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6782A -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6782A
CN116526782A CN202310557049.6A CN202310557049A CN116526782A CN 116526782 A CN116526782 A CN 116526782A CN 202310557049 A CN202310557049 A CN 202310557049A CN 116526782 A CN116526782 A CN 116526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nding
copper wires
coppe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70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6782B (zh
Inventor
叶新
周亮亮
徐建海
徐雷
唐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70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6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6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32Supporting or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forwar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14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 H02K15/0421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consisting of single conductors, e.g. hairpins
    • H02K15/0428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consisting of single conductors, e.g. hairpin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r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twisting a plurality of hairpi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35Wound win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6Wi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的层数和槽数,将铜线依次排布到多个排线工装上,S2:将排布好铜线的多个排线工装依次送至卷线机构,S3:卷线机构将排线工装上排布的铜线依次卷至卷绕组件上,继而形成预设绕组结构,S4:将预设绕组结构转移插入至定子内部;本发明具有加快插线速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扁线定子自动插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背景技术
Hairpin永磁同步电机在国内驱动电机市场上正在逐步大规模应用,相比于传统绕线式电机,由于Hairpin铜线扁平的特点,在相同功率下,使电机体积更小,功率更高,是下一代新能源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产品设计难度大,所以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成熟的量产线。
在电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铜线插入定子中,以形成定子绕组,但是在铜线插入时,大都采用插线设备逐个插入定子的线槽内,不能根据需要先通过排线工装对铜线进行排布,通过卷绕机构进行卷绕后,一次性插入,从而使得铜线的插线速度较慢,影响电机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加快插线速度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的层数和槽数,将铜线依次排布到多个排线工装上;
S2:将排布好铜线的多个排线工装依次送至卷线机构;
S3:卷线机构将排线工装上排布的铜线依次卷至卷绕组件上,继而形成预设绕组结构;
S4:将预设绕组结构转移插入至定子内部。
进一步,其中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时,铜线的排布方式为:
S1:将3个A铜线和3个B铜线从右向左依次交替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A铜线的两个直线段间隔为6个铁芯槽,其中B铜线的两个直线段之间的间隔为4个铁芯槽;
S2:将36个C铜线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S3:将12个D铜线从右向左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D铜线排布完成后将36个E铜线按照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S4:按照D铜线和E铜线的排布方式,将F铜线和G铜线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其中所述G铜线的数量与C铜线数量相同;
S5:将12个H铜线逐个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进一步,其中A铜线、B铜线、C铜线、D铜线、E铜线、F铜线和G铜线均为U型发卡铜线,所述H铜线为I型铜线。
进一步,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卷线机构一次卷绕时,所述A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2槽,所述B铜线自第1层2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1槽,且A铜线和B铜线不存在交叠。
进一步,所述C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C铜线重叠,且重叠的C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1层和第2层,位于1槽-6槽的C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2层。
进一步,卷绕机构二次卷绕时D铜线自定子的第3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D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2层和3层,位于13槽-18槽的D铜线设置于定子的2层。
进一步,所述E铜线自第3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E铜线重叠,且重叠的E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3层和第4层,位于1槽-6槽的E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4层。
进一步,卷绕机构三次卷绕时F铜线自定子的第5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F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4层和5层,位于13槽-18槽的F铜线设置于定子的4层。
进一步,所述G铜线自第5层13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6层6槽,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G铜线重叠,且重叠的G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5层和第6层,位于1槽-6槽的G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6层,所述H铜线自第6层7槽开始卷绕,并截止于第6层18槽。
进一步,所述卷线机构包括设置于定子卷线设备上用于排布扁铜线的排线工装、用于对排布好的扁铜线进行卷绕的卷绕机构、扁铜线输送机构以及工装输送机构;
所述工装输送机构用于将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绕机构处;
所述扁铜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排线工装上排布的扁铜线输送至卷绕机构进行卷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进行排布铜线,并通过卷线机构实现预设绕组结构的卷绕成型,便于定子绕组的成型;
2、本发明通过将A铜线、B铜线、C铜线、D铜线、E铜线、F铜线、G铜线以及H铜线分三次排布,并通过卷绕机构卷绕成预定绕组并将预定绕组插入定子内,从而实现自动插线;
总之,本发明具有加快插线速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次卷线后的绕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次卷线后的绕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次卷线后的绕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成型后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次卷线后的绕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次卷线后的绕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次卷线后的绕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铜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排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走线部和导线部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工装、卷线部、移线组件和导线块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卷线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抱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卷绕组件和盖板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伞形件和插片与套筒的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锁紧组件的立体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顶升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定位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空减速器和套筒与伺服电机处的分离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的示意图。
图中,1、线体;10、固定架;11、滑槽;12、伺服电机;13、中空减速器;2、排线工装;3、走线部;30、第一装配座;31、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33、移线组件;34、滑动板;35、挡板;36、第一电机;37、输送带;4、导线部;40、第二装配座;41、第三气缸;42、导线块;43、第四气缸;5、卷线部;50、安装座;51、第五气缸;52、第四驱动机构;53、插槽;54、滑座;55、卷绕组件;56、转轴;57、套筒;58、插片;59、伞形件;6、顶升部;60、滑轨;61、滑板;62、平放板;63、定位杆;64、齿条;65、第三电机;66、第一齿轮;67、第六气缸;7、定位部;70、固定板;71、第七气缸;72、第八气缸;73、活动块;74、对准块;8、抱线组件;80、底座;81、第十气缸;82、第十一气缸;83、第一摆臂;84、第二摆臂;85、主动齿轮;86、从动齿轮;87、皮带;9、锁紧组件;90、第九气缸;91、钢珠;92、转接头;93、滑套;101、U型发卡铜线,102、I型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所示,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的层数和槽数,将铜线依次排布到多个排线工装2上;
S2:将排布好铜线的多个排线工装依次送至卷线机构;
S3:卷线机构将排线工装上排布的铜线依次卷至卷绕组件上,继而形成预设绕组结构;
S4:将预设绕组结构转移插入至定子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时,铜线的排布方式为:
S1:将3个A铜线和3个B铜线从右向左依次交替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上,A铜线的两个直线段间隔为6个铁芯槽,其中B铜线的两个直线段之间的间隔为4个铁芯槽;
S2:将36个C铜线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上,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排线完成;
S3:将12个D铜线从右向左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上,D铜线排布完成后将36个E铜线按照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上,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排线完成;
S4:按照D铜线和E铜线的排布方式,将F铜线和G铜线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上,其中所述G铜线的数量与C铜线数量相同;
S5:将12个H铜线逐个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上,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2排线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A铜线、B铜线、C铜线、D铜线、E铜线、F铜线和G铜线均为U型发卡铜线101,所述H铜线为I型铜线102。
在本实施例中,以48槽为例:
卷绕机构一次卷绕A铜线、B铜线和C铜线时,所述A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2槽,所述B铜线自第1层2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1槽,且A铜线和B铜线不存在交叠;
所述C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C铜线重叠,且重叠的C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1层和第2层,位于1槽-6槽的C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2层。
卷绕机构二次卷绕时D铜线自定子的第3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D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2层和3层,位于13槽-18槽的D铜线设置于定子的2层。
所述E铜线自第3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E铜线重叠,且重叠的E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3层和第4层,位于1槽-6槽的E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4层。
卷绕机构三次卷绕时F铜线自定子的第5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F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4层和5层,位于13槽-18槽的F铜线设置于定子的4层。
所述G铜线自第5层13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6层6槽,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G铜线重叠,且重叠的G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5层和第6层,位于1槽-6槽的G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6层,所述H铜线自第6层7槽开始卷绕,并截止于第6层18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工装3上开设有线槽且线槽与定子的铁芯槽等距。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20所示,所述卷线机构包括设置于定子卷线设备上用于排布扁铜线的排线工装2、用于对排布好的扁铜线进行卷绕的卷绕机构、扁铜线输送机构以及工装输送机构;
工装输送机构用于将排线工装2输送至卷绕机构处,卷绕机构设置在固定架10上,工装输送机构设置在卷绕机构下方;
扁铜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排线工装2上排布的扁铜线输送至卷绕机构进行卷绕,扁铜线输送机构设置在固定架10上、且分布在卷绕机构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工装输送机构和扁铜线输送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排布好的扁铜线输送至卷绕机构中进行卷绕。
具体的,结合附图10所示,工装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对排线工装2进行输送的线体1,排线工装2包括排线板和托盘组件,排线板位于托盘组件上,托盘组件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推动托盘组件与排线板上的扁铜线接触,以使得扁线对齐,在使用时,根据卷绕的要求,将不同规格的扁铜线排布在排线板上,调节组件推动托盘组件与排线板上的扁铜线接触,直至扁铜线两端对齐,然后调节组件复位,托盘组件复位不再与扁铜线接触,便于后续的卷绕,线体1上设置有滑带,托盘组件位于滑带上,滑带由驱动机构驱动,从而带动排线工装2整体移动。
具体的,结合附图10所示,扁铜线输送机构包括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且用于将排线工装2上的扁铜线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走线部3以及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且用于防止卷绕机构卷绕好的扁铜线脱落的导线部4,走线部3和导线部4分布在卷绕机构两侧的固定架10上,走线部3包括用于将排线工装2上的扁铜线输送至卷绕机构中的移线组件33,移线组件33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升降;
结合附图11所示,走线部3包括第一装配座30、第一气缸31、第一驱动组件和移线组件33,第一驱动组件为第二气缸32,第一装配座30为直角板,直角板分为纵板和横板,横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卷绕机构两侧的固定架10上,第一气缸31固定连接在位于走线部3一侧的固定架10上,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在横板上,用于推动横板朝向或者背向卷绕机构的一侧进行移动,纵板设置在横板朝向卷绕机构的一端,纵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二气缸32,移线组件33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32的输出端、且移线组件33滑动设置在纵板上,保证移线组件33在移动时更加稳定,第二气缸32能够调节移线组件3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以适配卷绕机构的位置,便于精准的与卷绕机构间进行配合;
结合附图11所示,导线部4包括第二装配座40、第三气缸41、导线块42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装配座40为与第一装配座30形状一致的直角板,第二驱动组件为第四气缸43,第二装配座40、第三气缸41和第四气缸43的设置方式和第一装配座30、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的设置方式一致,但导线部4和走线部3关于卷绕机构镜像对称分布,其中还有不同点,导线块42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32的输出端、导线块42滑动设置在形状为直角板的第二装配座40的纵板上,来保证导线块42滑动时的稳定,通过第三气缸41和第四气缸43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导线块42能够位于卷绕机构工作时最佳的工作位置,导线块42的作用是防止卷绕机构在对扁铜线进行卷绕时扁铜线脱落,则导线块42与卷绕机构配合的那一面应设置为与卷绕机构转动轨迹弧度相同的弧形面,且弧形面的上端应高于卷绕机构轴心的水平面,从而使得弧形面能够与卷绕机构贴合的更加紧密;
结合附图11和附图12所示,移线组件33设置有两组,每组移线组件33均包括滑动板34、两个挡板35、第一电机36和输送带37,挡板35朝向卷绕机构的一侧同样设置为弧形面,滑动板34滑动设置在形状为直角板的第一装配座30的纵板上,第一电机36和输送带37均设置在两个挡板35之间,第一电机36通过滚轮的配合带动输送带37运动,输送带37整体倾斜,输送带37朝向滑动板34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输送带37的上端应保证与挡板35上的弧形面过渡平整,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扁铜线的输送。
具体的,结合附图12和附图13所示,定子卷线设备中还包括用于安装卷绕机构的定位部7,定位部7用于调节通过卷绕机构的位置,卷绕机构还包括卷线部5,卷线部5包括用于对扁铜线进行卷绕的卷绕组件55,卷线部5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械手上,在卷线时,机械手将卷线部5放置在卷绕工位,卷线完成后,机械手将卷线部5直接转移,转移至后续的扁铜线加工过程中的对应工位,卷绕组件55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卷绕组件55的内外径大小可变,卷绕组件55包括开设有多个插槽53的套筒57,套筒5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每个插槽53中沿插槽53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插片58,多个插片58和插槽53呈环形阵列状分布,每两个插片58之间形成用于对扁铜线卷绕的空间,套筒57的轴线方向上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带动插片58滑动的伞形件59,伞形件59固定在与套筒57中轴线重合的转轴56上,插片58朝向转轴56的一侧开设有倾斜一定角度的滑槽11,伞形件59开口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滑槽11中延伸杆,转轴56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盖板的上,从而来改变插片58在插槽53内的位置,进而改变插片58组成的外径;
结合附图12和附图13所示,卷线部5还包括安装座50、第五气缸51、第四驱动机构52、锁紧组件9和滑座54,安装座50由及机械手进行操控,操控对卷线部5的取下和安装,第四驱动机构52包括伺服电机12和中空减速器13,中空减速器1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上,中空减速器13的输出端与卷绕组件55朝向第五气缸51一侧的盖板固定,使得伺服电机12通过中空减速器13能够带动套筒57转动;
结合附图17和附图19所示,滑座54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安装座50的下端,锁紧组件9设置在滑座54上,锁紧组件9包括第九气缸90、钢珠91、转接头92和滑套93,第五气缸5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50的后端,第五气缸51的输出端固定在滑座54上,用于驱动滑座54前后滑动,滑座5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接头92,转轴56穿过盖板并转动连接在转接头92的内侧面上,转轴5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一个空心筒中,空心筒固定在套筒57远离转接头92一端的盖板内侧,能够使转轴56对卷绕组件55的支撑更加稳定,第九气缸90固定连接在滑座54上,滑套93套接在转接头92外侧,滑套93远离转接头92的一端固定在第九气缸90的输出端上,转轴56、滑套93和转接头92的轴心均处于同一轴线上,转接头92贯穿设置在滑座54上,滑套93套接在转接头92的一端,转轴56穿插在转接头92的另一端内部,在此时保证能够实现转轴56沿前后方向往复滑动目的的同时,转轴56也能够随着套筒57一起转动,转接头92朝向滑套9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钢珠91,转轴56朝向滑套9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钢珠91滚动的环形凹槽,滑套93的内侧面后端设置有用于对钢珠91压紧的凸起,使得钢珠91穿过转接头92卡设在转轴56端部的环形凹槽内;
通过该设置,在需要将卷绕组件拆除时,第九气缸90收缩,滑套93从转接头92上回收,在将转轴56从转接头92中抽出时,钢珠91通过转接头92大部分被挤入至滑套93内,这样就可以完成对卷绕组件55的快速拆卸。
具体的,结合附图14所示,所述卷绕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卷绕好扁铜线的卷绕组件55进行抱紧的抱线组件8,抱线组件8包括底座80、对称固定连接在安装座50上端面上的第一安装块、铰接在第一安装块上的第十气缸81、转动连接在底座80底部两侧的第一摆臂83、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83远离底座80一端的第二摆臂84、固定连接在第二摆臂84上的第二安装块、铰接在第二安装块上的第十一气缸82、主动齿轮85、从动齿轮86和皮带87,底座80设置在安装座50的下端面,
第十气缸81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83转动连接,主动齿轮85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83远离底座80的一端,从动齿轮86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83和第二摆臂84铰接处、且从动齿轮86的轴心与第一摆臂83和第二摆臂84铰接处同轴心,主动齿轮85和从动齿轮86啮合设置,主动齿轮85的盘面径向远离主动齿轮85圆心处设置有一连接柱,第十一气缸82的输出端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皮带87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摆臂84背向卷绕组件55中心的一侧,当第十气缸81和第十一气缸82驱动第一摆臂83和第二摆臂84将卷绕组件55抱紧时,皮带87刚好包裹在卷绕组件55的外侧面,防止扁铜线脱落。
具体的,结合附图18所示,工装输送机构还包括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且用于对排线工装2进行顶升的顶升部6,用于将排线工装2上扁铜线精确输送至卷绕组件55进行卷绕,顶升部6包括底架、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架上的滑轨60、滑动连接在滑轨60上的滑板61、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板61上的平放板62、固定连接在平放板62上的定位杆63、固定连接在底架上的齿条64、固定连接在滑板61上的第三电机65、固定连接在第三电机65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66和固定连接在滑板61下端面上的第六气缸67,第六气缸67的输出轴贯穿于滑板61,用于带动平放板62向上滑动,第一齿轮66与齿条64啮合连接,第三电机65用于驱动第一齿轮66转动,在第一齿轮66和齿条64的相互配合下,使得滑板61沿滑轨60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当排线工装2沿线体1向靠近卷线部5方向滑动,第六气缸67将平放板62顶起,使得定位杆63将排线工装2顶起脱离线体1,平放板62沿滑轨60滑动向卷线部5靠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顶顶升部6可以继续对排线工装2进行移送,前一顶升部6继续接收新的排线工装2,保证卷绕工作的连续性。
具体的,附图12、附图15和附图16所示,卷绕组件55前端的固定架1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固定板7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七气缸71,第七气缸71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70且固定连接有过渡板,过渡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八气缸72,从而来调节卷线部5整体的高度以及前后位置,使得卷线部5能够位于扁铜线输送机构的中心,从而使得卷绕组件55能够与走线部3和导线部4上的弧形面更好的配合,从而有效防止扁铜线脱落,第八气缸72的输出端朝向卷绕组件55且固定连接有活动块73,活动块73朝向卷绕组件5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套筒57朝向活动块73一侧的盖板相卡接的对准块74,对准块74朝向卷绕组件55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两个槽体,套筒57朝向活动块73一侧的盖板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槽体分布一致插接体,当将卷线部5放置在固定架10上时,第七气缸71顶升固定板70,第八气缸72调节对准块74的位置高度,然后第八气缸72推动活动块73向卷线部5靠近,使得槽体套在插接体上,从而实现对准块74和盖板卡接的效果,从而通过第七气缸71和第八气缸72的控制,对卷线部5进行对中调节,保证卷线部5处于正确的卷绕位置,保证后期卷绕的效果。
卷线机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机械手将扁铜线排布在排线工装2上,通过线体1对排线工装2进行输送,当输送至一定位置后,第六气缸67伸长,带动排线工装2升高,升高到一定位置后,第三电机65启动,带动第一齿轮66转动,在齿条64的配合下,使得滑板61带动顶升部6整体沿着滑轨60滑动至卷绕组件55下端,通过定位部7、导线部4和走线部3来调节卷绕组件55的位置,使得卷绕组件55中的插片58能够和弧形面贴合,然后走线部3中的第一电机36将开始工作,同时伺服电机12也将启动,使得输送带37带动扁铜线输送至卷绕组件55中,使得卷绕组件55将扁铜线进行卷绕,在弧形面的设置下,卷绕组件55卷绕一圈后,不会使得扁铜线从两个插片58之间的缝隙中脱落,同时启动抱线组件8,使得第十气缸81伸长带动第一摆臂83转动,同时第十一气缸82进行往复伸缩动作,使得第十一气缸82带动主动齿轮85转动,进而使得主动齿轮85带动从动齿轮86转动,使得第二摆臂84进行转动,同时将皮带87缠绕在卷绕组件55的外侧,进一步防止扁铜线脱落,抱紧动作完成后,由机械手将卷线部5直接转移,转移至定子加工过程中的插线工位时,松开抱线组件8,使得卷绕的扁铜线绕组插入到对应的插线工位中的插线工装内,然后由另一个机械手更换下一个卷线部5进行工作;
更换下一个卷线部5时,使得另外一个机械手操控卷线部5朝向定位部7一侧的插接体插入对准块74中,完成对卷线部5的安装,然后通过第七气缸71和第八气缸72来分别调节卷线部5的高度和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以便于卷绕组件55和走线部3、导线部4、顶升部6和排线工装2之间的配合,两个机械手交替工作,不需要频繁更换卷线部5;
在调节插片58的在插槽53中的位置时,通过控制第五气缸51伸缩,来推动滑座54沿着安装座50滑动,使得安装座50带动转接头92滑动,进而通过转接头92带动转轴56滑动,使得转轴56带动伞形件59滑动,来调节延伸杆深入滑槽11中的长度,进而来调整插片58在插槽53中的位置,从而来改变卷绕组件55的外径大小。
对于上述的所有电子元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的常用电子元器件,其控制方式均通过工控机进行动作的执行。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不同的定子绕组结构的层数和槽数,将铜线依次排布到多个排线工装上;
S2:将排布好铜线的多个排线工装依次送至卷线机构;
S3:卷线机构将排线工装上排布的铜线依次卷至卷绕组件上,继而形成预设绕组结构;
S4:将预设绕组结构转移插入至定子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时,铜线的排布方式为:
S1:将3个A铜线和3个B铜线从右向左依次交替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A铜线的两个直线段间隔为6个铁芯槽,其中B铜线的两个直线段之间的间隔为4个铁芯槽;
S2:将36个C铜线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一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S3:将12个D铜线从右向左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D铜线排布完成后将36个E铜线按照从左向右的排布顺序依次交叠排布在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二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S4:按照D铜线和E铜线的排布方式,将F铜线和G铜线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其中所述G铜线的数量与C铜线数量相同;
S5:将12个H铜线逐个排布在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上,三次卷绕的排线工装排线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A铜线、B铜线、C铜线、D铜线、E铜线、F铜线和G铜线均为U型发卡铜线,所述H铜线为I型铜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定子绕组为6层48槽,卷线机构一次卷绕时,所述A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2槽,所述B铜线自第1层2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1层11槽,且A铜线和B铜线不存在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铜线自定子的第1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C铜线重叠,且重叠的C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1层和第2层,位于1槽-6槽的C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2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卷绕机构二次卷绕时D铜线自定子的第3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D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2层和3层,位于13槽-18槽的D铜线设置于定子的2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E铜线自第3层13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E铜线重叠,且重叠的E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3层和第4层,位于1槽-6槽的E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4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卷绕机构三次卷绕时F铜线自定子的第5层1槽开始被卷绕,其中位于7槽-12槽的F铜线重叠,且重叠部分位于定子的4层和5层,位于13槽-18槽的F铜线设置于定子的4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G铜线自第5层13槽开始被卷绕,并截止于第6层6槽,其中位于19槽-48槽的G铜线重叠,且重叠的G铜线分别位于定子的第5层和第6层,位于1槽-6槽的G铜线设置于定子的第6层,所述H铜线自第6层7槽开始卷绕,并截止于第6层18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机构包括设置于定子卷线设备上用于排布扁铜线的排线工装、用于对排布好的扁铜线进行卷绕的卷绕机构、扁铜线输送机构以及工装输送机构;
所述工装输送机构用于将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绕机构处;
所述扁铜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排线工装上排布的扁铜线输送至卷绕机构进行卷绕。
CN202310557049.6A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Active CN116526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7049.6A CN116526782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7049.6A CN116526782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782A true CN116526782A (zh) 2023-08-01
CN116526782B CN116526782B (zh) 2024-03-08

Family

ID=8739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7049.6A Active CN116526782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6782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8193A (ja) * 2000-03-09 2001-09-21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ステータにおけるボビン構造およびボビンへの巻線方法
CN1989681A (zh) * 2004-07-20 2007-06-27 伊尔莫泰克斯塔托马特销售有限公司 定子或转子绕组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地制造的定子或转子绕组
US20090013520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Winding method and winding device
CN102340189A (zh) * 2010-07-20 2012-02-01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
CN104319960A (zh) * 2014-10-28 2015-01-28 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铁芯绕线机
CN105226902A (zh) * 2014-07-01 2016-01-06 胜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发电机
CN105281509A (zh) * 2014-07-01 2016-01-27 胜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方法
CN107689719A (zh) * 2017-10-27 2018-02-13 合肥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自动插线结构
CN109510414A (zh) * 2018-12-29 2019-03-22 泉州市生辉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电枢自动插线机
CN110247528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 旋涡式气泵的加工方法
CN110266161A (zh) * 2019-07-04 2019-09-20 张习先 漆包线的数控绕线工艺
CN110957866A (zh) * 2019-12-09 2020-04-03 浙江龙芯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电枢绕组端部扁线扭弯装置
CN213402764U (zh) * 2020-10-30 2021-06-08 宁波菲仕运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矩形类铁芯的扁铜线半自动绕线机
CN114094730A (zh) * 2021-12-03 2022-02-25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结构、电机和电器设备
CN115765352A (zh) * 2022-09-07 2023-03-07 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扁铜线定子卷线设备
CN116073612A (zh) * 2023-01-17 2023-05-05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扁线绕组电机定子组件的绕制方法及扁线绕组电机
CN116111796A (zh) * 2022-12-12 2023-05-12 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发卡电机定子扁铜线抱紧机构
US20230378837A1 (en) * 2020-10-07 2023-11-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tator,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8193A (ja) * 2000-03-09 2001-09-21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ステータにおけるボビン構造およびボビンへの巻線方法
CN1989681A (zh) * 2004-07-20 2007-06-27 伊尔莫泰克斯塔托马特销售有限公司 定子或转子绕组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地制造的定子或转子绕组
US20090013520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Winding method and winding device
CN102340189A (zh) * 2010-07-20 2012-02-01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
CN105226902A (zh) * 2014-07-01 2016-01-06 胜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发电机
CN105281509A (zh) * 2014-07-01 2016-01-27 胜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方法
CN104319960A (zh) * 2014-10-28 2015-01-28 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铁芯绕线机
CN107689719A (zh) * 2017-10-27 2018-02-13 合肥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自动插线结构
CN109510414A (zh) * 2018-12-29 2019-03-22 泉州市生辉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电枢自动插线机
CN110247528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 旋涡式气泵的加工方法
CN110266161A (zh) * 2019-07-04 2019-09-20 张习先 漆包线的数控绕线工艺
CN110957866A (zh) * 2019-12-09 2020-04-03 浙江龙芯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电枢绕组端部扁线扭弯装置
US20230378837A1 (en) * 2020-10-07 2023-11-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tator,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213402764U (zh) * 2020-10-30 2021-06-08 宁波菲仕运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矩形类铁芯的扁铜线半自动绕线机
CN114094730A (zh) * 2021-12-03 2022-02-25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结构、电机和电器设备
CN115765352A (zh) * 2022-09-07 2023-03-07 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扁铜线定子卷线设备
CN116111796A (zh) * 2022-12-12 2023-05-12 跃科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发卡电机定子扁铜线抱紧机构
CN116073612A (zh) * 2023-01-17 2023-05-05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扁线绕组电机定子组件的绕制方法及扁线绕组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782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9298B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及方法
CN110601469A (zh) 多工位电机自动绕线机
CN209994249U (zh) 多工位电机自动绕线机
CN209805631U (zh) 插绝缘纸装置
CN110768489B (zh) 一种扁线发卡插入定子的装置和方法
CN111136444B (zh) 一种全自动转子轴芯的压入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6526782B (zh)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CN116566148B (zh)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CN212553874U (zh) 一种电芯夹持装置
CN116526780B (zh) 一种卷绕效果好的扁铜线定子卷线设备
CN108429413B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立式扭头机
CN112567606A (zh) 用于形成绕组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14487612A (zh) 一种互感器磁芯加工用批量检测定位装置
CN210380595U (zh) 电机绕线组拉线装置
CN211701791U (zh) 一种双工位红钢纸插纸机
CN116633103B (zh) 一种定子扁线2d折弯机构
CN220421620U (zh) 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及运用该机构的多轴绕线机
CN114530294B (zh) 方便绕线辊更换的电缆生产用管绞机
CN219204318U (zh) 一种转子铁芯插磁钢设备
CN116054508A (zh) 铁芯拼圆设备及其拼圆方法
CN219852665U (zh) 一体式自动上料切管机
CN220596058U (zh) 一种齿轮齿条移载装置
CN218433656U (zh) 用于波纹管钢管的两端扩孔装置
CN220984345U (zh)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CN217553098U (zh) 吹瓶机瓶坯分距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