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5937B -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5937B
CN116395937B CN202310372445.1A CN202310372445A CN116395937B CN 116395937 B CN116395937 B CN 116395937B CN 202310372445 A CN202310372445 A CN 202310372445A CN 116395937 B CN116395937 B CN 116395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water outlet
cooling
transi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24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5937A (zh
Inventor
吕应成
胡殿芳
陈鹏
董淑娟
杨振渤
王勇
吕思稳
王磊
朱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Kaisheng Glass Co ltd
China Yaohua Glass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gbu Kaisheng Glass Co ltd
China Yaohua Glass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gbu Kaisheng Glass Co ltd, China Yaohua Glass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Bengbu Kaishe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24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5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5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5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5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00Charging the melting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4Automatically regulating the melting process
    • C03B5/245Regulating the melt or batch level, dep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化部的液位始终保持不变,将熔化部的温度升高;(2)将卡脖处的卡脖水包拉出,冷却部的温度升高;(3)在流道上设置流道冷却水包;(4)投料部投加过渡物料,过渡物料包括基础料和着色辅助料,其中基础料为无色玻璃物料,保持投加总量不变,减少基础料并增加着色辅助料;(5)当过渡物料形成玻璃成品,达到所需透过率,完成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本发明能够将无色玻璃物料进行快速置换成黑色玻璃物料,换色周期在2~5d,同时在过渡置换中形成的部分副玻璃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属于玻璃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中,玻璃熔窑是不间断工作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生产经济效益,需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一般是利用过渡置换法,在生产无色玻璃的基础上,向无色玻璃物料中加入适当的色料,逐渐将无色玻璃转化换为黑色玻璃,但是由于对黑色玻璃低透过率的要求,需要的色料多,色料干扰性大,现有的无色玻璃转换到黑色玻璃大约需要一个多月,换色周期时间长,料液、能耗消费高,产生的副玻璃多,影响黑色玻璃的产率,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换色时间长,容易错失市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能够将无色玻璃物料进行快速置换成黑色玻璃物料,换色周期在2~5d,同时在过渡置换中形成的部分副玻璃呈灰玻璃,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行销售,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利用过渡置换方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提供熔窑和锡槽,熔窑包括依次设置的投料部、熔化部、卡脖和冷却部,冷却部的出口端通过流道与锡槽的进口端连接,卡脖设有卡脖水包和搅拌器,包括以下步骤:
(1)熔化部的液位始终保持不变,将熔化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620~1660℃,一般温度选取为1625℃、1635℃、1640℃、1648℃、1655℃,温度浮动控制在±5℃,使熔化部的窑炉底部的无色玻璃料液流动,增加熔化部内无色玻璃料液流动的深度;
(2)将卡脖处的卡脖水包拉出,冷却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280~1320℃,一般温度选取为1285℃、1292℃、1300℃、1305℃、1308℃、1315℃,温度浮动控制在±5℃,冷却部的料液流动的深度也增加;
(3)在流道上设置流道冷却水包,流道的温度控制在1050~1100℃,一般温度选取为1055℃、1065℃、1080℃、1090℃、1095℃,温度浮动控制在±5℃,料液经过流道,温度降低,有效了保证玻璃成型;
(4)投料部投加过渡物料,过渡物料包括基础料和着色辅助料,中基础料为无色玻璃物料,保持投加总量不变,与无色玻璃物料相比,减少基础料并增加着色辅助料,且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等于基础料的减少量,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大于零,基础料中的煤粉必须为零,且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色玻璃物料中石英砂岩、碎玻璃对应组分的重量百分数;
(5)当过渡物料形成玻璃成品,其透过率小于26.5%,完成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
其中,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占过渡物料的重量分数不大于3.2%且不小于2.5%,且随着投加过渡物料的次数的增加而着色辅料的重量百分数不变或降低。
其中,与无色玻璃物料相比,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重量百分数降低的范围为1.5~2.5%,且碎玻璃中的石英砂岩重量百分数降低的范围为0~0.7%,随着投加过渡物料次数的增加,后添加的基础料的减少量均不大于先添加的基础料的减少量。
其中,随着投加过渡物料次数的增加,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均不变或着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提高,当只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提高时另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是不变的。
其中,着色辅料剂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氧化铁60%、氧化铜20%、氧化铬12%、氧化锰8%。
优选地,流道冷却水包由U型冷却水包和筒型冷却水包组成,U型冷却水包设置在流道内靠近冷却部的端部,筒型冷却水包设置在流道内靠近锡槽的端部。
其中,U型冷却水包包括一体成型的通端壳体、U型中部壳体和封端壳体,通端壳体、封端壳体水平布置并分别与U型中部壳体的两端连通,通端壳体、U型中部壳体及封端壳体内设置有适配的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上冷却管、下冷却管的一端相互连通并位于封端壳体内,上冷却管的另一端穿过通端壳体连通有第一进水管,下冷却管的另一端穿过通端壳体连通有第一出水管,通端壳体、封端壳体分别固定贯穿流道两个侧壁的顶端,U型中部壳体位于流道内,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设置在流道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通端壳体、封端壳体分别设置有吊耳,吊耳与流道的顶壁固定。
更进一步地,第一出水管呈V型结构,且第一出水管远离通端壳体的一端倾斜向下。
更进一步地,第一出水管的V型夹角为140~155度。
其中,筒型冷却水包包括水平布置且两端闭合的“一”字型筒体,“一”字型筒体内设置有适配的出水室,出水室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密封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的一端水平穿过连接孔并位于“一”字型筒体外侧,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水平伸入出水室远离连接孔的一端,使第二进水管与出水室连通,出水室靠近连接孔的端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一”字型筒体外侧,“一”字型筒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流道两侧壁上,且“一”字型筒体布置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流道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第二出水管呈V型结构,且第二出水管连通出水室的部位向上倾斜设置,第二出水管远离出水室的部位水平设置。
更进一步地,第一出水管的V型夹角为130~145度。
优选地,熔化部的窑炉底部设置双排水冷鼓泡。
其中,无色玻璃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石英砂岩37.4~61.6%、碎玻璃9.4~30.5%、纯碱9.1~20%、白云石7.9~21.7%、长石粉3.9~16.3%、石灰石3.9~13.9%、芒硝3.8~11.5%、煤粉0~0.5%、氧化铁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换色工艺利用过渡置换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以投加总量不变,增加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降低基础料的添加量,并在增加熔化部的同时,拉出卡脖水包,增加冷却部的温度,使无色玻璃料液流动的深度增加,加快物料均匀化;而且本发明在流道设置流道冷却水包,加快料液温度的降低,保证锡槽内玻璃的成型;本发明能够将无色玻璃物料进行快速置换成黑色玻璃物料,换色周期在2~5d,能够快速进入市场;另外,本发明在换色工艺中产生的副玻璃,部分呈灰玻璃并且其透过率在27~37%,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行销售,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道冷却水包的U型冷却水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道冷却水包的筒型冷却水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中部壳体,2、通端壳体,3、封端壳体,4、吊耳,5、上冷却管,6、下冷却管,7、第一进水管,8、第一出水管,9、“一”字型筒体,10、出水室,11、第二进水管,12、第二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作出更加清楚完整地说明,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利用过渡置换方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涉及了熔窑、锡槽,在现有的生产工艺中,按照产品从物料加入至成型的生产顺序,锡槽的进口端连接熔窑的末端,熔窑包括依次连通的投料部、熔化部、卡脖和冷却部,在卡脖设置卡脖水包和搅拌器,冷却部的出口端与锡槽的进口端之间通过流道连通。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利用过渡置换方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包括以下步骤:
(1)熔化部的液位始终保持不变,将熔化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620~1660℃,温度浮动控制在±5℃,使熔化部的窑炉底部的无色玻璃料液流动,进而增加熔化部内无色玻璃料液流动的深度,过渡物料料液进入熔化部后就能够对熔化部的无色玻璃料液进行置换,经过多次添加过渡物料使原有的无色玻璃物料完全被置换成黑色玻璃物料;
(2)为了使冷却部的无色玻璃料液也被过渡物料逐渐置换成黑色玻璃料液,将卡脖处的卡脖水包拉出,即卡脖处的卡脖水包不工作,在卡脖处不进行冷却,需要强调是,仅是在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过程中才拉出卡脖水包使其不工作,玻璃过渡置换完成换色后,卡脖水包也回复工作,进而冷却部的温度升高,并温度控制在1280~1320℃,温度浮动控制在±5℃,冷却部的料液流动的深度也增加,过渡物料进入冷却部后能够对冷却部底部的料液进行置换;
(3)由于熔化部、冷却部为了使原有的无色玻璃料液能够被黑色玻璃料液完全置换,提高了熔化部、冷却部的温度,但是为了料液进入锡槽后的玻璃成型质量,在料液进入锡槽前需要控制料液的温度,在流道上设置流道冷却水包,流道冷却水包控制液料进入锡槽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050~1100℃,温度浮动控制在±5℃,流道冷却水包对料液冷却有助于在锡槽处玻璃的成型,需要强调是,流道冷却水包仅是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的过渡置换中使用,玻璃过渡置换完成换色后,流道冷却水包拉出,使其再黑色玻璃生产过程中不工作,流道冷却水包由U型冷却水包和筒型冷却水包组成,U型冷却水包设置在流道内靠近冷却部的端部,U型冷却水包冷却料液,降低料液温度,筒型冷却水包设置在流道内靠近锡槽的端部,筒型冷却水包冷却料液,降低料液温度的同时保证料液进入锡槽后的玻璃成型;
(4)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中,除了工艺及其参数对换色周期的重要影响外,在投料部投加的过渡物料也是过渡置换的一个重要因素,过渡物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的变化对换色周期、过程产生的副玻璃、副玻璃的质量也影响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长期的劳动实验及其研究,发现了更为适应的过渡物料投入的各组分的调整,过渡物料在投料部投加,过渡物料包括以无色玻璃物料为基础料和以及黑色玻璃需要的着色辅助料,投加总量不变,与无色玻璃物料相比,减少基础料,添加着色辅助料,在基础料中仅是煤粉、石英砂岩、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发生变化,其余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不发生变化,基础料中煤粉含量必须为零,且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色玻璃物料中石英砂岩、碎玻璃对应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即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色玻璃物料中石英砂岩的重量百分数,或者重量基础料中的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色玻璃物料中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又或者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均小于无色玻璃物料中石英砂岩、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也就是投加总量不变,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添加量是减少,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等于基础料的减少量,需要强调的是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不为零,也可以说是增加的着色辅助料重量百分数等于降低的基础料重量百分数,或者说是增加的着色辅助料重量百分数等于降低的石英砂岩、碎玻璃含量重量百分数之和,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占过渡物料的重量分数不大于3.2%且不小于2.5%,且过渡物料中的着色辅料的重量百分数随着过渡物料投加次数的增加而不变或降低,也就是基础料中减少石英砂岩或/和碎玻璃的降低量,使熔窑内的液料成分逐渐达到黑色玻璃液料要求,完成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的转化,直至熔炉的物料为黑色玻璃物料;
(5)当过渡物料经锡槽、退火等工序形成的玻璃,其成品玻璃的透过率小于26.5%,完成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
本发明中,通过长期的劳动实验及其研究,与无色玻璃物料相比,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量重百分数会降低,且其量重百分数降低的范围为1.8~2.5%,并且碎玻璃重量百分数会降低,且其量重百分数降低的范围为0~0.7%,随着投加过渡物料次数的增加,基础料的减少量的走势为水平不变,或者逐渐增加,或者水平-增加-水平,或者增加-水平-增加等,在基础料的减少量的走势中不出现在后的基础料的减少量小于在前的基础料的减少量,随着投加过渡物料次数的增加,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均不变,或者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提高,且当仅且只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提高时另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不变,在换色过程中,一次投加着色辅料剂的含量过大,会导致熔化率低,过渡物料出现部分富集,导致副玻璃为废弃品,无法市场销售;一次投加着色辅料剂的含量过小,换色周期长,产生的副玻璃残次品多,市场销售低,进而副玻璃的经济效益低。
本发明中,着色辅料剂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氧化铁60%、氧化铜20%、氧化铬12%、氧化锰8%,有利于缩短换色周期,促进快速换色。
本发明中,无色玻璃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石英砂岩37.4~61.6%、碎玻璃9.4~30.5%、纯碱9.5~20%、白云石7.9~21.7%、长石粉3.9~16.3%、石灰石3.9~13.9%、芒硝3.8~11.5%、煤粉0~0.5%、氧化铁0~0.07%。
本发明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中还提供了U型冷却水包和筒型冷却水包的结构,具体如下以及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中,U型冷却水包包括包括U型中部壳体1,U型中部壳体1位于流道内,能够使U型中部壳体1伸入料液中,使冷却水带走料液中的热量,U型中部壳体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通端壳体2、封端壳体3,封端壳体3、通端壳体2水平布置,通端壳体2、封端壳体3分别设置有吊耳4,通端壳体2、封端壳体3分别贯穿流道两个侧壁的顶端,并且通过吊耳4使通端壳体2、封端壳体3分别与流道的顶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中的通端壳远离U型壳体的一端为贯通的开口结构,封端壳远离U型壳体的一端为闭合结构,将通端壳体2、U型中部壳体1、封端壳体3一体成型设置,且三者贯通并在其贯通的壳体内设置适配的上冷却管5和下冷却管6,上冷却管5、下冷却管6位于封端壳体3的一端相互连通,上冷却管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封端壳体3、U型中部壳体1、通端壳体2与第一进水管7连通,下冷却管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封端壳体3、U型中部壳体1、通端壳体2与第一出水管8连通,第一进水管7、第一出水管8设置在流道外部,将出水管设置呈V型结构,夹角为140~150度,出水管远离通端壳体2的一端倾斜向下,一方面减少进水管的冷却水对出水管的冷却水的热量吸收,提高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冷却水流出下冷却管6后,有利于冷却水流出,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
本发明中,筒型冷却水包包括水平布置的“一”字型筒体9,“一”字型筒体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流道两侧壁上,其中“一”字型筒体9的一端穿过流道的侧壁,“一”字型筒体9的两端为闭合结构,在“一”字型筒体9内设置适配的出水室10,出水室10的靠近“一”字型筒体9一端伸出流道的一端设置连接孔,连接孔穿过“一”字型筒体9,在连接孔内密封连接第二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1的一端水平穿过“一”字型筒体9并布置在流道的外侧,第二进水管11的另一端水平伸入出水室10内并且靠近出水室10远离连接孔的一端,是两者之间存有间隙,这样出水管与进水室始终处于连通的状态,在出水室10靠近连接孔的端部还连通第二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一”字型筒体9并位于流道的外侧,第二出水管12呈V型结构,其V型夹角为130~145度,第二出水管12连通出水室10的部位向上倾斜设置,第二出水管12远离出水室10的部位水平设置,这样能够降低冷却水流出出水室10的流速,有利于冷却水吸收更多的热量,对料液冷却效果更好。
本发明中,熔化部的窑炉底部设置双排水冷鼓泡,双排水冷鼓泡能够加强玻璃液回流,提高池底温度,进一步加快过渡置换的周期
实施例1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在无色玻璃第一条生产线上,无色玻璃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石英砂岩44%、碎玻璃11.69%、纯碱10.3%、白云石11.4%、长石粉5.6%、石灰石6.8%、芒硝6.5%、氧化铁0.01%,利用过渡置换方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具体步骤如下:
(1)熔化部的液位始终保持不变,将熔化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648±5℃,使熔化部的窑炉底部的无色玻璃料液流动,增加熔化部内无色玻璃料液流动的深度;
(2)将卡脖处的卡脖水包拉出,冷却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305±5℃,冷却部的料液流动的深度增加;
(3)启动流道上的流道冷却水包,流道的温度控制在1080±5℃,保证了玻璃成型;
(4)初次在投料部投加过渡物料,初次的过渡物料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如下:石英砂岩44.5%、碎玻璃11.69%、纯碱10.3%、白云石11.4%、长石粉5.6%、石灰石6.8%、芒硝6.5%、氧化铁0.01%、着色辅助料3.2%,初次的过渡物料形成副玻璃成品,初次副玻璃成品有63.5%的玻璃呈灰色,其经光学检测,透过率32.8~37.6%,能够满足一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显示屏幕制作的需求;
(5)继续投加过渡物料,第二次的过渡物料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如下:石英砂岩44.7%、碎玻璃11.89%、纯碱10.3%、白云石11.4%、长石粉5.6%、石灰石6.8%、芒硝6.5%、氧化铁0.01%、着色辅助料2.8%,第二的过渡物料形成副玻璃成品,第二次副玻璃成品全部的玻璃呈灰色,其经光学检测,透过率28.6~34.2%;能够满足一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显示屏幕制作的需求;
(6)继续投加过渡物料,第三次的过渡物料与第二次的过渡物料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相同,第三次的过渡物料形成副玻璃成品,第三次副玻璃成品先出来的88.3%的玻璃呈灰色,其经光学检测,透过率27.6~32.4%,也能够满足一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显示屏幕制作的需求,继灰玻璃后出来了呈黑色的玻璃,有8.2%的玻璃呈黑色但是透过率大于26.5%不满足生产要求,经计算经历约71.2h,大约2.96d,之后继续出来的透过率小于26.5%,满足了生产线对黑玻璃的透过率的需求,停止后续过渡物料的投加,直接改加入透过率为26.1±0.35%的黑色玻璃物料,从而完成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
实施例2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在无色玻璃第二条生产线上,无色玻璃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石英砂岩51.5%、碎玻璃16.4%、纯碱9.6%、白云石8.3%、长石粉4.7%、石灰石4.3%、芒硝5.2%,利用过渡置换方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具体步骤如下:
(1)熔化部的液位始终保持不变,将熔化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625±5℃,使熔化部的窑炉底部的无色玻璃料液流动,增加熔化部内无色玻璃料液流动的深度;
(2)将卡脖处的卡脖水包拉出,冷却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285±5℃,冷却部的料液流动的深度增加;
(3)启动流道上的流道冷却水包,流道的温度控制在1055±5℃,保证了玻璃成型;
(4)初次在投料部投加过渡物料,初次的过渡物料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如下:石英砂岩49%、碎玻璃15.7%、纯碱9.6%、白云石8.3%、长石粉4.7%、石灰石4.3%、芒硝5.2%、着色辅助料3.2%,初次的过渡物料形成副玻璃成品,初次副玻璃成品有59.7%的玻璃呈灰色,其经光学检测,透过率33.6~37.5%,能够满足一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显示屏幕制作的需求;
(5)继续投加过渡物料,第二次的过渡物料与步骤(4)中初次过渡物料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相同,第二的过渡物料形成副玻璃成品,第二次副玻璃成品全都呈灰色,其经光学检测,透过率28.8~33.9%,也能够满足一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显示屏幕制作的需求,
(6)继续投加过渡物料,第三次的过渡物料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如下:石英砂岩49.1%、碎玻璃15.9%、纯碱9.6%、白云石8.3%、长石粉4.7%、石灰石4.3%、芒硝5.2%、着色辅助料2.9%,第三次的过渡物料形成副玻璃成品,先出来的24.6%的玻璃呈灰色,其经光学检测,透过率27.6~32.4%,也能够满足一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显示屏幕制作的需求,继灰玻璃后出来了呈黑色的玻璃,先出来的11.2%的玻璃呈黑色但是透过率大于26.5%不满足生产要求,经计算经历约57h,大约2.27d,之后继续出来的透过率小于26.5%满足了生产需求,需要生产透过率为25.6±0.35%的黑色玻璃,继续第三次的过渡物料投加,在71.8h后,检测黑色的玻璃达到25.7%,满足生产线的需求,此时后续不再需要投加过渡物料,直接加入透过率为25.6±0.35%的黑色玻璃物料,从而完成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换色工艺,能够将无色玻璃物料进行快速置换成黑色玻璃物料,换色周期在2~5d,在过渡置换中形成的大部分副玻璃呈灰玻璃,其透过率在27~37%,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行销售,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过渡中产生的不满足透过率低于26.5%的黑玻璃可以向对黑玻璃透过率低的市场进行销售,有效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利用过渡置换方法将无色玻璃转换为黑色玻璃,提供熔窑和锡槽,所述熔窑包括依次设置的投料部、熔化部、卡脖和冷却部,冷却部的出口端通过流道与锡槽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卡脖设有卡脖水包和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化部的液位始终保持不变,将熔化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620~1660℃;
(2)将卡脖处的卡脖水包拉出,冷却部的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在1280~1320℃;
(3)在流道上设置流道冷却水包,流道的温度控制在1050~1100℃;
(4)投料部投加过渡物料,过渡物料包括基础料和着色辅助料,其中基础料为无色玻璃物料,保持投加总量不变,与无色玻璃物料相比,减少基础料并增加着色辅助料,且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等于基础料的减少量,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大于零,基础料中的煤粉必须为零,且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色玻璃物料中石英砂岩、碎玻璃对应组分的重量百分数;
(5)当过渡物料形成玻璃成品,其透过率小于26.5%,完成从无色玻璃到黑色玻璃换色的过渡置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着色辅助料的添加量占过渡物料的重量分数不大于3.2%且不小于2.5%,且随着投加过渡物料的次数的增加而着色辅助料的重量百分数不变或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与无色玻璃物料相比,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重量百分数降低的范围为1.5~2.5%,且碎玻璃中的石英砂岩重量百分数降低的范围为0~0.7%,随着投加过渡物料次数的增加,后添加的基础料的减少量均不大于先添加的基础料的减少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随着投加过渡物料次数的增加,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的重量百分数均不变或着基础料中的石英砂岩、碎玻璃至少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提高,当只有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提高时另一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是不变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辅助料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氧化铁60%、氧化铜20%、氧化铬12%、氧化锰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冷却水包由U型冷却水包和筒型冷却水包组成,U型冷却水包设置在流道内靠近冷却部的端部,筒型冷却水包设置在流道内靠近锡槽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冷却水包包括一体成型的通端壳体、U型中部壳体和封端壳体,所述通端壳体、封端壳体水平布置并分别与U型中部壳体的两端连通,所述通端壳体、U型中部壳体及封端壳体内设置有适配的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所述上冷却管、下冷却管的一端相互连通并位于封端壳体内,所述上冷却管的另一端穿过通端壳体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下冷却管的另一端穿过通端壳体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通端壳体、封端壳体分别固定贯穿流道两个侧壁的顶端,所述U型中部壳体位于流道内,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设置在流道的外侧;所述通端壳体、封端壳体分别设置有吊耳,吊耳与流道的顶壁固定;所述第一出水管呈V型结构,且第一出水管远离通端壳体的一端倾斜向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冷却水包包括水平布置且两端闭合的“一”字型筒体,所述“一”字型筒体内设置有适配的出水室,所述出水室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密封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水平穿过连接孔并位于“一”字型筒体外侧,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水平伸入出水室远离连接孔的一端,使第二进水管与出水室连通,出水室靠近连接孔的端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一”字型筒体外侧,所述“一”字型筒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流道两侧壁上,且“一”字型筒体布置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流道的外侧;所述第二出水管呈V型结构,且第二出水管连通出水室的部位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出水室的部位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熔化部的窑炉底部设置双排水冷鼓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无色玻璃包含以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数:石英砂岩37.4~61.6%、碎玻璃9.4~30.5%、纯碱9.1~20%、白云石7.9~21.7%、长石粉3.9~16.3%、石灰石3.9~13.9%、芒硝3.8~11.5%、煤粉0~0.5%、氧化铁0~0.07%。
CN202310372445.1A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Active CN116395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2445.1A CN116395937B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2445.1A CN116395937B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5937A CN116395937A (zh) 2023-07-07
CN116395937B true CN116395937B (zh) 2023-09-01

Family

ID=87007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2445.1A Active CN116395937B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593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68089A (en) * 1930-04-29 1932-03-03 Hartford Empir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feeding molten glass
US3558297A (en) * 1966-10-10 1971-01-26 Libbey Owens Ford Co Method for changing over from one glass to another glass while simultaneously bubbling
GB1412545A (en) * 1973-08-07 1975-11-05 A C I Operations Glass colour changes
CN2050038U (zh) * 1989-04-26 1989-12-27 广东玻璃厂 玻璃液加热供料道
JPH07157316A (ja) * 1993-12-02 1995-06-20 Ishizuka Glass Co Ltd ガラス溶融窯の素地替え促進方法
CN104355528A (zh) * 2014-09-28 2015-02-18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单窑多色浮法玻璃生产线
CN104529132A (zh) * 2015-01-27 2015-04-22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浮法玻璃的熔窑及着色剂的加入方法
RU2631271C1 (ru) * 2016-08-08 2017-09-20 Валерий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Ефременков Способ варки бесцветного стекла в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стеклянной тары
CN107473567A (zh) * 2017-08-17 2017-12-15 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加快本体着色玻璃褪色进程的工艺方法
CN109761478A (zh) * 2019-02-28 2019-05-17 信义环保特种玻璃(江门)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的改色方法
WO2023039991A1 (zh) * 2021-09-14 2023-03-23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生产设备及玻璃生产方法
CN116495977A (zh) * 2023-04-11 2023-07-28 株洲醴陵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流道结构、玻璃熔窑及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68089A (en) * 1930-04-29 1932-03-03 Hartford Empir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feeding molten glass
US3558297A (en) * 1966-10-10 1971-01-26 Libbey Owens Ford Co Method for changing over from one glass to another glass while simultaneously bubbling
GB1412545A (en) * 1973-08-07 1975-11-05 A C I Operations Glass colour changes
CN2050038U (zh) * 1989-04-26 1989-12-27 广东玻璃厂 玻璃液加热供料道
JPH07157316A (ja) * 1993-12-02 1995-06-20 Ishizuka Glass Co Ltd ガラス溶融窯の素地替え促進方法
CN104355528A (zh) * 2014-09-28 2015-02-18 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单窑多色浮法玻璃生产线
CN104529132A (zh) * 2015-01-27 2015-04-22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浮法玻璃的熔窑及着色剂的加入方法
RU2631271C1 (ru) * 2016-08-08 2017-09-20 Валерий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Ефременков Способ варки бесцветного стекла в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стеклянной тары
CN107473567A (zh) * 2017-08-17 2017-12-15 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加快本体着色玻璃褪色进程的工艺方法
CN109761478A (zh) * 2019-02-28 2019-05-17 信义环保特种玻璃(江门)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的改色方法
WO2023039991A1 (zh) * 2021-09-14 2023-03-23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生产设备及玻璃生产方法
CN116495977A (zh) * 2023-04-11 2023-07-28 株洲醴陵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流道结构、玻璃熔窑及玻璃熔窑的温度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如何缩短本体着色玻璃转色时间;王魏 等;硅酸盐通报;第36卷;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5937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5342B (zh) 一种钢铁热态熔渣矿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2316C (zh) 超白压花玻璃的生产工艺
CN102219375A (zh) 太阳能超白压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1660B (zh) 一种超白超厚浮法玻璃及其生产制备方法
CN111484233B (zh) 一种浮法制备高硼硅玻璃的方法及装置
CN201245542Y (zh) 一种全分隔式玻璃熔窑
CN104496184A (zh) 一种高炉热态熔渣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4857A (zh) 一种用钼尾矿制造黑色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
CN104016589B (zh) 一种铁尾矿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95937B (zh) 一种玻璃快速换色工艺
CN101817640B (zh) 用高硅铁尾矿制造微晶石的方法
CN105271733B (zh) 一种铬锰共掺的卡其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17182A (zh) 一种低羟基灰色石英管及其生产方法
DE1596519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las
CN206308246U (zh) 熔窑
CN204125354U (zh) 一种制备矿棉用熔渣炉
CN103819096B (zh) 海洋蓝着色玻璃在线镀膜方法及其在线镀膜设备
CN104529159A (zh) 一种超白玻璃球及其生产工艺
CN104326652B (zh) 一种处理高炉热态熔渣的熔渣炉
CN204752205U (zh) 一种制备硫化钠的立式双炉膛反射炉
CN104326653B (zh) 一种利用高炉热态熔渣的离心式矿棉生产线
CN219951091U (zh) 一种二高炉并罐改串罐
CN203159247U (zh) 一种无钙焙烧生产重铬酸钠用的回转窑装置
CN207243966U (zh) 一种富氧双侧吹连续吹炼用炼铜炉
CN220887315U (zh) 一种保温玻璃瓶胆的连续式池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