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4309A -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4309A
CN116804309A CN202310656229.XA CN202310656229A CN116804309A CN 116804309 A CN116804309 A CN 116804309A CN 202310656229 A CN202310656229 A CN 202310656229A CN 116804309 A CN116804309 A CN 116804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treatment
polyester
dyeing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62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全军
侯贤彬
洪煜权
蔡康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sh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sh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sh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sh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62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4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4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4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绑带布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前处理;(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柠檬酸水溶液中处理后,再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加热搅拌得到乳液,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4)后处理。本发明中的涤棉医用绑带布不仅弹力好、回弹大,轻薄透气,而且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和染色色牢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绑带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绑带布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现有的医用绑带布大多是由纱布或棉布制作而成的,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但其存在弹性差、使用舒适性差等问题,还容易起毛后粘附在伤口上,在清除上时毛线头时容易造成伤口的二次撕裂,从而会影响到伤口的清洁和愈合时间。
棉纤维吸湿性高、亲肤性好;涤纶强度高、弹性与羊毛接近,耐褶皱性优于其他纤维,因此涤棉纤维混纺可以提高面料的回弹性和强度。涤棉纤维混纺织造而成的纺织品俗称的确良,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高弹性、高尺寸稳定性、高挺拔性以及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因而,其可以代替纯棉布作为医用绑带布的材料。但是,随着人们对医用绑带布抗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涤棉混纺织物若未经过抗菌处理易吸附、滋生细菌、真菌的微生物,在用作伤口包扎时,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伤患的痛苦,甚至很多伤患的伤口受到绷带及纱布表面附着的细菌产生感染,进一步加重了伤患的病症及痛苦,极大地影响人身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通过涤棉混纺提升材料的弹性,并且通过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赋予涤棉混纺织物优异的抗菌性,使其更适用于医用绑带布,提升使用舒适性,减轻伤患的病症及痛苦。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前处理;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柠檬酸水溶液中处理后,再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加热搅拌得到乳液,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进行后处理、脱水开幅、整理定型后,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本发明将涤棉混纺织物作为医疗用途的绑带布,弹力好、回弹大,轻薄透气。并且,棉纤维在混纺前经过抗菌处理,棉纤维经过柠檬酸水溶液处理后,聚六亚甲基双胍抗菌剂能够更好地接枝改性于棉纤维的表面,提升抗菌效果。在染色过程中,卡拉胶能够与蚕丝蛋白中的蛋白质反应起乳化,形成乳液后能够在涤棉混纺纤维的表面的包覆性更好,蚕丝蛋白中的羧基还能够与聚六亚甲基双胍中的胍基反应,形成更好的吸附接枝效果,提升棉纤维的弹性和强度,以及赋予其更好的亲水性。而且由于涤纶纤维分子链上没有特定的染色基团,且涤纶疏水性很强,染色时染料分子与纤维不易结合,从而导致涤纶染色性较差,蚕丝蛋白能够带来更好的亲水性、透气性和可染性,蛋白质的氨基和羧基不但可以与阴离子或阳离子染料结合,还能与活性染料形成共价结合,增强色素与纤维的结合,提升染色效果。染色处理可以满足对于不同用途的医用绷带的区分,使得操作者在区分上述绑带时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本发明能够在染色过程中保证布面病疵数量不超、无色花色渍、色牢度达标,尤为重要的是染色定型共同配合,达到克重量要求、弹力要求指标。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3:3~4:100;所述加热搅拌为:边搅拌边加热至80~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所述染前处理的浴比为1:10~15,保温处理10~20min。
在该限定范围内,卡拉胶和蚕丝蛋白能够形成均一且粘度适中的乳液,若卡拉胶的添加量过多,将导致粘度过大,不利于绑带布的弹性和拉伸性;若卡拉胶的添加量过少,则不利于得到更好的改性效果,染色效果和染色色牢度也会变差。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染色为:先由室温以2~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5~90℃保温处理10~15min,再以0.5~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10~130℃保温处理20~30min,最后以-4~-1℃/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
因染前处理过程中包覆了卡拉胶和蚕丝蛋白,卡拉胶对于温度影响较为敏感,染色过程的温度控制就尤为重要,不仅会影响染色效果,而且会后续的处理过程。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染液包括纯碱、元明粉和活性染料;所述染色的浴比为1:5~10。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前处理为将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加入前处理溶液中在70~80℃进行浸泡处理30~40min;所述前处理溶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6:4~7:1~3:1~3:4~8:65~85的液碱、双氧水、去油剂、冰醋酸、除氧酶和水。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处理为:柠檬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3%,浴比为1:10~15,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50℃保温15~20min;所述抗菌改性为: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2%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继续在40~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20min。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3~1.5倍。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后处理为: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所述后处理溶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1~3:1~3: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整理定型为:加入防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再取出后进行定型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整理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0.2~0.3:5~10: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所述浸轧处理为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5~70%;所述定型处理为先在110~120℃下预干燥10~30min,再在140~150℃下恒温1.5~2h。
整理定型过程中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防水处理,防水整理液中的单宁酸能够使表面的蚕丝蛋白发生沉淀,提升染色色牢度,而且氨基硅油能够与单宁酸、蚕丝蛋白结合形成化学键和氢键,防水整理的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涤棉混纺织物作为医疗用途的绑带布,弹力好、回弹大,轻薄透气;
(2)棉纤维在混纺前经过抗菌处理,聚六亚甲基双胍抗菌剂能够更好地接枝改性于棉纤维的表面,提升抗菌效果;
(3)在染色过程中,卡拉胶与形成乳液后能够在涤棉混纺纤维的表面的包覆性更好,能够带来更好的亲水性、透气性和可染性,还能与活性染料形成共价结合,增强色素与纤维的结合,提升染色色牢度;
(4)整理定型过程中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防水处理,不仅能够提升染色色牢度,而且能够结合形成化学键和氢键,防水整理的效果更佳;
(5)本发明能够在染色过程中保证布面病疵数量不超、无色花色渍、色牢度达标,尤为重要的是染色定型共同配合,达到克重量要求、弹力要求指标,并且染色处理可以满足对于不同用途的医用绷带的区分,使得操作者在区分上述绑带时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总实施例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中在70~80℃进行浸泡处理30~40min,浴比为1:5~10,所述前处理溶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6:4~7:1~3:1~3:4~8:65~85的液碱、双氧水、去油剂、冰醋酸、除氧酶和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1.5~3%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0~15,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50℃保温15~20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2%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40~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20min。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3~1.5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0~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所述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3:3~4: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0~15,保温处理10~20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所述染液包括纯碱、元明粉和活性染料,浴比为1:5~10,先由室温以2~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5~90℃保温处理10~15min,再以0.5~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10~130℃保温处理20~30min,最后以-4~-1℃/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所述后处理溶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1~3:1~3: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再脱水开幅,幅宽100~110cm,克重为100~200g/m2;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所述防水整理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0.2~0.3:5~10: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轧余率为65~70%;再取出后先在110~120℃下预干燥10~30min,再在140~150℃下恒温1.5~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实施例1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1:6,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1,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18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5%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2:4: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2,保温处理15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8,先由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8℃保温处理1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3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5:7: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8%;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实施例2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5,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5℃保温20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2%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4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20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2:3: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5,保温处理15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7,先由室温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90℃保温处理10min,再以0.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30℃保温处理2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5:9: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5%;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50℃下恒温1.5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实施例3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1.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0,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20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45℃的温度下加热搅拌20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3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0℃,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3: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0,保温处理20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5,先由室温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5℃保温处理15min,再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3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7: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70%;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经过染前处理。
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1,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18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5%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8,先由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8℃保温处理1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3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5:7: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8%;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染前处理过程中卡拉胶的添加量过多。
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1,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18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5%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5:4: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2,保温处理15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8,先由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8℃保温处理1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3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5:7: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8%;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染色过程中的参数不同。
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1,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18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5%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2:4: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2,保温处理15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8,先由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45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5:7: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8%;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棉纤维未经过抗菌改性。
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1,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18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2:4: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2,保温处理15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8,先由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8℃保温处理1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3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0.25:7: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8%;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整理定型过程中未加入单宁酸。
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再将棉纤维、涤纶纤维分别加入前处理溶液(质量比为5:6:2:2:5:85的液碱、双氧水、传化强力去油剂TF-115C、冰醋酸、肯极CAT-2除氧酶和水)中在75℃进行浸泡处理30min,浴比为,得到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和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柠檬酸水溶液,浴比为1:11,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保温18min;再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5%的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继续在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min,得到改性后的棉纤维。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4倍。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边搅拌边加热至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其中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2:4:100,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浴比为1:12,保温处理15min;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加入水,以及纯碱30g/L、元明粉80g/L、活性蓝R-2GLN 0.012%、活性黄3RS 0.162%、活性红3BSN 0.072%)中进行染色,浴比为1:8,先由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8℃保温处理15min,再以0.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25℃保温处理30min,最后以-4℃/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染色后的绑带坯布。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质量比为1:2: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再脱水开幅,再加入防水整理液(质量比为7:100的氨基硅油和水)进行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8%;再取出后先在110℃下预干燥30min,再在140℃下恒温2h,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测试标准: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单位面积质量(自然):160±1g/m2
断裂伸长率:GB/T3923.1 -1997;
耐光色牢度:GB/T8427-1997;
耐水洗色牢度:GB/T3921.1 -1997;
耐摩擦色牢度:GB3920-1997;
防水等级:GB/T 4745-2012;
抗菌性能:AATCC100-2012.
表1
表2
如表1-2所示,本发明将涤棉混纺织物作为医疗用途的绑带布,弹力好、回弹大,轻薄透气,并且抗菌性良好、染色色牢度较高。另外,对比例1-3表明染前处理过程能够有效提升染色色牢度,且卡拉胶的添加量会影响粘度以及分散效果,进而影响染色效果,染色过程的参数条件则会影响染前处理后的色素吸附固定效果,进而也会影响染色效果。对比例4表明未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将极大程度地影响抗菌性,并且也会影响染前处理的效果,进而影响染色效果。对比例5表明单宁酸的加入会影响染色色牢度,也会由于能和氨基硅油形成结合而提升防水整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前处理: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进行开卷、前处理;
(2)棉纤维的改性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棉纤维加入柠檬酸水溶液中处理后,再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进行抗菌改性;
(3)涤棉混纺:以改性后的棉纤维为纬线,以前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为经线,横纵交织形成绑带坯布;
(3)染色:将卡拉胶加入水中,再加入蚕丝蛋白粉加热搅拌得到乳液,之后加入绑带坯布进行染前处理;再将绑带坯布取出后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
(4)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进行后处理、脱水开幅、整理定型后,得到涤棉医用绑带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卡拉胶、蚕丝蛋白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3:3~4:100;所述加热搅拌为:边搅拌边加热至80~85℃,直至得到均一乳液;所述染前处理的浴比为1:10~15,保温处理10~2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染色为:先由室温以2~3℃/min 的升温速率升温,于85~90℃保温处理10~15min,再以0.5~1℃/min 的升温速率升温,于110~130℃保温处理20~30min,最后以-4~-1℃/min 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染液包括纯碱、元明粉和活性染料;所述染色的浴比为1:5~10。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前处理为将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加入前处理溶液中在70~80℃进行浸泡处理30~40min;所述前处理溶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6:4~7:1~3:1~3:4~8:65~85的液碱、双氧水、去油剂、冰醋酸、除氧酶和水。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处理为:柠檬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3%,浴比为1:10~15,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40~50℃保温15~20min;所述抗菌改性为:加入柠檬酸水溶液质量1~2%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继续在40~5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15~20min。
7.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纬线的密度为经线的1.3~1.5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后处理为:将染色后的绑带坯布加入后处理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所述后处理溶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1~3:1~3:1000的冰醋酸、中性去油灵和水。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整理定型为:加入防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再取出后进行定型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整理液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0.2~0.3:5~10:100的单宁酸、氨基硅油和水;所述浸轧处理为进行二浸二轧工艺整理,轧余率为65~70%;所述定型处理为先在110~120℃下预干燥10~30min,再在140~150℃下恒温1.5~2h。
CN202310656229.XA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804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6229.XA CN116804309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6229.XA CN116804309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4309A true CN116804309A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0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6229.XA Pending CN116804309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43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210B (zh) 一种基于改性丝素蛋白溶液的织物后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JP4227666B2 (ja) 染色された再生コラーゲン繊維、人工毛髪、染色された再生コラーゲン繊維の染料定着処理方法、及び染色された再生コラーゲン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1441182B (zh) 一种抗菌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及其染整加工工艺
CN110670194B (zh) 一种抑菌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11005230B (zh) 一种运动棉型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JPH0813341A (ja) セルロース系布帛の加工法
CN111893761A (zh) 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12900069B (zh) 一种排汗保暖睡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9767B (zh) 一种用于纤维纱线以及布料的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04309A (zh) 一种高弹抗菌涤棉医用绑带布的制备方法
CN109680480A (zh) 一种保健型抗紫外线真丝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630369A (zh) 一种西服面料、面料的制作染色工艺及其抗皱处理方法
CN111733603A (zh) 一种再生帆布生产工艺
CN114836986B (zh) 凉感抑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5723A (zh) 一种衣服面料表面防污处理工艺
CN114934390A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织物面料的制造方法
CN112680971A (zh) 一种性能优异面料及在服装领域的应用
CN108625195A (zh) 一种壳聚糖改性羊毛织物天然染料的染色方法
CN113417141A (zh) 一种棉质衬衫的免烫处理方法
CN111155342A (zh) 一种负离子印花固色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2941696B (zh) 一种排汗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9965B (zh) 吸湿快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76795B (zh)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织染工艺
CN110846777A (zh) 一种太极石家纺面料及织造方法
CN117400600A (zh) 一种弹性高强高耐磨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