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9295B -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9295B
CN116769295B CN202310783327.XA CN202310783327A CN116769295B CN 116769295 B CN116769295 B CN 116769295B CN 202310783327 A CN202310783327 A CN 202310783327A CN 116769295 B CN116769295 B CN 116769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rts
graphene oxide
carrier tape
conductiv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33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69295A (zh
Inventor
林咸雄
毛丛敏
张志坤
芮元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jiang Yitong Plastic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jiang Yitong Plast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jiang Yitong Plastic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jiang Yitong Plast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33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9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9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69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9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电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由聚碳酸酯、导电填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热稳定剂、增韧剂和抗氧化剂制备而成,制备得到的导电载带片材具有良好的冲击性能和耐刮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材料,其分子链中含有苯基,苯基是一种大共轭的芳香环状体,是芳香聚碳酸酯主链中难以弯曲的僵直部分,它的存在提高了分子链的刚性,增加了聚合物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和尺寸稳定性。导电性能是聚合物的重要性能之一,聚合物既大量被用作绝缘材料,也被用作导电材料使用,随着高分子学科的不断发展,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功能性聚合物被用作半导体材料。目前常见的导电材料有金属、石墨、金属氧化物等,将导电材料与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复合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分子很好的使用性能,其中碳材料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的制备是近些年来兴起的聚碳酸酯填充改性领域的热点之一。聚碳酸酯聚合物填充碳材料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在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获得其他性能的同时,碳材料组分的引入,通常会引起聚合物力学性能的下降。
申请号为20201144755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超韧导电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以聚碳酸酯、导电PC母粒,增韧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为原料通过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得到,通过导电PC母粒提高了分散效果,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度,改善了导电填料对冲击性能的影响,使其适用于对材料韧性要求更高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申请号为20201090020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电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聚碳酸酯、聚萘酸酯为主要原料与其他添加剂共混制备得到,聚萘酸酯相对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融融温度,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同时添加的二维Mxene材料作为导电剂赋予了复合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
材料的性能都与结构有关,填料在共混物中的分布,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因此,填料在聚碳酸酯及其共混物中的分布状态,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大,而在现有技术中填料往往采用直接添加的方式进行混合,容易造成填料的团聚,影响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由聚碳酸酯、导电填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热稳定剂、增韧剂和抗氧化剂制备而成,制备得到的导电载带片材具有良好的冲击性能和耐刮擦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60-80份,导电填料10-1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15份,高密度聚乙烯13-16份,热稳定剂1-3份,增韧剂2-5份;抗氧化剂2-6份;优选为聚碳酸酯75份,导电填料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份,高密度聚乙烯15份,热稳定剂2份,增韧剂3份;抗氧化剂4份;
所述导电填料的制备过程为:
S1.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氯化亚砜和吡啶混合后加热搅拌,加热至60-68℃,搅拌18-24h,优选为加热至65℃,搅拌20h;常压蒸馏,用四氢呋喃洗涤,洗涤2-5次,优选为3次,离心过滤,真空干燥后得到酰氯化石墨烯,真空干燥的条件为25-35℃,干燥10-16h,优选为30℃干燥12h;
S2、将得到的酰氯化石墨烯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乙醚,超声分散2-4h,优选为3h,后向其中加入1-(咪唑并[1,2-a]吡啶-3-基)甲胺,粉状无水碳酸钾,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60min,优选为40min,得到混合液;
S3、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S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其中,搅拌的转速为160-220r/min,优选为200r/min;铜粉分2-5次添加,优选为5次;每次加入后搅拌10-20min,优选为15min;超声震荡40-60min,优选为45min,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导电填料,其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35-45℃,干燥2-6h,优选为在40℃下干燥4h。
进一步地,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为: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于常温下超声分散2-4h,优选为3h,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升高温度至80-90℃,优选为85℃,每间隔固定时间向其中添加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并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2-6次,优选为4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真空干燥的条件为75-85℃干燥10-16h,优选为80℃干燥12h。
进一步地,每间隔16-24h,优选为24h,向其中添加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反应64-72h,优选为反应72h。
进一步地,所述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加入双氧水、丁二酸酐、去离子水,在4-8℃低温中搅拌至出现白色凝胶沉淀物,优选为6℃,静置后抽滤、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真空干燥的条件为45-55℃条件下干燥20-28h,优选为50℃条件下干燥24h。
进一步地,所述热稳定剂为二月桂酸二乙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二月桂酸二乙基锡。
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为有机硅-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烯-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将各组分按质量分配比混合均匀后在20-80℃条件下混炼15-25min,优选为在50℃条件下混炼20min,并送料给挤出机挤出、冷却、切粒、干燥,得到导电载带片材粒料,挤出温度为230-250℃,转速150-300r/min,优选为挤出温度为240℃,转速为280r/min;
A2、将得到的粒料加热至105-110℃后经共混挤塑、冷却定型,得到所述导电载带片材,其中挤出温度为180-190℃,转速为180-220r/min,优选为挤出温度为185℃,转速为200r/min。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高密度聚乙烯三者共混得到多组分聚合物,相较于单一组分,多组分聚合物材料兼具各组分的优点,取长补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扩大制备产品的使用范围;另外在共混过程中还引入了金属粒子和非金属粒子复合的导电填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在氧化石墨烯上接枝了有机侧链,能够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间起到间隔的作用,将氧化石墨烯片层与片层之间“撑开”,增大片层之间的间距,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另外在将各组分混炼过程中,制备的导电填料中含有的N元素上存在的孤对电子组分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具有空轨道,二者之间形成金属-配体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填料在各组分间的分散性,有效的避免了无机-金属导电填料在与各组分混合过程中发生团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用聚碳酸酯为重均分子量在22000-34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购买自仪征化纤工程塑料厂(L2100),高密度聚乙烯购买自阿拉丁化学试剂网官网(CAS:9002-88-4,P434350),氧化石墨烯购买自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单层率>97%,片径3-5μm),丁二酸酐(SA)、N,N-二甲基甲酰胺、双氧水(浓度30%)均为分析纯购买自国药集团,氯化亚砜CAS:7719-09-7,吡啶CAS:110-86-1,粉状无水碳酸钾CAS:584-08-7(P485463),铜粉CAS:7440-50-8(power,C299276),1-(咪唑并[1,2-a]吡啶-3-基)甲胺CAS:160771-89-1,所有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75份,导电填料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份,高密度聚乙烯15份,热稳定剂2份,增韧剂3份;抗氧化剂4份;
导电填料的制备过程为:
S1.将25重量份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5重量份氯化亚砜和2重量份吡啶混合后加热至65℃,搅拌20h;常压蒸馏,用四氢呋喃洗涤3次,离心过滤,在30℃条件下真空干燥12h后得到酰氯化石墨烯;
S2、将得到的酰氯化石墨烯放入反应器中加入50重量份乙醚,超声分散3h,后向其中加入25重量份1-(咪唑并[1,2-a]吡啶-3-基)甲胺,5重量份粉状无水碳酸钾,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0min,得到混合液;
S3、在200r/min搅拌状态下向步骤S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5重量份铜粉,其中铜粉分5次添加;每次加入后搅拌15min;添加完成后,超声震荡45min,除去溶剂,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4h后得到导电填料。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为:将28重量份氧化石墨烯与10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于常温下超声分散3h,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升高温度至85℃,继续反应72h,每间隔24h向其中添加5重量份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并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4次,于80℃真空干燥12h后得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
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加入双氧水、丁二酸酐、去离子水,在6℃低温中搅拌至出现白色凝胶沉淀物,静置后抽滤、真空干燥后得到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其中双氧水、丁二酸酐、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2,真空干燥的条件为50℃条件下干燥24h。
其中,热稳定剂为二月桂酸二乙基锡;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具体为亚磷酸三苯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将各组分按质量分配比混合均匀后在50℃条件下混炼20min,并送料给挤出机挤出、冷却、切粒、干燥,得到导电载带片材粒料,挤出温度为240℃,转速为280r/min;
A2、将得到的粒料加热至105-110℃后经共混挤塑、冷却定型,得到导电载带片材,其中挤出温度为185℃,转速为200r/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组分配比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不同,其余参照实施例1。
具体为: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碳酸酯60份,导电填料1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份,高密度聚乙烯13份,热稳定剂1份,增韧剂2份;抗氧化剂2份;
在导电填料的制备过程中,在步骤S1中,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氯化亚砜和吡啶混合后加热至60℃搅拌18h;用四氢呋喃洗涤2次;真空干燥的条件为25℃条件下干燥10h;在步骤S2中,超声分散2h,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在步骤S3中,搅拌转速为160r/min,铜粉分2次添加,每次添加后搅拌20min,超声震荡60min;真空干燥的条件为35℃干燥6h。
在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于常温下超声分散2h,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后升高温度至80℃,反应64h,每间隔16h向其中添加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2次后真空干燥,条件为75℃条件下干燥16h。
在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过程中,在4℃低温条件下搅拌至出现白色凝胶沉淀物,真空干燥条件为45℃条件下干燥28h。
在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A1中,混炼条件为:20℃混炼25min,挤出条件为:挤出温度为230℃,转速150r/min;在步骤A2中,共混挤塑中挤出温度为180℃,转速为180r/m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组分配比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不同,其余参照实施例1。
具体为: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80份,导电填料1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份,高密度聚乙烯16份,热稳定剂3份,增韧剂5份;抗氧化剂6份。
在导电填料的制备过程中,在步骤S1中,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氯化亚砜和吡啶混合后加热至68℃搅拌24h;用四氢呋喃洗涤5次;真空干燥的条件为35℃条件下干燥16h;在步骤S2中,超声分散4h,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反应60min;在步骤S3中,搅拌转速为220r/min,铜粉分5次添加,每次添加后搅拌10min,超声震荡40min;真空干燥的条件为45℃干燥2h。
在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于常温下超声分散4h,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后升高温度至90℃,反应64h,每间隔16h向其中添加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6次后真空干燥,条件为85℃条件下干燥10h。
在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过程中,在8℃低温条件下搅拌至出现白色凝胶沉淀物,真空干燥条件为55℃条件下干燥20h。
在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A1中,混炼条件为:80℃混炼15min,挤出条件为:挤出温度为250℃,转速300r/min;在步骤A2中,共混挤塑中挤出温度为190℃,转速为220r/min。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在制备过程中不添加导电填料,其余参照实施例1。
具体为: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7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份,高密度聚乙烯15份,热稳定剂2份,增韧剂3份;抗氧化剂4份。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直接将氧化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其余参照实施例1。
具体为: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75份,氧化石墨烯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份,高密度聚乙烯15份,热稳定剂2份,增韧剂3份;抗氧化剂4份。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在制备过程中导电填料的制备工艺不同,其余参照实施例1。
具体为:导电填料的制备过程为:将28重量份氧化石墨烯与10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于常温下超声分散3h,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升高温度至85℃,继续反应72h,每间隔24h向其中添加5重量份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反应结束后,向其中加入5重量份铜粉,其中铜粉分5次添加;每次加入后搅拌15min;添加完成后,超声震荡45min,除去溶剂,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4h后得到导电填料。
其中,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加入双氧水、丁二酸酐、去离子水,在6℃低温中搅拌至出现白色凝胶沉淀物,静置后抽滤、真空干燥后得到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其中双氧水、丁二酸酐、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2,真空干燥的条件为50℃条件下干燥24h。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将氧化石墨烯与铜粉直接混合作为导电填料,其余参照实施例1。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铜粉的质量比为5:1。
对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试样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1.拉伸性能按照ASTM D638-10塑料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试样尺寸160*12.7*3.2mm,拉伸速度为l0 mm/min。
2.弯曲强度按照ASTM D790-17非增强和增强塑料和电绝缘材料的弯曲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试样尺寸64*12.7*3.2mm,弯曲速度为2mm/min,跨距为51.2mm。
3.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照ASTM D256-10测定塑料抗摆冲击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试样尺寸64*10.2*3.2mm。
4.塑料热变形温度按照ASTM D648-18边缘位置弯曲载荷下塑料挠曲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试样尺寸127*13*3.2mm。
5.导电性按照ASTM D257-14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的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6.耐刮擦性测试:将90*2mm圆形注塑片,在一定粗糙硬质表面,反复摩擦一定次数,观察表面磨损情况,注:○表示耐刮擦性一般,+表示耐刮擦性较好,+越多耐刮擦性越好。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由对比例1(不添加导电材料)和实施例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添加导电材料后,试样的表面电阻大大减小,表明导电材料的添加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由对比例1(不添加导电材料)、对比例2(直接将氧化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对比例4(将氧化石墨烯与铜粉直接混合作为导电填料)和实施例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与铜粉的添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试样的表面电阻,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但采用将其直接加入的方式,其导电性要低于将其通过化学改性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得到的试样的导电性,这可能是由于经化学改性后,能够有助于石墨烯片层的分离以及在原料中的分散;且当添加导电填料后,其耐刮擦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由对比例3(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铜粉直接混合作为导电填料)和实施例1的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对比例3的耐刮擦性要低于实施例1,表明经改性后的石墨烯其含有的共轭π键、环状基团等能够有效吸收及分布外界能量,使分子链不易受到破坏,有效提高了试样的耐刮擦性;即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试样的各项性能指标明显高于对比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导电性能以及耐刮擦性能,能够更好的满足产品对该材料的性能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制备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时,以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高分子原料并辅以添加导电填料及其它添加剂制备而成;其中聚碳酸酯具有高强度及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加工性能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具有强度高、尺寸稳定,耐老化性能好;高密度聚乙烯密度较高、结晶度较高的非极性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抗冲击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能;本发明通过将三者共混得到多组分聚合物,相较于单一组分,多组分聚合物材料兼具各组分的优点,取长补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扩大制备产品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共混过程中还引入了导电填料,该导电填料为金属粒子和非金属粒子复合的导电材料;金属粉末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添加到复合材料中能够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而石墨烯作为碳系材料的一种,碳原子由于其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在经过sp2后可以形成共轭的π键,有利于电子的传导和跃迁;作为导电复合材料,其导电性质主要是由于导电网络的建立,而导电填料的加入往往被绝缘的高聚物所阻隔;其次将导电填料直接添加由于分散性较差容易对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造成损失,尤其对于石墨烯而言,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一种二维片状的纳米无机材料,具有卓越的导热、导电性能、机械性能,但石墨烯不易溶于有机溶剂,且其聚合物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差、易发生团聚,为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在本发明中首先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将其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向其中加入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在一定温度下自由分解生成端羧基自由基,依据自由基加成效应,自由基攻击氧化石墨烯表面的不饱和双键并以羧基基团形式接枝,最终得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其次,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1-(咪唑并[1,2-a]吡啶-3-基)甲胺混合,酰氯与胺反应生成酰胺,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上有机侧链;最后将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与铜粉混合制备得到金属粒子和非金属粒子复合的导电填料;在该过程中通过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上含有较大基团的有机侧链,能够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间起到间隔的作用,将氧化石墨烯片层与片层之间“撑开”,增大片层之间的间距,提高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同时由于酰胺可作为氢键给与体的NH基团,也含有可作为氢键受体的C=O基团,因此在分子与分子之间还存在氢键作用,将进一步增大片层之间的间距;而经有机接枝后的氧化石墨烯含有的共轭π键、环状基团等能够有效吸收及分布外界能量,使分子链不易受到破坏,有效提高产品的耐刮擦性;另外在将各组分混炼过程中,制备的导电填料中含有的N元素上存在的孤对电子组分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具有空轨道,二者之间形成金属-配体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填料在各组分间的分散性,有效的避免了无机-金属导电填料在与各组分混合过程中发生团聚,从而降低了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造成的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60-80份,导电填料10-1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15份,高密度聚乙烯13-16份,热稳定剂1-3份,增韧剂2-5份;抗氧化剂2-6份;所述导电填料的制备过程为:
S1.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氯化亚砜和吡啶混合后加热搅拌,常压蒸馏,用四氢呋喃洗涤,离心过滤,真空干燥后得到酰氯化石墨烯;
S2、将得到的酰氯化石墨烯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乙醚,超声分散后向其中加入1-(咪唑并[1,2-a]吡啶-3-基)甲胺,粉状无水碳酸钾,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液;
S3、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S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超声震荡,除去溶剂,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导电填料;
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为: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于常温下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升高温度,每间隔固定时间向其中添加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并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每间隔16-24h向其中添加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反应64-72h;
所述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加入双氧水、丁二酸酐、去离子水,在低温中搅拌至出现白色凝胶沉淀物,静置后抽滤、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二月桂酸二乙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有机硅-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将各组分按质量分配比混合均匀后混炼,并送料给挤出机挤出、冷却、切粒、干燥,得到导电载带片材粒料;
A2、将得到的粒料加热后经共混挤塑、冷却定型,得到所述导电载带片材。
CN202310783327.XA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769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3327.XA CN116769295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3327.XA CN116769295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9295A CN116769295A (zh) 2023-09-19
CN116769295B true CN116769295B (zh) 2024-02-23

Family

ID=8799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3327.XA Active CN116769295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92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6277A (zh) * 2013-12-30 2014-04-3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97368A (zh) * 2012-12-28 2014-07-0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和制备方法
CN104212143A (zh) * 2013-05-31 2014-12-17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载带的具有优异导电性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
CN108384213A (zh) * 2018-03-22 2018-08-10 疆合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电率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200A (zh) * 2020-02-17 2020-05-08 江苏新奥碳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412A (zh) * 2020-07-29 2020-10-23 江苏新奥碳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载带用石墨烯增强导电pc/pbt合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7368A (zh) * 2012-12-28 2014-07-0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和制备方法
CN104212143A (zh) * 2013-05-31 2014-12-17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载带的具有优异导电性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
CN103756277A (zh) * 2013-12-30 2014-04-3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84213A (zh) * 2018-03-22 2018-08-10 疆合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电率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200A (zh) * 2020-02-17 2020-05-08 江苏新奥碳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412A (zh) * 2020-07-29 2020-10-23 江苏新奥碳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载带用石墨烯增强导电pc/pbt合金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慕成斌.《通信光纤光缆材料及产业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第125-126页. *
李祖德.《塑料加工技术应用手册》.中国财富出版社,1997,第80-81、194-19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9295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8219A (zh)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84188B (zh) 聚苯胺型电磁屏蔽塑料
CN101067031A (zh) 纳米炭黑改性的导电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12852157A (zh) 一种具有良好环氧粘结力的导电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5222B (zh) 一种高导热无卤阻燃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762A (zh) 一种导电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ngh et al. Impact of compatibilization on polypropylene (PP) and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blend: A review
CN116769295B (zh) 一种用于导电载带片材的导电pc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0807B (zh) 一种聚碳酸酯/聚乙烯合金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3783B (zh) 一种高韧性导电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50851B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22088A (zh) 一种含氮磷石墨烯协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30003B (zh) Mppo材料,矿物填充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6488B (zh) 一种碳纳米管/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导电应用
CN110982232B (zh) 一种抗静电型pet/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3462A (zh) 一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093303A1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44167B (zh) 基于石墨烯改性的abs抗静电塑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4479399A (zh) 一种抗静电pc/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体
CN115975334B (zh) 一种抗静电型abs复合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54553B (zh) 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聚氨酯弹性体、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276755A (zh)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9366B (zh) 一种导电聚乙烯醇改性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7343527B (zh) 一种低翘曲性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6939B (zh) 一种环保阻燃导电聚丙烯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