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2880A -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2880A
CN116762880A CN202310788846.5A CN202310788846A CN116762880A CN 116762880 A CN116762880 A CN 116762880A CN 202310788846 A CN202310788846 A CN 202310788846A CN 116762880 A CN116762880 A CN 116762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ea
soaking
white
c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88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敏
李理
祁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ren Yinjiang Qinggeng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ren Yinjiang Qinggeng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ren Yinjiang Qinggeng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ren Yinjiang Qinggeng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88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2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2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2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薏米仁10‑12份、白扁豆花6‑8份、赤小豆5‑7份、芡实4‑6份、陈皮3‑5份、姜2‑4份、白茶3‑5份、甘草1‑3份。本发明提供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配比和制备,将甜龙竹的有效成分浸入薏米仁、赤小豆与芡实内并经蒸制及烘干后制成粉末;将白扁豆花经高温醇雾熏蒸并超声浸提获得提取液;将陈皮、姜和甘草经黄酒浸泡后蒸制并超声浸提,获得味甜,无苦、辣味的浸提液;将提取液与浸提液浓缩后获得的浓缩液中加入粉末炮制物,获得膏状物,以白茶为底料,将白茶底料与膏状物混合压制并干燥后即获得茶叶;获得的茶叶具有清火、祛湿的功效,对祛湿降火具有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常常喜食肥甘厚腻、鱼虾肉蟹等阴柔多湿之物,加之有嗜好烟酒、经常熬夜或长期情绪起伏波动、不避空调、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运化功能受阻、水湿滞留,致使湿从内生。部分人群长期处于水湿之地,尤其南方地区,更易受外湿影响,最终造成湿邪蕴于体内难以祛除。而湿邪是百病之源,可以诱发身体出现很多的疾病,轻者可以出现胸闷、大便不爽、里急后重以及小便短涩等轻度的症状;重者通常表现为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体型肥胖、关节疼痛、大便溏泄、痤疮等。湿邪不除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湿与寒一起称“寒湿”,湿与热一起称“热湿”,与风一起称“风湿”;而寒湿、热湿、风湿等病症,在治疗上亦有所差异。而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体内湿热,湿性重浊,粘滞不爽,往往不易去除,湿热与脾胃虚弱关系密切,如果想要彻底祛除湿热,需要调理脾胃,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才能将体内湿气完全排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祛湿热茶存在制备方法大多为常规方法、原料的配伍不合理,使得其功效受到限制,有效成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不够多,有效成分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祛湿热的茶存在制备方法常规、原料的配伍不合理、功效受到限制、有效成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不够多、有效成分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薏米仁10-12份、白扁豆花6-8份、赤小豆5-7份、芡实4-6份、陈皮3-5份、姜2-4份、白茶3-5份、甘草1-3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甜龙竹叶加入沸水中煮沸后过滤,获得滤液A,待用;
(2)取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所述滤液A中进行间歇式超声浸泡,待浸泡结束后过滤,获得浸泡物和滤液B;
(3)将步骤(2)中的浸泡物进行蒸制,蒸制过程中每间隔10mi n喷洒一次滤液B,直至浸泡物蒸至熟化,获得熟化浸泡物;
(4)将步骤(3)中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烘干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为30-40%,获得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将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炒制,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小于10%,获得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炮制物,将炮制物粉碎后获得粉末炮制物,待用;
(5)将白扁豆花置于高温醇雾中熏蒸,待熏蒸结束后置于60-8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白扁豆花提取液,待用;
(6)将陈皮、姜和甘草混合均匀后置于黄酒中浸泡1-2h,待浸泡结束后捞出沥干并蒸制1-2h,待蒸制结束后置于50-6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提取液A,待用;
(7)将步骤(5)中的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步骤(6)中的提取液A合并后浓缩,获得浓缩液;将步骤(4)中的粉末炮制物与所述浓缩液混合均匀,获得膏状物;
(8)将步骤(7)中的膏状物中加入白茶,经压制后干燥并分装,即获得炮制茶叶。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甜龙竹叶的水分小于5%,所述甜龙竹叶与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4。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水分均小于2%,所述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物与滤液A的质量体积比为1:3-4;所述间歇式超声浸泡为:先超声浸泡2-4分钟,再静置浸泡2-4分钟,重复3-4次即完成间歇式超声浸泡。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将薏米仁、赤小豆与芡实经短时间的间歇式超声浸泡(30分钟以内),不仅可使甜龙竹叶的有效成分快速浸入薏米仁、赤小豆和芡实内,又可使薏米仁、赤小豆和芡实不会浸泡过渡导致后续蒸制时结团不成粒。
优选地,步骤(3)中喷洒的滤液B与所述浸泡物的体积质量比为0.2-0.4:1。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在蒸制甜龙竹叶水浸泡过的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过程中,通过在蒸制过程中使用浸泡液间隔喷洒蒸制物,使蒸制过程中可再次吸收甜龙竹叶的有效成分,且喷洒蒸制的工艺可有效保证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颗粒互不粘接。短时间的间歇式超声浸泡与间歇喷洒浸泡水蒸制的工艺相结合,具有甜龙竹叶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吸收、颗粒不粘结的有益效果。另外,将浸泡物蒸至熟化,其判断标准为用手指撵压赤小豆,其内芯有少许硬芯即可;若蒸至无硬芯,则浸泡物会粘结。此外,由于滤液B与浸泡物的体积质量比为0.2-0.4:1,如此可保证滤液B刚刚湿润浸泡物。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烘干温度为50-60℃;所述粉末炮制物的粒径小于0.5mm。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白扁豆花的水分小于10%;所述高温醇雾为:将50-60%的乙醇溶液作为蒸发液,将蒸发液持续煮沸即获得高温醇雾;所述白扁豆花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2。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白扁豆花使用高温醇雾熏蒸后,可使白扁豆花的有效成分得以激发;通过高温醇雾熏蒸后的白扁豆花再经过加热超声浸提,可显著提高白扁豆花有效成分(酮、醛)的含量。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陈皮、姜和甘草的水分均小于2%,所述陈皮、姜和甘草的混合物与黄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2-3。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将陈皮、姜和甘草先用黄酒浸泡后进行蒸制再进行超声浸提,可有效激发陈皮、姜和甘草的有效活性成分;且黄酒浸泡后进行蒸制或再浸提,其浸提液味甜,无苦、辣味,具有较佳的口感。
优选地,步骤(7)中所述浓缩为将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的合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0-30%。
优选地,步骤(8)中所述白茶的水分小于5%。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配比和制备,将甜龙竹的有效成分浸入薏米仁、赤小豆与芡实内并经蒸制及烘干后制成粉末;将白扁豆花经高温醇雾熏蒸并超声浸提获得提取液;将陈皮、姜和甘草经黄酒浸泡后蒸制并超声浸提,获得味甜,无苦、辣味的浸提液;将提取液与浸提液浓缩后获得的浓缩液中加入粉末炮制物,获得膏状物,以白茶为底料,将白茶底料与膏状物混合压制并干燥后即获得茶叶。获得的茶叶具有清火、祛湿的功效,对祛湿降火具有良好的效果。
2、本发明祛湿热茶的制备方法可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得到有效的激发,采用少量原料即可满足祛湿热的要求,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利用、对人体健康有益;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茶叶,不仅口感好,且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茶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薏米仁10份、白扁豆花7份、赤小豆5份、芡实5份、陈皮3份、姜4份、白茶4份、甘草2份。
利用该重量配比的原料生产茶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2份水分小于5%的甜龙竹叶加入沸水中,甜龙竹叶与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煮沸后过滤,获得滤液A,待用;
(2)取水分均小于2%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均匀后加入滤液A中,滤液A的体积与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总重量比为3:1;将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先超声浸泡3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3分钟,再超声浸泡3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3分钟,再超声浸泡3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3分钟,完成间歇式超声浸泡;浸泡结束后过滤,获得浸泡物和滤液B;
(3)将浸泡物放入蒸制容器中隔水蒸制,蒸制过程中每间隔10mi n喷洒一次滤液B,滤液B的用量为浸泡物的0.3倍,以滤液B刚刚湿润浸泡物为宜;待用手指撵压赤小豆,赤小豆的内芯有少许硬芯即可出锅获得熟化浸泡物;
(4)将熟化浸泡物于50℃进行烘干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为30%左右,获得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将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砂炒制,炒制过程中使用文火,炒制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小于10%,获得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炮制物,将炮制物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粉末炮制物,待用;
(5)将50%的乙醇溶液作为蒸发液,将蒸发液持续煮沸后获得高温醇雾;将水分小于10%白扁豆花置于高温醇雾中熏蒸10mi n,待熏蒸结束后置于6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白扁豆花提取液,待用;
(6)将水分均小于2%的陈皮、姜和甘草混合均匀后置于黄酒中浸泡1h,陈皮、姜和甘草的混合物与黄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3,待浸泡结束后捞出沥干并蒸制2h,待蒸制结束后置于6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提取液A,待用;
(7)将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合并后浓缩,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的合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0%时,获得浓缩液;将粉末炮制物与浓缩液混合均匀,获得膏状物;
(8)将膏状物中加入水分小于5%的白茶混合均匀,经压制后干燥至水分小于5%并分装为4g/包,即获得炮制茶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茶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薏米仁12份、白扁豆花8份、赤小豆7份、芡实4份、陈皮4份、姜3份、白茶5份、甘草3份。
利用该重量配比的原料生产茶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7份水分小于5%的甜龙竹叶加入沸水中,甜龙竹叶与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4,煮沸后过滤,获得滤液A,待用;
(2)取水分均小于2%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均匀后加入滤液A中,滤液A的体积与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总重量比为4:1;将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先超声浸泡4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2分钟,再超声浸泡4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2分钟,再超声浸泡4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2分钟,完成间歇式超声浸泡;浸泡结束后过滤,获得浸泡物和滤液B;
(3)将浸泡物放入蒸制容器中隔水蒸制,蒸制过程中每间隔10mi n喷洒一次滤液B,滤液B的用量为浸泡物的0.4倍,以滤液B刚刚湿润浸泡物为宜;待用手指撵压赤小豆,赤小豆的内芯有少许硬芯即可出锅获得熟化浸泡物;
(4)将熟化浸泡物于60℃进行烘干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为40%左右,获得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将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砂炒制,炒制过程中使用文火,炒制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小于10%,获得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炮制物,将炮制物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粉末炮制物,待用;
(5)将60%的乙醇溶液作为蒸发液,将蒸发液持续煮沸后获得高温醇雾;将水分小于10%白扁豆花置于高温醇雾中熏蒸12mi n,待熏蒸结束后置于8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次,合并浸提液,获得白扁豆花提取液,待用;
(6)将水分均小于2%的陈皮、姜和甘草混合均匀后置于黄酒中浸泡2h,陈皮、姜和甘草的混合物与黄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2,待浸泡结束后捞出沥干并蒸制1h,待蒸制结束后置于5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次,合并浸提液,获得提取液A,待用;
(7)将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合并后浓缩,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的合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30%时,获得浓缩液;将粉末炮制物与浓缩液混合均匀,获得膏状物;
(8)将膏状物中加入水分小于5%的白茶混合均匀,经压制后干燥至水分小于5%并分装为4g/包,即获得炮制茶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茶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薏米仁11份、白扁豆花6份、赤小豆6份、芡实6份、陈皮5份、姜2份、白茶3份、甘草1份。
利用该重量配比的原料生产茶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3份水分小于5%的甜龙竹叶加入沸水中,甜龙竹叶与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煮沸后过滤,获得滤液A,待用;
(2)取水分均小于2%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均匀后加入滤液A中,滤液A的体积与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总重量比为3:1;将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先超声浸泡2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4分钟,再超声浸泡2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4分钟,再超声浸泡2分钟、关闭超声后静置浸泡4分钟,完成间歇式超声浸泡;浸泡结束后过滤,获得浸泡物和滤液B;
(3)将浸泡物放入蒸制容器中隔水蒸制,蒸制过程中每间隔10mi n喷洒一次滤液B,滤液B的用量为浸泡物的0.2倍,以滤液B刚刚湿润浸泡物为宜;待用手指撵压赤小豆,赤小豆的内芯有少许硬芯即可出锅获得熟化浸泡物;
(4)将熟化浸泡物于55℃进行烘干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为35%左右,获得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将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砂炒制,炒制过程中使用文火,炒制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小于10%,获得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炮制物,将炮制物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粉末炮制物,待用;
(5)将55%的乙醇溶液作为蒸发液,将蒸发液持续煮沸后获得高温醇雾;将水分小于10%白扁豆花置于高温醇雾中熏蒸8mi n,待熏蒸结束后置于7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白扁豆花提取液,待用;
(6)将水分均小于2%的陈皮、姜和甘草混合均匀后置于黄酒中浸泡1.5h,陈皮、姜和甘草的混合物与黄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2.5,待浸泡结束后捞出沥干并蒸制1.2h,待蒸制结束后置于55℃水中进行超声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提取液A,待用;
(7)将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合并后浓缩,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的合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0%时,获得浓缩液;将粉末炮制物与浓缩液混合均匀,获得膏状物;
(8)将膏状物中加入水分小于5%的白茶混合均匀,经压制后干燥至水分小于5%并分装为4g/包,即获得炮制茶叶。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茶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薏米仁10份、白扁豆花7份、赤小豆5份、芡实5份、陈皮3份、姜4份、白茶4份、甘草2份。
利用该重量配比的原料生产茶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分均小于2%的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置于水中浸泡后进行蒸制,待蒸制结束后烘干并炒制,将炒制物粉碎后获得粉状物。
(2)将水分小于10%的白扁豆花置于60-8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白扁豆花提取液。
(3)将水分均小于2%的陈皮、姜和甘草混合均匀后置于50-6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提取液A。
(4)将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合并后浓缩,获得浓缩液。
(5)向浓缩液中加入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粉状物及水分小于5%白茶后混合均匀,经压制后干燥至水分小于5%并分装为4g/包,即获得茶叶。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茶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薏米仁10份、白扁豆花7份、赤小豆5份、芡实5份、陈皮3份、姜4份、白茶4份、甘草2份。
利用该重量配比的原料生产茶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分均小于2%的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置于水中浸泡后进行蒸制,待蒸制结束后烘干并粉碎,获得粉状物。
(2)将水分小于10%的白扁豆花、水分均小于2%的陈皮、姜和甘草置于60-8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3次,合并浸提液,提取液。
(3)将提取液浓缩,获得浓缩液。
(4)向浓缩液中加入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粉状物及水分小于5%白茶后混合均匀,经压制后干燥至水分小于5%并分装为4g/包,即获得茶叶。
实验例1
将本发明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与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1.1感官品质评价
随机选取20人对上述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生产的4g/包的茶浸泡于200m l热水中浸泡5分钟后进行品评实验。评价标准为:(1)色泽:黄绿明亮20-30分,黄绿10-20分,黄、欠明亮0-10分;(2)滋味:甜醇爽滑30-40分,甜淡爽口20-30分、甜涩欠爽口10-20分,苦涩欠爽口0-10分;(3)气味:香高浓郁20-30分、浓郁10-20分、香味薄0-10分。评价价目和感官评价的平均值见表1。
表1感官评价统计结果
由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加工出的祛湿热的茶,在感官品质上具有优良品质,其茶汤色泽、滋味及气味明显优于传统加工方法的品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获得的祛湿热的茶,具有无苦涩味、口感好的优点。
1.2理化指标检测
对本发明实施例1-3的制备获得的祛湿热的茶与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祛湿热的茶进行主要活性成分及浸出物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1-3的制备获得的祛湿热的茶与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祛湿热茶(4g/包)分别浸泡于50m l热水中浸泡5分钟后过滤获得滤液,将滤液采用T/AHF IA005-2018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总多酚进行测定。采用(2017-06-13)标准_DB43_T476-2009植物源性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标准进行测定。采用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测定标准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由表2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加工出的祛湿热茶,其浸出物、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优于传统加工方法的含量。
实验例2祛湿热茶动物模型试验
2.1建立动物模型:选取体重为20~25g,且精神状态良好,活泼好动、反应灵敏,皮毛柔亮有光泽、食欲正常、大便正常的C57BL/6J小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外30只作为模型组。将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温度为22℃,湿度为40-50%,光照时间为12h环境下饲养,饲养期间正常给予饲料及饮用水;饲养20天后,正常对照组的小鼠除了体重增加,其它特征与实验前无明显差异。将模型组置于湿热环境进行建模饲养,湿热环境条件为白天40℃,湿度85~90%,12h;夜间18℃,湿度55~60%,12h;饲养20天,饲养期间正常给予饲料及饮用水,获得动物模型;20天后,模型组小鼠毛发疏松粗糙,精神倦怠乏力、萎靡,便质软黏,舌苔厚重,饮水量多于正常对照组小鼠,饮食量无明显变化,具有明显湿热症表象。
2.2祛湿热茶的祛湿降火动物实验
2.2.1将本发明实施例1-3的制备获得的祛湿热的茶与对比例1-2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祛湿热茶(4g/包)分别浸泡于50ml热水中浸泡5分钟后过滤获得滤液,保存备用。
2.2.2将模型组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每天8时、16时分别对空白组小鼠每次灌喂0.2mL/只饮用水;空白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每次分别灌喂同体积的对应实施例或对比例泡制的滤液;连续试验7天,试验期间的湿热环境条件为白天40℃,湿度85~90%,12h;夜间18℃,湿度55~60%,12h;7天后观察每组小鼠的体征表象。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祛湿热茶的祛湿降火实验结果
2.2.3待体征表象观察完毕后,将空白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小鼠处死,取小鼠舌组织脱水、浸蜡,包埋制成切片,进行HE染色。在显微镜下拍摄200X的照片,测量小鼠舌苔厚度。经测量,空白组小鼠的的舌苔厚度大于150μm,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小鼠的舌苔为20μm,属于正常厚度;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小鼠的舌苔为80μm。由此可知,通过科学的配比及改进后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祛湿茶具有清火、祛湿的功效,对祛湿降火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配比和制备,将甜龙竹的有效成分浸入薏米仁、赤小豆与芡实内并经蒸制及烘干后制成粉末;将白扁豆花经高温醇雾熏蒸并超声浸提获得提取液;将陈皮、姜和甘草经黄酒浸泡后蒸制并超声浸提,获得味甜,无苦、辣味的浸提液;将提取液与浸提液浓缩后获得的浓缩液中加入粉末炮制物,获得膏状物,以白茶为底料,将白茶底料与膏状物混合压制并干燥后即获得茶叶。获得的茶叶具有清火、祛湿的功效,对祛湿降火具有良好的效果。该制备方法可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得到有效的激发,采用少量原料即可满足祛湿热的要求,使各原料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利用、对人体健康有益;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茶叶,不仅口感好,且适于工业化生产。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茶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薏米仁10-12份、白扁豆花6-8份、赤小豆5-7份、芡实4-6份、陈皮3-5份、姜2-4份、白茶3-5份、甘草1-3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甜龙竹叶加入沸水中煮沸后过滤,获得滤液A,待用;
(2)取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所述滤液A中进行间歇式超声浸泡,待浸泡结束后过滤,获得浸泡物和滤液B;
(3)将步骤(2)中的浸泡物进行蒸制,蒸制过程中每间隔10min喷洒一次滤液B,直至浸泡物蒸至熟化,获得熟化浸泡物;
(4)将步骤(3)中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烘干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为30-40%,获得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将烘干后的熟化浸泡物进行炒制,直至熟化浸泡物的水分小于10%,获得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炮制物,将炮制物粉碎后获得粉末炮制物,待用;
(5)将白扁豆花置于高温醇雾中熏蒸,待熏蒸结束后置于60-8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白扁豆花提取液,待用;
(6)将陈皮、姜和甘草混合均匀后置于黄酒中浸泡1-2h,待浸泡结束后捞出沥干并蒸制1-2h,待蒸制结束后置于50-60℃水中进行超声浸提2-3次,合并浸提液,获得提取液A,待用;
(7)将步骤(5)中的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步骤(6)中的提取液A合并后浓缩,获得浓缩液;将步骤(4)中的粉末炮制物与所述浓缩液混合均匀,获得膏状物;
(8)将步骤(7)中的膏状物中加入白茶,经压制后干燥并分装,即获得炮制茶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甜龙竹叶的水分小于5%,所述甜龙竹叶与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薏米仁、赤小豆、芡实的水分均小于2%,所述薏米仁、赤小豆、芡实混合物与滤液A的质量体积比为1:3-4;所述间歇式超声浸泡为:先超声浸泡2-4分钟,再静置浸泡2-4分钟,重复3-4次即完成间歇式超声浸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喷洒的滤液B与所述浸泡物的体积质量比为0.2-0.4: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烘干温度为50-60℃;所述粉末炮制物的粒径小于0.5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白扁豆花的水分小于10%;所述高温醇雾为:将50-60%的乙醇溶液作为蒸发液,将蒸发液持续煮沸即获得高温醇雾;所述白扁豆花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陈皮、姜和甘草的水分均小于2%,所述陈皮、姜和甘草的混合物与黄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2-3。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浓缩为将白扁豆花提取液与提取液A的合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0-30%。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白茶的水分小于5%。
CN202310788846.5A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762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8846.5A CN116762880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8846.5A CN116762880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2880A true CN116762880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9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8846.5A Pending CN116762880A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28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8552B1 (ko) 한방 황국화차 제조방법
CN107279403B (zh) 美藤果叶养生茶的制备方法
KR101280455B1 (ko) 약초 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CN104068161A (zh) 一种颗粒型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0932B (zh) 金叶榆叶片制作保健茶的用途和方法
KR101731079B1 (ko) 한방오리백숙 제조방법 및 한방오리백숙
CN104799231A (zh) 一种风味酱制萝卜及其腌制方法
KR101725873B1 (ko) 도라지를 이용한 혼합 침출차의 제조방법
CN104138002A (zh) 一种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2785A (zh) 一种茶树花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62880A (zh)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6654A (zh) 一种辣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9805A (zh) 一种杀菌降火复配丁香绿茶茶饼的制备方法
KR102202065B1 (ko) 항균식물 복합 발효액을 이용한 고추장 제조방법
CN106472749A (zh) 一种紫芽人参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7378A (zh)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KR101111288B1 (ko) 기능성 고추장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170029A (zh) 一种清热润燥柑胎养生茶
KR20200101169A (ko) 잣송이를 이용한 발효식품 제조 방법
KR102512887B1 (ko) 바나나 간장게장의 제조방법
KR102239141B1 (ko) 기능성 도라지 정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520669B1 (ko) 인진쑥을 함유한 굴비 또는 보리굴비의 제조방법
KR102274887B1 (ko) 도라지 양갱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7094881A (zh) 一种应用于粮食储存防谷牛的植物中草药香囊
KR102641332B1 (ko) 백련 꽃잎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