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2435A - 保险杠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2435A
CN116552435A CN202310535615.3A CN202310535615A CN116552435A CN 116552435 A CN116552435 A CN 116552435A CN 202310535615 A CN202310535615 A CN 202310535615A CN 116552435 A CN116552435 A CN 116552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frame
collision
mounting plat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56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张坤磊
王昊
黄小飞
钱存如
吴刚
刘克之
周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56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2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2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60R2019/525Radiator gril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和塑料框架内部开设的格栅;塑料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安装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吸能件包括气腔,安装板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主体梁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两端与安装板架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当车体受到碰撞后,通过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两端的支撑件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影响到安装板架内部的吸能件,从而适应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

Description

保险杠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保险杠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而大货车保险杠主要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货车保险杠在使用的过程中。
现有技术201510571201.1中的保险杠,包括缓冲弹簧,防撞钢架,气腔,外盖板,托板,支架一,支架二,安装板一,安装板二,连接架,通过这些结构组成的第一重缓冲装置、第二重缓冲装置和第三重缓冲装置,利用第一重缓冲和第三重缓冲是吸能式缓冲,两者互为补充,正常情况第一重缓冲和第三重缓冲都能发挥作用。
上述结构利用多重缓冲提高保险杠的缓冲能力,但在大货车保险杠的应用上,由于货车体积较大,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较广,并且货车造成的碰撞力也相较于普通汽车较大,导致保险杠所承受的缓冲不能适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保险杠支撑结构,以解决保险杠承受的缓冲能力不能适应货车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和塑料框架内部开设的格栅;所述塑料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所述安装板架至少有两组,且安装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所述吸能件包括气腔,所述安装板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所述主体梁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两端与安装板架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
其中,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通过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两端的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进行多重吸能。
优选的,所述吸能件还包括安装在气腔末端的防撞板,防撞板安装两组安装板架之间,所述气腔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安装板架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靠近气腔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与格栅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防撞板作为内衬安装在安装板架和固定框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抵消部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内部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板,所述主体梁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气囊件,所述气囊件靠近拦截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拦截板内部开设有用于缓冲弹簧贯穿的开孔,所述缓冲弹簧至少有四组且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为铁质构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架缓冲的滑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在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两端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末端安装在安装板架的一侧,相邻所述弧形架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部连杆,所述中部连杆的中心处与主体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中部连杆与安装板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力杆。
优选的,所述中部连杆以主体梁的中心为准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中部连杆安装在弧形架的中心处,所述支架与受力杆之间为锐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与塑料框架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均为塑料材质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先接触塑料框架或上保险杠或下保险杠,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当碰撞范围小接触塑料框架的正面时,则直接接触吸能件,通过吸能件吸收碰撞能量,若碰撞范围为塑料框架和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侧面时,通过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进行缓冲。
若碰撞程度过小,接触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时,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形成阶梯式缓冲进行多重吸能,从而适应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A处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塑料框架;2、格栅;3、主体梁;31、缓冲弹簧;32、连接架;33、拦截板;34、气囊件;4、上保险杠;5、下保险杠;51、加强杆;52、弧形架;53、中部连杆;54、支架;55、受力杆;6、安装板架;61、防撞板;62、气腔;63、固定框架;64、凸起部;65、强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如图1-图4所示,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1和塑料框架1内部开设的格栅2;塑料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6,安装板架6至少有两组,且安装板架6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吸能件包括气腔62,安装板架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3,主体梁3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两端与安装板架6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
其中,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通过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两端的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6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进行多重吸能。
本实施例,通过将塑料框架1安装至车体上,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先接触塑料框架1或上保险杠4或下保险杠5;
当碰撞范围小接触塑料框架1的正面时,则直接接触吸能件,通过吸能件吸收碰撞能量;
若碰撞范围为塑料框架1和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侧面时,通过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进行缓冲;
若碰撞程度过小,接触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时,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
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6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形成阶梯式缓冲进行多重吸能,从而适应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保险杠支撑结构,吸能件还包括安装在气腔62末端的防撞板61,防撞板61安装两组安装板架6之间,气腔62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架63,固定框架63与安装板架6的上下部固定安装,固定框架63的一侧靠近气腔6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凸起部64,凸起部64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65。
优选的,凸起部64与格栅2为前后对应设置,防撞板61作为内衬安装在安装板架6和固定框架63之间。
本实施例,当碰撞范围小直接接触塑料框架1的正面时,则通过碰撞格栅2后接触凸起部64,当碰撞发生时,通过凸起部64气腔62被压缩,进而影响其外面部件的变形方式,从而改善吸能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保险杠支撑结构,抵消部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63内部的缓冲弹簧31,缓冲弹簧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2,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架32的顶端,固定框架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板33,主体梁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气囊件34,气囊件34靠近拦截板33的一侧,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与塑料框架1之间上下平行设置,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均为塑料材质构件。
优选的,拦截板33内部开设有用于缓冲弹簧31贯穿的开孔,缓冲弹簧31至少有四组且阵列分布。
优选的,连接架32为铁质构件,固定框架6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架32缓冲的滑孔。
本实施例,在发生碰撞后,若碰撞程度过小,接触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时,先通过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一侧的主体梁3自身强度减缓,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然后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和固定框架63一侧的拦截板33之间挤压气囊件34,利用气囊件34和主体梁3来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
若碰撞程度过大,气囊件34被挤压变形后,拦截板33与固定框架63受到冲击后,影响到安装板架6内部的吸能件,接触凸起部64,通过凸起部64压缩气腔62,形成阶梯式的缓冲,进而影响其外面部件的变形方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保险杠支撑结构,支撑件包括安装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两端的加强杆51,加强杆51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架52,弧形架52的末端安装在安装板架6的一侧,相邻弧形架52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部连杆53,中部连杆53的中心处与主体梁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54,中部连杆53与安装板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力杆55。
优选的,中部连杆53以主体梁3的中心为准呈镜像对称设置,中部连杆53安装在弧形架52的中心处,支架54与受力杆55之间为锐角设置。
本实施例,当发生碰撞后,碰撞范围为塑料框架1和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侧面时,利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中的加强杆51与弧形架52构成的弓形结构进行缓冲,同时弧形架52之间的中部连杆53,中部连杆53通过支架54、受力杆55与主体梁3、安装板架6之间连接,将碰撞冲击传递至主体梁3和安装板架6,而安装板架6之间设置的气腔62进行承受,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将塑料框架1安装至车体上,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先接触塑料框架1或上保险杠4或下保险杠5;
当碰撞范围小接触塑料框架1的正面时,则通过碰撞格栅2后接触凸起部64,同时凸起部64内部的强磁铁65与固定框架63中的连接架32之间磁力,从而使连接架32作用进行初步缓冲,再通过凸起部64气腔62被压缩,进而影响其外面部件的变形方式,从而改善吸能效果;
若碰撞范围为塑料框架1和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侧面时,当发生碰撞后,碰撞范围为塑料框架1和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侧面时,利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中的加强杆51与弧形架52构成的弓形结构进行缓冲,同时弧形架52之间的中部连杆53,中部连杆53通过支架54、受力杆55与主体梁3、安装板架6之间连接,将碰撞冲击传递至主体梁3和安装板架6,而安装板架6之间设置的气腔62进行承受,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
若碰撞程度过小,接触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时,先通过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一侧的主体梁3自身强度减缓,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然后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和固定框架63一侧的拦截板33之间挤压气囊件34,利用气囊件34和主体梁3来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
若碰撞程度过大,气囊件34被挤压变形后,拦截板33与固定框架63受到冲击后,影响到安装板架6内部的吸能件,接触凸起部64,通过凸起部64压缩气腔62,形成阶梯式的缓冲,进而影响其外面部件的变形方式,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形成阶梯式缓冲进行多重吸能,从而适应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1)和塑料框架(1)内部开设的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6),所述安装板架(6)至少有两组,且安装板架(6)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所述安装板架(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3),所述主体梁(3)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两端与安装板架(6)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
其中,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通过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两端的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6)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进行多重吸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包括气腔(62),安装在气腔(62)末端的防撞板(61),防撞板(61)安装两组安装板架(6)之间,所述气腔(62)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架(63),所述固定框架(63)与安装板架(6)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框架(63)的一侧靠近气腔(6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凸起部(64),所述凸起部(64)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64)与格栅(2)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气腔(62)作为内衬安装在安装板架(6)和固定框架(6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消部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63)内部的缓冲弹簧(31),所述缓冲弹簧(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2),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架(32)的顶端,所述固定框架(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板(33),所述主体梁(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气囊件(34),所述气囊件(34)靠近拦截板(3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33)内部开设有用于缓冲弹簧(31)贯穿的开孔,所述缓冲弹簧(31)至少有四组且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2)为铁质构件,所述固定框架(6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架(32)缓冲的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两端的加强杆(51),所述加强杆(51)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架(52),所述弧形架(52)的末端安装在安装板架(6)的一侧,相邻所述弧形架(52)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部连杆(53),所述中部连杆(53)的中心处与主体梁(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54),所述中部连杆(53)与安装板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力杆(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杆(53)以主体梁(3)的中心为准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中部连杆(53)安装在弧形架(52)的中心处,所述支架(54)与受力杆(55)之间为锐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与塑料框架(1)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均为塑料材质构件。
CN202310535615.3A 2023-05-12 2023-05-12 保险杠支撑结构 Pending CN116552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5615.3A CN116552435A (zh) 2023-05-12 2023-05-12 保险杠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5615.3A CN116552435A (zh) 2023-05-12 2023-05-12 保险杠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2435A true CN116552435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9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5615.3A Pending CN116552435A (zh) 2023-05-12 2023-05-12 保险杠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24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51944A (en) Bumper having pivotal load spreader plate for deflecting energy absorbing medium
KR101691110B1 (ko) 분산된 충격흡수구조를 갖는 프런트 범퍼 시스템
CN116552435A (zh) 保险杠支撑结构
KR102329994B1 (ko) 차량의 다중 차량추돌 완충장치
KR20100008978A (ko)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KR200238035Y1 (ko) 자동차의사이드실보강구조
CN113771788A (zh)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KR102104742B1 (ko) 고중량 차량의 후방 완충장치
CN112757973A (zh) 一种车辆座椅缓冲结构
KR20110023347A (ko) 자동차용 범퍼 페시아
KR102315841B1 (ko) 다중 차량추돌 완충장치
CN219749755U (zh) 一种柔性汽车保险杠
US3781048A (en) Impact absorbing device for bumpers
CN211001214U (zh) 一种具有便于安装的前杠泡沫吸能块
CN218198184U (zh) 一种变曲率变截面的汽车防撞梁
CN214930117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844337U (zh) 汽车防撞梁加强装置
KR19990038078U (ko) 자동차의 충격 흡수구조
JPH0543538B2 (zh)
KR20150104900A (ko) 충돌성능을 만족하는 알루미늄 크래쉬박스
KR100482965B1 (ko) 차량용 범퍼
KR0160029B1 (ko) 자동차의 범퍼지지 차체 완충구조
KR0115977Y1 (ko) 차량의 범퍼스테이구조
KR19990024289U (ko) 대형화물차의 후방 안전판 장착구조
KR100189360B1 (ko) 자동차의 범퍼지지 차체 완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