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74858A -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74858A
CN116374858A CN202310413683.2A CN202310413683A CN116374858A CN 116374858 A CN116374858 A CN 116374858A CN 202310413683 A CN202310413683 A CN 202310413683A CN 116374858 A CN116374858 A CN 116374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counterweight
fixedly connected
balancing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136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74858B (zh
Inventor
杨浩
孙洪亮
刘君
宋继豪
王梦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ang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ang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ang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ang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136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74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74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4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74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4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主要由配重组件构成,所述配重组件由底板、顶板、配重块和固定件组成,所述底板的顶端与下配重块的底端活动卡接,下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中配重块的底端接触,中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上配重块的底端接触,上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活动卡接,位于两个所述配重块之间位置的配重块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件。本发明通过将原本矩形体的配重块变为圆柱形,并在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活动套接固定件,有效提高两个配重块之间的紧密连接性,实现对配重组件稳定性的增强,同时配重块和固定件的边缘均为弧状设计,有效减小风与配重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配重组件所受到的风阻大小。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中午的多动作机械,它在高建筑施工领域使用较为广泛。起重机一般包括塔身、起重臂和平衡臂,并且起重臂上设置起重钩,利用起重钩的运动实现对材料的运输和安装,平衡臂上设置配重平衡结构,配重平衡结构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机在高空工作时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配重平衡结构样式多种,常见为由多个配重块竖直垛叠在一起形成配重组件,再通过丝杠改变配重组件在平衡臂上的位置,即配重组件重心的改变保证起重机整体的平衡。
但现有的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多个配重块相垛叠而形成高度较高的一摞部件,两两相邻配重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仅为相互接触,其连接不够紧密,在大风吹动时容易导致配重块产生晃动,造成原本竖直放置的配重组件中心偏移而倾倒,影响起重机的稳定性,增加设备使用的危险性;其次,由于配重块的形状多为四四方方的矩形体,导致配重块与风接触的面积较大,会对配重组件形成较强的风阻,容易造成配重组件遇大风而倾倒。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具备有效增强相邻配重块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改变配重组件形状,增强配重组件的稳定性的优点,用以解决在大风吹动时配重组件出现晃动倾倒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起重臂和平衡臂,所述平衡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架,位于所述承重架内部的平衡臂底端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承重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与丝杠活动连接,所述丝杠活动设置在轨道内,且丝杠与配重组件螺纹套接,所述配重组件由底板、顶板、配重块和固定件组成,所述底板的底端与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轮与承重架的底端接触,所述底板的顶端与下配重块的底端活动卡接,下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中配重块的底端接触,中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上配重块的底端接触,上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活动卡接,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件,位于两个所述配重块之间位置的配重块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顶板的形状相同,且均由方板和圆板组成,靠近所述配重块的圆板侧形状与配重块的端面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由一个大圆盘和两个小圆盘组成,且小圆盘固定连接在大圆盘的顶端和底端,远离所述大圆盘的小圆盘一端开设有中槽,位于所述小圆盘外侧的大圆盘顶端和顶端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中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与中槽内壁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位于所述固定件内部的小圆盘外壁与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另一端与活动条固定连接,靠近所述活动柱的活动条端与活动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绳的另一端穿过小圆盘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活动绳与拉伸弹簧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俯视形状为水滴状,且由圆环和尾部共同组成,所述圆环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嵌套有滚球,且滚球的三分之二位于固定件内部,所述固定件的三分之一与侧槽活动卡接,且侧槽的尺寸与固定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内部开设有圆腔,所述圆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限位膜,所述圆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限位管,且限位膜和圆腔通过限位管连通,位于所述限位膜上、下方的固定件内圈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活动条接触,所述尾部的内部开设有直腔,且直腔与圆腔连通,位于所述直腔两侧的固定件内部开设有斜腔,且斜腔与直腔连通,所述尾部的两侧开设有侧腔,且压板的一端与侧腔活动铰接,所述侧腔内壁与压膜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压膜的另一侧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斜腔与压膜连通。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活动板对应设置有十六个活动条,且环绕活动板均匀设置,所述活动柱不位于活动条的中部,且活动条的短端在呈竖直状时的高度不接触限位块,活动条的长端在呈竖直状时的高度接触限位块,一个所述固定件对应两组活动条,且一组活动条的相邻两个活动条之间穿插有另一组活动条的一个活动条,所述活动绳为不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轻质材料,一个所述固定件对应设置有两组滚球,一组所述滚球的数量为十六,且环绕圆环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和压膜共同组成压件,且一个固定件对应设置有六个压件,所述压板为硬质材料,且压板的形状与尾部边缘形状相适应,所述压膜为柔性材料,且压膜内部充有气体,所述压膜具有弹性,且不受风力时为膨胀状态,一个所述压件对应设置有一个斜腔。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固定件对应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且每组限位块数量为十六,上方的所述限位块与下方的限位块为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膜为橡胶材质,且限位膜的高度能够覆盖四分之三活动条,所述限位膜具有弹性,且限位膜不受风力时为收缩状态,所述限位管的数量为十六,且环绕圆环均匀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通过将原本矩形体的配重块变为圆柱形,并在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活动套接固定件,有效提高两个配重块之间的紧密连接性,实现对配重组件稳定性的增强,同时配重块和固定件的边缘均为弧状设计,有效减小风与配重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配重组件所受到的风阻大小,进一步增强配重组件的稳定性效果;
通过在配重块的外侧设置活动条、在中槽内设置活动板,且利用活动绳将活动条和活动板连接,并通过在固定件的内圈上、下方均设置限位块,利用固定件受风力旋转并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对活动条产生推动作用,既有效使得两组活动条由原本的竖向设置变为斜向交错设置,从而增强两个配重块之间的紧密连接性,又有效调整活动板的移动位置,促使两个活动板之间面积的扩大,从而保证在两者之间能够产生负压环境,进一步增强两个配重块之间的紧密连接性,有效防止配重组件晃动偏移甚至倾倒;
通过在固定件的尾部两侧设置压件,利用风对压件的内推作用有效促使限位膜向配重块方向膨胀,实现限位膜对活动条的挤压限位,从而减缓在限位块与活动条脱离接触时活动条的回转速度,即有效防止活动条受限位块推动后快速恢复成竖直状而影响中槽内负压形成,进一步保证配重组件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配重组件的正视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配重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固定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件的俯视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底板、配重块、固定件以及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中配重块和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配重块剖面的正视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底板、顶板、配重块的剖面立体结构图;。
图中:1、塔身;10、驾驶室;11、起重臂;110、起重钩;12、平衡臂;120、承重架;2、轨道;21、电机;22、丝杠;3、底板;31、移动轮;4、顶板;41、螺纹件;5、配重块;51、中槽;52、侧槽;6、固定件;60、滚球;61、圆腔;62、直腔;63、斜腔;7、压件;71、压板;72、压膜;8、限位膜;80、限位块;81、限位管;9、活动条;90、活动板;91、活动绳;92、活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包括塔身1,塔身1的顶端设置有驾驶室10,塔身1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起重臂11和平衡臂12,起重臂1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起重钩110,能够通过起重钩110将重物吊起,实现重物的移动和安装,平衡臂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架120,位于承重架120内部的平衡臂12底端固定连接有轨道2,承重架1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1,且电机21与丝杠22活动连接,丝杠22活动设置在轨道2内,且丝杠22与配重组件螺纹套接,利用电机21带动丝杠22旋转,使得配重组件在轨道2的槽限制下进行水平来回运动;
请参阅图2-图4,进一步的,配重组件由底板3、顶板4、配重块5和固定件6组成,底板3的底端与移动轮31固定连接,移动轮31与承重架120的底端接触,承重架120的底端设置有槽,移动轮31能够沿承重架120的槽水平运动,底板3的顶端与下配重块5的底端活动卡接,下配重块5的顶端与中配重块5的底端接触,中配重块5的顶端与上配重块5的底端接触,上配重块5的顶端与顶板4的底端活动卡接,配重块5由一个大圆盘和两个小圆盘组成,且小圆盘固定连接在大圆盘的顶端和底端,根据配重块5的形状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减小风阻,还能够有效放置固定件6,提高两个配重块5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小圆盘的表面设置橡胶薄膜,能够有效保证中槽51内的密封性,具体的,配重块5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但要保证相邻配重块5的上下端紧密接触,且能够垛叠成竖直状,顶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件41,即轨道2的底端设置有槽,且螺纹件41能够在轨道2的槽内通过丝杠22旋转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底板3和顶板4的形状相同,且均由方板和圆板组成,靠近配重块5的圆板侧形状与配重块5的端面形状相适应,能够有效提高底板3和顶板4对配重块5的固定和限位效果,位于两个配重块5之间位置的配重块5外侧活动套接有俯视形状为水滴状的固定件6,且由圆环和尾部共同组成,水滴状的固定件6在受风力吹动时既能够减小配重组件整体受到的风阻,又能够促使风有效推动固定件6旋转,实现对两个配重块5之间的加固,固定件6为轻质材料,能够被风吹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图4、图7-图11,远离大圆盘的小圆盘一端开设有中槽51,中槽5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90,且活动板90与中槽51内壁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具体为,一个活动板90对应设置有十六个活动条9,且环绕活动板90均匀设置,在活动条9被限位块80推动旋转时能够均匀带动活动条9进行上下移动,位于固定件6内部的小圆盘外壁与活动柱92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柱92的另一端与活动条9固定连接,活动柱92不位于活动条9的中部,且活动条9的短端在呈竖直状时的高度不接触限位块80,活动条9的长端在呈竖直状时的高度接触限位块80,由此能够使得限位块80有效推动活动条9的长端,进而实现活动条9的旋转,靠近活动柱92的活动条9端与活动绳91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绳91的另一端穿过小圆盘与活动板90固定连接,且活动绳91与拉伸弹簧同侧,活动绳91为不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能够根据周围部件的设置来变化形状,进而有效拉动活动板90移动,综上,一个固定件6对应两组活动条9,且一组活动条9的相邻两个活动条9之间穿插有另一组活动条9的一个活动条9,两组活动条9的交错设置,有效在活动条9偏转时形成阻挡作用,进而提高两个配重块5之间的紧密性,位于小圆盘外侧的大圆盘顶端和顶端均开设有侧槽52;
请参阅图3、图5、图7,进一步的,圆环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嵌套有滚球60,且滚球60的三分之二位于固定件6内部,固定件6的三分之一与侧槽52活动卡接,且侧槽52的尺寸与固定件6相适应,侧槽52的设置能够有效限制滚球60的转动位置,保证固定件6能够在受力时绕配重块5均匀旋转,一个固定件6对应设置有两组滚球60,一组滚球60的数量为十六,且环绕圆环均匀设置,将固定件6与配重块5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便于固定件6转动;
请参阅图3、图5-图7,进一步的,位于限位膜8上、下方的固定件6内圈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0,且限位块80与活动条9接触,具体为,一个固定件6对应设置有两组限位块80,且每组限位块80数量为十六,上方的限位块80与下方的限位块80为交替设置,能够保证一个限位块80与一个活动条9对应,保证限位块80对各个活动条9产生相同的拉动作用,实现周向活动条9效果相同。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图5-图7,圆环的内部开设有圆腔61,圆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材质为橡胶的限位膜8,且限位膜8的高度能够覆盖四分之三活动条9,能够在限位膜8膨胀时有效限制活动条9的活动,防止活动条9不受限位块80推动时回归成竖直状而影响活动板90,限位膜8具有弹性,且限位膜8不受风力时为收缩状态,能够有效将保证限位膜8不影响配重块5和固定件6的拆卸和安装,圆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限位管81,且限位膜8和圆腔61通过限位管81连通,限位管81的数量为十六,且环绕圆环均匀设置,均匀设置限位管81能够保证限位膜8的均匀膨胀,提高限位膜8对活动条9的限制效果;
请参阅图2-图7,进一步的,尾部的内部开设有直腔62,且直腔62与圆腔61连通,位于直腔62两侧的固定件6内部开设有斜腔63,且斜腔63与直腔62连通,尾部的两侧开设有侧腔,且压板71的一端与侧腔活动铰接,压板71为硬质材料,且压板71的形状与尾部边缘形状相适应,能够在压板71收纳进固定件6内时不影响固定件6整体的形状,有效防止配重组件整体风阻增大,侧腔内壁与压膜7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压膜72的另一侧与压板71固定连接,斜腔63与压膜72连通,压膜72为柔性材料,且压膜72内部充有气体,能够在压板71收纳进固定件6后有效挤压压膜72,实现压膜72内气体的转移,压膜72具有弹性,且不受风力时为膨胀状态,能够有效将气体放置于压膜72内,不影响限位膜8的作用,综上,压板71和压膜72共同组成压件7,且一个固定件6对应设置有六个压件7,一个压件7对应设置有一个斜腔63,能够有效将压膜72内的气体通过斜腔63、直腔62和圆腔61转移至限位膜8内,实现限位膜8的膨胀变形。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当有大风吹动时,首先因配重块5和固定件6的边缘皆为弧形设置,即均无直角形状,能够有效减少配重组件与风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配重组件所受到的风阻,防止配重组件晃动倾斜,若风向与固定件6的摆放方向不同时,固定件6受风力影响而绕配重块5转动,此时限位块80在转动时推动活动条9产生偏转,使得活动条9由原本的竖向变为倾斜,进而拉动活动绳91外移,进而使得两个活动板90之间的空间增大,两者之间产生负压环境,进一步提高相邻配重块5之间的紧密性,与此同时,在风吹动过程中,风有效推动压板71向固定件6内收纳,实现压膜72的压缩变形,使得压膜72内的气体经斜腔63、直腔62和圆腔61以及限位管81转移至限位膜8内,实现限位膜8的膨胀变形,有效使得限位膜8挤压活动条9,形成对活动条9位置的限制,有效防止固定件6在持续旋转时因限位块80与活动条9脱离接触而活动条9恢复原竖直状,有效减缓活动条9恢复竖直状的速率,避免影响中槽51内负压的形成,综上进一步保证相邻配重块5之间的紧密性,提高配重组件的稳定性,防止配重组件受风力影响而晃动偏移甚至倾倒。

Claims (10)

1.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包括塔身(1),所述塔身(1)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起重臂(11)和平衡臂(12),所述平衡臂(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架(120),位于所述承重架(120)内部的平衡臂(12)底端固定连接有轨道(2),所述承重架(1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1),且电机(21)与丝杠(22)活动连接,所述丝杠(22)活动设置在轨道(2)内,且丝杠(22)与配重组件螺纹套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由底板(3)、顶板(4)、配重块(5)和固定件(6)组成,所述底板(3)的底端与移动轮(3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轮(31)与承重架(120)的底端接触,所述底板(3)的顶端与下配重块(5)的底端活动卡接,下所述配重块(5)的顶端与中配重块(5)的底端接触,中所述配重块(5)的顶端与上配重块(5)的底端接触,上所述配重块(5)的顶端与顶板(4)的底端活动卡接,所述顶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件(41),位于两个所述配重块(5)之间位置的配重块(5)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和顶板(4)的形状相同,且均由方板和圆板组成,靠近所述配重块(5)的圆板侧形状与配重块(5)的端面形状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5)由一个大圆盘和两个小圆盘组成,且小圆盘固定连接在大圆盘的顶端和底端,远离所述大圆盘的小圆盘一端开设有中槽(51),位于所述小圆盘外侧的大圆盘顶端和顶端均开设有侧槽(52),所述中槽(5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90),且活动板(90)与中槽(51)内壁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位于所述固定件(6)内部的小圆盘外壁与活动柱(9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92)的另一端与活动条(9)固定连接,靠近所述活动柱(92)的活动条(9)端与活动绳(9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绳(91)的另一端穿过小圆盘与活动板(90)固定连接,且活动绳(91)与拉伸弹簧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的俯视形状为水滴状,且由圆环和尾部共同组成,所述圆环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嵌套有滚球(60),且滚球(60)的三分之二位于固定件(6)内部,所述固定件(6)的三分之一与侧槽(52)活动卡接,且侧槽(52)的尺寸与固定件(6)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内部开设有圆腔(61),所述圆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限位膜(8),所述圆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限位管(81),且限位膜(8)和圆腔(61)通过限位管(81)连通,位于所述限位膜(8)上、下方的固定件(6)内圈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0),且限位块(80)与活动条(9)接触,所述尾部的内部开设有直腔(62),且直腔(62)与圆腔(61)连通,位于所述直腔(62)两侧的固定件(6)内部开设有斜腔(63),且斜腔(63)与直腔(62)连通,所述尾部的两侧开设有侧腔,且压板(71)的一端与侧腔活动铰接,所述侧腔内壁与压膜(7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压膜(72)的另一侧与压板(71)固定连接,所述斜腔(63)与压膜(7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活动板(90)对应设置有十六个活动条(9),且环绕活动板(90)均匀设置,所述活动柱(92)不位于活动条(9)的中部,且活动条(9)的短端在呈竖直状时的高度不接触限位块(80),活动条(9)的长端在呈竖直状时的高度接触限位块(80),一个所述固定件(6)对应两组活动条(9),且一组活动条(9)的相邻两个活动条(9)之间穿插有另一组活动条(9)的一个活动条(9),所述活动绳(91)为不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为轻质材料,一个所述固定件(6)对应设置有两组滚球(60),一组所述滚球(60)的数量为十六,且环绕圆环均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1)和压膜(72)共同组成压件(7),且一个固定件(6)对应设置有六个压件(7),所述压板(71)为硬质材料,且压板(71)的形状与尾部边缘形状相适应,所述压膜(72)为柔性材料,且压膜(72)内部充有气体,所述压膜(72)具有弹性,且不受风力时为膨胀状态,一个所述压件(7)对应设置有一个斜腔(6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固定件(6)对应设置有两组限位块(80),且每组限位块(80)数量为十六,上方的所述限位块(80)与下方的限位块(80)为交替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膜(8)为橡胶材质,且限位膜(8)的高度能够覆盖四分之三活动条(9),所述限位膜(8)具有弹性,且限位膜(8)不受风力时为收缩状态,所述限位管(81)的数量为十六,且环绕圆环均匀设置。
CN202310413683.2A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Active CN116374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3683.2A CN116374858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3683.2A CN116374858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4858A true CN116374858A (zh) 2023-07-04
CN116374858B CN116374858B (zh) 2023-10-03

Family

ID=86969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13683.2A Active CN116374858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74858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77779A1 (zh) * 1970-02-13 1971-11-05 Richier Sa
US5222613A (en) * 1991-09-24 1993-06-29 Mcghie James R Pivotally-mounted reeved counterweight system
JP2000143165A (ja) * 1998-11-13 2000-05-2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取り付け構造およびカウンタウエイト着脱方法
KR101800147B1 (ko) * 2017-03-23 2017-12-20 (주)경복타워 안전수단이 마련된 타워 크레인
CN107686065A (zh) * 2017-09-13 2018-02-13 谭高丰 一种塔式起重机自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7537025U (zh) * 2017-09-11 2018-06-26 殷少华 一种新型可应急调节塔吊高度的防风塔吊
CN109941893A (zh) * 2019-04-17 2019-06-28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建筑工程用吊塔
CN209242533U (zh) * 2018-12-28 2019-08-13 威海市华塔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配重防风塔吊
KR20200004991A (ko) * 2018-07-05 2020-01-15 김성은 승강기 흔들림방지장치
CN110885018A (zh) * 2019-11-28 2020-03-1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分级式平衡重块紧固装置及起重机
WO2020118895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配重移动装置及起重机
EP3725730A1 (en) * 2019-12-27 2020-10-21 S&L Access Systems AB A crane comprising a movable boom and a movable counterweight
CN211769946U (zh) * 2020-03-09 2020-10-27 青岛方圆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塔吊配重装置
CN112112930A (zh) * 2019-06-21 2020-12-2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配重装置及使用该悬挂式配重装置的起重机
CN215160506U (zh) * 2021-06-13 2021-12-14 淮北淮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风型的建筑施工用塔吊组装式塔吊
CN218025137U (zh) * 2022-06-16 2022-12-13 江苏朗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超起起重机配重支架定位装置
CN115818472A (zh) * 2022-11-17 2023-03-21 长沙佳顺玛钢件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用配重块安装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77779A1 (zh) * 1970-02-13 1971-11-05 Richier Sa
US5222613A (en) * 1991-09-24 1993-06-29 Mcghie James R Pivotally-mounted reeved counterweight system
JP2000143165A (ja) * 1998-11-13 2000-05-2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取り付け構造およびカウンタウエイト着脱方法
KR101800147B1 (ko) * 2017-03-23 2017-12-20 (주)경복타워 안전수단이 마련된 타워 크레인
CN207537025U (zh) * 2017-09-11 2018-06-26 殷少华 一种新型可应急调节塔吊高度的防风塔吊
CN107686065A (zh) * 2017-09-13 2018-02-13 谭高丰 一种塔式起重机自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200004991A (ko) * 2018-07-05 2020-01-15 김성은 승강기 흔들림방지장치
WO2020118895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配重移动装置及起重机
CN209242533U (zh) * 2018-12-28 2019-08-13 威海市华塔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配重防风塔吊
CN109941893A (zh) * 2019-04-17 2019-06-28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建筑工程用吊塔
CN112112930A (zh) * 2019-06-21 2020-12-2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配重装置及使用该悬挂式配重装置的起重机
CN110885018A (zh) * 2019-11-28 2020-03-1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分级式平衡重块紧固装置及起重机
EP3725730A1 (en) * 2019-12-27 2020-10-21 S&L Access Systems AB A crane comprising a movable boom and a movable counterweight
CN211769946U (zh) * 2020-03-09 2020-10-27 青岛方圆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塔吊配重装置
CN215160506U (zh) * 2021-06-13 2021-12-14 淮北淮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风型的建筑施工用塔吊组装式塔吊
CN218025137U (zh) * 2022-06-16 2022-12-13 江苏朗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超起起重机配重支架定位装置
CN115818472A (zh) * 2022-11-17 2023-03-21 长沙佳顺玛钢件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用配重块安装固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振生: "塔式起重机整机稳定性安全浅析",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 no. 02, pages 30 - 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4858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4559U (zh) 一种高安全性龙门起重机
CN210339928U (zh) 一种纱筒自动翻转装置
CN107522118A (zh) 一种电动葫芦的多级缓冲装置
CN116374858B (zh) 一种起重机配重平衡结构
CN107473119A (zh) 一种电动葫芦三重缓冲装置
CN113503082A (zh) 一种带阻尼器的高抗风抗倒型铁塔
CN110745565A (zh) 一种车间生产用码垛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CN11696935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料吊装设备
CN208915391U (zh) 一种具有减少摇晃振动的减摇碳纤维无人船体
CN214692899U (zh) 管片脱模水平吊具
CN205892214U (zh) 一种直线摆动装船用的溜筒结构
CN211813204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物料提升机
CN110924551B (zh) 一种介于地面与建筑物之间的摩擦滑动承重座减振结构
CN207890937U (zh) 一种悬臂起重机的悬臂结构
CN204507055U (zh) 一种角度能调节的变刚度柔性钩爪
CN206456816U (zh) 一种气力输灰罐的高强度支撑机构
WO2021081986A1 (zh) 一种智能制造电梯用缓冲基坑
CN214939403U (zh)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可伸缩配重装置
CN112179694A (zh) 一种起重机检测实验平台
CN112194013A (zh) 一种水平搬运重物的起重机
CN214835238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塔结构
CN219488583U (zh) 一种小型物料提升机
CN215158720U (zh) 一种大型压力容器定向旋转装置
CN216765825U (zh) 建设用节能减震的强夯机
CN21934141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