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2095A -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2095A
CN116652095A CN202310948029.1A CN202310948029A CN116652095A CN 116652095 A CN116652095 A CN 116652095A CN 202310948029 A CN202310948029 A CN 202310948029A CN 116652095 A CN116652095 A CN 116652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quid cooling
supporting
cooling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80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方
梁春峰
闻进
徐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y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y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y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y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80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2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2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 B21J15/42Special clamping devices for workpieces to be riveted together, e.g. operating through the rivet ho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所述安装组件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的侧部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四角及侧部均设置有辅助压紧组件,所述辅助压紧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位于其中两个对角处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较强,且便于操作,运用此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实现了对液冷板的稳定固定,提高了液冷板固定的便捷性,同时也提高了液冷板铆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接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要求的日益严苛,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得到大力支持推动行业迅速发展,其中,动力电池作为主要的储能部件,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中则需要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充放电行为,同时将伴随着电池发热的情况,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出。
经过目前对于电池的散热方法主要有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等,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则多采用液冷,目前常用的液冷方法通常是采用液冷板与箱体组合式的组装设计,液冷板与箱体组装的结构需要将液冷板固定在待组装的箱体内,待组装箱体则需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液冷板放置,液冷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导热垫,需要对液冷板进行铆接操作,现有的装置无法实现对箱体液冷板的稳定固定,从而导致液冷板的铆接效率低;
专利号CN201911053698.2,专利名称液冷散热冷板的夹紧工装及方法,公开了工装盖板、工装底板、若干个连接装置、若干个垫块和若干个相同的高温弹簧;所述工装底板水平放置;液冷散热冷板放置在所述工装底板上,此工装对液冷板的夹持的稳定性较差,并不适合液冷板的铆接作业;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所述安装组件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的侧部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四角及侧部均设置有辅助压紧组件,所述辅助压紧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位于其中两个对角处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立柱,相邻两个支撑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连接,若干个支撑立柱上端设置有安装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立柱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框上的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上设置有两块高度调节侧板,两块高度调节侧板上设置有安装顶板,所述连接底板上设置有顶升气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吸附盘,所述安装顶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圆孔,每个安装圆孔内设置有吸附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板框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侧部的板框安装底板,所述板框安装底板上设置有板框支撑立板,所述板框支撑立板侧部设置加强筋板,所述板框支撑立板上设置有减震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辅助压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四角及侧部的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上设置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压紧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压紧气缸输出端的连接框体,所述连接框体上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压紧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辅助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上位于两个对角处的限位安装座,所述限位安装座上设置有异型连接板,所述异型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柱。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液冷板定位操作,将液冷板放置在此铆接工装上,首先通过真空吸附机构的安装顶板以及若干个板框支撑组件对液冷板进行支撑,板框支撑组件对液冷板的框体及加强筋处进行支撑,真空吸附组件的安装顶板对液冷板底部主体部分进行支撑,液冷板两个对角处的通过框体通过辅助限位组件的限位柱进行限位,限位柱插入框体的孔内,实现限位,完成上述操作后,顶升气缸带动平板上的吸附盘上升穿过安装圆孔,实现对液冷板的吸附,吸附时间为4秒;
步骤二:液冷板压紧操作,操作辅助压紧组件对液冷板的侧部进行压紧,此过程压紧气缸顶升,从而使得连接组件带动压紧爪对液冷板的侧部进行压紧;
步骤三:液冷板铆压操作,通过操作工人对液冷板上进行压铆操作;
步骤四:液冷板卸料操作,压铆完成后,压紧气缸下降,从而使得连接组件带动压紧爪对液冷板的侧部松开,吸附盘停止吸附,顶升气缸下降,带动吸附盘停止吸附液冷板,操作工将压铆后的液冷板进行卸料。
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的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较强,且便于操作,通过真空吸附机构对液冷板进行吸附,通过辅助限位组件对液冷板的对角进行限位,通过辅助压紧组件对液冷板的四角即侧部进行辅助压紧,运用此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实现了对液冷板的稳定固定,提高了液冷板固定的便捷性,同时也提高了液冷板铆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液冷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真空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板框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辅助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辅助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2、安装组件;3、真空吸附机构;4、板框支撑组件;5、辅助压紧组件;6、平衡调节组件;7、辅助限位组件;8、支撑立柱;9、连接支架;10、安装框;11、连接底板;12、高度调节侧板;13、安装顶板;14、顶升气缸;15、平板;16、吸附盘;17、安装圆孔;18、板框安装底板;19、板框支撑立板;20、加强筋板;21、减震块;22、辅助支架;23、压紧气缸;24、连接组件;25、压紧爪;26、连接框体;27、连接臂;28、限位安装座;29、异型连接板;30、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设计初衷,经过目前对于电池的散热方法主要有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等,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则多采用液冷,目前常用的液冷方法通常是采用液冷板与箱体组合式的组装设计,液冷板与箱体组装的结构需要将液冷板固定在待组装的箱体内,待组装箱体则需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液冷板放置,液冷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导热垫,需要对液冷板进行铆接操作,现有的装置无法实现对箱体液冷板的稳定固定,从而导致液冷板的铆接效率低,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图6所示,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包括支撑机构1,下面将详细介绍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立柱8,相邻两个支撑立柱8之间通过连接支架9连接,若干个支撑立柱8上端设置有安装组件2。
为了保证支撑机构1的平衡性,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6,在每个所述支撑立柱8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6,平衡调节组件6包括设置表支撑立柱8底部的平衡调节底脚。
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安装组件2,下面将详细介绍安装组件2,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8上的安装框10,所述安装框10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3。
为了实现对液冷板的吸附,保证液冷板铆压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所述安装组件2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3,下面将详细介绍真空吸附机构3,所述真空吸附机构3包括设置在安装框10上的连接底板11,所述连接底板11上设置有两块高度调节侧板12,两块高度调节侧板12上设置有安装顶板13,所述连接底板11上设置有顶升气缸14。
在所述顶升气缸14的输出端设置有平板15,所述平板15上设置有若干个吸附盘16,所述安装顶板13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圆孔17,每个安装圆孔17内设置有吸附盘16。
为了实现对液冷板板框的支撑,在所述安装组件2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3的侧部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4,下面将详细介绍板框支撑组件4,所述板框支撑组件4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2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3侧部的板框安装底板18,所述板框安装底板18上设置有板框支撑立板19,所述板框支撑立板19侧部设置加强筋板20,为了实现对液冷板的减震,在所述板框支撑立板19上设置有减震块21。
为了便于对液冷板的四周进行压紧,在所述安装组件2的四角及侧部均设置有辅助压紧组件5,下面将详细介绍辅助压紧组件5,所述辅助压紧组件5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2四角及侧部的辅助支架22,所述辅助支架22上设置有压紧气缸23,所述压紧气缸23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组件24,所述连接组件24上设置有压紧爪25。
下面将详细介绍连接组件24,所述连接组件24包括设置在压紧气缸23输出端的连接框体26,所述连接框体26上设置有连接臂27,所述连接臂27上设置有压紧爪25,在所述辅助压紧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4。
为了便于对液冷板进行限位,在所述安装组件2上位于其中两个对角处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7,下面将详细介绍辅助限位组件7,所述辅助限位组件7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2上位于两个对角处的限位安装座28,所述限位安装座28上设置有异型连接板29,所述异型连接板29上设置有限位柱30。
上面详细的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液冷板定位操作,将液冷板放置在此铆接工装上,首先通过真空吸附机构3的安装顶板13以及若干个板框支撑组件4对液冷板进行支撑,板框支撑组件4对液冷板的框体及加强筋处进行支撑,真空吸附组件的安装顶板13对液冷板底部主体部分进行支撑,液冷板两个对角处的通过框体通过辅助限位组件7的限位柱30进行限位,限位柱30插入框体的孔内,实现限位,完成上述操作后,顶升气缸14带动平板15上的吸附盘16上升穿过安装圆孔17,实现对液冷板的吸附,吸附时间为4秒;
步骤二:液冷板压紧操作,操作辅助压紧组件5对液冷板的侧部进行压紧,此过程压紧气缸23顶升,从而使得连接组件24带动压紧爪25对液冷板的侧部进行压紧;
步骤三:液冷板铆压操作,通过操作工人对液冷板上进行压铆操作;
步骤四:液冷板卸料操作,压铆完成后,压紧气缸23下降,从而使得连接组件24带动压紧爪25对液冷板的侧部松开,吸附盘16停止吸附,顶升气缸14下降,带动吸附盘16停止吸附液冷板,操作工将压铆后的液冷板进行卸料。
本技术方案的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较强,且便于操作,通过真空吸附机构3对液冷板进行吸附,通过辅助限位组件7对液冷板的对角进行限位,通过辅助压紧组件5对液冷板的四角即侧部进行辅助压紧,运用此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实现了对液冷板的稳定固定,提高了液冷板固定的便捷性,同时也提高了液冷板铆接的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安装组件(2),所述安装组件(2)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3),所述安装组件(2)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3)的侧部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4),所述安装组件(2)的四角及侧部均设置有辅助压紧组件(5),所述辅助压紧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板框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6),所述安装组件(2)上位于其中两个对角处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立柱(8),相邻两个支撑立柱(8)之间通过连接支架(9)连接,若干个支撑立柱(8)上端设置有安装组件(2),每个所述支撑立柱(8)底部设置有平衡调节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8)上的安装框(10),所述安装框(10)上设置有若干组呈阵列分布的真空吸附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机构(3)包括设置在安装框(10)上的连接底板(11),所述连接底板(11)上设置有两块高度调节侧板(12),两块高度调节侧板(12)上设置有安装顶板(13),所述连接底板(11)上设置有顶升气缸(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14)的输出端设置有平板(15),所述平板(15)上设置有若干个吸附盘(16),所述安装顶板(13)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圆孔(17),每个安装圆孔(17)内设置有吸附盘(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支撑组件(4)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2)上位于真空吸附机构(3)侧部的板框安装底板(18),所述板框安装底板(18)上设置有板框支撑立板(19),所述板框支撑立板(19)侧部设置加强筋板(20),所述板框支撑立板(19)上设置有减震块(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紧组件(5)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2)四角及侧部的辅助支架(22),所述辅助支架(22)上设置有压紧气缸(23),所述压紧气缸(23)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组件(24),所述连接组件(24)上设置有压紧爪(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4)包括设置在压紧气缸(23)输出端的连接框体(26),所述连接框体(26)上设置有连接臂(27),所述连接臂(27)上设置有压紧爪(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位组件(7)包括设置在安装组件(2)上位于两个对角处的限位安装座(28),所述限位安装座(28)上设置有异型连接板(29),所述异型连接板(29)上设置有限位柱(3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液冷板定位操作,将液冷板放置在此铆接工装上,首先通过真空吸附机构(3)的安装顶板(13)以及若干个板框支撑组件(4)对液冷板进行支撑,板框支撑组件(4)对液冷板的框体及加强筋处进行支撑,真空吸附组件的安装顶板(13)对液冷板底部主体部分进行支撑,液冷板两个对角处的通过框体通过辅助限位组件(7)的限位柱(30)进行限位,限位柱(30)插入框体的孔内,实现限位,完成上述操作后,顶升气缸(14)带动平板(15)上的吸附盘(16)上升穿过安装圆孔(17),实现对液冷板的吸附,吸附时间为4秒;
步骤二:液冷板压紧操作,操作辅助压紧组件(5)对液冷板的侧部进行压紧,此过程压紧气缸(23)顶升,从而使得连接组件(24)带动压紧爪(25)对液冷板的侧部进行压紧;
步骤三:液冷板铆压操作,通过操作工人对液冷板上进行压铆操作;
步骤四:液冷板卸料操作,压铆完成后,压紧气缸(23)下降,从而使得连接组件(24)带动压紧爪(25)对液冷板的侧部松开,吸附盘(16)停止吸附,顶升气缸(14)下降,带动吸附盘(16)停止吸附液冷板,操作工将压铆后的液冷板进行卸料。
CN202310948029.1A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Pending CN116652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8029.1A CN116652095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8029.1A CN116652095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2095A true CN116652095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8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8029.1A Pending CN116652095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209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3914A1 (zh) * 2019-07-05 2021-01-14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夹具
CN212469499U (zh) * 2020-06-18 2021-02-05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液冷板接头铆接设备
CN214351899U (zh) * 2020-12-16 2021-10-08 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工装台
CN113927518A (zh) * 2021-11-04 2022-01-14 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的生产夹具
CN216327812U (zh) * 2021-11-11 2022-04-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涂胶打钉设备及其定位装置
CN115091763A (zh) * 2022-05-24 2022-09-23 宁波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池盒结构胶的在线加热固化设备
CN115815779A (zh) * 2022-11-10 2023-03-21 东实(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铝型材液冷板搅拌摩擦焊焊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3914A1 (zh) * 2019-07-05 2021-01-14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夹具
CN212469499U (zh) * 2020-06-18 2021-02-05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液冷板接头铆接设备
CN214351899U (zh) * 2020-12-16 2021-10-08 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工装台
CN113927518A (zh) * 2021-11-04 2022-01-14 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的生产夹具
CN216327812U (zh) * 2021-11-11 2022-04-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涂胶打钉设备及其定位装置
CN115091763A (zh) * 2022-05-24 2022-09-23 宁波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池盒结构胶的在线加热固化设备
CN115815779A (zh) * 2022-11-10 2023-03-21 东实(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铝型材液冷板搅拌摩擦焊焊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583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CN112117405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高强度安装底板及安装方法
CN116652095A (zh) 一种箱体液冷板铆接工装
CN211953331U (zh) 一种高效制冷冷凝器
CN113410422B (zh) 多孔型锂电负极材料的压制装置及其压制方法
CN206259441U (zh) 一种燃料电池构件以及带有该构件的快递车
CN212461858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5322331U (zh) 一种冷风控制器支架
CN2198011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16055038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动车专用锂电池组
CN219813077U (zh) 一种茶饼的成型装置
CN219598165U (zh) 一种锂电钻用便携拆卸的支撑底座
CN220410636U (zh) 电池放置架
CN210274874U (zh) 新能源汽车中电机控制器的方块电容安装结构
CN218948524U (zh) 一种用于重型液压机的底座组件
CN212763154U (zh) 一种金属空气电池脚垫安装用固定工作台
CN219103381U (zh) 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空气源热泵
CN219666458U (zh) 用于拆卸电池模组的工装
CN212654745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用安装架
CN22025929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冲孔模具
CN2110821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动压缩机安装底座
CN216761428U (zh) 新能源电池包散热承载托架
CN215697158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滑轨轨道板加工用预制冲压模具
CN214080696U (zh) 一种伞形铆钉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3088608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减震器压缩阀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