面损伤的锻件精车加工用取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6818A (zh) * 2024-02-06 2024-03-15 定襄煌星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饼类锻件翻身工装
CN117696818B (zh) * 2024-02-06 2024-04-19 定襄煌星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饼类锻件翻身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3357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33357B (zh) 一种锻件加工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56523B (zh) 一种组立系统
CN110936556B (zh) 一种注塑机用可翻转的合模装置及其合模方法
CN113210708B (zh) 一种模具零件生产用切割装置
CN117284781A (zh) 一种浇铸铸锭自动化码垛装置及其方法
CN111993168B (zh) 一种机油泵外转子定位加工系统
CN110217522A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立体仓库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76384U (zh) 一种贵金属扁丝带加工用拉线设备
CN112705592B (zh) 一种视觉自动定位折弯装置
CN215967271U (zh) 一种耳机防尘网自动组装设备
CN210064389U (zh) 一种带有返板机式流水线
CN214113045U (zh) 一种用于制造凝胶的灌装机
CN114146935A (zh) 一种用于检测载盘上产品方向的双相机识别设备及其方法
CN211867316U (zh)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装置
CN113173396A (zh) 一种pcb板加工用翻板机构
CN113275763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圆柱壳体端面激光倒角装置
CN112357559A (zh) 一种瓦楞纸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6511478B (zh) 一种深海方舱加工用的金属件铸造装置及方法
CN219989251U (zh) 一种机床配件用输送机构
CN220945339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的轴承配件物架
CN210063472U (zh) 一种升降式打捆机c型钩传送装置
CN117088064B (zh) 一种刹车盘加工智能悬挂输送转运装置
CN215879616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零件的自动加工装置
CN216271988U (zh) 一种橡塑叠板机
CN114700561B (zh) 一种型材加工方法及型材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