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4958A -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4958A
CN116394958A CN202310678282.XA CN202310678282A CN116394958A CN 116394958 A CN116394958 A CN 116394958A CN 202310678282 A CN202310678282 A CN 202310678282A CN 116394958 A CN116394958 A CN 116394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tate information
target
information
function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82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4958B (zh
Inventor
吴俊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oMa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loMa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oMa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loMa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82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4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4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4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4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4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6Automatic manoeuvring for par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2Sel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operative modes, e.g. comfort and performance m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2050/0001Details of the contro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基于行车配置文件,对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基于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基于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基于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将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该实施方式降低了目标车辆的能耗。

Description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是车辆自动驾驶的两种功能,车辆自动驾驶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两种功能之间进行切换。目前,在对驾驶功能进行切换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采用分离式域控制器,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两种功能分别对应一组硬件设备(例如,计算芯片和传感器),或者采用高算力的域控制器,使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共用一组硬件设备。
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驾驶功能切换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在实际应用中,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通常难以同时使用,若采用分离式域控制器,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的方式,则当一种功能对应的硬件设备激活时,另一种功能对应的硬件设备将闲置,导致了硬件设备的浪费,从而,导致了目标车辆的能耗增加;
第二,在实际应用中,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通常难以同时使用,若采用高算力的域控制器,在同一组硬件设备上同时启动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的方式,会提高对域控制器的算力的要求,从而,会导致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降低。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将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接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切换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可以降低硬件设备的成本。具体来说,造成硬件设备成本的增加的原因在于:在实际应用中,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通常难以同时使用,若采用分离式域控制器,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的方式,则当一种功能对应的硬件设备激活时,另一种功能对应的硬件设备将闲置,导致了硬件设备的浪费。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首先,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由此,可以得到目标车辆当前的状态参数和信息,以便后续进行驾驶功能切换。其次,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由此,可以针对目标车辆进行参数配置。接着,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由此,可以及时监听和记录接收到各个终端发送的信息。然后,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由此,可以得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以便开始驾驶功能切换操作。最后,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由此,可以对驾驶功能进行切换,同时对目标车辆的状态进行更新。因此,本公开的一些驾驶功能切换方法,可以通过配置后的通信注册表,及时地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然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行车功能切换请求,控制目标车辆在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之间进行切换,可以无需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从而,可以无需设计两组硬件设备以分别运行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的浪费,进而,可以降低目标车辆的能耗。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驾驶功能切换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驾驶功能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功能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从目标车辆的终端设备(例如,计算设备)上获取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其中,上述目标车辆可以是行驶中的车辆。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可以是预设格式的文件。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行车配置参数和行车注册表参数信息。上述行车配置参数可以表征上述执行主体需要更新的配置参数。上述行车注册表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通信监听信息。上述通信监听信息可以是需要上述执行主体执行监听操作的信息。上述初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初始配置参数和初始行车注册表。这里,上述初始配置参数可以表征上述执行主体当前的配置参数。上述初始行车注册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初始通信监听信息。上述初始通信监听信息可以是上述执行主体当前执行监听操作的信息。上述行车状态信息可以表征上述目标车辆当前的形式状态。这里,上述行车状态信息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表征“行车状态中”的信息、表征“泊车状态中”的信息、表征“行车故障中”的信息或表征“功能切换故障中”的信息。
作为示例,上述预设格式可以是YAML(Yet Another Markup Language,另一种标记语言)格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步骤102,基于行车配置文件,对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其中,更新处理可以是:将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包括的行车配置参数和行车注册表参数信息确定为上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的行车配置参数和行车注册表参数信息。
步骤103,基于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其中,可以按照上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的行车注册表参数信息,创建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可以用于记录上述执行主体发送和接收的信息,还可以用于记录上述执行主体需要执行监听操作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在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之前,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述行车配置文件、上述目标配置信息和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发送至故障检测终端以进行异常检测处理,得到异常检测结果,以及从上述故障检测终端接收上述异常检测结果。其中,上述异常检测结果可以是上述故障检测终端基于预设的异常检测表得到的。这里,上述故障检测终端可以是用于对上述执行主体进行故障检测的设备。上述泊车控制终端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目标车辆泊车的设备。上述预设的异常检测表可以表征上述行车配置文件、上述目标配置信息和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与异常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上述异常检测结果可以是表征“出现异常”的信息或表征“未出现异常”的信息。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异常检测结果满足预设异常条件,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四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其中,更新处理可以是:将表征“功能切换故障中”的信息确定为上述第四目标行车状态信息。上述预设异常条件可以是上述异常检测结果为表征“出现异常”的信息。
第三步,将上述第四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步骤104,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其中,可以按照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记录的需要执行监听操作的信息,对上述泊车控制终端进行监听处理,以及时接收到上述泊车控制终端发送的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泊车请求或行车请求。这里,上述泊车请求可以表征上述泊车控制终端想要启动泊车功能。上述行车请求可以表征上述泊车控制终端想要退出泊车功能。上述泊车功能可以是上述泊车控制终端控制上述目标车辆执行泊车操作的功能。
步骤105,基于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执行主体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确定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满足第一预设请求条件、上述行车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泊车条件,将预设的行车休眠指令发送至行车控制终端。其中,上述第一预设请求条件可以是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为泊车请求。上述预设泊车条件可以是上述行车状态信息为表征“行车状态中”的信息。上述预设的行车休眠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行车控制终端进入休眠状态的指令。上述行车控制终端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目标车辆行驶的设备。
第二步,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上述行车控制终端发送的休眠完成信息,将预设的激活允许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控制目标车辆执行泊车操作。其中,上述休眠完成信息可以表征上述行车控制终端已进入休眠状态。上述预设的激活允许信息可以表征允许上述泊车控制终端控制上述目标车辆执行泊车操作。
作为示例,上述预设时长可以是3秒。
第三步,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一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其中,更新处理可以是:将表征“泊车状态中”的信息确定为第一目标行车信息。
第四步,将上述第一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休眠完成信息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的:
第一步,将预设的控制休眠指令发送至每个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以生成休眠状态信息,以及从上述每个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接收上述休眠状态信息。其中,上述预设的控制休眠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进入休眠状态的指令。上述休眠状态信息可以是表征“已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或表征“未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
作为示例,上述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路径规划节点、避障节点、车速控制节点或定位节点。这里,上述路径规划节点可以是用于规划行驶路径的终端设备。上述避障节点可以是用于执行避障操作的终端设备。上述车速控制节点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的终端设备。上述定位节点可以是用于对上述目标车辆进行定位的终端设备。
第二步,将接收到的各个休眠状态信息确定为休眠状态信息集。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休眠状态信息满足预设休眠条件,生成休眠完成信息。其中,生成休眠完成信息,可以是将表征“已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确定为上述休眠完成信息。上述预设休眠条件可以是上述休眠状态信息集中的每个休眠状态信息均为表征“已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上述行车控制终端发送的休眠完成信息,执行以下故障处理步骤:
第一步,将预设的激活抑制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其中,上述预设的激活抑制信息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泊车控制终端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
第二步,生成行车故障信息,以及将上述行车故障信息发送至故障检测终端。其中,生成行车故障信息,可以是将表征“行车故障”的信息确定为上述行车故障信息。
第三步,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其中,更新处理可以是:将表征“行车故障中”的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二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第四步,将上述第二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实践中,在接收到泊车控制终端发送的切换至泊车功能的请求后,对行车功能对应的控制节点进行休眠,然后,在接收到行车控制终端发送的休眠完成信息后,再激活泊车功能对应的控制节点以启动泊车泊车功能。由此,可以控制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在同一组硬件设备上交叉运行,从而,可以减少硬件设备的浪费,也可以降低对域控制器的算力要求,提高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确定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满足第二预设请求条件、上述行车状态信息满足预设行车条件,将预设的行车激活指令发送至行车控制终端以供控制目标车辆执行行车操作。其中,上述第二预设请求条件可以是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为行车请求。上述预设行车条件可以是上述行车状态信息为表征“泊车状态中”的信息。上述预设的行车激活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行车控制终端进入激活状态的指令。
第二步,响应于接收到上述行车控制终端发送的激活完成信息,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三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其中,更新处理可以是:将表征“行车状态中”的信息确定为第三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第三步,将上述第三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激活完成信息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的:
第一步,将预设的控制激活指令发送至每个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以生成激活状态信息,以及从上述每个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接收上述激活状态信息。其中,上述预设的控制激活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进入激活状态的指令。上述激活状态信息可以是表征“已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或表征“未进入休眠状态”的信息。
第二步,将接收到的各个激活状态信息确定为激活状态信息集。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激活状态信息集满足预设激活条件,生成激活完成信息。其中,生成激活完成信息,可以是将表征“已进入激活状态”的信息确定为激活完成信息。上述预设激活条件可以是上述集中存在表征“已进入激活状态”的信息。
实践中,可以在接收到泊车控制终端发送的切换至行车功能的请求后,再对行车功能对应的控制节点进行激活,由此,可以控制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在同一组硬件设备上交叉运行,从而,可以减少硬件设备的浪费,也可以降低对域控制器的算力要求,提高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
可选地,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将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行车状态信息,以供再次执行上述驾驶功能切换方法的相关操作。
步骤105的相关内容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二“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降低”。其中,导致了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降低的因素往往如下:在实际应用中,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通常难以同时使用,若采用高算力的域控制器,在同一组硬件设备上同时启动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的方式,会提高对域控制器的算力的要求。如果解决了上述因素,就能达到降低域控制器的成本和提高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本公开可以根据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到的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当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为请求切换至泊车功能时,可以发送休眠指令至行车控制终端以对行车功能对应的各个控制节点进行休眠操作,从而可以退出行车功能、以及启动泊车功能。而当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为请求切换至行车功能时,可以发送激活指令至行车控制终端以对行车功能对应的各个控制节点进行激活操作,从而可以在泊车功能退出后,启动行车功能。由此,可以无需提高域控制器的算力,实现在同一组硬件设备上,交叉运行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而无需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从而,可以降低对域控制器的算力的要求,进而,可以提高驾驶功能切换的适用性。
步骤106,将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可选地,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的:第一步,对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检测处理,得到状态检测结果。其中,上述泊车控制终端对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检测处理。可以是:当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为表征“行车状态中”的信息或表征“泊车状态中”的信息时,将表征“可以发送请求信息”的信息确定为状态检测结果。当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为表征“行车故障中”的信息或表征“功能切换故障中”的信息时,将表征“不可以发送请求信息”的信息确定为状态检测结果。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装填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基于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其中,上述泊车控制终端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可以是:当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为表征“行车状态中”的信息时,将泊车请求确定为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当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为表征“泊车状态中”的信息时,将行车请求确定为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实践中,上述泊车控制终端可以根据行车状态信息,确定是否生成并发送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减少了行车功能切换请求的发送频率。由此,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减少对行车切换请求的响应次数,从而,可以提高驾驶功能切换的效率。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可以降低硬件设备的成本。具体来说,造成硬件设备成本的增加的原因在于:在实际应用中,行车功能与泊车动能通常难以同时使用,若采用分离式域控制器,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的方式,则当一种功能对应的硬件设备激活时,另一种功能对应的硬件设备将闲置,导致了硬件设备的浪费。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首先,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由此,可以得到目标车辆当前的状态参数和信息,以便后续进行驾驶功能切换。其次,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由此,可以针对目标车辆进行参数配置。接着,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由此,可以及时监听和记录接收到各个终端发送的信息。然后,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由此,可以得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以便开始驾驶功能切换操作。最后,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由此,可以对驾驶功能进行切换,同时对目标车辆的状态进行更新。因此,本公开的一些驾驶功能切换方法,可以通过配置后的通信注册表,及时地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然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行车功能切换请求,控制目标车辆在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之间进行切换,可以无需同时启动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从而,可以无需设计两组硬件设备以分别运行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的浪费,进而,可以降低目标车辆的能耗。
进一步参考图2,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驾驶功能切换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驾驶功能切换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的驾驶功能切换装置200包括:获取单元201、更新单元202、生成单元203、接收单元204、切换单元205和发送单元206。其中,获取单元201,被配置成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更新单元202,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单元203,被配置成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接收单元204,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切换单元205,被配置成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单元206,被配置成将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可以理解的是,该驾驶功能切换装置2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驾驶功能切换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驾驶功能切换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驾驶功能切换装置2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3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3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 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基于上述行车配置文件,对上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基于上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基于上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基于上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上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将上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上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单元、更新单元、生成单元、接收单元和切换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驾驶功能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行车配置文件,对所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
基于所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基于所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将所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行车状态信息,以供再次执行所述驾驶功能切换方法的相关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满足第二预设请求条件、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满足预设行车条件,将预设的行车激活指令发送至行车控制终端以供控制目标车辆执行行车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行车控制终端发送的激活完成信息,对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三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将所述第三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完成信息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的:
将预设的控制激活指令发送至每个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以生成激活状态信息,以及从所述每个相关联的行车控制节点接收所述激活状态信息;
将接收到的各个激活状态信息确定为激活状态信息集;
响应于确定所述激活状态信息集满足预设激活条件,生成激活完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基于所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行车配置文件、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和所述行车通信注册表发送至故障检测终端以进行异常检测处理,得到异常检测结果,以及从所述故障检测终端接收所述异常检测结果;
响应于确定所述异常检测结果满足预设异常条件,对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四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将所述第四目标行车状态信息确定为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6.一种驾驶功能切换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行车配置文件、初始配置信息和行车状态信息;
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行车配置文件,对所述初始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配置信息;
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生成行车通信注册表;
接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行车通信注册表,从泊车控制终端接收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切换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行车功能切换请求,对目标车辆的驾驶功能进行切换以及对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
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目标行车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泊车控制终端以供再次生成行车功能切换请求。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78282.XA 2023-06-09 2023-06-09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6394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8282.XA CN116394958B (zh) 2023-06-09 2023-06-09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8282.XA CN116394958B (zh) 2023-06-09 2023-06-09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4958A true CN116394958A (zh) 2023-07-07
CN116394958B CN116394958B (zh) 2023-09-12

Family

ID=87012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8282.XA Active CN116394958B (zh) 2023-06-09 2023-06-09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495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8010A (zh) * 2021-09-01 2021-12-14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运行方法、车辆运行系统、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227572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5794688A (zh) * 2022-11-23 2023-03-14 深圳海星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71691A (zh) * 2023-01-19 2023-03-31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923775A (zh) * 2022-11-16 2023-04-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车辆功能的方法、智能驾驶控制器、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6225010A (zh) * 2023-03-01 2023-06-06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215571A (zh) * 2023-01-03 2023-06-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572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3788010A (zh) * 2021-09-01 2021-12-14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运行方法、车辆运行系统、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CN115923775A (zh) * 2022-11-16 2023-04-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车辆功能的方法、智能驾驶控制器、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5794688A (zh) * 2022-11-23 2023-03-14 深圳海星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215571A (zh) * 2023-01-03 2023-06-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及方法
CN115871691A (zh) * 2023-01-19 2023-03-31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225010A (zh) * 2023-03-01 2023-06-06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4958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4674B (zh) 消息分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71691B (zh) 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090316A (zh) 内存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394958B (zh) 驾驶功能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10152A (zh) 无人车的驾驶状态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110435A (zh) 无人车的驾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9981778B (zh) 内容分发网络的服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838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8183B (zh) 摄像头调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6504062B2 (ja) タスク実行方法およびタスク実行システム
CN105556870B (zh) 用于增大网络范围的方法、中继器模拟装置及系统
CN115941750B (zh) 自动驾驶系统芯片的算力优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3076053A (zh) 光标遥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27415B (zh) 系统进程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4745276B (zh) 交换机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86826B (zh)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378041B (zh) 提示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700956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817666B (zh) 定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66819B (zh) 仿真测试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95358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634400A (zh) Wtb总线跨轨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7527648A (zh) 一种带宽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57515A (zh) 一种安卓系统中的应用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11949833A (zh) 索引构建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 202, 301, No. 56-4 Fenghuang South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806

Applicant after: Heduo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9 101-15, 3rd floor, building 9, yard 55, ziqu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HOLOMA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