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7281A - 物品分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品分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7281A
CN116457281A CN202180077919.9A CN202180077919A CN116457281A CN 116457281 A CN116457281 A CN 116457281A CN 202180077919 A CN202180077919 A CN 202180077919A CN 116457281 A CN116457281 A CN 116457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portion
container
article
cam follow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79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暮石光博
岩松弘宪
炭谷彰
田中慎一
伊藤裕之
安藤昭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l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l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57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7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6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3/00Labelling other than flat surfaces
    • B65C3/06Affixing labels to short rigid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2Devices for moving articles, e.g. containers, past labell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7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the articles being discharged or distributed to several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s or to a broader conveyor 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2501/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to be sorted
    • B07C2501/0063Using rob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06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having a load-carrying surface formed by a series of interconnected, e.g. longitudinal, links, plates, or platforms
    • B65G17/067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having a load-carrying surface formed by a series of interconnected, e.g. longitudinal, links, plates, or platforms the load carrying surface being formed by plates or platforms attached to more than one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22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with oppositely-moving parts of the conveyor located in a common plane and being formed by individual load carrier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2Individual load-carriers
    • B65G17/34Individual load-carriers having flat surfaces, e.g. platforms, grids, f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 B65G17/42Attaching load carriers to tra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46Means for hol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s in fixed position on the load-carriers, e.g. 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44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应对各种容器的物品分选装置。物品分选装置具备旋转台、容置部、引导部、位置控制单元以及分选单元。位置控制单元将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控制在第1位置和比第1位置靠径向外侧的第2位置中的被指定的位置。当容置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已到达分选位置时,分选单元根据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是第1位置还是第2位置,而将物品引导到不同的路径。

Description

物品分选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20年11月17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20-190886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品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贴标装置。贴标装置沿着输送路径输送容器。贴标装置在位于输送路径的中途的粘贴部对容器粘贴标签。然后,沿着输送路径输送已贴标的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661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已通过粘贴部的容器分为已正常贴标的容器(下文称为“合格品”)和未正常贴标的容器(下文称为“不合格品”)。希望贴标装置具备能够分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物品分选装置。
由贴标装置粘贴标签的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希望物品分选装置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应对各种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希望提供一种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应对各种容器的物品分选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物品分选装置。物品分选装置具备:旋转台;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以能够改变在径向上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旋转台的外周部,且构成为保持物品;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比所述容置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且构成为抑制所述物品从所述容置部脱落;位置控制单元,所述位置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容置部于周向上的位置通过导入位置后并到达分选位置之前,将所述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控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被指定的位置,其中,所述分选位置是所述物品被导入所述容置部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比所述第1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分选单元,所述分选单元构成为,当所述容置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已到达所述分选位置时,所述分选单元根据所述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是所述第1位置还是所述第2位置,而将所述物品引导到不同的路径。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物品分选装置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分选各种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贴标系统1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2是示出输送装置5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输送装置5中的处在方向B一侧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输送装置5中的处在方向F一侧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导轨单元21和保持单元23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导轨单元21和保持单元23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导轨单元21、保持单元23和引导部25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8是示出由下部辊59A、59B和引导部25保持着容器101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由上部辊57A、57B和引导部25保持着容器101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路径切换导轨37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路径切换导轨39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引导部25的移动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物品分选装置9处于选择部99开放间隙97,且凸轮随动部89接触抵接面93C的状态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物品分选装置9处于选择部99封闭间隙97,且凸轮随动部89接触抵接面93B的状态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物品分选装置9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贴标系统;3…容器导入装置;5…物品分选装置;7…贴标装置;
9…物品分选装置;11…水平供应输送带;13…机器人;
17…不合格品用通道;19…合格品用承台;21…导轨单元;
23…保持单元;25…引导部;25A…侧板;25B…底板;27…上轨;
29…下轨;31…上链;33…下链;35…槽;
37、39…路径切换导轨;41…第1气缸;43…第2气缸;
47…第3气缸;49…第4气缸;451…第1止挡件;
452…第2止挡件;453…第3止挡件;454…第4止挡件;
51…轴;53…滑动部;55…辊支承部;57A、57B…上部辊;
59A、59B…下部辊;61…凸轮随动部;63、65…支承板;
65A、65B、67A、67B…辊轴;71…旋转台;73…容置部;73A…凹部;
75…顶板;77…支柱;79…导轨;81…块体;83…弹簧引导部;
85…弹簧;87…弹簧承接部;87A…引导承接孔;89…凸轮随动部;
91…凸轮;93、93A、93B、93C…抵接面;97…间隙;99…选择部;
101…容器;103…引导部;105…分选位置;106…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1.贴标系统1的结构
参照图1说明贴标系统1的结构。贴标系统1是用于对容器贴标签的系统。容器对应于物体。将图1中的右方向设为方向R,图1中的左方向设为方向L,图1中向下的方向设为方向B,图1中向上的方向设为方向F,图1中正交于纸面且趋向近前的方向设为方向U,图1中正交于纸面且趋向深远的方向设为方向D。方向U是铅垂朝上的方向。方向D是铅垂朝下的方向。
贴标系统1具备容器导入装置3、输送装置5、贴标装置7、以及物品分选装置9。
容器导入装置3具备水平供应输送带11和两个机器人13。操作员将未贴标签的容器放在水平供应输送带11上。水平供应输送带11朝着方向B运送容器。10个容器在水平供应输送带11中的位于方向B侧的端部处沿方向R、方向L排成一列。每个机器人13一次将10个容器导入到输送装置5的导入位置15。
输送装置5从导入位置15朝方向R输送容器。贴标装置7将标签粘贴在正被输送的容器上。然后,输送装置5朝方向R输送贴标工序已结束的容器(下文称为“完成贴标容器”)。
物品分选装置9将输送来的完成贴标容器分选成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合格品是指被正确贴标的容器。不合格品是指未被正确贴标的容器。物品分选装置9将不合格品运送到不合格品用通道17。物品分选装置9将合格品运送到合格品用承台19上。
2.输送装置5的结构
参考图1~图12说明输送装置5的结构。输送装置5具备导轨单元21、多个保持单元23和引导部25。
如图2所示,当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导轨单元21具有沿方向R、方向L延伸的环形形状。
如图3、图4所示,导轨单元21包括上轨27、下轨29、上链31和下链33。上轨27、下轨29、上链31、下链33分别沿呈环形的导轨单元21的周向延伸。上轨27、下轨29、上链31、下链33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
上链31位于导轨单元21中最靠近方向U的一侧。上轨27位于比上链31靠近方向D的一侧。下轨29位于比上轨27靠近方向D的一侧。下链33位于比下轨29靠近方向D的一侧。
如图5、图6所示,上轨27在其外周侧具有呈凹形的槽35。如图2所示,外周侧是指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远离呈环状的导轨单元21的中心的方向。槽35沿上轨27的纵长方向延伸。与上轨27相同,下轨29也具有槽35。
如图4所示,在导轨单元21中的位于方向F侧的部分设置有路径切换导轨37、39。路径切换导轨37、39连接上轨27和下轨29。路径切换导轨37以越趋向方向L越朝方向D趋近的方式倾斜。路径切换导轨39以越趋向方向L越朝方向U趋近的方式倾斜。
如图10所示,与上轨27和下轨29相同,路径切换导轨37也具有槽35。槽35位于路径切换导轨37的外周侧。槽35沿路径切换导轨37的纵长方向延伸。
第1气缸41设置在路径切换导轨37与上轨27的交点附近。第2气缸43设置在路径切换导轨37与下轨29的交点附近。
第1气缸41能够使呈三角形的第1止挡件451移动。第1止挡件451的位置为阻塞上轨27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的位置、和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并开放上轨27的槽35的位置中的任一个。
第2气缸43能够使呈三角形的第2止挡件452移动。第2止挡件452的位置为阻塞下轨29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的位置、和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并开放下轨29的槽35的位置中的任一个。
如图11所示,与上轨27和下轨29相同,路径切换导轨39也具有槽35。槽35位于路径切换导轨39的外周侧。槽35沿路径切换导轨39的纵长方向延伸。第3气缸47设置在路径切换导轨39与下轨29的交点附近。第4气缸49设置在路径切换导轨39与上轨27的交点附近。
第3气缸47能够使呈三角形的第3止挡件453移动。第3止挡件453的位置为阻塞下轨29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的位置、和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并开放下轨29的槽35的位置中的任一个。
第4气缸49能够使呈三角形的第4止挡件454移动。第4止挡件454的位置为阻塞上轨27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的位置、和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并开放上轨27的槽35的位置中的任一个。
上链31和下链33在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沿着图2所示的方向X旋转。在导轨单元21的位于方向B侧的部分,上链31和下链33朝方向R移动。方向R对应于输送方向。上链31的速度与下链33的速度相同。
如图5、图6所示,保持单元23具备两个轴51、滑动部53、辊支承部55、上部辊57A和57B、下部辊59A和59B、以及凸轮随动部61。此外,上部辊57A、57B对应于第1辊。下部辊59A、59B对应于第2辊。
两个轴51沿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两个轴51的轴向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两个轴51的上端分别固定于上链31。两个轴51的下端分别固定于下链33。当上链31和下链33沿着方向X旋转时,两个轴51沿着方向X进行移动。
滑动部53具有两个在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的方向上延伸的通孔。每个通孔中插入有轴51。通孔内部安装有衬套。衬套套设在轴51上。通过衬套的内周面与轴51的外周面相对滑动,而使滑动部53能够沿着方向U和方向D进行移动。
辊支承部55固定在滑动部53的外周侧。如图2所示,外周侧是指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远离呈环状的导轨单元21的中心的方向。辊支承部55具备向外周侧突出的支承板63、65。支承板65位于比支承板63靠朝下的方向D的一侧。
辊轴65A、65B从支承板63的下表面向朝下的方向D延伸。辊轴65A、65B沿方向X排列。辊轴67A、67B从支承板65的下表面向朝下的方向D延伸。辊轴67A、67B沿方向X排列。辊轴65A和辊轴67A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辊轴65B和辊轴67B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上部辊57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辊轴65A。上部辊57A的轴向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上部辊57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辊轴65B。上部辊57B的轴向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上部辊57A、57B沿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上部辊57A、57B在方向U和方向D上的位置相同。上部辊57A、57B的形状为圆筒形。上部辊57A、57B的直径相同。上部辊57A、57B在轴向上的长度相同。
下部辊59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辊轴67A。下部辊59A的轴向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下部辊59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辊轴67B。下部辊59B的轴向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下部辊59A、59B沿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下部辊59A、59B在方向U和方向D上的位置相同。下部辊59A、59B的形状为圆筒形。下部辊59A、59B的直径相同。下部辊59A、59B在轴向上的长度相同。
下部辊59A位于比上部辊57A靠朝下的方向D的一侧。下部辊59A的旋转轴和上部辊57A的旋转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部辊57A和下部辊59A沿与方向U和方向D平行的同一个轴向排列。该轴向正交于方向R。上部辊57A和下部辊59A对应于辊单元。下部辊59A的直径大于上部辊57A的直径。
下部辊59B位于比上部辊57B靠朝下的方向D的一侧。下部辊59B的旋转轴和上部辊57B的旋转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部辊57B和下部辊59B沿与方向U和方向D平行的同一个轴向排列。该轴向正交于方向R。上部辊57B和下部辊59B对应于辊单元。由此,保持单元23具备由上部辊57A和下部辊59A组成的辊单元、以及由上部辊57B和下部辊59B组成的辊单元。下部辊59B的直径大于上部辊57B的直径。
如图5、图6所示,凸轮随动部61安装在滑动部53的内周侧的部分处。如图2所示,内周侧是指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趋向呈环状的导轨单元21的中心的方向。凸轮随动部61比滑动部53朝内周侧突出。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上轨27的槽35中或下轨29的槽35中。
通过上链31和下链33沿着方向X旋转,而使保持单元23沿着方向X进行移动。保持单元23能够绕呈环形的导轨单元21进行转动。
通过滑动部53所具备的衬套的内周面和轴51的外周面相对滑动,而能够使保持单元23沿着方向U和方向D进行移动。方向U和方向D平行于上部辊57A、57B的轴向和下部辊59A、59B的轴向。
不过,在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上轨27的槽35中的情况下,由上轨27规定保持单元23在方向U和方向D上的位置。另外,在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下轨29的槽35中的情况下,由下轨29规定保持单元23在方向U和方向D上的位置。
在下文中将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上轨27的槽35中的状态称为上方位移状态。并且,将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下轨29的槽35中的状态称为下方位移状态。在处在上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保持单元23位于比处在下方位移状态时靠方向U的一侧。
如图1所示,引导部25是在平行于方向L和方向R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部件。如图1、图7所示,引导部25位于比导轨单元21和保持单元23靠近方向B的一侧。如图7所示,当从方向R侧的视角观察时,引导部25具有由侧板25A和底板25B形成的L形。侧板25A在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的方向上延伸。底板25B从侧板25A的下端朝方向F延伸。
如图7所示,在处于上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下部辊59A和59B均与引导部25相对。在处于下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上部辊57A和57B均与引导部25相对。即,通过保持单元23沿着方向U和方向D进行移动,而使与引导部25相对的辊在上部辊57A、57B与下部辊59A、59B之间切换。
上部辊57A的旋转轴和下部辊59A的旋转轴均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并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下部辊59A的直径大于上部辊57A的直径。另外,上部辊57B的旋转轴和下部辊59B的旋转轴均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并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下部辊59B的直径大于上部辊57B的直径。
因此,处于上方位移状态的引导部25与下部辊59A、59B之间的距离小于处于下方位移状态的引导部25与上部辊57A、57B之间的距离。
如图12所示,引导部25可以沿着方向F和方向B进行移动。引导部25越朝着方向B移动,引导部25离上部辊57A、57B或下部辊59A、59B越远。例如,待输送的容器的直径越大,越能够使引导部25的位置朝B方向的一侧进行移动。
3.输送装置5执行的处理
对输送装置5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容器导入装置3将容器101导入到输送装置5的导入位置15。容器101例如具有呈圆筒形的躯干部。导入位置15是输送装置5中位于方向B的一侧且位于方向L的一侧的位置。如图7所示,在导入位置15,保持单元23将一个容器101保持在保持单元23与引导部25之间。
如图7、图8所示,在处于上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由下部辊59A、59B和引导部25保持容器101。下部辊59A、59B抵接容器101的侧面。引导部25的侧板25A抵接容器101的侧面,底板25B从下方支承容器101的底面。下部辊59A、59B和侧板25A从两侧夹住容器101。下部辊59A、59B和引导部25例如保持容器101中的呈圆筒形的躯干部。
如图9所示,在处于下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由上部辊57A、57B和引导部25保持容器101。上部辊57A、57B抵接容器101的侧面。引导部25的侧板25A抵接容器101的侧面,底板25B从下方支承容器101的底面。上部辊57A、57B和侧板25A从两侧夹住容器101。上部辊57A、57B和引导部25例如保持容器101的呈圆筒形的躯干部。
如上所述,通过保持单元23沿着方向U和方向D进行移动,而使抵接容器101的辊在上部辊57A、57B与下部辊59A、59B之间切换。
保持单元23在保持着容器101的状态下朝方向R进行移动。容器101一边沿着引导部25的表面滑动一边朝方向R进行移动。通过上述处理,输送装置5朝方向R输送容器101。容器101的输送方向是沿直线的方向。
输送装置5能够以如下所述的方式从上方位移状态切换到下方位移状态。当处于上方位移状态时,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上轨27的槽35中。将图10所示的第1气缸41的第1止挡件451的位置设为阻塞上轨27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的位置。另外,将第2气缸43的第2止挡件452的位置设为阻塞下轨29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的位置。凸轮随动部61从上轨27经由路径切换导轨37前进到下轨29。其结果为,由上方位移状态切换到下方位移状态。
此外,在保持上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将图10所示的第1气缸41的第1止挡件451的位置设为开放上轨27的槽35、并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的位置。另外,将第2气缸43的第2止挡件452的位置设为开放下轨29的槽35、并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7的槽35的位置。凸轮随动部61不进入路径切换导轨37,而保持插入到上轨27的槽35中的状态。
输送装置5能够以如下所述的方式从下方位移状态切换到上方位移状态。当处于下方位移的状态时,凸轮随动部61插入到下轨29的槽35中。将图11所示的第3气缸47的第3止挡件453的位置设为阻塞下轨29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的位置。另外,将第4气缸49的第4止挡件454的位置设为阻塞上轨27的槽35、并开放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的位置。凸轮随动部61从下轨29经由路径切换导轨39前进到上轨27。其结果为,由下方位移状态切换到上方位移状态。
此外,在保持下方位移状态的情况下,将图11所示的第3气缸47的第3止挡件453的位置设为开放下轨29的槽35、并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的位置。另外,将第4气缸49的第4止挡件454的位置设为开放上轨27的槽35、并阻塞路径切换导轨39的槽35的位置。凸轮随动部61不进入路径切换导轨39,而保持插入到下轨29的槽35中的状态。
4.物品分选装置9的结构
参照图13~图15说明物品分选装置9的结构。如图13~图15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旋转台71。旋转台71具有圆板状的形态。旋转台71的旋转轴平行于方向U和方向D。旋转台71能够沿图13、图14所示的方向Y旋转。
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多个容置部73。多个容置部73安装在旋转台71的外周部。多个容置部73沿旋转台71的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多个容置部73分别能够独立地相对于旋转台71变更在径向上的位置。此外,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径向是指旋转台71的径向。
容置部73在径向外侧具有凹部73A。如图13、图14所示,当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凹部73A具有圆弧状的形态。容置部73能够通过凹部73A来保持容器101。保持是指至少在周向上限制容器101相对于容置部73进行移动。
如图15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顶板75和支柱77。顶板75位于比旋转台71和容置部73靠方向U的一侧。支柱77夹在旋转台71和顶板75之间。支柱77使顶板75相对于旋转台71而被固定。
如图15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对多个容置部73的每一个均具备导轨79和块体81。导轨79固定于容置部73并且从容置部73朝径向内侧延伸。块体81固定于支柱77。因此,块体81相对于旋转台71的位置被固定。
块体81具有筒状的形态。块体81所具有的孔沿径向延伸。导轨79被插入到块体81的孔中。导轨79相对于块体81进行相对滑动,由此使得容置部73相对于旋转台71的在径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
如图15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对多个容置部73的每一个均具备弹簧引导部83、弹簧85和弹簧承接部87。弹簧引导部83是呈棒状的部件。弹簧引导部83固定于容置部73并且从容置部73朝径向内侧延伸。弹簧85是螺旋状的弹簧。弹簧引导部83插入到弹簧85的内部。与弹簧引导部83相同,弹簧85也从容置部73朝径向内侧延伸。
弹簧承接部87相对于顶板75而被固定。因此,弹簧承接部87相对于旋转台71的位置被固定。弹簧承接部87位于比容置部7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弹簧承接部87具有引导承接孔87A。引导承接孔87A在弹簧承接部87的径向外侧的表面开口并且朝径向内侧延伸。弹簧引导部83的前端插入到引导承接孔87A中。容置部73越朝径向内侧移动,弹簧引导部83在引导承接孔87A中插入得越深。
弹簧85在径向外侧的端部抵接容置部73。弹簧85在径向内侧的端部抵接弹簧承接部87中的引导承接孔87A的开口部的周围。弹簧85在径向上被压缩,从而朝径向外侧对容置部73施力。
如图13~15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对多个容置部73的每一个均具备凸轮随动部89。此外,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一个凸轮91。凸轮随动部89相对于导轨79而被固定。因此,容置部73与凸轮随动部89成为一体而进行移动。凸轮随动部89朝着比导轨79和旋转台71靠方向D的一侧突出。
凸轮91位于比旋转台71靠方向D的一侧。凸轮91相对于物品分选装置9的主体而被固定。凸轮91具有与凸轮随动部89接触的抵接面93。抵接面93是从径向外侧与凸轮随动部89接触的面。当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抵接面93的基本形态呈圆弧状。
凸轮随动部89与容置部73一起被弹簧85朝径向外侧施力,由此接触抵接面93。由与凸轮随动部89接触的抵接面93的位置来规定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
当沿着抵接面93在方向Y上行进时,直到行进至分支位置95为止仅有一个抵接面93(下文称为抵接面93A)。在分支位置95,抵接面93分支成抵接面93B和抵接面93C。抵接面93C位于比抵接面93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抵接面93C与抵接面93A连续。在抵接面93B和抵接面93A之间存在比凸轮随动部89的宽度大的间隙97。
如图13~14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选择部99。如图13所示,选择部99能够移动到开放间隙97的位置。当选择部99已使间隙97开放时,凸轮随动部89在分支位置95进入间隙97,并沿着与抵接面93C接触的路径行进。
如图14所示,选择部99能够移动到封闭间隙97的位置。当选择部99已使间隙97封闭时,凸轮随动部89在分支位置95越过选择部99和间隙97,并沿着与抵接面93B接触的路径行进。
如图13、图14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引导部103。引导部103设置在比容置部7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当从方向U侧的视角观察时,引导部103的表面形状呈圆弧。引导部103抑制由容置部73保持的容器101从容置部73脱落。引导部103在分选位置105处具有间隙106。间隙106连接着不合格品用通道17。不合格品用通道17从间隙106朝径向外侧延伸。
5.物品分选装置9执行的处理
对物品分选装置9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关注任意选择的一个容置部73。任意一个容置部73均可以执行相同的动作。旋转台71以规定的速度沿着方向Y进行旋转。容置部73也以规定的速度沿着方向Y进行旋转。当容置部73在周向上的位置到达图13、图14所示的导入位置107时,保持单元23将输送来的容器101导入到容置部73。即,导入位置107是将容器101导入到容置部73的位置。容置部73保持已被导入的容器101。引导部103抑制容器101从容置部73脱落。
当容置部73在周向上的位置为导入位置107时,凸轮随动部89与抵接面93A接触。凸轮随动部89一直与抵接面93A接触到容置部73沿着方向Y进一步旋转并且凸轮随动部89到达分支位置95为止。
当凸轮随动部89已到达分支位置95时,在容置部73所保持的容器101是合格品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选择部99封闭间隙97。贴标系统1例如具备微型计算机、传感器和致动器。微型计算机利用传感器来判断由容置部73保持着的容器101是否为合格品。当判断出由容置部73保持着的容器101为合格品时,微型计算机利用致动器将选择部99移动到封闭间隙97的位置。
当选择部99已使间隙97封闭时,若容置部73沿着方向Y进一步旋转,则凸轮随动部89越过选择部99和间隙97,并且一边与抵接面93B接触一边行进。当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B接触一边行进时,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比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C接触一边行进时的位置相比靠径向内侧。当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B接触一边行进时,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对应于第1位置。
在凸轮随动部89与抵接面93B接触的状态下,若容置部73进一步沿方向Y旋转,则容置部73到达分选位置105并通过分选位置105。由于容置部73的位置位于径向内侧,因此保持在容置部73中的容器101不会进入不合格品通道17,而是依旧被保持在容置部73中。
若容置部73进一步沿着方向Y进行旋转,则容置部73到达合格品用承台19。保持在容置部73中的容器101被引导到合格品用承台19。若容置部73沿着方向Y进一步旋转,则空的容置部73再次到达导入位置107。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当凸轮随动部89已到达分支位置95时,在容置部73所保持的容器101是不合格品的情况下,选择部99开放间隙97。贴标系统1例如具备微型计算机、传感器和致动器。微型计算机利用传感器来判断由容置部73保持着的容器101是否为合格品。当判断出由容置部73保持着的容器101为不合格品时,微型计算机利用致动器将选择部99移动到开放间隙97的位置。
当选择部99已使间隙97开放时,若容置部73沿着方向Y进一步旋转,则被朝径向外侧施力的凸轮随动部89进入间隙97,并且一边与抵接面93C接触一边行进。当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C接触一边行进时,容置部73在径向的位置比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B接触一边行进时的位置靠径向外侧。当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C接触一边行进时,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对应于第2位置。
在凸轮随动部89与抵接面93C接触的状态下,若容置部73进一步沿方向Y旋转,则容置部73到达分选位置105并通过分选位置105。由于容置部73的位置位于径向外侧,因此保持在容置部73中的容器101通过间隙106而被推入到不合格品用通道17中。若容置部73沿着方向Y进一步旋转,则空的容置部73再次到达导入位置107。
6.输送装置5发挥的效果
(1A)输送装置5能够处于上方位移状态和下方位移状态。处于上方位移状态的引导部25与下部辊59A、59B之间的距离小于处于下方位移状态的引导部25与上部辊57A、57B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待输送的容器较大的情况下,输送装置5成为下方位移状态从而能够扩大引导部25与上部辊57A、57B之间的距离。另外,例如在待输送的容器较小的情况下,输送装置5成为上方位移状态,从而能够缩短引导部25与下部辊59A、59B之间的距离。因此,输送装置5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输送两种以上的容器。
(1B)保持单元23能够沿着方向U和方向D进行移动。输送装置5沿着方向R输送容器。由此,保持单元23能够沿着与容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承载装置5可以有效地从上方位移状态切换到下方位移状态,或者从下方位移状态切换到上方位移状态。
(1C)引导部25能够朝靠近保持单元23的方向或远离保持单元23的方向移动。输送装置5能够通过使引导部25进行移动,而根据待输送的容器来调整引导部25和保持单元23之间的距离。
(1D)输送装置5输送容器的输送方向是沿直线的方向。因此,输送装置5能够高效地输送容器。
(1E)输送装置5是贴标系统1的一部分。因此,贴标系统1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输送两种以上种类的容器。
7.物品分选装置9发挥的效果
(1F)在容置部73于周向上的位置通过导入位置107后并到达分选位置105之前,物品分选装置9将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控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被指定的位置。第1位置是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B接触一边行进时的容置部73的位置。第2位置是凸轮随动部89一边与抵接面93C接触一边行进时的容置部73的位置。
当容置部73在周向上的位置已到达分选位置105时,物品分选装置9根据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是第1位置还是第2位置,而将容器101引导到不同的路径。
即,当容置部73在周向上的位置已到达分选位置105时,在容置部73于径向上的位置为第1位置的情况下,物品分选装置9将容器101引导至到达合格品用承台19的路径上。此外,当容置部73在周向上的位置已到达分选位置105时,在容置部73于径向上的位置为第2位置的情况下,物品分选装置9使容器101通过间隙106而将其引导到不合格品用通道17。此外,引导部103、间隙106和不合格品用通道17对应于分选单元。
物品分选装置9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将各种容器101分选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1G)物品分选装置9具备凸轮随动部89、凸轮91和选择部99。凸轮随动部89相对于容置部73而被固定。凸轮91与凸轮随动部89接触。凸轮91中的抵接面93B引导凸轮随动部89,以使得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成为第1位置。凸轮91中的抵接面93C引导凸轮随动部89,以使得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成为第2位置。选择部99选择凸轮随动部89与抵接面93B和抵接面93C中的任意一者接触。此外,抵接面93B对应于第1部分。抵接面93C对应于第2部分。
物品分选装置9通过凸轮随动部89、凸轮91和选择部99将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控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被指定位置。因此,物品分选装置9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控制容置部73在径向上的位置。凸轮随动部89、凸轮91和选择部99对应于位置控制单元。
(1H)物品分选装置9是贴标系统1的一部分。因此,贴标系统1无需更换部件也能够将各种容器101分选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1)物品分选装置9也可以是分选除了容器以外的物品的装置。
(2)物品分选装置9也可以是除了贴标系统1以外的系统的一部分。
(3)在容置部73所保持的容器101是合格品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也可以开放间隙97。在该情况下,合格品被推入到不合格品用通路17。在容置部73所保持的容器101是不合格品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物品分选装置9也可以封闭间隙97。在该情况下,不合格品被引导到合格品用台19上。
(4)凸轮91可以相对于容置部73而被固定,凸轮随动部89可以相对于物品分选装置9的主体而被固定。
(5)保持单元23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辊在一个轴向上排列的辊单元。三个以上的辊例如其直径各不相同。在一个轴向上排列的辊的数量例如可列举3、4、5、6、7……等。
(6)在第1实施方式中,保持单元23具备两个辊单元。保持单元23所具备的辊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以上。
(7)输送装置5可以沿着部分为曲线的输送路径或全部为曲线的输送路径输送容器。
(8)上部辊57A、57B的直径可以大于下部辊59A、59B的直径。
(9)可以由多个构成元素分担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或者可以使一个构成元素发挥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此外,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者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
(10)除了上述物品分选装置之外,还可以以如下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公开,诸如以该物品分选装置作为构成元素的系统、用于使计算机作为该物品分选装置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的程序、记录有该程序的半导体存储器等非转移实体记录介质、物品的分选方法等。

Claims (5)

1.一种物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台;
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以能够改变在径向上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旋转台的外周部,且构成为保持物品;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比所述容置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且构成为抑制所述物品从所述容置部脱落;
位置控制单元,所述位置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容置部于周向上的位置通过导入位置后并到达分选位置之前,将所述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控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被指定的位置,其中,所述导入位置是所述物品被导入所述容置部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比所述第1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及
分选单元,所述分选单元构成为,当所述容置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已到达所述分选位置时,所述分选单元根据所述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是所述第1位置还是所述第2位置,而将所述物品引导到不同的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凸轮随动部,所述凸轮随动部相对于所述容置部而被固定;以及
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随动部接触,并且
所述位置控制单元包括:
所述凸轮随动部;
第1部分,所述第1部分是所述凸轮中的以下部分,即,引导所述凸轮随动部,以使得所述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成为所述第1位置;
第2部分,所述第2部分是所述凸轮中的以下部分,即,引导所述凸轮随动部,以使得所述容置部在径向上的位置成为所述第2位置;以及
选择部,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凸轮随动部与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中的任意一者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是容器,
所述物品分选装置是对所述容器贴标签的贴标系统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控制单元构成为,将被导入有已正常贴标的所述容器的所述容置部的位置控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一方的位置,将被导入有未正常贴标的所述容器的所述容置部的位置控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控制单元构成为,能够进行变更,以将被导入有已正常贴标的所述容器的所述容置部的位置控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所述另一方的位置,并将被导入有未正常贴标的所述容器的所述容置部的位置控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所述一方的位置。
CN202180077919.9A 2020-11-17 2021-11-15 物品分选装置 Pending CN1164572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0886A JP2022079975A (ja) 2020-11-17 2020-11-17 物品選別装置
JP2020-190886 2020-11-17
PCT/JP2021/041950 WO2022107726A1 (ja) 2020-11-17 2021-11-15 物品選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7281A true CN116457281A (zh) 2023-07-18

Family

ID=8170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7919.9A Pending CN116457281A (zh) 2020-11-17 2021-11-15 物品分选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7939A1 (zh)
EP (1) EP4238911A1 (zh)
JP (1) JP2022079975A (zh)
CN (1) CN116457281A (zh)
WO (1) WO20221077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28658A (zh) * 1970-12-23 1972-11-02
DE2853699A1 (de) * 1978-12-13 1980-07-10 Schmitt Karl Schiebedeckel fuer tiefkuehltruhen
IT1225027B (it) * 1988-07-28 1990-10-31 Acma Spa Apparecchiatura per smistare fra piu' linee di trasferimento dei prodotti da una linea di avanzamento
JP4367595B2 (ja) * 2000-09-27 2009-11-18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ラベリング装置の印字屑除去機構及び該印字屑除去機構を備えたラベリング装置
JP5566143B2 (ja) 2010-03-17 2014-08-06 株式会社岩田レーベル 貼付用のラベルの搬送ラインにおける不良ラベル回収装置及びラベル貼付装置
JP6517672B2 (ja) * 2015-11-30 2019-05-22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ッチ変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検査装置
JP7220104B2 (ja) * 2019-03-20 2023-02-09 東洋ガラス株式会社 容器検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8911A1 (en) 2023-09-06
US20240017939A1 (en) 2024-01-18
WO2022107726A1 (ja) 2022-05-27
JP2022079975A (ja)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33618B2 (ja) 方向転換機/仕分け機のリジェクトシステム
US5988356A (en) Automated diverter capable of sorting bulky articles
KR950003596B1 (ko) 회전할출장치
US7921984B2 (en) Conveying arrangement for conveying packages or groups of beverage bottles or container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20090139841A1 (en) Outfeed Mechanism for Starwheel Type Glass Inspection Machine
US10842183B2 (en) Forming and transporting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d forming a group of rod-like articles, and feeding apparatus for feeding a group of rod-like articles
CN116457281A (zh) 物品分选装置
CN116547205A (zh) 输送装置
KR20210112096A (ko) 휠 소터 장치
WO2020035824A1 (en) Transport conveyor,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packing apparatus
EP3837176B1 (en) Transport device for rod-like articles of the tobacco industry
CA2587404A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identified packaging units
KR20220025835A (ko) 용기 반송 장치
JP2021187617A (ja) 物品リジェクト装置
JP2000072231A (ja) 反転装置
JPH06321345A (ja) 搬送装置における分岐ユニット及び搬送ワーク
JP2008115004A (ja) 搬送設備
KR102307635B1 (ko) 휠 소터 장치용 이송 휠 유닛
JP3292554B2 (ja) 瓶検査システム
US116392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containers
KR102284967B1 (ko) 휠 소터 장치
KR20120087075A (ko) 트레이 대기 및 반출 장치
JP4569202B2 (ja) 仕分け設備
JP2592417Y2 (ja) 成形品の自動振り分け機構
KR20210112098A (ko) 휠 소터 장치용 이송 휠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