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0361A -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0361A
CN116570361A CN202310075383.8A CN202310075383A CN116570361A CN 116570361 A CN116570361 A CN 116570361A CN 202310075383 A CN202310075383 A CN 202310075383A CN 116570361 A CN116570361 A CN 116570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upport member
distal end
wire
treatment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53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盐田裕亮
宫岛千贺
加藤裕昌
小木曾淳一
吉田洋平
须贺靖仁
船越靖生
川西裕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70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0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9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having a flexible, catheter-like structure, e.g. for heart 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87Trocar-like, i.e. devices producing an enlarged transcutaneous op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059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8/00071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A61B2018/00083Electrical conductivity low, i.e.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184Moving parts
    • A61B2018/00196Moving parts reciprocating lengthwi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273Anchoring means for temporary attachment of a device to tissue
    • A61B2018/00279Anchoring means for temporary attachment of a device to tissue deploy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482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89Coag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601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98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combined with or comprising means for visual or photographic inspections inside the body, e.g.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05Electrodes having a specific shape
    • A61B2018/1412Bla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75Electrodes retractable in or deployable from a hou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8/00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218/001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irrigation and/or aspiration of substances to and/or from the surgical site
    • A61B2218/002Irrigation
    • A61B2218/003Irrigation using a spray or a fo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8/00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218/001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irrigation and/or aspiration of substances to and/or from the surgical site
    • A61B2218/002Irrigation
    • A61B2218/005Irrigation using gas or vapor, e.g. for protection or pur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施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具备:管,其具有管路;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前端侧;支撑部件,相比于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径向外侧,能够支撑活体组织。此外,本发明还提供高频处置器具。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本申请要求2022年2月10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308535号的优先权,其全文作为参照被本说明书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ESD(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等内窥镜治疗中,如专利文献1等所示,使用高频刀等切开/剥离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止血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ESD中,手术实施者在生成于消化道管腔内的病变部进行局部注射,使病变部和其周边的活体组织膨胀隆起之后,利用切开/剥离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进行切开剥离处置。手术实施者将切开的活体组织掀起,将切开的病变部一点点地剥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13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ESD的切开剥离处置中,需要使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端部执行器)钻入切开的活体组织的下方,在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处置部掀起活体组织的状态下进行处置。此时,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处置部容易被切开的活体组织遮蔽。因此,会出现手术实施者难以目视确认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处置部,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耗费时间的情况。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实施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形态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具备:管,其具有管路;电极,配置于所述管的前端侧;支撑部件,相比于所述电极配置于所述管的径向外侧,能够支撑活体组织。
本发明第二形态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具备:管,其具有管路;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前端侧;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极进退自如,相比于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径向外侧。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处置器具,其具备:护套,其具有管路和能够从所述管路的前端排出流体的开口;抬起机构,其通过将排出的所述流体吹向粘膜,能够抬起所述粘膜。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容易实施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该内窥镜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整体图。
图3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棒状件突出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5是支撑部突出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6是该棒状件和该支撑部突出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由该内窥镜处置系统实施的切开步骤的图。
图8是表示由该内窥镜处置系统实施的剥离步骤的图。
图9是表示该处置器具的钳子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该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该钳子的前端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该钳子的前端部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该钳子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该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该钳子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使用该变形例的剥离步骤的图。
图18是表示该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9是表示该变形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整体图。
图21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22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23是收容了棒状件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24是棒状件突出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25是其他形态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26是其他形态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27是其他形态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28是其他形态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29是其他形态的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30是表示由该内窥镜处置系统实施的剥离步骤的图。
图31是表示该剥离步骤的图。
图32是表示该剥离步骤的图。
图33是表示该剥离步骤的图。
图34是表示由该内窥镜处置系统实施的止血步骤的图。
图35是表示该止血步骤的图。
图36是表示该止血步骤的图。
图37是表示该止血步骤的图。
图38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端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39是表示利用该变形例的剥离步骤的图。
图40是表示利用该变形例的止血步骤的图。
图4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整体图。
图42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43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44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45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46是表示由该内窥镜处置系统实施的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图47是表示该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图48是表示该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图4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50是该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51是表示由该内窥镜处置系统实施的局部注射的图。
图52是表示该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图53是表示该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图5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参照图1至图8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的整体图。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
如图1所示,内窥镜处置系统300具备内窥镜200和处置器具100。处置器具100插入内窥镜200进行使用。
[内窥镜200]
内窥镜200是公知的软性内窥镜,具备从前端插入体内的插入部202和安装在插入部202的基端的操作部207。
插入部202具有拍摄部203、弯曲部204、软性部205。从插入部202的前端起,以拍摄部203、弯曲部204、软性部205的顺序分别配置。在插入部20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插入处置器具100的通道206。在插入部202的前端,设置有通道206的前端开口部206a。
拍摄部203具备例如CCD、CMOS等拍摄元件,能够拍摄成为处置对象的部位。在处置器具100从通道206的前端开口部206a突出的状态下,拍摄部203能够拍摄处置器具100的棒状件2。
弯曲部204根据由操作者实施的操作部207的操作发生弯曲。软性部205是具有挠性的管状部位。
操作部207连接于软性部205。操作部207具有手柄208、输入部209、通道206的基端开口部(钳子口206b)、通用线缆210。手柄208是被操作者握持的部位。输入部209接收用于使弯曲部204产生弯曲动作的操作输入。基端开口部(钳子口)206b安装有用于防止体液泄漏的钳子栓225。通用线缆210将拍摄部203拍摄的图像向外部输出。通用线缆210经由具备处理器等的图像处理装置连接到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
[处置器具100]
图2是表示处置器具100的整体图。
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具备护套1、棒状件2、支撑部3、操作线4及操作部5。操作线4具有第一操作线41和第二操作线42。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处置器具100的长度方向A上,将插入到患者体内的一侧称为“前端侧(远侧)A1”,将操作部5侧称为“基端侧(近侧)A2”。
护套1具有挠性和绝缘性,是从前端1a延伸至基端1b的长条树脂制部件。护套1具有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护套1具有可插入到内窥镜200的通道206的外径,能够在通道206进退。如图1所示,在护套1插入于通道206的状态下,护套1的前端1a能够从通道206的前端开口部206a突出没入。
图3是处置器具100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护套1具有外护套(管)16和可进退地插入贯穿到外护套16的内护套17。在外护套16的前端设置有朝长度方向A开口的前端开口12。棒状件2及支撑部3从前端开口12自如地突出没入。
棒状件(电极、刀)2是金属制的大致圆棒状部件。棒状件2由例如不锈钢等材料形成。棒状件2具有导电性,可接通高频电流。棒状件2设置在护套1的前端侧A1。棒状件2具有棒状件主体20和凸缘21。
图4是棒状件2突出的处置器具100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棒状件2从前端开口12朝前端侧A1自如地突出没入。棒状件2在长度方向A上的中心轴O2与护套1在长度方向A上的中心轴O1大致一致。
棒状件主体20是金属制的圆棒状部件。棒状件主体20的基端安装有第一操作线41。从与操作部5连接的第一操作线41向棒状件主体20供给高频电流。若从第一操作线41向棒状件2供给高频电流,棒状件主体20及凸缘21起到将高频电流向活体组织输出的单极电极的作用。
凸缘(前端扩径部)21是设置于棒状件主体20的前端的圆板状的导电部件。在从沿着长度方向A的方向观察的主视图中,凸缘21的外周与棒状件主体20的外周形成同心圆状。凸缘21的相对于长度方向A垂直的径向R上的长度大于棒状件主体20的径向R上的长度。
图5是支撑部3突出的处置器具100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支撑部3是能够支撑粘膜等活体组织的部件。支撑部3由树脂等绝缘部件形成。即使支撑部3与棒状件2接触,支撑部3也不会有高频电流流过。支撑部3能够从前端开口12朝前端侧A1突出。支撑部3具有连结部(基端部)30和钳子(支撑部件)31。连结部30形成圆环状,安装在内护套17的前端。
钳子(支撑部件)31具有第一钳子(第一支撑部件)311、第二钳子(第二支撑部件)312及第三钳子(第三支撑部件)313。三个钳子31安装在连结部30的前端侧A1。与棒状件2相比,三个钳子31配置在径向R上的外侧。三个钳子31沿着相对于长度方向A的周向C均等配置。需要说明的是,钳子31的个数和配置不限于此。钳子(支撑部件)31可以只有一个钳子31,也可以只有两个钳子31。
钳子31具有前端部32和棒状部33。前端部32形成大致球状,不易损伤活体组织。在棒状部33,前端侧(远侧)A1在径向R上朝向外侧弯曲。因此,如图5所示,三个钳子31在从护套1的前端开口12突出时,朝向前端侧(远侧)A1扩大(扩径)。
图6是棒状件2及支撑部3突出的处置器具100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棒状件2和支撑部3能够独立进行动作。棒状件2能够在第一钳子311、第二钳子312及第三钳子313之间沿着长度方向A进退。
支撑部3自外护套(管)16的前端开口12的最大突出量可以小于棒状件2自前端开口12的最大突出量。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将支撑部3收容在外护套16,手术实施者也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棒状件2的凸缘21。
支撑部3自外护套(管)16的前端开口12的最大突出量也可以大于棒状件2自前端开口12的最大突出量。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支撑部3突出至棒状件2的凸缘21的前端侧A1,能够防止棒状件2对活体组织的无意接触。
操作线4是插入贯穿护套1的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的金属制的线。操作线4由例如不锈钢等材料形成。操作线4具有第一操作线41和第二操作线42。
第一操作线41是对棒状件2进行操作的线。第一操作线41的前端与棒状件2连接,第一操作线41的基端与操作部5的滑动件52连接。
第二操作线42是对支撑部3进行操作的线。第二操作线42的前端与内护套17连接,第二操作线42的基端与操作部5的杆5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操作线42的前端可以不经由内护套17,而是与支撑部3的连结部30直接连接。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内护套17。
如图1及图2所示,操作部5具有操作部主体51、滑动件52、供电连接器53、流体供给口54及杆55(第二滑动件)。
操作部主体51的前端部与护套1的基端1b连接。操作部主体51具有操作线4可插入贯穿的内部空间。操作线4通过管10的内部空间19及操作部主体51的内部空间延伸至滑动件52。
滑动件52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沿着长度方向A移动。在滑动件52安装有第一操作线41的基端部。手术实施者通过使滑动件5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发生相对进退,使第一操作线41及棒状件2进退。
供电连接器53被固定在滑动件52。供电连接器53可连接到未图示的高频电源装置,经由导电线与第一操作线41的基端部连接。供电连接器53能够将从高频电源装置供给的高频电流经由第一操作线供给给棒状件2。
流体供给口54设置于滑动件52。流体供给口54与护套1的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连接。从流体供给口54供给的流体通过护套1的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从前端开口12排出。
杆55(第二滑动件)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滑动件52沿着长度方向A移动。在杆55安装有第二操作线42的基端部。手术实施者通过使杆55相对于滑动件52发生相对进退,使第二操作线42、内护套17及支撑部3相对于第一操作线41及棒状件2发生相对进退。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对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的操作(内窥镜处置系统3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于ESD(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等内窥镜治疗(内窥镜处置)中病变部的切开、剥离处置进行说明。
作为准备作业,手术实施者通过公知的方法确定病变部。具体而言,手术实施者将内窥镜200的插入部202插入消化道(例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内,一边观察着由内窥镜的拍摄部203获得的图像,一边确定病变部。根据需要,手术实施者将药液(例如,生理盐水)局部注射至成为切开对象的病变部LE的粘膜下层SM。
<插入步骤>
手术实施者将处置器具100插入通道206,使护套1的前端1a从插入部202的前端开口部206a突出。手术实施者使操作部5的滑动件5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相对地前进,使棒状件2从前端开口12突出。
<切开步骤>
图7是表示切开步骤的图。
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前进,在向棒状件2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将凸缘21按压在病变部LE周边的粘膜MM,向病变部LE周边的粘膜MM施加标记MA。手术实施者在向棒状件2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移动棒状件2,切开病变部LE周边的粘膜MM。
<剥离步骤>
图8是表示剥离步骤的图。
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及钳子31前进,在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抬起切开的瓣状的粘膜MM,将病变部的粘膜下层SM烧灼的同时进行剥离。手术实施者在通过钳子31将切开的瓣状的粘膜MM掀起而露出粘膜下层SM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棒状件2将病变部的粘膜下层SM剥离,可容易地且在短时间内实施剥离步骤。
手术实施者根据需要继续上述动作(处置),最终将病变部切除,结束ESD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剥离处置等处置的实施变得容易。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特征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下述变形例中所示的特征要素而构成实施形态。
(变形例1-1)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三个钳子31联动而做出动作。但是,钳子31的形态、动作不限于此。图9至图11是表示作为钳子31的变形例的钳子31A的立体图。钳子(支撑部件31A)具有第一钳子(第一支撑部件)311A、第二钳子(第二支撑部件)312A及第三钳子(第三支撑部件)313A。三个钳子31A与不同操作线连接,能够独立地进行动作。在剥离步骤中,手术实施者根据切开的瓣状的粘膜MM的状态仅使必要的钳子31A突出,从而可将瓣状的粘膜MM适当地掀起。
(变形例1-2)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钳子31的前端部32形成大致球状。但是,钳子31的形态不限于此。图12是表示作为前端部32的变形例的前端部32A的立体图。前端部32A的表面由橡胶形成,前端部32A起到防滑的作用。图13是表示作为前端部32的变形例的前端部32B的立体图。前端部32B的表面形成刷子状,前端部32B起到防滑的作用。
(变形例1-3)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钳子31可被完全收容至护套1。但是,钳子31的形态不限于此。图14及图15是表示作为钳子(支撑部件)31的变形例的支撑部件31C的立体图。支撑部件31C具有线31w和止滑管31t。线31w在护套1的前端面14插入贯穿于形成在与前端开口12不同位置的贯通孔15,端部31a固定在护套1的前端面14。止滑管31t是线31w的前端部,安装在线31w的外周面。如图15所示,通过使线31w朝前端侧A1移动,线31w的前端部成为环状。手术实施者可利用成为环状的线31w和止滑管31t将瓣状的粘膜MM掀起。护套1的前端面14中设置有贯通孔15的部分可以形成锥面状。这种情况下,贯通孔15相比于前端开口12设置在基端侧A2。另外,线31w不限于一根线,也可以由多根线构成。另外,支撑部件31C不限于一个支撑部件,也可以由多个构成。
(变形例1-4)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钳子31从护套1自如地突出没入。但是,钳子31的形态不限于此。图16是表示作为钳子31的变形例的钳子31D的立体图。钳子31D由金属或树脂成形,形成U字状。钳子31D固定在护套1的前端1a,相对于护套1无法移动。钳子31D自外护套(管)16的前端开口12的突出量大于杆2自前端开口12的最大突出量。图17是表示使用钳子31D的剥离步骤的图。手术实施者能够在利用钳子31D将切开的瓣状的粘膜MM掀起而露出粘膜下层SM的状态下,利用棒状件2剥离病变部的粘膜下层SM。需要说明的是,钳子31D也可在护套1的前端1装卸自如。另外,钳子31D可以朝棒状件2的径向外侧倾斜延伸。那种情况下,钳子31D的前端相比于护套1的外径位于稍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变形例1-5)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手术实施者通过使滑动件5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发生相对进退,使棒状件2发生进退。但是,操作部5的滑动件52的形态不限于此。图18及图19是表示作为操作部5的变形例的操作部5A的图。操作部5A具有滑动件52A和引导管56。滑动件52A形成圆筒状,容易用手术实施者左手L的无名指F3和小指F4抓住。滑动件52A直接安装在第一操作线41,配置在容易用握持操作部207的手术实施者左手L的无名指F3和小指F4抓住的位置。在第一操作线41插入贯穿的状态下,引导管56安装在基端开口部(钳子口)206b。引导管56防止第一操作线41的受压弯曲。手术实施者一边用左手L操作操作部207,一边使滑动件52A进退,由此,无需使用右手就能够使棒状件2进退。
(第二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B,参照图20至图30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已说明的特征相同的特征,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B具备内窥镜200和处置器具100B。处置器具100B插入内窥镜200进行使用。
图20是表示处置器具100B的整体图。
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高频处置器具)100B具备护套1B、棒状件2、操作线4B及操作部5B。
图21是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护套1B是从前端1a延伸至基端1b的长条管状部件。护套1B具有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护套1B具有能够插入到内窥镜200的通道206的外径,可在通道206进退。护套1B具有在长度方向A上延伸的管10和设置在管10的前端的前端端部11。
图22是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前端端部11形成大致圆筒状。在前端端部11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2及第二贯通孔13。第一贯通孔(前端开口)12是设置在前端端部11并在长度方向A上贯通前端端部11的孔。棒状件2插入贯穿第一贯通孔12。第二贯通孔13是设置在前端端部11并在长度方向A上贯通前端端部11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贯通孔12和第二贯通孔13连通。
第二贯通孔13的前端与形成在前端端部11的前端面14的开口13a连通。形成在第二贯通孔13的前端的开口13a朝长度方向A开口。第二贯通孔13的基端与管10的内部空间连通。管10的内部空间和第二贯通孔13形成供给流体的管路19。向流体供给口54供给的流体经由管路19从第二贯通孔13的前端侧A1的开口13a排出。
图23是收容了棒状件2的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在前端端部11的第一贯通孔12形成有能够收容棒状件2的凸缘21的凸缘收纳部12f。即使在棒状件2被收容在护套1B而使凸缘21被收容在凸缘收纳部12f时,第二贯通孔13也与管10的内部空间连通。
图24是棒状件2突出的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棒状件2沿着长度方向A插入贯穿护套1B的前端端部11的第一贯通孔12,从第一贯通孔12朝前端侧A1自如地突出没入。棒状件2在长度方向A的中心轴O2与护套1B在长度方向A的中心轴O1大致一致。
图25及图26是其他形态的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前端端部11具有的第二贯通孔13不限于一个。前端端部11可以如图25所示具有三个第二贯通孔13,也可以如图26所示具有四个第二贯通孔13。图25及图26所示的第二贯通孔13沿着周向C均等配置。
图27至图29是其他形态的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第二贯通孔13可以不与第一贯通孔12连通。图27至图29所示的作为第二贯通孔13的变形例的第二贯通孔13B不与第一贯通孔12连通。图27至图29所示的第二贯通孔13B相对于第一贯通孔12朝径向R外侧分开配置,并沿着周向C均等配置。
操作线4B是插入贯通护套1B的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的金属制的线。操作线4B由例如不锈钢等材料形成。操作线4B具有第一操作线41。
如图20所示,操作部5B具有操作部主体51、滑动件52、供电连接器53及流体供给口54。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B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对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B的操作(内窥镜处置系统300B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于ESD(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等内窥镜治疗中病变部的切开、剥离处置进行说明。
作为准备作业,手术实施者通过公知的方法确定病变部。具体而言,手术实施者将内窥镜200的插入部202插入消化道(例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内,一边观察着由内窥镜的拍摄部203获得的图像,一边确定病变部。根据需要,手术实施者将药液(例如,生理盐水)局部注射至成为切开对象的病变部LE的粘膜下层SM。
<插入步骤>
手术实施者将处置器具100B插入通道206,使护套1B的前端1a从插入部202的前端开口部206a突出。手术实施者使操作部5B的滑动件5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相对地前进,使棒状件2从前端开口12突出。
<切开步骤>
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前进,在向棒状件2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将凸缘21按压在病变部LE周边的粘膜MM,向病变部LE周边的粘膜MM施加标记MA。手术实施者在向棒状件2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移动棒状件2,切开病变部LE周边的粘膜MM。
<剥离步骤>
图30至图33是表示剥离步骤的图。
如图30所示,手术实施者对于流体供给口54供给二氧化碳等气体,从第二贯通孔13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向病变部间接送气,由此抬起粘膜MM。
如图31所示,手术实施者继续进行送气,缓慢地使处置器具100B的前端相对于消化道壁W倾斜的同时靠近病变部LE,从而掀起粘膜MM。
如图32所示,手术实施者确保足以能够目视确认剥离面的状态,使棒状件2接触粘膜下层SM,通过棒状件2剥离病变部的粘膜下层SM。此时,手术实施者继续进行送气,对粘膜下层SM直接送气。
如图33所示,手术实施者剥离粘膜下层SM。在粘膜MM被掀起或者内窥镜200的前端充分钻入的状态下,手术实施者结束送气。手术实施者在通过钳子31将切开的瓣状的粘膜MM掀起而露出粘膜下层SM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棒状件2将病变部的粘膜下层SM剥离,可容易地且在短时间内实施剥离步骤。
<止血步骤>
图34至图37是表示止血步骤的图。
如图34所示,在对粘膜层具有血管V的病变部LE进行切开或剥离时,会发生血管V损伤导致的出血。发生出血的情况下,手术实施者实施止血处置。
如图35所示,因出血而血液B淤积,所以无法目视确认出血点BP。另外,若血液B淤积,手术实施者难以通过内窥镜200目视确认手术位置。因此,希望从手术位置尽可能排除血液B。
如图36所示,手术实施者通过送气吹飞淤积的血液B,由此确定出血点BP。手术实施者在确定了出血点BP之后继续进行送气,从而维持出血点BP的目视确认。
如图37所示,手术实施者在将棒状件2抵在出血点BP的状态下进行凝固通电,对出血点BP进行止血。
手术实施者始终进行送气,从而能够在目视确认出血点BP的同时实施止血处置。另外,靠送气的血液B的排除能够通过强制对流排除大范围的血液B,容易确定出血点BP。另外,由于是作为电解质的血液B被排除,所以在使出血点BP凝固时,能够通过棒状件2有效地对出血点BP进行通电。
手术实施者根据需要继续进行上述动作(处置),最终切除病变部,结束ESD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B,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的实施变得容易。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特征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下述变形例中所示的特征要素而构成实施形态。
(变形例2-1)
图38是作为前端端部11的变形例的前端端部11B的剖视图。在前端端部11B形成有作为第二贯通孔13的变形例的第二贯通孔13B。第二贯通孔13B的前端与形成于前端端部11B的前端面14的开口13Ba连通。形成于第二贯通孔13B的前端的开口13Ba相比于棒状件2朝径向R外侧开口。第二贯通孔13B的前端部13Bb在相对于长度方向A交叉的方向D1上延伸。方向D1是从基端侧A2朝前端侧A1自中心轴O1离开的方向。
图39是表示剥离步骤的图。向前端端部11B的第二贯通孔13B供给的气体以从开口13Ba朝径向R外侧扩散的方式对消化道壁W进行送气。由于送气范围大,能够对宽大的病变部LE恰当地实施剥离步骤。图40是表示止血步骤的图。由于送气面积大,即使存在更大范围的出血淤积,也能够恰当地吹飞血液B。
(第三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C,参照图41至图48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已说明的特征相同的特征,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C具备内窥镜200和处置器具100C。处置器具100C插入内窥镜200进行使用。
图41是表示处置器具100C的整体图。
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C具备护套1、棒状件2C、尖锐部件(中空针)6C、操作线4C及操作部5。操作线4C具有第一操作线41C和第二操作线42C。
图42是处置器具100C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护套1的前端1a安装着具有在长度方向A上贯通的贯通孔12的前端端部11。贯通孔12供棒状件2C及尖锐部件6C插入。
图43是处置器具100C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棒状件2C是金属制的大致圆棒状部件,被设置成自护套1的前端端部11的贯通孔12朝前端侧A1自如地突出没入。棒状件2C由例如不锈钢等材料形成。棒状件2C具有导电性,可接通高频电流。棒状件2C具有棒状件主体20C和凸缘21C。
棒状件2C沿着长度方向A插入贯穿管状的尖锐部件6C,可相对于尖锐部件6C相对移动。棒状件2C在长度方向A上的中心轴O2与护套1在长度方向A上的中心轴O1大致一致。
图44是处置器具100C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棒状件主体20C是金属制的圆棒状部件。棒状件主体20C的基端安装有第一操作线41C。在棒状件主体20C,从与操作部5连接的第一操作线41C供给的高频电流被供给到凸缘21C。若从第一操作线41C向棒状件2C供给高频电流,棒状件主体20C及凸缘21C起到将高频电流向活体组织输出的单极电极的作用。
凸缘21C是设置于棒状件主体20C的前端的圆板状的导电部件。在从沿着长度方向A的方向观察的主视图中,凸缘21C的外周与棒状件主体20C的外周形成同心圆状。如图43所示,凸缘21C的相对于长度方向A垂直的径向R上的长度L1大于棒状件主体20C的径向R上的长度L2。
棒状件主体20C及凸缘21C具有沿着长度方向A延伸的第一送水管路22。第一送水管路22与形成于凸缘21C的前端开口22a连通。前端开口22a朝前端侧A1开口。
尖锐部件(中空针)6C是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等形成的管状部件。在尖锐部件6C的内部空间6s可进退地插入贯穿有棒状件2C及第一操作线41C。尖锐部件6C具有管状主体部61、前端部62及尖锐部63。
管状主体部61是圆筒部件,基端与第二操作线42C连接。管状主体部61的前端设置有前端部62。
前端部62设置在管状主体部61的前端,形成将圆筒部件沿着长度方向A分割的半圆筒形状。即,前端部62具有形成半圆筒形状的缝隙形成部62a。凸缘21C的一部分相比于管状主体部61的外周面及/或内周面朝径向R外侧突出,凸缘21C构成为,沿着缝隙形成部62a的相比于基端62b位于远侧A1的内周面滑动自如。另外,缝隙形成部62a无须形成半圆筒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宽度比管状主体部61的内径小的槽沿着长度轴形成的结构。这种情况下,由于凸缘21C形成为进入该槽的尺寸的凸缘21C,所以能够在槽内滑动。
尖锐部63是设置在前端部62的前端的前端侧A1尖锐的部件。如图42及图43所示,尖锐部63形成为半圆筒形状的前端侧A1的边缘63a相对于长度方向A倾斜的形状。尖锐部63的前端63b朝向前端侧形成锐利的形状。
图45是处置器具100C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通过后退,棒状件2C及尖锐部件6C能够从护套1的前端端部11的贯通孔12朝基端侧A2被收纳。
操作线4C是插入贯穿护套1的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的金属制的线。操作线4C具有第一操作线41C和第二操作线42C。
第一操作线41C是操作棒状件2C的线。第一操作线41C是插入贯穿尖锐部件6C的内部空间6s的轴,具有线圈轴44和管45。第一操作线41C的前端与棒状件2C连接,第一操作线41C的基端与操作部5的滑动件5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操作线41C只要是中空的轴,也可以是其他形态。
线圈轴44是金属制的线圈线。线圈轴44由例如不锈钢等材料形成。线圈轴44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送水管路43。第二送水管路43与第一送水管路22的基端连接。从流体供给口54供给的流体通过第二送水管路43及第一送水管路22从前端开口22a排出。
管45是设置在线圈轴44的外周部分的管,例如是热收缩管。通过在线圈轴44的外周部分覆盖管45,液体不会从第二送水管路43泄漏。
第二操作线42C是操作尖锐部件6C的线。第二操作线42C的前端与尖锐部件6C连接,第二操作线42C的基端与操作部5的杆55连接。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C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对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C的操作(内窥镜处置系统300C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于ESD(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等内窥镜治疗(内窥镜处置)中病变部的局部注射处置、切开/剥离处置及止血处置进行说明。
作为准备作业,手术实施者通过公知的方法确定病变部。具体而言,手术实施者将内窥镜200的插入部202插入消化道(例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内,一边观察着由内窥镜的拍摄部203获得的图像,一边确定病变部。
<插入步骤>
手术实施者将处置器具100C插入通道206,使护套1的前端1a从插入部202的前端开口部206a突出。手术实施者使操作部5的滑动件5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相对地前进,使棒状件2C及尖锐部件6C突出。
<局部注射步骤>
图46至图48是表示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如图46所示,手术实施者通过使杆55相对于滑动件52朝前端侧A1移动,使尖锐部件6C相对于棒状件2C朝前端侧A1移动。其结果,尖锐部件6C的尖锐部63相比于棒状件2C的前端朝前端侧A1突出。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凸缘21C的一部分处于被尖锐部件6C的一部分覆盖的状态,凸缘21C的剩余部分从尖锐部件6C的一部分露出。另外,此时,无须使棒状件2C最大限度地从前端端部11突出,凸缘21C可以与前端端部11抵接,也可以是凸缘21C相比于前端端部11位于近侧A2。
如图47所示,手术实施者用尖锐部件6C的尖锐部63穿刺贯穿病变部中的注入局部注射用液体(局部注射液)的部位。具体而言,手术实施者利用尖锐部63的前端(针尖)63b将切口从粘膜表面划开至粘膜下层。
如图48所示,手术实施者在使棒状件2C的前端的前端开口22a进入到粘膜下层中的状态下,对流体供给口54供给药液(例如,生理盐水),从前端开口22a送水(局部注射步骤)。具体而言,手术实施者在向切口刺入尖锐部件6C的尖锐部63的状态下,从前端开口22a向切口输送药液。手术实施者通过从前端开口22a经由切口将药液注入至粘膜下层,使粘膜表面膨胀隆起。手术实施者也可以在将棒状件2C的前端抵在切口的状态下,从前端开口22a朝向切口输送药液。
根据使用处置器具100C的局部注射步骤,对于粘膜厚的部分也能够实施初期局部注射。另外,能够形成如使用了局部注射针那样的圆形的膨胀隆起。另外,容易调整被膨胀隆起的部分的尺寸。另外,通过在流体供给口54安装注射器,可使用注射器实施初期局部注射。
<切开/剥离步骤>
手术实施者进行切开/剥离步骤。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C前进,在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移动凸缘21切开病变部周边的粘膜。另外,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C前进,在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将切开的病变部粘膜抬起而露出粘膜下层的同时,剥离被切开的病变部的粘膜下层。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手术实施者对流体供给口54供给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前端开口22a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抬起粘膜MM。在切开/剥离处置中,希望尖锐部件6C被完全地收纳于护套1内。
<止血步骤>
在切开/剥离处置中发生出血的情况下,手术实施者进行止血处置。手术实施者在将棒状件主体20C及凸缘21C抵住的同时,利用通过高频电流的通电烧灼出血点而进行止血(止血步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手术实施者对流体供给口54供给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前端开口22a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吹飞血液B,由此确定出血点BP。
手术实施者根据需要继续上述动作(处置),最终将病变部切除,结束ESD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C,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的实施变得容易。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特征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前述变形例中所示的特征要素而构成实施形态。
(第四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D,参照图49至图53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已说明的特征相同的特征,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D具备内窥镜200和处置器具100D。处置器具100D插入内窥镜200进行使用。
图49是处置器具100D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D具备护套1、棒状件2C、尖锐部件6D、操作线4C及操作部5。
图50是处置器具100D的前端部的剖视图。
尖锐部件6D是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等形成的棒状部件。尖锐部件6D进退自如地插入贯穿于棒状件2C的第一送水管路22。尖锐部件6D可从棒状件2C的前端开口22a自如地突出没入。尖锐部件6D的外周面和棒状件2C的第一送水管路2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供给流体的管路。尖锐部件6D具有主体部61D和设置于主体部61D的前端的尖锐部63D。
第二操作线42C是操作尖锐部件6D的线。第二操作线42C的前端与尖锐部件6D连接,第二操作线42C的基端与操作部5的杆55连接。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D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对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D的操作(内窥镜处置系统300D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于ESD(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等内窥镜治疗(内窥镜处置)中病变部的局部注射处置、切开/剥离处置及止血处置进行说明。
作为准备作业,手术实施者通过公知的方法确定病变部。具体而言,手术实施者将内窥镜200的插入部202插入消化道(例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内,一边观察着由内窥镜的拍摄部203获得的图像,一边确定病变部。
<插入步骤>
手术实施者将处置器具100D插入通道206,使护套1的前端1a从插入部202的前端开口部206a突出。手术实施者使操作部5的滑动件5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51相对地前进,使棒状件2C及尖锐部件6D突出。
<局部注射步骤>
图51至图53是表示局部注射步骤的图。
如图51所示,手术实施者通过使杆55相对于滑动件52朝前端侧A1移动,使尖锐部件6D相对于棒状件2C朝前端侧A1移动。其结果,尖锐部件6D的尖锐部63D相对于棒状件2C朝前端侧A1突出。
如图52所示,手术实施者用尖锐部件6D的尖锐部63D穿刺贯穿病变部中的注入局部注射用液体(局部注射液)的部位。
如图53所示,手术实施者在使棒状件2C的前端的前端开口22a进入到粘膜下层中的状态下,对流体供给口54供给药液(例如,生理盐水),从前端开口22a送水(局部注射步骤)。
根据使用处置器具100D的局部注射步骤,对于粘膜厚的部分也能够实施初期局部注射。另外,能够形成如使用了局部注射针那样的圆形的膨胀隆起。另外,容易调整被膨胀隆起的部分的尺寸。另外,通过在流体供给口54安装注射器,可使用注射器实施初期局部注射。另外,即使在活体组织进入了棒状件2C的前端开口22a、第一送水管路22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尖锐部件6D排出活体组织。
<切开/剥离步骤>
手术实施者进行切开/剥离步骤。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C前进,在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移动凸缘21切开病变部周边的粘膜。另外,手术实施者使棒状件2C前进,在接通高频电流的状态下,将切开的病变部粘膜抬起而露出粘膜下层的同时,剥离被切开的病变部的粘膜下层。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手术实施者对流体供给口54供给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前端开口22a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抬起粘膜MM。在切开/剥离处置中,希望尖锐部件6C被完全地收纳于护套1内。
<止血步骤>
在切开/剥离处置中发生出血的情况下,手术实施者进行止血处置。手术实施者在将棒状件主体20C及凸缘21C抵住的同时,利用通过高频电流的通电烧灼出血点而进行止血(止血步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手术实施者对流体供给口54供给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前端开口22a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吹飞血液B,由此确定出血点BP。
手术实施者根据需要继续上述动作(处置),最终将病变部切除,结束ESD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D,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的实施变得容易。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特征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前述变形例中所示的特征要素而构成实施形态。
(第五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E,参照图54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已说明的特征相同的特征,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内窥镜处置系统300E具备内窥镜200和处置器具100E。处置器具100E插入内窥镜200进行使用。
图54是处置器具100E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E具备护套1E、棒状件2C、第一操作线4C及操作部5。
护套1E是从前端1a延伸至基端1b的长条管状部件。护套1E具有内部空间(管路、内腔)19。护套1E具有能够插入到内窥镜200的通道206的外径,可在通道206进退。护套1E具有在长度方向A上延伸的管10和设置在管10的前端的前端端部11E。
前端端部11E形成大致圆筒状。前端端部11E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2及侧孔18。侧孔18是设置于前端端部11E的在相对于长度方向A垂直的径向R上贯通的孔。侧孔18是从前端端部11E的外周面11t贯通至内周面11s的孔。三个侧孔18沿着周向C均等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侧孔18的数量和形态不限于此。
与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手术实施者使用处置器具100E从前端开口22a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抬起粘膜MM。另外,手术实施者通过从前端开口22a对消化道壁W吹气而吹飞血液B,由此确定出血点BP。进而,手术实施者可从第一贯通孔12及侧孔18实施吸引,从手术部位吸引血液。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E,剥离处置、止血处置等处置的实施变得容易。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特征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前述变形例中所示的特征要素而构成实施形态。
符号说明
300,300B,300C,300D,300E内窥镜处置系统
200内窥镜
100,100B,100C,100D,100E处置器具(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1,1B,1E护套
10管
11,11B,11E前端端部
12贯通孔、第一贯通孔、前端开口
13,13B第二贯通孔
16外护套(管)
17内护套
18侧孔
19内部空间(管路、内腔)
2,2C棒状件(电极、刀)
20,20C棒状件主体
21,21C凸缘(前端扩径部)
22第一送水管路
22a前端开口
3支撑部
30连结部(基端部)
31,31A,31C,31D钳子(支撑部件)
32,32A,32B前端部
33棒状部
4,4B,4C操作线(第一操作线)
41,41C第一操作线
42,42C第二操作线
5,5A,5B操作部
51操作部主体
52,52A滑动件
53供电连接器
54流体供给口
55杆
56引导管
6C尖锐部件(中空针)
6D尖锐部件
61管状主体部
61主体部
62前端部
63,63D尖锐部。

Claims (17)

1.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具备:
管,其具有管路;
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前端侧;
支撑部件,相比于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径向外侧,能够支撑活体组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管的前端自如地突出没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管的前端朝向远侧扩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还具备:
第一线,被设置成在所述管内进退自如,能够接通高频电流;
第二线,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基端部连接,
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一线的前端连接,
所述第二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线能够相对地进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位于所述电极的径向外侧的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
所述电极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进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大于所述电极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小于所述电极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由树脂形成。
9.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具备:
管,其具有管路;
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前端侧;
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极进退自如,相比于所述电极配置在所述管的径向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管的前端自如地突出没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在从所述管的前端突出时从所述管的前端朝向远侧扩大。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还具备:
第一线,被设置成在所述管内进退自如,能够接通高频电流;
第二线,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基端部连接,
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一线的前端连接,
所述第二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线能够相对地进退。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位于所述电极的径向外侧的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
所述电极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进退。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大于所述电极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小于所述电极自所述管的前端的最大突出量。
16.一种高频处置器具,其中,具备:
护套,其具有管路和能够从所述管路的前端排出流体的开口;
抬起机构,其通过将排出的所述流体吹向粘膜,能够抬起所述粘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频处置器具,其中,
所述管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管或者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管内进退的电极。
CN202310075383.8A 2022-02-10 2023-02-07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Pending CN1165703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08535P 2022-02-10 2022-02-10
US63/308,535 2022-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0361A true CN116570361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5383.8A Pending CN116570361A (zh) 2022-02-10 2023-02-07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8424A1 (zh)
JP (2) JP7467707B2 (zh)
CN (1) CN11657036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2196S1 (en) * 2020-07-07 2024-04-09 Olympus Corporation Operating unit of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7354B2 (ja) 2007-01-22 2011-12-2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5256491B2 (ja) 2008-03-18 2013-08-07 学校法人立命館 内視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17390A (ja) 2023-08-23
JP7467707B2 (ja) 2024-04-15
JP2024084788A (ja) 2024-06-25
US20230248424A1 (en) 2023-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95803B1 (ko) 고주파 나이프 및 내시경 장치
US8540706B2 (en) Organ incision method
CA2648434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tissue
US12108975B2 (en) Multifunctional high-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US20170325844A1 (en) Uterine manipulator
KR101830085B1 (ko) 복수개의 처치구 병용이 가능한 내시경 점막하 절개박리를 위한 고주파 나이프
WO2018182101A1 (ko) 내시경 점막하 절개박리를 위한 고주파 나이프
JPH08299355A (ja) 高周波ナイフ
JP2007098154A (ja) ポリープを切除および捕捉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7265329A (ja) 穿刺高周波処置具
US20090254085A1 (en) Treatment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JP2013111308A (ja) 内視鏡用高周波処置具
JP2024084788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A2966902A1 (en) Uterine manipulator
CN112040894A (zh) 医疗设备
KR20190020601A (ko) 복수개의 처치구 병용이 가능한 내시경 점막하 절개박리를 위한 고주파 나이프
JP2005168927A (ja) 高周波ナイフ
JP4460718B2 (ja) 内視鏡処置装置
WO2019142911A1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217338657U (zh)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JP4271080B2 (ja) 内視鏡用処置装置
CN114569234B (zh) 内镜手术用多功能圈套器
CN118203404A (zh)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CN114828765A (zh) 高频处置器具、医用系统以及高频处置器具的工作方法
JPH11347044A (ja) 前立腺治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