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6545A - 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6545A
CN116476545A CN202310087689.5A CN202310087689A CN116476545A CN 116476545 A CN116476545 A CN 116476545A CN 202310087689 A CN202310087689 A CN 202310087689A CN 116476545 A CN116476545 A CN 116476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election condition
selection
editing
selecte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76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濑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081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948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76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6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一种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及印刷装置,抑制在被印刷介质上印刷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作业中带给利用者的负担。编辑方法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使显示部(33)显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200),使选择条件能够切换,所述选择条件用于使编辑画面上的各个目标基于利用者的操作而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能够切换的选择条件可以包括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的组合,所述第一选择条件将全部自身区域包含在通过指定范围的操作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二选择条件将至少一部分自身区域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

Description

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主张以2022年1月2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2-008172号为基础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该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规定的应用中,在编辑目标的布局期间,利用者可以通过进行规定的选择操作,从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中选择期望的目标(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6-119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进行了鼠标拖动等用于选择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目标的选择操作时,印刷装置自身或信息处理装置将满足与选择操作建立了对应的选择条件的目标变更为表示处于被选择的状态的显示。然而,在现有的编辑处理中,选择条件是固定的。例如,与在编辑画面内指定范围的选择操作建立对应的选择条件一般被确定为将整体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目标、以及将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目标中的某一种。因此,如果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目标的数量增多,则难以仅通过预定的选择操作来选择期望的目标,增大了带给利用者的负担。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在被印刷介质上印刷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作业中带给利用者的负担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的编辑方法的特征在于,由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使显示部显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使选择条件能够切换,所述选择条件用于将所述编辑画面上的各个目标基于利用者的操作而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形态,能够抑制对在被印刷介质上印刷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作业中带给利用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组合利用的印刷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是概略地说明印刷装置内部的机构的图。
图3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编辑目标的布局的应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的第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全部且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一部分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8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一例中的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二例和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的第二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相同种类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其他种类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13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二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三例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15是说明在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显示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16是说明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显示有关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选择条件的第四例和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的第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对象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非对象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反转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
图21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三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组合利用的印刷装置的一例的图。图2是概略地说明印刷装置内部的机构的图。图2概略地示出了热敏式印刷装置中的沿着被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的机构。
图1所例示的印刷装置10能够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的印刷数据,进行向带状的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以及被印刷介质21的切割。信息处理装置1是能够执行与印刷装置10对应的专用的应用2的装置,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通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1和印刷装置10能够进行按照已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或者经由传输电缆的有线通信。
图1所例示的印刷装置10在由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2构成的装置框体内,设置有:安装部,安装供给被印刷介质21的盒(介质适配器);输送机构,输送被印刷介质21;印刷机构,进行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以及切割机构,切割被印刷介质21。另外,在装置框体内设置有控制输送机构、印刷机构以及切割机构的动作的控制电路等各种电子部件。第二构件(盖构件)12相对于第一构件11拆装自如,通过将第二构件12从第一构件11上拆下,能够将收纳有卷绕了被印刷介质21的辊20的盒(介质适配器)安装在装置框体内。如图2所例示,从辊20解下的被印刷介质21沿着穿过热敏头15和压印辊16之间的输送路径输送。热敏头15是印刷机构的一部分,向被印刷介质21施加热能。压印辊16是输送机构的一部分,沿着输送路径输送被印刷介质21。热敏头15和压印辊16构成为至少在输送被印刷介质21时夹持被印刷介质21。压印辊16例如能够进行向将被印刷介质21朝向输送路径的下游输送的方向的旋转(正转)、和向将被印刷介质21朝向输送路径的上游输送的方向的旋转(反转)。沿着输送路径被输送到下游侧的被印刷介质21从设置于第一构件11的排出口1101排出到印刷装置10的外部。
在基于印刷数据进行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时,印刷装置10首先以被印刷介质21的始端(输送路径下游侧的前端)成为图2所例示的出头位置的方式输送被印刷介质21。然后,印刷装置10一边使压印辊16正转来输送被印刷介质21,一边通过热敏头15进行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另外,印刷装置10例如能够在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结束后等规定的定时,通过第一切割器1701或第二切割器1702切割被印刷介质21。第一切割器1701是对被印刷介质21进行被称为全切割的切割的切割器,在全切割位置将被印刷介质21的整体切割而分割成两部分。第二切割器1702是对被印刷介质21进行被称为半切割的切割的切割器。第二切割器1702在半切割位置切割被印刷介质21。在被印刷介质21是具有粘接层及剥离纸的多层构造的粘接带型的介质的情况下,第二切割器1702对与半切割位置重合的被印刷介质21的半切割线处除了剥离纸以外的其他层进行切割。第二切割器1702也可以将与半切割位置重合的被印刷介质21的半切割线切割成为被切割的区间和未被切割的区间反复的针眼状。
如上所述,图1所例示的印刷装置10能够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的印刷数据,进行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切割。因此,图1所例示的印刷装置10省略了能够利用于印刷数据的制作的键盘。在图1所例示的印刷装置10的第一构件11的外表面上,配置有与印刷装置10的动作有关的操作按钮13以及显示灯14。操作按钮13例如包括进行电源的接通/断开的按钮、切换无线通信的种类(标准)的按钮以及进行再印刷的按钮。显示灯14例如包括表示电源的接通/断开的状态的灯、表示有效的无线通信的种类的灯以及通知错误的灯。
图3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图3的信息处理装置1和印刷装置10中的各框对功能结构进行了例示,如以下所述,与硬件结构建立了关联。
信息处理装置1包括控制部30、存储部31、输入部32、显示部33以及通信部34。控制部30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中可执行的各种动作。控制部30是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并且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31中的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的程序、各种应用程序来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由处理器执行的应用程序包括与印刷装置10协作的应用程序。
存储部31存储控制部30对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所能够利用的各种信息等。存储部31中例如能够存储作为控制部30的处理器执行的程序、以及在程序的执行中参照的数据、在程序的执行中生成的数据等。存储部31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可存取存储器)。存储部31也可以包括HDD(Hard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内置型的辅助存储装置。存储部31也可以包括存储卡、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
输入部32受理对信息处理装置1输入各种信息的操作。输入部32例如包括键盘、鼠标。显示部33显示与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有关的各种信息。显示部33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在信息处理装置1是平板型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输入部32及显示部33的组合也可以包括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上重合配置有数字转换器(digitizer)(位置检测器)的触摸面板显示器。
通信部34至少按照应用于印刷装置10的通信标准而与印刷装置10进行通信。通信部34例如包括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基于Wi-Fi(注册商标)以及BLE(Bluetooth LowEnergy,注册商标)等已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通信部34例如可以包括端子,该端子能够连接USB电缆等具有通用的连接器的传输电缆。
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不限于以上参照图3所述的结构,也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此外,图3所例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中的一个框不限于单个硬件,也可以是多个硬件的组合。例如,控制部30可以包括处理程序的CPU等第一处理器和控制显示部33的显示的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GPU(Graphics Processor Unit,图形处理单元)等第二处理器。此外,图3所例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中的多个框可以由单个硬件实现,也可以包括与一个框对应的硬件与另一个框的功能对应的硬件要素。
印刷装置10包括控制部40、存储部41、输入部42、显示部43、通信部44、检测部45、输送部46、印刷部47以及切割部48。控制部40对印刷装置10中能够实施的各种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40是CPU等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41中的OS的程序、与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相关联的各种程序来控制印刷装置10的动作。与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相关联的各种程序例如包括与信息处理装置1的通信有关的程序、基于印刷数据来控制输送部46、印刷部47以及切割部48的动作的程序。
存储部41存储能够利用于控制部40对印刷装置10的动作的控制的各种信息等。存储部41例如能够存储由作为控制部40的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在程序的执行期间参照的印刷数据等。存储部41包括ROM以及RAM。存储部41也可以包括存储卡、USB存储器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
输入部42受理向印刷装置10输入各种信息的操作。显示部43显示与信息处理装置1的动作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图1所例示的印刷装置10中,操作按钮13对应于输入部42,显示灯14对应于显示部43。此外,印刷装置10的输入部42例如也可以包括能够利用于输入印刷于被印刷介质21的字符等的键盘。另外,印刷装置10的显示部43例如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等能够显示字符信息的显示装置。
通信部44按照规定的通信标准与信息处理装置1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通信部44例如包括能够进行基于Wi-Fi及BLE等已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通信部44例如可以包括端子,该端子能够连接USB电缆等具有通用的连接器的传输电缆。
检测部45检测与被印刷介质21有关的各种信息。检测部45例如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收纳辊20的盒(介质适配器)是否被安装以及辊20(被印刷介质21)的宽度,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在输送路径上有无被印刷介质21。
输送部46按照来自控制部40的控制信号输送被印刷介质21。输送部46对应于上述的输送机构,包括压印辊16、用于使压印辊16旋转的电机以及取得表示被印刷介质21的输送量的信息的编码器。印刷部47按照来自控制部40的控制信号进行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印刷部47对应于上述的印刷机构,包括热敏头15、控制对热敏头15的发热元件施加的电流的控制电路、以及检测热敏头15的温度的热敏电阻。切割部48按照来自控制部40的控制信号,切割被印刷介质21。切割部48对应于上述的切割机构,包括第一切割器1701、第二切割器1702以及使各切割器动作的电机。
此外,印刷装置10并不限于以上参照图3所述的结构,也可以包括其他的结构。例如,印刷装置10的检测部45可以包括检测被印刷介质21的颜色的传感器、用于使被印刷介质21的前端移动到以上参照图2所述的出头位置的传感器。另外,印刷装置10也可以省略以上参照图3所述的结构中的几个。例如,印刷装置10的切割部48也可以省略对被印刷介质21进行半切割的第二切割器1702。另外,切割部48的切割器也可以是通过利用者按压规定的按钮而施加的外力进行动作来切割被印刷介质21的结构。
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能够执行用于制作印刷数据的应用程序。当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启动应用程序时,使显示部33显示能够对印刷于被印刷介质21的字符、图形等目标的布局进行编辑的编辑画面(显示画面)。
图4是表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的一例的图。图4所例示的编辑画面200作为应用的一个窗口(工作区域),显示于显示部33的整个显示区域或一部分显示区域。
编辑画面200包括菜单区域210、编辑区域220以及辅助信息区域230。在菜单区域210中,能够由应用执行的处理以能够通过键盘或鼠标的操作来指定的形态来显示。在菜单区域210中,显示有选择将作为目标之一的字符串以横写方式输入的处理的按钮211、选择以竖写方式输入的处理的按钮212等。在编辑区域220中显示表示被印刷介质21的介质区域221、以及印刷于被印刷介质21的字符或图形等目标。在辅助信息区域230中,显示表示介质区域221的尺寸的信息231、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等。
图4所例示的编辑区域220内的介质区域221显示了将印刷中使用的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时的输送方向(换言之,当图2的压印辊16正转时的输送方向)设为左方向。在该情况下,介质区域221的左边221a(及右边221b)的长度是印刷中使用的被印刷介质21的宽度,与辅助信息区域230的信息231中的标签宽度对应。标签宽度例如能够从印刷装置10所对应的被印刷介质21的宽度中选择,印刷装置10用于向被印刷介质21进行印刷。此外,介质区域221的左边221a至右边221b的距离是由印刷装置10进行向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而制作的标签(被印刷介质21的介质片)的长度,与辅助信息区域230的信息231中的标签长度对应。标签长度例如能够设定为印刷装置10所对应的最短长度以上的任意长度,印刷装置10用于向被印刷介质21进行印刷。标签长度能够通过例如使编辑区域220的滑块229沿着标尺移动或输入表示辅助信息区域230的信息231中的标签长度的数值来变更。
图4所例示的介质区域221内的虚线的矩形222表示由印刷装置10向被印刷介质21进行印刷时的能够印刷区域与设定在介质区域221的外周部的留白区域的边界。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利用者例如编辑字符、图形等目标的布局,使得目标收敛于由虚线的矩形222包围的能够印刷区域内。
图5是表示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的第一例的图。图5示出了部分区域220P,该部分区域220P相当于图4所例示的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中的显示了介质区域221的部分及其周边部分。
在图5所例示的部分区域220P中配置有4个字符目标240~243、1个第一种类的图形目标250、1个第二种类的图形目标260。此外,各目标240~243、250、260中的双点划线的矩形是为了使目标的形状及尺寸(换言之,编辑画面200内被识别为目标的区域)容易理解而图示的,在包含信息处理装置1的显示部33所显示的部分区域220P的编辑画面200内不显示。
选择配置在部分区域220P内的目标240~243、250、260中的一个以上目标的操作一般大致分为直接指定要选择的目标的操作和在编辑区域220内指定范围的操作这两种。直接指定要选择的目标的操作例如是移动鼠标以将指针300移动到与要选择的目标(例如,字符目标240)重合的位置(更具体地,图5中由双点划线的矩形表示的区域内)后点击鼠标的操作。在编辑区域220内指定范围的操作例如是拖动鼠标的操作。在信息处理装置1具有上述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用手指、触笔等碰触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的目标(更具体地,图5中由双点划线的矩形表示的区域中)来直接指定(选择)目标。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具有上述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接触于编辑区域220内的一点的手指、触笔等保持接触的状态而移动到另一点并离开,来在编辑区域220中指定范围。
在现有的应用中,在编辑区域220内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情况下,用于基于指定的范围将各个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的选择条件,被确定为以下两个选择条件中的某一方。第一选择条件为如下选择条件:将整体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将其他目标设为非选择状态。第二选择条件为如下选择条件:将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将其他目标设为非选择状态。整体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例如是图5所例示的双点划线的矩形内的区域整体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例如是图5所例示的双点划线的矩形内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
应用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对于每个应用都不同。因此,应用于编辑目标的布局的应用的选择条件有时不同于对利用者来说容易使用的选择条件,应用的便利性有时降低。此外,在确定为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某一方的情况下,可能难以通过指定范围的操作来仅选择期望的多个目标。在难以通过指定范围的操作仅选择期望的多个目标的情况下,利用者例如在按下特定键的同时进行直接指定多个目标中的各个目标的操作。
与此相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应用,能够由利用者切换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例如,利用者能够通过使用信息232内的单选按钮,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指定为对应于第一选择条件的“全部”和对应于第二选择条件的“一部分”中的某一方,所述信息232表示显示于图4所例示的编辑画面200的目标的选择条件。此外,利用者在应用执行期间,通过信息232内的单选按钮,能够切换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此外,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不限于图4所例示的编辑画面200的辅助信息区域230内,也可以显示于编辑画面200内的其他区域。此外,例如,在执行应用期间,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可以在编辑画面200内的某一个区域始终显示,也可以在进行了利用菜单区域210的设定变更等的操作时显示。而且,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不限于显示在编辑画面200内,例如也可以显示于与编辑画面200不同的子画面(子窗口),能够与编辑画面200独立地变更显示部33在显示区域内的显示位置。
图6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全部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7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一部分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在配置有图5所例示的目标240~243、250、260的部分区域220P内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显示例。另外,图6和图7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xb>xa。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yb>ya。
在图6所例示的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全部”。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一选择条件(即,将整体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将其他目标设为非选择状态的选择条件)。因此,例如,在通过拖动鼠标指定了范围SA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仅将整体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的目标显示为选择状态的目标。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基于在包含部分区域220P的编辑区域220内的所指定的范围SA的左上Qa的坐标(xa,ya)和右下Qb的坐标(xb,yb)、以及所配置的目标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更具体地,图5所例示的双点划线的矩形中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来判定目标的整体是否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图5所例示的目标240~243、250、260中的在图6所例示的整体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仅是“横写”这样的字符目标240和“123”这样的字符目标243。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使显示部33显示编辑画面200,在该编辑画面200中,将“横写”这样的字符目标240设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0a,将“123”这样的字符目标243设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3a。图6所例示的显示240a和243a分别通过将包围目标的框和能够变更目标的尺寸的抓点(handle)(图6中用“○”表示的要素)与目标一起显示,来表示选择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7所例示的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二选择条件(即,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其他目标设为非选择状态的选择条件)。因此,例如,在通过拖动鼠标指定了范围SA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仅使得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的目标显示为选择状态的目标。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基于在包含部分区域220P的编辑区域220内的所指定的范围SA的左上Qa的坐标(xa,ya)和右下Qb的坐标(xb,yb)、以及所配置的目标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来判定目标的至少一部分是否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图5所例示的目标240~243、250、260全部是至少一部分包含在图7所例示的范围SA内的目标。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使显示部33显示编辑画面200,在该编辑画面200中,图5所例示的目标240~243、250、260中的每一个显示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0a~243a、250a、260a。
在进行了应用中的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固定为对应于“一部分”的第二选择条件的情况下,难以通过指定范围的操作,仅选择图5所例示的“横写”这样的字符目标240和“123”这样的字符目标243这两个。因此,利用者例如在按下规定的键的同时进行直接指定“横写”这样的字符目标240的操作和直接指定“123”这样的字符目标243的操作。另一方面,在进行了应用中的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固定为对应于“全部”的第一选择条件的情况下,在通过指定范围的操作来选择图5所例示的所有目标240~243、250、260的情况下,指定的范围变宽。因此,例如,利用者拖动鼠标时鼠标的移动量变大,指定范围失败,或者想要选择的目标的端部位于拖动鼠标指定的范围外,选择目标失败。
与此相对,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应用中,如上所述,利用者能够指定并适当切换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因此,与固定为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的应用相比,能够抑制选择目标的操作带给利用者的负担。
图8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一例的流程图。图8的流程图是与以上参照图5~图7所述的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一例。在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中,在配置有一个以上目标的编辑区域220内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信息处理装置1开始图8所例示的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1首先取得所指定的范围SA的左上坐标(xa,ya)和右下坐标(xb,yb)(步骤S1)。在步骤S1中,信息处理装置1通过在操作鼠标等指示设备来指定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内的范围时进行的已知处理,取得例如在显示区域内设定的坐标系中的范围SA的左上坐标(xa,ya)和右下坐标(xb,yb)。设定在显示区域内的坐标系例如可以是设定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内的坐标系。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对配置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内的每个目标进行判定是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哪一个的循环处理(步骤S2~S9),将判定为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选择目标)的显示切换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步骤S10)。
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始端(步骤S2)选择设为判定的对象的目标。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取得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左上坐标(x1,y1)和右下坐标(x2,y2)(步骤S3)。在步骤S3中,信息处理装置1取得在与范围SA的左上坐标(xa,ya)和右下坐标(xb,yb)对应的显示区域内的坐标系中的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左上坐标(x1,y1)和右下坐标(x2,y2)。目标的左上坐标(x1,y1)和右下坐标(x2,y2)是图5等所例示的表示目标的形状和尺寸的双点划线的矩形中的左上坐标(x1,y1)和右下坐标(x2,y2)。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目标的选择条件是对应于第二判定条件的一部分和对应于第一判定条件的全部中的哪一个(步骤S4)。
在目标的选择条件是全部的情况下(步骤S4:全部),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是否满足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步骤S5)。在步骤S5中,只要能够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全部是否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即可。因此,步骤S5的判定条件并不限于是否满足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也可以是其他判定条件。在满足步骤S5的判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5:是),信息处理装置1设为判定对象的目标是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选择目标)(步骤S7)。在不满足步骤S5的判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5:否),信息处理装置1设为判定对象的目标是设为非选择状态的目标(非选择目标)(步骤S8)。
另一方面,在目标的选择条件是一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4:一部分),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是否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步骤S6)。在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的情况下,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全部处于范围SA的外侧。在步骤S6中,能够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的至少一部分是否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即可。因此,步骤S6的判定条件不限于是否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也可以是其他判定条件。在满足步骤S6的判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6:是),信息处理装置1设为判定对象的目标是非选择目标(步骤S8)。在不满足步骤S6的判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6:否),信息处理装置1设为判定对象的目标是选择目标(步骤S7)。
在步骤S7或S8之后,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终端(步骤S9),判定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所有目标是否都被确定为是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在剩余了未确定出是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的目标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继续循环处理。当确定所有目标是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时,信息处理装置1结束循环处理,将选择目标的显示切换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步骤S10),结束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
另外,为了实现以上参照图5~图7所述的目标的选择方法而使信息处理装置1执行的处理不限于沿着图8所例示的流程图的处理,能够适当变更。
图9是说明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一例中的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的例子的图。图9所例示的6个双点划线的矩形270~275分别表示配置在部分区域220P(编辑区域220)的目标的外形。另外,图9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xb>xa。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yb>ya。
在利用者进行指定范围SA的操作时,一般进行以范围SA的左上Qa为起点、以右下Qb为终点的操作。然而,指定范围SA的操作不限于这样的操作,例如,也可以是以范围SA的右上为起点、以左下为终点的操作等。另一方面,配置在部分区域220P(编辑区域220)的目标的位置和尺寸由表示目标的外形的双点划线的矩形中的左上坐标(x1,y1)和右下坐标(x2,y2)表示。因此,在响应于进行了指定范围SA的操作而判定目标是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哪一个的情况下,所指定的范围SA由左上Qa的坐标(xa,ya)和右下Qb的坐标(xb,yb)表示。通过这样,基于范围SA的左上Qa的坐标(xa,ya)和右下Qb的坐标(xb,yb)以及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左上坐标(x1,y1)和右下坐标(x2,y2),能够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与范围SA之间的重合程度。
在参照图8说明的步骤S5的判定中,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全部是否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在如图9所例示的目标270那样整体包含在范围SA内的情况下,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此外,在整体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中,尺寸最大的目标是(x1,y1)=(xa,ya)且(x2,y2)=(xb,yb)的目标。因此,全部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的目标满足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因此,在目标的选择条件是对应于以上参照图8所述的第一选择条件的全部的情况下,满足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的目标成为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此时,图9所例示的目标271~275不满足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即,至少一部分存在于范围SA的外侧),因此成为设为非选择状态的目标。
另一方面,在参照图8说明的步骤S6的判定中,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的至少一部分是否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这样的判定例如通过置换为判定对象的目标的全部是否位于范围SA的外侧,能够以简单的判定条件来高效地进行。例如,对于位于范围SA的上方的目标272,表示最接近范围SA的下边的位置的坐标y2成为y2<ya。对于位于范围SA的下方的目标273,表示最接近范围SA的上边的位置的坐标y1成为y1>yb。对于位于范围SA的左方的目标274,表示最接近范围SA的右边的位置的坐标x2成为x2<xa。对于位于范围SA的右方的目标275,表示最接近范围SA的左边位置的x1成为x1>xb。因此,如上所述,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的目标成为全部存在于范围SA的外侧的目标。即,可以说不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的目标是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例如,在选择条件是一部分(第二选择条件)的情况下,图9所例示的目标270和271不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即,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范围SA内),因此,成为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
这样,执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利用者能够从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选择以及切换用于确定在进行了指定编辑区域220内的范围SA的操作时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的选择条件,第一选择条件是将全部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第二选择条件是将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因此,与固定了选择条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选择目标的处理中带给利用者的负担。
图10是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二例和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的第二例的图。图10示出了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二例的信息233和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部分区域220P。另外,图10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
参照图10说明的目标的选择方法是在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至少一个目标被选择的状态下开始指定编辑区域220内的范围的操作的方法。在图10中,作为配置在部分区域220P(编辑区域220)的多个目标的例子,示出了1个字符目标245、1个第三种类的图形目标280以及12个第二种类的图形目标261。图形目标280是QR码(注册商标)。12个图形目标261中的位于左上的1个图形目标261已经通过利用者的操作被选择,并且处于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61a。如以上参照图5所述,在显示部33上是不显示包围其他目标245、280、261的双点划线的矩形的。
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二例的信息233例如与上述的信息232同样地,在编辑画面200的辅助信息区域230内等显示。信息233表示第三选择条件和第四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第三选择条件是将基于范围SA而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的种类设为与在指定范围的操作开始时所选择的目标相同的种类,第四选择条件是将上述目标的种类设为与在指定范围的操作开始时所选择的目标不同的种类,其中,范围SA是通过在选择了至少一个目标的状态下进行的指定范围的操作而指定的范围。另外,信息233构成为利用者能够指定并适当变更以第三选择条件和第四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选择条件来选择目标。此外,在目标被选择的状态下进行的指定范围的操作包括在目标被选择的状态下开始的指定范围的操作。即,在目标被选择的状态下开始了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情况下,在进行该操作的期间的、处于开始时被选择的状态的目标的显示可以是直接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也可以变更为表示是非选择状态的显示。
图11是表示在选择条件设为相同种类且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12是表示在选择条件设为其他种类且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在配置了图10所例示的目标245、280、261的部分区域220P内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显示例。另外,图11和图12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xb>xa。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yb>ya。此外,在图11和图12中,省略了表示目标的形状和尺寸的双点划线的矩形中的几个。
在图11所例示的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3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为“相同种类”。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三选择条件(即,将与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处于被选择的状态的目标相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的选择条件)。例如,当在如图10所例示的选择了三角形目标261的状态下开始指定范围的操作时,如图11的两个部分区域220P中的上侧的部分区域220P所示,目标261变更为非选择状态的显示,并且显示表示所指定的范围SA’的矩形。然后,当完成指定范围的操作时,信息处理装置1使包含在通过完成了的操作所指定的范围内的所有三角形目标261设为选择状态。例如,当指定包含图11的所有12个三角形目标261的范围SA时,信息处理装置1使显示部33显示编辑画面200,在该编辑画面200中,如图11的两个部分区域220P中的下侧的部分区域220P所示,将范围SA内的所有12个三角形目标261变更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61a。此时,信息处理装置1不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SA内、并且配置在上侧的6个三角形目标261的组和下侧的6个三角形目标261的组之间的字符目标245和QR码目标280设为选择状态。即,利用者通过指定范围的操作,能够容易地仅选择三角形目标261。
另一方面,在图12所例示的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3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其他种类”。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定为第四选择条件(即,将与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处于被选择的状态的目标不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的选择条件)。例如,如图12的两个部分区域220P中的上侧的部分区域220P所示,在选择了三角形目标261中的一个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将字符目标245和QR码目标280判定为与三角形目标261不同种类的目标。因此,当在选择了三角形目标261的状态下开始指定范围的操作,并且确定通过该操作所指定的范围SA时,例如,如图12的两个部分区域220P中的下侧的部分区域220P所示,变更为表示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245、280、261中的除了三角形目标261之外的目标245和280为选择状态的显示245a和280a。
图13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二例的流程图。图13的流程图是与以上参照图10~图12所述的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一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在选择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目标的状态下开始了的指定范围的操作完成时,开始图13所例示的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1首先确定以选择状态显示的目标的种类(步骤S21),并且取得所指定的范围SA的左上坐标(xa,ya)和右下坐标(xb,yb)(步骤S22)。在步骤S21中,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基于在开始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为被选择的状态的目标的种类、和在以上参照图10~图12所述的信息233中指定的目标的选择条件,确定以选择状态显示的目标的种类。在步骤S22中,信息处理装置1通过在操作鼠标等指示设备来指定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内的范围时进行的已知处理,取得例如在显示区域内设定的坐标系中的范围SA的左上坐标(xa,ya)和右下坐标(xb,yb)。设定在显示区域内的坐标系例如可以是设定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内的坐标系。步骤S21和S22的处理不限于该顺序,可以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并行进行。
在步骤S21和S22之后,信息处理装置1对配置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内的每个目标进行判定是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哪一个的循环处理(步骤S23~S31),将判定为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选择目标)的显示切换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步骤S32)。
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始端(步骤S23)选择设为判定的对象的目标。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是否是在步骤S21中所确定的种类的目标(步骤S24)。在判定对象的目标是所确定的种类的目标的情况下(步骤S24:是),信息处理装置1进行例如对应于以上参照图8所述的处理中的步骤S3~步骤S8的处理(步骤S25~S30)。在指定了仅将全部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的选择条件(第一选择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26:全部),信息处理装置1将满足x1≥xa且y1≥ya且x2≤xb且y2≤yb的目标设为以选择状态显示的选择目标(步骤S29),将不满足的目标设为以非选择状态显示的非选择目标(步骤S30)。另一方面,在指定了将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范围SA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的选择条件(第二选择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26:一部分),信息处理装置1将不满足x1>xb或x2<xa或y1>yb或y2<ya的目标设为选择目标(步骤S29),将满足的目标设为非选择目标(步骤S30)。
另一方面,在步骤S24中,在判定为判定对象的目标不是所确定的种类的目标的情况下(步骤S24:是),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非选择目标(步骤S30)。
在步骤S29或S30之后,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终端(步骤S31),判定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所有目标是否都被确定为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在剩余未被确定为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的目标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继续循环处理。当确定所有目标为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时,信息处理装置1结束循环处理,将选择目标的显示切换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步骤S32),结束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
另外,为了实现以上参照图10~图12所述的目标的选择方法而使信息处理装置1执行的处理不限于沿着图13所例示的流程图的处理,能够适当变更。
图14是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三例和指定了范围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14示出了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三例的信息234和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部分区域220P。另外,图14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此外,在图14中,省略了表示目标的形状和尺寸的双点划线的矩形中的几个。
参照图14说明的目标的选择方法是在选择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的状态下进行(开始)了指定编辑区域220内的范围的操作时的选择方法的另一例。在图14中,作为配置在部分区域220P(编辑区域220)的多个目标的例子,示出了两个字符目标245和246、12个图形(三角形)目标261。在两个部分区域220P中的上侧的部分区域220P中,两个字符目标中的“新产品资料”这样的目标245通过利用者的操作而被选择,成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5a。如以上参照图5所述的,围绕其他目标246和261的双点划线的矩形在显示部33上是不显示的。
表示选择条件的第三例的信息234例如与上述的信息232和233等同样地,在编辑画面200的辅助信息区域230内等显示。信息234表示第五选择条件和第六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第五选择条件是将基于范围SA而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设为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以外的所有目标,第六选择条件是将基于范围SA而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设为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以外且不同种类的目标,其中,范围SA是通过在选择了至少一个目标的状态下进行的指定范围的操作而指定的。。此外,信息234构成为利用者能够指定并适当变更以第五选择条件和第六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选择条件来选择目标。
在图14所例示的信息234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指定目标以外(所有种类)”。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五选择条件(即,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以外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的选择条件)。例如,当在如图14所例示的那样选择了字符目标245的状态下进行(开始)指定范围的操作并且指定范围SA时,如图14的两个部分区域220P中的下侧的部分区域220P所示,在开始指定范围的操作时选择的目标245处于非选择状态,并且使显示部33显示编辑画面200,在该编辑画面200中,将范围SA内的其他目标246和261变更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6a和261a。
此外,尽管省略了参照图的说明,但是在图14所例示的信息234中,在通过单选按钮指定“指定目标以外(其他种类)”的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设为第六选择条件(即,将除了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以外的且种类不同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的选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指定如图14所例示的范围SA时,在显示部33显示编辑画面200,在该编辑画面200中,开始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245成为非选择状态,将范围SA内的种类为字符以外的目标261变更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目标显示261a。
图15是用于说明当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目标的显示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图15示出了参照图10至图12说明的目标显示方法的另一例。
在图10~图12所例示的选择目标的处理中,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各目标显示为非选择目标。因此,难以得知例如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显示于显示部33的显示画面中的作为选择对象的目标的种类。为了改善难以得知这样的作为选择对象的目标的种类的情况,例如,如图15所例示,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可以使除了由选择对象所确定的种类之外的种类的目标的颜色变浅。在图15中,在选择了图形(三角形)目标261的状态下进行(开始)指定范围的操作,且在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3中指定了“相同种类”。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信息处理装置1将与三角形目标261种类不同的字符目标245和QR码280变更为表示是选择对象外的浅色的显示245b和280b来显示。由此,利用者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能够容易地掌握作为选择对象的目标的种类。
图16是说明在进行选择范围的处理的期间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显示有关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沿着图16的流程图的处理例如与在开始沿着图13所例示的流程图的处理之前进行的在编辑区域220内指定范围的操作并行地进行。更具体地,当在选择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的目标的状态下开始指定编辑区域220内的范围的操作时,信息处理装置1开始沿着图16的流程图的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1首先确定以选择状态显示的目标的种类(步骤S41)。在步骤S41中,信息处理装置1基于例如开始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的种类、和在以上参照图10~图12所述的信息233中所指定的目标的选择条件,确定以选择状态显示的目标的种类。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针对配置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内的每个目标,判定是否是在步骤S41中确定的种类的目标,进行使确定的种类的目标的显示颜色变浅的循环处理(步骤S42~S45)。
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始端(步骤S42)选择设为判定的对象的目标。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是否是在步骤S41中所确定的种类的目标(步骤S43)。在判定对象的目标不是所确定的种类的目标的情况下(步骤S43:否),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使判定对象的目标的显示颜色变浅(步骤S44)。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在循环处理的终端(步骤S45)判定对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所有目标是否已判定过是否是在步骤S41中所确定的种类。在剩余了尚未判定是否是在步骤S41中所确定的种类的目标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继续循环处理。当对所有目标判定了是否是在步骤S41中确定的种类时,信息处理装置1结束循环处理,结束在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期间的与目标的显示有关的处理。
此外,为了实现以上参照图15所述的目标的显示而使信息处理装置1执行的处理不限于沿着图16所例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以上参照图15和图16所述的目标的显示例如可以是如下处理:基于由利用者选择(指定)的选择条件、和在指定范围的操作开始时所选择的目标的种类,在显示部33将可能成为选择状态的目标以使其与选择对象外的目标(非选择目标)相比相对地被强调的方式显示。
图17是表示选择条件的第四例和配置在编辑画面内的多个目标的第一例的图。图17示出了表示选择条件的第四例的信息235和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部分区域220P。图17的部分区域220P对应于图5所例示的部分区域220P。此外,图17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
参照图17说明的目标的选择方法是在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为被选择的状态时,通过与直接指定目标的操作和指定范围的操作不同的操作来变更目标的选择条件的方法的一例。在图17中,作为配置在部分区域220P(编辑区域220)的多个目标的例子,示出了4个字符目标240~243、1个第一种类的图形目标250和1个第二种类的图形目标260。4个字符目标240~243中的“横写”这一字符目标是被利用者选择的状态,变更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0a。如以上参照图5所述,包围其他目标241~243、250、260的双点划线的矩形是不在显示部33上显示的。
表示选择条件的第四例的信息235例如与上述的信息232和233等同样地,在编辑画面200的辅助信息区域230内等显示。信息235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是第七选择条件、第八选择条件和第九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其中,所述第七选择条件将与选择中的目标相同种类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八选择条件将与选择中的目标不同种类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九选择条件将与选择中的目标不同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此外,信息235构成为利用者能够指定并适当变更以第七选择条件、第八选择条件和第九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选择条件来选择目标。
图18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对象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19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非对象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20是表示将选择条件设为反转时的目标的显示例的图。图18至图20的XY正交坐标系是设定在显示部33的显示区域(或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坐标系。X轴的右方向为正方向,Y轴的下方向为正方向。在图18~图20中,省略了表示目标的形状和尺寸的双点划线的矩形中的几个。
在图18所例示的信息235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基于第七选择条件,将与在进行指定“对象”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相同种类的所有目标设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在如图17所例示的选择字符目标240(成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0a)时若进行指定“对象”的操作,则如图18所例示,信息处理装置1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的目标中的所有字符目标240~243以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0a~243a来显示。
在图19所例示的信息235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非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基于第八选择条件,将与在进行指定“非对象”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不同种类的所有目标设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在如图17所例示的选择字符目标240时若进行指定“非对象”的操作,则如图19所例示,信息处理装置1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的目标中的图形的目标250和260以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50a和260a来显示。
在图20所例示的信息235中,通过单选按钮指定“反转”。在这种情况下,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基于第九选择条件,将除了在进行指定“反转”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之外的所有目标设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在如图17所例示的选择字符目标240时若进行指定“反转”的操作,则如图20所例示,信息处理装置1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的目标中的除字符目标240之外的所有目标241~243、250、260以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1a~243a、250a、260a来显示。
图21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的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第三例的流程图。图21的流程图是与以上参照图17~图20所述的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的一例。例如,当选择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目标时,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在编辑画面200内显示图17等所例示的信息235,开始图21所例示的处理。显示信息235的位置不限定于编辑画面200内的确定的位置。此外,信息235不限于显示在编辑画面200内,可以显示为与编辑画面200不同的子画面(子窗口)。
信息处理装置1首先判定是否确定了与信息235建立关联的目标的选择条件(步骤S51)。在步骤S51中,例如,在通过包含在信息235中的单选按钮进行指定(选择)“对象”、“非对象”和“反转”中的某一个的操作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为确定了选择条件。在确定了选择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51:是),信息处理装置1取得选择中的目标的识别信息和种类(步骤S52)。目标的识别信息是以目标单位来识别(区分)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目标的信息。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对配置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内的每个目标,进行判定是否是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的循环处理(步骤S53~S60),将判定为是设为选择状态的目标(选择目标)的显示切换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步骤S61)。
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始端(步骤S53)选择设为判定的对象的目标。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判定在步骤S51中确定的选择条件是对象、非对象和反转中的哪一个(步骤S54)。
在选择条件为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54:对象),信息处理装置1接着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是否与选择中的目标是相同种类(步骤S55)。在是相同种类的情况下(步骤S55:是),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进行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的目标(选择目标)(步骤S58)。在不是相同种类的情况下(步骤S55:否),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是进行表示是非选择状态的显示的目标(非选择目标)(步骤S59)。
在选择条件为非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54:非对象),信息处理装置1接着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是否与选择中的目标是相同种类(步骤S56)。在是相同种类的情况下(步骤S56:是),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非选择目标(步骤S59)。在不是相同种类的情况下(步骤S56:否),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选择目标(步骤S58)。
在选择条件是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54:反转),信息处理装置1接着基于目标的识别信息来判定判定对象的目标是否是选择中的目标(步骤S57)。在判定对象的目标是选择中的目标的情况下(步骤S57:是),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非选择目标(步骤S59)。在判定对象的目标不是选择中的目标的情况下(步骤S57:否),信息处理装置1将判定对象的目标设为选择目标(步骤S58)。
在步骤S58或S59之后,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在循环处理的终端(步骤S60),判定配置在编辑区域220内的所有目标是否都被确定为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在剩余未确定为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的目标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继续循环处理。当确定所有目标是选择目标和非选择目标中的某一个时,信息处理装置1结束循环处理。在循环处理结束后,信息处理装置1进行表示选择目标是选择状态的显示,进行表示非选择目标是非选择状态的显示(步骤S61),结束与目标的选择有关的处理。
另外,为了实现以上参照图17~图20所述的目标的选择方法而使信息处理装置1执行的处理不限于沿着图21所例示的流程图的处理,能够适当变更。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处理中,与不同于直接指定目标的方法的操作建立关联的目标的选择条件能够由正执行应用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利用者指定,并适当变更。因此,配置在编辑画面200的编辑区域220的目标能够通过适合于利用者喜好的操作来选择,能够抑制目标的布局的编辑作业中带给利用者的负担。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处理中,例如,响应于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而选择目标时的选择条件能够由利用者指定并适当变更为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所述第一选择条件将全部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将其他目标设为非选择状态,所述第二选择条件将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将其他目标设为非选择状态。第一选择条件例如在选择多个目标中的几个目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选择了不希望选择的目标的情况。第二选择条件例如在选择多个目标的所有目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从选择对象中排除了几个目标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处理中,例如,通过在选择了目标的状态下开始的指定范围的操作而指定了范围,响应于该范围的指定来选择目标时的选择条件,是能够由利用者指定并适当变更为第三选择条件和第四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的,所述第三选择条件是将与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或开始时)选择的目标相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四选择条件是将与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选择的目标不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第三选择条件例如在选择多个目标中的单一种类的目标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选择了不希望选择的种类的目标的情况。第四选择条件例如能够使选择多个目标中的、其间配置有单一种类目标的多个目标的情况下的操作变得容易。例如,在第一种类目标和第二种类目标之间配置有多个第三种类目标的情况下,在选择了第四选择条件的状态下,通过选择第三种类目标,进行指定包含第一种类目标、第二种类目标及第三种类目标的范围的操作,能够容易地仅选择出第一种类目标及第二种类目标。此外,在选择(应用)了第三选择条件或第四选择条件的状态下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可以基于在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的种类和选择条件,在显示部33上将可能成为选择对象的目标以使其与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外的目标相比相对地被强调的方式进行显示。这样,能够在通过视觉来确认可能成为选择对象的目标的同时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防止想要选择的目标成为选择对象之外。
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处理中,例如,通过在选择了目标的状态下进行的(或开始的)指定范围的操作而指定了范围,响应于该范围的指定而选择目标时的选择条件,是能够由利用者指定并适当变更为第五选择条件和第六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的,所述第五选择条件将除了在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以外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六选择条件将与在进行了指定范围的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不同种类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第五选择条件例如在多个目标中的想要选择的目标的数量比不想选择的目标的数量多的情况下,与连续地直接指定想要选择的各个目标的选择方法相比,能够容易地仅选择想要选择的目标。第六选择条件例如能够使在不想选择的目标中包含多个同一种类的目标的情况下仅选择想要选择的目标的操作更容易。
而且,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处理中,能够选择并变更例如通过可以在选择目标的状态下进行的、与直接指定目标的操作和指定范围的操作不同的选择操作来选择目标时的选择条件。更具体地说,利用者能够指定并适当变更为第七选择条件、第八选择条件和第九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所述第七选择条件将与进行选择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相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八选择条件将与进行选择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不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九选择条件将除进行选择操作时所选择的目标以外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第七选择条件例如在多个目标中想要选择的种类的目标的数量多的情况下,与连续地直接指定想要选择的各个目标的选择方法相比,能够容易地仅选择想要选择的种类的目标。第八选择条件例如在多个目标中的想要选择的种类的目标的数量多的情况下,通过在选择了少量不想选择的种类的目标的状态下应用第八选择条件,能够容易地选择目标。第九选择条件例如在多个目标中的想要选择的目标的数量多的情况下,通过在选择了少量不想选择的目标的状态下应用第九选择条件,能够容易地选择目标。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用于使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的例示。即,本公开的存储介质、编辑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请求保护的范围的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单独例示的目标的选择方法能够组合应用。例如,参照图13的流程图说明的目标的选择方法可以说是将基于第三选择条件和第四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的目标的选择方法与基于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的目标的选择方法组合的选择方法。
此外,上述的目标的选择方法可以与利用者能够指定并适当变更处于选择状态的目标的种类(分类)和处于非选择状态的目标的种类的选择方法组合。例如,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232可以包括如下选择要素,该选择要素与指定以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哪一个来选择目标的单选按钮不同,能够仅将通过进行指定范围的操作而以选择状态显示的目标中的特定种类的目标变更为非选择状态。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信息232等表示目标的选择条件的信息中附加能够指定“字符”、“图形”、“条形码”等多个目标的种类(分类)中的想要变更为非选择状态(不想设为选择状态)的种类的单选按钮或者复选框。
另外,上述的目标的选择方法中的“相同种类”可以以包含尺寸或方向等与目标有关的信息中的、除了与位置有关的信息以外的所有信息相同为条件,也可以以尺寸或方向等几个信息也可以不同为条件。例如,在图10中成为表示是选择状态的显示240a的图形(三角形)的目标261以第三顶点存在于连结两个顶点的边的上方的方向配置。该情况的“相同种类”可以包含以第三顶点存在于连结两个顶点的边的下方的方向配置的目标261,也可以不包含。此外,也可以是,视为“相同种类”的目标的定义能够由利用者指定并适当变更。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单选按钮切换目标的选择条件,但是目标的选择条件的切换方法不限于单选按钮,也可以通过规定的键输入(操作)来进行。例如,也可以是,在进行如拖动鼠标这样的指定范围的操作的过程中或指定范围后,当进行基于键盘等的键操作时切换目标的选择条件。此外,目标的选择条件可以根据指定范围的操作的方向(例如,从画面左上向右下的鼠标的拖动操作、从画面右上向左下的鼠标的拖动操作等)而不同。由此,不用每次通过单选按钮进行切换,能够高效地进行编辑。此外,上述的目标的选择条件的切换方法也可以与基于单选按钮的切换方法并用。
此外,上述的目标的选择方法不限于由不同于印刷装置10的信息处理装置1执行的应用,例如也可以在印刷装置10中执行,印刷装置10具有能够利用于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的键盘等输入装置、以及显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的显示装置。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与进行向带状的被印刷介质21的印刷的印刷装置10建立关联的应用中的目标的选择方法,但本公开的目标的选择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应用。

Claims (10)

1.一种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使显示部显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
使选择条件能够切换,所述选择条件用于将所述编辑画面上的各个目标基于利用者的操作而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者的操作包括指定所述编辑画面内的范围的操作,
所述选择条件包括第一选择条件和第二选择条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第一选择条件将全部自身区域包含在所指定的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二选择条件将至少一部分自身区域包含在所指定的所述范围内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者的操作包括在至少一个目标被选择的状态下进行的指定所述编辑画面内的范围的操作,
所述选择条件包括第三选择条件和第四选择条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第三选择条件将与被选择的状态的所述目标相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四选择条件将与被选择的状态的所述目标不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者的操作包括在至少一个目标被选择的状态下进行的指定所述编辑画面内的范围的操作,
所述选择条件包括第五选择条件和第六选择条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第五选择条件将除了被选择的状态的所述目标之外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六选择条件将与被选择的状态的所述目标不同种类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
在进行指定所述编辑画面内的范围的操作的期间,基于所述选择条件变更目标的显示,使得与选择对象之外的目标相比,可能成为选择状态的目标被强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者的操作包括选择至少一个目标的操作,
所述选择条件包括指定第七选择条件、第八选择条件和第九选择条件中的某一个的操作,所述第七选择条件将与被选择的所述目标相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八选择条件将与被选择的所述目标不同种类的目标设为选择状态,所述第九选择条件将除了被选择的所述目标之外的所有目标设为选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辑画面是编辑印刷于被印刷介质的目标的布局的画面。
8.一种记录程序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使显示部显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
使选择条件能够切换,所述选择条件用于将所述编辑画面上的各个目标基于利用者的操作而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
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使显示装置显示能够编辑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使选择条件能够切换,所述选择条件用于将所述编辑画面上的各个目标基于利用者的操作而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
10.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向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以及
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能够编辑印刷于被印刷介质的目标的布局的编辑画面,使选择条件能够切换,所述选择条件用于将所述编辑画面上的各个目标基于利用者的操作而设为选择状态和非选择状态中的某一方。
CN202310087689.5A 2022-01-21 2023-01-20 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Pending CN116476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8172A JP7494865B2 (ja) 2022-01-21 編集方法、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22-008172 2022-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6545A true CN116476545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7689.5A Pending CN116476545A (zh) 2022-01-21 2023-01-20 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7791B2 (zh)
CN (1) CN116476545A (zh)
TW (1) TW20233866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8437A (ja) 2002-07-02 2004-02-05 Hitachi Eng Co Ltd 文書作成装置
JP2007179261A (ja) 2005-12-27 2007-07-12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881048B2 (ja) 2006-04-03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6119015A (ja) 2014-12-23 2016-06-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
JP6917011B2 (ja) * 2017-09-15 2021-08-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編集装置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JP2022124348A (ja) * 2021-02-15 2022-08-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制御装置
JP2023098225A (ja) * 2021-12-28 2023-07-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07073A (ja) 2023-08-02
TW202338660A (zh) 2023-10-01
US11977791B2 (en) 2024-05-07
US20230236775A1 (en)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2133B2 (en) Cable label forming apparatus,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forming cable label for cable label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5319657B2 (ja) テーププリント装置
US10296572B2 (en) Editing apparatus
JP2011062985A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テープ印字装置のテープ切断方法及びそのテープ切断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US8934128B2 (en) Control device, print system, print device,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4697062B2 (ja) 印刷データ編集装置
JP5548992B2 (ja) 印字装置、印字方法、印字制御プログラム
EP1512542B1 (e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JP6536231B2 (ja) ラベル作成装置、ラベル作成方法、およびラベル作成プログラム
US9794436B2 (en) Label preparation device
CN116476545A (zh) 编辑方法、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印刷装置
JP7494865B2 (ja) 編集方法、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6221940A5 (zh)
JP5998803B2 (ja) 印刷装置
JP5899694B2 (ja) レイアウト編集装置およびレイアウト編集プログラム
JP4779902B2 (ja) イメージ編集装置及びイメージ編集プログラム
JP723853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画像編集プログラム
JP6432500B2 (ja) 表示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05074680A (ja) 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テープ印刷方法、及び、テープ印刷プログラム
JP2016117256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070845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readable by the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displaying print image on display of the display apparatus
JP7468551B2 (ja) 編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7456427B2 (ja) 印刷データ作成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52640B2 (ja) 印字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76235B2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拡大幅サイズラベルの作成方法及び拡大幅サイズラベルの作成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