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0909A -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0909A
CN116690909A CN202310922432.7A CN202310922432A CN116690909A CN 116690909 A CN116690909 A CN 116690909A CN 202310922432 A CN202310922432 A CN 202310922432A CN 116690909 A CN116690909 A CN 116690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ould
groups
cooling structur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24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国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Zhengfeixi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Zhengfeixi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Zhengfeixi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Zhengfeixi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24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09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0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090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模,所述左模的一侧设有右模,所述右模通过轨道与底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左模的下部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气弹簧,两组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右模的下部外侧固定连接;依靠液压伸缩杆带动工型连接架进行向左移动,当工型连接架向左移动时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以此将热水区内的热水输送至左模和右模内的换热管路,对左模和右模进行预热,并提高注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注塑模具注塑完成后需要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便于进行脱模;
现有的注塑模具冷却方式大多为自然冷却、水冷,或者通过风机吹风进行冷却,自然冷却的冷却效率低,而水冷在对模具进行冷却时,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来便于对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以及注塑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便于对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以及注塑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模,所述左模的一侧设有右模,所述右模通过轨道与底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左模的下部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气弹簧,两组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右模的下部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循环冷却结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分别与左模以及右模内部连通,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右模移动的液压驱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模具进行注塑时,依靠气弹簧带动右模移动,右模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左模相贴靠,此时可以进行模具注塑作业;
当右模向左模靠近移动时,依靠循环冷却结构可以对左模以及右模进行提前预热,保证注塑工作,提高模具注塑的效率;
当模具注塑完成后,依靠循环冷却结构对左模以及右模进行冷却,使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硬化,并便于后续脱模,以此保证冷却效果以及注塑效率。
具体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位于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活塞板,所述储水箱通过活塞板分隔成两组腔室,两组所述腔室分别为热水区和冷水区,所述热水区位于活塞板的左侧,所述冷水区位于活塞板的右侧;
所述储水箱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热水区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与冷水区内部连通,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内部均设有换热管路,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分别与换热管路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通过第一软管分别与第一进液孔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通过第二软管分别与第二进液孔内部连通,所述储水箱内设有两组活塞杆,所述活塞板上设有两组贯穿设置的开孔,两组所述活塞杆分别穿过两组开孔并与开孔内壁阻尼式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穿过储水箱并与储水箱密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模具进行注塑时,依靠液压驱动结构带动两组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活塞杆移动时带动活塞板向左移动,依靠活塞板与储水箱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对热水区内部的热水挤压,并通过第一连通孔和第一软管将热水区内的热水挤压至第一进液孔内,此时热水通过第一进液孔分别进入到左模和右模内部的换热管路内,从而对左模和右模进行提前预热,保证注塑工作,当右模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左模相贴靠,此时可以进行注塑作业;
当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继续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当模具注塑完成后,需要对左模和右模进行冷却,此时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右移动,同时依靠活塞杆带动活塞板向右移动,依靠活塞板在向右移动时,对储水箱内的冷水区进行挤压,冷水区内的冷水通过第二连通孔以及第二软管进入到第二进液孔内,并通过第二进液孔将冷水区内部的冷水输送到换热管路内,以此对注塑完成的左模和右模进行冷却;
当活塞板向右移动时,活塞板会对热水区内部产生抽吸力,以此将换热管路内的热水进行抽出,同时将冷水区内冷水挤压至换热管路内,以此便于对左模和右模进行提前预热,以及便于在注塑完成后,对左模以及右模进行冷却;
需要指出的是,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会继续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当模具的注塑时间越长,活塞杆向左移动行程越长,会对应提高开模前模具的冷却时长,以此可以根据模具的加工时长,来对模具注塑完成后的冷却时间进行调整,并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具体的,所述液压驱动结构包括两组液压伸缩杆,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储水箱的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型连接架,所述工型连接架位于右模远离左模的一侧,两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均与工型连接架的下方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两组液压伸缩杆带动工型连接架进行向左移动,当工型连接架向左移动时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以此将热水区内的热水输送至左模和右模内的换热管路,对左模和右模进行预热;
反之,当两组液压伸缩杆带动工型连接架进行向右移动时,会带动活塞杆向右移动,以此将换热管路内的热水抽回至热水区内,并将冷水区内的冷水挤压至换热管路,使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硬化,并便与后续脱模作业。
具体的,所述右模的两侧均设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分别位于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的上方,所述工型连接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水平设置的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包括与工型连接架连接的水平段以及连接在水平段远离工型连接架一端的竖直段,两组所述L型连接杆的竖直段与挡块靠近左模的一侧挤压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右模与左模相互贴靠时,可以进行对模具进行注塑作业,此时依靠液压伸缩杆继续带动工型连接架向左移动,使L型连接杆的竖直段与挡块不再挤压接触;
当模具注塑完成后,依靠液压伸缩杆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右移动,以此对注塑完成的左模和右模进行冷却,当冷却完成后,依靠液压伸缩杆带动工型连接架向右复位移动,工型连接架在移动到一定位置后,L型连接杆的竖直段再次与挡块挤压接触,并依靠挡块带动右模进行复位移动,使右模与左模进行脱离,当液压伸缩杆恢复至到初始状态后,依靠L型连接杆带动右模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对模具的注塑;
当L型连接杆带动挡块移动时,依靠右模的移动带动气弹簧进行蓄力;依靠气弹簧的复位效果带动右模向左模靠近移动,以此便于进行注塑工作。
具体的,所述活塞板的中部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两组所述开孔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均设有换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半导体制冷片可以使热水区和冷水区内的水体温度控制在合适的位置;
对左模和右模进行冷却和预热后,冷水区内的水体温度会升高,同样的热水区内的水温也会升高,此时依靠半导体制冷片配合换热件可以将冷水区内的热量转移到热水区,以此提高热水区内的水体温度,同时控制冷水区内的水体温度,保证后续的冷却和预热效果。
具体的,所述储水箱内部的水平边角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塞板两侧的水平边缘均设有朝向储水箱内部的弧形块;所述换热件由若干组竖直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板在储水箱内移动时,依靠弧形块的作用,防止活塞板在移动到储水箱的内壁边缘位置时,散热片会与储水箱内壁接触,从而导致散热片出现损坏;同时,依靠拐角的弧形结构以及弧形块,可方便水体分别在冷水区和热水区进行竖直方向的循环移动,从而提高散热片的换热效率;
依靠散热片的作用可以使热水区和冷水区内部的水体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以此便于对左模和右模进行预热以及冷却。
具体的,所述左模的底部设有两组定位孔,所述右模的底部设有两组与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弹簧带动右模向左模靠近移动时,依靠定位杆与定位孔的滑动连接,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右模的移动稳定性,防止右模在向左模靠近时出现位移,从而影响模具注塑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依靠液压伸缩杆带动工型连接架进行向左移动,当工型连接架向左移动时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以此将热水区内的热水输送至左模和右模内的换热管路,对左模和右模进行预热,并提高注塑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会继续带动活塞杆进行向左移动,当模具的注塑时间越长,活塞杆向左移动行程越长,会对应提高开模前模具的冷却时长,以此可以根据模具的加工时长,来对模具注塑完成后的冷却时间进行调整,并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当模具注塑完成后,依靠活塞杆带动活塞板向右移动,使冷水区内的冷水通过第二连通孔以及第二软管进入到第二进液孔内,并通过第二进液孔将冷水区内部的冷水输送到换热管路内,以此对注塑完成的左模和右模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活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L型连接杆与挡块脱离后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储水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活塞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2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左模;3、右模;4、轨道;5、气弹簧;6、储水箱;7、活塞板;8、热水区;9、冷水区;10、第一连通孔;11、第二连通孔;12、第一进液孔;13、第二进液孔;14、第一软管;15、第二软管;16、活塞杆;17、开孔;18、液压伸缩杆;19、工型连接架;20、挡块;21、L型连接杆;22、水平段;23、竖直段;24、半导体制冷片;25、弧形块;26、散热片;27、定位孔;28、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为了便于对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以及注塑效率,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模2,所述左模2的一侧设有右模3,所述右模3通过轨道4与底板1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左模2的下部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气弹簧5,两组所述气弹簧5的另一端分别与右模3的下部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循环冷却结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分别与左模2以及右模3内部连通,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右模3移动的液压驱动结构。
在使用时,需要对模具进行注塑时,依靠气弹簧5带动右模3移动,右模3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左模2相贴靠,此时可以进行模具注塑作业;
当右模3向左模2靠近移动时,依靠循环冷却结构可以对左模2以及右模3进行提前预热,保证注塑工作,提高模具注塑的效率;
当模具注塑完成后,依靠循环冷却结构对左模2以及右模3进行冷却,使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硬化,并便于后续脱模,以此保证冷却效果以及注塑效率。
为了便于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提前预热,以及便于在注塑完成后,对左模2以及右模3进行冷却,示例性的,如图1、图2、图4、图6、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位于底板1的下表面,所述储水箱6内设有活塞板7,所述储水箱6通过活塞板7分隔成两组腔室,两组所述腔室分别为热水区8和冷水区9,所述热水区8位于活塞板7的左侧,所述冷水区9位于活塞板7的右侧;
所述储水箱6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通孔10和第二连通孔11,所述第一连通孔10与热水区8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1与冷水区9内部连通,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内部均设有换热管路,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液孔12和第二进液孔13,所述第一进液孔12、第二进液孔13分别与换热管路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10通过第一软管14分别与第一进液孔1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1通过第二软管15分别与第二进液孔13内部连通,所述储水箱6内设有两组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板7上设有两组贯穿设置的开孔17,两组所述活塞杆16分别穿过两组开孔17并与开孔17内壁阻尼式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活塞杆16的两端均穿过储水箱6并与储水箱6密封滑动连接。
在使用时,在对模具进行注塑时,依靠液压驱动结构带动两组活塞杆16进行向左移动,活塞杆16移动时带动活塞板7向左移动,依靠活塞板7与储水箱6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对热水区8内部的热水挤压,并通过第一连通孔10和第一软管14将热水区8内的热水挤压至第一进液孔12内,此时热水通过第一进液孔12分别进入到左模2和右模3内部的换热管路内,从而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提前预热,保证注塑工作,当右模3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左模2相贴靠,此时可以进行注塑作业;
当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继续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左移动,当模具注塑完成后,需要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冷却,此时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右移动,同时依靠活塞杆16带动活塞板7向右移动,依靠活塞板7在向右移动时,对储水箱6内的冷水区9进行挤压,冷水区9内的冷水通过第二连通孔11以及第二软管15进入到第二进液孔13内,并通过第二进液孔13将冷水区9内部的冷水输送到换热管路内,以此对注塑完成的左模2和右模3进行冷却;
当活塞板7向右移动时,活塞板7会对热水区8内部产生抽吸力,以此将换热管路内的热水进行抽出,同时将冷水区9内冷水挤压至换热管路内,以此便于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提前预热,以及便于在注塑完成后,对左模2以及右模3进行冷却;
需要指出的是,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会继续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左移动,当模具的注塑时间越长,活塞杆16向左移动行程越长,会对应提高开模前模具的冷却时长,以此可以根据模具的加工时长,来对模具注塑完成后的冷却时间进行调整,并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为了使活塞杆16进行移动,示例性的,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液压驱动结构包括两组液压伸缩杆18,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杆18的固定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储水箱6的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杆1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型连接架19,所述工型连接架19位于右模3远离左模2的一侧,两组所述活塞杆16的一端均与工型连接架19的下方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依靠两组液压伸缩杆18带动工型连接架19进行向左移动,当工型连接架19向左移动时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左移动,以此将热水区8内的热水输送至左模2和右模3内的换热管路,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预热;
反之,当两组液压伸缩杆18带动工型连接架19进行向右移动时,会带动活塞杆16向右移动,以此将换热管路内的热水抽回至热水区8内,并将冷水区9内的冷水挤压至换热管路,使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硬化,并便与后续脱模作业。
为了便于对注塑完成的模具进行脱模,示例性的,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右模3的两侧均设固定连接有挡块20,所述挡块20分别位于第一进液孔12和第二进液孔13的上方,所述工型连接架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水平设置的L型连接杆21,所述L型连接杆21包括与工型连接架19连接的水平段22以及连接在水平段22远离工型连接架19一端的竖直段23,两组所述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与挡块20靠近左模2的一侧挤压接触。
在使用时,当右模3与左模2相互贴靠时,可以进行对模具进行注塑作业,此时依靠液压伸缩杆18继续带动工型连接架19向左移动,使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与挡块20不再挤压接触;
当模具注塑完成后,依靠液压伸缩杆18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右移动,以此对注塑完成的左模2和右模3进行冷却,当冷却完成后,依靠液压伸缩杆18带动工型连接架19向右复位移动,工型连接架19在移动到一定位置后,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再次与挡块20挤压接触,并依靠挡块20带动右模3进行复位移动,使右模3与左模2进行脱离,当液压伸缩杆18恢复至到初始状态后,依靠L型连接杆21带动右模3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对模具的注塑;
当L型连接杆21带动挡块20移动时,依靠右模3的移动带动气弹簧5进行蓄力;当挡块20不再与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挤压接触后,依靠气弹簧5的复位效果带动右模3向左模2靠近移动,以此便于进行注塑工作。
为了保证后续的冷却和预热效果,示例性的,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活塞板7的中部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位于两组所述开孔17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的两侧均设有换热件。
在使用时,依靠半导体制冷片24可以使热水区8和冷水区9内的水体温度控制在合适的位置;
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冷却和预热后,冷水区9内的水体温度会升高,同样的热水区8内的水温也会升高,此时依靠半导体制冷片24配合换热件可以将冷水区9内的热量转移到热水区8,以此提高热水区8内的水体温度,同时控制冷水区9内的水体温度,保证后续的冷却和预热效果。
为了便于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预热以及冷却,示例性的,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储水箱6内部的水平边角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塞板7两侧的水平边缘均设有朝向储水箱6内部的弧形块25;所述换热件由若干组竖直均匀分布的散热片26,所述散热片26与半导体制冷片24连接。
在使用时,活塞板7在储水箱6内移动时,依靠弧形块25的作用,防止活塞板7在移动到储水箱6的内壁边缘位置时,散热片26会与储水箱6内壁接触,从而导致散热片26出现损坏;同时,依靠拐角的弧形结构以及弧形块25,可方便水体分别在冷水区9和热水区8进行竖直方向的循环移动,从而提高散热片26的换热效率;
依靠散热片26的作用可以使热水区8和冷水区9内部的水体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以此便于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预热以及冷却。
为了提高右模3的移动稳定性,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左模2的底部设有两组定位孔27,所述右模3的底部设有两组与定位孔27相对应的定位杆28,所述定位杆28与定位孔27滑动连接。
在使用时,当气弹簧5带动右模3向左模2靠近移动时,依靠定位杆28与定位孔27的滑动连接,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右模3的移动稳定性,防止右模3在向左模2靠近时出现位移,从而影响模具注塑的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需要对模具进行注塑时,依靠两组液压伸缩杆18带动工型连接架19进行向左移动,当工型连接架19向左移动时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左移动,活塞杆16移动时带动活塞板7向左移动,依靠活塞板7与储水箱6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对热水区8内部的热水挤压,并通过第一连通孔10和第一软管14将热水区8内的热水挤压至第一进液孔12内,此时热水通过第一进液孔12分别进入到左模2和右模3内部的换热管路内,从而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提前预热;
依靠液压伸缩杆18继续带动工型连接架19向左移动,使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与挡块20不再挤压接触,当挡块20不再与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挤压接触后,依靠气弹簧5的复位效果带动右模3向左模2靠近移动,右模3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与左模2相贴靠,此时可以进行模具注塑作业;
模具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会继续带动活塞杆16进行向左移动,当模具的注塑时间越长,活塞杆16向左移动行程越长,会对应提高开模前模具的冷却时长,以此可以根据模具的加工时长,来对模具注塑完成后的冷却时间进行调整,并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当模具注塑完成后,液压伸缩杆18带动工型连接架19进行向右移动时,会带动活塞杆16向右移动,同时依靠活塞杆16带动活塞板7向右移动,依靠活塞板7在向右移动时,对储水箱6内的冷水区9进行挤压,冷水区9内的冷水通过第二连通孔11以及第二软管15进入到第二进液孔13内,并通过第二进液孔13将冷水区9内部的冷水输送到换热管路内,以此对注塑完成的左模2和右模3进行冷却;
当冷却完成后,依靠液压伸缩杆18带动工型连接架19向右复位移动,工型连接架19在移动到一定位置后,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再次与挡块20挤压接触,并依靠挡块20带动右模3进行复位移动,使右模3与左模2进行脱离,当液压伸缩杆18恢复至到初始状态后,依靠L型连接杆21带动右模3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完成对模具的注塑;
左模2和右模3进行冷却和预热后,冷水区9内的水体温度会升高,同样的热水区8内的水温也会升高,此时依靠半导体制冷片24配合换热件可以将冷水区9内的热量转移到热水区8,以此提高热水区8内的水体温度,同时控制冷水区9内的水体温度,保证后续的冷却和预热效果;同时,依靠拐角的弧形结构以及弧形块25,可方便水体分别在冷水区9和热水区8进行竖直方向的循环移动,并依靠散热片26的作用可以使热水区8和冷水区9内部的水体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以此便于对左模2和右模3进行预热以及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模(2),所述左模(2)的一侧设有右模(3),所述右模(3)通过轨道(4)与底板(1)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左模(2)的下部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气弹簧(5),两组所述气弹簧(5)的另一端分别与右模(3)的下部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循环冷却结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分别与左模(2)以及右模(3)内部连通,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右模(3)移动的液压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位于底板(1)的下表面,所述储水箱(6)内设有活塞板(7),所述储水箱(6)通过活塞板(7)分隔成两组腔室,两组所述腔室分别为热水区(8)和冷水区(9),所述热水区(8)位于活塞板(7)的左侧,所述冷水区(9)位于活塞板(7)的右侧;
所述储水箱(6)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通孔(10)和第二连通孔(11),所述第一连通孔(10)与热水区(8)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1)与冷水区(9)内部连通,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内部均设有换热管路,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液孔(12)和第二进液孔(13),所述第一进液孔(12)、第二进液孔(13)分别与换热管路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10)通过第一软管(14)分别与第一进液孔(1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1)通过第二软管(15)分别与第二进液孔(13)内部连通,所述储水箱(6)内设有两组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板(7)上设有两组贯穿设置的开孔(17),两组所述活塞杆(16)分别穿过两组开孔(17)并与开孔(17)内壁阻尼式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活塞杆(16)的两端均穿过储水箱(6)并与储水箱(6)密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结构包括两组液压伸缩杆(18),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杆(18)的固定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储水箱(6)的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液压伸缩杆(1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型连接架(19),所述工型连接架(19)位于右模(3)远离左模(2)的一侧,两组所述活塞杆(16)的一端均与工型连接架(19)的下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模(3)的两侧均设固定连接有挡块(20),所述挡块(20)分别位于第一进液孔(12)和第二进液孔(13)的上方,所述工型连接架(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水平设置的L型连接杆(21),所述L型连接杆(21)包括与工型连接架(19)连接的水平段(22)以及连接在水平段(22)远离工型连接架(19)一端的竖直段(23),两组所述L型连接杆(21)的竖直段(23)与挡块(20)靠近左模(2)的一侧挤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7)的中部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位于两组所述开孔(17)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的两侧均设有换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6)内部的水平边角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塞板(7)两侧的水平边缘均设有朝向储水箱(6)内部的弧形块(25);所述换热件由若干组竖直均匀分布的散热片(26),所述散热片(26)与半导体制冷片(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2)的底部设有两组定位孔(27),所述右模(3)的底部设有两组与定位孔(27)相对应的定位杆(28),所述定位杆(28)与定位孔(27)滑动连接。
CN202310922432.7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Withdrawn CN1166909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2432.7A CN116690909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2432.7A CN116690909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0909A true CN116690909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4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2432.7A Withdrawn CN116690909A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09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2399A (zh) * 2023-10-10 2023-12-05 惠州市博大新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片材颗粒多级熔融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2399A (zh) * 2023-10-10 2023-12-05 惠州市博大新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片材颗粒多级熔融成型装置
CN117162399B (zh) * 2023-10-10 2024-02-13 惠州市博大新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片材颗粒多级熔融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90909A (zh)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11070602A (zh) 注塑成型一体机器人
CN207432699U (zh) 一种新型的注塑模具
CN108890998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CN104309047A (zh) 自动鞋材二次发泡成型机
CN115042400A (zh) 一种注塑模具内部冷却装置
CN210999829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20720152U (zh) 一种塑料玩具注塑成型装置
WO2022052233A1 (zh) 一种桶装水桶生产用模具
CN112171997A (zh) 一种建筑保温板生产用成型模具
CN218985660U (zh) 塑胶模具冷却机构
CN114603802A (zh) 一种温控型注塑模具及制作工艺
CN211803750U (zh) 一种具有均匀快速冷却功能的五金件浇注模具
CN217729551U (zh) 一种注塑模架移动滑块的脱模装置
CN117162399B (zh) 一种塑胶片材颗粒多级熔融成型装置
CN21909582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多重冷却机构
CN221496964U (zh) 一种塑料杯注塑成型模具
CN221315115U (zh) 一种pet瓶坯模具
CN220973200U (zh) 一种注塑效果好的塑料模具
CN216182366U (zh) 空调配件高效注塑模具
CN214773934U (zh) 一种医疗吸管吹塑模具装置
CN22158443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模具结构
CN220973218U (zh) 一种注塑模具可快速脱模结构
CN221622931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电池壳注塑模具
CN221518690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塑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90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