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5221A -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5221A
CN116715221A CN202310767144.9A CN202310767144A CN116715221A CN 116715221 A CN116715221 A CN 116715221A CN 202310767144 A CN202310767144 A CN 202310767144A CN 116715221 A CN116715221 A CN 116715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ass
carbon material
porous carbon
bean sprouts
salt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71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跃
吴远彬
朱宇萍
苏布道
姬丹
高雪
唐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7671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15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15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5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首先通过豆芽机培养豆芽,待豆芽根须长至5~10cm,将豆芽培养液更换为金属盐溶液,在金属盐溶液中避光生长2~3天;(2)将步骤(1)生长后的豆芽茎部清洗后用液氮将其速冻,然后转移至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煅烧,通过控制温度得到均匀分布的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创新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的修饰方法,实现金属颗粒在生物质基碳材料中的可控分布,丰富金属氧化物/生物质衍生碳复合材料手段,使其应用于能源存储与转换装置具有更大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主要采取以下五种路径处理生物质材料用以得到生物质衍生的碳基材料:
一)直接热解法。首先将生物质干燥,随后将其在高温下热解,该方法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然而,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碳材料通常比表面积较小和多孔结构较差,而这两大因素是影响电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二)热解与物理活化结合法。首先将生物质材料碳化,然后在高温下用空气、二氧化碳等氧化气体活化。在上述氧化性气体中,CO2由于其清洁、易处理等特点而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虽然物理活化法展现出生产生物质衍生碳的环境友好方式,但它却必须面临转化温度高、活化时间长以及孔隙率低的挑战。
三)热解与化学活化结合法。相比于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不需要过高的转化温度和过长的活化时间。同时,所产生的碳材料表现出较宽的孔径分布和较高的比表面积。该法概括来讲是将生物质前体与活化剂(KOH、NaOH、KHCO3等)混合,然后在300-950℃下同时进行碳化和活化。虽然化学活化是生产具有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生物质衍生的活性炭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有害的活化剂和大量的清洁剂使用以及产率低,其广泛应用仍然受到限制。
四)原位自活化法。原位自活化是生物质与固有的无机盐的一步碳化而无需额外的活化剂,将是生产高表面积碳的有前途的途径。但是此法也有自身的劣势,材料中无机盐含量无法调节,而且材料性能受品种、地域等的限制比较明显。
五)水热碳化(HTC)技术。HTC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包括五个步骤:水解、脱水、脱羧、聚合和芳构化,已被广泛探索用于在180-250℃下制备碳材料。虽然HTC代表了直接从生物质材料生产碳质的低成本工艺,但HTC获得的碳通常具有较少的孔隙和较低比表面积。
但是目前现有的生物质衍生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对单一且固定,所得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生物质本身的结构和固有元素分布决定,而且受地域、环境、气候等影响,不能对其进行可控调整。这将导致衍生出的碳材料的元素分布不均、活性位点较少、稳定性较差且不可控,使得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在电催化领域受到限制。为了提供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有些科研者在得到的材料后期通过掺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方法来增加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提高电催化性能。但是这就可能存在金属元素分布不均匀、不稳定,最终导致在长时间的催化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致使循环稳定性能较差,不仅如此,还存在材料的前处理和后期活化耗时长、重复性不好、环境不友好等问题。因此,将其应用于电催化领域可能面临比表面积较小、孔径率低、活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改善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的修饰方法,实现金属颗粒在生物质基碳材料中的可控分布,丰富金属氧化物/生物质衍生碳复合材料手段,使其应用于能源存储与转换装置具有更大潜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豆芽进行培养,待豆芽根须长至5~10cm,将豆芽培养液更换为金属盐溶液,在金属盐溶液中继续进行培养生长;
(2)将步骤(1)生长后的豆芽的茎部清洗后用液氮将其速冻,然后转移至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生物质多孔碳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金属盐溶液浓度为0.05mol/L,所述金属盐溶液为CoCl2、NiCl2或CeCl2
优选的,步骤(1)中在金属盐溶液中培养时间为2~3天。
优选的,步骤(1)中培养生长环境为避光生长。
优选的,步骤(2)在对豆芽的茎部速冻之前对步骤(1)所得已经吸收金属离子的豆芽掐头去尾,留其茎部,并用蒸馏水清洗2次。
优选的,步骤(2)中冷冻干燥温度为-55~-60℃,压力为5~8Pa。
优选的,步骤(3)中煅烧温度为800~1100℃,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时间为120min。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上述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上述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在能源存储和转换装置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从对生物质材料的选材方面就区别于传统的生物质材料,如椰子壳、秸秆、锯末、香蕉皮等,该类材料生物质衍生碳材料虽已经被成功制备出来并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但是这类材料具有的共性问题就是细胞已经无再生长能力,并且该类原材料受不同地域、年份、气候、品种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而无法可控调节。本发明选择将生长周期短的根茎类植物豆芽作为生物质材料,以其根茎作为反应器,让其在自由生长同时可控在其内部引入部分金属元素,让金属元素跟随作物的生长均匀分布在作物内部,这样得到的生物质不仅不再受地域、气候、品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所得到的材料性能重现率更高,同时,得到的复合材料金属元素分布均匀,稳定性能优异,该复合材料不仅最大程度的保持了植物自身的孔径结构,同时,实现了金属颗粒在生物质基碳材料中的可控分布,丰富金属氧化物/生物质衍生碳复合材料手段,将其应用于能源存储与转换装置具有巨大潜力。
2、本发明将金属元素置于植物液泡内,外部有植物的细胞壁保护,即使在相对较高温度状态(800~1100℃)下进行碳化,金属离子在转换成金属粒子时一直处于被碳层保护的状态,金属粒子也会均匀的分散在碳材料中而不发生团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反应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豆芽茎碳化后TEM图片;
图3为本发明复合材料的高倍TEM元素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全水分裂的性能图(a)循环稳定性(b)以及自主装的锌-空电池用于驱动全水分裂装置的实物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图(a)和截取放大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通过豆芽机培养豆芽,此过程无需任何处理,待豆芽根须长至8cm,将豆芽培养液换成浓度为0.05mol/L的金属盐溶液(CeCl3),再让其在该培养液中自由生长2.5天,该过程一定要注意避光生长;
(2)将步骤(1)所得已经吸收金属离子的豆芽掐头去尾,留其茎部,用蒸馏水清洗2次,随后用液氮将其速冻,然后将其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于-58℃,6Pa压力下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在900℃下以1℃/min的升温速率煅烧120min,通过温度的控制,得到具有不同金属元素均匀负载的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
实施例2
(1)首先通过豆芽机培养豆芽,此过程无需任何处理,待豆芽根须长至5cm,将豆芽培养液换成浓度为0.05mol/L的金属盐溶液(NiCl2),再让其在该培养液中自由生长2天,该过程一定要注意避光生长;
(2)将步骤(1)所得已经吸收金属离子的豆芽掐头去尾,留其茎部,用蒸馏水清洗2次,随后用液氮将其速冻,然后将其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于-55℃,5Pa压力下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在800℃下以1℃/min的升温速率煅烧120min,通过温度的控制,得到具有不同金属元素均匀负载的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
实施例3
(1)首先通过豆芽机培养豆芽,此过程无需任何处理,待豆芽根须长至10cm,将豆芽培养液换成浓度为0.05mol/L的金属盐溶液(CoCl2),再让其在该培养液中自由生长3天,该过程一定要注意避光生长;
(2)将步骤(1)所得已经吸收金属离子的豆芽掐头去尾,留其茎部,用蒸馏水清洗2次,随后用液氮将其速冻,然后将其转移至冷冻干燥机内于-60℃,8Pa压力下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在1100℃下以1℃/min的升温速率煅烧120min,通过温度的控制,得到具有不同金属元素均匀负载的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
对比例1
文献“Biomass-derived mesopore-dominant porous carbons with large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high defect density as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de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 and supercapacitors[J].Nano Energy,2017,36:322-330”、“From dead leaves to high energy density supercapacitors[J].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2013,6(4):1249-1259”、“Biomass-derived carbon:synthesisand application on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J].Green Chemistry,2016,18:4824-4854”、“Marta Sevilla.Superior capacitive performance of hydrochar-basedporous carbons in aqueous electrolytes[J].ChemSusChem,2015,8(6):1049-1057”、“Engineering carbon materials from the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process ofbiomass[J].Advanced Materials,2010,22(7):813-828”中描述了现有的不同生物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掺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方法来增加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提高电催化性能,但是所得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生物质本身的结构和固有元素分布决定,且不能对元素的分布进行调整,导致衍生出的碳材料元素分布不均匀、不稳定,导致在长时间的催化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致使循环稳定性能较差。
对比例2
文献“Green synthesis of nitrogen and fluorine co-doped porous carbonsfrom sustainable coconut shells as an advanced synergistic electrocatalystfor oxygen reduction[J].JMR&T,2021,13,962-970”、“Rice straw derived activatedcarbon-based Ni-containing electrocatalyst for methanol oxidation[J].CarbonLetters,2021,31:253-267”、“Co-loaded N-doped biochar as a high-performance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t by combined pyrolysis of biomass[J].I&EC research,2020,59(35),15614-15623”、“Thomas Nesakumar JebakumarImmanuel Edison,et al.Facile synthesis of novel molybdenum disulfidedecorated banana peel porous carbon electrode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J].Chemosphere,2022,307:135712”中分别使用了椰子壳、秸秆、锯末和香蕉皮制备出不同的生物质衍生碳材料,但通过这类材料制备出的材料细胞均已经无再生长能力,无法实现金属颗粒在生物质基碳材料中的可控分布。
结果与分析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豆芽茎碳化后TEM图片,从图可以看出碳化后的豆芽茎呈现出薄片层结构,无团聚现象出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的碳材料是优异的金属粒子负载载体。
图3为本发明复合材料的高倍TEM元素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化后的负载材料中各元素均匀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金属粒子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
图4为本发明复合材料应用于全水分裂的性能图(a)、循环稳定性(b)以及自主装的锌-空电池用于驱动全水裂装置的实物图,从图4(a)可以看出电解槽需要大约1.75V驱动10mA cm-2的电流,与商用RuO2||Pt/C基电解槽的电压相近,从图4(b)看出复合材料在经过60,000s的长循环测试中,电流在前10,000s内增加,然后在最后50,000s内趋于平缓,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全水分裂中的优异性能和稳定性,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催化剂的潜在应用,我们将其应用于锌-空气电池,再由两个串联的锌-空气电池去驱动全水分裂。结果表明,仅通过一种催化剂就可以实现如此复杂的能量系统,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图5为本发明复合材料应用于锌-空气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图(a)和截取放大图(b),从图5(a)和(b)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循环中,充放电电压差仅为ca.0.928V,往返效率可达55.5%左右,60小时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表现出高稳定性,电压差距很小,约为0.03V,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应用在实际空气电极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金属元素分布均匀,稳定性能优异,后续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对生物质进行处理即可实现将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金属/生物质衍生碳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植物自身的孔径结构,同时,实现了金属颗粒在生物质基碳材料中的可控分布,丰富金属氧化物/生物质衍生碳复合材料手段,将其应用于能源存储与转换装置具有巨大潜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豆芽进行培养,待豆芽根须长至5~10cm,将豆芽培养液更换为金属盐溶液,在金属盐溶液中继续进行培养生长;
(2)将步骤(1)生长后的豆芽的茎部清洗后将其速冻,然后转移至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初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生物质多孔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盐溶液浓度为0.05mol/L,所述金属盐溶液为CoCl2、NiCl2或CeC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金属盐溶液中培养生长时间为2~3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培养生长环境为避光生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对豆芽的茎部速冻之前对步骤(1)所得已经吸收金属离子的豆芽掐头去尾,留其茎部,并用蒸馏水清洗2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冷冻干燥温度为-55~-60℃,压力为5~8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煅烧温度800~1100℃,升温速率为1℃/min,煅烧时间为120min。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在能源存储和转换装置中的应用。
CN202310767144.9A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6715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7144.9A CN116715221A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7144.9A CN116715221A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5221A true CN116715221A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3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7144.9A Pending CN116715221A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1522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435A (zh) * 2007-06-28 2007-12-05 同济大学 一种贵金属单质纳米材料的仿生制备方法
CN111924840A (zh) * 2020-08-20 2020-11-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豆皮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及豆皮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12536054A (zh) * 2020-12-04 2021-03-23 郑州大学 一种碳基非均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污染物降解方法
CN112735857A (zh) * 2020-12-22 2021-04-30 上海卓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豆芽构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5547700A (zh) * 2022-09-23 2022-12-30 山东大学 衍生类植物基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435A (zh) * 2007-06-28 2007-12-05 同济大学 一种贵金属单质纳米材料的仿生制备方法
CN111924840A (zh) * 2020-08-20 2020-11-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豆皮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及豆皮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12536054A (zh) * 2020-12-04 2021-03-23 郑州大学 一种碳基非均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污染物降解方法
CN112735857A (zh) * 2020-12-22 2021-04-30 上海卓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豆芽构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5547700A (zh) * 2022-09-23 2022-12-30 山东大学 衍生类植物基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9602B (zh) 碳化钼材料、碳化钼@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13615B (zh) 一种NiFe-LDH/Co-CNT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81340B (zh) 一种松树基生物质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
CN106807416A (zh) 一种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的自支撑磷化镍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6250A (zh) 一种具有三维分级多孔结构的紫菜基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58474A (zh) 一种氮硫共掺杂多孔碳微球及制备方法、用途和氧还原电极
CN104399508A (zh) 一种具有电催化氧还原活性的氮硫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7301A (zh) 一种碳化浒苔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10697714A (zh) 一种萝卜衍生的氮掺杂的分级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68441A (zh) 一种基于农作物块茎的多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39576A (zh) 碳化细菌纤维素/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1547B (zh) 一种菌丝基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42995A (zh) 杂原子掺杂多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67480A (zh) 一种磷掺杂二硫化钼/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134098B (zh) 一种高效生物质碳电化学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17709A (zh) 基于MXene和海藻酸钠制备高效锌空气电池催化剂
CN109926086B (zh) 氮掺杂碳泡沫@ws2纳米片三维网络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Divergent think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mass carbon electrode preparation
CN104103817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纳米异质结构材料及制备
CN113410478B (zh) 一种用于锌碘液流电池的石墨毡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88319A (zh) 一种马勃生物质碳基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38408A (zh) 一种微氧热解制备高电催化活性生物炭的方法
CN116715221A (zh) 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89179B (zh) 活性金属氧化物-碳化细菌纤维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36246B (zh) 一种生物质衍生碳微米管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