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3696A - 室内单元 - Google Patents

室内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3696A
CN116583696A CN202080106794.3A CN202080106794A CN116583696A CN 116583696 A CN116583696 A CN 116583696A CN 202080106794 A CN202080106794 A CN 202080106794A CN 116583696 A CN116583696 A CN 116583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indoor unit
side portion
front panel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7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吉唐加姆卡姆
S·蓬玛林
吉永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Toshiba Carrier Thail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Toshiba Carrier Thail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Toshiba Carrier Thail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83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3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6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具备:室内单元本体,其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内风扇,且被安装于壁面;以及前面板,其覆盖所述室内单元本体的前面。所述前面板包含与所述壁面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上的一侧部及另一侧部,并且包含位于该一侧部及另一侧部相互之间的中央部。所述一侧部及所述另一侧部具有从与所述中央部相连的部位向所述壁面侧分别弯曲的形状,比该弯曲的部位靠前的部分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的位置。

Description

室内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空气调节器的墙壁安设型的室内单元。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器具备收容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等并设置于室外的室外单元以及收容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等并设置于室内的室内单元。
安设(日语:据付ける)在室内的壁面上的墙壁安设型(也称为壁挂型)的室内单元具备向壁面安装的安设板、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等各种部件并安装于上述安设板的主本体、覆盖该主本体的前面的前面板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1130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与摆放在室内的桌子和沙发等家具相同,安设在壁面上部的室内单元会给室内的美观性带来影响。另外,由于是从壁面突出地安装,因此有时会给使用者带来压迫感。专利文献1的室内机的前面板由于做成了中央向室内侧突出而左右向壁面侧弯曲的弯曲面,因此缓和了这种压迫感。然而,前面板的左右端部是从壁面分离的,因此虽然与平面形状的前面板相比突出量(尺寸)较小,但依然是从壁面急剧突出的形状。
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美观性良好,且能够在安装于壁面上部的安装状态下缓和压迫感。
技术方案1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具备:室内单元本体,其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内风扇,且被安装于壁面;以及前面板,其覆盖所述室内单元本体的前面。所述前面板包含与所述壁面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上的一侧部及另一侧部,并且包含位于该一侧部及另一侧部相互之间的中央部。所述一侧部及所述另一侧部具有从与所述中央部相连的部位向所述壁面侧分别弯曲的形状,比该弯曲的部位靠前的部分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对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本体被安装于壁面的状态以及相对于主本体装卸自如的前面板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从正面对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本体进行观察的图。
图4是从上方对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内单元本体(主本体+副本体)被安装于壁面的状态进行观察并且从正面及下方分别对整个室内单元(主本体+副本体+前面板)被安装于壁面的状态进行观察的图。
图5是将一实施方式中的织物部件、安装于该织物部件的面粘扣、前面板、安装于该前面板的面粘扣分开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对一实施方式中的织物部件的背面以及缝接在其背面的面粘扣进行表示的图。
图7是对图6的织物部件的一侧缘及另一侧缘向背面侧弯折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图。
图8是对图7的织物部件的上缘及下缘向背面侧弯折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图。
图9是将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本体和前面板及织物部件用剖面表示的图。
图10是将图9的主要部位放大表示的图。
图11是将一实施方式中的主本体和前面板用剖面表示的图。
图12是将图11的主要部位放大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室内的壁面1上通过螺钉紧固而安装由金属板等强度高的部件制作的安设板2,将该安设板2大致定位在中心地挂上主本体(也称为后本体)10,并进一步根据需要将主本体10的下部通过螺钉紧固于安设板2,从而进行固定。
主本体10包含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构成的板状的后板11用来向安设板2安装,在该后板11的规定的部位安装室内热交换器12、后述的室内风扇13、电气部件箱14等各种部件。后板11具有在与壁面1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且在离开壁面1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
在主本体10被安装于安设板2之后,如图2所示,以覆盖主本体10的前面侧的方式安装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构成的副本体(也称为前本体或前罩)20。在该安装时,使用向副本体20的内周缘嵌入后板11的外周缘的操作以及省略了图示的螺钉,能够使副本体20牢固地固定、保持于后板11。利用这些主本体10及副本体20,构成室内单元本体80。
如图3中放大表示的那样,副本体20包含与壁面1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部(左侧部)21及另一侧部(右侧部)22,并且包含位于该一侧部21及另一侧部22相互之间的中央部23。如图2所示,一侧部21及另一侧部22具有从与中央部23相连的部位向壁面1侧分别弯曲的形状,比该弯曲的部位靠前的部分以相对于壁面1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1的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一侧部21包含侧面21a和平面状的侧面21b,上述侧面21a从与中央部23相连的部位以半径R1的曲率向壁面1侧弯曲,上述侧面21b从该侧面21a延伸至壁面1的位置,且该端缘以相对于壁面1成锐角Q1的状态接近或抵接。另一侧部22包含侧面22a和平面状的侧面22b,上述侧面22a从与中央部23相连的部位以半径R2的曲率向壁面1侧弯曲,上述侧面22b从该侧面22a延伸至壁面1的位置,且该端缘相对于壁面1以成锐角Q2的状态接近或抵接。
半径R1及半径R2设定为大致85度以下的相互相同的值。锐角Q1及锐角Q2设定为大致53度以下的相互相同的值。
如图3及图4所示,副本体20包含从一侧部21、中央部23、另一侧部22各自的上缘向壁面1侧延伸并与该壁面1相接的上面部24,并且包含从一侧部21、中央部23、另一侧部22各自的下缘向壁面1侧延伸并与该壁面1相接的下面部25。另外,副本体20从中央部23到上面部24具有空气吸入口26,在与该空气吸入口26对应的位置装卸自如地保持尘埃去除用的网状的过滤器27。而且,副本体20在下面部25具有空气吹出口28。伴随着安装于主本体10,该空气吹出口28被主本体10的后述的上下方向挡板17开闭自如地封闭。
副本体20的上面部24中,与一侧部21的侧面21a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侧面21a的弯曲形状的曲线形状,与一侧部21的侧面21b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侧面21b的平面形状的直线形状。副本体20的上面部24中,与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另一侧部22的弯曲形状的曲线形状,与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b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侧面22b的平面形状的直线形状。一侧部21及另一侧部22各自的上部带有平缓的倾斜而与上面部21相连。
同样,副本体20的下面部25中,与一侧部21的侧面21a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侧面21a的弯曲形状的曲线形状,与一侧部21的侧面21b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侧面21b的平面形状的直线形状。副本体20的下面部25中,与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另一侧部22的弯曲形状的曲线形状,与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b相连的部位具有沿着侧面22b的平面形状的直线形状。
在一侧部21的侧面21b形成有两个插通孔29,在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b形成有两个插通孔29。这些插通孔29中分别被固定件例如螺钉40插通。所插通的各螺钉40分别穿过在主本体10的后板11的四角形成的缺口11a,并分别螺合在壁面1的上部的四个位置1a。通过这些螺钉40的螺合,一侧部21的侧面21b及另一侧部22的侧面23b各自的端缘被以在与壁面1之间夹着主本体10的后板11的四角的状态按压于壁面1,主本体10及副本体20以相互连结的状态固定于壁面1。即,能够将主本体10及副本体20的组装体即室内单元本体80以不从壁面1悬浮地紧贴于壁面1的状态加以固定。室内单元本体80及后述的前面板30由于使其两侧的端部延伸至壁面1,因此呈现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另外,安设板2为了极力减少材料而将横向宽度尺寸制作得较小。实际的安设板2的横向尺寸与室内热交换器12或室内风扇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其短。因而,室内单元本体80的两侧部相比于安设板2大幅度向侧方伸出。因此,室内单元本体80的两侧部容易向离开壁面1的方向悬浮。对此,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螺钉固定,能够防止室内单元本体80相对于壁面1而悬浮。此外,由该螺钉40进行的固定可以与设置状况对应地根据需要来实施。
此外,根据壁面1的材质,存在难以将螺钉40向壁面1螺合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后板11的外周缘与副本体20的内周缘通过螺钉紧固及卡合,因此在一侧部21及另一侧部22的端缘与壁面1之间也不会产生大的间隙。因而,由螺钉40进行的追加固定是与设置状况对应地根据需要来实施的。
伴随着对主本体10安装副本体20,另一侧部22的内侧的空间成为上述电气部件箱14的收容空间。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具有用于使电气部件箱14的盖部露出的开口22c。能够穿过该开口22c对电气部件箱14的盖体进行开闭操作。电气部件箱14与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的弯曲形状相匹配,以相对于主本体10的厚度方向倾斜的状态安装。
此外,如图3所示,一侧部21的侧面21a的下部21ax、侧面21b的下部21bx、中央部23的下部23x、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的下部22ax、侧面22b的下部22bx成为后述的带状的弹性部件70的安装区域。此外,也可以仅将中央部23的下部23x设为带状的弹性部件70的安装区域。
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面21a的下部21ax、中央部23的下部23x、侧面22a的下部22ax,在比安装弹性部件70的区域靠上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卡定用孔71。在对副本体20安装前面板30时,形成在前面板30的背面侧的后述的图10所示的卡定爪35进入这些卡定用孔71中,被松弛地保持。
在对主本体10安装副本体20之后,以覆盖副本体20的前面侧的方式安装由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前面板(也称为装饰面板或格栅面板)30。这样,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由主本体10、副本体20及该前面板30构成。前面板30具有与副本体20的一侧部21、中央部23、另一侧部22大致相同形状的一侧部31、中央部33、另一侧部32,通过安装于该前面板30的上缘的一对肋34、35装卸自如地向副本体20安装。
图4的最上部所示的图是从上方对室内单元本体(主本体20+副本体30)80被安装于壁面1的状态进行观察的图。图4的中间部所示的图是从正面对整个室内单元(主本体20+副本体30+前面板30)被安装于壁面1的状态进行观察的图。图4的最下部所示的图是从下方对整个室内单元被安装于壁面1的状态进行观察的图。
在前面板30中,一侧部31包含与副本体20的一侧部21的侧面21a相同的弯曲状的侧面31a,并且包含与副本体20的一侧部21的侧面21b相同的平面状的侧面31b。即,一侧部31包含侧面31a和平面状的侧面31b,上述侧面31a从与中央部33相连的部位以半径R1的曲率向壁面1侧弯曲,上述侧面31b从该侧面31延伸至壁面1的位置,且该端缘相对于壁面1以成锐角Q1的状态接近或抵接。中央部33具有与副本体20的中央部23相同的平面形状。另一侧部32包含与副本体20的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相同的弯曲状的侧面32a,并且包含与副本体20的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b相同的平面状的侧面32b。即,另一侧部32包含侧面32a和平面状的侧面32b,上述侧面32a从与中央部33相连的部位以半径R2的曲率向壁面1侧弯曲,上述侧面32b从该侧面32a延伸至壁面1的位置,且该端缘相对于壁面1以成锐角Q2的状态接近或抵接。
此外,中央部33虽然被设为平面形状,但也可以设为在左右方向上曲率较大的平缓的曲面。此外,关于侧面31a与侧面31b的连接部分以及侧面31b与中央部33的连接部分、侧面32a与侧面32b的连接部分以及侧面32b与中央部33的连接部分,在附图上描绘了表示是连接部分的沿着上下方向的线,但该多个面的连接部分实际上具有大致平滑的曲面形状。因而,各连接部分的面的曲率和面形状的变化基本上不显眼,在外观上不会在该各连接部分出现明确的线。
如图3所示,用于将前面板30安装于副本体20的肋34、35在前端具有卡定用的突起34a、35a。在向副本体20安装时,如粗线箭头所示,肋34、35一边通过人为性的操作而被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推开,一边向形成于副本体20的一侧部21的上部的狭缝41以及形成于另一侧部22的上部的狭缝42插入。在该插入后,若解除推开肋34、35的操作,则肋34、35由于合成树脂自身的弹性而回到原始的状态。伴随于此,肋34、35的突起34a、35a卡合于狭缝41、42的内侧的卡定用部件,前面板30的上缘被转动自如地卡定在副本体20的上部。通过在该卡定状态下将前面板30朝向副本体20的中央部23按下,并且将存在于前面板30的背面侧的下部的后述的各卡定爪35放入副本体20的各卡定用孔71而与后述的各卡勾72卡合,完成前面板30相对于副本体20的安装。在完成前面板30向副本体20的安装的状态下,前面板30的左右端、即侧面31b、32b的左右端部与壁面相接,或者向壁面1延伸至仅有极小间隙的位置。
另一方面,卡定爪35与卡勾72的卡合是通过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卡定爪35和卡勾72的弹性来保持的较松的卡合,因此只要进行与安装时相反的操作,就能够从副本体20简单地拆下前面板30。
以上,利用主本体10、副本体20及前面板30,构成该室内单元。
前面板30的一侧部31及另一侧部32为具有从与中央部33相连的部位向壁面1侧分别弯曲的形状,比该弯曲的部位靠前的部分以相对于壁面1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1的结构,因此在外观上,该室内单元以从壁面1平滑地鼓起并且与壁面1大致成同一面的方式与壁面1一体化。另外,即使室内的照明照射到该室内单元上,也难以在壁面1上产生室内单元的影子。这些点都使得该室内单元的美观性提高,并且能够大幅度缓和安装于壁面上部的室内单元对使用者的压迫感。
而且,在该室内单元安设于壁面的状态下,室内单元本体80、即副本体20的室内方向的前方整体被前面板30覆盖。因此,与以往那种仅室内单元本体的前面被前面板30覆盖而本体80的两侧面向室内露出的情况相比,室内单元本体80的左右两侧面被前面板30一体地盖住,因此室内单元本体80的两侧面不会被尘埃等弄脏。取而代之的是尘埃等会附着在前面板30的前面,但前面板30一直到壁面为止都是由平滑的面构成的,容易打扫,并且在脏污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拆下,在拆下后还可以用自来水等清洗,较为卫生。
[关于织物部件]
前面板30是可以原样使用的,但能够根据需要而安装图5所示的装饰用的织物(布)部件50。该织物部件50具有与前面板30大致相同大小的矩形形状,通过向前面板30安装而覆盖该前面板30的表面,可以准备用于进一步提高该室内单元的美观性的各种颜色和花纹的织物部件50。
由此,通过选定织物部件50,还能够搭配色调融入壁面而使其不显眼,或者反过来使其显眼。
在安装织物部件50时,通过例如线的缝接而在织物部件50的背面的周缘处安装带状的四条面粘扣(第一面粘扣)61,并且通过例如双面胶带在前面板30的背面侧的周缘处也安装四条面粘扣(第二面粘扣)62。
即,如图6所示,在织物部件50的背面的一侧缘51、另一侧缘52、上缘53、下缘54处分别缝接带状的面粘扣61。接下来,如图7所示那样使织物部件50的一侧缘51及另一侧缘52从表面侧向背面侧弯折,接着如图8所示那样使织物部件50的上缘53及下缘54从表面侧向背面侧弯折。然后,将上缘53的弯折片的两端与一侧缘51及另一侧缘52的重叠部位55、56缝接结合,并且将下缘54的弯折片的两端与一侧缘51及另一侧缘52的重叠部位57、58用线缝接结合。
通过该翻折及缝接结合,在织物部件50的背面的四边分别形成袋状部用来向前面板30安装,存在于该袋状部的内侧的面粘扣61成为与织物部件50的背面对置的状态。
面粘扣61例如是很多环状纤维排列而成的环型,面粘扣62例如是很多钩状纤维排列而成的钩型,通过将两者按压在一起,两者相互卡合,通过将两者拉开,能够解除两者的卡合。
在将织物部件50安装于前面板30的情况下,通过将前面板30的周缘收入织物部件50的袋状部,并将织物部件50的周缘的翻折片压在前面板30的周缘上,使得织物部件50侧的面粘扣61卡合于前面板30侧的面粘扣62。通过该卡合,能够将织物部件50牢固地安装于前面板30。织物部件50以使用伸缩性低的布料为宜。若伸缩性高,则难以向前面板30安装。不过,伸缩性低的布料在组装时会出现织物容易扭曲或者容易起皱的问题。然而,就本实施方式的前面板30而言,其曲面部分的R较大,到壁面1为止的倾斜也较为平缓,织物部件50的安装面成为凸面。而且,前面板30是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型件,材料本身会发生弹性变形,且具有向原始的形状恢复的恢复力,因此织物部件50安装之后难以产生扭曲或起皱,能够规整地且简单地进行安装。
将安装有织物部件50的前面板30被安装于副本体20的状态与主本体10内的结构用剖面表示在了图9中,将该图9中的面粘扣61、62的卡合状态放大表示在了图10中。图9及图10均为室内单元的大致中央部分处的纵剖面。
主本体10将室内热交换器12从前面到背面成形为折成三折的“コ”字型进行配置,在该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内侧配置室内风扇13,并在从该室内风扇13通往空气吹出口28的风路上依次配置左右方向挡板16及上下方向挡板17。
在副本体20的下部21ax、下部21bx、下部23x、下部22ax、下部22bx,安装有由带状的海绵等构成的、能够通过按压而弹性变形并且实质上气密的弹性部件70。
在安装弹性部件70的下部21ax、23x、22ax,分别形成有亦如图3所示的卡定用孔71,在对副本体20安装前面板30时,形成在前面板30的背面侧的突起状的多个卡定爪35进入这些卡定用孔71中。进入的各卡定爪35克服配置在与各卡定用孔71对应的位置的各卡勾72的弹性偏移力将该各卡勾72向上方暂时推起,并在受到被推起的各卡勾72的弹性恢复力的状态下与各卡勾72卡合。通过该卡合,完成前面板30相对于副本体20的安装。
若安装有织物部件50的前面板30被安装于副本体20,则至少织物部件50的袋状部的翻折片的外周面与弹性部件70抵接,通过该抵接,切断向副本体20内的通气。例如如图10中箭头所示,即使从空气吹出口28吹出的空气及其周边的空气欲向副本体20的下部流入,也能够防止这些空气流入副本体20内及主本体10内这一不良情况。由此,能够避免副本体20内及主本体10内的不必要的结露。
将未安装织物部件50的前面板30被安装于副本体20的状态与主本体10内的结构一起用剖面表示在了图11中,将图11中的面粘扣62与弹性部件70的接触状态放大表示在了图12中。
在该情况下,前面板30的背面的周缘及面粘扣62与弹性部件70抵接,通过该抵接,切断向副本体20内的通气。例如如图12中箭头所示,即使从空气吹出口28吹出的空气及其周边的空气欲向副本体20的下部流入,也能够防止这些空气流入副本体20内及主本体10内这一不良情况。将图10与图12进行比较可知,在安装了织物部件50的图10的情况下,与图12相比,弹性部件70被压缩而变薄织物部件50的厚度的量。通过使用这种可压缩的弹性部件70,在将织物部件50安装于前面板30的情况下以及织物部件5未安装于前面板30的情况下,都能够切断向副本体20内的通气。
另外,在织物部件50被安装于前面板30的情况下,尘埃等附着于织物部件50而非前面板30。如上所述,织物部件50能够容易地安装和拆卸,因此在脏污严重的情况下能够从前面板30拆下织物部件50,仅对织物部件50进行洗涤或清洁,较为卫生。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侧部21的侧面21a的弯曲的曲率即半径R1以及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a的弯曲的曲率即半径R2被设定成了相互相同的值,但也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形状和该室内单元的配置位置等而设定成相互不同的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侧部21的侧面21b与壁面1相接的角度即锐角Q1以及另一侧部22的侧面22b与壁面1相接的角度即锐角Q2被设定成了相互相同的值,但也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形状和该室内单元的配置位置等而设定成相互不同的值。不过,在这样的变形例中,室内单元的外观是左右非对称的形状。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将安装于织物部件50的面粘扣61设为环型,将安装于前面板30的面粘扣62设为钩型,但也可以将面粘扣的形状颠倒。在颠倒的情况下,未安装织物部件50的前面板30被安装于副本体20时与弹性部件70抵接的面粘扣变为安装于前面板30的环型的面粘扣,向弹性部件70的抵接变弱,能够提高弹性部件70的耐久性。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该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可以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改写、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变形包含在发明保护范围的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附图标记说明
1…壁面,2…安设板,10…主本体,11…后板,12…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20…副本体,21…一侧部,22…另一侧部,23…中央部,24…上面部,25…下面部,26…空气吸入口,27…过滤器,30…前面板,31…一侧部,32…另一侧部,33…中央部,40…螺钉(固定件),50…织物部件,61…面粘扣(第一面粘扣),62…面粘扣(第二面粘扣),70…弹性部件,80…室内单元本体

Claims (14)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室内单元本体,其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内风扇,且被安装于壁面;以及
前面板,其覆盖所述室内单元本体的前面;
所述前面板包含与所述壁面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上的一侧部及另一侧部,并且包含位于该一侧部及另一侧部相互之间的中央部,
所述一侧部及所述另一侧部具有从与所述中央部相连的部位向所述壁面侧分别弯曲的形状,比该弯曲的部位靠前的部分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相对于所述室内单元本体装卸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单元本体具备:
主本体,其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内风扇,且被安装于壁面;以及
副本体,其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以覆盖所述主本体的前面侧的状态安装于该主本体;
所述副本体包含与所述壁面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上的一侧部及另一侧部,并且包含位于该一侧部及另一侧部相互之间的中央部,
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一侧部及所述另一侧部具有从与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中央部相连的部位向所述壁面侧分别弯曲的形状,比该弯曲的部位靠前的部分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还具备织物部件,该织物部件具有与所述前面板大致相同大小的矩形形状,通过向所述前面板安装而覆盖该前面板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单元本体具备:
主本体,其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内风扇,且被安装于壁面;以及
副本体,其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以覆盖所述主本体的前面侧的状态安装于该主本体;
所述副本体包含与所述壁面的上下方向直达的方向上的一侧部及另一侧部,并且包含位于该一侧部及另一侧部相互之间的中央部,
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一侧部包含从与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中央部相连的部位以半径R1的曲率向所述壁面侧弯曲的侧面和从该侧面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Q1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的位置的侧面,
所述副本体的所述另一侧部包含从与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中央部相连的部位以半径R2的曲率向所述壁面侧弯曲的侧面和从该侧面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Q2的状态延伸至该壁面的位置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径R1及所述半径R2为大致85度以下,
所述锐角Q1及所述锐角Q2为大致53度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本体包含:
上面部,其从所述一侧部、所述中央部、所述另一侧部各自的上缘向所述壁面侧延伸而与该壁面相接,并且形成有所述空气吸入口;
下面部,其从所述一侧部、所述中央部、所述另一侧部各自的下缘向所述壁面侧延伸而与该壁面相接,并且形成有所述空气吹出口;以及
一个或多个固定件,其被插通于所述一侧部及所述另一侧部,将该一侧部及另一侧部各自的端缘固定于所述壁面;
在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中央部及所述上面部的与所述空气吸入口对应的位置保持尘埃去除用的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物部件具备通过将周缘从表面侧向背面侧翻折而形成的袋状部,用来向所述前面板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面粘扣,其以与所述织物部件的背面对置的状态安装在该织物部件的所述袋状部的翻折片的内侧;以及
第二面粘扣,其被安装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的周缘,在所述前面板的周缘被收入所述织物部件的所述袋状部时与所述第一面粘扣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还具备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一侧部、所述中央部、所述另一侧部各自的下部,在对所述副本体安装所述前面板时,在所述前面板上安装有所述织物部件的情况下,至少与所述织物部件的所述袋状部的翻折片的外周面相接从而切断向所述副本体内的通气,在所述前面板上未安装所述织物部件的情况下,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的周缘及所述第二面粘扣相接从而切断向所述副本体内的通气。
1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室内单元本体,其保持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内风扇,且被安装于壁面;以及
前面板,其覆盖所述室内单元本体的前面,该两侧面以相对于所述壁面成锐角的状态延伸至所述壁面的位置,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室内单元本体装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的前面由多个面形成,这些面的连接部分具有大致平滑的曲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还具备向所述壁面安装的安设板。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还具备多个螺钉,所述多个螺钉从所述副本体的所述一侧部及所述另一侧部穿过所述主本体的多个部位而与所述壁面螺合,通过该螺合而将所述主本体及所述副本体以相互连结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壁面。
CN202080106794.3A 2020-10-27 2020-10-27 室内单元 Pending CN1165836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0271 WO2022091220A1 (ja) 2020-10-27 2020-10-27 室内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3696A true CN116583696A (zh) 2023-08-11

Family

ID=8138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794.3A Pending CN116583696A (zh) 2020-10-27 2020-10-27 室内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39256A1 (zh)
JP (1) JPWO2022091220A1 (zh)
CN (1) CN116583696A (zh)
WO (1) WO202209122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8761A (ja) * 2001-11-12 2003-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347255A (ja) *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用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2597644A (zh) * 2009-11-04 2012-07-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203129502U (zh) * 2013-01-22 2013-08-14 韩兵 包面可便捷拆装的装饰软包块
CN105765317A (zh) * 2013-11-26 2016-07-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室内机
CN106482227A (zh) * 2016-11-30 2017-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JP3214328U (ja) * 2017-10-21 2018-01-11 力也 戸田 ルームエアコン化粧具およびルームエアコン化粧キ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2762B2 (ja) * 1993-08-30 2001-1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JP3059885U (ja) * 1998-12-15 1999-07-1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前面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6311308B2 (ja) 2013-12-27 2018-04-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8761A (ja) * 2001-11-12 2003-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347255A (ja) *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用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2597644A (zh) * 2009-11-04 2012-07-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3982941A (zh) * 2009-11-04 2014-08-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203129502U (zh) * 2013-01-22 2013-08-14 韩兵 包面可便捷拆装的装饰软包块
CN105765317A (zh) * 2013-11-26 2016-07-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室内机
CN106482227A (zh) * 2016-11-30 2017-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JP3214328U (ja) * 2017-10-21 2018-01-11 力也 戸田 ルームエアコン化粧具およびルームエアコン化粧キ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1220A1 (ja) 2022-05-05
EP4239256A1 (en) 2023-09-06
JPWO2022091220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24957B (en) Air conditioner
KR20100070069A (ko) 가전기기용 케이스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청정기
US4312458A (en) Removable cover for faceplate of electrical switch or outlet
WO2020216118A1 (zh) 面板及空调器
CN116583696A (zh) 室内单元
CN206176696U (zh) 过滤网装置及空气调节设备
JP7235679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7688250U (zh) 面板组件和空调柜机
WO2019037519A1 (zh) 格栅、面板组件和空调系统
JP2000245556A (ja) 表皮材付きパネル
RU2396893C2 (ru) Пылесос с элементом расфиксации крышки
JPH11281077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215637918U (zh) 空调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KR100700756B1 (ko) 공기 조화기
KR100544412B1 (ko) 슬림화 소형화가 가능한 전면개폐식 액자의 조립구조.
CN220489502U (zh) 用于冰箱的踢脚装置及冰箱
JP7186522B2 (ja) 換気扇カバー
CN215930075U (zh) 一种面板组件以及新风装置
CN106322725A (zh) 过滤网装置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5383744U (zh) 一种尘盒及扫地机
JP7221569B1 (ja) ファン付ポーチ
CN209877167U (zh) 滤尘网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7357467U (zh) 一种扫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3395617U (zh) 进风组件及天花机
JPH09136536A (ja) 空気清浄器のフイルタ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