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0313A -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0313A
CN116490313A CN202180074600.0A CN202180074600A CN116490313A CN 116490313 A CN116490313 A CN 116490313A CN 202180074600 A CN202180074600 A CN 202180074600A CN 116490313 A CN116490313 A CN 116490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workpiece
machining
discharge
wir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46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舟久保龙希
西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490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0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4Apparatus for supplying current to working gap; 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14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 B23H7/20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for programme-control, e.g. adap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02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control, preventing short circuits or other abnormal dischar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10)具备:伺服控制器(38),其按照加工条件来控制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加工电流控制部(36),其控制使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以及加工条件设定部(32),其将正朝加工端面(40)靠近的情况下的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在判定为在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2条件。

Description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01-113419号公报中揭示了以下内容:在线放电加工机正在对线电极容易断线的部分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产生放电的时间间隔的偏差会增大。所谓线电极容易断线的部分,是被加工物的弯曲部、阶梯部、端面部等部分。因此,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113419号公报的线放电加工机中,在表示产生放电的时间间隔的偏差的方差值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以抑制线电极的断线的方式变更加工条件。
发明内容
在线电极正朝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即便线电极离加工端面还较远,有时也会单次性地产生放电。因此,产生放电的时间间隔的方差值变得比设定值大。在该情况下,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113419号公报揭示的技术中,即便线电极离加工端面还较远,也会以抑制线电极的断线的方式变更加工条件。但在线电极离加工端面还较远的情况下,不易发生线电极的断线。因此,日本专利特开2001-113419号公报揭示的技术无法恰当地设定加工条件。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恰当地设定加工条件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1形态为一种线放电加工机,其一边使线电极相对于被加工物作相对移动一边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被加工物的极间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具备:控制部,其按照加工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极间的电压;放电判定部,在为了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而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所述放电判定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极间的电压,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计数部,其对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加工条件设定部,其将正朝所述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的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在所述计数得到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1条件的第2条件。
本发明的第2形态为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线放电加工机一边使线电极相对于被加工物作相对移动一边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被加工物的极间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所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检测所述极间的电压的电压检测部,该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具备:第1加工条件设定步骤,将为了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而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的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第1控制步骤,按照所述第1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放电判定步骤,在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极间的电压,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计数步骤,对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第2加工条件设定步骤,在所述计数得到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1条件的第2条件;以及第2控制步骤,按照所述第2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
借助本发明,能更恰当地设定线放电加工机的加工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线放电加工机的构成图。
图2为表示控制装置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线电极朝工件的加工端面靠近,线电极从加工端面一边进行放电加工一边进入工件内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保留型芯未切的状态的工件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线电极朝工件的加工端面靠近,线电极从加工端面一边进行放电加工一边进入工件内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控制装置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控制装置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线放电加工机的构成]
图1为线放电加工机10的构成图。线放电加工机10一边使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被加工物)14作相对移动一边使线电极12与工件14的极间产生放电来进行加工。工件14设置在未图示的工作台上。伺服马达16使工作台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移动,由此使得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作相对移动。
除了具有伺服马达16以外,线放电加工机10还具有电压检测部18、放电感应电路20、主放电电路22、伺服放大器24以及控制装置26。
电压检测部18检测极间的电压(以下也记作极间电压)。放电感应电路20对极间施加放电感应电压而使极间产生放电。在极间产生了放电后,主放电电路22对线电极12供给加工电流作为对工件14进行加工的放电能量。伺服放大器24对伺服马达16供给驱动电力而使伺服马达16驱动。
控制装置26具有放电判定部28、计数部30、加工条件设定部32、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加工电流控制部36以及伺服控制器38。
放电判定部28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的判定是根据极间电压来进行。该判定每隔单位时间重复一次。计数部30对放电判定部28判定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
加工条件设定部32根据计数部30计数得到的次数来设定加工条件。加工条件是关于从主放电电路22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放电感应电路20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以及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各者的条件。
从主放电电路22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的大小与使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的大小相关。因此,设定从主放电电路22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也可以说是设定使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中,工作台上设置的工件14与工作台一起移动,由此使得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作相对移动。因此,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也可以说是工作台的移动速度。
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加工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根据指令值对极间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由此,以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周期对极间施加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放电感应电压。
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加工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根据指令值对极间供给加工电流。由此,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加工电流被供给至极间。加工电流控制部36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
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加工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加工条件设定部32中设定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伺服控制器38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
控制装置26具有未图示的具备运算处理装置及存储单元的计算机。运算处理装置例如具有中央处理装置(CPU)、微处理单元(MPU)等处理器以及由ROM、RAM等构成的存储器。存储单元例如为硬盘、固态驱动器(SSD)等。放电判定部28、计数部30、加工条件设定部32、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加工电流控制部36以及伺服控制器38是通过由运算处理装置执行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
[靠近处理]
图2为表示控制装置26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每当线电极12朝工件14的加工端面40(参考图3及图5)靠近时执行靠近处理。所谓加工端面40,表示工件14的加工开始时线电极12所靠近的工件14的表面。
在步骤S1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其后,转移至步骤S2。第1条件是关于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以及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各者的加工条件。
在步骤S2中,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以第1条件的周期对极间施加第1条件的放电感应电压。此外,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将第1条件的加工电流供给至线电极12。此外,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第1条件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其后,转移至步骤S3。持续执行该步骤S2的工序直至进行后文叙述的步骤S9的工序为止。
在步骤S3中,放电判定部28判定是否已经过单位时间。在已经过单位时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4,在尚未经过单位时间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3的工序。是否已经过单位时间的判定是根据以靠近处理的开始时间点以及步骤S3中上一次判定已经过单位时间的时间点当中较晚一方为基点的经过时间来进行。
在步骤S4中,放电判定部28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在产生了放电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5,在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3。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的判定例如是根据单位时间内的极间电压的平均值来进行。在单位时间内的极间电压的平均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
在步骤S5中,计数部30对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以下记作判定次数)进行递增。其后,转移至步骤S6。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的放电的次数不管是1次还是多次,判定次数都算作1次。
在步骤S6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对判定次数是否为规定次数以上进行判定。在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7,在判定次数不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3。
在步骤S7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判定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移动距离是否为规定距离以上。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是以步骤S6中判定为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时间点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加以测定。在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为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8,在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不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7的工序。
在步骤S8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2条件。其后,转移至步骤S9。第2条件是关于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以及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各者的加工条件。
对于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快的速度。进一步地,对于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第2条件被设定为比第1条件大的电流。对于施加至极间的放电感应电压,第2条件可与第1条件相同也可不同于第1条件。对于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第2条件可与第1条件相同也可不同于第1条件。
在针对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而将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快的速度的情况下,对于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第2条件可设定为与第1条件相同大小的电流。在针对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而将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大的电流的情况下,对于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第2条件可设定为与第1条件相同的速度。
在步骤S9中,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以第2条件的周期对极间施加第2条件的放电感应电压。此外,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将第2条件的加工电流供给至线电极12。此外,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第2条件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其后,结束靠近处理。靠近处理结束后,按照加工程序来进行工件14的放电加工。在靠近处理结束后也持续执行该步骤S9的工序直至进行加工条件的变更为止。
[作用效果]
图3为表示线电极12朝工件14的加工端面40靠近、线电极12从加工端面40一边进行放电加工一边进入工件14内的情形的示意图。
放电加工开始时以及放电加工刚开始后与放电加工开始前相比,极间的放电次数骤增。所谓放电加工开始时,是指借助线电极12与加工端面40之间产生的放电来去除掉加工端面40的表面的时间点。放电加工开始时以及放电加工刚开始后与放电加工开始前相比,线电极12的负荷增大,线电极12容易断线。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将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设定为第1条件。通过将加工电流设定为第1条件,与将加工电流设定成第2条件的情况相比,极间的放电能量变低。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中,将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设定为第1条件。通过将相对速度设定为第1条件,与将相对速度设定成第2条件的情况相比,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变慢。由此,从放电加工开始时到放电加工刚开始后能够抑制线电极12从加工端面40进入工件14内时的线电极12的断线。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中,在线电极12正朝加工端面40靠近的情况下,也将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设定为第1条件。由此,能够抑制线电极12从加工端面40开始进入工件14内时的线电极12的断线。
放电加工开始后一阵子,极间的放电次数的变动稳定下来,线电极12的负荷降低。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将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设定为第2条件。通过将加工电流设定为第2条件,与将加工电流设定成第1条件的情况相比,极间的放电能量升高。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将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设定为第2条件。通过将相对速度设定为第2条件,与将相对速度设定成第1条件的情况相比,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变快。由此,能够增加工件14的加工速度、缩短工件14的加工时间。
要兼顾加工时间的缩短与线电极12的断线的抑制,须在线电极12刚进入工件14内之后立即将加工条件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若在线电极12进入工件14内后一阵子将加工条件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则无法充分缩短加工时间。此外,若在线电极12进入工件14内之前将加工条件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则会频繁发生线电极12的断线。
线电极12是否进入工件14内的判定可以根据线电极12相对于加工端面40的位置来进行。但是,在极间施加有放电感应电压的状态下,在线电极12正靠近加工端面40的情况下,难以取得加工端面40的正确的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以判定为线电极12接近加工端面40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测量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在测量出的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达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线放电加工机10判定为线电极12进入工件14内,将加工条件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
当线电极12接近加工端面40时,会在极间产生放电。因此,通过监视极间有无放电,能够判定线电极12是否已接近加工端面40。但是,仅靠基于极间有无放电的判定,有时会进行错误的判定。
图4为表示保留凸模(型芯)42未切除的状态的工件14的示意图。对工件14进行切除保留加工,凸模(パンチ)42与凹模(ダイ)46在图4中虚线所示的切除保留部44处连接在一起。图5为表示线电极12朝工件14的加工端面40靠近、线电极12从加工端面40一边进行放电加工一边进入工件14内的情形的示意图。
要将凸模42从凹模46上切下,线电极12须像图5所示那样穿过已加工出来的加工槽48而靠近加工端面40。在该情况下,加工槽48两旁的工件14与线电极12接近,所以有时会在极间产生放电。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线电极12离加工端面40还较远,也容易误判定为线电极12已接近加工端面40。在发生了误判定的情况下,会在线电极12从加工端面40进入工件14内之前将加工条件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在加工条件为第2条件的情况下,与加工条件为第1条件的情况下相比,容易发生线电极12的断线。因此,在线电极12从加工端面40进入工件14内的情况下,电极12的断线恐怕会频发。
在线电极12正在通过加工槽48的情况下,即便极间产生了放电,放电的产生也是单次性的,不会连续产生放电。另一方面,在线电极12已接近加工端面40的情况下,会连续产生放电。
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不管是1次还是多次,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判定次数)都计作1次。在放电的产生为单次性的情况下,判定次数少。另一方面,在连续地产生放电的情况下,判定次数多。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中,在加工条件设定部32判定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移动距离是否为规定距离以上。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以判定为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时间点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进行测定。加工条件设定部32在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达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从第1条件切换到第2条件。由此,能够抑制线电极12的断线,并且能够增加工件14的加工速度,缩短工件14的加工时间。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相同。但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6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内容与第1实施方式的靠近处理的内容存在部分差异。
图6为表示控制装置26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每当线电极12朝工件14的加工端面40靠近时执行靠近处理。
在步骤S11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其后,转移至步骤S12。第1条件是关于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以及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各者的加工条件。
在步骤S12中,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以第1条件的周期对极间施加第1条件的放电感应电压。此外,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将第1条件的加工电流供给至线电极12。此外,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第1条件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其后,转移至步骤S13。持续执行该步骤S12的工序直至进行后文叙述的步骤S20的工序为止。
在步骤S13中,放电判定部28判定是否已经过单位时间。在已经过单位时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4,在尚未经过单位时间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3的工序。是否已经过单位时间的判定是根据以靠近处理的开始时间点以及步骤S13中上一次判定已经过单位时间的时间点当中较晚一方为基点的经过时间来进行。
在步骤S14中,放电判定部28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在产生了放电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5,在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6。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例如可以根据单位时间内的极间电压的平均值来进行判定。在单位时间内的极间电压的平均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
在步骤S15中,计数部30对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以下记作判定次数)进行递增。其后,转移至步骤S17。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情况下,即使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多次放电,判定次数都算作1次。
在步骤S16中,计数部30将判定次数重置。其后,返回至步骤S13。
在步骤S17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对判定次数是否为规定次数以上进行判定。在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8,在判定次数不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13。
在步骤S18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判定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移动距离是否为规定距离以上。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是以判定为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时间点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加以测定。在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为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9,在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不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8的工序。
在步骤S19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2条件。其后,转移至步骤S20。第2条件是关于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以及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各者的加工条件。
对于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快的速度。进而,对于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第2条件被设定为比第1条件大的电流。对于施加至极间的放电感应电压,第2条件可与第1条件相同也可不同于第1条件。对于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第2条件可与第1条件相同也可不同于第1条件。
在针对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而将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2条件快的速度的情况下,对于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第2条件可设定为与第1条件相同大小的电流。在针对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而将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大的电流的情况下,对于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第2条件可设定为与第1条件相同的速度。
在步骤S20中,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以第2条件的周期对极间施加第2条件的放电感应电压。此外,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将第2条件的加工电流供给至线电极12。此外,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第2条件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其后,结束靠近处理。在靠近处理结束后也持续执行该步骤S20的工序直至进行加工条件的变更为止。
[作用效果]
在线电极12正在通过加工槽48的情况下,即便极间产生了放电,放电的产生也是单次性的,不会连续产生放电。另一方面,在线电极12已接近加工端面40的情况下,会连续产生放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中,在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计数部30将判定次数重置。加工条件设定部32判定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移动距离是否为规定距离以上。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以连续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且该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时间点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进行测定。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达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加工条件设定部32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由此,能够增加工件14的加工速度,缩短工件14的加工时间。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相同。但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6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内容与第1实施方式的靠近处理的内容存在部分差异。
图7为表示控制装置26中进行的靠近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每当线电极12朝工件14的加工端面40靠近时执行靠近处理。
在步骤S31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其后,转移至步骤S32。第1条件是关于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以及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各者的加工条件。
在步骤S32中,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以第1条件的周期对极间施加第1条件的放电感应电压。此外,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将第1条件的加工电流供给至线电极12。此外,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第1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第1条件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其后,转移至步骤S33。持续执行该步骤S32的工序直至进行后文叙述的步骤S41的工序为止。
在步骤S33中,放电判定部28判定是否已经过单位时间。在已经过单位时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34,在尚未经过单位时间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33的工序。是否已经过单位时间的判定是根据以靠近处理的开始时间点以及步骤S33中上一次判定已经过单位时间的时间点当中较晚一方为基点的经过时间来进行。
在步骤S34中,放电判定部28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在产生了放电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35,在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33。在单位时间内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例如可以根据单位时间内的极间电压的平均值来进行判定,在单位时间内的极间电压的平均值为规定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
在步骤S35中,计数部30对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次数(以下记作判定次数)进行递增。其后,转移至步骤S36。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的情况下,即使是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多次放电的情况,判定次数都算作1次。
在步骤S36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对判定次数是否为规定次数以上进行判定。在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39,在判定次数不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计数部30判定是否已经过规定时间。在已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38,在尚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33。规定时间设定为比单位时间长的时间。是否已经过规定时间的判定是根据以靠近处理的开始时间点以及步骤S37中上一次判定已经过规定时间的时间点当中较晚一方的时间点为基点的经过时间来进行。
在步骤S38中,计数部30将判定次数重置。其后,返回至步骤S33。
在步骤S39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判定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移动距离是否为规定距离以上。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是以步骤S36中判定为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时间点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加以测定。在移动距离为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40,在移动距离不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39的工序。
在步骤S40中,加工条件设定部32将加工条件设定为第2条件。其后,转移至步骤S41。第2条件是关于对极间施加的放电感应电压、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以及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各者的加工条件。
对于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快的速度。进而,对于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第2条件被设定为比第1条件大的电流。对于施加至极间的放电感应电压,第2条件可与第1条件相同也可不同于第1条件。对于施加放电感应电压的周期,第2条件可与第1条件相同也可不同于第1条件。
在针对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而将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快的速度的情况下,对于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第2条件可设定为与第1条件相同大小的电流。在针对供给至线电极12的加工电流而将第2条件设定为比第1条件大的电流的情况下,对于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相对速度,第2条件可设定为与第1条件相同的速度。
在步骤S41中,放电感应电压控制部34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放电感应电路20。放电感应电路20以第2条件的周期对极间施加第2条件的放电感应电压。此外,加工电流控制部36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主放电电路22。主放电电路22将第2条件的加工电流供给至线电极12。此外,伺服控制器38将基于第2条件的指令值输出至伺服放大器24。伺服放大器24根据指令值将驱动电力供给至伺服马达16。由此,线电极12以第2条件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工件14而移动。其后,结束靠近处理。在靠近处理结束后也持续执行该步骤S41的工序直至进行加工条件的变更为止。
[作用效果]
在线电极12正在通过加工槽48的情况下,即便极间产生了放电,放电的产生也是单次性的,不会连续产生放电。另一方面,在线电极12已接近加工端面40的情况下,会连续产生放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中,即便经过规定时间,在判定次数不达规定次数的情况下,计数部30也会将判定次数重置。加工条件设定部32判定线电极12相对于工件14的移动距离是否为规定距离以上。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以持续判定在单位时间内极间产生了放电且该判定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时间点的线电极12的位置为基点来进行测定。线电极12的移动距离达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加工条件设定部32从第1条件切换为第2条件。由此,能够增加工件14的加工速度,缩短工件14的加工时间。
〔从实施方式获得的发明〕
下面记载能从上述实施方式掌握的发明。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10),其一边使线电极(12)相对于被加工物(14)作相对移动一边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被加工物的极间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10)具备:控制部(36、38),其按照加工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电压检测部(18),其检测所述极间的电压;放电判定部(28),在为了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而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40)靠近的情况下,所述放电判定部(28)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极间的电压,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计数部(30),其对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加工条件设定部(32),其将正朝所述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的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在所述计数得到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1条件的第2条件。
根据上文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可为,在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所述计数部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根据上文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可为,在从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的计数开始起已经过比所述单位时间长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计数部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根据上文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可为,所述第2条件是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比所述第1条件快的条件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比所述第1条件高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方法,所述线放电加工机(10)一边使线电极(12)相对于被加工物(14)作相对移动一边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被加工物的极间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其中,所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检测所述极间的电压的电压检测部(18),该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方法具备:第1加工条件设定步骤,将为了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而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40)靠近的情况下的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第1控制步骤,按照所述第1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放电判定步骤,在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极间的电压,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计数步骤,对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第2加工条件设定步骤,在所述计数得到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1条件的第2条件;以及第2控制步骤,按照所述第2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
根据上文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可为,在所述计数步骤中,在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根据上文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可为,在所述计数步骤中,在从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的计数开始起已经过比所述单位时间长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根据上文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可为,所述第2条件是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比所述第1条件快的条件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比所述第1条件高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

Claims (8)

1.一种线放电加工机(10),其一边使线电极(12)相对于被加工物(14)作相对移动一边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被加工物的极间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10)的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36、38),其按照加工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
电压检测部(18),其检测所述极间的电压;
放电判定部(28),在为了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而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40)靠近的情况下,所述放电判定部(28)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极间的电压,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
计数部(30),其对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加工条件设定部(32),其将正朝所述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的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在所述计数得到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1条件的第2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所述计数部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的计数开始起已经过比所述单位时间长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计数部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条件是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比所述第1条件快的条件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比所述第1条件高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
5.一种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方法,所述线放电加工机(10)一边使线电极(12)相对于被加工物(14)作相对移动一边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被加工物的极间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进行所述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该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检测所述极间的电压的电压检测部(18),
该线放电加工机(10)的控制方法具备:
第1加工条件设定步骤,将为了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而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端面(40)靠近的情况下的加工条件设定为第1条件;
第1控制步骤,按照所述第1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
放电判定步骤,在所述线电极正朝所述加工端面靠近的情况下,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极间的电压,每隔单位时间而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是否产生了放电;
计数步骤,对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
第2加工条件设定步骤,在所述计数得到的次数已达规定次数之后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移动距离已达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1条件的第2条件;以及
第2控制步骤,按照所述第2条件来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计数步骤中,在判定在所述单位时间内所述极间未产生放电的情况下,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计数步骤中,在从判定产生了放电的次数的计数开始起已经过比所述单位时间长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计数得到的次数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条件是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被加工物的相对速度比所述第1条件快的条件以及使所述极间产生的放电能量比所述第1条件高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
CN202180074600.0A 2020-11-06 2021-11-01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4903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5845 2020-11-06
JP2020-185845 2020-11-06
PCT/JP2021/040191 WO2022097597A1 (ja) 2020-11-06 2021-11-01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及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0313A true CN116490313A (zh) 2023-07-25

Family

ID=8145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4600.0A Pending CN116490313A (zh) 2020-11-06 2021-11-01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5697A1 (zh)
EP (1) EP4219054A1 (zh)
JP (1) JP7068565B1 (zh)
KR (1) KR20230073333A (zh)
CN (1) CN116490313A (zh)
TW (1) TW202218783A (zh)
WO (1) WO2022097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3890A1 (ja) * 2022-07-25 2024-02-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6425A (ja) * 1988-08-19 1990-10-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断線復帰方法
JP2722146B2 (ja) * 1991-10-11 1998-03-04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加工条件制御方法
JPH08197335A (ja) * 1995-01-27 1996-08-06 Fanuc Ltd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検出方法
JP4037017B2 (ja) 1999-10-18 2008-0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4159566B2 (ja) * 2004-06-02 2008-10-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JP5104330B2 (ja) 2008-01-16 2012-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5697A1 (en) 2023-12-21
JP7068565B1 (ja) 2022-05-16
JPWO2022097597A1 (zh) 2022-05-12
KR20230073333A (ko) 2023-05-25
TW202218783A (zh) 2022-05-16
WO2022097597A1 (ja) 2022-05-12
EP4219054A1 (en) 2023-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5263B2 (en)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operating with constant inter-pole distance
JPWO2010001472A1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及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JP5168352B2 (ja) 加工機における衝突検出装置及び衝突検出方法
CN116490313A (zh)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US10493547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device
CN116547097A (zh)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JPH0691435A (ja) 放電加工機及び放電加工方法
JP2658560B2 (ja) 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
JP2000153409A (ja) 放電加工機のジャンプ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2219760A1 (ja) 数値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20240184264A1 (en) Numerical contro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5968019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H0732218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H0790423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方法と装置
EP3643440B1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ethod
JP2976223B2 (ja) 加工機適応制御装置
JP5056907B2 (ja) 放電加工装置および放電加工方法
JPH0138614B2 (zh)
JPH0468084B2 (zh)
JPH0138615B2 (zh)
JPH04336918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送り速度の制御方法
JPS61125722A (ja) 放電加工装置
JPH0138616B2 (zh)
JPH01127227A (ja)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2014166652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