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5471A -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5471A
CN116495471A CN202310746433.0A CN202310746433A CN116495471A CN 116495471 A CN116495471 A CN 116495471A CN 202310746433 A CN202310746433 A CN 202310746433A CN 116495471 A CN116495471 A CN 116495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ilicon rod
single crystal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64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95471B (zh
Inventor
陈志军
李林东
陈伟
卢亮
丁云飞
吴超慧
张鹏
毛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64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5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5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95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5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14Articles of special size, shape or weigh
    • B65G2201/0217Elong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本发明涉及单晶硅棒领域,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接有扶手;所述连接柱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框架;通过设置横向移动的第一夹板与竖向移动的第二夹板,在对单晶硅棒夹持时,可通过横向移动第一夹板与竖向移动第二夹板来调节对不同尺寸的单晶硅棒的夹持,其次利用第一夹板底部设置的尖端,可实现对相邻两个紧贴的单晶硅棒之间缝隙的扩张,使得第一夹板更易于伸入,从而便于对单晶硅棒的中部进行夹持,且在第一夹板移动时,拉扯拉绳,配合拉绳的拉力,实现将尖端收缩在第一夹板内,避免尖端对夹持组件的移动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棒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单晶硅棒是制造单晶硅片的原材料,单晶硅棒在拉出成型后,被转移至加工位置,按照单晶硅片加工类型分为IC级单晶硅片与光伏单晶硅片,其中IC级单晶硅片加工需要外圆磨削加工及切片;而光伏单晶硅片加工则需要切方后再切片。
对于加工单晶硅片,均需要对单晶硅棒进行加工,包括去头、去尾以及切断;切断后的单晶硅棒包括方状结构和柱状结构两种形态,随后在进行切片时,需要采用气动机械臂将切断后的单晶硅棒放置在加工平台上进行切片;其中机械臂在对不同构造的单晶硅棒进行夹持时,采用两个或一个由气缸驱动的夹板移动,来对单晶硅棒的两端或中部进行夹持,从而将其夹紧,再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机械臂转移至待加工工装上进行切片处理。
上述加工过程中,针对于单晶硅棒的转移,主要以机械臂配合人工实现,现有的机械臂在夹持单晶硅棒时,需要将两个夹板分别放置在单晶硅棒的两端或是中部两侧,但是无硅棒生产能力的纯加工企业中,只能从其他公司购买硅棒,硅棒在运输至纯加工企业中时,处于堆叠紧密的状态,使用机械臂夹持堆叠的硅棒时,由于相邻单晶硅棒间空隙较小,机械臂上的两个夹板没有足够的空间伸入单晶硅棒中部两侧,且夹持单晶硅棒的两端时,由于单晶硅棒材质硬而脆,在油缸压力控制失误的情况下,易产生单晶硅棒端部崩边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接有扶手;所述连接柱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框架;所述底框架相邻于连接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底框架上对立于第二夹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底框架中固接有推送气缸,且推送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夹板的顶部固接;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用于夹紧单晶硅棒;所述第一夹板的底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尖端;所述尖端用于挤压相邻贴合的两个单晶硅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架底部固接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限位滑轨;所述第一夹板两侧对应固接有两个侧连接架;所述侧连接架的顶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限位滑轨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底框架的顶部固接有顶封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端设置为三角块结构,且尖端朝下;所述尖端的顶部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连接在第一夹板内;所述连杆的顶部固接有拉绳,且拉绳竖向贯穿第一夹板顶面;两个所述侧连接架上远离于第一夹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上固接有第二转轮;所述拉绳顶部贯穿第一夹板,且经第二转轮绕卷后反向固接在底框架上对应于第一夹板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板内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收纳腔、活动腔以及贯穿孔;所述收纳腔、活动腔以及贯穿孔连通;所述尖端竖向活动连接在收纳腔内;所述连杆贯穿在收纳腔与活动腔内;所述连杆上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尖端顶面与收纳腔内顶面;所述拉绳贯穿活动腔,且处于贯穿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架上对应于第一夹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面中部固接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推送气缸输出端固接;所述底框架上对应于第一夹板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拉绳反向经第一转轮绕卷后固接于底框架上;所述拉绳于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上呈S型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架上对应于第二夹板的一侧固接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与第二夹板竖向滑动配合 ;所述底框架上远离于第二夹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顶部铰接有连臂;所述连臂一端与第二夹板铰接,且另一端经连接块铰接,且连接块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侧连接架的外侧固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与连臂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底部经丝杆螺纹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用于缓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固定板朝向于连接柱的一侧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连接柱;所述传动轴远离于夹持组件的一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连接柱的中部经隔板固接有旋转气缸,且旋转气缸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的两侧经轴铰接有辅助拉手;所述辅助拉手设置两个,且对称布置在扶手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用于控制推送气缸与旋转气缸启闭。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横向移动的第一夹板与竖向移动的第二夹板,在对单晶硅棒夹持时,可通过横向移动第一夹板与竖向移动第二夹板来调节对不同尺寸的单晶硅棒的夹持,其次利用第一夹板底部设置的尖端,可实现对相邻两个紧贴的单晶硅棒之间缝隙的扩张,使得第一夹板更易于伸入,从而便于对单晶硅棒的中部进行夹持,且在第一夹板移动时,拉扯拉绳,配合拉绳的拉力,实现将尖端收缩在第一夹板内,避免尖端对夹持组件的移动产生影响。
本发明通过设置侧连接架与抵板,在第一夹板朝向第二夹板移动过程中,可利用抵板与连臂接触,并通过底板挤压连臂,使得连臂向上偏转,由于连臂的一端仅进行水平滑动,而连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板连接,则在连臂向上偏转时,会带动第二夹板向上位移,即在对小尺寸单晶硅棒进行夹持时,可通过第二夹板向上位移,对小尺寸单晶硅棒施加较大的压力,实现对小尺寸单晶硅棒的稳定夹持。
本发明通过在扶手上设置辅助拉手,可经过形变,使得辅助拉手向下延伸一定长度,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对高处的单晶硅棒夹持时,需要始终保持手臂高抬的动作,减轻操作人员工作负担,避免消耗过多体力。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夹板与拉绳、尖端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仰视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中辅助拉手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辅助拉手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柱;11、扶手;12、控制器;13、辅助拉手;14、连接架;15、橡胶垫;16、旋转气缸;17、第一锥齿轮;21、顶封板;22、底框架;23、第一滑槽;24、侧固定板;25、传动轴;26、第二锥齿轮;27、推送气缸;28、第一转轮;29、限位滑轨;3、第一夹板;31、尖端;311、连杆;312、弹簧;32、侧连接架;33、抵板;34、拉绳;35、转轴;36、第二转轮;37、贯穿孔;38、活动腔;39、收纳腔;4、第二夹板;41、连臂;5、单晶硅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包括连接柱1;所述连接柱1上固接有扶手11;所述连接柱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框架22;所述底框架22相邻于连接柱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板4;所述底框架22上对立于第二夹板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板3;所述底框架22中固接有推送气缸27,且推送气缸27的输出端与第一夹板3的顶部固接;所述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用于夹紧单晶硅棒5;所述第一夹板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尖端31;所述尖端31用于挤压相邻贴合的两个单晶硅棒5。连接柱1即为现有技术中机械臂的活动轴,在连接柱1上设置的扶手11可供操作人员握持,在对处于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单晶硅棒5夹持时,需要借助扶手11移动夹持组件和连接柱1,在对单晶硅棒5进行夹持时,由于夹持单晶硅棒5的两端时,易在油缸压力控制失误的情况下,导致夹持组件对单晶硅棒5两端施加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单晶硅棒5两端崩边的风险,因此选择夹持单晶硅棒5的中部两侧,有利于减小因压力控制而产生的单晶硅棒5边缘崩边的情况发生,其次使用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夹持单晶硅棒5,第一夹板3可在推送气缸27的带动下朝向第二夹板4一侧移动,使得处于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之间的单晶硅棒5能够被夹持紧密,同时,为了应对堆叠紧密的相邻单晶硅棒5中部缝隙较小,难以将第一夹板3放入缝隙中实现夹持效果,在第一夹板3的底部设置伸缩组件,且通过尖端31接触缝隙较小的两个相邻的单晶硅棒5,在尖端31向下挤压时,可借助尖端31的斜面使得两个相邻的单晶硅棒5间产生较大的空隙,以此满足第一夹板3伸入相邻的两个单晶硅棒5之间,从而配合推送气缸27与第二夹板4,可实现对堆叠紧密的单晶硅棒5的夹持。
参照图5所示,所述底框架22底部固接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限位滑轨29;所述第一夹板3两侧对应固接有两个侧连接架32;所述侧连接架32的顶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限位滑轨29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底框架22的顶部固接有顶封板21。为了实现第一夹板3在推送气缸27的带动下,能够平稳的滑动,利用侧连接架32上的滑块与限位滑轨29滑动配合,在推送气缸27启动输出时,能够带动第一夹板3横向滑动,并使得滑块横向滑动在限位滑轨29内,通过推送气缸27与第一夹板3的连接,配合滑块与限位滑轨29的连接,使得第一夹板3移动时保持稳定。
参照图3至图6所示,所述尖端31设置为三角块结构,且尖端31朝下;所述尖端31的顶部固接有连杆311;所述连杆311贯穿连接在第一夹板3内;所述连杆311的顶部固接有拉绳34,且拉绳34竖向贯穿第一夹板3顶面;两个所述侧连接架32上远离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35,且转轴35上固接有第二转轮36;所述拉绳34顶部贯穿第一夹板3,且经第二转轮36绕卷后反向固接在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为了应对堆叠放置的单晶硅棒5,设置尖端31与堆叠放置的相邻单晶硅棒5之间的缝隙接触,可通过三角块结构的尖端31,破开小缝隙的相邻两个单晶硅棒5,并使其之间的缝隙扩大,以满足第一夹板3伸入;其中,在切片加工之前,单晶硅棒5已进行切方或是外圆加工操作,针对圆柱形结构的单晶硅棒5,尖端31能轻易的扩大相邻紧贴的两个单晶硅棒5,针对于方状的单晶硅棒5,由于加工工艺限制,切方后的单晶硅棒5,其四角仍保留圆弧段,因此即使相邻平面紧贴,其四个角的位置仍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尖端31插入,从而完成对相邻紧贴的两个单晶硅棒5之间缝隙的扩张;连杆311竖向固接在尖端31表面,可在尖端31活动时,保持尖端31垂向位移,且拉绳34用于连接连杆311与尖端31,可通过经第二转轮36绕卷后的拉绳34的收缩将连杆311、尖端31拉入第一夹板3内,避免尖端31与第一夹板3组合长度过长,而在转移过程中,对夹持组件造成阻碍,因此在完成对相邻紧贴的两个单晶硅棒5之间缝隙的扩张后,尖端31需要收缩在第一夹板3内,通过设置拉绳34,可在第一夹板3移动时,对处于第一夹板3内的拉绳34起到拉扯的效果,并通过拉绳34,将尖端31提起并收缩在第一夹板3内。
参照图6至图8所示,第一夹板3内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收纳腔39、活动腔38以及贯穿孔37;所述收纳腔39、活动腔38以及贯穿孔37连通;所述尖端31竖向活动连接在收纳腔39内;所述连杆311贯穿在收纳腔39与活动腔38内;所述连杆311上套接有弹簧312,且弹簧312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尖端31顶面与收纳腔39内顶面;所述拉绳34贯穿活动腔38,且处于贯穿孔37内。连杆311、尖端31在拉绳34的带动下,会依次收缩在收纳腔39以及活动腔38内,同时拉绳34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贯穿孔37内,利用贯穿孔37,对拉绳3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连杆311受到拉绳34拉力而向上收缩在活动腔38内时,弹簧312会受到尖端31顶面的挤压而产生压缩,同时产生较大的弹性势能,在第一夹板3夹持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弹簧312所受到的压力始终存在,且弹性势能始终存在,同时尖端31也始终位于收纳腔39内,方便抬起被夹持的单晶硅棒5和释放单晶硅棒5至加工工装上。
参照图4、图6所示,所述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夹板3的顶面中部固接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推送气缸27输出端固接;所述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28;所述拉绳34反向经第一转轮28绕卷后固接于底框架22上;所述拉绳34于第一转轮28、第二转轮36上呈S型布置。第一夹板3在推送气缸27带动下会产生横向的滑动,通过设置第二滑槽,使得第一夹板3上的连接部能够在底框架22上滑动一定的距离,其次在底框架22上的端部设置第一转轮28,拉绳34的中部绕卷在第一转轮28上,起到引导的效果,将拉绳34与第一转轮28、第二转轮36上布置为S型结构,可实现在第一夹板3朝向第二夹板4一侧移动时,位于第一夹板3内的拉绳34长度缩短,且对尖端31、连杆311产生向上的拉力,使得尖端31能够收纳在收纳腔39内,即在第一夹板3移动,并于第二夹板4共同夹持住单晶硅棒5时,尖端31会向上收缩在收纳腔39内,且收缩的高度根据第一夹板3的移动距离相关联。
参照图3至图5所示,所述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二夹板4的一侧固接有侧固定板24;所述侧固定板24与第二夹板4竖向滑动配合 ;所述底框架22上远离于第二夹板4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23;所述第二夹板4的两侧顶部铰接有连臂41;所述连臂41一端与第二夹板4铰接,且另一端经连接块铰接,且连接块与第一滑槽23滑动配合;所述侧连接架32的外侧固接有抵板33;所述抵板33与连臂41对应。侧固定板24与第二夹板4竖向滑动连接,侧固定板24上开设限位槽,且在第二夹板4上设置限位杆,可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的配合,来实现第二夹板4与侧固定板24的滑动,当第一夹板3朝向第二夹板4移动时,由于第二夹板4在横向上不产生位移,因此在第一夹板3靠近第二夹板4时,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的间距逐渐缩小,能够适应对不同直径的单晶硅棒5的夹持,且在第一夹板3移动时,第一夹板3两侧的侧连接架32也随之滑动,并通过抵板33与连臂41接触,抵板33继续滑动后将对连臂41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从而使得连臂41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夹板4向上抬起,当第一夹板3朝向第二夹板4位移距离较大时,说明单晶硅棒5的直径尺寸较小,由于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均设有下弯折,在第二夹板4向上移动后,可使下弯折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对小尺寸单晶硅棒的底部进行承托,因此通过连臂41带动第二夹板4向上位移部分,有利于提高对小尺寸单晶硅棒5的夹持效果,便于夹紧小尺寸单晶硅棒5。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所述连接柱1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架14;所述连接架14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架14的底部经丝杆螺纹连接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用于缓冲。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所述侧固定板24朝向于连接柱1的一侧固接有传动轴25;所述传动轴25贯穿连接柱1;所述传动轴25远离于夹持组件的一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6;所述连接柱1的中部经隔板固接有旋转气缸16,且旋转气缸16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26啮合。侧固定板24上的传动轴25与旋转气缸16的输出端联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26的布置,可在旋转气缸16输出时,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26的啮合,来实现与第二锥齿轮26固接的传动轴25的转动,由于传动轴25通过固定板与夹持组件固接,进而可实现夹持组件的运行,将旋转气缸16的输出设置为90°旋转,即可实现该夹持组件的多功能夹持组件,包括对横向放置的单晶硅棒5的夹持,以及竖向放置的单晶硅棒5的夹持。
参照图8至图9所示,所述扶手11的两侧经轴铰接有辅助拉手13;所述辅助拉手13设置两个,且对称布置在扶手11上。针对纯加工企业,购买的单晶硅棒5一般堆叠放置,因此在对最顶部的单晶硅棒5进行夹取时,操作人员需要握持扶手11,将夹持组件抬高,并在视角受限或是无视角的情况下实现对单晶硅棒5的夹持,耗时较长,且持续保持手臂高抬的动作,应对该种情况时,传统的气动机械臂夹取效率较低,且存在局限性,加快了操作人员体力消耗,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体力小消耗,在扶手11上设置辅助拉手13,可经过形变,使得辅助拉手13向下延伸一定长度,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对高处的单晶硅棒5夹持时,需要始终保持手臂高抬的动作。
参照图2所示,所述扶手11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12,且控制器12用于控制推送气缸27与旋转气缸16启闭。
工作原理:由于现有技术中,针对于单晶硅棒的转移,主要以机械臂配合人工实现,现有的机械臂在夹持单晶硅棒时,需要将两个夹板分别放置在单晶硅棒的两端或是中部两侧,但是无硅棒生产能力的纯加工企业中,只能从其他公司购买硅棒,硅棒在运输至纯加工企业中时,处于堆叠紧密的状态,使用机械臂夹持堆叠的硅棒时,由于相邻单晶硅棒间空隙较小,机械臂上的两个夹板没有足够的空间伸入单晶硅棒中部两侧,且夹持单晶硅棒的两端时,由于单晶硅棒材质硬而脆,在油缸压力控制失误的情况下,易产生单晶硅棒端部崩边的风险;为了适应对堆叠而导致相邻单晶硅棒紧贴的单晶硅棒的夹持,该装置在使用时,在对处于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单晶硅棒5夹持时,需要借助扶手11移动夹持组件和连接柱1,在对单晶硅棒5进行夹持时,由于夹持单晶硅棒5的两端时,易在油缸压力控制失误的情况下,导致夹持组件对单晶硅棒5两端施加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单晶硅棒5两端崩边的风险,因此选择夹持单晶硅棒5的中部两侧,有利于减小因压力控制而产生的单晶硅棒5边缘崩边的情况发生,其次使用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夹持单晶硅棒5,第一夹板3可在推送气缸27的带动下朝向第二夹板4一侧移动,使得处于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之间的单晶硅棒5能够被夹持紧密,同时,为了应对堆叠紧密的相邻单晶硅棒5中部缝隙较小,难以将第一夹板3放入缝隙中实现夹持效果,在第一夹板3的底部设置伸缩组件,且通过尖端31接触缝隙较小的两个相邻的单晶硅棒5,在尖端31向下挤压时,可借助尖端31的斜面使得两个相邻的单晶硅棒5间产生较大的空隙,以此满足第一夹板3伸入相邻的两个单晶硅棒5之间,从而配合推送气缸27与第二夹板4,可实现对堆叠紧密的单晶硅棒5的夹持。
由于在切片加工之前,单晶硅棒5已进行切方或是外圆加工操作,针对圆柱形结构的单晶硅棒5,尖端31能轻易的扩大相邻紧贴的两个单晶硅棒5,针对于方状的单晶硅棒5,由于加工工艺限制,切方后的单晶硅棒5,其四角仍保留圆弧段,因此即使相邻平面紧贴,其四个角的位置仍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尖端31插入,从而完成对相邻紧贴的两个单晶硅棒5之间缝隙的扩张;连杆311竖向固接在尖端31表面,可在尖端31活动时,保持尖端31垂向位移,且拉绳34用于连接连杆311与尖端31,可通过经第二转轮36绕卷后的拉绳34的收缩将连杆311、尖端31拉入第一夹板3内,避免尖端31与第一夹板3组合长度过长,而在转移过程中,对夹持组件造成阻碍,因此在完成对相邻紧贴的两个单晶硅棒5之间缝隙的扩张后,尖端31需要收缩在第一夹板3内,通过设置拉绳34,可在第一夹板3移动时,对处于第一夹板3内的拉绳34起到拉扯的效果,并通过拉绳34,将尖端31提起并收缩在第一夹板3内,第一夹板3在推送气缸27带动下会产生横向的滑动,通过设置第二滑槽,使得第一夹板3上的连接部能够在底框架22上滑动一定的距离,其次在底框架22上的端部设置第一转轮28,拉绳34的中部绕卷在第一转轮28上,起到引导的效果,将拉绳34与第一转轮28、第二转轮36上布置为S型结构,可实现在第一夹板3朝向第二夹板4一侧移动时,位于第一夹板3内的拉绳34长度缩短,且对尖端31、连杆311产生向上的拉力,使得尖端31能够收纳在收纳腔39内,即在第一夹板3移动,并于第二夹板4共同夹持住单晶硅棒5时,尖端31会向上收缩在收纳腔39内,且收缩的高度根据第一夹板3的移动距离相关联;
此外,连杆311、尖端31在拉绳34的带动下,会依次收缩在收纳腔39以及活动腔38内,同时拉绳34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贯穿孔37内,利用贯穿孔37,对拉绳3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连杆311受到拉绳34拉力而向上收缩在活动腔38内时,弹簧312会受到尖端31顶面的挤压而产生压缩,同时产生较大的弹性势能,在第一夹板3夹持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弹簧312所受到的压力始终存在,且弹性势能始终存在,同时尖端31也始终位于收纳腔39内,方便抬起被夹持的单晶硅棒5和释放单晶硅棒5至加工工装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1);所述连接柱(1)上固接有扶手(11);所述连接柱(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框架(22);所述底框架(22)相邻于连接柱(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板(4);所述底框架(22)上对立于第二夹板(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板(3);所述底框架(22)中固接有推送气缸(27),且推送气缸(27)的输出端与第一夹板(3)的顶部固接;所述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用于夹紧单晶硅棒(5);所述第一夹板(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尖端(31);所述尖端(31)用于挤压相邻贴合的两个单晶硅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22)底部固接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限位滑轨(29);所述第一夹板(3)两侧对应固接有两个侧连接架(32);所述侧连接架(32)的顶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限位滑轨(29)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底框架(22)的顶部固接有顶封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31)设置为三角块结构,且尖端(31)朝下;所述尖端(31)的顶部固接有连杆(311);所述连杆(311)贯穿连接在第一夹板(3)内;所述连杆(311)的顶部固接有拉绳(34),且拉绳(34)竖向贯穿第一夹板(3)顶面;两个所述侧连接架(32)上远离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35),且转轴(35)上固接有第二转轮(36);所述拉绳(34)顶部贯穿第一夹板(3),且经第二转轮(36)绕卷后反向固接在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3)内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收纳腔(39)、活动腔(38)以及贯穿孔(37);所述收纳腔(39)、活动腔(38)以及贯穿孔(37)连通;所述尖端(31)竖向活动连接在收纳腔(39)内;所述连杆(311)贯穿在收纳腔(39)与活动腔(38)内;所述连杆(311)上套接有弹簧(312),且弹簧(312)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尖端(31)顶面与收纳腔(39)内顶面;所述拉绳(34)贯穿活动腔(38),且处于贯穿孔(3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夹板(3)的顶面中部固接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推送气缸(27)输出端固接;所述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一夹板(3)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28);所述拉绳(34)反向经第一转轮(28)绕卷后固接于底框架(22)上;所述拉绳(34)于第一转轮(28)、第二转轮(36)上呈S型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22)上对应于第二夹板(4)的一侧固接有侧固定板(24);所述侧固定板(24)与第二夹板(4)竖向滑动配合 ;所述底框架(22)上远离于第二夹板(4)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23);所述第二夹板(4)的两侧顶部铰接有连臂(41);所述连臂(41)一端与第二夹板(4)铰接,且另一端经连接块铰接,且连接块与第一滑槽(23)滑动配合;所述侧连接架(32)的外侧固接有抵板(33);所述抵板(33)与连臂(4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架(14);所述连接架(14)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架(14)的底部经丝杆螺纹连接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用于缓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板(24)朝向于连接柱(1)的一侧固接有传动轴(25);所述传动轴(25)贯穿连接柱(1);所述传动轴(25)远离于夹持组件的一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6);所述连接柱(1)的中部经隔板固接有旋转气缸(16),且旋转气缸(16)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26)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1)的两侧经轴铰接有辅助拉手(13);所述辅助拉手(13)设置两个,且对称布置在扶手(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1)的中部设置有控制器(12),且控制器(12)用于控制推送气缸(27)与旋转气缸(16)启闭。
CN202310746433.0A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Active CN116495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6433.0A CN116495471B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6433.0A CN116495471B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5471A true CN116495471A (zh) 2023-07-28
CN116495471B CN116495471B (zh) 2023-09-01

Family

ID=87320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6433.0A Active CN116495471B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547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7332A1 (de) * 1988-12-31 1990-07-05 System Gmbh Greifvorrichtung
DE29505986U1 (de) * 1995-04-06 1995-06-01 Rsl Logistik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Lösen verhedderter Haken
JPH11100291A (ja) * 1997-09-25 1999-04-13 Komatsu Electron Metals Co Ltd 単結晶保持装置
CN108407119A (zh) * 2018-05-14 2018-08-17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加工装置
CN109397563A (zh) * 2018-11-16 2019-03-01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开方机
CN209240276U (zh) * 2018-08-01 2019-08-13 内蒙古赛宝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生产用硅棒夹持固定装置
CN209350633U (zh) * 2018-11-16 2019-09-06 宇泽(江西)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切片装置
CN209580130U (zh) * 2018-12-26 2019-11-05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装夹装置
CN214213487U (zh) * 2020-09-09 2021-09-17 天津锋铠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用夹持装置
CN216996634U (zh) * 2022-01-28 2022-07-19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单晶硅上料转运装置
CN217264642U (zh) * 2022-02-24 2022-08-23 武汉利德奥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堆垛机的物料夹持装置
CN116119368A (zh) * 2021-11-16 2023-05-16 深圳市宏盛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生产线托盘自动堆垛机及堆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7332A1 (de) * 1988-12-31 1990-07-05 System Gmbh Greifvorrichtung
DE29505986U1 (de) * 1995-04-06 1995-06-01 Rsl Logistik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Lösen verhedderter Haken
JPH11100291A (ja) * 1997-09-25 1999-04-13 Komatsu Electron Metals Co Ltd 単結晶保持装置
CN108407119A (zh) * 2018-05-14 2018-08-17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加工装置
CN209240276U (zh) * 2018-08-01 2019-08-13 内蒙古赛宝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生产用硅棒夹持固定装置
CN109397563A (zh) * 2018-11-16 2019-03-01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开方机
CN209350633U (zh) * 2018-11-16 2019-09-06 宇泽(江西)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切片装置
CN209580130U (zh) * 2018-12-26 2019-11-05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装夹装置
CN214213487U (zh) * 2020-09-09 2021-09-17 天津锋铠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硅棒用夹持装置
CN116119368A (zh) * 2021-11-16 2023-05-16 深圳市宏盛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生产线托盘自动堆垛机及堆垛方法
CN216996634U (zh) * 2022-01-28 2022-07-19 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单晶硅上料转运装置
CN217264642U (zh) * 2022-02-24 2022-08-23 武汉利德奥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堆垛机的物料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5471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8745U (zh) 一种稳固抓取的机器人抓手
CN206509700U (zh) 一种旋转升料装置
CN112060124A (zh) 一种用于码垛搬运的机械爪
CN106629024A (zh) 一种产品抓取及转移机构
CN112794058A (zh) 一种可翻转板状物料的码垛机
CN210655188U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移载装置
CN116495471B (zh) 一种单晶硅棒转移运输装置
CN110281258B (zh) 一种取卸料用机械手
CN116588702B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码垛机械手及其码垛方法
CN112591438B (zh) 一种砖坯分缝方法
CN213894354U (zh) 一种砖坯分缝设备
CN217172336U (zh) 一种可变距型胶暗箱治具
CN215753288U (zh) 一种牛奶包装盒自动抓取装置
CN214086695U (zh) 一种全自动龙门架码垛机
CN218057525U (zh) 一种智能码垛机器人的码垛夹具
CN219563131U (zh) 一种高效机械手抓手
CN220664771U (zh) 一种液压升降装置
CN219409105U (zh) 一种可移动式升降台
CN219708519U (zh) 一种船舶货物码堆装置
CN220886118U (zh) 一种抽取式托盘码垛机及码垛系统
CN220946097U (zh) 边皮分离装置及边皮切割设备
CN219636544U (zh) 纸箱抓取装置
CN218507126U (zh) 一种板材移送设备
CN220334071U (zh) 一种多功能码垛机器人抓手
CN219769962U (zh) 一种易下料的转运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