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6899A -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6899A
CN116766899A CN202310936155.5A CN202310936155A CN116766899A CN 116766899 A CN116766899 A CN 116766899A CN 202310936155 A CN202310936155 A CN 202310936155A CN 116766899 A CN116766899 A CN 116766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sunshade
structural
structural sheet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61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越
王保永
杨扬
马荫明
俞建钊
刘贤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361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6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6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6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遮阳帘被构造为能够卷收成卷状或展平成片状,遮阳帘包括:主体帘;结构片,连接于所述主体帘的侧部;其中,所述结构片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表面上下齐平。本申请的遮阳帘通过在主体帘的侧部连接结构片,并使结构片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上下表面齐平,与传统在主体帘的侧部设置高于主体帘表面的边条的遮阳帘结构相比,保证遮阳帘稳定展平或卷收动作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减小遮阳帘整体的厚度,从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遮阳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的遮阳帘能够有效的隔绝阳光的直射,为车内乘客提供良好的隔热防烫、防炫目、隐私保护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汽车遮阳帘收纳后的厚度较大,减少了乘客的头部空间,降低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能够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遮阳帘,遮阳帘被构造为能够卷收成卷状或展平成片状,遮阳帘包括:
主体帘;
结构片,连接于所述主体帘的侧部;
其中,所述结构片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遮阳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遮阳帘,通过在主体帘的侧部连接结构片,使得遮阳帘整体设置在车辆的天窗总成后实施展平或卷收动作时,能够依靠结构片的结构强度,使主体帘通过位于侧部的结构片与天窗总成的导轨滑动配合,实现稳定展平或卷收动作。
同时,本申请的遮阳帘通过在主体帘的侧部连接结构片,并使结构片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与传统在主体帘的侧部设置高于主体帘表面的边条的遮阳帘结构相比,保证遮阳帘稳定展平或卷收动作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减小遮阳帘整体的厚度,从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片包括结构条以及连接帘,所述结构条通过所述连接帘连接于所述主体帘的侧部,所述连接帘包覆所述结构条,所述连接帘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帘的内壁设有粘结层,所述连接帘通过所述粘结层分别与所述结构条和所述主体帘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帘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01mm~0.1mm,所述结构条的厚度为0.1mm~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帘和/或所述结构片的厚度为0.3mm~0.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帘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分别与所述主体帘的前端和所述结构片的前端连接,且所述引导件被构造为折叠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卷帘装置,所述卷帘装置包括:
上述所述的遮阳帘,所述主体帘和所述结构片之间被构造为能够弯折的变形结构;
导轨,位于所述遮阳帘的侧缘,用于与所述遮阳帘滑动连接,设有沿所述遮阳帘的展平方向延伸的仿形槽;
其中,所述遮阳帘展平时,所述变形结构能够沿所述仿形槽的外壁弯折,以与所述结构片滑动卡入所述仿形槽。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遮阳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卷帘装置,通过在主体帘和所述结构片之间设置能够弯折的变形结构,并在导轨上设置仿形槽,可以使得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展平过程中,主体帘和所述结构片之间的变形结构能够沿着所述仿形槽的外壁弯折,并与结构片一并滑动卡入所述仿形槽,使得遮阳帘的主体帘和结构片在展平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主体帘通过得到弯折的变形结构与结构片连接,可以使得遮阳帘的侧部通过变形结构以及结构片以弯折的形状限位在仿形槽内。如此,可以有效的避免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从导轨上脱离,提高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
而且,在遮阳帘卷收过程中,当遮阳帘侧部的变形结构和结构片滑动脱离仿形槽的结构限位后,变形结构能够依靠变形结构自身的张紧力以及依靠结构片的连接强度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展开,从而恢复至主体帘、变形结构以及结构片在同一水平面的状态,如此,保证遮阳帘稳定地实施展平或卷收过程动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遮阳帘以单层的片状结构卷收,进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槽靠近所述遮阳帘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遮阳帘的方向弯曲,以形成供所述变形结构弯折的弧形部,且所述仿形槽远离所述遮阳帘的一侧形成供所述结构片滑动卡入的限位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腔具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结构片通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结构片的厚度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结构片相切,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所述结构片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部的底端形成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仿形槽的内壁形成供所述结构片以及弯折的所述变形结构穿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结构片的厚度的两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变形结构的厚度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所述结构片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片前端连接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与所述仿形槽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引导件滑动连接所述仿形槽,所述引导件用于在所述遮阳帘展平时引导所述变形结构和所述结构片滑动导入所述仿形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帘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仿形槽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导轨并与所述仿形槽的末端对接,所述导向结构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变形结构进入所述仿形槽前对所述变形结构弯折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片被构造为金属片或塑料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天窗总成,所述天窗总成安装有上述所述的卷帘装置。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车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车辆,由于天窗总成配置安装有上述的卷帘装置,因此,也具备上述卷帘装置带来的同样的技术效果,即能够保证遮阳帘稳定地实施展平或卷收过程动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遮阳帘以单层的片状结构卷收,进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遮阳帘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遮阳帘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遮阳帘卷收成卷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卷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卷帘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卷帘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轨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遮阳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轨与转轴安装座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体帘100;结构片200;结构条210;连接帘220;粘结层230;变形结构10;导轨300;仿形槽310;弧形部311;第三限位部311a;限位腔312;第一限位部312a;第二限位部312b;滑槽320;滑块330;引导件400;导向结构500;转轴安装座600;转轴700;第一间隙d1;第二间隙d2;第三间隙d3;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高度方向Z。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汽车天窗的遮阳帘能够有效的隔绝阳光的直射,为车内乘客提供良好的隔热防烫、防炫目、隐私保护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汽车遮阳帘收纳后的厚度较大,减少了乘客尤其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降低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遮阳帘、一种配置该遮阳帘的卷帘装置以及配置有该卷帘装置的车辆。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其中,在各个附图中,X表示车辆的长度方向或前后方向,也即遮阳帘的长度方向或前后方向,Y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也即遮阳帘的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Z表示车辆的高度方向或上下方向,也即遮阳帘的高度方向或上下方向。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遮阳帘,该遮阳帘被构造为能够卷收成卷状或展平成片状。该遮阳帘包括主体帘100以及结构片200。结构片200连接于主体帘100的侧部,且结构片200的上下表面与主体帘100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出遮阳帘在宽度方向Y上的一侧的部分结构,遮阳帘在宽度方向Y上的另一侧结构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对称,故省略说明。
在本申请中,主体帘100可以为现有帘布结构,如主体帘100可以由PET材质(涤纶树脂)制成。结构片200可以为塑料片或金属片,可以理解的是,结构片200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及硬度,具有恢复形变的能力。
不难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结构片200的长度与主体帘100的长度相等。结构片200呈长条状,结构片200的宽度远小于主体帘100的宽度,以避免结构片200占用主体帘100对车辆的天窗总成的遮蔽空间。结构片200的厚度与主体帘100的厚度相等,以保证结构片200的上下表面与主体帘100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具体地,主体帘100与结构片200可以通过热焊接工艺、超声波焊接工艺、高周波热合工艺、热溶胶工艺、3M粘接等方式一体连接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的天窗总成结构中,设有相应的转轴或卷收机构,转轴或卷收机构用于对遮阳帘卷收和展开释放。遮阳帘在天窗总成上的打开状态即对应遮阳帘的卷收成卷装的状态,实现对天窗总成的打开;遮阳帘在天窗总成上的关闭状态即对应为遮阳帘的展平为片状的状态,实现对天窗总成的遮蔽。
还需说明的是,在传统的遮阳帘结构中,为了便于遮阳帘在宽度方向Y上的两侧与天窗总成的导轨滑动配合,会在遮阳帘的两侧表面设置边条,使得遮阳帘的两侧厚度会高于遮阳帘中部的主体厚度,导致遮阳帘在卷收成卷状后,其上下端的距离会比较大,即遮阳帘的卷收厚度会比较大,这减少了乘客尤其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降低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基于此,本申请的遮阳帘,通过在主体帘100的侧部连接结构片200,使得遮阳帘整体设置在车辆的天窗总成后实施展平或卷收动作时,能够依靠结构片200的结构强度,使主体帘100通过位于侧部的结构片200与天窗总成的导轨滑动配合,实现稳定展平或卷收动作。
同时,本申请的遮阳帘通过在主体帘100的侧部连接结构片200,并使结构片200的上下表面与主体帘100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与传统在主体帘100的侧部设置高于主体帘100表面的边条的遮阳帘结构相比,保证遮阳帘稳定展平或卷收动作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减小遮阳帘整体的厚度,从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参见图1和图3,在本申请中,以主体帘100的长度和厚度分别为1200mm和0.7mm为例,此时的结构片200的长度、厚度也对应为1200mm、0.7mm,即此时遮阳帘的整体长度和厚度分别为1200mm、0.7mm,车辆的天窗总成上的卷轴对遮阳帘进行卷收后,遮阳帘卷收后的直径为38mm。
作为对比例,将传统遮阳帘的主体帘的长度和厚度分别设置为1200mm和0.7mm,在主体帘的两侧表面上设有0.7mm的边条,采用同样的天窗总成上的卷轴对该遮阳帘进行卷收后,遮阳帘卷收后的直径为47mm。需要说明的是,遮阳帘卷收后的直径数据可由3D软件直接模拟得出。
显然,相比于传统在主体帘100的侧部设置高于主体帘100表面的边条的遮阳帘结构,本申请的遮阳帘卷收后的直径减小了9mm,图3中虚线部分的直径即为本申请的遮阳帘相比上述对比例的遮阳帘减少的卷收直径。显然,本申请的遮阳帘有效提升了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构片200包括结构条210以及连接帘220,结构条210通过连接帘220连接于主体帘100的侧部,连接帘220包覆结构条210,连接帘220的上下表面与主体帘100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具体地,连接帘220可以由PET材质制成。结构条210可以为塑料条、金属条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条状结构。主体帘100、结构条210以及连接帘220可通过热焊接工艺、超声波焊接工艺、高周波热合工艺、热溶胶工艺、3M粘接等方式一体连接成型。
优先地,连接帘220、结构条210以及连接帘220采用热焊接一体连接成型,连接帘220靠近主体帘100的一端会与主体帘100的侧部融为一体,使得连接帘220的整体表面与主体帘100的整体表面齐平。
本申请的遮阳帘,结构条210借助包覆其表面的连接帘220与主体帘100的侧部相连接,保证结构条210稳定连接在主体帘100而不会与主体帘100脱离,同时,通过连接帘220对结构条210的包覆连接作用,保证连接帘220和结构条210的接触面积足够大,避免在遮阳帘整体的卷收或展平过程中结构条210与连接帘220出现相对滑动或结构条210从连接帘220上脱离,保证遮阳帘整体在卷收或展平过程中运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帘220的内壁设有粘结层230,连接帘220通过粘结层230分别与结构条210和主体帘100连接。
具体地,粘结层230可以但不限于为覆胶膜、覆胶层。连接帘220大致呈U型,以完全覆盖结构条210并与通过粘结层230与结构条210形成面面连接,同时,连接帘220还与主体帘100侧部的相互叠加融合。如此,使主体帘100和结构条210一体连接成型,保证遮阳帘整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帘220的厚度为0.1~0.3mm,粘结层230的厚度为0.01mm~0.1mm,结构条210的厚度为0.1mm~1mm。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理控制连接帘220、粘结层230以及结构条210的厚度,能够避免由连接帘220、粘结层230以及结构条210叠加形成的结构片200的厚度过大或过小,当结构片200的厚度过大时,会影响遮阳帘整体卷收的顺畅度以及卷收便捷性。当结构片200的厚度过小,即对应主体帘100的厚度过小时,会影响遮阳帘整体对天窗总成的遮光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帘100和/或结构片200的厚度为0.3mm~0.9mm。优选地,主体帘100和/或结构片200的厚度为0.7mm。
不难理解的是,通过合理控制主体帘100和/或结构片200的厚度,可以对应将遮阳帘整体的厚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遮阳帘整体对天窗总成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的同时,提高遮阳帘实施卷收或展平动作的顺畅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遮阳帘还包括引导件400,引导件400分别与主体帘100的前端和结构片200的前端连接,且引导件400被构造为折叠结构。
具体地,引导件400具有两个,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引导件400分别位于遮阳帘的两个侧缘并均伸出于遮阳帘前端。引导件400、结构片200以及主体帘100一体成型。比如,引导件400可以是在对遮阳帘加工成型过程中,对遮阳帘的前端部位进行裁剪和弯折后再通过缝纫或焊接,从而形成折叠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5、图6和图10,本申请的遮阳帘是应用安装在车辆的天窗总成上。具体地,车辆的天窗总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具有两条导轨300。导轨300上对应设置有用于与引导件400形状相适配的仿形槽310。
当装配本申请的遮阳帘时,遮阳帘除引导件400外的结构处于卷收状态,如此,即可将遮阳帘前端侧缘的引导件400滑动安装在导轨300上的仿形槽310内。通过将引导件400设置为折叠结构,从而可以将导轨300上的仿形槽310对应设置成与引导件400适配的形状,实现引导件400与导轨300的限位配合。
当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展平时,主体帘100的侧部以及连接在主体帘100侧部的结构片200即能够在引导件400的引导下准确地按照仿形槽310的轮廓轨迹,弯折并滑动进入到仿形槽310内,从而被仿形槽310准确限位,保证遮阳帘在展开过程中不会从天窗总成上的导轨300上脱离,以准确展开,实现对天窗总成的遮蔽。
当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退回卷收时,同样通过呈折叠结构的引导件400与对应导轨300上的仿形槽310折叠限位的作用,遮阳帘在退回卷收中也不会从天窗总成上的导轨300上脱离,以准确卷收实现对天窗总成的打开。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引导件400,并将引导件400构成呈折叠结构,能够使遮阳帘在展平或卷收过程中一直存在一段结构(即引导件400)与天窗总成上的导轨300限位,如此,避免遮阳帘在展平或卷收过程中从天窗总成上的导轨300上脱离,提高遮阳帘实施展平或卷收动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见图1、图4、图5和图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卷帘装置,卷帘装置包括导轨300以及上述的遮阳帘。
其中,在遮阳帘中,主体帘100和结构片200之间被构造为能够弯折的变形结构10。
导轨300位于遮阳帘的侧缘,导轨300用于与遮阳帘滑动连接,导轨300上设有沿遮阳帘的展平方向延伸的仿形槽310。
而且,遮阳帘展平时,变形结构10能够沿仿形槽310的外壁弯折,以与结构片200滑动卡入仿形槽310。
应该理解的是,导轨300可以设置天窗总成上,且导轨300具有两条,两条导轨300分别位于遮阳帘沿宽度方向Y上的两个侧缘。当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展平或卷收时,遮阳帘的两个侧缘(即变形结构10与结构片200形成的连接结构)是与导轨300保持滑动连接的状态,而且遮阳帘在两条导轨300的作用下处于绷紧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帘100和结构片200之间能够弯折的变形结构10可以是通过对主体帘100的侧部进行相应加工而形成的。变形结构10的材质可以与主体帘100的材质相同,比如为常规的帘布材质。
可以理解的是,在遮阳帘处于卷收状态时,主体帘100和结构片200之间的变形结构10是水平展开的,即此时的遮阳帘是以单层片状结构卷收的。
当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展平时,变形结构10即在仿形槽310的导向以及支撑作用下沿仿形槽310的外壁弯折,由于结构片200是通过变形结构10连接主体帘100的,因此,当变形结构10沿仿形槽310的外壁弯折时,变形结构10会带动结构片200相对主体帘100下移,如此,使得弯折后的变形结构10以及连接变形结构10的结构片200即滑动卡入至仿形槽310内,仿形槽310即实现对遮阳帘侧部的弯折限位,防止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展平过程中从导轨300上脱离。
显然,本申请的卷帘装置,通过在主体帘100和结构片200之间设置能够弯折的变形结构10,并在导轨300上设置仿形槽310,可以使得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展平过程中,主体帘100和结构片200之间的变形结构10能够沿着仿形槽310的外壁弯折,并与结构片200一并滑动卡入仿形槽310,使得遮阳帘的主体帘100和结构片200在展平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主体帘100通过得到弯折的变形结构10与结构片200连接,可以使得遮阳帘的侧部通过变形结构10以及结构片200以弯折的形状限位在仿形槽310内。如此,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从导轨300上脱离,提高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
而且,在遮阳帘卷收过程中,当遮阳帘侧部的变形结构10和结构片200滑动脱离仿形槽310的结构限位后,变形结构10能够依靠变形结构10自身的张紧力以及依靠结构片200的连接强度沿车辆的宽度方向Y展开,从而恢复至主体帘100、变形结构10以及结构片200在同一水平面的状态,如此,保证遮阳帘稳定地实施展平或卷收过程动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遮阳帘以单层的片状结构卷收,进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另外,还需补充说明的是,参见图6,本申请通过在主体帘100的侧部连接具有一定硬度的结构片200,当得到弯折后的变形结构10和与变形结构10连接的结构片200滑动卡入到仿形槽310,以与仿形槽310形成滑动连接后,变形结构10在高度方向Z上的垂直投影会落在结构片200上,即仿形槽310对遮阳帘的限位作用力主要集中施加在结构片200上,使得仿形槽310主要与具有一定硬度的结构片200硬性接触,减小甚至消除仿形槽310对变形结构10的限位作用力,从而降低仿形槽310对变形结构10进行刮擦的概率,以此降低仿形槽310与遮阳帘之间的摩擦力,不仅能够减小遮阳帘在展平过程或卷收过程中的噪音,而且能够使得遮阳帘的侧缘部位顺畅地沿仿形槽310滑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图7和图8,仿形槽310靠近遮阳帘的一侧向远离遮阳帘的方向弯曲,以形成供变形结构10弯折的弧形部311,且仿形槽310远离遮阳帘的一侧形成供结构片200滑动卡入的限位腔312。
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8,仿形槽310沿宽度方向Y由右至左水平延伸一段距离后向上并朝右弯折,以此形成弧形部311和限位腔312,从而形成一个形状不规则的仿形槽310。
当遮阳帘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展平时,变形结构10沿弧形部311进入仿形槽310内时以“S”型轨迹弯折两次后对接在结构片200的左端,这个过程中,结构片200滑入限位腔312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弧形部311以及限位腔312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遮阳帘侧缘结构(变形结构10和结构片200形成的连接结构)按照弧形部311的弧形轮廓弯折两次后再沿限位腔312延伸,使得遮阳帘的侧缘结构稳定地滑动连接在仿形槽310,进一步防止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从导轨300上脱离,提高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6和图9,限位腔312具有沿高度方向Z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之间形成供结构片200通过的第一间隙d1,第一间隙d1与结构片200的厚度对应。
如此,当结构片200进入到限位腔312后,结构片200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相抵,结构片200即被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上下限位,从而防止结构片200以及与结构片200连接的变形结构10从仿形槽310内脱离。
此外,通过将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形成的第一间隙d1与结构片200的厚度对应,有效避免因第一间隙d1过小而使得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紧密接触,造成结构片200与仿形槽310的接触摩擦噪音过大,也会造成遮阳帘在展平过程的不顺畅。还能避免因第一间隙d1过小而压紧结构片200,造成结构片200以及遮阳帘整体被卡死。此外,也能避免因第一间隙d1过大而造成结构片200易从仿形槽310内脱离的不良风险。
进一步地,再参见图6和图9,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均与结构片200相切,且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相对结构片200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312a被构造为向下凸出的弧形凸台,第二限位部312b被构造为向上凸出的弧形凸台,使得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分别与结构片200的上下表面相切。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在宽度方向Y上间隔分布,使得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相对结构片200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分别与结构片200在宽度方向Y上的不同位置相切,即可使得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通过线接触方式与结构片200相抵,保证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对结构片200上下限位的基础上,减小仿形槽310与结构片20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达到减小在遮阳帘沿长度方向X展平过程中结构片200与仿形槽310的接触摩擦噪音,提高车辆的品质。
进一步地,再参见图6和图9,弧形部311的底端形成第三限位部311a,第三限位部311a与仿形槽310的内壁形成供结构片200以及弯折的变形结构10穿过的第二间隙d2,第二间隙d2大于结构片200的厚度的两倍。
具体地,第三限位部311a被构造为向下凸出的弧形凸台,可以保证变形结构10以弯折形状限位于第三限位部311a上。第三限位部311a沿宽度方向Y与第一限位部312a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弯折后的变形结构10以及与变形结构10连接的结构片200进入到仿形槽310后,沿宽度方向Y分别被第三限位部311a、第一限位部312a和第二限位部312b分别接触限位,使得遮阳帘的侧缘结构被上下和左右限位,仅具有沿前后方向滑动的自由度,进一步防止了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从导轨300上脱离,同时,提高了遮阳帘沿前后方向展平的直线度。
此外,根据上述说明,考虑到变形结构10沿弧形部311进入仿形槽310内时会以“S”型轨迹弯折两次后对接在结构片200的左端,弯折后的变形结构10处于仿形槽310内的部位与结构片200大致形成层叠结构。将第二间隙d2设置成大于结构片200的厚度的两倍,即可有效避免因第二间隙d2过小而造成弯折后的变形结构10无法进入仿形槽310内。
进一步地,第三限位部311a与第一限位部312a之间形成第三间隙d3,第三间隙d3与变形结构10的厚度对应。如此,可以使得第三限位部311a与处于仿形槽310内的变形结构10的一个表面相抵,使得第三间隙d3和第一限位部312a形成对变形结构10与结构片200的整体结构进行上下限位,进一步提高遮阳帘沿两侧导轨300展平过程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9,第三限位部311a与第二限位部312b沿宽度方向Y的间距小于结构片200的宽度。如此,保证结构片200的左侧位置的上表面借由处于仿形槽310内的变形结构10而被第三限位部311a限位,结构片200的右侧位置的下表面被第二限位部312b限位,从而实现对结构片200左右两侧的上下限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和图11,结构片200前端连接有引导件400,引导件400与仿形槽310的形状相适配,且引导件400滑动连接仿形槽310,引导件400用于在遮阳帘展平时引导变形结构10和结构片200滑动导入仿形槽310。
具体的,引导件400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结构片200的前端位置。引导件400与遮阳帘一体成型。引导件400的形状即与仿形槽310的形状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引导件400具有与仿形槽310的弧形部311滑动配合的弧形段以及与限位腔312配合的延伸段。引导件400可以是在对遮阳帘加工成型过程中,对遮阳帘的前端部位进行裁剪和弯折后再通过缝纫或焊接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引导件400连接于结构片200的前端并凸出于主体帘100的前端。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的遮阳帘的状态为遮阳帘安装在导轨300上且处于部分卷收状态。当遮阳帘完成处于卷收状态时,遮阳帘上仅存在引导件400与仿形槽310滑动配合。
不难理解的是,通过在遮阳帘的前端设置与仿形槽310形状相适配且与仿形槽310滑动配合的引导件400,使得当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遮阳帘侧缘上的变形结构10和结构片200能够在引导件400的引导下准确地按照仿形槽310的轮廓轨迹,弯折并滑动进入到仿形槽310内,从而被仿形槽310准确限位,进一步保证遮阳帘侧缘结构沿导轨300顺畅滑动且不会脱离导轨3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卷帘装置还包括与仿形槽310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导向结构500,导向结构500连接于导轨300并与仿形槽310的末端对接,导向结构500被设置为能够在变形结构10进入仿形槽310前对变形结构10弯折导向。
具体地,参见图4、图5和图12,本申请的卷帘装置还包括转轴安装座600以及转动安装在转轴安装座600的转轴700,转轴700下相应的电机或马达等驱动件的驱动下绕自身正反转,实现对遮阳帘的卷收和展平。导向结构500即可以设置在转轴安装座600上,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结构500的形状同样与仿形槽310的形状相适配,即导向结构500和仿形槽310在前后方向上对接。可以将导向结构500理解为仿形槽310在其后端的延伸结构。
不难理解的是,通过导向结构500的设置,使遮阳帘侧缘处的变形结构10在进入导轨300的仿形槽310之前预先沿导向结构500弯折,预先使得遮阳帘的主体帘100与结构片200分成上下两层结构,如此,不仅能够保证遮阳帘侧缘上的变形结构10和结构片200准确地按照仿形槽310的轮廓轨迹,弯折并滑动进入到仿形槽310内,而且能够避免遮阳帘侧缘上的变形结构10和结构片200进入仿形槽310的过程中与导轨300上的部位发生剐蹭,保证遮阳帘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参见图6、图8和图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轨300在高度方向Z上还相对仿形槽310间隔设有滑槽320,滑槽320沿遮阳帘的展平方向延伸,在主体帘100的前端位置处设有滑块330,滑块330滑动安装在滑槽320内。如此,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遮阳帘整体能够在滑块330的牵引下沿展平方向展平,进一步提高遮阳帘实施展平动作的顺畅度和直线度。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天窗总成,天窗总成安装有上述的卷帘装置。
本申请的车辆,由于天窗总成配置安装有上述的卷帘装置,因此,也具备上述卷帘装置带来的同样的技术效果,即能够保证遮阳帘稳定地实施展平或卷收过程动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遮阳帘以单层的片状结构卷收,进而减小遮阳帘整体卷收后的厚度,提升车辆内部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从导轨300上脱离,提高遮阳帘在展平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遮阳帘,被构造为能够卷收成卷状或展平成片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帘;
结构片,连接于所述主体帘的侧部;
其中,所述结构片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片包括结构条以及连接帘,所述结构条通过所述连接帘连接于所述主体帘的侧部,所述连接帘包覆所述结构条,所述连接帘的上下表面与所述主体帘的上下表面对应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帘的内壁设有粘结层,所述连接帘通过所述粘结层分别与所述结构条和所述主体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帘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01mm~0.1mm,所述结构条的厚度为0.1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帘和/或所述结构片的厚度为0.3mm~0.9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帘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分别与所述主体帘的前端和所述结构片的前端连接,且所述引导件被构造为折叠结构。
7.一种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所述主体帘和所述结构片之间被构造为能够弯折的变形结构;
导轨,位于所述遮阳帘的侧缘,用于与所述遮阳帘滑动连接,设有沿所述遮阳帘的展平方向延伸的仿形槽;
其中,所述遮阳帘展平时,所述变形结构能够沿所述仿形槽的外壁弯折,以与所述结构片滑动卡入所述仿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靠近所述遮阳帘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遮阳帘的方向弯曲,以形成供所述变形结构弯折的弧形部,且所述仿形槽远离所述遮阳帘的一侧形成供所述结构片滑动卡入的限位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具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结构片通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结构片的厚度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结构片相切,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所述结构片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的底端形成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仿形槽的内壁形成供所述结构片以及弯折的所述变形结构穿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结构片的厚度的两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变形结构的厚度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所述结构片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片前端连接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与所述仿形槽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引导件滑动连接所述仿形槽,所述引导件用于在所述遮阳帘展平时引导所述变形结构和所述结构片滑动导入所述仿形槽。
15.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仿形槽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导轨并与所述仿形槽的末端对接,所述导向结构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变形结构进入所述仿形槽前对所述变形结构弯折导向。
16.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片被构造为金属片或塑料片。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窗总成,所述天窗总成安装有如权利要求7至16任一项所述的卷帘装置。
CN202310936155.5A 2023-07-27 2023-07-27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6766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6155.5A CN116766899A (zh) 2023-07-27 2023-07-27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6155.5A CN116766899A (zh) 2023-07-27 2023-07-27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6899A true CN116766899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6155.5A Pending CN116766899A (zh) 2023-07-27 2023-07-27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68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04926A (en) Roller shade for non-rectangular openings
JP3621109B2 (ja) 自動車の屋根用のサンシェード
US5067546A (en) Roller blind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7114767B2 (en) Window blind for a sliding roof system
JP5021272B2 (ja) 残留開隙間のない後窓ローラーブラインド
CN105936207A (zh) 遮阳组件以及设有遮阳组件的天窗结构
KR101111988B1 (ko) 윤곽 부분이 있는 사이드 윈도우 셰이드
US20090078379A1 (en) Side window roller blind with insertion aid
JP4617289B2 (ja) 後部窓を完全に日除けする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
US20100326607A1 (en) Roller shade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H05231083A (ja) 湾曲張出窓用の動力ブラインド
JP2007223591A (ja) 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及びハウジング
JP5050690B2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KR20090019711A (ko) 앵글 지지 레일을 갖는 후방 윈도우 롤러 블라인드
JP2005104450A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08044596A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11046340A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N116766899A (zh) 遮阳帘、卷帘装置以及车辆
JP6118643B2 (ja) ロールシェード装置
JP4321726B2 (ja) 電動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KR101271947B1 (ko) 자동차의 선루프용 롤러블라인드
JP2008062674A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JP2010201956A (ja) 自動車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N210257954U (zh) 遮阳装置
JP4369745B2 (ja) 巻取式シェー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