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2974B -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2974B
CN116622974B CN202310907621.7A CN202310907621A CN116622974B CN 116622974 B CN116622974 B CN 116622974B CN 202310907621 A CN202310907621 A CN 202310907621A CN 116622974 B CN116622974 B CN 116622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quenching
cooling liquid
shaf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7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22974A (zh
Inventor
许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Ninghai J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Ninghai J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Ninghai J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qian Ninghai J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76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2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2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2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22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2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3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gear wheels, worm wheel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06Surface harde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3Quenching devices for bath quen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件淬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泵液组件和安装架,齿轮安装在安装架上,齿轮与淬火池内的冷却液相对移动,齿轮与冷却液相对移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齿轮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或钝角。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的主要步骤是泵液组件向淬火池内泵入冷却液,齿轮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通过齿轮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的相对移动,使得冷却液在对齿轮淬火的同时能够将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快速、有效地带走,大大提高了齿轮的冷却效率和淬火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淬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齿轮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齿轮的力学性能,保证其工作可靠性,在齿轮加工成型后,往往还会对齿轮进行淬火处理,增强其啮合齿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相关技术中在对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时,一般采用装有冷却液的淬火池,具体是先对加工成型的齿轮进行高温处理,然后直接浸泡在淬火池的冷却液中进行冷却淬火。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1424144B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淬火工艺及其淬火装置,设置有淬火池、循环机构、机架和搅拌桨,锻件放置在淬火池内的冷却液中进行淬火冷却,循环机构驱使淬火池内的冷却液循环流动散热,以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搅拌桨对淬火池中的冷却液进行搅拌形成涡流,以加快锻件周围的冷却液流速,提升冷却液与锻件的热交换速度,从而达到了提高冷却淬火效率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这种淬火装置,锻件在淬火池中浸泡冷却时,冷却液在热交换过程中快速升温,会在锻件表面不断地生成大量气泡,这些气泡附着在锻件表面,很难被水流完全带走,进而会在锻件表面不均匀地聚集,连成一片片不规则分布的气泡膜,将锻件表面与冷却液阻隔。而由于气泡的导热性与冷却液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锻件的不同位置的淬火冷却速率不同,导致齿轮在淬火冷却中容易出现畸变情况,尤其是齿轮的啮合齿分布区域,这严重影响了齿轮淬火加工后的力学性能,降低了齿轮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淬火装置淬火成品质量差的问题,还提供了一种齿轮表面淬火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淬火工艺淬火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泵液组件和安装架,所述泵液组件用于向所述淬火池内泵入冷却液,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淬火池内,待淬火的齿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在使用时,齿轮相对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移动,齿轮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或钝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自转,以使齿轮相对于淬火池内的冷却液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中心轴、调节轴和装配轴,齿轮同轴地穿装在所述装配轴上,所述中心轴竖直延伸,所述调节轴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上,所述装配轴通过调节轴与所述中心轴装配连接,所述装配轴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中心轴自转,进而带动所述装配轴上的齿轮绕所述中心轴的轴线公转。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轴铰接在所述调节轴上,所述装配轴能够在所述调节轴上摆动,所述装配轴与所述调节轴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锁止结构能够锁定装配轴的摆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泵液管,所述泵液管围绕所述淬火池的周向设置,所述泵液管的出液方向偏离所述淬火池的中心,以使所述淬火池内的冷却液形成涡流。
进一步地,所述泵液管的出液方向与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泡检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气泡检测组件能够实时检测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量,所述温度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池,所述淬火池设置在所述散热池内,所述泵液组件将散热池内的冷却液泵入所述淬火池,所述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溢出后进入所述散热池内。
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淬火池内的冷却液对齿轮进行淬火的同时,使齿轮与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并且使齿轮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呈钝角,使得冷却液在对齿轮表面进行冷却淬火的同时,能够将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快速、有效地带走,避免气泡在齿轮表面聚集,保证冷却液与齿轮表面的有效接触,从而保证齿轮表面淬火冷却的均匀性和高效率,有效地消除了齿轮表面因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产生的畸变现象,提高了齿轮淬火的加工质量,确保了齿轮的力学性能。
同时,设置气泡检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根据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控制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气泡产生速度过快时,能够通过提升冷却液温度降低齿轮冷却速度,从而降低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速度,确保冷却液能够及时将齿轮表面的气泡带走,并且有效地避免了齿轮冷却过快影响力学性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表面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对装配轴上的齿轮进行高温处理;
步骤S02:泵液组件向淬火池内泵入冷却液,齿轮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第一方向与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或钝角,以使冷却液能够带走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03:利用气泡检测组件实时检测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温度检测组件根据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控制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当淬火池内的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温度控制组件提高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当淬火池内的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温度控制组件降低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齿轮进行淬火时,齿轮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使冷却液能够快速地将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带走,避免气泡阻隔冷却液与齿轮的接触,保证冷却液与齿轮的热交换速率和均匀性,且齿轮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使冷却液能够更容易带走齿轮表面的气泡,避免气泡聚集,从而保证了高效、均匀的齿轮淬火冷却过程,确保了齿轮的淬火加工质量。并且,温度控制组件根据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控制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从而控制齿轮与冷却液的热交换速度,调节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速度,确保冷却液能够及时带走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在保证淬火冷却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齿轮的淬火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散热池与淬火池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装配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散热池;110、淬火池;120、配合槽;200、泵液管;300、中心轴;310、调节轴;320、装配轴;321、滚动柱;330、齿轮;400、带轮;410、定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以及工艺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主要包括散热池100、淬火池110、泵液组件、驱动组件和安装架。其中,安装架用于装配齿轮330,装配有齿轮330的安装架转动装配在淬火池110内,淬火池110同轴设置在散热池100内,泵液组件将散热池100内的冷却液泵入淬火池110以对安装架上的齿轮330进行淬火冷却,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溢出后进入散热池100内进行散热降温。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4所示,安装架包括中心轴300、调节轴310和装配轴320,中心轴300竖直延伸,调节轴310均匀布设在中心轴300的周向上,调节轴310的轴线沿中心轴300的径向延伸,装配轴320的中部铰接在调节轴310远离中心轴300的一端,且装配轴320的轴线与调节轴310的轴线垂直,使得装配轴320能够绕调节轴310的轴线摆动。装配轴320与调节轴310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图中未示出),在装配轴320调节好倾斜角度之后,锁止结构能够将装配轴320与调节轴310锁定。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每根装配轴320上能够同轴装配多个待淬火的齿轮330,装配轴320上沿周向转动装配有多个滚动柱321,滚动柱321与齿轮330的内孔壁滚动配合,使得齿轮330与装配轴320转动配合,在齿轮330冷却时,齿轮330能够在装配轴320上自转,使得齿轮330的内孔壁与装配轴320的接触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保证齿轮330整体的冷却均匀,减小齿轮330淬火冷却产生的内应力,避免齿轮330内孔结构因淬火而产生形变。
参照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带轮400和定位架410,定位架410可拆卸地固定装配在散热池100上,且位于淬火池110的上方,带轮400和安装架均转动装配在定位架410上,淬火池110的底部对应设置有配合槽120。在使用时,安装架的中心轴30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架410和配合槽120转动配合,定位架410和配合槽120共同限制中心轴300的位置,驱动电机通过带轮400驱动中心轴300自转,以带动整个安装架在定位架410与配合槽120之间转动,从而驱使齿轮330绕中心轴300公转。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泵液组件的泵液管200沿淬火池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泵液管200能够将散热池100内的冷却液泵入淬火池110内,以对安装架上的齿轮330进行冷却。泵液管200具体为能够改变出液方向的金属软管,泵液管200的出液方向偏离淬火池110的中心设置,以使泵液管200泵入的冷却液在淬火池110内形成稳定的涡流。
在本实施例中,以俯视角度来看,齿轮330绕中心轴300顺时针公转,淬火池110内的涡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齿轮330的公转方向与涡流的螺旋流向相反,以加快齿轮330与冷却液的相对移动速度,齿轮330相对于冷却液移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齿轮330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α,α保持为60°或120°,以便于冷却液在流过齿轮330表面时,快速、有效地将齿轮330表面产生的气泡带走,避免气泡在齿轮330表面聚集而影响齿轮330冷却,从而有效地消除齿轮330表面因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产生的畸变现象,提高齿轮330的淬火加工质量。
另外,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还包括气泡检测组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气泡检测组件用于实时检测齿轮330表面产生的气泡量,温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
当淬火池110内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量较大,即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齿轮330与冷却液的温差过大,齿轮330冷却过快或者气泡产生速率过快而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到了齿轮330的淬火加工质量,此时,温度控制组件适当提高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控制齿轮330与冷却液的热交换速度和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速度,避免齿轮330冷却过快,确保冷却液能够及时带走齿轮330表面产生的气泡。
当淬火池110内的气泡产生量较小,即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冷却液与齿轮330的温差较小,热交换速率较慢,可能起不到淬火效果。此时,温度控制组件通过加快冷却液循环等方式降低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确保冷却液对齿轮330的淬火冷却效果(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由于气泡检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均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可以轻易知悉,因此,本实施例仅描述其功能,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下面以本实施例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使用过程为例,结合图1至图5所示,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进一步描述。
(一)对装配轴320上的装配轴进行高温处理。
(二)将安装架装配到淬火池110中,利用定位架410和配合槽120对中心轴300进行定位。
(三)转动调节装配轴的倾斜角度,使齿轮330的轴线沿周向向逆时针方向(以俯视角度,下同)倾斜一定角度,并调节泵液管200的出液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使齿轮330和冷却液的相对运动方向与齿轮33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确保冷却液能够有效地带走齿轮330表面的气泡。
(四)驱动电机通过带动驱动安装架顺时针转动,使齿轮330绕中心轴300顺时针公转,泵液组件的泵液管200沿逆时针方向向淬火池110内泵液,在淬火池110内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涡流,从而使齿轮330与冷却液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并进行热交换,齿轮330表面由于冷却而不断产生气泡。
冷却液相对于齿轮330快速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将齿轮330表面的气泡带离齿轮330表面,确保后续的冷却液与齿轮330表面的有效接触,从而保证了高效、均匀的齿轮330淬火冷却过程,确保了齿轮330的淬火冷却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步骤(四)中,气泡检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相互配合,气泡检测组件实时检测齿轮330表面产生的气泡量,温度控制组件控制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进而根据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控制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当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速度过快时,温度控制组件提升冷却液温度,以降低齿轮330冷却速度和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速度,确保冷却液能够及时将齿轮330表面的气泡带走,避免了淬火冷却不均匀而影响齿轮330性能。当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速度过慢时,温度控制组件降低冷却液温度,以确保淬火冷却效果。
当然,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下列提供几种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不同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可以不采用齿轮顺时针公转、冷却液逆时针流动的方式形成相对移动形成,也可以采用单向、稳定的冷却液水流持续冲刷齿轮,使齿轮与冷却液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也可以采用齿轮逆时针公转、冷却液顺时针流动的方式使齿轮与冷却液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泵液管的出液方向也可以与齿轮的轴线平行。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齿轮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α也可以是0°到180°以内除了90°之外的其它角度,可以是45°或135°等。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淬火池与散热池也可以各自独立设置,利用泵液组件实现两者之间的冷却液的循环流动。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装配轴也可以以固定的倾斜角度可拆安装在调节轴上。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齿轮与装配轴之间可以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配合,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实现两者的转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使用时,也可以将齿轮安装在安装架上,并将安装架安装在淬火池中之后,再利用电涡流加热方式对齿轮进行高温处理,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的具体实施例一简要说明,本实施例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对装配轴320上的齿轮330进行高温处理;
步骤S02:泵液组件的泵液管200向淬火池110内泵入冷却液,冷却液在淬火池110内形成逆时针流动的涡流,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架转动,以带动齿轮330沿顺时针方向公转,从而使齿轮330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第一方向与齿轮330的轴线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或钝角,以使冷却液能够带走齿轮330表面产生的气泡。
步骤S03:利用气泡检测组件实时检测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温度检测组件根据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控制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当淬火池110内的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冷却液与齿轮330的温差过大,齿轮330冷却过快,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速率过快,容易导致冷却不均匀的现象,此时温度控制组件提高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以减缓齿轮330冷却速度和气泡产生速度,保证气泡及时排除。当淬火池110内的齿轮330表面的气泡产生量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温度控制组件降低淬火池110内的冷却液温度,以保证淬火效果,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当然,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下列提供几种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不同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的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冷却液也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泵入,以在淬火池内形成顺时针方向的涡流,对应地,齿轮在淬火池内逆时针公转,从而使齿轮与冷却液快速相对移动,当然,冷却液的泵入方向也可以平行于齿轮的轴线方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上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也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池、泵液组件和安装架,所述泵液组件用于向所述淬火池内泵入冷却液,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淬火池内,待淬火的齿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在使用时,齿轮相对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移动,齿轮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或钝角;
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自转,以使齿轮相对于淬火池内的冷却液移动;
所述安装架包括中心轴、调节轴和装配轴,齿轮同轴地穿装在所述装配轴上,所述中心轴竖直延伸,所述调节轴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上,所述装配轴通过调节轴与所述中心轴装配连接,所述装配轴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中心轴自转,进而带动所述装配轴上的齿轮绕所述中心轴的轴线公转,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泵液管,所述泵液管围绕所述淬火池的周向设置,所述泵液管的出液方向偏离所述淬火池的中心,以使所述淬火池内的冷却液形成涡流,所述泵液管的出液方向与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齿轮的公转方向与涡流的螺旋流向相反,所述装配轴铰接在所述调节轴上,所述装配轴能够在所述调节轴上摆动,所述装配轴与所述调节轴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锁止结构能够锁定装配轴的摆动角度;每根装配轴上能够同轴装配多个待淬火的齿轮,装配轴上沿周向转动装配有多个滚动柱,滚动柱与齿轮的内孔壁滚动配合,使得齿轮与装配轴转动配合,在齿轮冷却时,齿轮能够在装配轴上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泡检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气泡检测组件能够实时检测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量,所述温度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池,所述淬火池设置在所述散热池内,所述泵液组件将散热池内的冷却液泵入所述淬火池,所述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溢出后进入所述散热池内。
4.一种齿轮表面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对装配轴上的齿轮进行高温处理;
步骤S02:泵液组件向淬火池内泵入冷却液,齿轮与冷却液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第一方向与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或钝角,以使冷却液能够带走齿轮表面产生的气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表面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03:利用气泡检测组件实时检测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温度检测组件根据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控制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当淬火池内的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温度控制组件提高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当淬火池内的齿轮表面的气泡产生量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温度控制组件降低淬火池内的冷却液温度,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CN202310907621.7A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Active CN116622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7621.7A CN116622974B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7621.7A CN116622974B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2974A CN116622974A (zh) 2023-08-22
CN116622974B true CN116622974B (zh) 2024-01-09

Family

ID=8759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7621.7A Active CN116622974B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297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206A (zh) * 2011-04-22 2012-10-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冷轧相变强化高强度带钢的水淬方法
CN202744595U (zh) * 2012-08-08 2013-02-20 耿震宇 冷轧辊感应淬火冷却水井
CN103436670A (zh) * 2013-07-11 2013-12-11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
CN203890397U (zh) * 2013-12-31 2014-10-22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淬火池和淬火系统
CN105177266A (zh) * 2015-11-09 2015-12-23 江苏利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
CN210215456U (zh) * 2019-04-04 2020-03-31 济宁矿业集团海纳科技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蛇形弹簧联轴器加工用淬火装置
CN212925111U (zh) * 2020-07-09 2021-04-09 珠海三元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谐波减速器用齿轮的淬火装置
CN213203141U (zh) * 2020-09-01 2021-05-14 六安市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加工用高效淬火装置
CN214937655U (zh) * 2021-04-01 2021-11-30 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206A (zh) * 2011-04-22 2012-10-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冷轧相变强化高强度带钢的水淬方法
CN202744595U (zh) * 2012-08-08 2013-02-20 耿震宇 冷轧辊感应淬火冷却水井
CN103436670A (zh) * 2013-07-11 2013-12-11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
CN203890397U (zh) * 2013-12-31 2014-10-22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淬火池和淬火系统
CN105177266A (zh) * 2015-11-09 2015-12-23 江苏利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
CN210215456U (zh) * 2019-04-04 2020-03-31 济宁矿业集团海纳科技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蛇形弹簧联轴器加工用淬火装置
CN212925111U (zh) * 2020-07-09 2021-04-09 珠海三元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谐波减速器用齿轮的淬火装置
CN213203141U (zh) * 2020-09-01 2021-05-14 六安市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加工用高效淬火装置
CN214937655U (zh) * 2021-04-01 2021-11-30 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2974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22974B (zh) 一种齿轮表面淬火装置及工艺
CN209873174U (zh) 一种电镀用冷却装置
CN112813240B (zh) 一种热处理用均匀化冷却装置
CN211219903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冷却液冷却装置
CN113203247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多重循环冷却装置
CN116555863B (zh) 电泳涂装设备
CN116770391A (zh) 一种电泳涂装设备
CN213680797U (zh) 一种热处理工件冷却装置
CN109234503A (zh) 一种用于桶形工件的淬火装置
CN111703041B (zh) 一种塑料注塑机冷却系统
CN209113956U (zh) 一种用于桶形工件的淬火装置
CN219195049U (zh) 一种数控机床配件加工用淬火装置
CN214735910U (zh) 一种淬火液搅动设备
CN214361551U (zh) 一种车桥淬火装置
CN219433826U (zh) 一种原料装置水洗塔用冷却器
CN213142100U (zh) 一种铸件冷却装置
CN213055937U (zh) 一种粉末涂料挤出机
CN216303920U (zh) 一种热处理用淬火槽
CN212581970U (zh) 一种耐腐蚀高强度铸钢件低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设备
CN210061718U (zh) 一种汽车热熔阻尼垫生产设备
CN220573430U (zh) 一种盐酸甲烯土霉素生产母液中和罐
CN220561992U (zh) 一种硫化机冷却装置
CN220485761U (zh) 一种淬火槽油液循环结构
CN214529116U (zh) 低碳铬硅锰低合金钢的热处理装置
CN217757590U (zh) 一种电渣炉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