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5770A - 马达单元 - Google Patents

马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5770A
CN116365770A CN202211673573.1A CN202211673573A CN116365770A CN 116365770 A CN116365770 A CN 116365770A CN 202211673573 A CN202211673573 A CN 202211673573A CN 116365770 A CN116365770 A CN 116365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ole
cover
motor unit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35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服部隆志
冈本俊哉
荒尾庆宣
加藤大贵
关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6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具有马达、控制部、壳体以及密封部件,壳体包含从轴向一侧覆盖控制部的罩,罩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控制部具有通入到贯通孔中并向罩的轴向一侧突出的连接器部,密封部件将贯通孔的内缘与连接器部之间密封,罩的轴向一侧的正面具有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槽部,槽部的一端与贯通孔相连。

Description

马达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达单元具有壳体。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罩。壳体主体收纳马达。罩封闭壳体主体的开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48689号公报
在壳体的罩上有时形成有贯通孔,以将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器部向外部引出。在罩上形成有贯通孔的结构中,存在水分经由贯通孔而侵入到壳体的内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水分侵入到壳体内部。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单元具有:马达,其具有转子和定子,该转子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定子与转子在径向上对置;控制部,其控制马达;壳体,其收纳马达和控制部;以及密封部件。壳体包含从轴向一侧覆盖控制部的罩。罩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控制部具有通入到贯通孔中并向罩的轴向一侧突出的连接器部。密封部件将贯通孔的内缘与连接器部之间密封。罩的轴向一侧的正面具有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槽部。槽部的一端与贯通孔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单元,能够抑制水分侵入到壳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从下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罩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的罩与壳体主体和连接器部之间的密封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从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罩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罩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变形例1的罩的外缘部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8是从上侧观察变形例2的罩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马达;2:控制部;3:壳体;3a:开口;4:密封部件;5:粘接剂;11:转子;12:定子;21:连接器部;30:壳体主体;30a:凹部;31:罩;31a:凸部;32:槽部;100:马达单元;300:贯通孔;310:密封配置部;311:外缘部;321:第1槽部;322:第2槽部;323:连通槽部;325:放射状槽部;3011:上端部;CA: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1的中心轴线CA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轴向一侧定义为上侧,将轴向另一侧定义为下侧。但是,该上下的定义并不限定马达单元100使用时的朝向和位置关系。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靠近中心轴线CA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CA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外侧”。并且,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1.马达单元的概略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00具有马达1、控制部2以及壳体3。壳体3收纳马达1和控制部2。
马达1具有转子11和定子12。转子11能够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12在径向上与转子11对置。具体而言,定子12配置于转子11的径向外侧。定子12使转子11旋转。另外,马达1具有轴10。轴10沿着中心轴线CA在轴向上延伸。轴10被未图示的轴承支承为能够旋转。轴10形成马达1的旋转轴。
转子11具有转子铁芯和转子磁铁(省略标号)。转子铁芯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转子铁芯是通过多个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形成。轴10压入于转子铁芯。由此,转子铁芯能够与轴10一起旋转。转子磁铁在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面固定有多个。多个转子磁铁沿周向排列。
定子12具有定子铁芯、绝缘件以及线圈(省略标号)。定子铁芯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状。定子铁芯是通过多个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形成的。转子11配置于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
绝缘件覆盖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件是使用了树脂等的绝缘部件。线圈是通过隔着绝缘件将导线卷绕于定子铁芯而形成的。线圈与控制部2连接。
控制部2具有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路板20。电路板20包含侧基板201和上基板202。侧基板201具有朝向径向的面作为安装面,该侧基板201配置于马达1的径向外侧。上基板202具有朝向轴向的面作为安装面,该上基板202配置于马达1的上侧。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侧基板201和上基板202中的一方的安装部件安装于另一方,而省略一方。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侧基板201和上基板202中的一方而省略另一方。
侧基板201与定子12的线圈连接。即,侧基板201与马达1连接。侧基板201在安装面具有向马达1提供驱动电力的驱动电路等。侧基板201向定子12提供驱动电力。
上基板202与侧基板201连接。例如,上基板202在安装面具有微型计算机那样的控制装置。另外,上基板202在安装面具有检测转子11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未图示)。上基板202的控制装置根据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侧基板201的驱动电路。换言之,上基板202控制驱动电力向马达1的提供。进一步换言之,控制部2控制马达1。
另外,控制部2具有连接器部21。连接器部21具有从电路板20向上侧延伸的连接器销211。连接器销211贯穿后述的罩31而向上侧突出。另外,连接器部21具有保持连接器销211的销保持部212。并且,连接器部21具有朝向上侧呈筒状延伸的筒部213。筒部213在罩31的上侧包围连接器销211。换言之,筒部213与连接器销211一起贯穿罩31而向上侧突出。进一步换言之,连接器部21贯穿罩31而向上侧突出。
例如,进行控制信号和供给电力等的输入输出的外部端子(未图示)插入于筒部213的内侧,与连接器销211连接。外部端子能够相对于筒部213装卸。
<2-1.壳体的概略结构>
壳体3包含壳体主体30。壳体主体30呈有底筒状。具体而言,壳体主体30具有壳体底部301和从壳体底部301的外缘部向上侧延伸的壳体筒部302。马达1和控制部2配置于壳体筒部302的径向内侧。即,壳体主体30从径向外侧覆盖马达1和控制部2。另外,壳体主体30的上部(轴向一侧)开口。
壳体3包含罩31。罩31的朝向上侧的面相当于“正面”,在以下的说明中简称为正面。罩31的与正面相反的面相当于“背面”,在以下的说明中简称为背面。
罩31是沿径向扩展的板状部件。罩31从上侧(轴向一侧)封闭壳体主体30的开口3a。即,罩31从上侧(轴向一侧)覆盖控制部2。
罩31具有与壳体主体30的上端部3011在轴向上重叠的部分。即,罩31具有与壳体筒部302的上端部3011在轴向上重叠的部分。罩31与壳体主体30的上端部3011的整个区域在轴向上重叠。而且,罩31固定于壳体主体30的上端部3011。
<2-2.壳体的密封构造>
图2是从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30的俯视图。在图2中,在凹部30a的形成位置标注点状花纹,使凹部30a的形成位置变得明确。图3是从下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罩31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的罩31与壳体主体30和连接器部21之间的密封构造的剖视图。在图4中示出了罩31与壳体主体30的上端部3011之间的密封构造。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罩31的贯通孔300与连接器部21之间的密封构造。另外,在图4中,附图的上下方向为轴向,附图的左右方向为径向。
作为壳体主体30的上侧(轴向一侧)的端部的上端部3011具有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30a。即,壳体筒部302在上端部3011具有凹部30a。从轴向观察时,壳体主体30的凹部30a呈连成一体的环状。另外,罩31的背面具有向下侧(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凸部31a。从轴向观察时,罩31的凸部31a呈连成一体的环状。罩31的凸部31a在整个区域内与壳体主体30的凹部30a在轴向上重叠。
而且,凸部31a配置于凹部30a的内侧。并且,在凹部30a的内侧,在凸部31a与凹部30a之间配置有粘接剂5。作为粘接剂5,例如使用硅类的粘接剂。通过在凹部30a的内侧配置凸部31a,壳体主体30与罩31的间隙呈迷宫状蜿蜒。即,从壳体3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的水分的侵入路径呈迷宫状蜿蜒。由此,能够抑制水分从壳体主体30与罩31的间隙侵入。
另外,罩31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300。连接器部21经由贯通孔300从罩31的下侧向上侧引出。即,控制部2具有通入到贯通孔300中并向罩31的上侧(轴向一侧)突出的连接器部21。
另外,罩31具有数量与连接器部21相同的贯通孔300。例如,连接器部21的个数为2个。在该例子中,贯通孔300的个数为2个。即,罩31具有多个贯通孔300。2个连接器部21通入到互不相同的贯通孔300中。
马达单元100具有密封部件4。密封部件4将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密封。由此,能够抑制水分从连接器部21与贯通孔300之间侵入。例如,作为密封部件4,使用硅类的粘接剂。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O型圈等环状衬垫作为密封部件4来使用。
这里,罩31的正面在贯通孔300的外周部具有密封配置部310。罩31的正面在贯通孔300的外周部的整周范围内具有密封配置部310。即,从轴向观察时,密封配置部310呈连成一体的环状,包围贯通孔300。另外,密封配置部310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凹陷。
在密封配置部310的正面上配置有至少一部分的密封部件4。即,密封部件4的一部分粘接于密封配置部310的正面。而且,密封部件4从密封配置部310向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延伸。由此,密封部件4中的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的部分与密封配置部310的正面上的部分相连。其结果为,容易使密封部件4滞留在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换言之,能够抑制密封部件4垂落。
<3.罩的正面构造>
<3-1.实施方式>
图5是从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罩31的立体图。图6是从上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罩31的俯视图。
罩31的正面(轴向一侧的正面)具有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槽部32。槽部32的一端与贯通孔300相连。换言之,罩31的正面具有与贯通孔300相连的槽部32。进一步换言之,罩31的正面具有从贯通孔300延伸的槽部32。例如,槽部32呈直线状延伸。
另外,连接器部21从罩31的下侧朝向上侧通入到贯通孔300中。在该结构中,槽部32连接在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这里,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被密封部件4密封。因此,通过用密封部件4密封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槽部32与密封部件4相连。
通过在罩31的正面设置槽部32,附着于密封部件4及其周边的水滴经由槽部32流动。由此,水滴不易积存在密封部件4及其周边,能够抑制密封部件4的劣化。即,能够抑制密封部件4的密封效果降低。其结果为,能够抑制水分侵入被罩31覆盖的控制部2,能够抑制马达1的动作不良。
例如,槽部32的宽度为1.0mm以上且3.0mm以下。另外,槽部23的深度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由此,水滴容易在槽部23中流动。
另外,槽部32从贯通孔300延伸并到达罩31的外缘部311。换言之,槽部32的一端与贯通孔300相连,槽部32的与一端相反的另一端与外缘部311相连。进一步换言之,槽部32向远离贯通孔300的方向延伸。另外,外缘部311是罩31中的径向外侧的端部。
通过从贯通孔300延伸的槽部32到达外缘部311,能够将密封部件4的水滴向外缘部311引导。即,能够将密封部件4的水滴向远离密封部件4的方向引导。通过密封部件4的水滴从密封部件4离开,能够抑制该水滴再次附着于密封部件4。
另外,罩31的正面的外缘部311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凹陷,与槽部32的底面为同一面。换言之,罩31的正面中的构成槽部32的底面的部分与外缘部311为同一面。进一步换言之,在槽部32与外缘部311的边界不存在段差。由此,从槽部32中的与贯通孔300相连的一端到外缘部311成为水滴的流路,但该流路是平坦的,没有凹凸地延伸。
通过使槽部32的底面与外缘部311为同一面,能够抑制在槽部32中流动的水滴被外缘部311阻挡。换言之,水滴在槽部32中朝向外缘部311顺畅地流动。由此,水滴不易残留在槽部32中。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抑制槽部32的水滴再次附着于密封部件4。
另外,罩31的正面具有多个槽部32。具体而言,多个槽部32分别与多个贯通孔300相连。由此,用于使附着于密封部件4及其周边的水滴流动的流路增加。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积存在密封部件4及其周边。
多个槽部32包含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槽部321和沿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槽部322(参照图6)。在图6中,第1方向为X方向,第2方向为Y方向。即,第1槽部321和第2槽部322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延伸。第1槽部321和第2槽部322双方与各贯通孔300相连。多个第1槽部321与各贯通孔300相连,并且多个第2槽部322与各贯通孔300相连。
另外,第1槽部321的一端与贯通孔300相连,第1槽部321的另一端与外缘部311相连。同样地,第2槽部322的一端与贯通孔300相连,第2槽部322的另一端与外缘部311相连。
通过多个槽部32包含第1槽部321和第2槽部322,无论马达单元100的组装方向(即,罩31的朝向)如何,水滴都经由任意的槽部32流动。即,无论马达单元100的组装方向如何,都能够抑制水滴积存在密封部件4及其周边。
例如,在以第2槽部322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组装马达单元100的情况下(参照图6),能够通过第2槽部322有效地使水滴流动。在以第1槽部321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组装马达单元100的情况下(未图示),能够通过第1槽部321有效地使水滴流动。
另外,多个槽部32包含连接一个贯通孔300和另一个贯通孔300的连通槽部323。连通槽部323的一端与一个贯通孔300相连,连通槽部3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贯通孔300相连。更具体而言,连通槽部323的一端连接在一个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连通槽部323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贯通孔300的内缘与连接器部21之间。连通槽部323从一个贯通孔300朝向另一个贯通孔300呈直线状延伸。另外,连通槽部323的个数为多个。
例如,有时马达单元100以一个及另一个的各贯通孔300沿铅垂方向排列的方式组装,在一个贯通孔300的下侧配置另一个贯通孔300。另外,水滴从上向下流动。
在该例子中,在不存在连通槽部323的情况下,即使水滴附着于位于上侧的贯通孔300的下侧部分及其周边,该水滴也难以流动。另一方面,在存在连通槽部323的情况下,能够经由连通槽部323使附着于位于上侧的贯通孔300的下侧部分及其周边的水滴流动。
即,在多个槽部32包含连通槽部323的结构中,即使存在在位置上水滴容易积存的密封部件4,该密封部件4的水滴也经由连通槽部323流动。由此,无论马达单元100的组装方向如何,都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积存于密封部件4。
另外,罩31的正面还具有从轴向观察时位于一个贯通孔300与另一个贯通孔300的中间的中间槽部324。中间槽部324与槽部32同样地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凹陷,并呈直线状延伸。中间槽部324横穿连通槽部323,从外缘部311中的一侧的部分到达与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部分。即,中间槽部324的一端与外缘部311的一侧的部分相连,中间槽部324的另一端与外缘部311的另一侧的部分相连。
通过设置横穿连通槽部323的中间槽部324,能够将在连通槽部323中流动的水滴导入到中间槽部324,并流向外缘部311。由此,能够抑制水滴残留于连通槽部323。
<3-1.变形例1>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变形例1的罩31的外缘部311的形状的剖视图。图7相当于将罩31中的槽部32的形成部分沿着槽部32的延伸方向切断而得到的剖面。在图7中,附图的从左向右的方向相当于从贯通孔300(未图示)朝向外缘部311的方向。
在变形例1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从槽部32中的与贯通孔300相连的一端到外缘部311成为水滴的流路。但是,在变形例1中,该流路不是平坦的。
具体而言,外缘部311中的至少与槽部32相连的部分从贯通孔300朝向外缘部311而向下侧(轴向另一侧)倾斜。例如,无论是否与槽部32相连,外缘部311都在整周范围内向下侧倾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外缘部311中的与槽部32相连的部分向下侧倾斜。
另外,例如,外缘部311朝向下侧呈曲线状倾斜。换言之,外缘部311的正面是向下侧倾斜的曲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虽然未图示,但外缘部311也可以朝向下侧呈直线状倾斜。另外,外缘部311也可以朝向下侧呈阶梯状倾斜。
在外缘部311朝向下侧倾斜的结构中,被外缘部311引导的水滴容易从外缘部311掉落。换言之,能够抑制被外缘部311引导的水滴被外缘部311阻挡。其结果为,水滴不易残留于槽部32,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槽部32的水滴再次附着于密封部件4。
<3-2.变形例2>
图8是从上侧观察变形例2的罩31的俯视图。
在变形例2中,多个槽部32包含从贯通孔300呈放射状延伸的放射状槽部325。例如,多个槽部32除了连通槽部323之外,还包含放射状槽部325。另外,罩31的正面具有中间槽部324。即,在变形例2中,罩31的正面具有放射状槽部325来代替第1槽部321和第2槽部322。
放射状槽部325与各贯通孔300相连。即,放射状槽部325从各贯通孔300呈放射状延伸。放射状槽部325的一端与贯通孔300相连,放射状槽部325的另一端与外缘部311相连。
在变形例2中,无论马达单元100的组装方向(即,罩31的朝向)如何,水滴都经由任意的槽部32而流动。即,无论马达单元100的组装方向如何,都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积存在密封部件4及其周边。
<4.其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在用于辅助汽车等车辆的方向盘操作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中利用。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
马达,其具有转子和定子,该转子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马达;
壳体,其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控制部;以及
密封部件,
所述壳体包含从轴向一侧覆盖所述控制部的罩,
所述罩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控制部具有通入到所述贯通孔中并向所述罩的轴向一侧突出的连接器部,
所述密封部件将所述贯通孔的内缘与所述连接器部之间密封,
所述罩的轴向一侧的正面具有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槽部,
所述槽部的一端与所述贯通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槽部从所述贯通孔延伸并到达所述罩的外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正面的所述外缘部向轴向另一侧凹陷,与所述槽部的底面为同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外缘部中的至少与所述槽部相连的部分从所述贯通孔朝向所述外缘部而向轴向另一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正面具有多个所述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多个所述槽部包含:
第1槽部,其沿第1方向延伸;以及
第2槽部,其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罩具有多个所述贯通孔,
多个所述槽部包含连接一个所述贯通孔和另一个所述贯通孔的连通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多个所述槽部包含从所述贯通孔呈放射状延伸的放射状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正面在所述贯通孔的外周部具有密封配置部,
所述密封配置部向轴向另一侧凹陷,
所述密封部件从所述密封配置部向所述贯通孔的内缘与所述连接器部之间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包含从径向外侧覆盖所述马达和所述控制部的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的轴向一侧开口,
所述罩从轴向一侧封闭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
所述壳体主体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向轴向另一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罩的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具有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凸部,
所述凸部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内侧,
在所述凹部的内侧,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之间配置有粘接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槽部的宽度为1.0mm以上且3.0m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槽部的深度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
CN202211673573.1A 2021-12-28 2022-12-26 马达单元 Pending CN1163657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14694 2021-12-28
JP2021214694A JP2023098133A (ja) 2021-12-28 2021-12-28 モータ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770A true CN116365770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69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3573.1A Pending CN116365770A (zh) 2021-12-28 2022-12-26 马达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8248A1 (zh)
JP (1) JP2023098133A (zh)
CN (1) CN116365770A (zh)
DE (1) DE1020222132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3257B2 (ja) 2019-09-18 2023-10-18 ニデックパワートレイ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機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98133A (ja) 2023-07-10
DE102022213231A1 (de) 2023-06-29
US20230208248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4888B2 (ja) モータ
JP7464089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KR20120048483A (ko) 모터
JP6121053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
US11990820B2 (en) Motor unit and moving body
ES2774188T3 (es) Motor de bomba centrífuga
JP6439572B2 (ja) 電子制御装置および駆動装置
US11569702B2 (en) On-vehicle brushless mo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234447B2 (ja)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ブラシホルダ及びモータ
CN116365770A (zh) 马达单元
EP3579389A1 (en) Motor
CN113272559A (zh) 具有集成的电机电子部件的风扇壳体
JP2019068521A (ja) モータ、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3906508U (zh) 马达单元和电动油泵
CN114342575B (zh) 电气设备装置
JP5701264B2 (ja) 回転電機
CN215292863U (zh) 电动泵
EP3609054A1 (en) Motor
CN216530834U (zh) 马达
CN215300364U (zh) 电动泵
US11527935B2 (en) On-vehicle brushless mo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450873B (zh) 马达单元
JP7281641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CN113261164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US20230318391A1 (en) Motor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