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74873B -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74873B
CN116374873B CN202310663993.XA CN202310663993A CN116374873B CN 116374873 B CN116374873 B CN 116374873B CN 202310663993 A CN202310663993 A CN 202310663993A CN 116374873 B CN116374873 B CN 116374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ring
sleeve
rotating shaft
layer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39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74873A (zh
Inventor
赵昆
张�杰
刘林幸
刘惠丽
刘素玲
郭秀丽
张宛霞
代静静
李倩
王进军
张斌
刘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6639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74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74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4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74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4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36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吊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包括钢索、转动轴和第一套筒,钢索的一端与转动轴固接,钢索的另一端与转动轴固接,转动轴转动使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进而吊装物被吊起,第一套筒套设在转动轴上,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形成第一层钢索时,转动轴相对于第一套筒转动,当第一层钢索缠绕完毕后,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使第二层钢索在第一套筒上缠绕,进而通过第一套筒将第一钢索和第二层钢索分隔开,防止第一层钢索和第二层钢索相互干扰,避免钢索收放线时发生缠线,增加本发明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时经常要用到起重设备来吊装重物,起重设备包括钢索和转动组件,钢索的一端固接在转动组件上,钢索的另一端用以吊装重物,转动组件转动使钢索缠绕在转动组件上,以将重物吊起;钢索在转动组件上缠绕时,钢索与钢索之间紧密接触,数层钢索分层整齐缠绕在转动组件上;在现有技术中,钢索在转动组件上缠绕时受到外力干扰,使在转动组件上的最下层紧贴转动组件的钢索没有规范缠绕,导致在后续钢索的缠绕过程中受到最下层钢索不规范缠绕的影响,非常容易导致钢索“缠线”,使起重设备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起重设备所存在的容易发生缠线,并由此导致起重设备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包括机架、钢索、转动轴和第一隔离组件;转动轴与机架转动连接,钢索的一端与转动轴固接,另一端与吊装物连接,转动轴转动使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以吊起吊装物;转动轴具有不同的轴段分别为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同轴设置,第二接触段设置在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之间,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端,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分别转动安装在机架上,钢索固接在第二接触段上,转动轴转动使钢索在第二接触段上缠绕,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第N圈,使钢索在转动轴上形成第一层钢索,当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第N+1圈时,钢索开始堆叠缠绕,形成第二层钢索;第一隔离组件用以隔离第一层钢索和第二层钢索;第一隔离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套设在转动轴的第二接触段上,第一套筒与转动轴同轴设置,第一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长方形通孔,且长边沿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钢索穿过第一通孔在转动轴上进行缠绕;第一套筒具有第一配合位置和第二配合位置,第一套筒在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初始时,第一套筒在第一配合位置,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静止,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当转动轴转动第N圈后,第一层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完毕,使第一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钢索在第一套筒的外表面上缠绕,进而通过第一套筒的筒壁将第一层钢索与第二层钢索隔离,防止第一层钢索和第二层钢索相互干扰,第一方向为第一接触段指向第二接触段的方向,且第一方向与转动轴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接触段的长度;沿转动轴的径向,第一通孔能够投影在转动轴上,投影的范围在第二接触段内。
进一步地,第一套筒和转动轴之间的径向间距为钢索的直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卡槽,转动轴的第三接触段上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卡槽与第二挡块配合,使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转动。
进一步地,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离组件,第二隔离组件用于隔离第二层钢索和第三层钢索的接触;第一套筒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端部上;第二隔离组件包括第一挡止环和第一隔离板;机架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通孔和第二配合通孔,第一配合通孔与第二配合通孔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转动轴的第二接触段穿设于第二配合通孔;机架上固接有轴承座,转动轴的第一接触段穿设于第一配合通孔与轴承座转动配合,转动轴的第三接触段与第二配合通孔转动配合;第一挡止环设置在第一配合通孔中,并套设在第一套筒上,第一套筒套设在转动轴上,第一隔离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挡止环上,第一挡止环能够相对于机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挡止环移动带动第一隔离板移动;第一挡止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挡止环具有第三配合位置和第四配合位置,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时,第一挡止环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在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上的第一挡块与第二卡槽配合,限制第一套筒转动,进而使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挡块与第二卡槽脱离配合,第一套筒上的第一卡槽与转动轴上的第二挡块配合,使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且第一套筒相对于第一挡止环转动;第一挡止环在第四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上的第一卡槽与转动轴上的第二挡块配合,第一挡止环上的第二卡槽与第一套筒的第一挡块配合,转动轴转动并通过第一挡止环带动第一隔离板转动;第一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三配合位置移动至第四配合位置,当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和第一套筒的外壁上缠绕时,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当钢索在第一套筒的外壁上缠绕完毕后,第一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进入第四配合位置,使钢索在第一隔离板上缠绕。
进一步地,第一挡止环上设置第一滑道,第一滑道沿转动轴的径向设置,第一隔离板在第一滑道上滑动;第一滑道设置多个,第一隔离板的设置数量与第一滑道的设置数量相同,第一滑道和第一隔离板沿转动轴的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一隔离板与第一隔离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钢索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挡止环沿转动轴的径向的厚度等于第一滑道的长度,第一滑道的长度等于第一隔离板沿转动轴的径向方向的厚度加上钢索的直径长度。
进一步地,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三隔离组件,第三隔离组件用于隔离第三层钢索和第四层钢索的接触;第三隔离组件包括第二挡止环和第二隔离板,第二挡止环可转动且可沿转动轴轴向移动地安装于第一配合通孔,且第二挡止环套设在第一挡止环上;第二隔离板设置在第二挡止环上,第二挡止环移动带动第二隔离板移动,第一配合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挡块,第二挡止环上设置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为沿转动轴的径向设置的通槽,第一挡止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挡块;第二挡止环具有第五配合位置和第六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在第五配合位置时,第三卡槽与第四挡块配合,使第二挡止环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二挡止环在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时,第二挡止环的第三卡槽能够同时与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配合,进而使第一挡止环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二挡止环在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在第四配合位置时,第一挡止环的第二卡槽与第一套筒上的第一挡块配合,第二挡止环的第三卡槽与第三挡块脱离配合,第三卡槽与第四挡块配合,第一挡止环相对于第二挡止环转动;第二挡止环在第六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在第四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的第三卡槽与第四挡块脱离配合,第三卡槽与第一挡止环的第三挡块配合,使转动轴转动并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一挡止环带动第二挡止环转动,第二挡止环转动带动第二隔离板转动,进而使第四层钢索在第二隔离板上缠绕,第二隔离板将第三层钢索与第四层钢索分隔开;第二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五配合位置移动至第六配合位置;钢索在第一隔离板上缠绕第三层钢索完毕之前,第二挡止环位于第五配合位置,第三层钢索缠绕完毕,第二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进入第六配合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挡止环上设置第二滑道,第二滑道沿转动轴的径向设置,第二隔离板在第二滑道上滑动;第二滑道设置多个,第二隔离板的设置数量与第二滑道的设置数量相等,第二滑道和第二隔离板绕转动轴的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钢索的直径;第二挡止环沿转动轴的径向的厚度等于第二滑道的长度,第二滑道的长度等于第二隔离板沿转动轴的径向的厚度加上钢索的直径长度。
进一步地,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使第一套筒切换第一配合位置和第二配合位置、使第一挡止环切换第三配合位置和第四配合位置、以及使第二挡止环切换第五配合位置和第六配合位置;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体和第二伸缩杆体;第一伸缩杆体与第二伸缩杆体能够伸缩,第一伸缩杆体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伸缩杆体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第二伸缩杆体的一端固接在机架上;第一伸缩杆体具有第一滑动位置、第二滑动位置和第三滑动位置,第二伸缩杆体伸缩带动第一伸缩杆体移动,使第一伸缩杆体切换到第一滑动位置、第二滑动位置或第三滑动位置;当第一伸缩杆体在第一滑动位置时与第一套筒接触,第一伸缩杆体沿第一方向伸长推动第一套筒,使第一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套筒由第一配合位置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当第一伸缩杆体在第二滑动位置时与第一挡止环接触,第一伸缩杆体伸长推动第一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挡止环有第三配合位置移动到第四配合位置;当第一伸缩杆体在第三滑动位置时与第二挡止环接触,第一伸缩杆体伸长推动第二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二挡止环由第五配合位置移动到第六配合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一层钢索缠绕完毕后第一套筒跟随转动轴转动,进而使第二层钢索缠绕在第一套筒的外壁上,通过第一套筒的筒壁将第一层钢索和第二层钢索进行隔离,避免不同层钢索相互干扰而导致钢索收放时发生故障。
2.设置第一隔离板将第二层钢索和第三层钢索分隔开,防止第二层钢索和第三层钢索互相干扰,设置第二隔离板将第三层钢索和第四层钢索分隔开,防止第三层钢索和第四层钢索相互干扰,以增加本发明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转动轴和钢索等结构;
图8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多个第一隔离板;
图11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三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多个第二隔离板;
图13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并形成第一层钢索;
图14为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钢索在第一套筒上缠绕,并形成第二层钢索;
其中:
100、机架;
101、第一配合通孔;102、第二配合通孔;103、第二弹性件;104、第三弹性件;105、第四挡块;106、第一伸缩杆体;107、第二伸缩杆体;108、连接杆;
311、第二挡块;312、第一固定环;313、第一弹性件;314、转动轴;315、第二固定环;
321、第一卡槽;322、第一套筒;323、第一挡块;325、第一通孔;
331、第三挡块;332、第二卡槽;333、第一隔离板;334、第三滑道;335、第一挡止环;336、第三挡止环;
341、第三卡槽;342、第二挡止环;343、第二隔离板;344、第四滑道;345、第四挡止环;350、第一滑道;360、第二滑道;
400、引导组件;410、第一固定杆;420、第二固定杆;430、丝杠;440、滑动块;
500、钢索;550、轴承座;
600、第二驱动电机;610、大带轮;620、小带轮;630、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到图1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包括机架100、钢索500、转动轴314和第一隔离组件;转动轴314与机架100转动连接,钢索500的一端与转动轴314固接,另一端与吊装物连接,转动轴314转动使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以吊起吊装物;转动轴314具有不同的轴段,分别为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同轴设置,第二接触段设置在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之间,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分别位于转动轴314的两端,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分别转动安装在机架100上,钢索500固接在第二接触段上,转动轴314转动使钢索500在第二接触段上缠绕,转动轴314绕自身轴线转动第N圈,使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形成第一层钢索500,当转动轴314绕自身轴线转动第N+1圈时,钢索500开始堆叠缠绕,形成第二层钢索500;第一隔离组件用以隔离第一层钢索500和第二层钢索500,防止不同层的钢索500互相干扰导致钢索500缠绕时发生故障;第一隔离组件包括第一套筒322,第一套筒322套设在转动轴314的第二接触段上,第一套筒322与转动轴314同轴设置,第一套筒322的筒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5,第一通孔325为长方形通孔,且长边沿转动轴314的轴线方向设置,钢索500穿过第一通孔325在转动轴314上进行缠绕;第一套筒322具有第一配合位置和第二配合位置,第一套筒322在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322相对于机架100静止,第一套筒322在第二配合位置时,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转动;初始时,第一套筒322在第一配合位置,第一套筒322相对于机架100静止,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当转动轴314转动第N圈后,第一层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完毕,使第一套筒322沿第一方向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转动,钢索500在第一套筒322的外表面上缠绕,进而通过第一套筒322的筒壁将第一层钢索500与第二层钢索500隔离,防止第一层钢索500和第二层钢索500相互干扰,第一方向为第一接触段指向第二接触段的方向,且第一方向与转动轴314的轴线平行。
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引导组件400,引导组件400引导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整齐排列缠绕;引导组件400包括第一固定杆410、第二固定杆420、丝杠430、滑动块440和第一驱动电机。
第一固定杆410沿第一方向固接在机架100上,第二固定杆420沿第一方向固接在机架100上,丝杠430沿第一方向固接在机架100上,第一固定杆410和第二固定杆420设置在丝杠430的两侧,滑动块440在第一固定杆410和第二固定杆420上滑动,且滑动块440与丝杠430螺纹连接,第一驱动电机能够驱动丝杠430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当丝杠430正向转动时带动滑动块440沿第一方向移动,当丝杠430反向转动时滑动块44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滑动块440上设置导向通孔,钢索500的一端与吊装物连接,钢索500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导向通孔和第一通孔325并与转动轴314固接。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使丝杠430正反向转动,进而使滑动块440在第一固定杆410和第二固定杆420上往复滑动,以使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排列缠绕。
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00、输送带630、大带轮610和小带轮620,第二驱动电机600固接在机架100上,小带轮620与第二驱动电机600的输出轴固接,大带轮610与第三接触段固接,输送带630传动连接大带轮610和小带轮620,第二驱动电机600转动能够带动转动轴314转动。
转动轴314转动使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初始时钢索500紧贴转动轴314并在转动轴314上紧密规律的排列,在缠绕的第M层钢索500的过程中若出现外力干扰,使钢索500在缠绕时排列的疏松而不紧密,会影响以后钢索500的缠绕,当钢索500继续在转动轴314上缠绕第M+1层时,第M+1层的钢索500与第M层的钢索500接触,由于第M层的钢索500排列疏松导致第M+1层的钢索500同样排列疏松且下陷,第M层的钢索500沿转动轴314的轴线方向挤压下陷的第M+1层的钢索500,阻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释放钢索500,最终导致钢索500缠绕或者跳线。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筒322,在缠绕第一层钢索500时第一套筒322跟随转动轴314转动,第一层钢索500缠绕完毕后第一套筒322跟随转动轴314转动,进而使第二层钢索500缠绕在第一套筒322的外壁上,通过第一套筒322的筒壁将第一层钢索500和第二层钢索500进行隔离,避免不同层钢索500相互干扰而导致钢索500收放时发生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5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接触段的长度;沿转动轴314的径向,第一通孔325能够投影在转动轴314上,投影的范围在第二接触段内。
第一通孔325在转动轴314上的投影范围在第二接触段内,滑动块440牵引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并形成第一层钢索500;在第一层钢索500形成的结尾时,钢索500与第一通孔325的内壁接触,通过滑动块440牵引钢索500沿第一方向移动,钢索500移动带动第一套筒322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套筒322由第一配合位置进入第二配合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筒322和转动轴314之间的径向间距为钢索500的直径距离,使第一层钢索500接触第一套筒322的内壁;当第二层钢索500在第一套筒322上缠绕时,第二层钢索500对第一套筒322的外壁产生向内的作用力,第一层钢索500与第一套筒322的内壁接触并对第一套筒322产生向外的作用力,第二层钢索500对第一套筒322施加的作用力和第一层钢索500对第一套筒322施加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防止第一套筒322受到作用力而发生形变进而使第一套筒322对第二层钢索500的缠绕产生干扰。
第一套筒32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21,转动轴314的第三接触段上设置有第二挡块311,第一套筒322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卡槽321与第二挡块311配合,使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转动,第一套筒322相对于机架100转动;第一套筒322跟随转动轴314转动,进而使钢索500在第一套筒322上缠绕,避免第二层的钢索500和第一层钢索500相互干扰。
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离组件,第二隔离组件用于隔离第二层钢索500和第三层钢索500的接触;第一套筒322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挡块323,第一卡槽321设置在第二端部上;第二隔离组件包括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一隔离板333;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通孔101和第二配合通孔102,第一配合通孔101与第二配合通孔102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转动轴314的第三接触段穿设于第二配合通孔102,同时大带轮610固接在第三接触段上,转动轴314的第三接触段与第二配合通孔102转动配合;机架100上固接有轴承座550,转动轴314的第一接触段穿设于第一配合通孔101与轴承座550转动配合;第一挡止环335设置在第一配合通孔101中,并套设在第一套筒322上,第一套筒322套设在转动轴314上,第一隔离板333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挡止环335上,第一挡止环335能够相对于机架10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挡止环335移动带动第一隔离板333移动;第一挡止环335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332,第一挡止环335具有第三配合位置和第四配合位置,第一挡止环335在第三配合位置时,第一挡止环335相对于机架100静止;第一挡止环335在第三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322在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322上的第一挡块323与第二卡槽332配合,限制第一套筒322转动,进而使第一套筒322相对于机架100静止;第一挡止环335在第三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322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挡块323与第二卡槽332脱离配合,第一套筒322上的第一卡槽321与转动轴314上的第二挡块311配合,使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转动,且第一套筒322相对于第一挡止环335转动。第一挡止环335在第四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322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322上的第一卡槽321与转动轴314上的第二挡块311配合,第一挡止环335上的第二卡槽332与第一套筒322的第一挡块323配合,转动轴314转动并通过第一挡止环335带动第一隔离板333转动;第一挡止环335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三配合位置移动至第四配合位置。当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和第一套筒322的外壁上缠绕时,第一挡止环335在第三配合位置,当钢索500在第一套筒322的外壁上缠绕完毕后,第一挡止环335沿第一方向移动进入第四配合位置,使钢索500在第一隔离板333上缠绕。
具体地,转动轴314为直轴,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同轴,转动轴314与第一配合通孔101同轴设置,同时转动轴314与第二配合通孔102同轴设置。
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三隔离组件,第三隔离组件用于隔离第三层钢索500和第四层钢索500的接触;第三隔离组件包括第二挡止环342和第二隔离板343,第二挡止环342可转动且可沿转动轴314轴向移动地安装于第一配合通孔101,且第二挡止环342套设在第一挡止环335上;第二隔离板343设置在第二挡止环342上,第二挡止环342移动带动第二隔离板343移动。第一配合通孔10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挡块105,第二挡止环342上设置有第三卡槽341,第三卡槽341为沿转动轴314的径向设置的通槽,第一挡止环33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挡块331。第二挡止环342具有第五配合位置和第六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342在第五配合位置时,第三卡槽341与第四挡块105配合,使第二挡止环342相对于机架100静止;第二挡止环342在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335在第三配合位置时,第二挡止环342的第三卡槽341能够同时与第三挡块331和第四挡块105配合,进而使第一挡止环335相对于机架100静止;第二挡止环342在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335在第四配合位置时,第一挡止环335的第二卡槽332与第一套筒322上的第一挡块323配合,第二挡止环342的第三卡槽341与第三挡块331脱离配合,第三卡槽341与第四挡块105配合,第一挡止环335相对于第二挡止环342转动。
第二挡止环342在第六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335在第四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342的第三卡槽341与第四挡块105脱离配合,第三卡槽341与第一挡止环335的第三挡块331配合,使转动轴314转动并通过第一套筒322和第一挡止环335带动第二挡止环342转动,第二挡止环342转动带动第二隔离板343转动,进而使第四层钢索500在第二隔离板343上缠绕,第二隔离板343将第三层钢索500与第四层钢索500分隔开,防止第三层钢索500和第四层钢索500相互干扰。
第二挡止环342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五配合位置移动至第六配合位置。
钢索500在第一隔离板333上缠绕第三层钢索500完毕之前,第二挡止环342位于第五配合位置,第三层钢索500缠绕完毕,第二挡止环342沿第一方向移动进入第六配合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止环335上设置第一滑道350,第一滑道350沿转动轴314的径向设置,第一隔离板333在第一滑道350上滑动;在第二层钢索500开始在第一套筒322上缠绕时,第二层钢索500能够将第一隔离板333顶起到第一滑道350的顶端,第一滑道350的两端分别为底端和顶端,顶端为距离转动轴314距离远的一端,底端为靠近转动轴314的一端。
第一滑道350设置多个,第一隔离板333的设置数量与第一滑道350的设置数量相同,第一滑道350和第一隔离板333沿转动轴314的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一隔离板333与第一隔离板333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钢索500的直径,防止第一隔离板333与第一隔离板333之间的间隙过小而卡阻钢索500。设置多个第一隔离板333,使吊装物间接施加的作用力通过多个第一隔离板333均匀分散承受,防止不同层钢索500之间相互干扰,影响钢索500缠绕。钢索500穿过第一隔离板333之间的间隙,且钢索500穿过第一通孔325与转动轴314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止环335沿转动轴314的径向的厚度等于第一滑道350的长度,第一滑道350的长度等于第一隔离板333沿转动轴314的径向方向的厚度加上钢索500的直径长度,使第二层钢索500接触第一隔离板333的内壁;当第三层钢索500在第一隔离板333上缠绕时,第三层钢索500对第一隔离板333的外壁产生向内的作用力,第二层钢索500与第一隔离板333的内壁接触并对第一隔离板333产生向外的作用力,第二层钢索500对第一隔离板333施加的作用力和第三层钢索500对第一隔离板333施加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防止第一隔离板333受到作用力而发生形变进而使第一隔离板333对第三层钢索500的缠绕产生干扰。
第二挡止环342上设置第二滑道360,第二滑道360沿转动轴314的径向设置,第二隔离板343在第二滑道360上滑动;第二滑道360设置多个,第二隔离板343的设置数量与第二滑道360的设置数量相等,第二滑道360和第二隔离板343绕转动轴314的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隔离板343与第二隔离板343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钢索500的直径,防止第二隔离板343与第二隔离板343之间的间隙过小而卡阻钢索500,钢索500穿过第二隔离板343之间的间隙,同时钢索500穿过第一隔离板333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通孔325与转动轴314固接。在第三层钢索500开始在第一隔离板333上缠绕时,第三层钢索500能够将第二隔离板343顶起到第二滑动的顶端,第二滑道360的两端分别为顶点端和底点端,底点端为靠近转动轴314的一端,顶点端为远离转动轴314的一端。
在第二层钢索500未开始缠绕时,第一滑道350与第二滑道360连通,第一滑道350和第二滑道360沿转动轴314的径向依次设置,第一套筒322与第一隔离板333接触,第二隔离板343与第一隔离板333接触,第一隔离板333在第一滑道350的底端。
第二挡止环342沿转动轴314的径向的厚度等于第二滑道360的长度,第二滑道360的长度等于第二隔离板343沿转动轴314的径向的厚度加上钢索500的直径长度,使第三层钢索500接触第二隔离板343的内壁;当第四层钢索500在第二隔离板343上缠绕时,第四层钢索500对第二隔离板343的外壁产生向内的作用力,第三层钢索500与第二隔离板343的内壁接触并对第二隔离板343产生向外的作用力,第三层钢索500对第二隔离板343施加的作用力和第四层钢索500对第二隔离板343施加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防止第二隔离板343受到作用力而发生形变进而使第二隔离板343对第四层钢索500的缠绕产生干扰。
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三挡止环336和第四挡止环345;第三挡止环336和第四挡止环345设置在第二配合通孔102内,第四挡止环345套设在第三挡止环336上,第四挡止环345的外壁与第二配合通孔102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三挡止环336套设在第一套筒322上,第四挡止环345与第三挡止环336转动连接,第三挡止环336与第一套筒322转动连接;第三挡止环336上设置有第三滑道334,第三滑道334沿转动轴314的径向设置,第三滑道334设置的数量与第一隔离板333设置的数量相等,且第三滑道334与第一滑道350一一对应,第一隔离板333的一端与第一滑道350滑动连接,第一隔离板333的另一端与第三滑道334滑动连接,第一挡止环335转动并通过第一隔离板333转动带动第三挡止环336转动;第四挡止环345上设置有第四滑动,第四滑道344沿转动轴314的径向设置,第三滑道334的设置数量与第二隔离板343的设置数量相等,第三滑道334与第一滑道350一一对应,第二隔离板343的一端与第二滑道360滑动连接,第二隔离板343的另一端与第四滑道344滑动连接,第二挡止环342转动并通过第二隔离板343转动带动第四挡止环345转动。
进一步地,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使第一套筒322切换第一配合位置和第二配合位置、使第一挡止环335切换第三配合位置和第四配合位置、以及使第二挡止环342切换第五配合位置和第六配合位置。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313、第二弹性件103、第三弹性件104、第一伸缩杆体106和第二伸缩杆体107。
第二配合通孔102为阶梯孔,阶梯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孔和第二孔同轴设置,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转动轴314的第三接触段转动安装在第二孔内,第二弹性件103和第三弹性件104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孔的内端面上,第二弹性件103能够对第三挡止环336施加第二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三挡止环336沿第二方向移动或者有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趋势,第三挡止环336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隔离板333带动第一挡止环335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反向,第四挡止环345和第三挡止环336设置在第一孔内,第四挡止环345套设在第三挡止环336上,第四挡止环345的外壁与第一孔的内壁贴合。
第三弹性件104能够对第四挡止环345施加第二方向的作用力,使第四挡止环345沿第二方向移动或者有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趋势,第四挡止环345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隔离板343带动第二挡止环342沿第二方向移动。
转动轴314外周面上固接有第一固定环312,第一套筒322的内壁上固接有第二固定环315,第一固定环312和第二固定环315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件31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312固接,第一弹性件31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环315固接,第一弹性件313通过抵接转动轴314对第一套筒322施加第二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一套筒322沿第二方向移动或者具有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趋势,第一套筒322与转动轴314通过第二固定环315转动连接。
第一伸缩杆体106与第二伸缩杆体107能够伸缩,第一伸缩杆体106和第二伸缩杆体107之间设置连接杆108,第一伸缩杆体106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伸缩杆体107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第二伸缩杆体107的一端固接在机架100上,第二伸缩杆体107伸缩并通过连接杆108带动第一伸缩杆体106伸缩。第一伸缩杆体106和第二伸缩杆体107可以是能够伸缩的液压缸或线性马达,只要能够输出直线运动即可。
第一伸缩杆体106具有第一滑动位置、第二滑动位置和第三滑动位置,第二伸缩杆体107伸缩带动第一伸缩杆体106沿转动轴314的径向移动,使第一伸缩杆体106切换到第一滑动位置、第二滑动位置或第三滑动位置。
当第一伸缩杆体106在第一滑动位置时与第一套筒322接触,第一伸缩杆体106沿第一方向伸长推动第一套筒322,使第一套筒322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套筒322由第一配合位置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当第一伸缩杆体106缩短时且第二层钢索500释放后,第一弹性件313使第一套筒322由第二配合位置进入第一配合位置。
当第一伸缩杆体106在第二滑动位置时与第一挡止环335接触,第一伸缩杆体106伸长推动第一挡止环335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挡止环335由第三配合位置移动到第四配合位置;当第一伸缩杆体106缩短时且第三层钢索500释放后,第二弹性件103使第一挡止环335由第四配合位置进入第三配合位置。
当第一伸缩杆体106在第三滑动位置时与第二挡止环342接触,第一伸缩杆体106伸长推动第二挡止环342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二挡止环342由第五配合位置移动到第六配合位置,当第一伸缩杆体106缩短时且第四层钢索500释放后,第三弹性件104使第二挡止环342由第六配合位置进入第五配合位置。
为方便理解,结合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详细本发明装置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的使用过程:
初始时,第一套筒322位于第一配合位置,第一挡止环335位于第三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342位于第五配合位置;第一套筒322的第一卡槽321与转动轴314的第二挡块311脱离接触,第一套筒322的第一挡块323与第一挡止环335的第二卡槽332配合,第一挡止环335的第三挡块331与第二挡止环342的第三卡槽341配合,第一配合通孔101的第四挡块105与第三卡槽341配合,使得第一套筒322、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相对于机架100静止。
将吊装物连接到钢索500上,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00,第二驱动电机600转动带动转动轴314转动,转动轴314转动带动钢索500在转动轴314上缠绕,进而将吊装物吊起,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00的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丝杠430转动,丝杠430转动带动滑动块440在第一固定杆410和第二固定杆420上往复滑动,滑动块440滑动带动钢索500缠绕,在缠绕第一层钢索500时,转动轴314转动,第一套筒322、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相对于机架100静止。
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吊起的吊装物的重量小于预设值时:当第一层钢索500缠绕完毕后,第二伸缩杆体107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杆体106移动,使第一伸缩杆体106进入第一滑动位置,第一伸缩杆体106伸长,顶推第一套筒322,使第一套筒32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套筒322由第一配合位置进入第二配合位置,使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转动,第一套筒322转动使钢索500在第一套筒322上缠绕形成第二层钢索500;第二层钢索500缠绕完毕,第二伸缩杆体107伸缩带动第一伸缩杆体106进入第二滑动位置,第一伸缩杆体106与第一挡止环335接触,第一伸缩杆体106伸长带动第一挡止环335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挡止环335由第三配合位置进入第四配合位置,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和第一挡止环335转动,第一挡止环335转动带动第一隔离板333绕转动轴314的轴线转动,使第三层钢索500在第一隔离板333上缠绕,第三层钢索500缠绕完毕后,第二伸缩杆体107伸缩带动第一伸缩杆体106移动,使第一伸缩杆体106进入第三滑动位置,第一伸缩杆体106与第二挡止环342接触,第一伸缩杆体106伸长以顶推第二挡止环342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二挡止环342由第五配合位置进入第六配合位置,转动轴314转动带动第一套筒322、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同步转动,第二挡止环342转动带动第二隔离板343绕转动轴314的轴线转动,使第四层钢索500在第二隔离板343上缠绕。
本发明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吊起的吊装物的重量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将第二层钢索500缠绕在第二隔离板343上;第一层钢索500缠绕完毕后,同时将第一套筒322移动到第二滑动位置、第一挡止环335移动到第四滑动位置以及第二挡止环342移动到第六滑动位置,转动轴314开始同时带动第一套筒322、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转动,进而使第二层钢索500缠绕在第二隔离板343上。
详细地,滑动块440带动钢索500移动,使钢索500接触到第一通孔325的内壁,使第一套筒322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套筒322由第一配合位置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将第一伸缩杆体106移动到第二滑动位置和第三滑动位置之间,使第一伸缩杆体106同时接触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第一伸缩杆体106伸长使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向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挡止环335由第三滑动位置移动到第四滑动位置,同时使第二挡止环342由第五滑动位置移动到第六滑动位置;第一套筒322、第一挡止环335和第二挡止环342同步转换配合位置,使第一层钢索500缠绕完毕后,钢索500在第二隔离板343上缠绕形成第二层钢索500。
吊装物的重量大于预设值时,吊装物能够通过钢索500间接对第一套筒322、第一隔离板333和第二隔离板343施加作用力,当第一套筒322、第一隔离板333和第二隔离板343分别单独承受作用力时易受力变形。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钢索、转动轴和第一隔离组件;
转动轴与机架转动连接,钢索的一端与转动轴固接,另一端与吊装物连接,转动轴转动使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以吊起吊装物;
转动轴具有不同的轴段分别为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同轴设置,第二接触段设置在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之间,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端,第一接触段和第三接触段分别转动安装在机架上,钢索固接在第二接触段上,转动轴转动使钢索在第二接触段上缠绕,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第N圈,使钢索在转动轴上形成第一层钢索,当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第N+1圈时,钢索开始堆叠缠绕,形成第二层钢索;
第一隔离组件用以隔离第一层钢索和第二层钢索;
第一隔离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套设在转动轴的第二接触段上,第一套筒与转动轴同轴设置,第一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长方形通孔,且长边沿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钢索穿过第一通孔在转动轴上进行缠绕;
第一套筒具有第一配合位置和第二配合位置,第一套筒在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初始时,第一套筒在第一配合位置,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静止,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当转动轴转动第N圈后,第一层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完毕,使第一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钢索在第一套筒的外表面上缠绕,进而通过第一套筒的筒壁将第一层钢索与第二层钢索隔离,防止第一层钢索和第二层钢索相互干扰,第一方向为第一接触段指向第二接触段的方向,且第一方向与转动轴的轴线平行;
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卡槽,转动轴的第三接触段上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卡槽与第二挡块配合,使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转动;
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离组件,第二隔离组件用于隔离第二层钢索和第三层钢索的接触;
第一套筒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端部上;
第二隔离组件包括第一挡止环和第一隔离板;
机架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通孔和第二配合通孔,第一配合通孔与第二配合通孔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转动轴的第二接触段穿设于第二配合通孔;
机架上固接有轴承座,转动轴的第一接触段穿设于第一配合通孔与轴承座转动配合,转动轴的第三接触段与第二配合通孔转动配合;
第一挡止环设置在第一配合通孔中,并套设在第一套筒上,第一套筒套设在转动轴上,第一隔离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挡止环上,第一挡止环能够相对于机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挡止环移动带动第一隔离板移动;
第一挡止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挡止环具有第三配合位置和第四配合位置,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时,第一挡止环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在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上的第一挡块与第二卡槽配合,限制第一套筒转动,进而使第一套筒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挡块与第二卡槽脱离配合,第一套筒上的第一卡槽与转动轴上的第二挡块配合,使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套筒转动,且第一套筒相对于第一挡止环转动;
第一挡止环在第四配合位置,且第一套筒在第二配合位置时,第一套筒上的第一卡槽与转动轴上的第二挡块配合,第一挡止环上的第二卡槽与第一套筒的第一挡块配合,转动轴转动并通过第一挡止环带动第一隔离板转动;
第一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三配合位置移动至第四配合位置,当钢索在转动轴上缠绕和第一套筒的外壁上缠绕时,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当钢索在第一套筒的外壁上缠绕完毕后,第一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进入第四配合位置,使钢索在第一隔离板上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接触段的长度;
沿转动轴的径向,第一通孔能够投影在转动轴上,投影的范围在第二接触段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筒和转动轴之间的径向间距为钢索的直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止环上设置第一滑道,第一滑道沿转动轴的径向设置,第一隔离板在第一滑道上滑动;
第一滑道设置多个,第一隔离板的设置数量与第一滑道的设置数量相同,第一滑道和第一隔离板沿转动轴的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一隔离板与第一隔离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钢索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止环沿转动轴的径向的厚度等于第一滑道的长度,第一滑道的长度等于第一隔离板沿转动轴的径向方向的厚度加上钢索的直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三隔离组件,第三隔离组件用于隔离第三层钢索和第四层钢索的接触;
第三隔离组件包括第二挡止环和第二隔离板,第二挡止环可转动且可沿转动轴轴向移动地安装于第一配合通孔,且第二挡止环套设在第一挡止环上;
第二隔离板设置在第二挡止环上,第二挡止环移动带动第二隔离板移动,第一配合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挡块,第二挡止环上设置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为沿转动轴的径向设置的通槽,第一挡止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挡块;
第二挡止环具有第五配合位置和第六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在第五配合位置时,第三卡槽与第四挡块配合,使第二挡止环相对于机架静止;
第二挡止环在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在第三配合位置时,第二挡止环的第三卡槽能够同时与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配合,进而使第一挡止环相对于机架静止,第二挡止环在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在第四配合位置时,第一挡止环的第二卡槽与第一套筒上的第一挡块配合,第二挡止环的第三卡槽与第三挡块脱离配合,第三卡槽与第四挡块配合,第一挡止环相对于第二挡止环转动;
第二挡止环在第六配合位置,且第一挡止环在第四配合位置,第二挡止环的第三卡槽与第四挡块脱离配合,第三卡槽与第一挡止环的第三挡块配合,使转动轴转动并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一挡止环带动第二挡止环转动,第二挡止环转动带动第二隔离板转动,进而使第四层钢索在第二隔离板上缠绕,第二隔离板将第三层钢索与第四层钢索分隔开;
第二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能够从第五配合位置移动至第六配合位置;
钢索在第一隔离板上缠绕第三层钢索完毕之前,第二挡止环位于第五配合位置,第三层钢索缠绕完毕,第二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进入第六配合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挡止环上设置第二滑道,第二滑道沿转动轴的径向设置,第二隔离板在第二滑道上滑动;
第二滑道设置多个,第二隔离板的设置数量与第二滑道的设置数量相等,第二滑道和第二隔离板绕转动轴的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钢索的直径;
第二挡止环沿转动轴的径向的厚度等于第二滑道的长度,第二滑道的长度等于第二隔离板沿转动轴的径向的厚度加上钢索的直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使第一套筒切换第一配合位置和第二配合位置、使第一挡止环切换第三配合位置和第四配合位置、以及使第二挡止环切换第五配合位置和第六配合位置;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体和第二伸缩杆体;
第一伸缩杆体与第二伸缩杆体能够伸缩,第一伸缩杆体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伸缩杆体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第二伸缩杆体的一端固接在机架上;
第一伸缩杆体具有第一滑动位置、第二滑动位置和第三滑动位置,第二伸缩杆体伸缩带动第一伸缩杆体移动,使第一伸缩杆体切换到第一滑动位置、第二滑动位置或第三滑动位置;
当第一伸缩杆体在第一滑动位置时与第一套筒接触,第一伸缩杆体沿第一方向伸长推动第一套筒,使第一套筒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套筒由第一配合位置移动到第二配合位置;
当第一伸缩杆体在第二滑动位置时与第一挡止环接触,第一伸缩杆体伸长推动第一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挡止环有第三配合位置移动到第四配合位置;
当第一伸缩杆体在第三滑动位置时与第二挡止环接触,第一伸缩杆体伸长推动第二挡止环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二挡止环由第五配合位置移动到第六配合位置。
CN202310663993.XA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Active CN116374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3993.XA CN116374873B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3993.XA CN116374873B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4873A CN116374873A (zh) 2023-07-04
CN116374873B true CN116374873B (zh) 2023-08-08

Family

ID=8697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3993.XA Active CN116374873B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74873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8074A1 (de) * 1998-03-09 2000-10-26 Shelter Engineering B V Fahrradaufzug und eine mit diesem versehene Anlage zum Abstellen von Fahrrädern
CN203946835U (zh) * 2014-05-27 2014-11-19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卷筒双层卷绕的排绳装置
WO2015077822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Stress Free Marine Pty Ltd An improved winch assembly and towrope guide assembly
CN107188060A (zh) * 2017-07-19 2017-09-22 无锡市沃森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卷扬机
CN207276099U (zh) * 2017-07-19 2018-04-27 无锡市沃森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卷扬机
CN207596362U (zh) * 2017-07-20 2018-07-10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
CN111807244A (zh) * 2020-04-21 2020-10-23 周匹克 钢丝绳储存装置、采用钢丝绳储存装置的卷扬机以及使用方法
CN113302145A (zh) * 2019-01-22 2021-08-24 株式会社开道 绳索引导机构和绳索提升机
CN214570190U (zh) * 2021-04-13 2021-11-02 上海霞东起重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管片运输吊机供电装置
CN114261910A (zh) * 2022-03-03 2022-04-01 河南省祥东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卷扬装置及一种预制梁吊运方法
CN115402963A (zh) * 2022-08-09 2022-11-29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缆索陡坡施工装置及工艺
CN115650091A (zh) * 2022-10-31 2023-01-3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缆绳排揽机构
CN116022681A (zh) * 2023-03-29 2023-04-28 德马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失速自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8074A1 (de) * 1998-03-09 2000-10-26 Shelter Engineering B V Fahrradaufzug und eine mit diesem versehene Anlage zum Abstellen von Fahrrädern
WO2015077822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Stress Free Marine Pty Ltd An improved winch assembly and towrope guide assembly
CN203946835U (zh) * 2014-05-27 2014-11-19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卷筒双层卷绕的排绳装置
CN107188060A (zh) * 2017-07-19 2017-09-22 无锡市沃森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卷扬机
CN207276099U (zh) * 2017-07-19 2018-04-27 无锡市沃森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卷扬机
CN207596362U (zh) * 2017-07-20 2018-07-10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
CN113302145A (zh) * 2019-01-22 2021-08-24 株式会社开道 绳索引导机构和绳索提升机
CN111807244A (zh) * 2020-04-21 2020-10-23 周匹克 钢丝绳储存装置、采用钢丝绳储存装置的卷扬机以及使用方法
CN214570190U (zh) * 2021-04-13 2021-11-02 上海霞东起重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管片运输吊机供电装置
CN114261910A (zh) * 2022-03-03 2022-04-01 河南省祥东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卷扬装置及一种预制梁吊运方法
CN115402963A (zh) * 2022-08-09 2022-11-29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缆索陡坡施工装置及工艺
CN115650091A (zh) * 2022-10-31 2023-01-3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缆绳排揽机构
CN116022681A (zh) * 2023-03-29 2023-04-28 德马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失速自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4873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0173B (zh) 钢丝绳预紧装置
CN207497952U (zh) 一种卷扬机
KR101261457B1 (ko) 다수의 케이블 선출장치
CN105043885A (zh) 一种卷筒应力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116374873B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CN202415048U (zh) 一种摩擦型起升系统
US20220379148A1 (en) Fall protection system
KR101516562B1 (ko) 케이블 포설장치
CN116768095A (zh) 一种可防止快速放线的卷扬机
CN116544845A (zh) 一种导线间隔棒自动安装机器人
CN111847183B (zh) 一种自锁式建筑施工电梯防坠装置
CN109179187B (zh) 一种建筑使用的吊台
CN203333214U (zh) 一种环形绳槽双卷筒钢丝绳单层缠绕卷扬机
CN111034692B (zh) 外海鱿钓装置
CN210973310U (zh) 一种安全可靠单人操作的钢丝卷快速夹紧装置
RU2690312C1 (ru) Канатоукладчик лебедки
CN211283555U (zh) 卷扬机
CN112661075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用于通信电缆维修的提升装置
CN210559083U (zh) 防止反转的牵引机
CN220182628U (zh) 一种扩容防缠绕牵引设备
CN114314200B (zh) 电缆卷筒组装件
CN114229665B (zh) 线材装船专用电磁吊具
EP3613694B1 (en) Elevator balanced-load rescue device, elevator and elevator balanced-load rescue method
KR102295560B1 (ko) 크레인용 와이어로프 해권 장치
CN114314342B (zh) 带电钩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