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2397A - 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2397A
CN116672397A CN202310683404.4A CN202310683404A CN116672397A CN 116672397 A CN116672397 A CN 116672397A CN 202310683404 A CN202310683404 A CN 202310683404A CN 116672397 A CN116672397 A CN 116672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arts
swine f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34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72397B (zh
Inventor
冯书营
尹素改
李爱芳
郭丹丹
王茜茜
王美乐
王白燕
黄钰
李姝璇
李亚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to CN2023106834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239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31068340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672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2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2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72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2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益生菌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制剂及其发酵增效工艺和应用。该发明经多种中药经方和自拟方的比较研究,获得了对非洲猪瘟病毒防治作用最为明显的组方,即由党参、白术、茯苓份、木香、诃子、制附子、肉豆蔻、白芍、山药、大枣等中草药组成。以该组方为基础,进行多联益生菌的发酵处理,即接种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分级和分配发酵,将液态发酵混合物进行混合即得发酵制剂。本发明使用纯中草药配制而成,疗效确切,配伍合理,材料广泛存在且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中药组方与益生菌发酵技术相结合,优化了发酵工艺和相关参数,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和抗病毒效果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益生菌发酵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则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以高热、皮肤发绀、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为特征。其发病过程短,发病快,传染性强,急性死亡率高,感染病毒的动物大多会在治疗过程中死亡。2018年8月在我国辽宁沈阳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后,由于“西猪东运,北猪南运”的生猪空间流通模式,使得非洲猪瘟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多地,从而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我国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国内大量生猪和病猪被捕杀,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成为全球畜牧业生产的难题。
目前防控非洲猪瘟主要手段是使用扑杀,当前全球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可用来防控该病。中药抗病毒已成为现代医药学研究的热点,许多中药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在现代医学防控非洲猪瘟缺乏有效产品的情况下,采用传统中药结合现代制剂技术防控非洲猪瘟具有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增效工艺。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非洲猪瘟防控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的中药组方,且通过益生菌发酵工艺,使药效得以明显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第一方面,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党参10~20份,白术10~20份,茯苓10~20份,木香3~9份,诃子5~15份,制附子3~9份,肉豆蔻5~15份,白芍9~15份,山药20~40份,大枣2~5份。
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草药组分具有如下功效:
本发明中药组方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理论,能够有效防治非洲猪瘟疾病。非洲猪瘟在中医来讲属于瘟疫,从中医的角度采用的治疗原则为“扶正气、祛邪气、避毒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据病情的发展,急剧高烧、食欲下降、虚弱无力、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等。这个阶段就需要重用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药物,使热毒从下焦迅速排出,同时需要顾护脾肾的元气保护。人和动物机体的外之气主要来源为脾胃之气,脾胃属土,影响人和动物的脏腑功能,非洲猪瘟的症状食欲下降、虚弱无力、呕吐腹泻等正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该组方是参苓白术散加减,主要用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体倦无力,食少,久泻,脱肛等;白术味苦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等;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利水健脾,腹泻、消化不良等症;木香具有行气和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肉豆蔻,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白芍,养阴生津、缓急止痛;山药具有健脾益胃、补肾生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等。茯苓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补肺脾之气;附子与木香、诃子、茯苓配伍,主要用于脏腑虚怯,本气衰弱。以上诸药相合,共凑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温补脾肾之功能。适用于该病急性腹泻或久泄导致的脾胃虚弱,脏气衰败。
第二方面,上述中药组方的益生菌增效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选取党参、白术、茯苓、木香、诃子、制附子、肉豆蔻、白芍、山药、大枣等原料按照上述比列进行混合,然后进行纳米化粉碎,得到混合粉料;
(2)将所述混合粉料投入一级发酵罐,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后在30~38℃的条件下持续搅拌12~48 h,搅拌过程中,往一级发酵罐内通入空气以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中间品;
(3)将得到的中间品加入30%体积的新鲜培养基,搅拌混匀后打至二级发酵罐,然后往二级发酵罐内加入厌氧发酵微生物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再装入有单向排气阀的发酵袋进行厌氧发酵,28~42℃的条件下厌氧发酵1~5天,则制得成品;
(4)将所述发酵混合物直接无菌灌装作为流体剂型,也可过滤后无菌灌装为液体剂型,也可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
步骤(2)中所述的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比例为2:1:1:1,在发酵罐中的发酵条件为:压强0.01~0.2kPa,搅拌转速为15~35 r/min,pH值为6.1~7.2;所述混合粉料和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添加比例为10~25g:1L;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可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进而提高动物免疫力及杀病毒能力。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补充动物体内维生素,有利于猪的生长;酵母菌可以将中药中的葡萄糖转化成乙醇,使中药物质产生酒香味,促进生猪食欲,同时具有防腐的作用;嗜酸乳杆菌可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且与双歧乳杆菌混合组成的发酵剂,在肠道内发酵后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的吸收。摄入含有这两种活菌的食物可以迅速使肠道内的菌群恢复正常平衡,抑制腐败菌的增殖,特别是对胃肠功能失调的仔猪,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通过益生菌发酵制作出的中药,一方面口感更适合生猪食用,中药原料分解更完全,如酮类、酯类等物质进一步析出,更有利于生猪的消化吸收,提高了药材利用率,特别适合肠胃还未完全健全的仔猪进食,不会造成仔猪的抗拒和肠胃不适等现象;另一方面摄入含活益生菌的发酵制剂可改善消化道菌群失衡状态。总之,发酵后的中药制剂比不发酵的组方无论从口感还是药效都明显改善。
步骤(2)(3)中所述发酵罐中的培养基为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精制蛋白胨10g、葡萄糖40 g、醋酸钠5 g、柠檬酸铵2 g、吐温80 0.1 g、硫酸镁0.58 g、硫酸锰0.28 g、蒸馏水1000 mL;用10%氢氧化钠液调节pH6~7,121℃下高压灭菌20 min。
第三方面,上述抗非洲猪瘟中药组方益生菌发酵制剂的实际应用。
预防: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10~20份,白术10~20份,茯苓10~20份,木香3~9份,诃子5~15份,制附子3~9份,肉豆蔻5~15份,白芍9~15份,山药20~40份,大枣2~5份枚。混合粉碎,与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进行分级发酵,比例为2:1:1:1,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大于等于1.0×107CFU/L,进行发酵后低温冻干。将中药制剂拌和到猪饲料中进行投喂,每日投喂1次,以中药冻干品的重量计,0.1 g/kg生猪体重,每天一次,在非洲猪瘟期间,连喂7天。
治疗: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10~20份,白术10~20份,茯苓10~20份,木香3~9份,诃子5~15份,制附子3~9份,肉豆蔻5~15份,白芍9~15份,山药20~40份,大枣2~5份枚。混合粉碎,与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进行分级发酵,比例为2:1:1:1,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大于等于1.0×107CFU/L,进行发酵后低温冻干。将中药制剂拌和到猪饲料中进行投喂,以中药原材料的重量计,每天一次,给予0.2g/kg生猪体重,拌在饲料中,出现症状开始,连喂7天,症状控制后,巩固5天。
所述给药方式是经胃肠道给药,首选发酵后的液体剂型和发酵混合物的制成低温雾化干燥为粉剂,也可以制成流体剂型、制备为颗粒剂或丸剂等类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进行了多种中药组方(3个经方,3个自拟方,3种中药单体)的抗病毒效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组方抗病毒效果最好。
(2)本发明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四种菌群不同组合的发酵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在四种菌群不同组合中,2:1:1:1效果最好,成功建立起来了一种中药组方增效工艺。
(3)为了提高药效,本发明将中药组方进行了超细化粉碎,无需提纯直接将全部药物利用,不同于传统中药有效成分的水提方式。
(4)将中药经过益生菌分级发酵处理,可将中药中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可增加中药有效成分如酮类、酯类等物质进一步析出,提高药物吸收能力,有助于提高生物转化效果和药材利用率,抗病毒效果明显增强。且发酵后的中药制剂口感更适合生猪食用,特别适合肠胃还未完全健全的仔猪进食,不会造成仔猪的抗拒和肠胃不适等现象。
(5)本发明制剂原材料广泛存在方便获取,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对中药进行发酵,结合了传统中药和益生菌的优点,且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加工过程便捷可控,适宜生猪养殖户的大量制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中药组方抗ASFV的TCID50试验结果图;
图2是中药组方四联菌发酵物对ASFV病毒活性的影响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中药组方抗ASFV效果鉴定
本发明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20g,白术20g,茯苓20g,木香9g,诃子15g,制附子9g,肉豆蔻15g,白芍15g,山药40g,大枣5g混合粉碎,与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混合进行分级发酵,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大于等于1.0×107CFU/L。本试验所用毒株为ASFV基因Ⅱ型毒株(ASFV CN/SC/201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分离株,病毒效价为5×107TCID50/mL,ASFV CN/SC/2019毒株(MOI=0.1)。
1. 培养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每45 mL DMEM培养基中加入5 mL血清(BI),500 μL双抗(青霉素、链霉素),混匀后于4℃冰箱保存。培养LLC-PK1细胞时,每45 mL MEM培养基中加入2.5 mL血清,500 μL双抗,500 μL NEAA,500 μL HEPES,混匀后于4℃冰箱保存。
2. 将vero细胞分为五组,即低、中、高剂量的组方处理组、利巴韦林组、病毒单独感染组,每组设三个重复,在所有处理组中均用不含血清但含有0.1% pancreatin的培养基。取生长状态良好的vero细胞接种在12孔板中,待细胞融合度达到90%,弃去培养基,用PBS清洗2遍,药物组和病毒单独感染组用ASFV(MOI=0.1)感染vero细胞,病毒吸附1 h后,PBS清洗两遍,药物处理组分别加入1.5ml(浓度分别为250,500,1000µg/ml)的药物,继续培养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并拍照。
3. 收集步骤2的细胞板置于-80℃冻融三次后作为样品,分别不含血清的DMEM连续10倍稀释,做10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重复8个孔,接种到已长满的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板置于37℃,5% CO2条件培养,每天观察各细胞培养孔中细胞病变情况并记录,连续5天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Reed-Muench公式,计算病毒液的TCID50。TCID50=50%感染的高临界稀释度倒数的对数+距离比×稀释系数的对数。
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与病毒单独感染组相比,低剂量药物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病毒滴度(P<0.05),中剂量以及高剂量药物处理后能够极显著降低病毒滴度(P<0.01),该组方抗病毒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实施例2中药组方四联菌发酵物对ASFV病毒活性的影响
本发明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木香3g,诃子5g,制附子3g,肉豆蔻5g,白芍9g,山药20g,大枣2g。混合粉碎,将混合粉料投入一级发酵罐,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后在37℃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 h,搅拌过程中,往一级发酵罐内通入空气以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中间品。将一半的中间品打至二级发酵罐,然后往二级发酵罐内加入厌氧发酵微生物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再装入有单向排气阀的发酵袋进行厌氧发酵,33℃的条件下厌氧发酵3天,则制得成品,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1.0×107CFU/L,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四种菌群不同组合的发酵效果比较,组合比例分别为1:1:1:1;1:2:2:1;1:1:2:2;2:1:1:1。将发酵混合物直接无菌灌装作为流体剂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本试验所用毒株为ASFV基因Ⅱ型毒株(ASFV CN/SC/201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分离株,病毒效价为5×107TCID50/mL,ASFV CN/SC/2019毒株(MOI=0.1)。
1. 在培养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时,每45 mL DMEM培养基中加入5 mL血清(BI),500 μL双抗(青霉素、链霉素),混匀后于4℃冰箱保存。培养LLC-PK1细胞时,每45 mL MEM培养基中加入2.5 mL血清(Gibco),500 μL双抗,500 μL NEAA,500 μL HEPES,混匀后于4℃冰箱保存。
2. 将vero细胞分为五组,四种菌群不同组合的发酵分别添加(1:1:1:1;1:2:2:1;1:1:2:2;2:1:1:1),另外设置纯中药组,每组设三个重复,在所有处理组中均用不含血清但含有0.1% pancreatin的培养基。取生长状态良好的vero细胞接种在12孔板中,待细胞融合度达到90%,弃去培养基,用PBS清洗2遍,发酵组和纯中药组用ASFV(MOI=0.1)感染vero细胞,病毒吸附1h后,PBS清洗两遍,分别加入1.5ml的药物(浓度分别为500µg/ml),继续培养24 h后收取样品。
3. 分别用不含血清的DMEM连续10倍稀释,做10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重复8个孔,接种到已长满的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板置于37℃,5%CO2条件培养,每天观察各细胞培养孔中细胞病变情况并记录,连续5天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Reed-Muench公式,计算病毒液的TCID50。TCID50=50%感染的高临界稀释度倒数的对数+距离比×稀释系数的对数。
如图2所示,根据TCID50试验结果,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四种菌群不同组合的发酵效果比较,分别为1:1:1:1;1:2:2:1;1:1:2:2;2:1:1:1,标记为ASFV+1,ASFV+2,ASFV+3,ASFV+4。根据结果可知,发酵组的抗病毒效果均强于纯中药组,且ASFV+4组的效果最好,也即当菌群比列为2:1:1:1时,病毒滴度最低,抑制效果最好。
实施例3中药组方四联菌发酵物对非洲猪瘟的实际预防效果
一种用于治疗非洲猪瘟的中药配方,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木香6g,诃子10g,制附子6g,肉豆蔻10g,白芍12g,山药30g,大枣3g。混合粉碎,将混合粉料投入一级发酵罐,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大于等于1.0×107CFU/L,后在38℃的条件下持续搅拌48h,搅拌过程中,往一级发酵罐内通入空气以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中间品。将一半的中间品打至二级发酵罐,然后往二级发酵罐内加入厌氧发酵微生物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再装入有单向排气阀的发酵袋进行厌氧发酵,37℃的条件下厌氧发酵2天,则制得成品。将发酵混合物直接无菌灌装作为流体剂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
河南南阳某猪场,存栏母猪3000多头。2021年4月~6月间,其周边猪场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一度造成90%以上猪场倒闭清场,而该选址,布局合理,猪场管理科学,对进场的人、车、物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控措施,把控好生物安全,把重点放在保护易感猪群方面,将中药制剂拌和到猪饲料中进行投喂,每日投喂1次,以中药冻干品的重量计,每天一次,给予0.1 g/kg生猪体重,在非洲猪瘟期间,长期使用。本研究初期选择600头母猪进行试验验证,将这600头母猪分成3组,第1组为空白组,第2组为发酵中药对照组,第3组为中药煎剂,连用7天,随时观察并记录。
表1:中药组方及发酵制剂对猪场母猪的预防效果
组别 试验动物数 死亡率 生存率 开始均重(kg) 结束均重(kg) 日增重(g) 死亡数(头)
空白组 200 1.5% 98.5% 80.8 87.5 956.67 3
中药发酵组 200 0.5% 99.5% 81.2 90.86 1380 1
中药煎剂组 200 1% 99% 80.6 89.28 1240 2
经过7天饲养,中药发酵组日增重高于中药煎剂组和空白组,且减少了母猪死亡率,显著提高母猪生存率和日增重。
实施例4中药组方四联菌发酵物对非洲猪瘟的实际治疗效果
一种用于治疗非洲猪瘟的中药配方,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20g,白术20g,茯苓20g,木香9g,诃子15g,制附子9g,肉豆蔻15g,白芍15g,山药40g,大枣5g。混合粉碎,将混合粉料投入一级发酵罐,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大于等于1.0×107CFU/L,后在38℃的条件下持续搅拌48 h,搅拌过程中,往一级发酵罐内通入空气以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中间品。将一半的中间品打至二级发酵罐,然后往二级发酵罐内加入厌氧发酵微生物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再装入有单向排气阀的发酵袋进行厌氧发酵,28℃的条件下厌氧发酵5天,则制得成品。将发酵混合物直接无菌灌装作为流体剂型,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
在非洲猪瘟疫情高峰期的2021年4月~6月间,本中药益生菌发酵制剂在河南驻马店的某个养殖猪场中出现症状的生猪使用,将中药制剂拌和到猪饲料中进行投喂,每日投喂1次,以中药冻干品的重量计,每天一次,给予0.2 g/kg生猪体重,在非洲猪瘟期间,连喂7天,症状控制后,巩固5天。本研究初期选择300头生猪进行试验,分成3组,第1组为空白组,第2组为发酵中药对照组,第3组为中药煎剂,随时观察并记录。
表2:中药组方及发酵制剂对猪场生猪的治疗效果
经过12天的治疗,中药发酵组明显减少了生猪死亡率,提高生猪生存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质量份计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党参10~20份、白术10~20份、茯苓10~20份、木香3~9份、诃子5~15份、制附子3~9份、肉豆蔻5~15份、白芍9~15份、山药20~40份和大枣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增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党参、白术、茯苓、木香、诃子、制附子、肉豆蔻、白芍、山药和大枣,混合粉碎,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粉料混合新鲜发酵培养基,投入一级发酵罐,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在30~38℃的条件下持续搅拌12~48 h,搅拌过程中,往一级发酵罐内通入空气以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中间品;
步骤三、将所得中间品混合新鲜发酵培养基后打至二级发酵罐,然后往二级发酵罐内加入厌氧发酵微生物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再装入有单向排气阀的发酵袋进行厌氧发酵,28~42℃的条件下厌氧发酵1~5天,则制得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工艺,其特征在于:发酵罐中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精制蛋白胨10 g、葡萄糖40 g、醋酸钠5 g、柠檬酸铵2 g、吐温80 0.1 g、硫酸镁0.58 g、硫酸锰0.28 g、蒸馏水1000 mL;用10%氢氧化钠液调节pH6~7,121℃下高压灭菌20 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混合粉料和发酵培养基的添加比例为10~25 g:1 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工艺,其特征在于: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接种比例为2:1:1:1;每种益生菌的含量均大于等于1.0×107 CFU/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工艺,其特征在于:分级发酵时,在发酵罐中的发酵条件为:压强0.01~0.2 kPa,搅拌转速为15~35 r/min,pH值为6.1~7.2。
7.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方发酵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工艺制备所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方发酵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发酵制剂的类型为粉剂、流体剂型、颗粒剂或丸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方发酵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剂型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发酵所得液体成品直接无菌灌装;
所述粉剂为冻干粉剂,是将发酵所得液体成品进行低温喷雾干燥处理。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权利要求2-6任意一种所述的增效工艺或权利要求7-9任意一种所述的中药组方发酵制剂在制备非洲猪瘟防控药物方面的应用。
CN202310683404.4A 2023-06-09 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Active CN116672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3404.4A CN116672397B (zh) 2023-06-09 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3404.4A CN116672397B (zh) 2023-06-09 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2397A true CN116672397A (zh) 2023-09-01
CN116672397B CN116672397B (zh) 2024-05-17

Family

I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892A (zh) * 2015-12-30 2016-03-23 北京资源亚太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仔猪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1618A (zh) * 2020-04-21 2020-08-04 张胜军 一种具有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非洲猪瘟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892A (zh) * 2015-12-30 2016-03-23 北京资源亚太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仔猪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1618A (zh) * 2020-04-21 2020-08-04 张胜军 一种具有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非洲猪瘟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宝英: "自拟中药复方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no. 22, 20 November 2014 (2014-11-20), pages 99 - 100 *
李倩: "5例慢性泄泻辨证治疗", 中国实用医药, vol. 2, no. 16, 10 June 2007 (2007-06-10), pages 88 - 8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6023B (zh) 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制造方法
CN106798862B (zh) 一种用于提高雏鸡免疫力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法
CN102366025B (zh) 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草鱼饲料添加剂的制造方法
CN112494577B (zh) 一种用于治疗仔猪腹泻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0656A (zh) 一种中草药渣定向发酵制备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2836422A (zh) 防病促长灵
CN109350655B (zh) 一种提高猪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发酵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7161B (zh) 一种分段式发酵制备畜禽抗病毒中草药制剂的方法
CN109364114B (zh) 一种提高牛羊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酵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0992B (zh) 一种肉鸭环保养殖的饲料添加剂
CN102367416A (zh) 牛饲料用中药益生菌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
CN109420046A (zh) 一种中草药组方制备防治猪高热病药物的方法
CN107095061B (zh) 提高育肥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发酵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79037A (zh) 一种猪用番茄粉黄芪益生菌保健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71350A (zh) 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降低破蛋率的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67420B (zh) 牛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
CN105943679A (zh) 一种家禽用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72397B (zh) 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CN110089619A (zh) 一种中药菌制剂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1697A (zh) 断奶猪仔用益生菌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72397A (zh) 一种防控非洲猪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增效工艺和应用
CN106215011A (zh) 一种预防猪瘟的中草药活性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CN112043730A (zh) 一种防治动物疫病的中药生物制剂
CN110506854A (zh) 一种牛羊用保健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85368A (zh) 一种防治母猪产后缺乳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