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9500A -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9500A
CN116729500A CN202310430617.6A CN202310430617A CN116729500A CN 116729500 A CN116729500 A CN 116729500A CN 202310430617 A CN202310430617 A CN 202310430617A CN 116729500 A CN116729500 A CN 116729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mounting bracket
main body
groove
sh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06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迎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06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9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29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9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63M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8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e.g. mudguard fl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其用于贴合第一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一端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第二支撑部,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主体部用于贴合第二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一端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连接部连接于主体部上并用于与车身连接;第一缓冲槽,其设于第一支撑部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前大灯的胶槽可嵌入第一缓冲槽内;弱化槽,其设于主体部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第二支撑部可在弱化槽处变形。本申请可提高翼子板尖角处的刚性,增大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头部的缓冲空间,并使第二支撑部可在弱化槽处发生变形,减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车企在设计汽车造型时便会不断的追求创新,这对汽车的工程开发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人与车辆碰撞区域主要发生在车辆前部,汽车前部的造型及结构都会对行人保护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处于车辆前罩、前保险杠、前翼子板三个总成交接的区域,其结构复杂、刚度大,对行人头部伤害非常大。现有的设计方法一般通过造型控制,尽量使交接区域在车辆前部的侧面,避免了行人撞击该区域。
如果交接区域在车辆前部的上面,翼子板前端通常设置为尖角,翼子板在尖角处,由于冲压工艺原因无法冲压较深的翻边,造成尖角处刚度不足,常规的翼子板支架设计无法支撑至翼子板最前端,因此通常需要造型将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分缝位置设计的尽可能靠近翼子板安装支架,否则翼子板前端支撑刚度不足,使用中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客户感知,但是,这样设计会使得零部件刚度过于集中,对行人头部碰撞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以解决当车辆前罩、前保险杠、前翼子板交接区域在车辆前部上方位置时,目前的翼子板安装支架设计难以同时满足翼子板支撑刚度要求和行人头部保护碰撞性能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部,其用于贴合翼子板尖角一侧的第一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
第二支撑部,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用于贴合翼子板尖角另一侧的第二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上并用于与车身连接;
第一缓冲槽,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前大灯的胶槽可嵌入所述第一缓冲槽内;
弱化槽,其设于所述主体部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所述第二支撑部可在所述弱化槽处变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弱化槽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主体部延伸至翼子板尖角处的一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延伸至翼子板尖角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延伸至翼子板尖角处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包括:
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用于连接翼子板和车身,包括:
-第一支撑部,其用于贴合翼子板尖角一侧的第一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
-第二支撑部,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用于贴合翼子板尖角另一侧的第二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上并用于与车身连接;
-第一缓冲槽,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前大灯的胶槽可嵌入所述第一缓冲槽内;
-弱化槽,其设于所述主体部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所述第二支撑部可在所述弱化槽处变形;
前保险杠安装座,其用于连接所述翼子板和前保险杠;
下支架组件,其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和车身。
进一步的,所述前保险杠安装座用于贴合所述第一翻边并沿所述第一翻边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前保险杠安装座上设有第二缓冲槽,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前大灯的胶槽可嵌入所述第二缓冲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组件包括:
下安装支架,其用于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纵梁前段加强板,其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
下支架连接板,其连接所述下安装支架和所述纵梁前段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组件还包括下支架加强板,其连接所述下安装支架和所述下支架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部栓接固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主体部分别贴合翼子板尖角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并与翼子板连接,且第一支撑部和主体部均延伸至翼子板的尖角处,第一支撑部和主体部可对翼子板尖角处起到支撑作用,并提高翼子板尖角处的刚性,从而使翼子板支撑刚度满足要求;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缓冲槽,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翼子板尖角处向内凹陷,前大灯的胶槽可嵌入第一缓冲槽内,使得翼子板尖角的凹陷空间大幅增加,增大了第一支撑部与下方前大灯的硬点之间的缓冲空间,即增加了行人头部的缓冲空间,减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主体部上弱化槽的设置,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第二支撑部可在弱化槽处发生变形,从而将刚性碰撞变为柔性碰撞,减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2、本申请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中,前保险杠安装座用于贴合第一翻边并沿第一翻边长度方向延伸的设置,前保险杠安装座可进一步起到提高翼子板尖角处刚性的作用,并且前保险杠安装座上可设置多个前保险杠连接点,以提高对前保险杠的支撑强度,前保险杠安装座上第二缓冲槽的设置,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尖角处时,翼子板尖角处向内凹陷,前大灯的胶槽可嵌入第二缓冲槽内,使得翼子板尖角的凹陷空间大幅增加,增大了翼子板安装支架与下方前大灯的硬点之间的缓冲空间,增加了行人头部的缓冲空间,减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在翼子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在翼子板上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中上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与翼子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装配在车身上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装配在车身上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翼子板;11、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翻边凸起;14、连接翻边;141、第二螺栓孔;2、前大灯;21、胶槽;3、前罩;4、前保险杠;5、翼子板安装支架;51、第一支撑部;511、第一缓冲槽;52、第二支撑部;521、主体部;522、连接部;5221、第一螺栓孔;523、弱化槽;524、连接片;6、前保险杠安装座;61、第二缓冲槽;7、下支架组件;71、下安装支架;711、第一孔位;712、第二孔位;72、纵梁前段加强板;73、下支架连接板;74、下支架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涉及的汽车结构,包括翼子板1、前大灯2、前罩3和前保险杠4,翼子板1与前罩3和前保险杠4的交界处为尖角,即图中P点所示位置。
参照图2-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5,包括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第一支撑部51用于贴合翼子板1尖角一侧的第一翻边11并与翼子板1连接,且第一支撑部51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第二支撑部52包括主体部521和连接部522,主体部521用于贴合翼子板1尖角另一侧的第二翻边12并与翼子板1连接,且主体部521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连接部522连接于主体部521上并用于与车身连接。
参照图2-6所示,具体的,第一支撑部51和主体部521均呈片状,且第一支撑部51的宽度大于第一翻边11的深度,第一支撑部51贴合第一翻边11时,其宽度方向与第一翻边11深度方向一致,主体部521的宽度大于第二翻边12的深度,主体部521贴合第二翻边12时,其宽度方向与第二翻边12深度方向一致,以通过第一支撑部51和主体部521增强翼子板1在尖角处的刚度,解决了因工艺原因无法满足翼子板1尖角处刚性要求的问题。
参照图2-6所示,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第一支撑部51与翼子板1的连接,在翼子板1的第一翻边11上设有两个沿第一翻边11深度方向凸出的翻边凸起13,两个翻边凸起13沿第一翻边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翻边凸起13上开设有铆接孔,同时在第一支撑部51上对应位置也开设有铆接孔,以便通过铆钉将第一支撑部51与翻边凸起13铆接固定,即实现第一支撑部51与翼子板1的铆接固定。
参照图2-6所示,进一步的,翼子板1的第二翻边12距离翼子板1尖角较远部分,其深度不受翼子板1尖角的影响,该部分第二翻边12可设置的较深,因此,该部分第二翻边12远离翼子板1的一侧向外弯曲形成与第二翻边12垂直的连接翻边14,在连接翻边14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位以供车身其他部件与翼子板1连接。
参照图2-6所示,具体的,在连接翻边14上开设有铆接孔,而在主体部521上连接有与主体部521垂直的连接片524,连接片524通过过渡部连接在主体部521上,连接片524上也开设有铆接孔,连接片524上的铆接孔与连接翻边14上铆接孔相对应,以便通过铆钉将连接片524与连接翻边14铆接固定,实现主体部521与翼子板1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用于贴合在第一翻边11的内侧,即靠近第二翻边12的一侧,主体部521贴合在第二翻边12的内侧,即靠近第一翻边11的一侧,以使翼子板安装支架5与翼子板1连接时位于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之间。
参照图2-6所示,进一步的,第二支撑部52中,连接部522与主体部521连接,其用于与车身连接,具体的,连接部522与主体部521呈夹角设置,使翼子板1处于安装在车身上的状态下,且主体部521贴合第二翻边12并与翼子板1连接时,连接部522向水平方向远离翼子板1延伸,以便将连接部522与车身进行连接。连接部522上设有第一螺栓孔5221并焊接固定有螺栓。
参照图2-6所示,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部51与翼子板1连接时延伸至翼子板1尖角处的一端,和主体部521与翼子板1连接时延伸至翼子板1尖角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将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连接为一个整体,且在加工时,翼子板安装支架5整体冲压成型,从而可提高翼子板安装支架5的结构强度,且方便进行安装。
参照图2-3和图7、图11所示,进一步的,在第一支撑部51上设有第一缓冲槽511,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第一缓冲槽511内;具体的,在设计时,使翼子板安装支架5与翼子板1连接并处于安装在车身上的状态时,第一缓冲槽511位于前大灯2的胶槽21上方,在行人头部与翼子板1尖角处发生碰撞时,使翼子板1尖角处向内凹陷,在未设置第一缓冲槽511的情况下,翼子板1尖角处凹陷较小的距离时,第一支撑部51即与前大灯2的胶槽21发生碰撞,而设置第一缓冲槽511后,翼子板1的尖角处凹陷时,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第一缓冲槽511内,从而增加了翼子板1尖角处的凹陷空间,增大了第一支撑部51即翼子板安装支架5与下方前大灯2的硬点之间的缓冲空间,即增加行人头部的缓冲空间,减小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参照图2-3所示,进一步的,在主体部521上设有弱化槽523,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第二支撑部52可在弱化槽523处变形;具体的,弱化槽523在主体部521上的位置位于连接部522和主体部521延伸至翼子板1尖角处的一端之间,在行人头部与翼子板1尖角处碰撞时,第二支撑部52的主体部521在碰撞压力的作用下在弱化槽523处发生变形,使翼子板1尖角处可顺利发生凹陷变形,将刚性碰撞变为柔性碰撞,并使得第一支撑部51的第一缓冲槽511可顺利发挥作用,从而减小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翼子板安装支架5在安装时,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的主体部521分别贴合翼子板1尖角两侧的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并与翼子板1铆接固定,第一支撑部51和主体部521均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第一支撑部51和主体部521可对翼子板1尖角处起到支撑作用,并提高翼子板1尖角处的刚性,从而使翼子板1支撑刚度满足要求;第一支撑部51上设有第一缓冲槽511,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翼子板1尖角处向内凹陷,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第一缓冲槽511内,使得翼子板1尖角的凹陷空间大幅增加,增大了第一支撑部51与下方前大灯2的硬点之间的缓冲空间,即增加了行人头部的缓冲空间,减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主体部521上弱化槽523的设置,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第二支撑部52可在弱化槽523处发生变形,从而将刚性碰撞变为柔性碰撞,减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第二方面,参照图6-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5和前保险杠4安装座及下支架组件7,翼子板安装支架5用于连接翼子板1和车身,前保险杠4安装座用于连接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4,下支架组件7用于连接翼子板安装支架5的连接部522和车身。
参照图6-7和图9所示,具体的,前保险杠4安装座用于贴合第一翻边11并沿第一翻边11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可通过前保险杠4安装座进一步对翼子板1尖角处进行支撑,可进一步提高翼子板1尖角处的刚度;在本实施例中,前保险杠4安装座和第一支撑部51在与翼子板1连接时,分别位于第一翻边11的两侧,前保险杠4安装座上与翻边凸起13上的铆接孔对应的位置也开设有铆接孔,从而可通过铆钉将前保险杠4安装座、翻边凸起13和第一支撑部51铆接固定,即实现前保险杠4安装座、第一支撑部51与翼子板1的固定连接。相应的,在前保险杠4安装座上设置供前保险杠4安装的孔位,以供前保险杠4与前保险杠4安装座进行连接。
参照图6和图10-11所示,进一步的,前保险杠4安装座上设有第二缓冲槽61,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第二缓冲槽61内;具体的,第二缓冲槽61在前保险杠4安装座上的位置与第一缓冲槽511在第一支撑部51上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同时嵌入第一缓冲槽511和第二缓冲槽61内。由于前保险杠4安装座贴合第一翻边11并沿第一翻边11长度方向延伸,若未开设第二缓冲槽61,翼子板1尖角处向内凹陷时,前保险杠4安装座会与前大灯2的胶槽21碰撞,阻碍翼子板1尖角处凹陷,因此设置第二缓冲槽61与缓冲槽配合,可增加翼子板1尖角处的凹陷空间,增大翼子板安装支架5与下方前大灯2的硬点之间的缓冲空间,增加行人头部的缓冲空间,减小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参照图7-11所示,进一步的,下支架组件7用于连接翼子板安装支架5和车身,下支架组件7包括下安装支架71、纵梁前段加强板72和下支架连接板73,下安装支架71用于与连接部522连接,纵梁前段加强板72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而下支架连接板73连接下安装支架71和纵梁前段加强板72。下安装支架71和翼子板安装支架5的连接部522连接后,同时纵梁前段加强板72与车身纵梁连接后,可通过下支架组件7对翼子板安装支架5及翼子板1进行支撑,实现翼子板1和车身的连接,从而为翼子板1及前保险杠4提供支撑。
参照图7-9所示,具体的,下安装支架71上开设有与连接部522上的第一螺栓孔5221对应的第一孔位711,以使下安装支架71与连接部5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为提高下支架组件7与翼子板1的连接强度,翼子板1的连接翻边14上设有第二螺栓孔141并焊接固定有螺栓,而在下安装支架71上开设有与第二螺栓孔141对应的第二孔位712,以使下安装支架71与翼子板1的连接翻边14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将下安装支架71与翼子板1直接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下支架组件7与翼子板1的连接强度,以使下支架组件7对翼子板1提供足够且稳定的支撑刚度。
参照图7-11所示,纵梁前段加强板72与车身纵梁相适配,纵梁前段加强板72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位以供其在车身纵梁上安装,下支架连接板73与纵梁前段加强板72和下安装支架71焊接固定,以使下支架组件7连接为整体,起到对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4的支撑作用。
参照图7-8所示,进一步的,下安装支架71与纵梁前段加强板72之间还设置有下支架加强板74,下支架加强板74连接下安装支架71和下支架连接板73并焊接固定,下支架加强板74和下支架连接板73在实车安装状态下呈上下分布,使下安装组件在竖向上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为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4的安装提供足够的支撑刚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部(51),其用于贴合翼子板(1)尖角一侧的第一翻边(11)并与翼子板(1)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部(51)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
第二支撑部(52),其包括主体部(521)和连接部(522),所述主体部(521)用于贴合翼子板(1)尖角另一侧的第二翻边(12)并与翼子板(1)连接,且所述主体部(521)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所述连接部(52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521)上并用于与车身连接;
第一缓冲槽(511),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51)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所述第一缓冲槽(511)内;
弱化槽(523),其设于所述主体部(521)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所述第二支撑部(52)可在所述弱化槽(523)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槽(523)位于所述连接部(522)和所述主体部(521)延伸至翼子板(1)尖角处的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51)延伸至翼子板(1)尖角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521)延伸至翼子板(1)尖角处的一端固定连接。
4.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安装支架(5),其用于连接翼子板(1)和车身,包括:
-第一支撑部(51),其用于贴合翼子板(1)尖角一侧的第一翻边(11)并与翼子板(1)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部(51)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
-第二支撑部(52),其包括主体部(521)和连接部(522),所述主体部(521)用于贴合翼子板(1)尖角另一侧的第二翻边(12)并与翼子板(1)连接,且所述主体部(521)的一端延伸至翼子板(1)的尖角处,所述连接部(52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521)上并用于与车身连接;
-第一缓冲槽(511),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51)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所述第一缓冲槽(511)内;
-弱化槽(523),其设于所述主体部(521)上,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所述第二支撑部(52)可在所述弱化槽(523)处变形;
前保险杠(4)安装座,其用于连接所述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4);
下支架组件(7),其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522)和车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4)安装座用于贴合所述第一翻边(11)并沿所述第一翻边(11)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4)安装座上设有第二缓冲槽(61),在行人头部碰撞翼子板(1)尖角处时,前大灯(2)的胶槽(21)可嵌入所述第二缓冲槽(6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组件(7)包括:
下安装支架(71),其用于与所述连接部(522)连接;
纵梁前段加强板(72),其用于与车身纵梁连接;
下支架连接板(73),其连接所述下安装支架(71)和所述纵梁前段加强板(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组件(7)还包括下支架加强板(74),其连接所述下安装支架(71)和所述下支架连接板(7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支架(71)与所述连接部(522)栓接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5)。
CN202310430617.6A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Pending CN116729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0617.6A CN11672950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0617.6A CN11672950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9500A true CN116729500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0617.6A Pending CN11672950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95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0265B (zh) 可适配多类散热器且具有容差功能的通用型前端框架
CN112606912B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及车辆
US6979053B2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front end module carrier
CN116729500A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2766012U (zh) 车用前置雷达安装支架
CN211032471U (zh) 一种后防撞梁及汽车后保组件
CN211107144U (zh) 前大灯支架及车辆
CN206501818U (zh) 汽车前保险杠安装结构总成
CN109292006B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CN112623043A (zh) 一种前端框架及其定位方法
CN218021523U (zh) 散热器防护板及汽车
CN215284700U (zh) 一种汽车格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9134321U (zh) 汽车前轮罩的缓冲结构及汽车
CN205396229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和车辆翼子板安装总成
CN218661704U (zh) 一种安装前端模块的防撞梁端板结构
CN213892678U (zh) 一种翼子板支架及侧边梁结构
CN214823651U (zh) 一种新能源车翼子板上固定支架总成
CN218703523U (zh) 翼子板支架组件及车辆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8662080U (zh) 翼子板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4823116U (zh)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215043152U (zh) 一种汽车门槛前端结构和汽车
CN219446782U (zh) 防下潜结构、车辆座椅和汽车
CN108482237B (zh) 前大灯安装架及应用该前大灯安装架的汽车
CN216184767U (zh) 一种车身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